组织行为学完整教案.doc

组织行为学完整教案.doc
组织行为学完整教案.doc

组织行为学教案

第一章概述

★ 目的和要求本章概括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作为全课程的引论与向导。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

对组织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并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 学习目的与目标

一、定义组织行为学

二、明确组织行为学中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描述组织行为学的三个目标

四、列举管理者使用组织行为学概念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会

五、列举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相关的学科

六、描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有关概念,术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难点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因此在了解学科

术语时,应结合实际生活事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同时逐步掌握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

★ 教学内容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了解这门课是研究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学科。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

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案例导入

你对人的心理了解多少?

弗洛伊德

本我:是内心深处最本质的想法,是潜意识,表现为情绪;自我:是心灵的检察官和思想工作者,表现为理智、文化与修养;

超我:是心灵的“外部环境”,表现为法律、道德与习俗,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独”的境界。

讨论: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一、个体行为:核心问题是沟通与文化“其实,我同意你的想法,但我很不喜欢你讲话的口气和态度” 。这体现了理性的逻辑思维和感性的心理状态之间的距离,表现为心灵之间的距离。

二、群体行为:核心问题是领导与团队

三、组织行为:核心问题是系统和规律

讨论:当代员工心理上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

(一)心理退化退化原指有机体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结构变小,机能减退以至消失。退化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心理退化指在特定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由积极变消极。

(二)心理逆反心理逆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与常态性质完全相反的心理现象。

(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形成的疑惧心理,对立情绪和成见。

(四)心理嫉妒

心理嫉妒是对品德、才能等各个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不满和怨恨的不良心理。这种怨恨心理一旦产生,轻则对对方猜疑、不满,进而疏远,甚至不予理睬;严重者失去理智而给对方以诽谤,使其受挫、失败而感到大快人心,从而使过去的友谊变成仇恨。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个舶来品,其原文是:ORGNAZITIONAL BEHAVIOR ,简称OB 。翻译过来应该是“组织行为”,为体现它是一门学科,故在组织行为后面加上了一个“学”字,因而形成了“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的含义不是指所有的社会组织,而是指工作组织,如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组织能形成一种新的合力,即实现“ 1+1>2 ”;有效的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效果,组织能满足人的多种需求。

组织行为学中“行为”的特点:

1、因果性;

2、目的性;

3、能动性;

4、社会性;

5、持久性;

6、变动性;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一)组织行为学可以作以下表述:首先,组织行为学是一种思考方式。行为体现在个体、群体与组织的各个层面,该方法认为,在研究组织行为学时,我们必须理解所分析的所处的层面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其次,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学科性。这意味着它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模型、理论与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并不是具有已被确认的理论基础的学科或被普遍接受的科学。它仅仅是一个地位和影响正在成长和发展的领域。

再次,组织行为学具有独特的人本导向。组织中的人、态度、认知、学习能力、情感和目标对组织有重

要影响。再其次,组织行为学领域具有绩效导向。为何绩效有高有低?如何改善绩效?在职培训能提高绩效吗?这是管理者们在现实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其次,由于组织行为学领域对已得到确认的学科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研究变量和因果关系时,科学方法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由于科学方法用于研究组织行为,构成良好研究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已经提了出来。

最后,该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导向。它对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益的答案。领导者在组织中所面对的一切都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使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需要充分理解组织的环境、个体特征、群体行为、组织结构与设计、决策制定与组织变化过程等现象。推动当今组织中人力资源与组织要素协调一致的原动力来自霍桑试验。

(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意义剖析

1、组织

动态定义:对分散的人和物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安排及组合。静态定义:按照一定的目标和结构建立起来的群体。

2、行为

狭义定义:人受外部刺激的所有外显活动。

第页共106 页3

广义定义:人受外部刺激所表现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理活动。

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可控性;(5)、受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影响;分类:个人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3、组织行为

定义:社会组织为达到其目标,自行产生动机、行动和效果的过程。评价:动机、行动和效果都很重要。

特征:

(1)是组织整体行为,由组织负责,非个人行为。

(2 )动机是组织建立的宗旨的反映。

(3)组织行为效果具有二重性,即实现组织宗旨又对社会产生后果。

(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5)组织行为通过个体行为实现,又影响个体行为。

构成:

(1)管理行为:对全体成员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群体行为:正式和非正式群体行为。

(3 )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础。载体: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行为的要素:感觉、经验、学习、动机、认知、个性、社会因素等。

二、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相关的学科

1、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是组织行为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而组织行为学是心理学在组织系统运用的分支。

2、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其研究领域定位于社会系统。它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组织行为学本身研究领域侧重于组织系统。

3、组织行为学与人机工程学

二者均以心理学作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前者倾向于组织中人与人关系的研究。后者倾向于组织中

人与机器关系的研究。

4、组织行为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认为是狭义的行为科学。此外,组织行为学还与

政治学(如权力与冲突的研究)、人类学(如跨文化研究)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由此产生四大行为,即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

组织行为学就是研究上述四大行为规律的科学。

三、组织行为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内容

( 1)个体行为研究

( 2)群体行为研究:正式和非正式群体

( 3)组织行为研究:组织设计、组织诊断、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

(4) 社会环境研究:外部环境分析模型的应用,目前的成果如SWOT、PEST、五力模型等。

(二)应用行为科学中遇到的问题

( 1)研究范围广博难于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

( 2)人的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 3)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极其复杂。

( 4)依赖于人性假设。

(5) 对行为解释是主观的。

(三)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 1)提高管理者使用人才的水平。

( 2)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3)提高管理者素质,增强领导有效性。

(4)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5)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概述

1、研究方法类型:

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工作性研究。

案例研究、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

2、研究方法所需要的特征:

(1)资料的客观性

(2)观察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3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4)所得到结论的再现性

(5 )对未来的预见性

2、科学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与评价

(1)步骤:

假设—预测在假设条件下发生的事情—查看实验结果—修改假设(演绎推理法)

(2)科学研究方法评价是反对迷信和陈词滥调最有效的工具,促进有用技术的发展。

3、注重理论与事实

理论:是有关原因和结果的一种假定。

定理:根据公理推断出的主张。

4、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行为科学更加关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其解释和预见更加困难。

5、归纳、演绎和经验等研究的定义

归纳:对一次或几次的观察结果进行概括。

演绎:根据大量信息对某一特定事件得出结论的过程。

经验研究:通过测验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资料来描绘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6、行为科学的解说与预见的前提

1 )人的行为是复杂的。

2 )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并存

本课程的目的:鼓励你摆脱关于行为的直觉观点,学会系统地分析人的行为。

7、建立行为模型进行研究

(1 )、建立行为模型的优点

(a)提问方式简明易懂。

(b )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为易处理的变量。

(c)使决策迅速做出。

(2 )、建立模型的缺点

(a)影响行为的感情因素有可能被忽略。

(b )复杂的环境变化难于应付。

(c)一些重要的方面被忽略。

8、实验

(二)组织行为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常是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

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