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一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一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一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济宁市兖州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Cu64 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 离子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氧化还原

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4242CuSO +5H O=CuSO 5H O ?为化合反应,熬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Δ4242CuSO 5H O =CuSO +5H O ?为分解反应,44Fe+CuSO =Cu+FeSO 为置换反应,且Fe 、Cu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不涉及复分解反应,故答案选:C 。

2. 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 探究SO 2与Na 2O 2反应可能有Na 2SO 4生成

B. 探究Na 与水反应可能有O 2生成

C. 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

D. 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 溶液中通入Cl 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 的漂白性所致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所以可以探究SO 2和Na 2O 2反应可能有Na 2SO 4生成,故A 不选;

B .由水生成O 2,是H 2O 中的O 被氧化,而金属钠只能作还原剂,该猜想违背科学道理,无意义,故B 选;

C.浓硫酸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有可能被氧化为黑色的硫化铜,有探究意义,故C不选;D.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红色褪去,因此可以探究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有探究意义,故D不选;

故答案选B。

3.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4g镁中加入足量1mol·L-1NaOH溶液,转移电子数为2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碳氢键的数目大于3N A

C. 1molO2与足量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 A

D. 100g质量分数为92%的乙醇溶液中,氧原子数目为2N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Mg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A错误;

B.标准状况下,甲醇是液体,22.4L甲醇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则其碳氢键物质的量大于

1×3mol,即碳氢键数目大于3N A,B正确;

C.1molO2与足量钠反应,若生成Na2O,转移电子数为4N A,若生成Na2O2,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若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数目介于2N A和4N A之间,C错误;

D.乙醇溶液中H2O也含氧原子,氧原子数目大于2N A,D错误。

答案选B。

4. 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Fe2O3FeCl3(aq) 无水FeCl3

B. Mg(OH)2MgCl2(aq)Mg

C. 粗硅SiCl4Si

D. N2(g) NH3(g) Na2CO3(s)

【答案】C

【解析】

【详解】A. FeCl3溶液蒸发过程由于Fe3+的水解会得到Fe(OH)3固体,而不是无水FeCl3,故A 错误;

B. MgCl 2溶液D 电解时Mg 2+不放电,无法得到单质Mg ,故B 错误;

C. 粗硅可以与Cl 2在高温下生产SiCl 4,SiCl 4与H 2发生反应得到高纯度的Si 单质,故C 正确;

D. NH 3(g)和二氧化碳通入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得到碳酸氢钠固体,无法一步得到碳酸钠固体,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5.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可用熟石灰和硝酸铵固体加热制备氨气

B.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C.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未用浓硫酸润洗量筒会导致结果偏低

D. 称取2.0gNaOH(s)时,先调平再将游码调至2g ,向左盘加NaOH(s)至天平平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硝酸铵加热时易爆炸,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制备氨气,故A 错误;

B.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故B 正确;

C. 量筒无需润洗,否则引起实验误差,故C 错误;

D. 称取2.0g NaOH 固体,应放入2.0g 砝码,仅用游码,称量不大于1g ,故D 错误。 故答案选:B 。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水中通入氯气:Cl 2+H 2O ?2H ++Cl -+ClO -

B.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2Fe 3++3Cu===2Fe +3Cu 2+

C. NH 4HCO 3溶液与过量KOH 浓溶液共热:+4NH +OH -?NH 3↑+H 2O

D. 向二氧化锰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A 错误;

B.铁离子与铜单质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离子方程应为:2Fe 3++Cu=2Fe 2++Cu 2+,故B 错误;

C.碳酸氢根也会与氢氧根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

3

HCO ++4NH +2OH -?NH 3↑+2-3CO +H 2O ,故C 错误;

D. 向二氧化锰中滴加浓盐酸并加热,该反应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故D 正确。

故答案选:D 。

7. 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 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 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 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与浓硫酸反应需加热,无酒精灯,错误;

B.SO 2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该长管进,短管出,错误;

C.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正确;

D.NaOH 溶液腐蚀玻璃,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该滴定管是酸式滴定管,错误;

选C 。

8. 已知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 与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 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 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D. 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

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

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SO3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

A. 装置c后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 装置a只有干燥气体的作用

C. 实验室制取SO2或O2可使用同样的气体发生装置

D. V2O5是催化剂并且也会参与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SO2不可能完全反应,因此要对尾气进行处理,选项A正确;

B 、装置a 的作用有干燥,使气体充分混合、通过观察气泡快慢调节气体流速,选项B 错误;

C 、实验时制取SO 2 (Na 2SO 3固体与浓硫酸)或O 2 (MnO 2与H 2O 2)都可使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制气体的发生装置,选项C 正确;

D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理就是改变反应路径从而降低活化能,选项D 正确。

答案选B 。

10.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①试剂

①中现象 解释 A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SO 2具有漂白性

B Na 2SiO 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

H 2SO 3 >H 2SiO 3

C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褪去

SO 2具有还原性

D Ba(NO 3)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SO 32-与Ba 2+生成 白色BaSO 3沉淀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SO 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A 正确;

B.SO 2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酸性:H 2SO 3>H 2SiO 3,B 正确;

C.SO 2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使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SO 2具有还原性,C 正确;

D.SO 2与Ba(NO 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1. 有一无色溶液,仅含有K +、Al 3+、Mg 2+、4NH +、Cl -、2-4SO 、3HCO -、4MnO -

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 2O 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 3酸化的Ba(NO 3)2溶液,无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肯定有Al 3+、2-4SO 、Cl -,可能有4NH +

B. 肯定没有4MnO -、3HCO -、2-

4SO C. 肯定有Al 3+、Mg 2+、Cl -,可能有K +

D. 肯定有K +、Al 3+、4MnO -,可能有3HCO - 【答案】BC

【解析】

【详解】无色溶液,一定不含高锰酸根离子;

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 2O 2固体,过氧化钠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气,一定不是氨气,此时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溶解的部分是氢氧化铝,不溶解的是Mg(OH)2,则证明其中一定含有Al 3+、Mg 2+;一定不含有4NH +、3HCO - (和Al 3+因发生双水解而不共存);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HNO 3酸化的Ba(NO 3)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一定不含有2-

4SO ,根据电荷守恒规律,溶液中必含有阴离子Cl -;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Al 3+、Mg 2+、Cl -,一定不含

4MnO -

、3HCO -、2-4SO 、4NH +,可能含有钾离子。

综上所述,本题选BC 。

12. 向H 2O 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 4溶液,溶液迅速变黄,稍后产生气体;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明显变浅。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产生气体的原因是FeSO 4将H 2O 2还原生成了O 2

B. H 2O 2溶液与FeSO 4溶液反应生成Fe 3+的证据是“溶液迅速变黄”和“溶液变红”

C. 溶液颜色变浅,可能是过量的H 2O 2氧化了KSCN

D. 溶液变红的原因可用Fe 3++3SCN -=Fe(SCN)?↓表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 产生气体是生成的铁离子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3+2++2222Fe +H O =2Fe +O +2H ↑,故A 错误;

B. 溶液迅速变黄,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生成铁离子,所以:“溶液迅速变黄”和“溶液变红”可证明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Fe3+,故B正确;

C. 溶液颜色变浅,可能是过量的H 2O2氧化了KSCN,故C正确;

D. Fe(SCN)?不是沉淀,不能写沉淀符号,故D错误。

故答案选:AD。

13. 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2-4

SO

B. 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

C. 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 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答案】AB

【解析】

【分析】

装置A用70%的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反应制取SO2;SO2与硝酸铁反应生成2-4

SO;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以此分析。

【详解】A. Fe3+具有氧化性,可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根,本身被还原成二价铁,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3+2+2++

22

SO+2Fe+Ba+2H O=BaSO4+2Fe+4H

,在酸性条件下SO2与-

3

NO反

应生成2-

4

SO,2-

4

SO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

Fe3+能将SO2氧化成2-

4

SO,故A错误;

B. 配制70%硫酸溶液是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不需

要容量瓶,故B错误;

C. 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先通入氮气,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

C正确;

D. 导气管直接插入溶液可能会因为压强变化较大发生倒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会生成NO,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正确;

故答案选:AB。

14. 下列物质间相互发生反应时:①Na+O2 ②Fe+Cl2 ③AgNO3溶液+氨水④KI溶液+AgNO3溶液⑤Na2CO3+盐酸⑥AlCl3+KOH ⑦Cu+H2SO4 ⑧Cu+HNO3;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不同产物的是

A. 除②④⑤

B. 除②④

C. 除④⑥

D. 除④⑤⑥【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钠和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点燃条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①符合;

②Fe+Cl2反应只生成氯化铁,故②不符合;

③AgNO3溶液+氨水,在氨水少量时生成氢氧化银沉淀,氨水过量时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故

③符合;

④KI溶液+AgNO3溶液,只生成碘化银沉淀和硝酸钾,故④不符合;

⑤Na2CO3+盐酸,在盐酸少量时生成碳酸氢钠;盐酸过量时放出二氧化碳,故⑤符合;

⑥AlCl3+KOH,在KOH少量生成氢氧化铝沉淀,KOH过量时生成偏铝酸钾,则条件不同得到不同产物,故⑥符合;

⑦Cu稀硫酸不反应,Cu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故⑦符合;

⑧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⑧符合;

综上所述:除②④外都符合;

故选:B。

15. 一种废水处理剂可表示为M x Fe y(SO4)z(OH)w,可按下列实验步骤确定其组成(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检验a中是否含有Fe3+可用KSCN溶液

B. 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溶解其中的氢氧化物

D. 若V=448,m1=13.6,m2=9.32,可确定该化合物为NH4Fe3(SO4)2(O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Fe3+与SCN-生成血红色络合物判断;

B.加入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去氨气,根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分析;

C.盐溶液中加入Ba(OH)2产生的沉淀中含有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

D.V表示的是氨气的体积,可计算NH4+的物质的量,m1为BaSO4、Fe(OH)3质量和;m2为BaSO4

的质量,可确定含有的NH4+、Fe3+、SO42-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确定OH-的物质

的量,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就是化学式在离子个数比,得化学式。【详解】A. Fe3+与KSCN溶液反应,得到血红色溶液,A正确;B.化合物与强碱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为氨气,B正确;C.由于加入的是强碱,产生的沉淀c一定是氢氧化铁和硫酸钡,而铁的氢氧化物溶于强酸,硫酸钡不能溶于强酸,C正确;

D.根据给出数据,可确定mg化合物中含有n(NH4+)=0.448L÷22.4L/mol=0.02mol,

n(SO42-)=9.32g÷233g/mol=0.04mol,n(Fe3+)=n[Fe(OH)3]= (13.6g-9.32g)÷107g/mol=0.04mol,再根

据溶液呈电中性可推知溶液中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n(OH-)=3n(Fe3+)+ n(NH4+)-2

n(SO42-)=0.04mol×3+0.02mol-0.04mol×2=0.06mol,n(NH4+):n(Fe3+):n(SO42-):

n(OH-)=0.02:0.04:0.04:0.06=1:2:2:3,所以该化合物为NH4Fe2(SO4)2(OH)3,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检验方法、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计算机物质化学式确定的知识。掌

握常见的离子检验方法、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公式及溶液电中性原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三、非选择题

16. 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之间

有如下反应关系。

(1)若A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B是一种常见的非氧化性酸,A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若在生成物C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白色沉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A与CO高温下反应可得到金属单质,写出该金属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若实验室中利用固体A和B的反应制备气体C,C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为___________。(3)若B是黄绿色有毒气体,上述关系经常用于实验室尾气处理,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

【答案】(1). Fe3O4+8H+=2Fe3++Fe2++4H2O (2). 4Fe(OH)2+O2+2H2O=4Fe(OH) (3).

3Fe+4H2O(g)?

Fe3O4+4H2↑(4). 2NH4Cl+Ca(OH)2

?

2NH3↑+CaCl2+2H2O (5). 把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6). Cl2+2OH-=Cl-+ClO-+H2O

【解析】

【分析】

(1)常温下,E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E是水;若 A 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A 是Fe3O4;B 是一种常见的非氧化性酸,B是盐酸或稀硫酸;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水。C 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C是氯化亚铁,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高温条件下Fe3O4与CO反应可得到单质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

(2)若C 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则C是NH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根据氨气是碱性气体检验;

(3)若 B 是黄绿色有毒气体,则B是氯气,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

【详解】(1)常温下,E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E是水;若 A 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A是Fe3O4;B 是一种常见的非氧化性酸,B是盐酸或稀硫酸;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O4+8H+=2Fe3++Fe2++4H2O。C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生成的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C是氯化亚铁,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易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Fe3O4与 CO 高温下反应可得到单质铁,铁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 3O 4和氢气,反应方程式是:()2

3423Fe+4H O g Fe O +4H Δ↑,故答案为: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4Fe(OH)2+O 2+2H 2O=4Fe(OH); ()23423Fe+4H O g Fe O +4H Δ↑;

(2)若C 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碱性的气体,则C 是NH 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是:

()432222NH Cl+Ca OH 2NH +CaCl +2H O Δ↑;检验氨气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故答案为:

()432222NH Cl+Ca OH 2NH +CaCl +2H O Δ↑;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证明该气体为氨气;

(3)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 2+2OH -=Cl -+ClO -+H 2O ,故答案为:Cl 2+2OH -=Cl -+ClO -+H 2O 。

17. 1.52g 铜镁合金溶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 ;

(3)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和是_________;

(4)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O 2的物质的量_________。

【答案】 (1). 3Cu+8H ++2-3NO =3Cu 2++2NO↑+4H 2O (2). 14 (3). 0.03mol (4). 0.04mol

【解析】

【详解】(1)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一氧化氮,则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 ++2-3NO =3Cu 2++2NO↑+4H 2O ;

(2)由题意有()3100010000.63 1.4c HNO ==mol /L=14mol /L M 63

ω??ρ,故答案为:14; (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则

()(

) 1.02OH =mol=0.06mol 17

n e =n --,设铜的物质的量为x ,没得物质的量为y ,则有2x 2y=0.0664x+24y=1.52+???解得0.02mol y=0.01mol

x =???,则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03mol ,故答案为:0.03

(4)由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体积以及物质的量的关系m

V n=V 可得,m V 1.12L n===0.05mol V 22.4L/mol

,令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 ,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05-a )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则

()() 1.02OH =

mol=0.06mol 17

n e =n --,a+(0.05-a )x2x1=0.06mol 则a=0.04mol ,故答案为:0.04; 18. 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氯气,氯气与铁反应制取氯化铁,其装置如下(所通气体过量并充分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装置B 中的试剂是______,装置C 的作用为_______。

(3)反应开始后,可以检验生成物中Fe 3+的试剂是_________。

(4)某同学猜测铁与氯气反应可能还会生成氯化亚铁,为了探究生成物中是否含氯化亚铁(假设铁已完全反应),某同学用酸化的高锰酸钾来完成实验,认为生成物的溶液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就认为有氯化亚铁,请你来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 (1). MnO 2+4H ++2Cl -(浓)

ΔMn 2++Cl 2↑+2H 2O (2). 饱和食盐水 (3). 干燥氯

气,防止生成的FeCl 3发生水解 (4). KSCN 溶液 (5). 不合理 (6). 亚铁离子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黄色Fe 3+,溶液不褪色

【解析】

【分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要制备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结合氯化氢、氯气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除杂剂,从B 中出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进入D 装置前应进行干燥;

(3)干燥的氯气和铁加热反应生成棕红色的烟氯化铁,检验生成物中Fe 3+的试剂是硫氰酸钾溶液遇到铁离子生成血红色溶液;

(4)Cl -也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详解】.(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了方程式为: +-2+222()MnO +4H +2Cl Mn +Cl Δ+2H O ↑浓;故答案为:

+-2+222()MnO +4H +2Cl Mn +Cl Δ+2H O ↑浓;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要制备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氯化氢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从B 中出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进入D 装置前应进行干燥,所以C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气,防止生成的FeCl 3发生水解,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干燥氯气,防止生成的FeCl 3发生水解;

(3)检验生成物中Fe 3+的试剂是硫氰酸钾溶液遇到铁离子生成血红色溶液,故答案为: KSCN 溶液;

(4) 亚铁离子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Fe 3+带有颜色,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不能褪色,故答案为:不合理;亚铁离子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黄色Fe 3+,溶液不褪色。

19. 绿矾(FeSO 4·7H 2O)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易分解得到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 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

(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认为需要补做实验。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 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______(填字母)。

A.不含SO2 B.可能含SO2 C.一定含有SO3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O2放出,为此,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部分装置和下图部分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所得气态产物的装置:

①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

②能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有O2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

(4)配制FeSO4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答案】(1). 品红溶液褪色(2). BC (3). FGBDH (4).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H中收集到的气体,木条复燃(5). 2Fe3++Fe=3Fe2+

【解析】

【分析】

该实验由A分解绿矾,经F干燥,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漂白品红,故先检验三氧化硫并与二氧化硫分离,三氧化硫熔沸点低,故连接G装置冷凝三氧化硫,由装置B检验二氧化硫,经过装置D除去二氧化硫,连接装置H,收集氧气,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检验氧气,以此解答。【详解】(1)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B为品红,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故装置B中褪色;

(2)根据题意SO3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三氧化硫的漂

白不可恢复,乙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肯定有三氧化硫,未对二氧化硫检验,故可能含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BC;

(3)①检验绿矾分解气态产物,由A分解绿矾,经F干燥,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漂白品红,故先检验三氧化硫并与二氧化硫分离,三氧化硫熔沸点低,故连接G装置冷凝三氧化硫,由装置B检验二氧化硫,经过装置D除去二氧化硫,连接装置H,检验氧气;故答案为:FGBDH;

②氧气收集在H中,利用氧气支持燃烧检验,方法为:把H中的导管移出水面,撤走酒精灯,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H中收集到的气体,木条复燃;

(4)FeSO4溶液变质会混有铁离子,应加Fe反应防止变质,则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2Fe3++Fe═3Fe2+。

20. 某学生为探究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PdCl2能被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黑色的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c接f,___接__,___接___,___接___。

(2)若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在加稀盐酸时,发现碳酸钙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填字母)。A.硝酸钠溶液B.四氯化碳

C.苯D.稀硝酸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二氧化碳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____时,再点燃酒精灯。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4)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足量,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两种情况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_。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 g,充分反应后,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 mL(标准状况)二氧化碳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___。

【答案】(1). g(2). d(3). e(4). a(b)(5). b(a)(6). h(7). ABD(8). 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免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干扰实验(10). 2Na+2CO2Na2CO3+CO(11). 4Na+3CO22Na2CO3+C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目的,②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实验室中常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需要用装置④除去,然后用装置③干燥,然后在①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然后用⑤检验反应产物,据此进行连接装置;

(2)所选试剂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体积,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3)空气中的氧气、水能与钠反应,需要排尽空气,避免干扰实验,据此判断;

(4)Ⅰ.根据题干信息及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根据n=m÷M计算出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V/22.4L·mol-1计算出标况下224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该固体只能为C,说明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探究钠与CO2的反应,首先用盐酸和碳酸钙在②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l,需要用装置④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然后用③浓硫酸干燥,再在①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最后用装置⑤检验反应产物,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f、g、d、e、a(b)、b(a)、h;

(2)A.加入硝酸钠溶液后,增大了盐酸的体积,可以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A正确;B.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稀盐酸,加入四氯化碳后,四氯化碳层在混合液下层,从而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B正确;

C.苯的密度小于盐酸,加入苯后,苯在混合液上层,无法使稀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C错误;D.加入稀硝酸后,可以增大溶液体积,使溶液与碳酸钙接触,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3)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所以点燃酒精灯之前应需要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以便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O2、H2O干扰实验;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当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证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尽;

(4)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则黑色沉淀为Pd,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CO;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O,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Na2CO3+CO;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g,钠的物质的量为:n(Na)=0.46g÷23g/mol=0.02mol,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CO2气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0.224L÷22.4L/mol=0.01mol,则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说明钠完全转化成了碳酸钠;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残留的固体只能为C,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

【点睛】本题利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正确理解题干信息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4)为易错点,需要根据题中信息及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物、生成物,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