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化学试题

页 1第

湖北省武汉市第39中学2015届高三8月月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Si —28 Na —23 S —32 K —39 Ca —40 Al —27 Mg —24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3.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将少量金属钠放人冷水中:Na + 2H 2O = Na + + 2OH -

+ H 2↑

B .将铝片加入烧碱溶液中: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3H 2↑

C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 32- + 2H + = SO 2↑ + H 2O

D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 + 2OH - = CaCO 3↓ + H 2O

4.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

A .2HgO=====△2Hg +O 2↑

B .2NaCl (熔融) 电解 2Na +Cl 2↑

C .2MgO (熔融) 电解 2Mg +O 2↑

D . Fe 2O 3+3CO 2Fe +3CO 2

5.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4

B.1∶5

C.2∶3

D.2∶5

6.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18g 18O 2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

B .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含有N A 个单质分子

C .1 mol Cl 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D .含N A 个Na +的Na 2O 溶解于1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7.将足量CO 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K +、SO 32-、Cl -、NO 3-

B .H +、NH 4+

、Al 3+、SO 42-

C . Na +、S 2-、OH -、SO 42-

D .Na +、C 6H 5O -、CH 3COO -、HCO 3-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Al 3+ + 2SO 42-+ 2 Ba 2+ + 4OH -= AlO 2-

+ 2BaSO 4↓+ 2H 2O

页 2第

B .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 (OH )2+2H + = Fe 2++2H 2O

C .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 4++OH -=NH 3??H 2O

D .向CH 2BrCOOH 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CH 2BrCOOH+OH - CH 2BrCOO -+H 2O

9.实验室从海带灰中提取碘的操作过程中,仪器选用不正确...的是 ( )

A .称取3 g 左右的干海带——托盘天平

B .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蒸发皿

C .过滤煮沸后的海带灰和水的混合物——漏斗

D .用四氯化碳从氧化后的海带灰浸取液中提取碘——分液漏斗

10.某物质A 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A =B ↑+2C ↑+2D ↑。若

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氘气..

的相对密度为d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2d B.2.5d C. 5d D.10d

11.氮化铝(AlN )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 2O 3 + N 2

+ 3 C

2 AlN +

3 CO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上述反应中,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

B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 需转移3mol 电子

C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 .AlN 的摩尔质量为41g 12.在标准状况下,将a LNH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 -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 ω=%1004.2235?ρV a ② C =V a 4.221000

③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④上述溶液中再加入1.5V mL 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 (Cl -)>C (NH 4+)>C (H +)>C (OH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在100ml 含等物质的量的HBr 和H 2SO 3的溶液中通入0.025molCl 2,有一半Br -变为Br 2(已知Br 2能氧

化H 2SO 3)。 则原溶液中HBr 和H 2SO 3的浓度都等于 ( )

A .0.16mol/L

B .0.02mol/L

C .0.20mol/L

D .0.25mol/L

14.25℃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40 g ,向100 g 水中投入一定量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恢复至25℃,此

时溶液恰好处于饱和状态且无晶体析出,则投入的钠的质量约为 ( )

A .23.5 g

B .11.5 g

C .19.5 g

D . 23.0 g

第Ⅱ卷(非选择题,五大题,共58分)

15.(10分)工业盐中含有NaNO 2,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致死量为0.3g ~

0.5g 。已知NaNO 2能发生如下反应:2NO -2 + xI - + yH + = 2NO ↑+ I 2 + zH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第I卷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3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C1-35.5,P-31,S-32,Na-23,Mg-24,A1-27,Fe-56,Zn-65,Cu-64,Ba-37,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C、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2、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 A、2 B、8 C、2或8 D、2,8或18 3、下列试剂:①漂白粉②纯碱晶体③磷酐④过氧化钠⑤绿矾⑥电石,若它们常期置于敞口的试剂瓶暴露于空气中,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已知ICN的性质和卤素相似。氧化碘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ICN=12+(CN)2。下列ICN的叙述正确的是: A、ICN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B、ICN是供供化合物 C、ICN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ICN在常温下可能是气体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HC1气体 C、淀粉与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共煮制单糖 D、电石与水反应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制乙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 选择,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A、6.4克铜与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 A B、1mo lN 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C、2.9克乙基(-C2H5)含有的电子数为1.8N A个 D、标准状况下:N A个NO、CO 2、SO 3分子所占的体积均约为22.4升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 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氟化氢:Ca2+2OH-+2HF=CaF2↓+2H2O C、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IO-+SO2+H2O=CaSO3↓+2HCIO D、向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滴入双氧水:4F e2++2H2O2+4H+=4F e3++4H2O 8、在一固定窖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 lA和1mo lB发生反应: 2A(气)+B(气)<=>XC(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可能为 A、1 B、2 C、3 D、4 9、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 CO(气)+H2O(气)<=>XC2(气)+H2(气)-Q,(Q>0)当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 A、升高温度 B、再通入n mol CO和n molH2O(气) C、再通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 D、使用催化剂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自来水经长时间的煮沸可得到软水

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辽师大附中-模块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做法不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 B、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 C、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D、含Cr3+的废水用适量石灰处理后排放 2、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塑料制品长期不使用也会老化 B、食醋和料酒混合即可产生大量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C、“84消毒液”可用于消毒、漂白,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 D、纯碱是Na2C03,小苏打是NaHC03,其水溶液均呈碱性 3、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A、生产粗硅 B、海水提镁. C、电解冶铝 D、生产硫酸 4、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个半透膜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A、滴两滴碘水显蓝色 B、滴淀粉试液显蓝色 C、滴入氯水一淀粉试液显蓝色 D、滴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 A 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分子中含有1.9N A对共用电子 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 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 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I-离子的溶液中:Clˉ、Fe3+、Al3+、Cu2+ 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2+、NH4+、Cl-、NO3-能够大量共存 C、pH=13的溶液:S2-、SO32-、SO42-、Na+ D、在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SO42ˉ、C1ˉ、HCO3ˉ 7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宜昌市一中2016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12月阶段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题卷共4页,共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崔迈指出:“封建之设,不知所起,其可考者自黄帝迄周二千四百年而后废。始非不可废也,弊未极也。自秦以千年,郡县之法日弊矣,安知后世不复为封建也?然天下世变多端矣……封建之时,不知有郡县,后世或更有出于封建之外者,未可知也。”在这里,崔迈 A.主张恢复宗法分封制 B.否定郡县制的合理性 C.囿于历史循环论错误 D.预言政治制度的变革 2.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或“涂归”。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由此可见唐代门下省 A.在中央处于枢纽地位 B.具有监察职能 C.是中央的执行机构 D.制约了皇权 3.亚里士多德警惕“纯粹民主”,他如此评价道:“进行统治的是人民,而不是法律;因为一切都由多数投票决定,而不是由法律决定……人民拥有国王的权力进行统治;他们至高无上,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投票不应该是民主的唯一方式 B.脱离了法制的民主会沦为专制 C.民主是人民结成集体进行统治 D.集体统治比个人统治危害更大 4.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5.《天津条约》签订后,咸丰皇帝对条约有关条款深感不安,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而此时海关收入已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这表明咸丰皇帝 A.竭力防范西方势力在中国的渗透 B.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C.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捍卫国家主权 D.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 6.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且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打开了中国妇女走出中世纪的大门”的武器是 A.自由平等观念 B.洋纱洋布C.坚船利炮 D.婚姻习俗变化 7.近代有人在一场战役前分析:“上海是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外国租界多,是国际观瞻的战略要地,不打就退,政治影响太坏,……还有人说,我们在上海打起来,可以使敌军整个战略轴线发生改变,让敌军从‘由北而南’的俯攻之态改变成‘由东向西’的仰攻,丧失其主宰战场的时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战役发生时美国在军事上积极援助着中国政府B.该战役发生时我军在统一战线指导下顽强抵抗C.该战役中我军多次击退敌军进攻,使敌军三易主帅D.该战役使我军战略初步实现 8.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 A.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 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化学 2018.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u-64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 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中国丝绸B.捷克水晶C.埃及长绒棉D.乌克兰葵花籽油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萃取 B. 蒸馏 C. 干馏 D. 升华 3. 下列变化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晶体Si制作半导体 B. 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 C. 用Na2O2做呼吸面具供氧剂 D. 用可溶性铝盐处理水中悬浮物

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金属性:Na > Mg B .酸性:H 2SO 4 > HClO C .碱性:KOH > NaOH D .热稳定性:HC1 > HBr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 用Na 2S 处理含Hg 2+废水:Hg 2+ + S 2? HgS↓ B. 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减少SO 2的排放:2CaO + O 2 + 2SO 2 2CaSO 4 C. 工业上将Cl 2 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 2 + OH - Cl - + ClO - + H 2O D. 向漂白液中加入适量洁厕灵(含盐酸),产生氯气:ClO - + Cl - +2H + Cl 2↑+ H 2 O 6. 国际空间站处理CO 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 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 2(g) + 4H 2(g) CH 4(g) + 2H 2O(g)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H 2的体积分数增加。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 < 0 B .化学平衡常数K 增大 C .CO 2的转化率增加 D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7.下列制取 SO 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取SO 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 2 D .尾气处理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Ru S SO 3 H 2SO 4 O 2/点燃 H 2O NH 3 NO 2 HNO 3 O 2/催化剂 △ H 2O Na Na 2O Na 2CO 3 O 2/点燃 CO 2 △

201X-201x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II)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II) 试卷说明: 1.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2个小题,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选项) .... 1.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B.吸热反应有的不加热也能发生,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反应物的总焓小于生成物的总焓时,ΔH>0 2.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物的性质 C.反应物的多少 D. 反应的快慢;表示反应热的单位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潮汐能发电,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这些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B.人类日常利用的煤、天然气、石油等的能量,归根到底是由太阳能转变来的 C.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缓解目前石油紧张的矛盾 D.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符合未来新能源的特点 4.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逆反应: X(气)+2Y(气) 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 的反应运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 A.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B.Y的物质的量减少 C.Z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D.X的物质的量减少 5.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使用催化剂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所以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B.催化剂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使用正催化剂缩短达平衡的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C.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A)∶n(B)∶n(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A)∶n(B)∶n(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 B. 平衡不发生移动 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7.在不同情况下测得A(g)+3B(g)2C(g)+2D(s)的下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2021-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VII)

2021-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VII)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A.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我国神七宇航员所穿航天服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2种放射性核素的中子数不等 D.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总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叫做该电解质的电离度。现欲粗略测定一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或试纸)是() A.电解、NaOH溶液 B.蒸馏、Na 2CO 3 溶液 C.中和滴定、pH试纸 D.酯化反应、石蕊试液 3.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B.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C.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某纯净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4.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它位于碱金属族,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元素原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锂与水反应比钠剧烈②碱金属单质都需要密封保存在煤油中③锂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④锂的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的相同⑤“类钫”单质是强还原剂⑥“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⑦“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⑧“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A.①②④⑧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⑦ 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的量筒内,一段时间后,5. 将10mL NO和NO 2 最后剩余4mL气体,原混合气体中含NO体积为() A.1mL B.3mL C.5mL D.7mL 6.常温下,向0.25 mol·L-1的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 分别表示实验不同时刻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为10 mL B.溶液的导电能力:c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级秋季学期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有答案)-2019年(已纠错)

宜昌市第一中学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选修4全册、人教选修3第1、2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g 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6分,含17个小题,1-5小题每小题2分,6-17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反应中一定 ..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2.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最后填入的轨道是() A.3p B.3d C.4s D.4p 3.下列分子中,不含有π键的是( ) A.N2 B.H2O C.C2H4 D.苯 4.向pH=4的CH3COOH稀溶液中加入CH3COONa固体,下列微粒的浓度变小的是( ) A.CH3COOH B.CH3COO- C.H+ D.OH- 5.下列现象与盐类的水解无关 ..的是( ) A.草木灰(主要含K2CO3)与铵态氮肥最好不混用 B.MgCl2?6H2O晶体脱水应该在HCl氛围下进行 C.明矾用于净水 D.配制FeCl2溶液应该加入适量铁屑 6.常温下,pH=a(a<3)的HF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 ) A.b=a+1 B.ba +1 D.b=10a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金属性:Na > Mg B.酸性:H2SO4 > HClO

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 32 Cl Fe 56 Cu 64 Ag 108 第一部分(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的归类不合理 ...的是 A B C D 垃 圾 归 类 2.下列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A.用水除去NO气体中的NO2:3NO2 + H2O 2H++ 2NO3- + NO B.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CO32- + 2H+H2O+ CO2↑ NO + 2H+Ag+ + NO2↑ + H2O C.用稀硝酸溶解银:Ag + 3 D.用明矾作净水剂:Al3+ + 3H2O Al(OH)3 ↓+ 3H+ 3.锗(32G e)与钾(19K)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锗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B.7032G e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38 C.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D.碱性:Ge(OH)4>KOH 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Na2O与Na2O2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C.钠切开后,光亮的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2O2

D.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2CO3粉末中含有的少量NaHCO3 5.有机物X是医药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X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B.X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 C.X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D.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6.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均升高2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B.加入适量氯化铵固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C.加水稀释100倍后,氨水中c(OH-)比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小 D.与足量的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铁沉淀一样多 7.铁片镀铜实验中(装置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电镀效果,电镀前铁片需依次用NaOH溶液、 稀盐酸和水洗涤。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稀盐酸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锈 B.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 C.电镀过程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D.阴极发生反应:Cu2++2e–= Cu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苯和溴乙烷取少量苯和溴乙烷,分别加入水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将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 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将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验证在酸作用下,蔗糖水解能否 D 取水解后的液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生成葡萄糖

2021年高三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致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4.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 5.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6.高铁酸钠(Na2FeO4)可以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可由下列方法制得: Fe2O3+3Na2O2 2Na2FeO4+Na2O, 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Na2FeO4属于共价化合物 B.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 C.生成1 mol Na2FeO4,有6 mol 电子转移 D.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 C.酸性:H2SO3>H2SO4 D.还原性: S2->Cl-

新人教版_2020-2021学年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21.1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Cu64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下列所加物质的作用与其还原性有关的是 A B C D 生活用水消毒加入 腌咸菜加氯化钠食用盐中加碘酸钾红酒中添加SO2 次氯酸钙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腌咸菜加氯化钠,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合题意; B.食用盐中加碘酸钾,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表现还原性,B不合题意; C.红酒中添加SO2,SO2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红酒被氧化变质,所以与SO2的还原性有关,C符合题意;D.生活用水消毒加入次氯酸钙是由于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的CO2和H2O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故利用其氧化性,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B.淀粉没有甜味,糖尿病患者多食无碍 C.重金属盐溶液能使蛋白质盐析,会使人中毒 D.纤维素在人体内能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营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油脂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是人体供能物质之一,属于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A项正确; B.淀粉没有甜味,在人体内水解得到葡萄糖才有甜味,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吃,B项错误; C.重金属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会使人中毒,C项错误; 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能水解为葡萄糖,但是可以帮助肠胃蠕动,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D项错误; 答案选A。 3.2019年,我国青年化学家雷晓光被遴选为“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氮元素的代言人。下列与氮元素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4N与14C互为同位素 B.NH3的热稳定性比HF的强 C.NH3的电子数为10 D.Si3N4中N为+3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14N与14C的质子数不同,不互为同位素,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非金属性:N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科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有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等强碱溶液反应 B.因为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王水、盐酸、水玻璃均为混合物 D.二氧化硅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相连 2.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A.FeS B.Fe(OH)3 C.FeCl2D.Al(OH)3 3.将Al片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大量H2,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微粒是 A.K+、OH-、NO3-、Cl-B.H+、Na+、CO32-、Cl- C.H+、K+、NO3-、Cl-D.Cu2+、H+、Cl-、SO42-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过氧化钠固体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 B.Fe在1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 C.将含有0.1molFeCl3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形成Fe(OH)3胶体,所含的胶体粒子数目少于0.1N A D.足量的MnO2粉末与含有4molHC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 ↑+H2O B.少量的SO2气体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 ClO-=CaSO3↓+2HCl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D.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HCO3-+ AlO2-+ H2O=Al(OH)3↓+ CO32- 6.下列各步反应A(HCl)→B(Cl2)→C〔Ca(ClO)2〕→D(HClO)→E(CO2),其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A. C→D B. D→E C. A→B D. B→C 7.将3.2gCu投入100mL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边加热边缓缓加入一定量H2O2,金属Cu逐渐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 三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Mg :24 Al :27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淀粉 D 、糖类 2、下列过程需要通过直流电才能实现的是( ) A 、电化腐蚀 B 、比较同浓度盐酸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C 、电泳 D 、电离 3、为防止富脂食品长期放置产生变质现象,在食口包装袋内,除了放置干燥剂外,为防止食品氧化,还要放置( ) A 、无水硫酸铜 B 、铁粉 C 、食盐 D 、生石灰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l 2、ClO 2(其还原产物为Cl -)、O 2(1molO 3转化为 1molO 2和 1molH 2O)、H 2O 2等物质都具有氧化性,因而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 A 、Cl 2 B 、ClO 2 C 、O 3 D 、H 2O 2 5、绿色化学是当今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其原则之一是单一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要最大化。根据该原则,下列反应原子经济性最差的是( ) A 、获1950年诺贝尔奖的 反应: CH 2=CH 2+CH 2=CH —CH=CH 2→B 、获 1979年诺贝尔奖的(Ph- C 、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H 2=CH 2+O 2 2CH 3CHO D 、获1963年诺贝尔奖的烯烃聚合反应: NCH 2===CH —CH 3 [CH 2—CH]n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如右图所示,A 池用石墨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B 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 池D 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 2CH 2+Ph 3===O 催 3

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15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精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 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 1735l 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 2 C .硫化氢的结构式:H —S —H D .氯化铵的电子式: 2.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 .常温常压下, 18 gH 2O 中含的质子数为10N A C .1mol 金属钠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 A D .标准状况下, 2.24 LCO 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3.化学与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O 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C .推广使用燃料电池汽车,可减少颗粒物、CO 等有害物质的排放 D .轮船上挂锌锭防止铁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4.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CO 2 B .排气法收集H 2、NH 3、Cl 2

C.碳酸钙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CO2 D.橡胶管可使烧瓶内的压强与大气压保持一致,便于液体滴下 5.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6.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现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点燃硫磺.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可以漂白纸浆 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吸水性 C.将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生成CuS沉淀,说明H2S为强电解质 D.将Al片加入浓硫酸中,反应剧烈,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7.对于反应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若有0.1 mol KMnO4参加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移0.5 mol电子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参加反应的HCl为0.8 mol D.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8

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 (I)

2019届高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 (I)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 的是() 的材料类型不正确 ... A B C D 泰国银饰埃及棉制品捷克水晶饰品土耳其彩瓷 金属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选项 A B C D 物质纯碱白醋烧碱菜籽油 分类碱类混合物抗酸药纯净物 3、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2CrO42-+2H+Cr2O72=+H2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利用了H2O2氧化性 C、反应③中溶液颜色变化是由化学平衡移动引起的 D、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4、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 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 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的是() 5、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表达不正确 ... A、碳酸氢钠可作食品膨松剂:2NaHCO3Na2CO3+CO2↑+H2O B、铝制容器不能盛装碱液:2Al+2OH-+2H2O=2AlO2-+3H2↑ C、氯气可用于消毒:Cl2+H2O=2H++Cl-+ClO- D、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2Na2O2+2CO2=2Na2CO3+O2↑

6、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利用植物油的加成反应可以制得人造黄油 B、75%的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消毒作用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可用和HCHO 为原料合成 达到目的的是() 7、下列实验不能 .. A、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2SiO3发生了水解反应 B、向HClO溶液中通入SO2,生成H2SO4,证明H2SO4的酸性比HClO强 C、将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 D、将饱和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Al2O3可以与水反应得到其对应水化物Al(OH)3 D、可以用加热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9、为了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采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加入试剂方法 A甲苯(苯酚)浓溴水过滤 B溴乙烷(Br2)热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C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过滤 D苯甲酸(NaCl)水重结晶10、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 的是() 不正确 ... A、分子式为C23H34O7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初中升高中-学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科学家在物理领域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历史上首先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为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奠定了基础的物理学家是() A.焦耳 B.奥斯特 C.安培 D.法拉第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是因为翅膀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湿地能影响周边的气温,主要是水的比热容大 C.刹车时车能很快停下来,主要是因为车具有惯性 D.若在电饭锅等加热电器上采用超导材料,就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3.如图所示,是一种“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下列关于电阻R x的测量误差及其产生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值偏大,由于电流表有内阻 B .测量值偏小,由于电压表有内阻 C .测量值偏大,由于电压表有内阻 D .测量值偏小,由于电流表有内阻 4.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凝华现象 B .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 .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升华现象 D .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5.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A 点以速度v 沿轨道滚下,经过另一侧高点B 后到达最高点C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A 、 B 、 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C B A v v v << B .小球在A 、B 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 点到B 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 .小球在A 、B 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 D .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6.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电表均完好,闭合开关S 1,两灯都发光,接着再闭合开关S 2,则比较闭合开关S 2前后,关于电路中各元件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点燃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 求填涂在答题卡 ...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Ag 108 Ba 137 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 B.用二氧化硫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D.用明矾做净水剂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2.氢化亚铜(CuH)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生成。CuH不稳 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常温下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表述错误 ..的是()A.生成CuH的反应中CuSO4被氧化B.CuH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为还原剂 C.2CuH+3Cl2====2CuCl2+2HCl D.CuH+HCl=CuCl+H2↑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 A B.1mol C n H2n含有的共同电子对数为(3n+1)N A C.1mol CO2与1mol Na2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D.1mol/L的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N A 4.下列实验能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根离子; 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 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⑥ 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微粒是()

高二上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Na 23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28分) 1.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2CO,达到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微粒有() A.14CO2B.14CO2、14CO C.14CO2、14CO、14C D.14CO 2.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B.充入更多N2C.使用高效催化剂D.降低温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C.△H<0、△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4.反应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10s B.20s C.30s D.40s 5.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答复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的反应如下:3SiCl4+2N2(g)+6H2(g)Si3N4(s)+12HCl(g) △H<0 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措施能增大正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少量氮化硅B.降低温度C.充入氦气D.充入氮气 6.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片改成铝粉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Fe与硫酸反应制取H2时,选用浓硫酸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B.双氧水中加入氯化铁C.合成氨时增压D.NO2置于热水和冰水中 8.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B.在容积不变时,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SO2、O2、SO3共存状态 D.v(SO2)正=v(SO3)正 9.在下列可逆反应中,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均可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12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精品】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土壤胶体带负电荷,有利于铵态氮肥的吸收 B .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D .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冰醋酸、纯碱、芒硝、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 .Na 2O 、NaOH 、Na 2CO 3、NaCl 、Na 2SO 4、Na 2O 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 .漂白粉、福尔马林、冰水、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D .HClO 、H 2SO 4(浓)、HNO 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 B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 .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钠、铁、铜对应的氯化物制得该三种金属单质 D .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Na 2O 2投入NH 4Cl 溶液中只可能生成一种气体 B .铁分别与稀盐酸和氯气反应,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SO 2通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BaSO 3生成 D .向滴有酚酞的Na 2CO 3溶液中加入足量CaCl 2溶液,溶液红色褪去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 2气体:ClO -+SO 2+H 2O=HClO +HSO 3- B .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2I -+2H ++H 2O 2=I 2+ 2H 2O C .磨口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 2+2Na ++2OH -=Na 2SiO 3↓+H 2O D .NaHCO 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 3-+ OH -+ Ba 2+=H 2O+BaCO 3↓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1mol L -?氨水溶液:Na +、K +、OH -、NO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