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由就是()

A.不受任何限制 B. 不受必然性的限制 C.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D.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 )

A.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C. 人的思想属性决定的

D. 人的血缘决定的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指( )

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B. .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

C. .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

D. 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 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4.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共同体是( )

A.氏族

B.部落

C.家庭

D.民族

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6.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 应全部继承

B.批判继承

C.应保留一半,抛弃另一半

D.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 应全部抛弃

7.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 )

A.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的活动摆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C.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完全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和谐地改造客观世界

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9.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 两种不同的状态

B. 两种不同的选择

C. 两条不同的道路

D. 两种不同的理想

二、双项选择题

1.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 )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2.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于奢

3、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A.本质上属于一种自然交往

B.是真正自由的普遍交往

C.是真正平等的普遍交往

D.只有性关系交往、血缘关系交往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正确性在于()A.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C.认为人的本质是指共同的人性

D.认为人的本质是指人的自然属性

5、人类解放的实现()

A.彻底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

B.指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

C.是指人类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D.是指人们思想上的彻底自由

三、多项选择题

1、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在于()

A.二者是基本相同的

B.二者是绝对对立的

C.自由不能脱离必然而独立存在

D.自由是从必然转化来的

E.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人类解放的实现()

A.彻底摆脱束缚而获得自由

B.指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

C.彻底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

D.最终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关系、压迫关系、统治关系E.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实践

3、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在()

A.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B.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C.人的解放受社会进步程度的制约

D.人的解放程度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

E.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的进步状态

4、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E.共产主义是一种精神

5、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E.社会没有任何矛盾

四、是非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

2、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五、名词解释:

共产主义

六、简答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七、论述题

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2 B 3D 4B 5B 6B 7A 8C 9D 10A

二、双项选择题

1CD 2AC 3BC 4AB 5AC

三、多项选择题

1CDE 2ACDE 3ABCD 4ABCD 5ACD

四、是非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

对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联合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至于这种联合体具有什么样的形式,有待于历史发展来说明。

2、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国家都将消亡,所以所有的社会管理组织机构也将消亡。

错共产主义社会中,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但这种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只具有人们自我管理的性质,而不再具有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的功能。

3、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对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每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

五、名词解释: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六、简答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

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七、论述题

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

1、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4、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部编版】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新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和国际工 人运动的兴起 【重点梳理】 1.马克思与恩格斯 简介(1)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利尔市。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2)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恩格斯出身于一个德国工厂主家庭。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3)1849年,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理 论成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主要内容(2)《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第一国际 第(1)建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教学要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4.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5.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6.共产主义远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和学时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4学时。 教学容: 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最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当代大学生应该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许多精彩的描绘。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不懂得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这些描绘虽然被传为佳话,但是最后均沦为空想,而不能成为人所追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理想,成为引领我们具体实践的目标。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掌握了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科学方法,概括起来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时,不只是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表示愤怒,而是进一步揭示出了产生这种种弊端的社会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范畴是( B )。 A ?—切哲学的基石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C .辩证法的基石 D .世界观的基石 2 ?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C )。 A .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 .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 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 D )。 A .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 .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 .客观实在性 B .可感知性 5.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 .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6.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和纯粹的抽象,这是属于( B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 C )。 A .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B.物质对运动来说可有可无 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对物质来说可有可无 8.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观点是对运动的( D )。 A .朴素唯物主义理解 B .机械唯物主义理解 C .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D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9. 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 A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 .否认静止 D .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10. 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 A )。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D .夸大静止的绝对性 C .具体性 D .真实性 A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到第六章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第六章作业题及第一、第二章补充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本大题各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Ch4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2.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 Ch4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 。 Ch4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4. 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 Ch4 A. 劳动生产率 B. 剩余价值率 C. 年剩余价值率 D. 利润率 5.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ch4 A. 交换价值 B. 价值

C. 使用价值 D. 价格 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Ch4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7. 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 。 Ch5 A.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B. 避免两败俱伤 C. 相互之间竞争 D.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8. 劳动力商品的最根本特征是( 。 Ch4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9. 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Ch4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 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0.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是 ( 。 A.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政治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提高生活水平与实现资本增殖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物质的观点 B. 运动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发展的观点 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 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形而上学理解的矛盾的同一性是()A. 没有差别的同一性 B. 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 C. 包含差别的同一性 D. 具体同一 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A.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B.对规律的辩证否定 C.对规律的根本改造 D.对规律的发展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B.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C. 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D. 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B 8. A 9.A 10.D 11.A 12.D 13.A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二、多项选择题 1.辩证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A.朴素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 2 时间空间作为“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3.“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是() A.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4.“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B.历史唯心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5.在展望未来社会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A.是否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辛辣地批判 B.是否看到了资本主义旧制度灭亡的命运 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是否对未来社会进行了描绘 6.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里的“魔鬼”是指()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7.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是() A.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B.消灭一切旧风俗、旧习惯 C.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D.社会道德水平的极大提高 8.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C.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9.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平均分配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的重大意义是() A.第一次以人的劳动作为分配的标准 B.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C.第一次否定了特权作为分配的标准 D.第一次否定了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 11.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D.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在社会科学领域,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及时总结了工人斗争的经验,对前人的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批判总结,特别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核”,经过艰辛的探索和研究,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唯物主义哲学主要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列宁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3.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章试题及答案川大精品课第六章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A.苏联 B.南斯拉夫 c.越南 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8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景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9.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 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 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沦依据是(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4.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D.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于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理论斗争 D.议会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7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七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是A A. 马克思 B. 马克思和恩格斯 C. 恩格斯 D. 列宁 2、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C A.推翻三座大山B.实现经济发展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剖析(B )中阐发展望未来社会的 A.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B.资本主义的矛盾中C.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D.未来社会发展方向中4、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D A.按需分配B.按劳分配C.按资分配D.各尽其能,按需分配 5、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不复存在的原因是D A.人们的向往B.帝国主义的侵略结束C.生产力的发展D.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消灭 6、国家的消灭指的是C A.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阶级统治的消灭C.政治国家的消灭D.社会组织的消灭 7、因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就有了A A.社会关系实现高度和谐B.生产关系实现高度和谐C.政治关系实现高度和谐D.国家关系实现高度和谐8、( )是能提高劳动者能力和创造性B A.培训时间的大大延长B.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C.教育时间的大大延长D.活动时间的大大延长 9、未来社会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完全取决于C A.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实际环境B.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C.人们在其中生活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D.未来社会的具体特征 10、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D A.谋生手段B.教育的必备C.生活的爱好D.生活的第一需要 11、共产主义里的分工是D A.自觉的新式的分工B.旧式分工的消除C.脑力与劳力分工D.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分工 12、下列提法正确的是B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1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 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14、“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C A.是矛盾的 B. 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 A. 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 16、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 17、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B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会卷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必会卷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包括的内容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人文主义③政治经济学、④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马克思的活动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莱茵报》发表抨击普鲁士的文章②1849年移居伦敦 ③发表《共产党宣言》④在巴黎与恩格斯结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 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下列选项中,与该论著内容相符的是()A.争取工人阶级的普选权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C.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里的“统治阶级”指的是()A.封建君主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天主教会 5.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巴黎公社的建立 6.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与法国反动资产阶级政府斗争中诞生的()A.革命群众组织B.国民自卫军组织 C.无产阶级政权D.工人团体组织 7.1864年,英法德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A.第一国际B.共产国际C.第三国际D.工人联合会 8.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A.第一国际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D.工人代表联合会 9.2018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7周年,列宁曾说“巴黎公社被镇压了,但《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它的思想”是指()A.天赋人权的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无产阶级革命思想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0.《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杰斐逊D.马克思和恩格斯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材料三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1)材料一是哪本著作?发表于哪年?(4分) (2)该著作是哪个组织的纲领?(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这部著作发表的意义(4分)。 (4)材料三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它成立于那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6分) (5)公社失败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公社体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4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A B C D 、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A B C D 、暴力革命是( ) A B C D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 B C、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D 用的原理 A B C D

C、社会革命和改革 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 2、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 A、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大大提高 B、革命阶级的组织程度大大提高 C、形成足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强大革命力量 D、国际力量的支援 E、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 3、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 B、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C、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 E、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正确错误、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正确错误、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错误、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生产力水平越高,民主权利就越真实、广泛。 正确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用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 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1)时代背景(2)思想背景 (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 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 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1)基本内容: 1.论述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时,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人的自由。 2.把自我意识看作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强调哲学在改造现实世界中的作用。(同 青年黑格尔派一样) 3.反对黑格尔调和哲学和宗教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4.马克思十分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扬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同时也揭 露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妥协性及其根源。 2)哲学史意义: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的思想,不仅同黑格尔哲学有重大差别,而且也开始越过青年黑格尔派。 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 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 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 (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 回答:黑格尔把国家看作自在自为的现实的理念,他认为,家庭和市民社会在国家之前只是现象和经验关系,本质的关系则是家庭和市民社会从属于国家。 问题5: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 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的基本倾向仍然属于辩证唯心主义,但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急剧转向主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分歧。这突出地表现在:恩格斯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之一是( D ) A.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C.以科学类比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D.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2.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D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按需分配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各取所需 C.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各取所需 D.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3.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因为它是( C ) A.具有客观可能性的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的 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 4.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D ) A.展望的内容是否正确 B.展望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 C.有没有预见性 D.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科学 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D )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判断题: 1.共产主义理想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理想。(x) 2、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自由和必然。(x)

3、共同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这是因为任何理想的实现,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x ) 4、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 简答题: 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答:(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3分) (2)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全部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从而彻底铲除以往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不平等的经济根源,同时也不再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共产主义社会中由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7分) 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3分)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3分)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4分)3、马克思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马克思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主要区别是: (1)在社会分工方面。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即每个劳动者长期乃至一生被束缚在一种职业上,使劳动片面化,并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根本差别。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旧的社会分工,人们得到全面发展,体脑劳动差别缩小,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意愿变换工作;(3分) (2)在劳动性质方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对每个劳动者来说,还只是一种谋

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由就是() A.不受任何限制 B. 不受必然性的限制 C.按自己的意志办事 D.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 ) A.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C. 人的思想属性决定的 D. 人的血缘决定的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指( ) 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B. .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 C. .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 D. 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 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4.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共同体是( ) A.氏族 B.部落 C.家庭 D.民族 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6.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 应全部继承 B.批判继承 C.应保留一半,抛弃另一半 D.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 应全部抛弃

7.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就是( ) A.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的活动摆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C.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完全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和谐地改造客观世界 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地理环境 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9.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 两种不同的状态 B. 两种不同的选择 C. 两条不同的道路 D. 两种不同的理想 二、双项选择题 1.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 )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2.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教学目的与要求: 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观念结构各自的基本内容,了解社会形态的两种划分标准。 教学重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国家、意识形态 教学难点:社会的观念结构 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结构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揭示社会有机系统形成的基础、原因和机制,揭示其基本构成和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和规律。 第一节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要素 社会经济结构就是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子系统,其中,生产力是其根基。 一、社会生产力 (一)生产力的构成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它体现着在生产活动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力”和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自然力不断地被“人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外部自然力被同化于人的体力、自然规律被同化为人的智力的过程。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构成生产力的本质。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一类是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体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是个内容广泛的物质系统,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其中生产工具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除了生产工具外,劳动资料还包括劳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37056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7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4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提出这一论断的经典作家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社会革命( )。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发生 3、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4、暴力革命是(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5、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A、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D、私有制和公有制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 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 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有()。 A、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E、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 C、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它是解决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E、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4、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A、一切按群众的意愿办事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满足群众的一切眼前利益 D、一切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 E、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 B、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