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民教育变迁与我国公民教育

国外公民教育变迁与我国公民教育
国外公民教育变迁与我国公民教育

国外公民教育变迁与我国公民教育

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外主要国家的公民教育也随之兴起和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同侧重。了解和学习国外公民教育的发展变迁,从中探讨公民教育的理念内涵、实施策略及其未来发展取向,对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参考与借鉴。

标签:国外公民教育变迁教育启示

2014 — 01 — 20

2013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学基本理论。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教育主题。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外主要国家的公民教育也随之兴起和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同侧重,对推进我国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国外主要国家公民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公民教育的早期萌芽阶段

公民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希腊城邦时期及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形态。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公民教育的发源地。希腊的公民教育与希腊的城邦建制是分不开的。由于城邦需要划定一部分人处理该共同体的公共事务,从而出现了主权者和被治者两种不同的阶层或阶级,而那些能够享受主权的一类人往往都是一直生活在城邦中的人,于是出现了能分享城邦的公共生活的公民。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公民是城邦的护卫者,他们必须具有勇敢、节制、智慧、正义的美德。亚里士多德指出,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才可以被称为该城邦的公民。由上可知,古希腊的公民教育的范围只限于少数人。

古罗马时期也出现了“公民”的萌芽,但是在不同时期内容有所不同。古罗马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公民的范围也随之由王政时期的罗马城市贵族发展扩大到共和时期的平民和贵族。但在帝国时期出现了专制的状态,公民的政治地位渐趋没落。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公民教育是很有特色的,如古罗马时期,儿童17岁就可入政府机构见习或去元老院旁观会议,从而得到法律上的训练;学校还把“十二铜表法”长期作为学校的重要教材。可见注意公民教育的实践和对雄辩术的培养等。

(二)公民教育的逐步普及和发展。

17、18 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此相应,近代公民概念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及“公民教育”逐步普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学模式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e9228885.html,/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学模式 一、概念: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三、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 探究式教学 此法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前认知和体验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操作策略:a.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b.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答案;c.要以引导为主。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优点: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 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验式教学”或“情景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优点: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做人,具备了正直,善良,勇敢,坚毅,宽容,自信的品质和乐观,开朗,平易,独立,豁达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的家长们忽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外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一、西方人对于孩子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

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9228885.html,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借鉴 作者:白景永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4期 摘要与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国外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突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国外高校课堂教学以学习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为目的,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教学模式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国外(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较为灵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围绕学生怎样学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和导学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自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同 1.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国外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评上。美国的大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就教学模式而言,不同类型的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同,比如密执根社区学院,网络教学是该学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四年制的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多采用面对面(face to face)的教学模式。但无论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制),还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1.2以教师为主导,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导学的组织和实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导学的组织主要以自编教学内容、自拟讨论话题、推荐学习书目为主,教师导学的实施主要以领域研究(field research)、两两对话(pair work)和小组讨论(seminar)为主。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才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参与小组讨论。因此,在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理清思路)

介绍:教学模式是教育学中知识中的重点部分,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程序和操作体系。 教学模式特点以及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也是高频出题点,下面做一一介绍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1简略性 2针对性 3操作性 4灵活性 5稳定性 6完整性 7中介性 二教学模式结构 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结构 (1)理论依据 (2)教学目标 (3)操作程序或步骤(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4)实现条件

(5)教学评价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 1代表人:斯金纳。 在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推广和发展的,以程序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模式。(这里的“程序”代替了教师,程序通过一套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顺序的特定行为,使学生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式去行动 2理论基础: 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在学习理论上以联结主义的原理来阐明学习。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性行为 3教学目标: 目标在于交给学习者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其他内部或外部的行为方式。 4操作程序: 程序教学将学习内容划分一个个连续性的小项目。在学习中每呈现一个项目学习内容都要求学生采取用填充或书写答案的方式作答。学生如果打错,教学机器就会立即呈现正确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然后进行下一步学习。

5教学要遵守的原则: (1)小步子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及时确认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6实现条件: 程序教学作为一种个别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程序教学的关键是对于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及强化,但是大量的,及时的,渐进性的强化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因此(斯金纳主张使用“机器教学”和编制“程序教材”) 7教学评价: 优点: 程序教学在效果评价上主要以类似于各个小步子上的问题来测查学生反应的正确率,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反映学生对事实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独立的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方法,复杂课题化难为易 缺点: 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小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发现教学模式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寅子 2015-04-28 清源渭水阅503 转8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培育了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远在几千年前,曹王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亮的作文,多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和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会,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达机能作用,侧重实用文(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文章)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外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吕达张廷凯 论著选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作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可编辑版】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一个10岁的中国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牌位。这就是呈现在一个中国记者眼前的美国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这个中国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过熟练地在美国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地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面对他不懂地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教育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眼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办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起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有一次中国家长问孩子的老师弗丝女士:“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东西呢?”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在一个是他综合使用

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业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在可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得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地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合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动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代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没自身的文明?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真正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想到的是他考试的分数和名次,没有想到他到底又多少实践操作能力,到底对学习又多高的兴趣。改变评价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目光由校内引向广阔的社会,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习。这就是我看美国教育的初步启发。 附送: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美国本科留学推荐信怎么写 在申请学校的过程当中,申请者会发现学校会要求申请者提供2至3封信,对于申请本科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信应该是来自其高中老师、教导主任或者是校长的,而信的内容也应该是从学科成绩到标准化考试再到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因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人员在审

国外三种教育模式

国外三种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对我国职教的启示 一、引言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决定文件精神,全国各地正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欧美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要想有大发展,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新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我国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资格认证制度,探索职业教育校企结合机制中政府的作用,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政府协同的三方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职教模式。 二、国外三种职教培养模式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

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产生于二战后。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澳大利亚TAFE体系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全称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它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澳义务教育后最大的教育与培训组织,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VET)的主要提供者。 TAFE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中专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TAFE学院前身是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院距今已有100年历史。直至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

八次课程改革

八次课程改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基础教育八次课程改革的历史探究自建国以来,我国共经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特色。根据每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1949年-1966年)(包括前三次课程改革)这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与发展经济阶段,其经历三次课程改革。这三次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收回了教育主权,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严重的形式主义,重教不重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这次改革是教育部门自上而下进行的,实行对旧课程的

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改革内容:(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2)颁布了不少学科的新教学大纲;(3)教材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采用旧教材,后来才过渡到修改旧教材再到编写新的教材。 改革过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 改革特点: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该教学模式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问题,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程序的教材或特制的教学机器,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确认自己回答的正确或错误。如果解答正确,得到鼓舞(强化)就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掌握为止。其基本程序是: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1)小步子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内在联系分成许多具体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不费力,少犯错误,能连续正确地回答问题。2)积极反映原则,即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积极的外显反映,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3)及时确认原则,即学生对每个问题作出反应后,立即提供关于结果的知识,使他们确认自己反应的正误,提高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效果;4)自定步调原则,即学生用自己适合的速度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地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的方法,复杂的课题可以化难为易。它的缺陷在于,只管学生学习的结果,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不适合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人际交往。 (2)发现教学模式 发现教学的倡导者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这种教学模式的目

标,是要使学生把握探究性思维的方法。发现教学并不否定教材的作用,但是,它要求学生通过发现(严格地说是再发现)的步骤去进行学习。发现教学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在这里,重要的是问题意识,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带着问题去观察,在复杂的具体情景中认清事实的大致轮廓。 2)树立假设。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新知识加以分析、综合,形成一个认知结构。这个认知结构或假设,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与方法。 3)上升为概念。假设往往带有主观的、不确切的成分,有的还是未分化的。为了上升为概念,要经过思维的加工,如要求在逻辑上前后一贯,假设要与事实相符。如果发现有不一贯、不相符的地方,就要重新考虑假设的正确性。只有经过检验的假设才能得以成立。 4)转化成为新的能力。这就是经常说的应用,是在新的情景中应用所学到的概念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概念又可以得到充实和发展。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模式是20 世纪60 年代卡罗尔和布卢姆创立的。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围绕单元展开的,其基本的程序是:定向一单元掌握一形成性测验一终结性测验。根据这一程序,掌握学习教学的实施步骤可分为三大步。 1)准备阶段。它包括掌握的界定、教学目标的界定、课程编制、

外国的课堂教学方式

外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和中国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的学生不会像中国学生那样规规矩矩在教室坐上一节课,他们相对随意和活泼,课堂秩序的管理,这对于很多新手汉语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第一,可以接触不同文化,通过文化碰撞产生灵感;第二,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发扬民族事业;第三,行万里路,游览世界;第四,加深对汉语的了解;第五,加深对自身文化的领悟;第六,培养世界眼光和豁达的胸襟;第七,可以真正做到“桃李满天下”。总的来说,汉语教学的“乐”是大于“苦”的,当然个中苦乐,还是要我们以后亲身去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大事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大事之二,是在高等学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这两件事,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科学研究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研究不能跟风。外语教学常常跟风,这方面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科学研究也不能跟风,不要不顾实际情况,看别人研究什么问题自己也去研究什么问题。这样做,很可能劳而无功。 哲学层次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我们的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刘润清先生说:“你如何看待语言,你就会如何教授语言。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一组规则系统,很可能你就强调形式教学;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你可能更强调语言的功能教学;如果你说语言是习惯的形式,你会推崇听说法(句型操练);如果你认为语言是人脑中特有的机制,你会提倡认知法。” 关于语言学习的本质,关系到学习论,当然也很重要。你认为第二语言是怎么学会的,你就会采取相应的方法。 总而言之,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研究上,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理论到理论,不切实际的空谈,无论说得多么漂亮,也不过是说说罢了。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2.口语和文字的关系; 3.外语和母语的关系; 4.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5.掌握运用外语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参阅:章兼中,1983,《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42~243页)

国外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培训心得

《国外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借鉴》 作为一名新进大学教师我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借鉴”专题培训。《国外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借鉴》是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推出的数字化在线培训课程之一。课程由南开大学宋峰教授、北京大学马万华教授、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所吴宗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高宣扬教授、教授及其教学团队主持和主讲的。主要介绍了西方本科教学的一些理念、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的模式等。在这次网络培训中通过四位老师的讲授,让我感受到了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我们国内课堂教学观念及行动上的一些不同之处,使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的身份由平时的教师转变为学生,更加对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有了感性的理解。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对国家的持续发展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吴宗杰教授认为当今的英国教育正在经历着跨学科、跨文化的教育创新时代,尤其他所提到的跨学科教育创新,我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尤应借鉴,这对于提高民族院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竞争力极有意义。复合型人才在我们国家也已经提出很多年了,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兴趣多元、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多元为理论根据的。以我学习的艺术专业为例,学习艺术的同学不能简单的只会画画,做

设计。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艺术学,心理学,哲学,文化史以及经济学的背景知识,艺术想要发展的长远比拼的是文化修养的积累级历练。我们国内多采取主辅修制,对于辅修专业的课程进行全盘学习。但英国的大学采用的是模块制,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导师的建议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其他专业模块中的部分或全部课程,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关注,可以更好的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国内大学值得学习的地方。 高宣扬教授重点讲解了法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虽然我们国家也很重视,但在力度和深度上还不够,需要国家真正地落到实处。此外高宣扬教授还讲到法国高等教育中非常注重母语教育,我们学校是民族大学,有许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教师,比如蒙古族就非常重视蒙语的学习,其实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更应该重视中文的学习,现在由于网络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当今学生的语言以及书写能力的匮乏。另外,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宋峰教授讲授的美国几所著名大学的教育理念让人印象深刻,重点讲解了自由教育理念、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以书本和教师教授为主,很少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思维的发展。当代大学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改革国内大学课堂。 马万华教授讲解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

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 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