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一中2013-2014年度高一第二次综合考试历史试卷(理)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一中2013-2014年度高一第二次综合考试历史试卷(理)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一中2013-2014年度高一第二次综合考试历史试卷(理)

2013—2014年度扎兰屯一中高一历史第二次综合考试

(岳麓版)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相传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属于(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祀礼器

2.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广大农民总结出一套锄早、锄小、锄了、锄不厌数的技术。这套技术属于( )

A.扩大耕种面积 B.提高复种指数

C.提高耕作技术 D.科学育种

3.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皇室、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

A.①⑦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12·河北沧州模拟)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市”门按时开关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5.l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口口十三行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口口”所指代的城市为( )

A.上海 B.广州

C.泉州 D.福州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D.内陆地区

7.辛亥革命后兴起“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立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先进科技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8.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抗美援朝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大跃进”时期

“这是一个必须认真汲取的历史教训。……

9.在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中提出:

决定从明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__上来。这是我们党在进行新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文中空白处应填充的内容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方面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那么,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放和开发上海浦东 D.开发沿海经济开放区

11.“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表明( )

A.欧洲人特别喜欢黄金

B.黄金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

C.黄金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直接驱动力

D.葡、西沿着相反的方向寻找黄金

12.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原因主要是( )

A.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D.“三角贸易”

13. 17世纪,凭借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4.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弛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15. 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英国此时具备的条件有( )

①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②殖民扩张带来巨额资本及广阔市场③圈地运动产生的自由劳动力④手工工场兴旺,生产技术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某学校举办一次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危机中的帝国

17.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无法摆脱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18.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

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9.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的本质含义是( )

A.实行全面救济 B.全面整顿金融

C.压缩补贴农业 D.加强计划调控

20.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

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 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

22.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福利国家” D.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23.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强制劳动

24.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25.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美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B.35美元等于l盎司黄金的规定价格

C.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26.下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三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同属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范畴

B.都是以美国为中心的

C.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D.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7.“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这段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自由流通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28.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行统一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据此判断该组织的性质.是( )

A.区域政治合作组织 B.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C.世界性的经济政治合作组织 D.区域性的经济政治合作组织

29.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 ) A.关注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B.走自己的路,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要用西方的产品与理念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西方的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

30.2012年7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向其出口的应用级风塔价格过低,将通知美国海关对此类产品进口商征收相应的反倾销税押金。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哪一机构或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第Ⅱ卷

二、阅读下列材料: (共40分)

31.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6分)

(2)哥伦布西行路线是什么,到了哪里?(6分)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8分)

32.材料一在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中间,是占地宽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园。在林林总总的纪念雕塑间,最富有历史意味的,可能就是一列在门口列队的人群铜塑。……许多到访的游人都喜欢站在铜像人群中,和昔日的“落魄白领”合影一张。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新奇,那么,现在则似乎真有重复历史悲剧的可能了。

——《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

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悲剧”指的是什么?这一“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分)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历史悲剧”,对“落魄白领”和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5分)

33.简答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6分)

1—5ACBBB 6-10BADCC 11-15 CACAA 16-20BBCDB 21-25 CDACC 26-30AADAC 31.(1)为了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财富。(6分)

(2)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6分)

(3)西方殖民者的目的是扩张与掠夺,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而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交易”。(8分)

32.(1)“历史悲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9分)

(2)措施:制定“救济法”;建立“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兴办公共工程。(5分)

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构成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6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