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杜金山九问

杜金山,中学高级教师,兖州市第一中学校长,兖州市人大常委,山东省十佳创新校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理事会副理事长。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十佳中学校长”、“第四届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子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省百名优秀校长”、“山东十佳创新校长”、“省科研创新校长”、“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8年中国教育年度人物三十强”等荣誉称号。他先后兼任“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时代文学》理事”。他先后承担了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科普与研究性学习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学生日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重点子课题《高中学生日常评价系统研究》、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个别化教学为手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山东省教育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十大研究课题《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高中自主选择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等课题。

杜金山老师在兖州一中推行的“循环大课堂(“三步六段”“35+10”)高效课堂循环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课堂的传统概念,引领学生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通过“课堂变革”,极大提升了“课上”、“课下”的学习效益。兖州一中对传统课堂教学“颠覆性”的做法,引发了全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除港澳台、西藏外的所有省市的参观者走进兖州一中的课堂交流学习。他们一致认为,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和突破,它能够承载起今天的教育教学所赋予的课堂使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中新课改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1、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好课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的好。与之对应的是,老师讲得好未必是好课! 因为,老师讲的再好也绝不代表学生学的好。“教学有十八般兵艺”,讲只是其中一种而已,总是以一种“兵艺”教学,就算口吐莲花也不算好课。

2、我们怎样才算是学的好?

两个方面的量值,可以帮你准确判断学的好不好。第一,知识信息对大脑的刺激深度;第二,感受到的信息量广度。只有刺激的深度大,大脑形成的刻痕才足够坚固,抗遗忘能力和准确再现能力才会提高,不仅在最近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而且在高考复习时候也会很轻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量大指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能够提供的信息量要足够大;其次,要保证学生感受到的信息量大。显然,光靠老师和教材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光

靠学生听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学生中存在的教学信息释放到课堂中,学生必须全身心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化和全媒体化。

3、什么样的老师算是好老师?

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显然,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讲的老师就像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一样,绝不是好老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今天的老师必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挖掘教材存在的科研价值,充分利用学生的团队资源、差异资源进行教学”,简单讲,今天教师的能力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课前的学习策划(导学案)、课中的组织控制、关键问题的点拨、学习团队的权威评价。这四个方面表现都优异,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4、学生怎样判断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敬业态度的优劣?

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水平,是判断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敬业态度优劣的试金石。从全国范围看,教案已经是昨日黄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都在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和教案有本质区别。首先,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是根本性的转变,是学校以生为本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其次,学案的编写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教学多年的人都知道,对新授课、实验课、和复习讲评课,写教案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天备一周的课不是什么神话。而学案则完全不同,因为学案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因此,无论从教多少年,面对的学生都是一样,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学案。“编导学案”和“写教案”在难度上也有天壤之别。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不要小看这两化,这即是对教师专业功底的真正检验,也是对教师是否真诚付出的真正考验。在全国各地推行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所遭受的阻力一部分来自部分教师观念陈旧,但主要还是来自部分教师的忧虑甚至恐惧心里,导学案编写需要有真本事,真投入,业内人士通过导学案可以很方便地鉴别出哪一位是“南郭先生”。

5、6、循环大课堂对老师的要求高了还是低了?

有的高,有的低。

为什么?因为“讲”是教学中最容易的一种手段。很多老师教过一个循环后,一般的课不需要再投入就可以相对好的讲出来。很多业务差的老师,也总是滔滔不绝的讲解,牢牢的控制课堂、控制学生,就像领导作报告一样把课堂变成会堂,目的只会是让学生默默接受,根本不敢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怕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旦超出自己的准备,就会难看。正是课堂

信息来源的单一化和传输方向的单向化,导致了传统课堂的极端低效,更可怕的是,学生们已经习惯甚至喜欢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因为没有挑战,甚至可以随意地让自己像孙悟空一样“真身”溜号。青春的活力、民族的未来被无情地扼杀在课堂上。新课堂,要求老师在课前做精心准备,课中随时接受学生的质疑、挑战,课后做好个人反思,使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可以肯定地说,新课堂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胸怀要求都变高了,这也是部分老师不敢接受挑战,不愿意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

7、“三率”有何意义?学校为何如此重视?

高效,首先必须保证学生“参与”,“精力流失率”是学生“参与度”的量化指标;其次,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深度和知识的落实,就必须提高学生在“参与、体验、质疑、对抗”中的质量,“高效学习率”就是这个质量的衡量标准;第三,一节课高效不能算真正高效,“精力分配率”是衡量一以“天”为单位的精力分配情况的。一个人精力的产生与消耗是以“天”为单元的,要想保证全天高效,必须做到精力“资源”分配的最优化。研究表明,“均衡分配”是最优化的方案,精力均衡分配才可以一天学习效益最大化,“精力分配率”是控制均衡分配的重要杠杆。

三率,一个衡量课堂的“活”,一个检测课堂的“实”,一个保证全天效益最大化,他们是保证我校高效课堂和学生高效学习的三驾马车。所以,很抓三率,是学校落实“从高效课堂到高效学习”目标的重要管理措施,只有紧盯“三率”,才能不断提高效率。

8、对“预习”的要求

课前学生预习最关键,老师要求学生达到“三个号”:首先是“感叹号”: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性,课上积极发言;其二是“句号”: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都得到验证;最后是“问号”:等待课堂上交流解决。

9、兖州一中的“零作业”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后10分钟”是导学。教师在这个时刻出示下节课“导学案”。认知导学、提出问题、自习交流,最后教师收回“导学案”。下课后教师不批改作业,但必须看学生“学案”中用红笔勾画处,凡是学生用红笔勾画处均是遗留问题,教师将根据这些要有针对性并及时解决学生中的遗留问题。因而,兖州一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