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开发新能源》教案(2022新版)

11.开发新能源

【教材分析】

《开发新能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不仅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环境,而且提供了生存的必须资源。也了解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同时也意识到随着人类利用资源的规模扩大,这些自然资源已面临日趋枯竭的威胁。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认识人类正在努力开发的新能源。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让学生说说这些装置利用太阳能做什么。知道太阳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第二部分,探究活动,第一环节,先制作一辆太阳能小车,比一比谁做的小车跑得快。第二环节,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不仅体验了对太阳能的利用,还知道了“光电板的受光面积大小”“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光照的强度”等等都会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目前常见的几种新能源。第四部分,学着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新能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全球能源的短缺,也听说过能源危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但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我国虽幅员辽阔,却是一个能源短缺国家,更没有切身感受能源枯竭带来的重大影响。另外他们也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利用新能源的事物。因此,本课教学一是要让学生在事例中感知自然资源的匮乏,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的意识;二是要在对比实验中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一部分自然资源即将面临枯竭。

2.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新能源,还了解到人类已经开发了多种新能源。

3.通过实验,知道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光电板受光面积和光电板受光角度有关。

[科学探究]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测。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树立节约资源、回收和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探究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知道人类生活中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和视频

[学生]太阳能小车制作材料,秒表,尺子,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视频:能源危机

刚刚的视频中讲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交流。

师: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原来地球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人类的快速繁衍、过度开发,我们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如今有很多自然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威胁。

2.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人类有解决的办法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小结:为解决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终将枯竭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开发新能源。(揭题)

[设计意图]由能源危机引出话题,直切正题——开发新能源。

二、认识太阳能在生活中的运用

1.师:新能源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课件出示)你知道目前人类已经开发了哪些新能源吗?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能、地热能、核能……)

2.师:在这么多新能源中,目前利用的最多的要数太阳能了。

出示视频:《太阳是能源之母》

出示书P31图片:看,这么多地方都利用了太阳能。

说一说:这些装置利用太阳能做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太阳能路灯,

太阳能汽车,

空间站,

太阳灶,

太阳能冰箱……

[设计意图]目前人类开发的新能源种类很多,其中太阳能是人类生活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自然资源,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较多,让他们说说人类利用太阳能做了些什么,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取。

三、制作太阳能小车,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

1.师:今天我们也来利用太阳能做个太阳能小车。

指导制作太阳能小车。

比一比,发现:有的太阳能小车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设疑: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什么有关?

小组讨论,交流:追问: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关系?

猜想一:太阳能小车的速度可能与光电板受光面积有关。

猜想二:太阳能小车的速度可能与光电板受光角度有关。

猜想三:太阳能小车的速度可能与太阳光的强度有关。

……

2.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想,太阳能小车的速度是不是这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有必要验证一下。

问: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作对比试验)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你们准备如何设计这个实验?你们需要哪些材料?

追问:你们觉得他们这样的设计合理吗?其他小组有没有需要补充提醒的?

出示实验要求:老师也有几点要提醒的。

学生小组活动。

汇报交流。

小结: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光电板受光面积和光电板受光角度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一个动手、探究活动,活动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培养他们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测的一种科学素养。

四、拓展延伸,了解常见的新能源

1.师:除了太阳能,前面大家还说到了很多人们开发的新能源,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资料:常见新能源(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

出示视频资料。

2.了解了这么多的新能源,请你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新能源。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常见的新能源,树立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人类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义。

【教学后记】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开发新能源》教案(2022新版)

11.开发新能源 【教材分析】 《开发新能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课《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地球不仅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环境,而且提供了生存的必须资源。也了解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同时也意识到随着人类利用资源的规模扩大,这些自然资源已面临日趋枯竭的威胁。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认识人类正在努力开发的新能源。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让学生说说这些装置利用太阳能做什么。知道太阳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第二部分,探究活动,第一环节,先制作一辆太阳能小车,比一比谁做的小车跑得快。第二环节,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不仅体验了对太阳能的利用,还知道了“光电板的受光面积大小”“光电板的受光角度”“光照的强度”等等都会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第三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目前常见的几种新能源。第四部分,学着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新能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全球能源的短缺,也听说过能源危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但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我国虽幅员辽阔,却是一个能源短缺国家,更没有切身感受能源枯竭带来的重大影响。另外他们也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利用新能源的事物。因此,本课教学一是要让学生在事例中感知自然资源的匮乏,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的意识;二是要在对比实验中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一部分自然资源即将面临枯竭。 2.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新能源,还了解到人类已经开发了多种新能源。 3.通过实验,知道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光电板受光面积和光电板受光角度有关。 [科学探究]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测。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树立节约资源、回收和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探究太阳能小车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知道人类生活中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和视频 [学生]太阳能小车制作材料,秒表,尺子,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视频:能源危机 刚刚的视频中讲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1.开发新能源 教案

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 11.开发新能源 1.教学内容 本课所学内容聚焦新能源,重点认识太阳能和其他三种当前应用较广的新能源,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能源的主要类型和判断依据,知道太阳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提高太阳能光电板利用效率的方法,初步建立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识。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展开。第一部分为“初识新能源”,直接为新能源下定义,开门见山地揭示了新能源的核心特征、类型和发展原因。第二部分为“探究太阳能的应用”,首先通过一组太阳能装置让学生识别太阳能的应用场景,接着让学生动手组装并玩一玩太阳能小车,然后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第三部分为“认识更多常见新能源”,用阅读资料依次介绍了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这三种常见的新能源,并希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新能源,从而延伸认识更多常见新能源,以及未能成为主要能源的障碍所在。 2.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和交流研讨,能简单说明新能源的主要特点和常见类型,能列举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通过制作太阳能小车和探究实验,能找到提高太阳能小车能效的合理方法,解释原理。 通过自主学习,能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新能源。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作太阳能小车,探究提高太阳能小车能效的合理方法。 难点:探究提高太阳能小车能效的合理方法,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新能源。 4.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学PPT与视频、新能源演示装置。 学生分组材料:太阳能小车套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探讨了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有关知识,了解了煤、石油天然气的样子、形

六年级科学下册《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查阅有关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书刊及其他信 息源。 2、能够围绕白炽灯与荧光灯哪个效率高,展开探究 活动。 3、能够对未来住宅如何利用自然能源作出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2、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知道如何开发利用新能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2、树立节能意识。 3、体验到要用发展的眼光开带能源问题。 二、教学重点:知道如何节约能源。 三、教学难点:知道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 性。 四、教学准备:白炽灯、节能灯、各种资料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导入: 1、复习: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2、检查风能转换模型制作情况。 3、评比。 4、揭题: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面对日益枯竭的不可再生能源问题,我们人类该怎么办呢? 5、板书课题。 二、探讨如何节约能源。 1、了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事例。 过渡: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 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交流。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能源? 小结。 2、探究白炽灯与节能灯的效率比。 出示:白炽灯与节能灯。 这两个灯泡大家都见过? 当灯泡点亮的时候,能量是怎样转换的?

你们家里主要用哪种呢?为什么? 学生交流。 实验分析: 预测哪个效率高 演示实验,学生记录数据。 分析数据交流。 3、小结。 三、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开发新能源。 1、过渡:人类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家想了很多方法。 2、看图思考: 这是一座未来的住宅,仔细观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学生观察讨论。 4、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这幢房屋为什么可以节能? 有哪些节能的方法? 5、小结。 6、认识太阳能的作用。 太阳能是能源之母,为什么这样说?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说课稿

《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神奇力量的第四篇课文《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主要是在倡导学生认识能源问题基础上围绕如何节约能源及开发新能源展开教学的。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浪费能源,并掌握一些节约能源的方法,了解开发新能源的意义与前景。为了我们将来能一如既往的生活在美丽的家园里,共同努力创造、维护我们美丽的地球,更利于培养节约能源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创新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能源所面临的危机,人类为什么研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有什么特点。这些新能源对于人类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让学生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一些事例,并学会一些节约能源的方法,更深入的理解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及当代开发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为我们共同生活中美丽的家园而一共努力! 三、说学情 我们要从小培养新时代的学生们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能源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认识维护我们美丽家园的责任以及守护创造我们美丽的家园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既提倡节约能源,又能大力的开发新能源; 难点:培养节约能源意识和开发新能源的创新意识。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法是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设备、有关新能源的图片和资料。 本课学法是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能够通过围绕白炽灯和荧光灯那个效率高,展开探究活动。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对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有个明确的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一)导入。 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目前,人类每年要燃烧40亿吨煤、25亿吨石油,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按此计算,地球上的煤还可以维持200多年,石油就只有50多年的用量了。但是这些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比比皆是,人们似乎司空见惯了。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比较白炽灯与荧光灯效率实验。 (二)比较白炽灯与荧光灯效率实验。 1、准备一盏普通白炽灯和一盏荧光灯,功率都是20瓦。

小学科学11开发新能源教案

小学科学11开发新能源教案 Title: Explor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A Science Lesson Plan for Grade 5 Students Introduction: In today's world, finding alternative sources of energy has become a pressing need. In this science lesson plan, we aim to introduce Grade 5 students to the concep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Through engaging hands-on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forms of renewable energy, their benefit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Objectives: 1.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concep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2.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3.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renewable energy. 4.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rough hands-on activities. Lesson Plan: I. Warm-up Activity: Energy Sources Scavenger Hunt (20 minutes) a. Organiz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b. Provide each group with a list of energy sources (e.g., coal, oil, solar, wind, hydro, geothermal) in the form of flashcards or printed sheets. c. Instruct the groups to explore the classroom and locate objects or pictures representing each energy source.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然资源》教案(共4课)3(2022新版)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 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由点到面的逻辑顺序,安排了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交流活动认识自然资源,交流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可能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例如阳光、水,空气、土地、动植物、矿物等。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和物品制造有关,有的和能量利用有关,人类的生存离开不自然资源。第二部分是动手活动,给自然资源归类。根据资源类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给太阳、矿物、岩石、空气、动物、地下水、石油、植物等不同的自然资源进行归类。与此同时,思考这些自然资源中,哪些可以提供能量?与第一单元所学相联系。第三部分是阅读活动,通过阅读了解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了解了热带雨林资源海洋资源蕴含的丰富资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第四部分是交流活动,分析第三部分阅读资料,讨论海洋资源为什么会成为21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学以致用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2.给自然资源归类; 3.交流海洋资源成为21世纪重点开发和利用的原因。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 [难点] 1.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2.根据资源类型给自然资源归类。 【教学准备】 各种自然资源的图片和视频,教室或书包里的某个物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1.提问:西部牛仔标志性的裤子是什么?(牛仔裤) 教师出示牛仔裤图片 2.看图,分析交流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教师出示图片:汽车、石油、棉花、辅料、染料、阳光、天然气等图片。 3.选择教室或书包里你喜欢的一个物品,分析它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4.揭示概念: (1)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水、空气、土地、动植物、矿物等,它们被称为自然资源。 5.学生回顾评价分析交流。 教师出示牛仔裤图片,学生同伴进行分析结果的点评。 [设计意图]牛仔裤是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因此引导学生分析牛仔裤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就相对比较简单一些,随即让学生自主选择身边喜欢的物品进行分析。教师对于学生的分析先不进行评判,揭示自然资源的概念后,让学生再回顾前面的分析交流,进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分析交流的能力。与此同时,这个部分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自然资源有不同的用途,人类生存离不开它们。 二、给自然资源归类 1.教师出示图片,请根据资源类型,给自然资源归类。 (1)哪些属于土地资源?(土壤)

2022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1《开发新能源》教案(定稿)

11.开发新能源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科学态度: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的高年段要求。 3.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一些措施。 【教材分析】 《开发新能源》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自然资源》的第三课时。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自然界有许多自然资源,并为我们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同时也知道了煤、石油、天然气能我们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但这些能源即将面临枯竭。本节课带领学生认识生活中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引导学生关注新能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路灯导入本节课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2022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含反思) 班级:任课教师:

1.《什么是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能量”是在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大概念。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但是,在某种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形式可以从一种转化为另一种。 在教材中,以小诗揭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以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将同学们的视野引向“能量”。本单元的4课内容,正如在序言中所说,关注了如下问题: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能量之间怎么转化?以及研究电磁铁,每课的标题就非常清晰地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在第1课中,呈现5种不同的情境图,指向共同的答案:依靠能量来工作或运动。随后,观察更多的现象,来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演绎法来进行研究,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学习目标】 1.认识到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2.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动能和势能这两种能量的基本形式。 3.激发学生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 难点:区分动能和势能。 【教学准备】 象棋、皮球、打气筒、软尺、皮筋、弹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物体依靠能量运动或工作 1.观察风筝、火车、热气球等现象 交流:它们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风力,电力,热空气上升等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神奇的能量,第1课,什么是能量?

讨论:如果没有风的能量,风筝会怎样? 如果没有电力,火车会怎样? 书本文字学习:“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工作或运动,也需要用到能量吗? [意图解析:“能量”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不容易讲清楚。从观 察一些现象的变化和运动,以及通过逆向思维“如果没有风的能量……”,让学生更加清地意识识到,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能量,却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变化来认识能量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认识动能 1.撞棋游戏里的科学: (1)出示规则:把A棋子弹向B棋子,看谁能使B棋子移动的距离更远? 思考:B棋子移动的远近,和什么有关? (2)学生分组游戏,观察,交流和分析 ——手指(运动)弹A棋子,A棋子运动起来,碰撞到B棋子,把能量传递给B棋子,B棋子运动。 (3)总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动能。 分析:在这个游戏中,哪些现象具有动能?(运动的手指,运动的A象棋,运动的B象棋) 逆向思考:当它们静止下来,还有动能吗?(没有) 所以,我们可以怎样记忆和理解“动能”? ——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量。 [意图解析:很简单的游戏中,在细节中却藏着科学知识。学生通过观察运动的手指、A象棋、B象棋的运动,分析能量在其中的传递,并据此来理解“动能”定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的能量。在游戏中,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将观察注意点集中到几种运动上来。] 1.这些事物具有的动能分别表现在哪里? (1)观察书本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活动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精华知识汇总(2022新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精华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 第一课《什么是能量》 1.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2.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3.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4.动能和势能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能量》 1.家中使用的能量包括电灯、电视等消耗的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消耗的光能和燃油汽车使用的(化学能)等。 ⒉.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名牌上标明“功率”,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 3.汽车燃油消耗的能量中大约只有约20%转化成了驱动车辆的机械能,其余主要转化成声能和热能耗散到环境中去了。 第三课《能量的转换》 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2.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和声能;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3.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一光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 (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 第四课《电磁铁》 1.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芯三部分组成。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3.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有磁性、都有磁极。 4.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等 5.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时,需保持不变的条件有电池数量、铁芯长短、铁芯粗细、导线粗细、导线长短等。 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 第五课《多样的栖息地》 1.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开发新能源》说课稿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开发新能源》说课稿开发新能源是小学六年级下册能量单元的一节课,其主要教学目标为: 1、关心与能源有关的新科技、新产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了解能源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3、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了解节能减排。 教学重点是:认识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畅想未来新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课前调查、搜集关于能源的信息资料,导入新课。 二、讨论交流: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1、提出问题:人类广泛应用的常规能源有哪些?这些能源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引导思考:地球上的能源是无穷的吗? 学生观察世界石油储备分布图。谈感想。 3、小结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 三、了解人类开发的新能源 1、交流 2、这些新能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师生共同总结: 热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可燃冰、波能等都属于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它们被叫做新能源。虽然从目前来说,新能源的制取成本大,但它们具有热值高、无污染、来源广的特点,必将取代常规能源而被能源所利用

四、畅想未来新能源 (1)小组活动。 (2)集体交流。 五、节能减排,我能做什么 1.观看节能减排宣传片,讨论:节能减排,我能做什么 关于新能源的教学,主要用视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用身份带入的方式,如果我是总统、科学家、工人等各种职业,应该怎么样应对能源问题。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进行思考。 从本课所产生的效应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这为教学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必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

2020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开发新能源》精编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开发新能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 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认识到新能源的优势和不足; 3、初步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珍惜、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教学准备】:能源的相关资料、开发新能源“研究手册”、课件等。 课前活动: “连连看”的小游戏,导出“通过阅读信息,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 1、板书课题:“开发新能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什么是能源?什么是新能源?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卡,明确什么是能源、什么是新能源。 已经被人类大规模广泛使用的能源叫常规能源;目前还没有被人类广泛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叫新能源。 2、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为什么要开发新能源。 教师介绍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所提供的《研究手册》,引导学生阅读“资料一”,并分析解决问题。 师生交流,得出能源与人类关系密切,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是有限的。 3、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资料二”。 交流汇报:知道常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中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缺乏,使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开发新能源的任务更加迫切。 4、教师小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已经意识 到能源缺乏以及因能源利用而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活动二:了解新能源。

1、新能源知多少: 引导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新能源。 风能、太阳能、潮汐能…… 2、新能源推荐: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手册中的的“资料三”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分析新能源的优缺点,以小组为单位,以“新能源推荐卡”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使学生对新能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活动拓展:畅想未来新能源。 【板书设计】: 16 开发新能源 常规能源有限 污染环境 新能源部分可再生 环保 能量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能源所面临的危机,人类为什么研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较,有什么特点。这些新能源对于人类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 课前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常规能源在生活中使用的情况,通过分析信息、解读数据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小组学习,学习交流中学生不仅会看图、会分析数据,而且能从中找出开发新能源的原因,得出结论,并且用自己的话总结和概括出来。教师运用适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2新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3.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5.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介绍,了解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般程序,并在学习科学家事迹中,体悟他们的科学精神,激发以“像科学家那样”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4.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5.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7.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8.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9.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2.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3.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5.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6.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7.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 2.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202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精华知识汇总

六年级科学下册 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 第一课《什么是能量》 1.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2.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3.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4.动能和势能是能量的两种基本形式。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能量》 1.家中使用的能量包括电灯、电视等消耗的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消耗的光能和燃油汽车使用的(化学能)等。 ⒉.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名牌上标明“功率”,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 3.汽车燃油消耗的能量中大约只有约20%转化成了驱动车辆的机械能,其余主要转化成声能和热能耗散到环境中去了。 第三课《能量的转换》 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 2.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和声能;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3.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一光能; (2)用热水洗脸︰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 (3)吃饭后去上学∶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 第四课《电磁铁》 1.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芯三部分组成。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3.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有磁性、都有磁极。 4.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等 5.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时,需保持不变的条件有电池数量、铁芯长短、铁芯粗细、导线粗细、导线长短等。 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 第五课《多样的栖息地》 1.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