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附表1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附表2常见真菌毒素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附表1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致病原沙门菌属 副溶血性弧 菌(嗜盐菌) 葡萄球菌 肉毒梭菌 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潜伏期临床特点诊断参考常见中毒食品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便中有时带脓血和粘液,高热,大于38℃,食品、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血6-72h(一 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般12-36h)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昏迷 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多在脐部,呈阵发性胀痛或绞痛,腹泻,无里急后重,食品、容器、呕吐物、粪便中8-12h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少数便中有粘液,可能发热38℃-40℃,重者脱水、虚脱、血压下降。病程2-3d检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品、呕吐物和粪便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食品检出肉毒梭菌海产品、卤菜、咸菜等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一般2-4h, 不超过6h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病程1-3d 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咽喉阻塞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1h-7d 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病死率较高产肠毒素型ETEC: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肠道侵袭型EIEC: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与痢疾相似;肠道致病型EPEC:发

热、呕吐、6-72h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类似感冒症状;肠道出血型EHEC:潜伏期长,3-10d,食品、呕吐物和粪便检出血清突发性腹部痉挛,类似阑尾炎的疼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型相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死率高;肠聚集性粘附型EAEC:成年人中度腹泻,病程1- 2d、婴幼儿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食品、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菜、水果、饮料等产气荚膜梭菌8-24h腹痛和腹泻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等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蜡样芽孢杆菌8-16h呕吐型:恶心、呕吐伴头晕、四肢无力等;腹泻型:腹痛和腹泻为主。病程8-36h食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相同型菌株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食品、呕吐物分离出志贺氏志贺菌 单增李斯特10-24h 8-24h体温达40℃,重者会出现痉挛菌,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显升高初期为一般胃肠炎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有时引起心内膜炎,孕妇食品和粪便检出单核细胞增禽蛋类、奶、肉及菌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多性李斯特菌期制品、水果、蔬菜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食品、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5-18h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38℃-39℃)。病程1-3d变形杆菌;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12-15d后)的血清凝集效价有4倍增高椰毒假单孢 菌酵米面亚 种 其他致病性 弧菌(河弧 菌、创伤弧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9T11:48:36.0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周凌军[导读] 食物中毒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 临武县疾控中心检验科湖南郴州 4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选取食物中毒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至2016年3月10日,对100例食物中毒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表1研究显示,在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中,以革兰阳性菌较为常见,构成比为30.00%,其次为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20.00%,而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小,在中毒患者中,采集样本为1200份,其中餐具涂抹物样本有350份、剩余食物样本30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55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检出率较高、为58.18%,餐具涂 抹物样本检出率较低、为5.71%。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以真菌、革兰阴性菌以及革兰阳性菌为主,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不动杆菌较少,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情况,基层疾控中心应做好检验和采样工作,能显著减少食物中毒情况。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 食物中毒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污染性食物中毒等,以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不断增加,基层疾控中心是负责单位,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同时检测时间较长,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1],因此,本次研究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进行分析,为预防以及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有利依据,见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食物中毒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至2016年3月10日,对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100例患者均符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食物中毒患者;年龄:患者年龄在15岁-60岁,平均年龄(37.21±1.02)岁,性别:50例女性患者、50例男性患者。 1.2方法 (1)基层疾控中心在发现食物中毒情况后(细菌性),应在中心建立食物中毒的检验计划,做好其材料以及样品收集工作,制定规章和制度,进行仪器设备检查以及质量控制或者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2)准备好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的相关材料,(3)基层疾控中心应对检验人员实施培训,加强每位检验人员自身学习知识,要求每位检验人员对食物中毒情况(细菌性)各项基本资料完全掌握,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 现场调查:在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各项情况后,每位检验人员应进行现场调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原菌、自身临床症状以及可疑食物,对每位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检验,判断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以及病原菌。样品采集:检验人员应对中毒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进行收集,若在现场无剩余食物或者患者未发生呕吐情况,应将餐具进行收集,采集每位患者静脉血样,若患者的培养结果是阴性,应采集每位患者多个部位,在采样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情况。检验方式:1增菌是指培养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呕吐物以及剩余食物,将其涂抹在平板之上,2对液体样品实施图片处理,若样品是固体,应使用生理盐水实施处理,最后涂片,在显微镜下分析以及观察细菌,详细记录染色的反应、形态以及数量,3在进行分离培养过程中,应遵循我国相关规定,若其分离效果不显著,采用血浆凝固酶平板分离,4使用数码法实施细菌检验,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和细菌鉴定系统。 1.3 观察指标 分析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种类。 2.结果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1.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2. 副溶血弧菌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本病的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别。 3.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例暴发集中,来势凶猛,呕吐剧烈,伴失水及虚脱,但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患病,痊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本病无传染性。 被本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本病起病急骤,病例暴发非常集中,一般于进食2-5小时发病,很少超过6小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剧烈吐泻每导致虚脱、肌肉痉挛及严重失水等。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别病例可出现酸中毒与休克。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进食可疑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而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克食物含菌可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粪便中也可分离出此菌,因此,单从病人粪便与食物中分离出此菌不一定有诊断意义;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相当的耐高温性,即使食物于食前100℃水中煮30分钟仍未被破坏,细菌虽已死亡,仍有可能中毒,此时标本培养虽为阴性,而未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本病的诊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及结果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及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探讨其病原性特征,评价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60例被确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相关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师或食物售卖者手拭子以及食物操作间涂抹样。结果:全部60例食物中毒事件中,占比最大的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共16例,占比26.7%;占比第二位的致病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共8例,占比13.3%;占比第三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例,占比11.7%;其余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6例,占比10.0%;变形杆菌5例,占比8.3%;沙门菌4例,占比6.7%;志贺菌3例,占比5.0%;另有11例为其他致病原菌,占比18.3%。其中发生于春季的有12例,占比20.0%;发生在夏季的有20例,占比33.3%;发生在秋季的有24例,占比40.0%;发生在冬季的有4例,占比6.7%。结论:在导致患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所有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是比例最高的两种病菌;从发生时间上来看,夏秋两季发生细菌性食物的概率较大,在生活中应当提高警惕。此外,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够迅速找出致病菌类型,找到致病污染源,对于有效控制病情,科学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物中毒;微生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 引言 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爆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世界的广泛重视。患者食用了携带有致病菌的食物,就会引发集体中毒[1]。食物中毒事件一方面涉及面广,往往是多人中毒甚至群体中毒,另一方面发病迅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患者很快就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直接导致患者脱水、乏力,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多种严重病症,严重食物中毒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威胁。在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迅速准确的找到致病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只有找到致病菌,才能够对症治疗。微生物检验是当前用来寻找致病菌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发生的6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展开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0例确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食用的剩余食物展开检验,包括:19例肉类食物,18例瓜果蔬菜类食物,11例饮料类食物以及其他12例其他类型食物。同时,还对全部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实施检查;另外对31例与中毒事件相关的厨师、食品售卖者的手拭子实施检查。另外,在48例事件相关的操作间采集样本实施检查。 1.2 检查所用的仪器和试剂 所有检验使用的仪器包括如下:显微镜、电子天平、细菌生化鉴定仪分析系统、恒温水浴、菌落计数器、酶标仪以及荧光定量PCR仪。 使用的全部试剂如下:T-PCR检测试剂、3%双氧水溶液、各类检测所需的营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汇编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少华 学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3.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 4. 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课时 培训方法:讲解、演练、讨论 参考文献 1.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2. 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卫生部第8号部长令(1999.12.24):《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03.5.9)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1.1)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 第四部分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 附件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能够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了解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报告程序,提出问题。 《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物中毒事件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同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政府需要作出应急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 级)、一般(IV级)。注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二、食物中毒事件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级别,无特别重大(I级),即: ·重大(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I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中毒30—99人,并有9例及以下死亡)。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4-10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4-10

问题: [单选]中毒型菌痢好发的年龄是() A.新生儿 B.婴幼儿 C.2~7岁儿童 D.中青年人 E.老年人 毒痢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以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

问题: [单选]细菌性痢疾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嘧啶 D.氧氟沙星 E.呋喃唑酮 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耐药菌株相对较少,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但动物实验显示本药可影响骨骺发育,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如非必要不宜使用。

问题: [单选]患儿,4岁,因突起高热8小时、惊厥2小时就诊。体温40℃,呼吸32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迅速诊断() A.粪便培养 B.胸部放射线检查 C.生理盐水灌肠取便镜检 D.血培养 E.脑脊液检查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4493547.html,

问题: [单选]5岁患儿,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应先查()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尿常规 D.脑脊液 E.颅脑CT

问题: [单选]患者,男性,21岁,腹泻2天,黏液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体温38.5℃,血压110/75mmHg。粪便常规:外观为黄色黏液便,镜检RBC2~4HP,WBC16~22HP。其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霍乱 D.伤寒 E.阿米巴痢疾 应试点拨:分析本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相符。

2020年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第十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

2020年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 一、A1 1、治疗沙门菌食物中毒不正确的是 A、卧床休息 B、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C、维持血压 D、均要用抗生素 E、解痉药治疗腹痛 2、对于中毒型菌痢患者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B、吸氧 C、为减轻呼吸困难、取半坐位 D、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E、降温、止惊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不包括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变形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大肠埃希菌 二、A2 1、某施工队10余人,中午在食堂就餐后3小时后出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用的食物。送至急诊就诊,最有可能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急性胃肠炎 C、菌痢 D、中暑 E、胃溃疡 2、患儿,9岁。高热、惊厥,有里急后重感2天。询问有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疾病是 A、败血症 B、急性肺炎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E、急性泌尿道感染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应卧床休息,进食4小时以内者,应催吐、洗胃,必要时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同时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血压,可给予解痉药治疗腹痛。轻至中度患者可以口服小檗碱、诺氟沙星等抗生素,或服用口服补盐液(ORS)。故本题选D。 【该题针对“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中毒型菌痢患者发病急骤,病情重、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其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降温、止惊。对于休克患者是不能够取半坐位。故本题选C。【该题针对“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菌为1.沙门菌属;2.副溶血性弧菌;3.金黄色葡萄球菌;4.大肠杆菌;5.其他蜡样芽胞杆菌等,均可导致胃肠型食物中毒。 【该题针对“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表现:因类型而异。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多有发热和腹泻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时,体温可达38~40℃,还有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全身酸痛、头晕等。粪便可呈水样,有时有脓血、粘液。严重病例可发生抽搐、甚至昏迷。老、幼、体弱者若不及时抢救,可发生死亡。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发热不高、腹痛、腹泻、呕吐、脱水、大便为黄水样或黄糊状,1/4病例呈血水样或洗肉水样,病程1~7日多可恢复。细菌毒素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无发热。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反复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张目困难、复视,随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最后可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该题针对“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以突发高热、嗜睡、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为特征。 【该题针对“第十一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传染科三基考试 第二节细菌感染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二节细菌感染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总分22,考试时间6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1. 肠毒素 2. 侵袭性损害 二、选择题 A型题 1.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突出的症状为:() A. 发热 B. 剧烈呕吐 C. 剧烈腹痛 D. 腹泻 E. 里急后重 2.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中,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的是:() A. 沙门菌属 B. 副溶血弧菌 C. 大肠杆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蜡样芽胞杆菌 3. 神经型食物中毒的临床特点是:() A. 发热 B. 早期意识障碍 C. 腹痛 D. 腹泻 E. 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和咽肌瘫痪 4. 胃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 A. 腹痛,呕吐,腹泻 B. 发热,腹痛,呕吐,腹泻 C. 腹痛,呕吐,腹泻,脓血便 D. 发热,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 5. 一家3人晚上相继出现畏寒、发热,阵发性脐周隐痛,腹泻,大便5~10次/日,2人为水样便,1人为脓血便,无明显里急后重。大便镜检:白细胞+/HP,红细胞+/HP,脓细胞0~8个/HP。当天中餐吃的是海蟹。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C.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E. 细菌性痢疾 6. 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突然发病,发病时间集中 B. 常集体发病 C. 均有进食同一被污染食物的历史 D. 病情轻重与进食量多少无关 E. 多发生于夏秋季 7.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最重要的是:() A. 床旁隔离 B. 卧床休息 C.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D. 对症治疗 E. 病原治疗 8. 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和病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细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是发生食物中毒的先决条件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0-8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0-8

问题: [单选]下列关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常伴里急后重 B.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 C.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 D.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E.疼痛多位于右下腹 急性细菌性痢疾疼痛多位于左下腹。阿米巴痢疾疼痛多位于右下腹。

问题: [单选]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A.侵入的细菌数量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肠毒素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和侵袭力,即具有侵袭力的菌株才会引起发病。痢疾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侵袭力是决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痢疾杆菌可产生内、外两种毒素,内毒素可增高肠壁的通透性,进一步促进毒素的吸收,引起恶寒、发热等毒血症状。

问题: [单选]早期诊断中毒性痢疾常需采取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大便培养 C.脑脊液检查 D.结肠镜检查 E.肛拭子取粪便镜检 中毒性痢疾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方可诊断。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4493547.html,;

问题: [单选]流行病学意义相对较小的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是() A.急性典型患者 B.非典型患者 C.慢性迁延性患者 D.慢性隐匿型患者 E.带菌者 传染源包括急、慢性菌痢患者和带菌者。非典型患者、慢性患者及带菌者由于症状不典型且管理困难,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 [单选]中毒型菌痢好发的年龄是() A.新生儿 B.婴幼儿 C.2~7岁儿童 D.中青年人 E.老年人 毒痢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以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3-2-10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3-2-10

问题: [单选]男性,6岁。发热10小时,神志不清1小时入院。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体检; T39.5℃,BP50/40mmHg,浅昏迷,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四肢发凉,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颈无抵抗,病理征(-)。血WBC10.2×109/L,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胞90%。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流感

问题: [单选]男性,50岁,因反复腹痛、腹泻9个月,加重3天入院。每日排粘液便9次。体检: T37.8℃,BP135/70mmHg,无明显脱水貌。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11.9×109/L,淋巴细胞21%,中性粒细胞79%。大便镜检:WBC25/HP,RBC10/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B.肠炎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直肠癌

问题: [单选]男性,40岁,因低热、腹泻1个月入院,每日排果酱样便2~3次。体检:T37.8℃,BP125/75mmHg,消瘦。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7.5×109/L,淋巴细胞25%,中性粒细胞75%。大便镜检WBC10/HP,RBC满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霍乱 D.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E.慢性细菌性痢疾 (海南七星彩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4493547.html,)

问题: [单选]男孩,12岁。因发热,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于8月2日入院,每日排脓血便10余次。3天前患者从外地到京旅游。体检:T40℃,BP125/68mmHg,中度脱水貌。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左下腹压痛(+),反跳痛(-)。化验:血WBC12.9×109/L,淋巴细胞10%。中性粒细胞90%。大便镜检WBC100/HP,RBC7/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霍乱 B.慢性细菌性痢疾 C.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型 D.中毒型痢疾 E.急性肠炎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09:20:29.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包睿媛[导读] 摘要:食物中毒发生后,采样是否及时和完整,是否有代表性,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能力和效率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关键。 兴安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摘要:食物中毒发生后,采样是否及时和完整,是否有代表性,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能力和效率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关键。为了提高食物中毒原因的查明率,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验;研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食物中毒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普通大众的身体健康。食物中毒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们食用了本身携带致病性病原菌的食物,从而引起的一种机体中毒事件。作为一种广泛性、迅速性的现象,如果人们在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出现了食物中毒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如果患者出现食物中毒之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脱水症状,并且随着中毒程度的逐渐深入,脱水症状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直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帮助人们减少食物中毒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必须做好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以帮助患者寻找出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而进行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其最主要的关键因素,就是必须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以保证取样的普遍性。简而言之,就是检测人员需要进行检测的相关物品要越多越好,只有这样,能够覆盖所有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和因素,不能放过任何可能。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参与处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学历分布:10例患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例患者为大专学历,13例患者为高中学历,21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食物中毒的时间分布:12例患者于第一季度发病,16例患者于第二季度发病,24例患者于第三季度发病,10例患者于第四季度发病,其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35例和27例,年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67岁和15岁,均值是(31.52±2.15)岁。 1.2检验方法 1. 2.1建立应急预案,准备各项材料应预先对实验室的食物中毒检验员进行建立,准备采集样品所需的材料,对常用的培养基、生化管及常用的血清准备齐全。 1.2.2现场调查患者应该对《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里的各项内容进行填写,对于发病较早或较为严重的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同一时间就餐但未中毒的患者也进行调查,进而排除别的中毒原因;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询问,注意治疗结果是否出现异常。 1.2.3样品采集找到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对中毒现场进行检查,评价是否还有残余的中毒食物,并进行采样;其中液体样品进行涂片,固体样品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涂片,进行染色;在镜下观察染色情况或动力情况,判断其属于哪种细菌。 1.2.4增菌增菌可将样品中菌量较少的病原菌检出,也可以使服药患者样品中被抗生素抑制的细菌获得复苏和达到增加菌量的作用。在处置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际工作中,肛拭子稀释液可以略过增菌而直接涂抹平板,以缩短检验周期。呕吐物、剩余食品病原菌相对较少,其增菌后再检验对提高检出率是有必要的。 1.2.5优势菌的观察对采集的液体样品直接涂片、固体样品用生理盐水磨匀后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下观察染色反应、形态一致的,数量上占优势的细菌;同时暗视野下观察动力。根据形态、染色反应、动力可初步判断属哪类细菌,对下一步确定检验思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粪便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理想样本,由于病原菌含量多,直接选用选择性培养基也可较易分离到病原菌,在次日的第一时间观察结果。呕吐物、剩余食品杂菌含量多,病原菌菌落在平板上相对较少,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粪便培养结果,确定可疑典型菌落。 生化试验传统的生化鉴定采用双歧索引法,该法较烦琐、检测周期长,不能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现多采用数码法,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用的有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弧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API细菌鉴定系统和rRNA第Ⅰ超科细菌数值编码鉴定系统(Rr1-11)等。 1.2.6血清学凝集试验在血清学凝集实验中,确保血清的有效性十分关键,一旦效价不佳或者吸收不充分便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出错。如果血清不凝或是凝集的结果不符合判定的应符合某一细菌的形态、培养、生化时,这时不可轻易对结论进行否定,而是应通过其它批号或其它生物制品所的血清进行对照。值得一提的是,在鉴定副溶血弧菌及志贺氏菌的过程中应该对K抗原的阻断凝集予以特别关注,除了比较熟悉的K抗原与Vi抗原之外,M抗原和O5抗原在沙门氏菌的鉴定中具有阻断凝集作用。 1.3统计分析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致病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构成比,数据应用SPSS13.0处理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具有由专人收集并于SPSS18.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借助均数加减平方差表述,并利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借助率(%)表述,并利用值进行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2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16.13%,由志贺菌引起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是4.84%,由变形杆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是9.68%,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患者有15例,所占比例是24.19%,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患者有7例,所占比例是11.29%,其他11例患者引起原因尚不明确。通过检验可知,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首要因素。 3讨论

对一起由多病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论文

对一起由多病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调查 【摘要】目的:对1起由多细菌性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卫生部制定食源性疾病调查登记表和 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结果:受检者46人,其中6份肛拭中4份及拌牛百页中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在30份剩余的熟食卤菜中14份检出奇异变形杆菌、4份副溶血性弧菌、12份溶藻性弧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关键词】食物中毒;病原菌;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 1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093- 01 to search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the multiple pathogen yang ying(anyue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ichuan anyue 64235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1 case the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the multiple pathogen with epidemiology.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foodborne disease investigation and registration form and gb / t4789” method” for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food hygiene.results the subjects of 46 people, of which 6 anal swab in 4 and mixed the ox tripe in the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传染科护理试题

传染科1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0分一.单选题(共 19题,每题 0分) 1.暴发性流脑的临床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多见于成人 B.多见于儿童 C.起病急骤,病情凶险 D.病死率 高 2.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严格隔离 B.血液或体液隔离 C.肠道隔离 D.间接隔离 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发热 B.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C.呕吐物及粪便呈米泔水 样 D.黏液脓血便 4.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有传染性 B.有流行病学特征 C.有病原体的存在 D.有毒血征 状 5.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单向防护 C.强调双向防护 D.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6.流行性出血热,五期经过出现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少尿期,多尿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恢复期 B.多尿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少尿期,低血压休克期,多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7.抗疟原虫治疗的常用药物中,用于预防的药物是: ( ) A.氯奎 B.奎宁 C.伯氨奎 D.乙胺嘧啶 8.下列哪组疾病属甲类传染病: ( ) A.天花、霍乱 B.天花、鼠疫 C.鼠疫、霍乱 D.艾滋病、霍乱9.某地发生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其传播途径可能是: ( ) A.居住拥挤 B.进食毛蚶 C.蚊虫叮咬 D.母婴传播 10.重型肝炎的分型,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急性重型肝炎 B.亚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肝炎肝硬化 11.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 ( ) A.进食污染的食物 B.呼吸道传播 C.体液、血液传播 D.饮用污染的水 12.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体,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沙门菌属 B.副溶血性弧菌 C.绿脓杆菌 D.大肠杆菌 13.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二般治疗 B.病原治疗 C.对症治疗 D.支持治疗 14.传染病的预防原则,不包括下列哪项: ( ) A.管理好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观察病情变化 D.保护易感人群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 目的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进行分析,为后期检验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该次研究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食物中毒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研究,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中,其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感染为主所,占据的构成比分别是34.0%、22.0%、20.0%,而表皮葡萄菌、不动杆菌所占据的构成比比较小,检出率较低,分别是4.0%、2.0%。结论食物中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与真菌,为缓解食物中毒现象,基层疾控中心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采样与检验工作,提高检出率,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与发展。 标签: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the primary disease control center and la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ate test.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ood poisoning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research,of 100 cases of food poisoning patients,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gram positive bacteria,gram negative bacteria,fungal infections,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34.0%,22.0%,20.0%,and the ratio of staphylococcus and Acinetobacter was lower,and the test rate was lower,respectively 4.0% and 2.0%. Conclusion The food poisoning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hysical health of people,and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gram positive bacteria,gram negative bacterial and fungal infections,in order to relieve the food poisoning,the primary disease control center need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sampling and test work in the daily work thus improving the test rate and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od poisoning. [Key words] Primary disease control center;Bacterial;Food poisoning 食物中毒是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其种类丰富,包括化学污染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的便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1],在近几年内发生食物中毒时间多达几百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最高,依据属地管理原则,食物中毒检验负责单位为基层疾控中心,但是因检测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检测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鉴于此,该次研究选择100例中毒患者,对其加以检验,了解细菌性中毒的主要情况,为日后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尊定基础与保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感染型食物中毒 细菌污染食品并在该食品上大量繁殖,达到中毒数量,这时大量活菌随食物进入人体,侵犯肠粘膜,引起胃肠炎症状,称为感染型食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 (一)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1.病原体沙门菌属有2000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100多个血清型。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沙门菌为具有鞭毛、能运动的革兰阴性杆菌,不耐热,55℃1小时或60℃15~30分钟可被杀灭,100℃立即死亡。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存活力较强,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数日至数月,在含盐量为10%~15%的腌肉中可存活2~3个月,在蛋中存活20~30天。该菌在适宜的基质上、20~30℃条件下可迅速繁殖,经2~3小时即可达到引起中毒的细菌数量。 2.媒介食品主要是肉类,其次是蛋类、奶类及其他动物性食品。 肉类主要来自动物生前感染。一般情况下,畜离类的肠道内都带有沙门菌,在其抵抗力低下时,即可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使肉尸和内脏大量带菌。另外宰杀后经各种途径使肉尸受到污染。沙门菌不分解蛋白质,因此被沙门菌污染的食品无感官性状的变化而容易被忽视。 蛋类可在卵巢和产蛋过程中被污染。带菌的牛羊所产的奶中也含有大量沙门菌,或受到带菌挤奶员、不卫生的容器具的污染。 带有沙门菌的食品,在较高温度下久存,细菌可在食品上大量繁殖,如果烹调时食品加热不彻底,或熟食品再次受到污染,食用前又未加热,即可因食入大量活菌而发生中毒。 3.中毒机理大量细菌进入机体后,可在小肠或结肠内继续繁殖,破坏肠粘膜,并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出现菌血症。当沙门菌在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被破坏后,释放出毒力很强的内毒素,与活菌共同侵犯肠粘膜,引起炎症改变,抑制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从而出现胃肠炎症状。 4.临床表现进入机体活菌数量达到10万~10亿个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6小时~3天,一般为12~24小时。临床表现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