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试题岩石力学2006年春

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试题岩石力学2006年春
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试题岩石力学2006年春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20分)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

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20分)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20分)

四. 什么是岩石的水理性?如何描述岩石的水理性?(20分)

五. 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

曲线的意义是什么?(20分)

一. 试述库仑准则和莫尔假定的基本内容

该准则是1773年由库仑引入的,他认为趋于使一平面产生破坏的剪应力受到材料的内聚力和乘以常数的平面的法应力的抵抗,即

|τ| = S 0 + μσ

其中,σ和τ是该破坏平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S 0可以看作是材料的固有剪切强度的常数,μ是材料的内摩擦系数的常数。根据该理论可以推论出,当岩石发生破坏时所产生的破裂面将有两个可能的共轭破裂

面,且均通过中间主应力的方向,并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成夹角(φπ2

141-),这里的内摩擦角μφ1tan -=。 莫尔假定是莫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

|τ| = f (σ)

按莫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莫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莫尔应力圆与莫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总之,莫尔假定考虑了岩石的受力状态、周向应力约束的影响和岩石的本身性能,能较全面的反映岩石的破坏强度特征,但该假定忽视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事实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其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二. 论述岩石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类型,并阐述其在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在关于岩石破裂的所有讨论中,破裂面的性质和描述是最重要的,出现的破裂类型可用下图中岩石在各种围压下的行为来说明。

在无围压受压条件下,观测到不规则的纵向裂缝[见图(a)],这个普通现象的解释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加中等数量的围压后,图(a)中的不规则性态便由与方向倾斜小于45度

角的单一破裂面所代替[图(b)],这是压应力条件下的典型破裂,并将其表述为剪切破坏,它的特征是沿破裂面的剪切位移,对岩石破裂进行分类的Griggs 和Handin(1960)称它为断层;因为它符合地质上的断层作用,后来有许多作者追随着他们;然而,更可取的似乎是限制术语断层于地质学范围,保留术语剪切破裂于试验范围更好;如果继续增加围压,使得材料成为完全延性的,则出现剪切破裂的网格[图(c)],并伴有个别晶体的塑性。

破裂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是拉伸破裂,它典型地出现于单轴拉伸中,它的特征是明显的分离,而在表面

间没有错动[图(d)]。

在较为复杂的应力条件下出现的破裂,可以认为上述类型之一或其它。如果平板在线载荷之间受压[图(e)],则在载荷之间出现一个拉伸破裂,如果这些载荷是由环绕材料的外套挤入材料的裂缝中引起的,则将破裂表述为侵入破裂,当检查图(a)情况中的破裂面时,它们中的一些部分有剪切破裂的状态。而其他一些部分显然是拉伸破裂。岩石破裂中,注意力还将集中于重要的扩容现象,它发生于岩石试件的单轴和三轴受压期间.通常,在三轴试验中,围压是由流体通过一个刚度可忽略不计的不渗透膜来施加的,在这样的试验中,试件的径间膨胀和扩容显然不会由于围压的增加而被局部或均匀地阻挡;如果试件被更多的岩石包围,象实际情形中听发生的那样,那就将是这种情况,不管围岩是否破坏,预料它所提供的阻力会有增加最小主应力值的效应,因此趋于阻止破坏和集中破裂于有限的体积内。

三.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回答要点:

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因素很多,如水、温度、风化程度、加荷速度、围压的大小、各向异性等等,对岩石的力学性质都有影响。现分述如下:

1、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连接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

潜蚀作用;

2、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3、 加荷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加荷速度的降低,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

降低;

4、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产生新的裂隙、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四. 什么是岩石的水理性?如何描述岩石的水理性?

岩石遇水作用后,会引起某些物理、化学和力学等性质的改变,水对岩石的这种作用特性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岩石的水理性主要包括吸水性、抗冻性和软化系数三个方面。

岩石的吸水性是指岩石吸收水分的性能,其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岩石孔隙体积的大小及其敞开或封闭程度等,描述岩石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率、饱水率和饱水系数。岩石的吸水率V 1为标准大气压力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 1与岩石干重量W d 之比: %10011?=d

W W V 岩石的饱水率V 2为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 2与岩石干重量W d 之比: %10022?=d

W W V 岩石的饱水系数K s 为吸水率V 1与饱水率V 2之比: 21V V K s =

显然,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在吸水后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它将会给地下空间的支护造成很大的压力。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它是评价岩石抗风化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岩石经过反复冻结和融解时,由于岩石中含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岩石产生不均匀膨胀而导致岩石结构破坏,同时由于岩石中的水分冻结对岩石产生膨胀压力,这都将致使岩石强度降低,甚至引起岩石的破坏。岩石的抗冻性可用抗冻系数C f 表示,它是指岩石试件在±250C 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升温、融解,然后测量其抗压强度的下降值()

cf c σσ-,以此强度下降值与冻融实验前的抗压强度c σ之比的百分率作为

抗冻系数C f : %100?-=c

cf c f C σσσ 其中,c σ冻融实验前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cf σ冻融实验后岩石试件的抗压强度。

岩石中含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岩石的强度,一般而言,岩石含水越多,其强度就会越低,通常可以用软化系数c η来反映岩石的这种关系。所谓软化系数c η,是指岩石试件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c σ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c σ的比值: '

c c c σση= 各类岩石的软化系数一般在0.45-0.90之间变化。

五. 什么是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所谓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是指采用刚性材料试验机对

岩石试件在外载荷作用的全过程中所测取的的应力与应变所绘制的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一般而言,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材料的完

整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亦即是岩石变形的四

个基本阶段(如右图所示):①OA 段,曲线稍向上凹,为岩石材料的

孔隙压密变形阶段,对于孔隙度较大或结构较为松散的岩石类材料,

该变形阶段较为明显;②AB 段,曲线非常接近直线的部分,为岩石

类材料的弹性变形阶段,并将B 点所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应力或

弹性极限,对于坚硬致密的岩石类材料,该直线部分十分明显;③

BC 段,曲线稍向下凹,到达点时岩石发生宏观破坏,当在BC 中任意点K 卸载后再加载时,则其B 点将移至K 点,因此,称此阶段为岩石材料的应变硬化变形阶段,对于软弱类岩石,该应变阶段较为明显;④CD 段,岩石此时虽然已经发生宏观破坏,但由于尚未完全破裂仍能够承受一定载荷,但其承载能力将随变形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当在BC 中任意点Q 卸载后再加载时,则其所能达到的最高应力值将比Q 点的应力值要低,所以称此变形阶段为应变软化变形阶段。

研究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工程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可以看出,岩石即使在发生破坏而且变形很大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事实上,在矿井中所看到的岩体都有程度不同的破裂,但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也就是这个原因;二是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可以判定该种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是否会易于发生岩爆,因为一般而言,岩石试件中的应力在达到峰值以前,积蓄于岩石试件内部的弹性应变能就约等于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左侧的面积A ,而岩石试件破坏时所消耗的能量也就等于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右侧的面积B ,若A>B ,则表示该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破坏后尚剩余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的突然释放就及有可能会引起岩爆。另外,也可以通过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预测其是否发生蠕变破坏和循环载荷条件下是否发生破坏。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汽车理论)

重庆大学2001年硕士 考试科目:汽车理论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专业:车辆工程 一.判断题(2分/个,24分) 1. 汽车的爬坡能力由汽车的驱动力决定。(×) 解:汽车的动力性能不止受到驱动力的制约还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2. 弹性迟滞损失是以滚动阻力偶矩的形式作用在车轮上阻碍汽车的运动。(√) 3. 子午线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比普通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大。(×) 解:应该是小 4. 汽车的最高车速对应于发动机的最高转速。(×) 解:0 377.0i i rn u g a =且与功率平衡图来确定最高转速 5. 有的汽车2档的加速度比1档的加速度大。(√) 6. 汽车以高档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高,百公里耗油量最大。(√) 7. 只要发动机省油,汽车就一定省油。(×) 解:发动机负荷率高只是省油的一个方面另外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大小也关系到是否省油 8. 机械式变速器各档 传动比大体上按等比级数分配。(√) 9. 汽车的地面制动力由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决定。(×) 解:取决于两个摩擦副的摩擦力,⑴制动器内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⑵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10. 稳态转向特性为不足转向的汽车,其瞬态转向特性也是稳态的。(√) 11. 人体承受4~8HZ 垂直振动的能力是最强的。(√) 12. 提高车身固有频率,可以减小车身振动加速度。() 二.某些汽车装有超速档,试分析超速档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7分) 三.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可用稳定性因数K 表征??? ? ??-= 122k b k a L m K 试利用上式分析下列问题:(共3?5分=15分) 1) 前轮充气压力高于标准气压,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 2) 后轴车轮由单胎变为双胎(其他结构不变),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 3) 后轴车轮由子午线轮胎换为普通斜交轮胎,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向什么方向变化;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总结

《岩石力学与工程》内容概要总结 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为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地质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化及风化膨胀性一类岩体的总称。 工程软岩: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性变形的工程岩体。声发射:材料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贮存的应变能快速释放产生弹性波,发生声响。 岩石岩石地下工程:地下岩石中开挖并临时获永久修建的各种工程。 围岩:在岩石地下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的周围岩体。 锚喷支护:锚杆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的简称。 边坡: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 岩石:自然界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 容重: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根据含水情况将岩石的容重分为天然容重、干容重、饱和容重。孔隙性: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因各异的孔隙和裂隙。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分为总孔隙率、总开孔隙率、大开孔隙率、小开孔隙率、和闭孔隙率。孔隙率愈大,岩石力学性能越差。 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 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岩石破坏形式: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这种破坏形式是最常见的破坏形式;单斜面剪切破坏。这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极限引起的。 拉伸破坏: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引起的。 流变破坏: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莫尔强度包络线:同一种岩石对应各种应力状态下破坏莫尔应力圆外公切线。直线型、抛物线型、双曲线型。 点载荷试验:试验所获得的强度指标值可以用做岩石分级的一个指标。点载荷实验装置是便携式的,可带到岩土工程现场去做实验。点载荷试验对试件的要求不严格。缺点是要根据经

重庆大学2013-2014学年(秋)数理统计AB试题与答案

重庆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数理统计》(A )课程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秋) 请保留四位小数,部分下侧分位数为:0.95 1.65u =,0.99 2.33u =,2 0.95(1) 3.841χ=, 0.95(3,6)9.78f = 一、(18分)设1X ,2X ,…,64X 是来自总体N (0,2 σ)的样本,X ,2 S 分别是样本 均值和样本方差:(1)求参数c 满足{}0.1P X S c >?=;(2)求概率22 12 22 34 {1}X X P X X +>+;(3)求322321(2)i i i D X X X +=?? +-???? ∑。(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1 ) ~(1)t n -{}}0.1P X S c P c ∴>?=>= 得0.95(63)c t = 故 1.650.20638c == (2)2 ~(0,)X N σ22212(/)(/)~(2)X X σσχ∴+ 同理22234(/)(/)~(2)X X σσχ+ 2222223412122234(/)(/)(/)(/)/~(2,2)22X X X X X X F X X σσσσ+++∴=+ 22 122234{1}{(2,2)1}X X P P F X X +>=>+ 且0.50.50.51(2,2)(2,2)1(2,2)F F F =?= 得2222 1212 2222 3434{1}1{1}0.5X X X X P P X X X X ++>=-≤=++ (3)令2 ~(2,2)i i n i Y X X N μσ+=+,112n i i Y Y X n ===∑ 22 1 ()(1)n i Y i T Y Y n S =∴=-=-∑ 3232 223211(2)[()]i i i i i D X X X DT D Y Y +==??+-==-???? ∑∑ 2~(0,2(11/))i Y Y N n σ-+ ~(0,1) Y N =32 22422421 [2(11/) 4(11/)((32))256(11/32)i Y D n n D σσχσ=+=+=+∑ 二、(26分)设1X ,2X ,…,n X 是来自总体2 ~(2,)(0)X N σσ>的样本,

最新重庆大学研究生数理统计期末考试题

涉及到的有关分位数: ()()()()()()()()()()()()2 0.950.950.950.9750.9750.9752222220.9750.0250.0250.9750.950.97520.95 1.645,16 1.746,15 1.753,16 2.12,15 2.131,1628.851527.49,16 6.91,15 6.26,1 5.02,1 3.84,27.382 5.99 u t t t t χχχχχχχχ============= 一、设123,,X X X 是来自总体~(0,3)X N 的样本。记()2 332 i 11 11,32i i i X X S X X ====-∑∑, 试确定下列统计量的分布: (1)3113i i X =∑;(2)2 3119i i X =?? ???∑;(3)() 2 31 13i i X X =-∑;(4 X 解:(1)由抽样分布定理,3 1 1~(0,1)3i i X X N ==∑ (2)因311~(0,1)3i i X N =∑,故2 2 332 1111~(1)39i i i i X X χ==????= ? ????? ∑∑ (3)由抽样分布定理, ()() () 2 2 23 3 21 1 31211~(2)3 323i i i i S X X X X χ==-=?-=-∑∑ (4)因()222~(0,1), ~23 X N S χ,X 与2S ()~2X t 。 二、在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随机调查了1000人,有633人收看了该节目,试根 据调查结果,解答下列问题: (1)用矩估计法给出该节目收视率的估计量; (2)求出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量,并求出估计值; (3)判断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否是无偏估计; (4)判断该节目收视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否是有效估计。 解:总体X 为调查任一人时是否收看,记为~(1,)X B p ,其中p 为收视率 (1)因EX p =,而^ E X X =,故收视率的矩估计量为^ X p = (2)总体X 的概率分布为() 1()1,0,1x x f x p p x -=-= 11 11 ()(1)(1) (1)ln ()ln (1)ln(1)ln ()(1) 01n n i i i i i i n x n x x x n X n n X i L p p p p p p p L p nX p n X p d L p nX n X dp p p ==- --=∑∑=-=-=-=+---=-=-∏

重庆大学流体力学考研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导引 1.主要概念 质量力,表面力,粘性,粘滞力,压缩系数,热胀系数。 注:(1)绝大多数流动问题中质量力仅是重力。其单位质量力F在直角坐标系内习惯选取为: F=(0,0,-g) (2)粘性时流动介质自身的物理属性,而粘滞力是流体在产生剪切流动时该属性的表现。 2.主要公式 牛顿剪切公式: 或: 二、难点分析 1.用欧拉观点描述流体流动,在对控制体内流体进行表面力受力分析时,应包括所有各个可能的表面的受力。这些表面可能是自由面或与周围流体或面壁的接触面。 2.牛顿剪切公式反映的应力与变形率的关系仅仅在牛顿流体作所谓的纯剪切运动时才成立,对于一般的流动则是广义牛顿公式。 三、典型例题 例1-1. 一底面积为40cm345cm,高1cm的木块,质量为5kg,沿着涂有润滑油的斜面等速向下运动。已知速度v=1/s,δ=1mm,求润滑油的动力粘滞系数。

解:设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T。 ∵木块均匀下滑, ∴ T - Gsinα=0 T=Gsinα=539.835/13=18.8N 又有牛顿剪切公式得: μ=Tδ/(Av)=18.830.001/(0.4030.4531)=0.105Pa2S 例1-2. 一圆锥体绕其铅直中心轴等速旋转,椎体与固定壁间的距离δ =1mm,全部为润滑油(μ=0.1Pa2S)充满。当旋角速度ω=16s-1, 椎体底部半径R=0.3m,高H=0.5m时,求作用于圆锥的阻力矩。 解:设圆锥体表面微元圆台表面积为ds,所受切应力为dT,阻力矩为dM。 ds=2πr(H2+R2)1/2dh 由牛顿剪切公式: dT=μ3ds3du/dy=μ3ds3ωr/δ dM=dT3r r=Rh/H 圆锥体所受阻力矩M: M=

重庆大学战略管理考试试题

《战略管理》试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企业使命:对企业长远做什么和成为什么的看法。 2.战略目标:企业使命所覆盖每一领域的具体明确的业绩指标和具体成果 3:战略:实现企业使命和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4.:战略管理:决定企业使命和目标,选择特定战略并通过特定战术活动实施这些战略的过程。 5:战略结构:指企业的战略所形成的层次。 6:战略经营单位:战略业务单位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单位,是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它为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7:战略管理者:企业中对战略管理过程承担直接责任的管理人员。包括:董事会,高层管理者,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以及专职计划人员。 8:利益相关者:即是能够影响企业绩效或受企业绩效影响并对企业绩效有所取权的个体或团体。9:战略思维:企业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及各要素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然后作出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的过程。 10.战术:为实施战略而采取的行动。 11:PEST模型:指利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模型。12: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是一个进行归纳和评价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政府、法律、技术及竞争等方面信息的矩阵。 13:5F模型:指利用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顾客五种竞争力因素分析企业行业环境的模型。 14:退出壁垒:指企业退出某一领域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15:进入壁垒:指企业进入某一领域所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以及所付出的成本代价。 16:替代品:具有相同功能和实用价值的不同种类产品。 17: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了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18:有形资源:能看得见和量化的资产,主要是指企业的物资(实体)资源和财务(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19:无形资源:根植于企业历史,随时间而积累起来的资产,主要是指技术,信誉和文化。 20:价值链:围绕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进行的一系列纵向相关业务活动。即指企业各种活动的一种组合,也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21:基本活动: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产品而进行的直接相关活动。 22:支持性活动:为主要活动提供必要支持的企业整体活动。 23:竞争优势:在消费者眼中一个企业或它的产品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任何优越的东西,它可以是产品线的宽度,产品的大小,质量,可靠性,适用性以及风格和形象等。 24:VRIO框架:指利用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性问题、稀有性问题、可模仿性问题和组织构架问题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分析的模型。 25: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26:相对市场份额: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额与该产品主要竞争对手市场销售额的比值。 27:市场增长率:企业前后两年销售总量之比。28:BCG成长—份额矩阵:1970年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创,以相对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组合来研究企业经营单位市场地位的矩阵。 29: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30:公司战略:公司战略主要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类经营业务,进入哪一行业或领域。一般来说,公司战略主要包括稳定战略、成长战略、收缩战略。31: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主要关心如何将既定的业务做好,就是企业如何在一个特定的行业中建立起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有利地位,主要涉及如何在所选行业或领域内与对手展开有效竞争。 32:职能战略:为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实施制定各种职能策略和措施。 33:成本领先战略: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34: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

(完整版)重庆大学流体力学课程试卷

A卷 B卷 开卷闭卷 其他 ,

222 7.7kN()4 z H O H O D P V L πγγ=?=? ?=↑ 7.7kN()z P P ==↑过圆柱中心 2. 图示水泵给水系统,输水流量Q =100l/s ,水塔距与水池液面高差H=20m 水管长度l1=200m ,管径d1=250mm ,压力管长度l2=600m ,管径d2=200mm 空度为7.5m,吸水管与压力管沿程阻力系数分别为λ1=0.025,λ2=0.02,分别为: EMBED Equation.DSMT4 1 2.5ξ=, 20.5ξ= 2

f h g p z g p z ++ + =+ + 222 2 2 22 1 1 1υγ υγ 18 .908.96 .1902++=+ p p 2=9.8kN/m 2 (1分) 控制体,受力分析如图: (2分)615.06.194 2.04 2 12 1=??= = ππp d P kN 308.08.94 2.04 2 22 2=??= = ππp d P kN (5分) 列x 动量方程: ) 185.3185.3(1.01308.0615.0) (1221--??=-+--=-+=∑R Q R P P F x υυρ R=1.56kN 4. 已知:u x =-kx , u y =ky ,求:1)加速度;2)流函数;3)问该流动是有 涡流还是无涡流,若为无涡流求其势函数。(15分) 解: 加速度 (4分) 22x y a k x a k y == 流函数ψ (4分) c kxy kydx dy kx dx u dy u y x +-=--=-=??ψ (4分) 000)( 5.0=-=??- ??=y u x u x y z ω 是无旋流 (3分) C ky kx kydy xdx k dy u dx u y x ++-=+-=+=??2 2 5.05.0? 5.一梯形断面明渠均匀流动,已知:粗糙系数n=0.025,边坡系数m=1,渠底宽为b=10m ,水深h=2m ,渠底过流能力76.12=Q m 3/s 。求渠道的底坡i 。(10分)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

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第一章 1岩石中存在一些如矿物解理,微裂隙,粒间空隙,晶格缺陷,晶格边界等内部缺陷,统称微结构面。2岩石的基本构成是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3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接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其中以结构连接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4岩石中结构连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结晶连接,胶结连接。5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6矿物的解理面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7岩石的物理性质是指由岩石固有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比重,容重,孔隙率,岩石的密度等基本属性。8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

比值。9岩石的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0 岩石的天然含水率w m w m w表示岩石中水的质量,岩石的烘干质量m rd m rd 11 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吸水性。它取决于岩石孔隙的数量,大小,开闭程度和分布情况。表征岩石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率,饱和吸水 率和饱水系数。岩石吸水率w a m o m dr. m dr为岩石烘干质量,m o为岩石浸 m dr 水48 小时后的总质量。 12岩石的饱水率是岩石在强制状态下(高压,真空或煮沸)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石烘干质量的比值。1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

的性能。可用渗透系数衡量。主要取决于岩 石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q x k dh A K 为岩石的渗透系数,h 为 dx 水头的高度,A为垂直于X方向的截面面积,qx 为沿X方向水的流量。透 水性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 14岩石在反复冻融后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1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的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矿物的胀缩不均而导致岩石结构的破坏。2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岩石孔隙的水结冰,体积增大约%9,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岩石的结构发生改变甚至破坏。15进行岩石强度实验选用的试件必须是完整岩块,而不应包含节理裂隙。16岩石强度指标值受下列因素影响:①试件尺寸②试件形状③试件三维尺寸比例④加载速率(加载速率越多,所测岩石强度指标值越高⑤湿度

重庆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课程试卷.

重庆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Ⅰ》课程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1、填空题(共42分) 1.设P(A)=0.7,P(B)=0.5,P(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院在2014年招生的三个专业中,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 45%,25%。在2015年评选优异生的过程中,学院决定专业打通按综 合成绩排序进行评选,其评选结果是三个专业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 为0.04,0.045,0.031,则该学院评选的优异生的比例(概率)为: ________________。 3.设连续性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为则A=____________,X的密度函数 =_________________,。 4.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则EX=___________,随机变量Y=2X-1 的密度函数。 5.设则,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 6.设是样本容量为15且来自总体P(3)(泊松分布)的样本均值,则。 7.设是来自总体N(0,4)的样本,则常数C=________,统计量(注:确 定分布),。 二、(10分)设一枚深水炸弹击沉一艘潜艇的概率为,击伤的概率为, 未击中的概率为,并设击伤潜艇两次也可导致其下沉,求施放3枚深水 炸弹能击沉潜艇的概率。 三、(14分)设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求:(1)求随机变量X的边缘分布密度函数;

2)协方差; (3)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 四、(10分)经计算,神州号飞船返回舱将降落到内蒙古草原一个半 径3公里的圆形区域。地面搜索队员在圆心处待命,飞船一旦降落,将 按直线以最快速度到达进行救援。假设飞船着陆点在这个圆形区域内 服从均匀分布,求搜索队到达着陆点所需路程的期望值。 五、(12分)设总体是来自总体X的样本,求 (1)参数的矩估计量和最大似然估计量; (2)判断估计量是否是参数的无偏估计量。

(完整版)重庆大学流体力学课程试卷.doc

第1页共4页 A卷 流体力学期末试卷B卷 第1学期开课学院:课程号:考试日期: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其他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填空题(共20 分,每空 2 分) 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按作用方式分有:质量力和表面力。 (4 分) p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z c 的几何意义为液体中任意两点的测压 g 管水头相等;则物理意义为单位重量流体具有的位能不变。(4分) 3.尼古拉兹实验将流动分为五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影响沿程阻尼系 数的因素不同,其中紊流光滑区影响的因素为 Re ,紊流粗糙区影响 的因素为 5 6 /d。(4分) H 4.圆管均匀流 3 l 2d 2 4 中,切应力与点到管 2 H z l 1d 1 轴的距离 r 成 1 正比,管轴处 切应力的值为0。(4分) 5.管嘴出流的工作条件是:(1)作用水头 H0<9m 、(2)管嘴长度 l<3~4d。(4 分) 二、名词解释(共10 分,每小题 5 分) 1.理想流体模型 答:当流体粘性较小,忽略它对计算精度不产生影响,因而假定流体不 具粘性,按理想流体计算,这个假定称理想流体模型。(5 分) 2.临界水深 答:明渠流动中,流量一定,断面形式一定,相应于比能最小时的水深。(5 分) 三、计算题(共70 分) 1.如图所示,两水池间的隔板处有一个圆柱体闸门,已知:圆柱体直径D=1m,垂直于图面长 L=1m;左池敞口,水深 H=6m;右池密闭, h=1m,且装有 U 形水银测压管,测压管读数 h 368mm 。求:作用在圆柱体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15 分) 解: 1)右液面压强水头:( 5 分) h0水p0右 /水Hg h / 水 5.0mH 2O 故有:h h0水 6 H mH 2O 2)作用在圆柱体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水平分力:(5分) P x0

重庆大学2008_2009数据库系统试题A-20081129

重庆大学 数据库系统 课程试卷 2008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开课学院: 计算机学院 考试日期: 2008-12-22 考试方式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注:1.大标题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及正文用小四号宋体;2.按A4纸缩小打印 NOTES:The exam is closed book and closed notes. Please write your solutions in the spaces provided on the exam. Make sure your solutions are neat and clearly marked. You may use the blank areas and backs of the exam pages for scratch work. Please do not use any additional scratch paper. Problem 1: (10 points) As is well known, A DBMS suppots concurrent access to data. It can be accessed simultaneously by many distinct processes which are called transactions. Please descript the four properties (ACID) of Transaction Problem 2: (10 points) One way to represent students and the grades they get in courses is to use the entity sets corresponding to students, to courses, and to “enrollments.”(注册) Enrollments entities form a “connecting ” entity set between students and courses and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not only the fact that a student is taking a certain course, but the grade of the student in the course. Every student has a different id, and there is a unique number for each course. Draw an E/R diagram for this situation, indicating weak entity sets and the keys for the entity sets. Is the grade part of the key for enrollments? 命 题人: 曾令秋 杨广超 组题人: 朱征宇 审题人: 罗军 命题时间: 2008-11-27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封 线 密

(完整版)重庆大学流体力学课堂习题

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 1.直径为150mm 的给水管道,输水量为h kg /7.980,试求断面平均流速。 解:由流量公式vA Q ρ= 注意:()vA Q s kg h kg ρ=?→// A Q v ρ= 得:s m v /0154.0= 2.断面为300mm ×400mm 的矩形风道,风量为2700m 3/h,求平均流速.如风道出口处断面收缩为150mm ×400mm,求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解:由流量公式vA Q = 得:A Q v = 由连续性方程知2211A v A v = 得:s m v /5.122= 3.水从水箱流经直径d 1=10cm,d 2=5cm,d 3=2.5cm 的管道流入大气中. 当出口流速10m/ 时,求 (1)容积流量及质量流量;(2)1d 及2d 管段的流速 解:(1)由s m A v Q /0049.0333== 质量流量s kg Q /9.4=ρ (2)由连续性方程: 33223311,A v A v A v A v == 得:s m v s m v /5.2,/625.021== 4.设计输水量为h kg /1.2942的给水管道,流速限制在9.0∽s m /4.1之间。试确定管道直径,根据所选直径求流速。直径应是mm 50的倍数。 解:vA Q ρ= 将9.0=v ∽s m /4.1代入得343.0=d ∽m 275.0 ∵直径是mm 50的倍数,所以取m d 3.0= 代入vA Q ρ= 得m v 18.1= 5.圆形风道,流量是10000m 3/h,,流速不超过20 m/s 。试设计直径,根据所定直径求流速。直径规定为50 mm 的倍数。 解:vA Q = 将s m v /20≤代入得:mm d 5.420≥ 取mm d 450= 代入vA Q = 得:s m v /5.17= 6.在直径为d 圆形风道断面上,用下法选定五个点,以测局部风速。设想用和管轴同心但不同半径的圆周,将全部断面分为中间是圆,其他是圆环的五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测点即位于等分此部分面积的圆周上,这样测得的流速代表相应断面的平均流速。(1)试计算各测点到管心的距离,表为直径的倍数。(2)若各点流速为54321u u u u u ,,,,,空气密度为ρ,求

(完整版)重庆大学-博士、硕士岩石力学考题2

重庆大学二零零五年博士生(秋季)入学考试试题一、论述岩石的流变特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 (20分) 二、论述摩尔判据的基本内容,并简要评述摩尔判据的优缺 点。(20分) 三、什么是初始地应力?试论述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及其分布 规律。(20分) 四、评述岩石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的变形特性。 (20分) 五、论述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时岩石试件的端部约束效应。 (20分) 重庆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论述岩石的流变特性以及蠕变变形曲线特征(20分) 所谓岩石的流变性质就是指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时间因素有关的性质,包括蠕变、松弛与弹性后效三个方面。所谓蠕变是指当载荷不变时,变形随着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所谓松弛是指当应变保持不变时,应力 随着时间增长而减小的现象;所谓弹性后效是指当加载或卸载时,弹性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 岩石的蠕变变形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单轴或三轴压缩、扭转或弯曲等蠕变实验来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在恒定载荷作用下,只要有充分长的时间,应力低于或高于弹性极限均能产生蠕变现象。但在不同的恒 定载荷下,变形随时间增长的蠕变曲线却有差异。岩石的蠕变曲线不仅与应力大小、性质及岩石种类有 关、而且还与其所在的物理环境如温度、围压、湿度等因素有关,上图为岩石的一典型蠕变曲线。当在 岩石试件上施加一恒定载荷,岩石立即产生一瞬时弹性应变ε e (OA段)。这种变形往往按声速完成,可 以近似认为在t=0完成,其应变为ε e =σ/E。若载荷保 持恒定且持续作用,应变则随时间缓慢地增长,进入到 蠕变变形阶段,将蠕变变形一般可分成三个阶段:(1)第 一蠕变阶段(AB段),也称过渡蠕变阶*段,在这个阶段内, 蠕变为向下弯曲的形状,也就是说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 若在这一阶段之中(曲线上某一点E)进行卸载,则应变沿 着曲线EFG下降,最后应变为零、其中EF曲线为瞬时弹 性应变之恢复曲线,而FG曲线表示应变随时间逐渐恢复 为零;(2)第二蠕变阶段(BC段), 也称稳定蠕变阶段,蠕 变变形曲线近似一倾斜直线,即蠕变应变率保持常量, 一直持续到C点。若在这一阶殷中进行卸载,则应变沿 曲线HIJ逐渐恢复趋近于一渐近线,最后保留一定永久应变;(3)第三蠕变阶段(CD段),也称加速蠕变阶段,应变率由C点开始迅速增加,达到D点,岩石即发生破坏,这一阶段完成时间较短,严格地说,这 一阶段可分为两个区间:即发育着延性变形但尚未引起破坏的阶段(CP段)和微裂隙剧烈发展导致变形剧 增和引起破坏的阶段(PD段),它相当于褶皱形成后的断裂形成阶段。 同一种岩石,其载荷值越大,在第二阶段持续的时间也就越短,第三阶段破坏出现也就越快。在载 荷很大的情况下,几乎加载之后立即产生破坏。一般中等载荷,所有的三个蠕变变形阶段表现得十分明 显。任何一个蠕变变形阶段的持续时间,都取决子岩石类型、载荷值及温度等因素。 二、论述摩尔判据的基本内容,并简要评述摩尔判据的优缺点(20分)。 摩尔假定是摩尔于1900年提出的一种剪切破坏理论,该理论认为岩石受压后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 于岩石中出现的最大有效剪应力所引起,并提出当剪切破坏在一平面上发生时,该破坏平面上的法向应 力σ和剪应力τ由材料的函数特征关系式联系: |τ|=f(σ) 按摩尔假定可以看出:①岩石的破坏强度是随其受力条件而变化的,周向应力越高破坏强度越大; ②岩石在三向受压时的破坏强度仅与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有关,而与中间主应力无关;③三向等压条件下,摩尔应力圆是法向应力σ轴上的一个点圆,不可能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因而岩石也不可能破坏;④岩石 的破裂面并不与岩石中的最大剪应力面相重合,而是取决于其极限摩尔应力圆与摩尔包络线相切处切点 的位置,这也说明岩石的破裂不仅与破裂面上的剪应力有关,也与破裂面上出现的法向正应力和表征岩 性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有关。 摩尔判据的优点是:①在判断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是否发生破坏以及破坏面的方向时,很简单,也 很方便;②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岩石的抗剪特性;③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三向等拉时会发生破坏,而在三向 等压时不会发生破坏。但其缺点是:①只考虑了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的影响,而忽 略了中间主应力的作用,实验表明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强度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②摩尔判据不适用 于含有结构面的岩石试件,尽管岩石中的结构面会严重地影响岩石试件的破坏强度;③摩尔判据只适用 于剪切,对受拉区研究不够充分,不适于膨胀或蠕变破坏。 三、什么是初始地应力?试论述初始地应力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20分)。 回答要点: 初始地应力 初始地应力是指未受到任何工程扰动的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具有的内应力,主要由岩体自重及地质 构造作用所引起,地形、地质构造、地震力、水压力、热应力等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一定程 度上影响到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

岩石力学总结

第一章 岩块:是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结构面:是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结构面根据地质成因不同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结构面)(结构面对工程岩体的完整性、渗透性、物理力学性质及盈利传递等都有显著地影响) 岩体:是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石单元体(或称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予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第三章 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岩石的参透系数表征的就是岩石对水的渗透能力,其取决于岩石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例如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大小 岩石遇水后体积增大的特性成为岩石的膨胀性 岩石的膨胀性大小主要通过膨胀力和膨胀率两个指标来体现,测定方法由平衡加压法,压力恢复法和加压膨胀法 第四章 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当撤除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线性,非线性) 塑性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不可逆变形的性质 脆性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很小时即发生破坏的性质 延性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破坏前能够发生大量的应变的性质,其中主要是塑性变形 黏性指的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能够抑制瞬间变形,使变形因时间效应而滞后的性质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的目的:通过测定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应力条件下的应变值,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岩石的变形特性,并计算岩石的变形指标 岩石的应变可分为三种:轴向应变εa(试样沿压力方向长度的相对变化)、横向应变εc(试样在垂直于压力的方向上长度的相对变化)和体应变εv(试样体积的相对变化) 岩石典型的全应力-应力曲线:1.微裂隙闭合阶段(OA段)2.弹性变形至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ABC 段)3.裂隙非稳定发展和破坏阶段(CD段)4.破坏后阶段(D点以后) 岩石典型的全应力-应力曲线决定于岩石的矿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 岩石记忆:逐级一次循环加载条件下,其盈利-应变曲线的外包线与连续加载条件下的曲线基本一致,说明加、卸过程并未改变岩石变形的习性,这种现象成为~ 回滞环:每次加荷、卸荷曲线都不重合,且围成一环形面积,成为~ 疲劳强度:岩石的破坏产生在反复加、卸荷曲线与应力-应变全过程交点处。这时的循环加、荷试验所给定的应力,成为疲劳强度。 岩石流变力学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蠕变现象:当应力保持恒变时,应变随时间逐渐增长的过程(2)应力松弛:当应变保持恒定时,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过程(3)流动特征:时间一定时,应变速率与应力大小的关系(4)长期强度:在长期何在持续作用下岩体的强度 蠕变是指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性质 蠕变分为稳定蠕变和非稳定蠕变稳定蠕变型是岩石在较小的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趋于稳定,最后变形保持一个常数,不在随时间增大。非稳定蠕变型是岩石承受的恒定荷载比较大,当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变形随时间的增加不仅不会保持常数,反而变形速率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岩体的整体失稳破坏了 一个典型的非稳定型蠕变曲线分为瞬间弹性变形阶段、一次蠕变阶段、二次~、三次~ 岩石的强度是指岩石对荷载的抗力,或者成为岩石抵抗破坏的能力 岩石的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抗剪强度又有抗剪断强度,抗切强度和弱面的剪切强度三种。 岩石的破坏形式:脆性、延性、弱面剪切破坏 岩石的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他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

重庆大学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试题及答案资料

重庆大学 计算机图形学 课程试卷 2007 ~2008 学年 第 一 学期 开课学院: 软件学院 课程号:09005130 考试日期: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灰度等级为16级,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器,至少需要的帧缓存容量为( A ) A ) 512KB; B ) 1MB C ) 2MB; D )3MB 2. 使用下列二维图形变换矩阵: T =???? ??????100001010 产生图形变换的结果为 ( B ) A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 B )以Y=X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C )以Y=-X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D )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度。 3. 下述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a 角的坐标变换矩阵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 A B | | C D | A) -cos a; B)-sin a; C)sin a; D)cos a 4. 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其方向为从端点S 到端点P )与 某条裁剪线(即窗口的某一边)的比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一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 C ) A) S 和P 均在可见一侧,则输出P B) S 和P 均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0个顶点 C) S 在可见一侧,P 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S 和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 D) S 在不可见一侧, P 在可见一侧,则输出线段SP 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 5. 透视投影中的灭点最多可以有几个?( D ) A) 无限; B) 1; C) 2; D) 3 6. 在简单光反射模型中,由物体表面上点反射到视点的光强是下述哪几项之和? ( B ) (1)环境光的反射光强;(2)理想漫反射光强;(3)镜面反射光强;(4)物体间的反射光强。 A )(1)和(2) B )(1)(2)和(3) C )(1)和(3) D )(1)(2)(3)和(4) 7. 使用下列二维图形变换矩阵: 将产生变换的结果为( C ) A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 B ) 图形放大2倍,同时沿X 、Y 坐标轴方向各移动1个绘图单位; C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同时沿Y 坐标轴方向平移1个绘图单位; D ) 图形沿X 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同时沿X 、Y 坐标轴方向各平移1个绘图单位。 8. 下列有关平面几何投影的叙述语句中,正确的论述为( B ) A )在平面几何投影中,若投影中心移到距离投影面无穷远处,则成为透视投影; B )平行投影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精确的尺寸和形状; C )透视投影变换中,一组平行线投影在与之平行的投影面上,可以产生灭点; D )在三维空间中的物体进行透视投影变换,可能产生三个或者更多的主灭点。 9. 下面关于深度缓存消隐算法(Z-Buffer)的论断哪一条不正确? ( B ) A )深度缓存算法需要开辟两个与图像大小相等的缓存数组 B )深度缓存算法不能用于处理对透明物体的消隐 C )深度缓存算法不能处理空间多边形的相贯与交叉重叠等情况 D )深度缓存算法中不需要对多边形进行排序 10. 在扫描转换多边形中,扫描线与多边形交点的计数,下述哪一个不正确? ( A ) A)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为局部最高点时,计数2次 B)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扫描线的一侧时,计数0或2次 C) 当扫描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扫描线的两侧时,计数1 命题人: 组题人: 审题人: 命题时间: 教务处制 学院 专业、班 年级 学号 姓名 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严肃考纪、拒绝作弊 封 线 密 T =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往年题

这是我自己搜集的,答案可能不全,仅供参考。 1. 试论述岩石的水理性 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 岩石的水理性。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A 天然含水率 天然状态下岩石中水的质量m w 与岩石的 烘干质量m dr 的比值,称为岩石的天然含水率,以百分率表示,即: %100?= dr m m ω ? B 吸水性 定义: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份的性能。 影响因素:孔隙的数量、大小、开闭程度和分布情况等。 表征岩石吸水性指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系数。 (1)吸水率a ω是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质量与其烘干质量dr m 的比值,即 %1000?-= dr dr a m m m ω 式中,0m 为烘干岩样浸水48小时后的总质量。 (2)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强制状态下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样烘干质量的比值,即 %100?-= dr dr sa sa m m m ω 式中,sa ω为岩石的饱和吸水率;dr m 为真 空抽气饱和或煮沸后之间的质量(kg )。 (3)饱水系数w k 是指岩石吸水率与饱和率的比值,即 %100?= sa a w k ωω C 透水性 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 达西定律:当地下水沿着岩石中的孔隙或裂隙流动时,其水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即 dl dh k l h h K -=?--=12ν D 软化性 定义: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 软化系数:c cw c σση= 式中:c η为岩石的软化系数 cw σ为饱水岩样的抗压强度(MPa) c σ为自然风干岩样的抗压强度(MPa) E 抗冻性 定义: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岩石的抗冻性常用抗冻系数来表示。 抗冻系数: %100?-= c cf c f c σσσ 式中,f c 为岩石的抗冻系数,c σ为岩石动容钱的抗压强度(kpa )。cf σ为岩样冻融后的抗压强度(kpa )。 2.论述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A )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地下水包括结合水和重力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5个方面:连接作用、润滑作用、水楔作用、孔隙压力作用、溶蚀及潜蚀作用 (B )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峰值强度也降低。 (C )加载速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加荷速度的降低,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峰值强度也降低。 (D )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随着围压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增加,峰值强度也增加。 (E )风化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产生新的裂隙、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 3.试论述岩体中的初始地应力及分布规律 a.定义: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b.组成:自重应力、构造应力、热应力、地震应力、扰动应力 c. 地应力的成因 大陆板块边界受压、地幔热对流、地心引力、岩浆侵入、地温梯度、地表剥蚀等引起的地应力场。 d.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归纳) 1)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2)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 3)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