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空区探放水总结

老空区探放水总结
老空区探放水总结

3301上顺槽探放水总结

一、概况

3301工作面位于位于五矿33采区,煤层倾角15°~21°。该上顺槽与上部3107采空区隔离煤柱仅3m,已威胁到该上顺槽的正常生产,为了有效合理的探放采空区积水,采用分段掘进、分段探放水,里段需疏放水量为3888m3,外段需疏放水量为3420m3;里段掘进中需要探放水长度为306m,外段掘进中需探放水长度为270m,。

二、3107老空区积水情况分析

1、采空区水源

主要水源为3107采空区顶板S9砂岩水、采空区注浆水、ⅢF91断层导水(回采时断层测得水量为25m3/h主要集中在外段)。

2、积水标高的确定

我们地测防治水人员多次到现场对采空区积水区范围进行观测,观测地点及方法为3107中巷、巷道及钻场内瓦斯抽放孔渗水;3107中巷、钻场内裂隙渗水;3107二川、横川密闭口渗水等处未发现有渗水迹象;而3107外段出水点由原25m3/h稳定在11m3/h,无增大趋势。按照3107下顺槽巷道形态对3107采空区积水标高进行分析,采纳-446m积水标高。

3、采空区积水面积、积水量的确定

3107工作面于2010年1月22日结束,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为3m3/h,其中外段ⅢF91断层水已通道导水管路导入3107中巷。我们根据3107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淋水、断层导水、采空区注浆水等,依据

3107采空区平面图、3107下顺槽实测剖面图资料分析,确定该区域有两处大积水区,将在里、外段掘进时分段进行疏放工作。其中里段积水面积为3240m2,积水量约为3888m3;外段积水面积为1280m2,积水量约为1530m3,进一步观测验证后测得外段积水面积为2736m2,积水量约为3420m3。

4、采空区水压确定

该上顺槽设计巷顶标高为-446.0m~-457.5m,而3107采空区计算水位标高为-446.0m,水压为0~0.25MPa。

三、疏(放)老空水设计、安全技术措施

1、根据对3107采空区进行分析,分别于2010年7月3日、2011年4月3日分别编制3301里、外段上顺槽疏放老空水探放孔设计,设计包括文字与设计图,说明3301上顺槽的积水情况,探放水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2、编写了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首先完善排水系统、避灾路线。

3、在3301上顺槽疏放老空水期间,矿建立了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现场跟班指导疏(放)水工作,干部带头坚持井下交接班,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使3301上顺槽放水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实施探放水老空水及效果

1、里段探放水效果

3301里段上顺槽掘进期间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措施要求进行探放验证,即每掘进2m布置一组钻位,四个验证钻孔分别与巷道夹角70°、90°,终孔孔深8m,验证孔高度距巷顶1m、1.5m;遇前方

3107水窝时提前5m打五个验证孔,钻孔倾角0°,三个验证孔方位与巷道夹角90°、110°、130°,距巷顶向下1m处,二个验证孔与巷道夹角110°、130°,距巷顶向下1.5m处,终孔孔深9m,验证孔高度距巷顶分别为1m、1.5m,钻孔不出水或出水小时应及时套孔,确保将水放净。施工钻孔677个,钻探进尺21664m;共放出水量4865m3,积水标高由-446m降至-457m,已基本将采空区积水放净。解除了3107采空区对3301里段上顺槽水害威胁。

2、外段探放水效果

根据里段探放验证经验,在矿领导的领导下我们对3301外段积水量、积水面积进行重新分析,现场实测外段水位标高-444.4m,比原积水标高高出1.6m。据此推算:现老空积水面积为2736m2,积水量约为3420m3。老空动水补给,补给量为11m3/h(实测), 我们在3107中巷、3107一川内共施工8组钻孔对外段积水进行验证,布置钻孔44个,钻探进尺829.5m;共放出老空水2612m3,已扣除动水补给25m3/h,剩余积水量为808m3。从4月5日至4月13日共布置钻孔25个,钻探进尺868m,根据采空区积水疏放情况,测得采空区水位由-444.4m降至-446m;4月13日至6月20日共布置钻孔121个钻孔,钻探进尺4544m,放出老空水1974.5m3,两次共放出水量4586.5m3。8月10日测得外段涌水量由原30m3/h降至20m3/h,里段涌水量由原5m3/h降至3m3/h。两个块段共施工钻孔867个,钻探总进尺27905.5m,疏放采空区积水共9451.5m3;疏放效果明显为我矿正常接替争取了时间。

五、疏(放)老空水工程质量评价

1、预计里段放水量3888m3,实际疏放水量为4865m3;外段放水量3420m3,实际疏放水量为4586.5m3;两个疏放水量与预计水量差异较大,其原因是里段采空区冒落充填较实,造成局部积水量大;外段采空区内导水断层有堵塞现象,涌水量判断不准确,造成计算积水偏差。

2、这次疏放水设计合理,执行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得力,为矿井安全生产,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经验与教训

1、矿井防治水工作得到了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基层区队的大力配合。

2、严格执行了矿领导及队干部跟班制度,做到了现场指挥协调与技术指导在第一时间内发生问题及时解决。

3、在疏(放)水过程中,疏(放)孔遇煤体潮湿容易发生堵塞,出水量受到影响,设专人配置专用工具进行疏通,放水效果较好。

5、本次疏放水工程,主要缺陷是对积水区水量计算参数未考虑回采空间体积(未考虑冒落煤岩充填空间),出现其疏(放)水量与计算积水量差异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步,提高工作质量。

2011年8月15日

3301上顺槽探放水总结

编制:

审核:

科长:

地测副总:

总工:

生产科地质组

总体来说,写的很好,有内容,有工作量。

但是:

1、对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探放水考核标准和地测部新下发的探放水管理制度,不能在内容上出现缺项。

2、上顺槽内外段属于两次个积水区域,时间也不同,应算两次探放水工程,应分开写。

3、探放水工程量应参列表说明,对照实钻图,把施工的钻场位置、钻孔列到表中,用短探施工的验证孔也要列表。

4、应有实钻图,短探验证孔也画到实钻图上。

5、总结中应简略提及使用到的新技术,为施工单位创造的条件等。

2104工作面探放水总结

2104采空区探放水工作总结 我了我矿2105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生产,现2105综采工作面现正在安装综采支架,为认真吸取近几年全国煤矿透水事故教训,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不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我们将对2104采空区上部及周边水文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并进行了探放。现将2104采空区探放水情况总结如下: 一、探放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2104采煤工作面位置 2104采空区位于210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上部位于井田南部。西隔10m为2104南采区工作面,东部为没有开采的实体煤田,北部为暗主井、暗副井、暗回风井。南部为南翼回风上山,南翼运输下山。 (二)、受水威胁情况分析 我矿水害主要来源于两方面:1、第四系广泛发育,厚度一般5~10m,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积沙层中,水位埋深一般1~5m,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白芨滩古河道从井田南端通过,含水区中段宽2Km,两端狭窄,面积约27.16Km2。 2、中侏罗统直罗组底部至延安组2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分布不均匀,该含水层对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发生重大水灾事故的几率相对较小,2104工作面采空区积水,该积水对2105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主要原因是上部2103、2104南采空区2#煤在2005年,2006年已经开采完,再加上地质资料不详,水位情况不清,地质构造不明,给防治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排水设备配置 中央水仓容积为主水仓有效容量约480m3,副水仓有效容量约280m3,,主水仓设备为MD155-67×4型多级离心泵3台,单台流量100~185m3/h ,扬程304~236m,转速2950r/min。我矿将出水钻孔的老空水,利用钻孔高差通过排水管路直接引到中央水仓。

探放水工作总结

150204回风顺槽探放水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150204 回风顺槽位于1502 采区中部,该巷沿煤层顶底板布置,设计长度1183 米;巷道断面为矩形,设计巷宽(目前根据顶板情况巷宽暂为),巷高,采用锚(杆)网支护,锚索补强,局部顶板破碎锚杆(索)难以支护地段,采用矿工钢棚支护;煤层倾角2-5°,平均3°左右。 该巷现掘进28m,在初始掘进时,煤层前方超前探测无采空区积水,其相连150204 联络巷有顶板淋水,涌水量约为30m3/h 。随着该巷掘进,在打顶部锚杆(索)时,钻杆钻至高度时,有淋水出现,随之150204 联络巷顶板淋水逐渐减小。该巷掘进至28m 处时,顶板右侧一裂缝出水,巷道顶板淋水集中在迎头5m 范围内,涌水量约为30m3/h,150204 联络巷顶板淋水随之断流。 工程设计情况 1、工程设计目的 根据《采空区瞬变电磁法勘探报告》分析,该巷在0?780m 的范围内对应于报告中的9#煤顺煤层视电阻率切片图上圈 定的S9-5积水区。为证实150204回风顺槽涌水来源是否为上覆9#煤层采空积水,故对顶板含水层及上覆煤层采空区进行钻探验证。设计工程量、参数

本次设计施工地点为150204回风顺槽1#钻场(23-28m范围),设计一组3个钻孔,垂直距离50米,水平距离50米,钻机仰角45度,选用ZYJL-800/160型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 (行走式),配合①65、①113mm硬质合金刮削型钻头及 100米①42mm钻杆,钻杆长度1m/节,使用水力排粉,每孔设计钻深70m。(具体设计钻孔技术参数见下表)设计钻孔技术参数 施工过程中,钻孔的方位、角度、数量以及钻探位置,可根据现场顶板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工程施工情况 探放水队于2017年6月11日至6月19日对顶板含水层及 上覆煤层采空区进行钻探验证,共施工三个孔,累计进尺 240m,具体情况如下: 1#钻孔:施工位置距巷道口27m,距左帮,右帮2m ;方位角 180 °,倾角45 °,0—10m用①113mm钻头钻进,下10m ①89无缝钢管制作的套管并注浆固结。10m后用①65mm钻 头钻至设计终孔位置。钻孔施工中0—2m段有少量出水情 况,钻至7—10m 段为白色粉末,因该段很硬,钻进速度较慢,

煤矿探放水设计

煤矿探放水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 探 放 水 总 体 设 计 编制人:陈德均 二〇一五年元月 审批意见 矿长: 技术负责人:

地测副总: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贯彻学习记录时间:地点:贯彻人:

第一节概述 探放水是在矿井范围内,对采空区、积水旧巷道、充水断层及含水层的位置和含水情况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的。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区时,为消除隐患而事先进行超前探水,探明工作面前方的水情,在有水时根据水量的大小有控制地将水放出后,再进行采掘工作,以保证安全生产。 一、地理概况 古蔺县石宝镇隆石煤矿,位于川南煤田古叙矿区石宝矿段邱家祠井田。古蔺县城区115o方向,直线距离约处,行政区划隶属古蔺县石宝镇双湾村所辖。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属浅切割丘陵地貌,坡谷相连。多属单面山,地势总体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部陈家山,标高+,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尹家窝,标高+,相对高差。地面坡度一般为25~30°;缓坡及低洼地带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积层零星分布。区内地形北西高南东低,地表无常年地表水体,仅发育季节性冲沟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二、地质构造 矿山位于古蔺复式背斜北翼,柏杨坪向斜西部仰起端,地层走向呈近南北向分布,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90~310°,倾角27~32°。 三、矿井开拓系统 采用平硐开拓方式,改造利用矿方已改造施工的+主平硐和+回风斜井;改造利用原主井工业场地作为矿井扩建后的工业场地。 在主平硐以里35m处转向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沿煤层走向布置水平运输大巷,水平运输巷长715m,经石门揭穿煤层,并在Y1煤层中布置轨道、行人和回风上山。采区上山至+1220m标高落平后,与回风斜井连通,形成矿井一采区开拓系统。二采区位于平硐以下,经车场转向向下布置二采区轨

槽探工作总结

四川省汶川县羊龙山铁矿勘探 槽探工作总结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 二〇一〇年十月

一、目的任务 为进一步揭露矿体及其顶底板围岩和相关构造,查明矿体的准确位置、厚度、品位以及矿体沿走向的延伸情况,为资源/储量计算提供相关的计算参数,为今后矿山开采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表地质资料,在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上布置槽探工程是必要的。 按照我队2010年5月编写的《四川省汶川县羊龙山铁矿勘探设计》要求,参照相关规范规定,本次槽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有: (1)揭露勘探线上的矿体及其顶底板,查明矿体与围岩的关系。揭露与矿体相关的构造,查明这些构造对矿体的影响。 (2)在勘探线间布置加密探槽,主要用于控制矿体沿走向的延伸情况,详细查明矿体沿走向的变化情况 (3)对探槽揭露的矿体及顶底板进行取样分析,查明矿体的产状、厚度、品位、体重等,为资源/储量计算做好准备。 二、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探槽施工 根据探槽施工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矿区地形实际条件,以揭露地层界限、构造和矿层为主要目的,本次勘查工作所施工探槽要求槽口宽大于1m,槽底宽不小于0.8m,探槽深度在1~3m之间,以揭露基岩为准。本次勘查工作总计施工探槽35个,其中包括1个剥土工程,除部分几个探槽受地形条件和地表覆盖条件等因素制约而未能达到揭露目的外,大部分达到设计要求,能够有效的对矿体及地层界限进行揭露,其中见矿探槽27个,见矿率为80%。能够达到相关质量技

术要求。 2.探槽编录 本次槽探编录工作参照《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编录素描前,首先对探槽总体作了解,特别是对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地质现象的相互关系观察清楚后进行编录。 ②在探槽一端的顶头打一木桩作为基点,将皮尺一头固定在木桩上,顺槽壁方向拉到另一头作为基线。一般以北东壁作为探槽编录壁,坡度由罗盘读出,斜长由皮尺丈量,采用一壁一底式编录。 ③探槽素描图所用比例尺为1∶100,绘一壁一底,素描图上均绘出了各种地质界线,还画出岩层和矿层产状、样段位置、样长等,并标明了产状及样号。 ④探槽端点由测量人员用高精度的静态GPS进行了定测。 ⑤室内及时进行了整理,并清绘成图。 槽探编录工作符合相关质量技术要求,所整理的资料、图件能够真实的反映野外实际情况。 3.槽探取样 (1)化学基本分析取样 探槽中化学基本分析样主要根据矿石类型、厚度、均匀程度、氧化程度、最低可采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等分别采集,一般偏离采样剖面线不大于±5m。采样长度为矿体视厚度,样长0.5~2m左右(最长不超过2m),根据不同的矿石类型和矿层顶底板岩石及夹石进行分段布样,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前言 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地防治煤矿水害,提高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多年来,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紧密结合煤矿防治水工作实际,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煤矿防治水的管理文件及企业标准。同时一些国内及省内的知名技术服务单位为了完成山西煤矿的技术服务业务与相关煤炭企业协同完成了一些技术管理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省内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单位提升煤矿防治水工作水 平和技术水平,推动煤矿企业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水害威胁现状以及水患严重程度,明确水害防范重点,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依据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及相关企业有关煤矿防治水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按照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要求,将一些针对性强、经过多数煤矿技术人员验证有可操作性、煤矿防治水普遍适用、工作方法可重复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汇总编辑成为协会团体标准,便于推荐给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本标准附录A《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提纲》是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报告包括内容和 要求,适用于相关编制单位在编制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时参考。规范性引用文件2仅所注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其最新版本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老空区探放水设计

盂县恒泰常顺煤业有限公司 老空区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我矿为兼并重组整合保留矿井,原为乡办煤矿,有一坑,二坑、三坑、四坑、五坑、西南关坑。除三坑(现常顺煤矿)生产外,其余均关闭。另外,井田内还有一个西南关煤矿也已关闭。 经过多年开采,西南关煤矿原来在F2断层以北开采9、15号煤层,形成大面积采空区。西南关坑口位于F2断层的西南,开采9号煤层,形成部分采空区。一坑、四坑、五坑均在现主、副斜井井口附近煤层露头处开采9号煤层,并形成部分采空区。二坑在现主、副斜井井口附近煤层露头处开采15号煤层,并形成部分采空区。 二、煤层的采空积水 1、四邻矿采空积水 井田周围相邻的几个煤矿均无越界开采。井田东邻新胜煤业有限公司煤矿,由于本井田位于新胜煤业有限公司上山部位,其井田内局部采空区积水向东流入新胜煤业有限公司煤矿采空区内,新胜煤业公司采空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其它几个相邻煤矿(西南寿阳方山煤矿未建井)采空区与本井田之间均有井田边界煤柱相隔离,邻矿采空积水不会对本井田煤层开采造成影响。位于本井田上山部位的西南关村煤矿,其开采8号煤层,矿井采空区面积不是很大,且与本井田有井田保安煤柱相隔,其采空积水不会影响常顺煤矿开采。

2、煤层采空积水 井田内9号煤层已有大面积采空区,据调查井下观察,9号煤层积水有两个地方,第一个积水区位于井田北部F2断层以北由原西南关煤矿所采的采空区,积水区范围为34000m2,积水量Q1=8500m3。第二个积水区位于井田中西部,由西南关坑所采的采空区,积水区面积27750m2,积水量Q2=6938m3。同时对所开采的9号煤层进行井下了涌水量调查,主要为煤层顶板以上砂岩裂隙含水层通过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下渗进入采空区。 15号煤层积水有一个地方,积水区位于井田北部F2断层以北由原西南关煤矿所采的采空区,积水区范围为55000m2,积水量Q1=20625m3。其积水来源主要为煤层顶板以上石灰岩裂隙含水层通过冒落带,导水裂隙带下渗进入采空区。 井田北部F1正断层以北9、15号煤层采空区汇集有大量积水,且积水区与正断层下盘相接,由于断层具有导水性,因此在开采断层南部上盘煤层时,要注意先加强探放水工作,确保安全。 煤层采空区积水量预算表 煤层号采空块段采空积水区面积(m2) 积水系数预测积水量(m3) 1 34000 0. 2 13727 9 2 27750 0.2 11204 15 1 55000 0.2 64143 合计116750 89074 三、探放水设计编制规范依据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中防治水部分、山西

探放水钻孔设计说明书

一、探放水目的 二、水文地质情况(包括水温、水压、放水量预计) 二、设计技术要求: 1、钻孔参数: 孔号方位(度)倾角(度)孔深(米)钻孔开孔位置 1. 2. 2、应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 定钻孔方位、倾角和钻孔布置数目以及钻进的深度。 3、套管要求:选用Φ95mm钻头开孔 10 米后,安装Φ89mm套管 10 米。然后用水泥浆泵对其进行高压封固,待其凝固 48 小时后,进行打压实验,压力达到1MPa,持续 30 分钟,孔口管牢固不动,孔口无渗、漏水现象方为合格。否则必须重新封固。合格后上好孔口阀,改用Φ65mm钻头重新扫孔钻进,直至终孔。 4、钻机型号:取芯。 5、孔口装置:正常钻进前必须装好孔口闸阀,孔口闸阀的耐压能力必须达到1MPa以上,为能在终孔撤完钻具时尽快关闭钻孔,孔口闸阀应选用球形阀。 6、套管外露端应安装水压表,并配好闸阀,以便随时观测水压,并检查钻孔是否堵塞。 7、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方向、角度施工。 8、钻孔出水后,钻探人员每小班测量水压、水量1次,若发现水量、水压变大应加密观测次数,并详细记入班报表中。 9、钻孔终孔后,由调度室、安监处、防治水组、进行联合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终孔,并填写好验收报告。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孔口套管必须达到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安装、测试。 2、钻孔在施工前必须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必须保证灵活、可靠、达到设计要求。 3、开工前由班长向参加施工人员传达技术设计和本措施,使全体人员都了解钻探目的、施工地点、技术要求和安全规定,并要在学习记录上签字,不学习签字者不准参加施工。 1、值班人员或工班长要组织开好班前会,重点安排当日安全工作,职工要

探放水设计方案

遵义市佈政农场煤矿 矿井探放水设计方案 编 制: 胡铸仁 总工程师: 胡铸仁 矿 长: 曾凡国 编写日期:2011年4月16日 一、前 言 “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是采掘工作面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防止井下水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充水的小窑、老空、含水量大的断层等水体时,必须编制探方水设计和采用探放水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前方的水情,并将水有控制地放出,以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探放水,探水前必须确定探水线并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一、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二、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三、打开防隔水煤(岩)柱放水前。 四、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五、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六、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七、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可能突水时。

八、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时。 九、接近其他可能突水地区时。 二、探放水相关规定 1、探放水钻孔的布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等,探水钻孔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3m 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 2)探放断裂构造水、岩溶水等钻孔,必须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2个。 3)煤层内原则上不得探放高于1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确实需要,可先建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4)上山探水时,一般应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双巷间每隔30~50m掘一联络巷并设挡水墙。 2、井下探放水必须使用专用的探放水钻机,严禁使用煤电钻探放水。 3、在安装钻机探水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加强钻孔附近的巷道支护,背好帮顶,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二、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三、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 四、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应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方位、倾角和钻孔布置数目以及钻进的深度。 五、在预计水压大于1.0MPa的地点探水时,应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口应安装闸阀,套管深度必须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应预先开掘安全躲

探放水总结

联谊煤矿 -175/-200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总结 地测科

二〇一七年八月

-175/-200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工作总结我矿-150/-200采区准备工作已结束,-175、-200运输巷准备投入生产,为了切实做好防治水工作,不给生产带来隐患,我们对-175、-200运输巷进行了物探,根据物探结果进行钻探探放。 现将-175、-200运输巷探放水情况总结如下: 一、探放水工作的基本情况:探放水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175、-200运输巷位于三段暗斜井西部。标高为-150~-200m,东至-200一石门技术边界线,西至技术边界线。全区走向长230米,倾斜长90米。该区上部-150标高以上(5层煤)已开采完毕,-200东一石门为未采区。煤层埋藏深度650米。其地表为平地,地表有老营沟河,为季节性河流,无建筑物。 (二)、受水威胁情况分析 1、根据-175m至-150m通风上山左帮探测结果分析,区中发现异常含水区域。在探测前方30m处发现低阻异常,推断准备下一步回采工作面内有弱含水,在布置工作面时要引起注意。 2、根据-175m至-150m通风上山右帮探测结果分析,在探测距离60m处发现异常低阻区域,推断上覆10号采空区内有弱含水,在布置下一步回采工作面时要引起注意。

3、根据-175m运输巷迎头探测结果分析,探测前方20~30m处发现异常低阻区域,推断探测前方有弱含水,在继续掘进巷道时要引起注意。 4、根据-200m运输巷迎头探测结果分析,巷道前进方向50m范围内未发现相对低阻异常,巷道两帮30~40m处发现异常低阻区域,推断探测前方有弱含水,在继续掘进巷道时要引起注意。 (三)、排水设备配置我矿三段暗斜井-200水平水泵房安装。水泵型号200D-43×4,数量2台,排水能力288 m3/h,电动机型号YB315L1-4,电机功率160KW。排水管路型号Φ159×6钢管,数量2条,由三段暗副井排至-150水仓→-6水仓→+200水仓→地面。-200水仓仓容总计1840 m3,其中主仓990m3、副仓850m3。能够满足矿井排水能力。根据以上数据符合排水规定。 (四)、探放水工作设备配备情况我矿探放水设备共2台,型号TUY-75型液压式钻机。现分别在-175、-200运输巷对上层采空区、弱含水层进行钻探。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探放水工作小组成立了以总工程师王同平为组长的探放水工作小组,该小组成员由王晓良、倪宝良、崔刚、沈铁江、随志刚、李洪恩等领导组成,对该组成员进行了探治水工作的具体分工,明确了责任,为保证防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井下探放水技术经验规定

附件一 井下探放老空水技术要求 1.老空水探放原则 对于采掘工作面受老空水害影响的矿井,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探掘分离、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探放水。 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外,探放老空水还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主动探放的原则。当老空区上方(地面或井下)不存在重要建筑物、老空水与地表水体及煤系含水层水力联系不密切,老空积水体压覆的大量煤炭资源急待开采时,应采取主动探放原则,将该部分老空区积水疏干,以彻底解除水患。 (2)先隔离后探放的原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老空区水与地表水有密切水力联系,接受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或老空区的积水量大,不易疏干。为避免矿井增加长期排水费用,应先设法隔断老空积水补给源或减少老空区补给水量,然后再进行探放水。二是煤层松散或节理发育,采掘工作已邻近积水区,直接探放水有安全隐患时,应先修筑隔水墙,并预埋套管,在墙外进行探放水。 如果隔断老空区补给水源有困难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疏放,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与生产区隔开,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处理。 (3)先降压后探放的原则。对水量大、水压高的老空积水区, —3—应本着从高处向低处分段、逐步探放的原则,降低老空区水压;或先从煤层顶底板岩层打放水钻孔,把水压降至安全值后,然后再沿煤层打探水钻孔。 (4)先堵后探放的原则。当老空区积水与强含水层水或其他水体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且补给量较大时,应先封堵老空水与其他水体的水力联系通道,然后再进行探放水。

2.老空水“三线”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老空积水区时,为防止老空水透水,确保采掘工作和人身安全,需将老空积水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即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简称“三线”(图1)。 图1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示意图 1—积水线(采空边界);2—探水线;3—警戒线 积水线:即老空区、小窑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是根据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探查结果圈定的老空积水边界线。 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 —4— 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有如下规定: (1)探水线应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的可靠程度,以及采空区、巷道受矿山压力的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 (2)对本矿开采所造成的老空、老巷、水窝等积水区,其边界位置准确,水压不超过1MPa,探水线至积水线的最小距离为:在煤层中不得少于30m,在岩层中不得少于20m。 (3)对本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边界时,探水线至推断的积水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少于60m。 (4)对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探水线至老窑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少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窑,可根据本矿井已了解到的小窑开采最低水平,作为预测的可疑区,必要时可先进行物探控制可疑区,再由可疑区向外推100m作为探水线。 警戒线:图纸资料可靠的由探水线外推不少于30m作为警戒线;有一定图纸资料参考的外推不少于50m作为警戒线,资料依靠调查分析判断的

2020年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 20XX年在集团公司及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通过全体地测防治水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和矿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矿井和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依据“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我们安泰煤矿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按照xx年矿井采掘计划及防治水年度计划进行实施,对20XX年度的地测防治水工作做如下总结并对20XX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20XX年度地测防治水 完善基础资料,坚持预测预报制度。 虽然我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但是我矿对地质防治水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分管矿长穆三平,他带领我们地测科多次走访周边矿井,调查搜集有关老窑,老空及地表水的各种资料,并且不断进行搜集,基本摸清并掌握了影响我矿水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我矿今后防治水工作重点有了明确的方向。 2、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预测预报制度。

我们首先对8101首采工作面的掘进进行了周密的设计,根据设计专门成立了探放水队伍,并配备了一名技术员负责钻孔布置与验收工作,在8101回风顺槽靠近大庄煤矿边界处,经钻探探明有越界开采区,我矿技术部门立即修改开拓,退回原掘进巷道的30米,重新布置掘进方案。由于钻探布置合理、准确,避免了遇采空区危险事故的发生。 3、坚持每月开展地质及水文预报和各个采掘工作面的水害总结工作,为矿井生产提供基础性的地质资料。 4、搜集井下各个采掘地点的基础地质资料,绘制掘进地质素描图,并进行、分析、归档。 5、在8#、9#煤层巷道共完成探水钻孔16000余米,并及时提供预测预报工作,为地质指导生产确保水害防止水患发生做出一定的贡献。 6、探水队配合地测科采用高分辨电法仪对8#、9#煤层巷道进行超前物探,共探96次,完成探水长度6000余米,探明了掘进迎头富水情况,为探放水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探放水钻孔分析总结

贵州新浙能矿业有限公司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M9南翼探巷第八循环探放水 总结报告 工作面名称:M9南翼探巷 二〇一八年元月十三日

会审意见 会审意见: 会审人员签字: 会审日期:年月日

M9南翼探巷第八循环探放水总结报告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毕节地区相关防治水管理规定。切实落实“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我矿钻机队对M9南翼探巷实施了第七循环探放水钻孔工作,现将探放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施钻位置:M9南翼探巷工作面541m位置。 (二)设备情况:ZDY-1250型煤矿矿用液压坑道钻机 钻具配备:钻杆直径50mm,每根钻杆长度0.76mm,钻杆总长度150m,钻头直径75mm。 (三)受水害情况分析: M9南翼探巷为沿M9煤层顶板掘进的准备巷道,通过水文地质图及相邻巷道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巷道在掘进过程中,水害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掘进过程中误揭导水断层,导通含水层,给矿井安全生产造成危害,局部顶板破碎带或有导水裂隙地点,可能伴有滴、淋水现象;二是废弃矿井的老窑积水。矿区内煤层露头线一带有大量小煤窑,雨季时水量较大,采空区积水客观存在,当开采浅部煤层时对矿床突水的可能性较大。现矿区内老窑已全部废弃充填,多数井口垮塌,由于时间较长内部均有不同程度积水。当开采时贯通老窑或采空区积水时,老空水将成为矿井充水的直接充水水源,充水方式为矿井突水,其来势猛,时间短,破坏性大。 (四)探放水工程完成量

M9南翼探巷第七循环探放水钻孔共施工5个,其钻孔竣工参数如下: 钻孔竣工参数表 二、钻孔分析、总结: 1、本次施工5个探放水钻孔,分别控制巷道轮廓线外左右帮34.44m、右帮32.25m,顶板18.03m、底板19.3m及巷道前方94.2m范围,1-4#钻孔均无出水等异常现象。 2、5#钻孔在135根钻杆见水,水量约0.3m3/h,根据水质(无味、清澈)及钻孔遇水岩性(粉砂岩)分析,推断钻孔水源为裂隙水;距离煤层露头线约150m,排除老窑积水;距离地表垂直距离约93m(地面标高+1495m、出水点标高+1402m),排除地表水。 3、根据1#、4#钻孔见煤岩情况分析,巷道前方20m范围煤层厚度变薄(厚度约0.8m),之后煤层转向正常,煤层有起伏,走向坡度约+6°,现工作面迎头顶板围岩不稳定,掘进期间必须加强巷道支护强度(或更改支护方式)。 三、结论

探放水设计(一等奖)

兖矿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发耳矿井 35305运顺探放30306运切低洼区域积水设计 编制: 审核: 地测副总: 总工程师: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35305运顺探放30306运切低洼区域积水设计 编制单位:地质测量测科 编制时间:2020年2月20日 35305运顺探放30306运切低洼区域积水设计 一、概况 35305运顺巷道方位149o,掘进施工采取放炮掘进,锚网支护。截止2020年3月10日中班已经掘进完成550米,所掘煤层为5-3煤层,煤厚1.2∽1.6m,5-3煤层顶板岩层至下而上依次为粉砂质泥岩、细砂岩、5-2煤层、粉砂岩、3煤层、泥质粉沙岩、1煤层、泥岩、泥灰岩、灰岩及表土,厚度约为120∽180m。该巷道对应地表为岩性以砂岩、粉砂岩为主,分布在山坡前缘的缓坡地形中,岩石易风化,裂隙较发育,地表出露的裂隙水流量大约为0.01∽3.46L/S,受大气降雨影响明显,岩层含少量裂隙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35305运顺探放30306运切低洼区域积水设计 水,富水性弱。5-3煤层顶板粉砂岩层中局部存在定量的砂岩裂隙水。 二、水害情况 35305运顺巷道上覆无强含水层,无承压水,无地表水,无河流通过。有已经采完的1、3煤层老空区。由于35305工作面上方为已经开采完毕的1、3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多数采空区间均有探放水孔串通联系,可有效的排泄积水。但30306采空区运切端无直接排泄水钻孔联系,且为低洼区域,故容易形成积水有效空间。根据在35305回顺向30306采空区施工的钻孔标高在1199m区域的钻孔出少量水,甚至多数钻孔均无水,结合采空区积水调查资料分析证实,30306运切低洼区域积水最高标高应在1199m上下。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分析,35305运顺迎头前上方对应的30306运切低洼区域存在一定量积水,形成水害安全隐患。预算该区域积水上限标高为+1199.05m,下限标高为+1192.58m,预计总积水量为420 m2。 设计钻孔位置在35305运顺Y55-39点前3m处硐室高邦,巷道标高+1164.2m,预计钻孔孔口水压0.28Mpa,单孔最大涌水量为20m3。钻孔将30306老空区运切低洼区域的积水放出,放水面积280m2,预计积水量采用公式:W=KSM

探放水工程总结

石圪台煤矿22上206工作面探放水工程总结 一、目的任务 石圪台煤矿22上206工作面长2388m,宽327m,工作面上部为我矿12煤综采采空区及旺采采空区,该回采范围内22上煤与12煤层间距在6-20m左右,22上煤上覆基岩厚度在75-113m之间。根据井下采空区水位情况,预计12206综采及旺采采空区积水量约10万m3,为了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需对12煤上覆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测疏放。 二、工程布置及工程量 (一)工程布置 结合本次施工的目的,在井下22上206工作面顺槽及切眼内布置51个探放水孔,其中预留钻孔22个。详见附图及表1。 (二)工程量 1)地测站放孔位共计51个。 2)预计钻探总进尺1486m。

三、疏放水效果 1. 疏放水成果 1)初次涌水量情况 钻孔初次涌水量情况详见表2,22上206工作面钻孔初次泄水量总计为236.8m3/h,目前所有探放水孔涌水量总计1.5m3/h。 2)累计泄水量 22上206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自2014年8月5日起施工,2015年2月4日施工完毕,共施工钻孔64个,累计泄水量13.2万m3 (表2)。 2. 疏放水工程评价 1)通过施工22上206疏放水钻孔,使松散含水层、采空区积水得到有效疏放,钻孔中初始涌水量最大为63m3/h,现已无水,达到了工程施工目的。 2)施工钻孔涌水量由初始的236.8m3/h降至1.5m3/h,且涌水量已稳定不再变化,累计泄水量13.2万m3,疏放水效果良好,基本消除了22上206工作面受到的水害威胁。

四、结语 1.22上206工作面井下各探放水孔均按设计要求,将工作面上部积水基本疏放完毕,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质量合格。 2. 22上206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自2014年8月5日起施工,2015年2月4日施工完毕,累计泄水量1 3.2万m3。

XXX老空区探放水设计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老空区探放水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2012年5月

老空区探放水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该矿经过多年开采,2、4号煤层有相当多的采空区,现在已经停采,由于多年密闭,采空区内积水量较大。目前在井田北部开采9号煤层,为下山开采。西北部9号煤层采空区为2008、2009年采空区,此处采空区可能有采空积水;东北部为2010、2011、2012年采空区,由于回风大巷处于采区的较低部位,除低洼处极小部分积水流不出外,一般采空区内积水基本上能够沿着排水孔顺势流出,目前基本上无水。 二、煤层的采空积水 1、四邻矿采空积水 据生产地质报告叙述,井田北邻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东邻银源新生煤业有限公司,西邻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四邻矿均未越界开采,且矿与矿之间预留20m保安煤柱。邻矿采空积水影响较小。 2、上组煤层采空积水 井田开采下组煤,上组煤2、4号煤层均已停采,存在大面积采空区,采空区内有采空积水存在。 根据水文补充勘探报告叙述,该矿4号煤层的视电阻率整体表现为中阻反映,局部有高阻岩层。根据本区区域地质、水文及水情探查工作资料,推断此区域低阻反映区域为老窑采空区的积水区域。因时代久远,老充积水浸润围岩导致电性呈低阻反映的区域较大。在通过剖面图上异常,4号煤视电阻率顺层切片图上异常和已知地质资料进行

分析研究之后,推测以视电阻率值低于107Ω?m界定积水区域范围,以视电阻率值高于145Ω?m界定采空区域范围。 划分出十大采空区,其中六处采空区有大量积水,具体情况见表1及图1。 表1 新安发煤矿4号煤层物探推测采空区及采空积水情况表

某煤矿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

某煤矿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 xxxxx煤矿xx工作面 探放水总结报告 按照xx工作面探放水设计要求,我矿于x年x月x日对工作面上部及周边水文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并进行了探放,截至x年x月x日已经完成设计规定的各项任务 为更好指导下步工作,现将xx工作面探放水情况总结如下: 一、探放水位置、水害分布及探放水、排水设备情况 (一)xx工作面位置 (二)受水威胁情况 (三)探放水工作设备配备情况 (四)排水设备配置 二、探放水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探放水工作小组成立了以总工程师xxx组长的探放水工作小组,该小组成员由xxx、xxx、xxx组成,对成员进行了探放水工作的具体分工,明确了责任,为保证防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成立专门队伍.我矿配备了专门的探放水人员,探放水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三)编制了相应的探放水措施、完善探放水制度.严格执行防治水工作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即防治水各级岗位责任制、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等,同时开展了防治水预测预报.

(四)广泛开展上部采空区调查.基本查清积水位置、积水量、积水层位. (五)在探放水同时高度重视瓦斯在探水过程中,必须有瓦斯检查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超过规程有关条文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打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且钻探司机要配备便携式瓦检仪.另外,在打透采空区后,若有瓦斯涌出必须及时退出钻杆进行瓦斯排放或封闭钻孔. 三、探放水取得成果 (一)探放水汇总情况 (二)探放水工程评价 (三)本次探放水取得的经验及对今后的借鉴意义 (四)今后需改进和注意的问题 四、今后工作安排 (一)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的各项规定.在采掘过程中,对预测预报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改,为井下生产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每月例行对井下各掘进巷道进行预测预报,水害评价.以及对井下进行一次全面防治检查并跟踪监督落实,及时进行地质调查,不断总结,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对构造复杂、有积水的老空区等异常区段加强巷道超前物探及钻探工作,确保巷道的安全掘进. (二)虽然我矿在**工作面探放水作业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需进一步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全面搜集、调查和核对上部采空区和周边小煤矿的开采范围和积水情况,切实做到万无一失,同时编制《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为防治水决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100302切眼(反掘)开口处探放水总结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100302切眼(反掘)探放水总结 编制人:蔡晓文 审核:孔祥忠 防治水副总: 总工程师: 日期:2018年9月5日

100302切眼(反掘)探放水总结 一、概况: 100302切眼(反掘)从100302回风顺槽开口前810m处,2018年9月2日进行物探,物探方法采用瞬变电磁法,物探范围为半径100m,解析成果未发现异常低电阻现象,2018年9月3日~9月4日实施钻探,本次探水工程量为303m,其中1#钻孔为100m、2#钻孔为102m、3#钻孔为101m;钻探的目的主要是探查前方是否有老空水,并疏放k2灰岩水;其次探查前方是否存在构造及瓦斯。 二、100302切眼(反掘)探放水设计情况 设计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防治水原则,验证物探结论,保证掘进工作面能够安全顺利掘进,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发生,保障本矿职工生命安全,结合本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编制三采区轨道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设计工程量:本次设计根据山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汇编》设计三个钻孔,探水钻孔呈放射状布置,钻孔数目3个,分别为中眼和两帮,距离底板为1.0m。在巷道的左右两帮分别布置二眼,垂直角向上仰角为1°,1#孔方位为297°在巷道的中部布置一个中眼,2#、3#孔方位分别为285°、309°。 1、钻孔3个,1#孔为中心孔,2#、3#为帮孔。 2、钻孔直径:75mm。 3、钻孔沿巷道走向以中孔为中心向四方呈扇形布置,以中孔100m 为准,超前距30米,准掘70米。 附:钻孔布置参数表

探放水设计[完整]

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 10#下采区回风巷探放水设计 巷道名称:10#采区回风巷 施工单位:福鼎三建 施工队长: 技术负责人: 编制日期:

第一章水文地质概况 一煤岩层情况 巷道开门点岩层层位为10下#煤底板,该掘进工作面为沿煤巷道,岩性为半煤岩、泥岩或粉砂岩。10下#煤上距9+10#煤层2.2~7.5m,平均4.47m,为泥岩或粉砂岩;下距11#煤层0.88~2.6m,平均厚度1.7m,为泥岩、细粒砂岩或粉砂岩 10下#位于太原组下段中上部,下距11#煤层0.88-2.60m,平均1.70m。顶板为9+10#煤层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厚0.6-5.8m,属半松软岩石,为中等稳定顶板;底板多为泥岩,厚 1.12-2.5m,属半松软岩石,为不稳定底板,该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变化趋势东南薄,西北厚,赋煤区内属大部可采的稳定煤层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10 下#总回风大巷掘进696.8,预计受F7、F8断层和褶曲S 1 影响,由于断层落 差较大,且断层附近可能附生小型断层发育,对巷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王和南正断层(F7正断层)位于井田中部,沿北东向延伸出区外,区内全长3000m。呈“S”形,走向N60°E,倾向南东的正断层,倾角60-75°,落差120-350m。 F8正断层位于井田东南部,走向近东西,呈弧形,倾向NW,落差5-20m,区内延伸长度约1000m。 背斜(S 1 )位于井田南部,轴向NE-SW;区内延伸1500m。 第三节‘水文地质情况 10 下 #总回风大巷位于井田南部,水文地质类型为裂隙岩溶类简单矿床,影响掘进的含水水源主要为3#、6#、9+10#煤顶底板砂岩水、石灰岩裂隙水及老空区积水。 1.顶板砂岩水:粉砂岩平均厚1.7m,下距上9+10#煤 2.2~7.5m,平均4.47m,富水性不均,为弱-含水层。巷道掘进时会有砂岩水以滴水或淋水的形式涌出。 2.底板砂岩水:底板砂岩厚平均1.7m,下距11#煤1.12-4.5m,11#煤至O 2含水层之间裂隙不发育,为由铝土泥岩、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等致密岩层组

煤矿工作面探放水总结

煤矿工作面探放水总结 郑新三洋(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11011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编制人:李战杰科长:孟培松总工程师:张旭东二O一一年七月二日 11011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 1、11011工作面位于11采区,11011工作面设计为倾斜长壁炮采放顶煤工作面,其区域全部为采空区; 地面位置为农田,附近有冲沟,但常年无水,地面标高为284m,工作面煤层埋深160m。11011工作面设计总走向长280m. 二、11011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①、根据工作面以及周边巷道实际揭露地质情况看,本工作面掘进区域地质构造相对较简单,煤层底板整体呈单斜构造,煤层顶、底板起伏变化不大,顶板岩性为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 ②、顶底板水:附近巷道普遍未见顶板涌水现象。 ③、老空水:老空水在工作面掘进期间探放水已经有效疏放,不会存在溃水事故,但要防范局部存在老空水,预计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 2、积水范围、积水量预计积水范围为该掘进工作面临近小窑开采巷道、采空区及切巷前方有一废弃老井,预计积水面积50m2,积水量40m3左右(由于受局部老巷、采空区冒落

不均衡影响,呈现窝状局部含水)。 3、巷道布置、施工次序、支护形式 11011工作面施工方位角为274°,坡度0-4°,设计总长为280m,沿二1煤层底板掘进,随着底板局部会变方位,采用2.6×2.2工字钢支护。 4、探放水超前距每次探放水必须留设30m的超前距,作为下次探放水钻场位置,坚持先探后采。 二、探放水钻孔设计参数 1、探放水钻场的位置 11011工作面探放水钻场位置是在工作面运输巷内,第一个探放水钻场坐标为x=3822170,y=38430659,z=+166。以后根据地质和老巷分布情况每隔30米左右做一探放水钻场进行探放水。 2、钻探设备采用ZY—650 型钻机,每根钻杆长800mm,钻杆直径为42mm,施工钻孔终孔孔径为65mm。 3、套管规格开孔时采用φ90mm钻头扩孔,套管采用管壁厚5mm、长10m、Φ76mm的地质管,外端焊接法兰盘和控水阀门连接,并采用海带、麻绳包裹孔口管以增大摩擦力,孔口管外端有焊接牢固的耳把与立柱支护捆绑牢固,防止套管鼓出,孔口管外端安装控水阀门和测压表,孔口阀的规格为25Kg阀门,孔口阀直径为0.076m,耐压要求大于2Mpa。 4、探水点迎头密闭规格、方式探水点迎头使用矿工钢(11#)网状交叉配合木板进行封闭,打三根牢固立柱,立柱插入底板深度为0.4~0.5m,顶端必须与巷道顶板接实、

老空区探放水总结

3301上顺槽探放水总结 一、概况 3301工作面位于位于五矿33采区,煤层倾角15°~21°。该上顺槽与上部3107采空区隔离煤柱仅3m,已威胁到该上顺槽的正常生产,为了有效合理的探放采空区积水,采用分段掘进、分段探放水,里段需疏放水量为3888m3,外段需疏放水量为3420m3;里段掘进中需要探放水长度为306m,外段掘进中需探放水长度为270m,。 二、3107老空区积水情况分析 1、采空区水源 主要水源为3107采空区顶板S9砂岩水、采空区注浆水、ⅢF91断层导水(回采时断层测得水量为25m3/h主要集中在外段)。 2、积水标高的确定 我们地测防治水人员多次到现场对采空区积水区范围进行观测,观测地点及方法为3107中巷、巷道及钻场内瓦斯抽放孔渗水;3107中巷、钻场内裂隙渗水;3107二川、横川密闭口渗水等处未发现有渗水迹象;而3107外段出水点由原25m3/h稳定在11m3/h,无增大趋势。按照3107下顺槽巷道形态对3107采空区积水标高进行分析,采纳-446m积水标高。 3、采空区积水面积、积水量的确定 3107工作面于2010年1月22日结束,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为3m3/h,其中外段ⅢF91断层水已通道导水管路导入3107中巷。我们根据3107工作面回采时顶板淋水、断层导水、采空区注浆水等,依据

3107采空区平面图、3107下顺槽实测剖面图资料分析,确定该区域有两处大积水区,将在里、外段掘进时分段进行疏放工作。其中里段积水面积为3240m2,积水量约为3888m3;外段积水面积为1280m2,积水量约为1530m3,进一步观测验证后测得外段积水面积为2736m2,积水量约为3420m3。 4、采空区水压确定 该上顺槽设计巷顶标高为-446.0m~-457.5m,而3107采空区计算水位标高为-446.0m,水压为0~0.25MPa。 三、疏(放)老空水设计、安全技术措施 1、根据对3107采空区进行分析,分别于2010年7月3日、2011年4月3日分别编制3301里、外段上顺槽疏放老空水探放孔设计,设计包括文字与设计图,说明3301上顺槽的积水情况,探放水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2、编写了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首先完善排水系统、避灾路线。 3、在3301上顺槽疏放老空水期间,矿建立了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现场跟班指导疏(放)水工作,干部带头坚持井下交接班,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使3301上顺槽放水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实施探放水老空水及效果 1、里段探放水效果 3301里段上顺槽掘进期间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措施要求进行探放验证,即每掘进2m布置一组钻位,四个验证钻孔分别与巷道夹角70°、90°,终孔孔深8m,验证孔高度距巷顶1m、1.5m;遇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