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2009-2010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3.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冷冲压工艺是在常温下,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

产生或,

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选择压力机时,必须使模具的闭合高度介于压力机的与

之间。

3.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

复合模。

4.侧刃常被用于模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

的。

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四部分组成。

6.落料件的尺寸与刃口尺寸相等,冲孔件的尺寸与尺寸相等。

7.影响冲裁件毛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8.注塑模的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它与注塑机的

重合。

9.注塑模的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的,最好开设在

上。

10.注塑模的浇注系统主要由、、与组成。

11.塑料模分型面的形状有、、与。

12.为便于塑件脱模,模具开模时,一般使塑件留在上。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冲裁模的结构类型中精度最高是 ( ) 。

A.单工序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D.简易冲模

2.冷冲模上模座通过 ( )安装在压力机的滑块上。

A.凸模固定板

B.模柄

C.导柱

D.垫板

3.在合理的冲裁间隙范围内,适当取大间隙有利于( )

A.提高冲裁件质量

B.延长模具寿命

C.提高材料利用率.

D.提高生产率

4.复合模与级进级模比较则( ) 。

A.生产效率较高.

B.生产安全性好.

C.冲制的工件精度高.

D.冲制工件的形状不受限制.

5.当弯曲模间隙过大时,对U形弯曲件的不利影响是( )

A.弯裂

B.翘曲

C.回弹

D.畸变

6.当工件的弯曲线方向与板料的纤维方向()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

A.垂直 B.成45° C.平行 D.成任意角度.

7.冲制一工件,冲裁力为 F ,采用刚性卸料、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

A .冲裁力 + 卸料力

B .冲裁力 + 推料力

C .冲裁力 + 卸料力 + 推料力

8.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金属嵌件预热的目的是()

A.加热物料

B.增加嵌件强度

C.减小嵌件周围塑料的收缩应力

D.有利于排气

9.注塑成型工艺适用于()

A.热固性塑料

B.热塑性塑料与某些热固性塑料

C.热塑性塑料

D.所有塑料

10.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与注塑成型工艺的最大区别是()

A.前者有牵引装置,而后者没有

B.前者模具不用预热,而后者需预热

C.前者适用于热固性塑料,后者不行;

D.前者过程是连续的,而后者是间断的

11.下列对注塑件成型精度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A.模具制造精度

B.模具磨损程度

C.塑料收缩率的波动

D.注塑机的类型

12.塑料压注模主要用于加工( )

A.热塑性塑料

B.热固性塑料

C.通用塑料

D.工程塑料

13.采用直接浇口的单型腔模具,适用于成型()塑件

A.平薄易变形

B. 壳形

C. 箱形

D.支架类

14.在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斜导柱的倾角范围应该是()。

A.0°~30°

B.12°~22°

C.15°~30°

D.15°~45°

15.相对来说,模具零件在工作中特别需要冷却的零件是()。

A、型腔

B、大型芯

C、小型芯

D、侧型芯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5分)

1.如果模具闭合高度大于冲床的最大闭合高度,就会使模具安装不上。()

2.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3.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控制材料送进时的导向。()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5.冲裁模的间隙应当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6.拉深变形时,润滑剂应涂刷在毛坯与凹模接触的一面()

7.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越大()

8.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9.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是相同的。()

10.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11.注塑成型时,尽可能采用强制脱模。()

12.对同一塑件而言,尽可能将其壁厚设计成一致。()

13.当分流道较长时,其末端应开设冷料穴。()

14.水敏性较强的塑料成型前一般不需要干燥。()

15.尺寸较大的塑料模具一般采用4个导柱;小型模具通常用2个导柱。()

1.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凸模结构设计的三原则。

2.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有何意义?

3. 哪些情况下要考虑采用弹簧先行复位机构?

4.为什么塑件要设计成圆角的形式?

5.设计塑件时,其壁厚为什么不能过小或过大?

五、论述题(10分)

阅读图示模具装配图,回答指定的

问题。

(1)指出模具的类型与结构

(2)指出件号5~14的名称;件

号5、6、9、13

的作用

2009-2010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1.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冷冲压工艺是在常温下,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

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选择压力机时,必须使模具的闭合高度介于压力机的最大闭合高度与最小闭合高度之间。

3.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倒装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正装复合模。

4.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连续模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的进给步距。

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带四部分组成。

6.落料件的尺寸与凹模刃口尺寸相等,冲孔件的尺寸与凸模刃口尺寸相等。

7.影响冲裁件毛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刃口磨钝。

8.注塑模的主流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位置,它与注塑机的喷嘴轴心线重合。

9.注塑模的排气槽通常开设在型腔的最后被填充部位,最好开设在分型面上。

10.注塑模的浇注系统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与冷料穴,组成。

11.塑料模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与曲面。

12.为便于塑件脱模,模具开模时,一般使塑件留在动模上。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冲裁模的结构类型中精度最高是 ( C ) 。

A.单工序模

B.级进模

C.复合模

D.简易冲模

2.冷冲模上模座通过 ( B )安装在压力机的滑块上。

A.凸模固定板

B.模柄

C.导柱

D.垫板

3.在合理的冲裁间隙范围内,适当取大间隙有利于( B )

A.提高冲裁件质量

B.延长模具寿命

C.提高材料利用率.

D.提高生产率

4.复合模与级进级模比较则( C ) 。

A.生产效率较高.

B.生产安全性好.

C.冲制的工件精度高.

D.冲制工件的形状不受限制.

5.当弯曲模间隙过大时,对U形弯曲件的不利影响是( C )

A.弯裂

B.翘曲

C.回弹

D.畸变

6.当工件的弯曲线方向与板料的纤维方向(A )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

A.垂直 B.成45° C.平行 D.成任意角度.

7.冲制一工件,冲裁力为 F ,采用刚性卸料、下出件方式,则总压力为

(B )。

A .冲裁力 + 卸料力

B .冲裁力 + 推料力

C .冲裁力 + 卸料力 + 推料力

8.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金属嵌件预热的目的是( C )

A.加热物料

B.增加嵌件强度

C.减小嵌件周围塑料的收缩应力

D.有利于排气

9.注塑成型工艺适用于( B )

A.热固性塑料

B.热塑性塑料与某些热固性塑料

C.热塑性塑料

D.所有塑料

10.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与注塑成型工艺的最大区别是( D )

A.前者有牵引装置,而后者没有

B.前者模具不用预热,而后者需预热

C.前者适用于热固性塑料,后者不行;

D.前者过程是连续的,而后者是间断的

11.下列对注塑件成型精度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D )

A.模具制造精度

B.模具磨损程度

C.塑料收缩率的波动

D.注塑机的类型

12.塑料压注模主要用于加工( C )

A.热塑性塑料

B.热固性塑料

C.通用塑料

D.工程塑料

13.采用直接浇口的单型腔模具,适用于成型( B )塑件

A.平薄易变形

B. 壳形

C. 箱形

D.支架类

14.在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斜导柱的倾角范围应该是(B )。

A.0°~30°

B.12°~22°

C.15°~30°

D.15°~45°

15.相对来说,模具零件在工作中特别需要冷却的零件是(B )。

A、型腔

B、大型芯

C、小型芯

D、侧型芯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5分)

1.如果模具闭合高度大于冲床的最大闭合高度,就会使模具安装不上。(√)

2.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3.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控制材料送进时的导向。(×)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5.冲裁模的间隙应当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6.拉深变形时,润滑剂应涂刷在毛坯与凹模接触的一面(√)

7.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越大(√)

8.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9.同一塑料在不同的成型条件下,其流动性是相同的。(×)

10.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分型面可能是垂直、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

11.注塑成型时,尽可能采用强制脱模。(×)

12.对同一塑件而言,尽可能将其壁厚设计成一致。(√)

13.当分流道较长时,其末端应开设冷料穴。(√)

14.水敏性较强的塑料成型前一般不需要干燥。(×)

15.尺寸较大的塑料模具一般采用4个导柱;小型模具通常用2个导柱。(√)

2.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凸模结构设计的三原则。

答:定位方式要精确、可靠,凸模安装到固定板上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其轴线或母线不允许发生任何方向的移位,否则将造成冲裁间隙不均匀降低模具寿命,严重时可造成凹模刃口损坏。

防止拔出回程时,卸料力对凸模产生拉伸作用。凸模的结构应能防止凸模从固定板中拔出来。

防止转动对于工作段截面为圆形的凸模,不存在防转的问题,对于非完整圆形截面的凸模,必须保证凸模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转动,否则会造成模具损毁。

2.什么是冲模的压力中心?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有何意义?

答: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模具在冲压时,被冲压材料对冲模的各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也就是冲模在工作时所受合力的作用点位置。在设计模具时,必须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重合,否则,压力机在工作时会受到偏心载荷的作用而使滑块与导轨产生不均匀的磨损,从而影响压力机的运动精度,还会造成冲裁间隙的不均匀,甚至使冲模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设计冲模时,对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 , 在实际生产中,只要压力中心不偏离模柄直径以外也是

可以的。

3. 哪些情况下要考虑采用弹簧先行复位机构?

答:○1采用活动镶块或活动凹模推出时,便于安置活动镶块及凹模;

○2为避免推杆与侧型芯发生干涉;

○3合模时,有些成型零件与复位杆同时受压迫,为了保护成型零件;

○4为实现多次推件动作。

4.为什么塑件要设计成圆角的形式?

答:塑件的尖角部位在成型时会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冲击振动时易开裂,塑件设计成圆角,不仅避免产生应力集中,提高了塑件强度,还有利于塑件的充模流动,同时模具型腔对应部位亦呈圆角,这样使模具在淬火和使用时不致因应力集中而开裂,提高了模具的坚固性。5.设计塑件时,其壁厚为什么不能过小或过大?

答:塑件壁厚最小值应以满足塑件在使用时要求的强度和刚度,并能使塑料熔体顺利充满整个型腔为限。若壁厚过小,因流动阻力极大,因而成型形状复杂或大型塑件困难。反之,壁厚过大,不但塑料用得多,而且制件易出现内部空孔,外部凹陷缺陷,成型周期延长。

五、论述题阅(10分)

阅读图示模具装配图,回答指定的问题。

(1)指出模具的类型与结构

(2)指出件号5~14的名称;件号5、6、

9、13

的作用

答案:

(1)模具的类型与结构:单分型面注射模(2分)

(2)模具零件的作用与名称

件号5——推件板;作用:开模后推出塑件(1分)

件号6——型芯固定板;作用:固定型芯(1分)

件号7——支承板;(0.5分)

件号8——支架(0.5分)

件号9——推板;(0.5分)

作用:通过推杆与推件板推出塑件(1分)

件号10—推杆固定板(0.5分)

件号11—推杆(0.5分)

件号12——导柱;作用:合模导向(1分)

件号13——定模板;作用:成型产品外形(1分)

件号14——定模座板(0.5分)

2010-2011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两分﹐共20分)

3.M8螺丝底孔直径为____MM﹐螺距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0.15厚的不锈钢钢板冲裁间隙为____MM,当冲?

3.0+0.03/0的孔时,冲头直径应为____MM,落料孔径为____;

4. 1.0MM厚的GI料要攻M3的螺纹芽时,其预冲冲头直径为____MM,其抽芽冲头

直径应为____;

5.直径25的棕色弹簧,长度为50MM,装配弹簧之模板孔径应为____MM.其压缩

比为____MM;

6.?20.0的导柱与脱料板的配合孔径为____MM,?5.0±0.005的冲头,其脱料板孔

径应为____MM;

7.模座T=50.0,垫板为T=20.0MM,夹板为T=25.0MM,三块板连接螺丝为____MM;

8.?2.0以下的孔径(含?2.0)如孔数众多且集中,则采用细孔放电,如零散之?2.0

应试着提升各人能力,采用____MM钻孔,如无法达成再采用_______;

9.?6顶料销,模板孔径为____MM,垫板,夹板孔为____或____逃孔,模座攻芽____

或____;使用____或____止付螺丝;

10.顶料销在使用过程中,应先研磨____,再倒小角,再用砂纸____,以避免冲压件

____.

11.?10.0固定销要用钻床加工时,应先用____钻头钻孔,再用____铰刀铰孔;

12.铰刀的使用,应特别注意____和____,以避免铰刀____,旋进和退屑均为___时钟

方向,利用向____和向____旋力,来达成旋进或退屑,如遇到无穿孔式固定销孔,应使用____式固定销;

13.钻固定销孔时,应注意钻头研磨时,两刀刃中心点及_____以避免孔径____,无法

使用铰刀;

14.夹板厚度为25MM,垫板为22MM,弹簧长度应为____MM;

15.在冲裁的断面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特征;

16.滚珠式外导柱,外导套的配合间隙一般为______;

17.冲子的固定方式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8.落料时冲件的尺寸决定于______,在冲孔时,孔的尺寸决定于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下模板之导柱孔绝对不能倒角处理; ( )

3.一模板要使用?25的优力胶时,其装配模板内孔径应为?30; ( )

4.所有工件在经过研磨后,如果采用退磁处理时,会损坏工件,绝不能退磁( )

5.在检验圆内孔径时,我们可以用塞规来确定是否合格( )

6.在选用孔与轴之间的配合时,通常轴的精度要比孔高一些,如H6/k5;( )

7.在机械制图中?10和?10.00是不同的: ( )

8.抽芽破裂主要原因是预冲孔孔径过大( )

9.中性层是计算产品弯曲展开的基准( )

10.钨钢在磨床上加工时,可选用铬吨砂轮研磨; ( )

11.成型模,凸凹模配合之间隙一定要大于一个产品材料厚度值;( )

12.不锈钢成型时,其产品尺寸精度难以调整( )

13.抽芽冲头直径可决定于丝攻的大小;( )

14.SKH9之材质冲头在须氧焊修补时,可选用SLD材质之类的氧焊条进行氧焊

( )

15.当冲压生产线之IPQC人员在送检时,有一尺寸被检测有疑问,立即要求产线停

线,

模修无须确认,立即修模( )

16.模修没有资格检验模治具是否准确( )

17.在模具需要更换弹簧时,可选用同长度的任何颜色的弹簧( )

18.在冲头经常断裂时与下模间隙有关( )

19.连续模在作保养研磨下模板时,只需将模板表面研磨后就可组立试模( )

20.某一测量塞规测量一孔径时,发现有轻微过松,模修只可将冲头作稍微抛光处

理即可( )

21.抽引对润滑油的选用与被加工材料材质无关,但与产品抽引高度有关( )

22.抽引油的选用与抽引速度有关系( )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变形工艺的有( )

A.半剪

B.回压

C.色拉

D.整平

E.压毛边

2.抽芽破裂原因有( )

A.材质太硬

B.材质太厚

C.抽芽冲不够圆

D.抽芽冲前端椎尖角大于预冲孔孔径

E.预冲孔太大

3.折边角度偏小之原因有( )

A.压线太深

B.压线太宽

C.上下模之配合间隙太大

D. 折边挡块螺丝缩的太紧

E.模具闭合太死

4.弹簧的排列硬考虑哪些因素( )

A.是否距离冲头太近

B.受力重点部位

C.该模属何种工艺

D.冲床的行程是否满足

E.弹簧太多太强,浪费成本

5.抽引与哪些因素有关( )

A.材质选用碳化钨的冲子与模仁

B.润滑油的选用

C.SRM的调控

D.加油的部位

E.冲床吨位

6.成型之折边模的脱料板与挡块有哪些关系( )

;

以上

2.请说出平面度不良有哪些因素引起?

2010-2011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1.?6.7﹔是指螺丝之级数的粗细之分

2.单边0.05--0.07﹔?

3.01+0.01/-0 ﹔3.10+0.04/-0

3. 1.50﹔?2.6

4.?26﹔18%~24%

5.20.0+0.03/0 ﹔?5.03±0.005

6.75.0

7.?1.2﹔细孔放电

8. 6.1﹔?8.7或10.5﹔M10或M12﹔M10或M12

9.顶端﹔打滑或抛光﹔压痕

10.?9.8MM﹔?10.0

11.退屑﹔施力﹔断裂﹔顺﹔上﹔下﹔附牙

12.角度﹔变大

13.50

14.塌角带或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区

15.0.03MM

16.挂台﹔铆焊﹔螺丝连接

17.凹模﹔冲头

二﹕判断题﹕

1.ㄨ

2.ˇ

3.ㄨ

4. ˇ

5. ˇ

6. ˇ

7. ㄨ

8. ˇ

9. ㄨ10.ㄨ

11. ˇ12.ˇ13.ˇ14. ㄨ15.ㄨ

16. ㄨ17. ˇ18. ㄨ19. ˇ20. ˇ21. ㄨ三﹕不定项选择﹕

1.B ,C ,E

2.A ,C ,E

3.A, D, E

4.A, B ,C, E

5.A ,B ,C, D

6.A ,B, C ,D

四﹕计算题﹕

1.BH=3.6 HC=6.4

2. 131.45MM

五.画出第三视图

3.(1.)上下模入子可与冲头之配合模板高度高低不平

(2.)上下模板面凸凹不平

(3.)送料和整平精度不够﹐或冲床精度不够

(4.)产品材料来料平面度不良

(5.)产品材料材质不符合要求

(6.)产品切边毛边引起或切边凹陷

(7.)产品在模具内不通畅互撞

4.下模成型入子AB或CD表面要研磨斜面来消除反弹以达到平行度OK﹐两邻

角成型入子应追加压线。

5.改善冲头材质为SKH﹐SLD﹐ASP23等或比其更好的材质﹐另外﹐冲头加工

没有过度R角及5.0尺寸太长﹐故冲头强度不够而易折断。

2010-2011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1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答题卡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每题1分。满分10分)

()1、电火花加工可以避免电极损耗的问题。

()2、对于一模多腔的注塑模,若各型腔或各型芯其相应形状、尺寸都完全一致,则同一模成型后的制品其相应形状、尺寸显然也是完全一致的。()3、一般塑料模具设计中,零件的精度要求到0.001mm。

()4、二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其特征是浇注系统的冷凝料与塑件是在不同的分模面和分型面上驱取出的;而三板式结构的注塑模却是在同一个分型

面上取出的。

()5、注塑模型腔和型芯的脱模斜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控制在1o~3o范围之内。

()6、粗加工、断续切削和承受冲击载荷时,为了保证切削刃的强度,应取较小的后角。

()7、注塑模的进料口大则收缩也大,进料口小则收缩也小。

()8、卧式注射机为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均沿倾斜方向布置的注射机。()9、所谓前刀面磨损就是形成月牙洼的磨损,一般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引起的。

()10、带螺纹塑件常用强制、手动和机动三种方法来脱模。

二、单项选择题(第11~3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括号中,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每题1.0分。满分20分):

11、塑件的设计应使尽可能简单,以便于注塑模的制造及塑件成型。

A、分型面

B、外表形状

C、流道系统D以上都是

12、塑件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性能、收缩率大小、塑件的等因素有关。

A、分型面

B、外形尺寸

C、尺寸精度D表面粗糙度

13、在设计注塑模各成型零件公称尺寸和公差时,除了附加收缩量外,设计者还必须给出。

A、材料热处理硬度

B、表面粗糙度

C、脱模斜度D塑件的尺寸

14、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的波动和塑料模的制造误差。

A、塑料收缩率

B、模具温度

C、注射压力

15、为了使冷凝料能顺利脱模,注塑模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圆锥形,一般其锥角a为。

A、1o~3 o

B、2 o ~5 o

C、4 o ~8 o C、12 o ~18 o

16、在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斜楔锁紧块的楔角∮必须比斜导柱的斜导柱的斜角a

大。

A、0.5 o ~1 o

B、1 o ~1.5 o

C、2 o ~3 o

D、2 o ~5 o

17、顶杆与顶杆孔之间的间隙配合一般选用H8/s8,配合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 应为。

A、0.63~1.25um

B、小于0.16 um

C、小于0.08 um

D、大于1.25 um

18、在设计抽芯机构时,要求在合模时必须有对滑块起锁紧作用。

A、限位块

B、挡块

C、楔紧块

D、定位螺钉

19、加工中心刀柄与主轴孔的配合锥面一般采用的锥柄。

A、7:24

B、7:25

C、9:24

D、9:25

20、ABS的收缩率为()。

A、0.7%∽1.0%

B、0.4%∽0.6%

C、0.3%∽0.8% D 1%∽1.5%

21、钻φ3~φ20小直径深孔时,应选用比较适合。

A、外排屑深孔钻;

B、高压内排屑深孔钻;

C、喷吸式内排屑深孔钻;

D、麻花钻。

22、下列三种浇口中,主要用于成型尺寸大壁又厚或大而深的塑件的浇口是:

()

A、直接浇口

B、点浇口

C、侧浇口

D、潜入浇口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脱模机构中,顶杆应设置在靠近脱模阻力较大的部位。

B、脱模机构中,塑件只能从动模顶出,不能从定模顶出。

C、脱模机构中,强制脱模可适用于螺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塑件。

24、下列三种示图中,分型面选择不合理的是:()

25、下列哪一种不是斜导柱的形式:()

(A)(B)(C)

26、注塑成型容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塑料,如聚氯乙烯等,应特别注意选择??的钢材。

A、高硬度

B、高强度

C、耐腐蚀

D、耐磨

27、以下哪一个部件是成型零件???

A、导柱

B、型腔

C、锁紧块

D、斜导柱

28、如果注塑机喷嘴头部半径为18mm,那么主流道衬套凹坑半径不可以采用的是??。

A、18mm

B、20mm

C、22mm

D、24mm

29、一般地,模具设计和制造时,型芯尺寸先取??值,型腔尺寸先取??值,

便于修模和防止模具自然磨损。

A、大、大

B、小、大

C、小、小

D、大、小

30、普通三板模(小水口模)的分型面的数量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多项选择题(第31~40题。每一选择题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括号中,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每题2.0分。满分20分)

31.下列选项中,与决定一套一模多腔的模具机构成败关键有关的是。

A. 产品的产量

B. 分模面的选择

C. 浇注系统的机构

D. 制品的布置型式

32.顶出板顶出方式常用于。

A. 机构复杂的产品

B. 透明的产品

C. 深腔壁薄的产品

D. 透顶的产品

33.产品的不良现象与产品设计有关的是。

A. 缺胶

B. 变形

C. 缩水

D. 流纹34.下列选项符合ABS塑料基本特点的是。

A. 综合性能比较好

B. 缺口敏感性较好

C. 耐热性比较好

D. 较大的收缩率,较宽的成型工艺范围

35

.在设计塑件时,塑件壁厚不均会产生如下什么问题 。

A. 局部厚胶位如图1所示,易产生表面收缩凹陷。

B. 如图2所示,胶件两边薄胶位,易产生成形滞流现象。

C. 止口位如图3所示,胶厚采用渐变方法以消除表面白印;另有胶件内部拐角位增加圆角使其壁厚均匀。

D. 如图4所示,尖角位表面易产生烘印,避免烘印的办法是加圆角过渡。

胶厚渐变 增加圆角使壁厚均匀

胶厚突变易产生白线

壁厚不均匀影响流动

图3 图4

36.下列观点是符合浇口的设计原则 。

A. 保证胶料的流动前沿,能同时到达型腔末端,并使其流程为最短。

B. 浇口应先从壁厚较厚的部位进料,以利于保压,减少压力损失。

C. 浇口的位置应在胶件容易清除的部位,修整方便,不影响胶件的外观。

D. 避免浇口处产生气烘、蛇纹等现象。

厚胶位易收缩凹陷

图1

图2

两边薄胶薄,易产生滞流,须加厚

尖角位表面易产

生烘印

加圆角避免烘印

37.浇口位置选择的设计时一般要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A. 流道应尽量减少弯折。

B. 考虑去除浇口方便,修正浇口时在塑胶制品上不留痕迹以保证外观。

C.模具型腔数越多越好,浇口越大越好。

D. 以上皆是。

38.模具设计时,应力求成形零件具有较好的装配、加工及维修性能。为了提高成形零件的工艺性,主要应从以下哪几点考虑。

A. 保证成型零件的强度,易于装配。

B. 不能产生尖钢,薄钢;易于加工。

C.易于修整尺寸及维修。

D. 以上A与B是正确的。

39.从模具结构角度考虑满足模具结构空间要求注意哪几点。

A. 模具结构件有足够强度。

B. 与其它模胚构件无干涉。

C. 有运动件时,行程须满足出模要求。有多个运动件时,无相互干涉。

D. 需要司筒的位置要避开顶棍孔的位置。

40.以下属于模具基本结构的是。

A . 加热系统 B. 冷却系统 C. 顶出系统 D. 浇注系统

四、问答题(第41~44题,请将答案回答在答题卡上,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满分50分)

41、请绘制出典型三板模(小水口模)DCI的结构意图,标明各模板的名称并注明分型面位置及三板模的特点。(10分)

42、看模具总装图,按序号写出下列各部件的名称:(10分)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8

10 20

43、工艺改错题:请找出以下各图中存在的工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 (每图4

分,共20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