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写意国画教案

高中美术写意国画教案

【篇一: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全集】

第一周、第二周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本课内容为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

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

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

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

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

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

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

仔细,显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

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

颤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

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

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赋予山石

强韧的生命力。

《溪山行旅图》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

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如同山中行旅,只是

一介短暂停留的过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明显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

意境。许多南宋山水画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寒江独钓、风雨归

舟等。著名的山水画家有马远、夏圭等。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称

之为“以白当黑”。南宋的山水画尽管题材、场景、画面小得多了,

但由于极力追求诗的意境,善于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

多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

传统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的创造上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创造。

代表画家有倪赞、王蒙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

中见大”的手法。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

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

《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

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

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

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

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

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

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

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

传统和体系。

三.小结

第三周

中国工笔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中国工笔花鸟画有一个概况的认识,树立一些基本

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着重理解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艺

术传统,教师堂上示范及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工笔花

鸟画的艺术特点、风格、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观念。

同时对于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在认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从

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绘画思想深深扎入这片土壤,创作出

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从临摹传统工笔重彩画,掌握其勾线、设色等技法;

2、体会线与形、线对比、线节奏,虚实等关系;

3、研究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造型、构图,意境等特点。

难点 1、如何将西方的明暗素描的造型转到东方以线造型方面来;

2、色彩观念的转变;

3、体会勾线中什么是见笔及用笔的起收、承转;

4、体会中国画的学养、意境、气韵、笔墨、风格。

教学过程:

一概述

中国花鸟画从总体上讲可分为工笔、意笔两种风格流派,其中工笔

花鸟画的产生、发展较意笔花鸟画要早得多。

与写意花鸟画相比,工笔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追求精细,对形象的

塑造力求精微,表现手法上力求完美无缺,生动自然。对格调的追

求上与写意相同,力求清新典雅,古朴凝练。技法上虽上但求其写,以下其形而达到传其神的目的。

工笔花鸟画的雏形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稍晚些时代的长沙马王堆1

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便是一幅较有代表性的早期工笔重彩画,其中

便有鸟兽的形象,造型十分生动。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有

游龙、飞鸟的形象,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有荷花、牡丹、人、鹤的形象,但这些花鸟的形象都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的,然

而这一切都为花鸟画的产生奠定了一个人文基础。

二唐、五代、两宋的工笔花鸟画

唐、五代、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确立、形成、发展、成熟时期。特

别是五代、两宋是上笔花鸟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个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许

多文化艺术的高峰。如:诗歌,书法等等。工笔花鸟画也是在这个

时期逐步确立形成起来的,与山水画一起从单纯的人物画配景中脱

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唐代的工笔花鸟画最初从形式技法上看

以工笔青绿重彩为主,风格朴素、单纯,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

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是工笔花鸟画的形成、发展时期。两宋是工笔花鸟画的成

熟时期,在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地位显赫,可以说两宋是工笔花

鸟画的最高峰,这一时期,佳作频频,高手如云。南宋迁都杭州、

钱塘一带,水土丰足,形成一股很强的绘画氛围。在这种条件下,

工笔花鸟画更趋于成熟、完善,涌现出一批批成就不俗的工笔花鸟

画家。

总之,工笔花鸟画在两宋时期,无论从技法到风格样式,都已达到

了鼎盛的阶段,为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随着文人画的不断兴起,元、明、清的花鸟画是基于两宋工笔花鸟

画之上的一个历史的延伸。

三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

元、明、清的工笔花鸟画基本上处于平和、稳定发展的状态。元代

的工笔花鸟画继续沿习宋代的花鸟画风。但表现手法相对要自由一些,格调也大多偏于野逸一路,表现题材也有所拓展。以梅、兰、菊、竹为主题的作品大量涌现。明代可以说是花鸟画的分支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形成并确立了工笔、写意、没骨三大花鸟

画风格流派,并且各自都有较杰出的代表人物。清代是花鸟画的成

熟时期。

四近、现代及当代的工笔花鸟画

当代的花鸟画可谓百花齐放。工笔花鸟画也如雨后春笋,焕发出勃

勃生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养分,无论在

技法上、造型上、用色上、构图章法上都有所突破与创新,表现手

法和题材较前代更为丰富。

提问:1、唐、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的典型代表及典型作品?

2、分析徐熙、黄筌两者不同画风?

第四周

工笔花鸟画的线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通过勾线临摹的手段,学习

前人勾线技巧,掌握其方法。

2、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从临摹古代工笔花鸟画入手,逐步解决花

鸟画中的造型,构图等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使学生认

识上有一定的提高,使

其绘画思想深深扎入这片土壤,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二、重点难点:(1)勾线中见笔及用笔的起收。

(2)线与形、线对比、线节奏。

三、教学过程:

一工具介绍

笔:勾线笔,(叶筋,大红毛,点梅,衣纹,小狼毫)

染色笔,(大、中、小的云羊毫,兼毫,白鹭)。

墨:墨色要亮、润、匀、重、清(一得阁,中华)。

纸:画工笔要用熟纸,熟绢,以不漏矾为宜。

砚:砚中不可有陈墨、残渣,砚面要平,质地要青亮、光泽。(端砚,歙砚)

色:宜用块状中国画颜色,高级中国画颜色。

其他工具有:画毡,白瓷盘,明矾,笔架,纸巾、枕尺,笔洗(两个),小水勺,回形针。

二如何学习工笔花鸟画

学习工笔花鸟画首先要在“法”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宏观的角度

说就是学习的方法、过程、步骤,以及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从微

观的角度说就是学习工笔花鸟画所涉及到的章法、线条、晕染、造

型体的问题。另外,学习工笔花鸟画也不能忽视对“理”的探究,因

为“理”直接影响到“法”的进一步提学习工笔花鸟画从总体上讲要经

历四个环节,即:临摹、写生、习作、创作。这四个环节是一个相

互递进的过程,但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相互交替进行,这主要看学

习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之,法是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变化的,法的主体是人,不能被动而法,绘画艺术追求的,是自然的流露。法不是用来表露的,而是含在作品里面的,一张作品中所

【篇二:国画教案】

第一课时:中国画的点线面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2.学习中国画的点线面。

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点线面的绘画教学难点:点线面的绘画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菊花的知识,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

花卉的技巧特点,用写意国画表现菊花。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3、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二、教学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的菊花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菊花的外形特点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荷花的写意画法,使学生了解国画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提高

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2、体会和感受国画的笔墨情趣,生动、形

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突出美术特色,渗透人格、品德教育,培

养热爱祖国绘画艺术的感情。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特点。理解和感受国画的艺术特点。教学

难点:墨色浓淡的把握以及用笔的方法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临摹写意花卉,便学生将前课所学的《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用于实践,并初步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珍爱自己的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画写意花卉的作画步骤。教学难点:用笔、用墨、

着色的技巧。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临摹写意花卉,便学生将前课所学的《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用于实践,并初步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方法.

2. 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枇杷的作画步骤。教学难点:用笔、用墨、着色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

【篇三:国画精品教案】

第一课国画工具材料与笔墨介绍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画特点。

2,墨分五色的认识。

三、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二)新授:

1、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

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

领域中自成体系。

2、介绍工具: 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b)墨:有松烟、油烟。

c)纸:宣纸--生、熟。d)砚:砚用的是石头。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3、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 1,题材:人物、山水、花鸟。 2,方法: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 浓淡墨。中侧锋。干湿画法。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第二课墨与彩的韵味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

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

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

己的画上。

三、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

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

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

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

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

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

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

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

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

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

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

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

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第三课国画《枇杷》

一、教学目标: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2、师:看到了吗?长在哪里?怎么样的?

3、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草绿蘸墨点染,上下部叶要虚实分明。步骤二:次穿枝画干,可用草绿蘸墨画出。

步骤三:再次填果,用石黄或藤黄点染,用重墨点脐。

步骤四:题字钤印。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1、师:下面就请你画一幅美丽的枇杷图。

2、画上小鸡,使画面更加丰富。(放背景音乐)

(四)交流分享: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鼓励学生发现同伴画的好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