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大提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大提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大提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在众多的交响乐作品中,大提琴总是被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大提琴低沉、抒情、开朗、深情的音质,极大地丰富了交响乐的表达形式。从十八世纪伊始,诸多音乐家将大提琴独特的音质巧妙地融入到音乐作品中,也将大提琴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内涵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么,如何提升大提琴的艺术表现力对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提升艺术想象力

艺术的想象力是内心与作品碰撞产生的火花,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的产生是建立在对音乐理解、体验、掌握等能力基础之上。合理的想象是基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展开的,要忠实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在进行艺术想象时,可以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但不能背离初衷,出格的想象是不能正确展现音乐作品风格的。艺术的想象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出来,比如在演奏一些富有情节的作品时,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身处于一个与作品意境相符合的画面。想象力越丰富,挖掘音乐内涵就越有深度,就越能展现音乐的表现力。

二、加强演奏理解力

大提琴演奏者要想完美的诠释音乐作品必须做到对乐曲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任何一个作品的诞生都有其创作背景,对音乐的正确理解,首先离不开对作品创作背景的分析;其次要正确的理解作品的风格。事实上,在大提琴的演奏实践中,演奏者每时每刻都要用心去揣摩作品创作者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加入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一个作品的时代风格,流派特征以及音乐的性质和作品本身所富有的内涵需要演奏者长久以来不间断的练习。作为演奏者常常只是关注乐曲音符所体现的音乐内容,做到不错音以及完整的演绎完一首乐曲,对音乐作品本身的内涵缺乏理解,更谈不上加上自

己的理解去升华作品。综上所述,作为一位称职的大提琴演奏者,专业扎实和能力全面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演奏技巧也是一个优秀的大提琴演奏者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将演奏技巧融入到作品中,对作品有深刻的自我认识和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

三、锻炼演奏技巧

一个出色的大提琴演奏者,不仅需要灵巧的左手,而且需要一個敏感的、细微而灵巧的右手,因为在大提琴演奏中,作品的感情、思想因素主要是通过右手来表现的,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与之配合,以求声音的平均、统一。从某种程度上说,左手负责还原乐谱受听觉支配;右手则听从内心感受,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和演奏者的体验发掘出来。右手运弓力度、速度、间歇以及各种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使作品的灵魂能够从演奏者到听者之间进行传达。除此之外身体的各部位都要与之配合,不然会显得十分僵硬,整个身体姿态适当紧张或松弛,这些细微调整、变化,都有助于右手运弓和感情的表达。当然,身体的配合和肢体的表达不能夸张,要以合乎规范为界限。

发音的关键在于音头,也就是说在运弓时,要有一个好的、正确的起奏。因为只有好的、正确的起奏,才能使琴弦产生规则的、充分的振动,从而发出优美纯正的声音。由于起奏音有强有弱,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安静柔和的起奏,要以柔和的力度和较少的弓毛,从非常接近琴弦的地方开始运弓:热情有力的起奏,运弓可事先加上压力,并配以快的运弓速度,让弓“咬”住琴弦,发出刚劲有力的声音。大提琴演奏者只有经常参加舞台实践活动,多进行练习,才能正确表现音乐的从容和气质,才能不拘谨,发挥出真实演奏水平,才能具备控制舞台的能力。

四、控制呼吸能力

呼吸是一切声乐的基础,对于大提琴来说,呼吸的重要性远不如歌唱,但是大提琴的艺术表现力则完全离不开演奏者对呼吸作用的深刻认识。悦耳动听的歌唱需要自然的呼吸作为匹配,美妙的演奏同样也需要良好的呼吸调控。当演奏者完全投入到乐曲中时,他的情感随

着乐曲的喜怒哀乐,呼吸也会产生或急或缓、或浅或深的变化。所以,基于这一点,演奏者一定要把握呼吸的节奏,与音乐的故事进展、音乐流动形成和谐的整体,在无形中对呼吸能够控制自如。笔者在多年的大提琴演奏实践中发现,一旦呼吸没有调节好,往往会导致身体僵硬、情绪紧张、表情拘谨,这严重影响了演奏的真实水平。一个优秀的大提琴演奏者,会利用呼吸的作用,对乐曲旋律中蕴含的音乐元素掌控得当。能够对呼吸在大提琴演奏中的作用有正确认识,以及深刻理解和应用呼吸的方法,对大提琴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大提琴因其特殊的音乐风格以及美妙的音乐旋律被人们所喜爱。作为大提琴演奏者,艺术表现力也是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