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炮眼布置图

爆破炮眼布置图
爆破炮眼布置图

隧道断面图(图1)

隧道外轮廓图(图2)

台阶法光面爆破爆破总体炮眼布置图(图3)

台阶法爆破上台阶炮眼布置图(图4)

A-B截面的纵断面图(图5)

下台阶炮眼布置图(图6)

洞身开挖常见工法图解

一级建造师施工图解:洞身开挖常见工法图解 一、施工方法 本标段工程各隧道洞身段开挖,单线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CRD法,Ⅵ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线隧道Ⅲ、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作业法或大拱脚台阶法施工。 二、开挖工艺 详见“图4-4-2隧道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4-4-2隧道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三、开挖方法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程序见图4-4-3。 图4-4-3全断面法开挖顺序图(2)台阶开挖法

根据围岩状况,确定上台阶领进长度L,台阶法施工程序见图4-4-4。 台阶法施工程序:开挖1,施作。Ⅱ拱部初期支护;开挖3,施作。Ⅳ曲墙部分初期支护;施作Ⅴ及Ⅵ步仰拱及填充;适时进行Ⅶ步施工,施作防排水系统及二次衬砌。 图4-4-4台阶法开挖顺序图 (3)三台阶七步开挖作业法 开挖法施工程序及步骤见图4-4-5。 1、上部环形土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2、左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3、右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4、左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5、右侧导坑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6、预留核心土开挖; 7、仰拱开挖;Ⅷ、仰拱部支护;Ⅸ、仰拱回填浇筑;Ⅹ、拱墙防水板及二次衬砌。

图4-4-5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程序及步骤图 (4)大拱脚台阶开挖法 大拱脚台阶开挖法施工程序及步骤见图4-4-6。 1、上部左侧开挖,回填大拱脚、进行初期支护; 2、上部右侧开挖,回填大拱脚、进行初期支护; 3、下部左侧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4、下部右侧开挖,进行初期支护; 5、仰拱开挖;Ⅵ、仰拱部支护衬砌;Ⅶ、仰拱回填浇筑;Ⅷ、拱墙防水板及二次衬砌。 图4-4-6大拱脚台阶开挖法施工程序及步骤图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一二三模板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 一) 前言: 本文来自于多个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现场施工人员等与三峡十年的信息交流, 意见反馈等方式取得的大量电气图第一手信息资料, 以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参考学习! 本文共分为十九个章节, 分三篇。第一篇共计九个章节介绍。 一、电气图定义: 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广义地说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用以说明系统、成套装置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或连接关系, 或者用以提供工作参数的表格、文字等, 也属于电气图之列。 二、电气图分类: 1、系统图或框图: 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 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 2、电路图: 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 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 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目的是便于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

3、功能图: 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电路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一种图, 其用途是提供绘制电路图或其它有关图的依据。 4、逻辑图: 主要用二进制逻辑( 与、或、异或等) 单元图形符号绘制的一种简图, 其中只表示功能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逻辑图叫纯逻辑图。 5、功能表图: 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6、等效电路图: 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 如R、 L、 C) 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7、程序图: 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8、设备元件表: 把成套装置、设备和装置中各组成部分和相应数据列成的表格其用途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9、端子功能图: 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 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10、接线图或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 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⑴单元接线图或单元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结构单元指在各种情况下可独立运行的组件或某种组合体) ⑵互连接线图或互连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 线缆接线图或接线表) ⑶端子接线图或端子接线表: 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端子, 以及接在端子上的外部接线( 必要时包括内部接线) 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

各种炮眼布置标准

1、“作业场所有规范的、符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爆破说明书和避灾路线图” 爆破说明书的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放炮地点的炮眼布置图和炮眼说明表。 (1)炮眼布置图必须标明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断面尺寸,炮眼的位置、个数、深度、角度及炮眼编号,并用正面图、侧视图和俯视图表示。 (2)炮眼说明表必须说明炮眼的名称、深度、角度、装药量、封泥长度、连线方法和起爆顺序。 (3)爆破说明书必须编入采掘作业规程,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及时修改和补充。2、“图板图文清晰、正确,保护完好” 图表按比例绘制,内容、尺寸标注准确、齐全;牌板应附标题栏;牌板表面应保持清洁,无浮尘。 3、“图板悬挂位置合理,便于作业人员观看: 牌板制作应规格统一、悬挂整齐。牌板应悬挂在人行道一侧,上平面距底板高度不超过,距离迎头岩(半煤岩)巷不超过200m、煤巷不超过500m。 4、“现场作业人员熟知三图一表” 一、通用标准 (1)动力电缆和通讯信号电缆进行分类吊挂,通讯信号电缆挂在动力电缆上方,间距大于100mm;信号电缆之间、动力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电缆钩间距米,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少于1.米;

(2)巷道交岔点处电缆要顺巷帮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窝处弯成圆弧,不拐死弯,然后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 (3)单根通讯信号电缆过帮过顶采用塑料扎头,每米捆扎一扣。 (4)多根电缆从巷道的一边过到另一边时,电缆沿巷顶板贴顶敷设且电缆走向与巷道走向垂直,电缆固定用专用的电缆卡箍(见附图),间距为不大于米。 (5)电缆出开关、接线盒后先向下弯曲,比喇叭口低50mm以上,两侧电缆弯曲弧度自然一致。 (6)小绞车操作台上的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出线弧度。 (7)四小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四小电器中心线高于两侧电缆50mm 以上。 (8)高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500mm,接线盒应与巷道方向一致,用电缆钩或固定架固定在帮上,离巷道底板,并按标准做好接地。 (9)低压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300mm,四通必须盖向外,小喇叭口朝下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巷道帮上。 (10)接线盒两端电缆弯曲部分随电缆自由走向而固定,高度离巷道底板不低于,严禁强行弯曲。遇到风水管时,必须相距300mm以上。 (12)电缆标志牌的悬挂:电缆标志牌必须规格统一,标志牌上的内容包括电缆的管理单位、规格型号、长度和用途等;悬挂地点:在改变电缆直径、接线盒出线端、电缆的拐弯处、分岔处均应悬挂电缆标志牌。在采掘巷道内,原则上沿电缆走向每1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不足100米时,至少应在一处悬挂电缆标志牌。在大巷等其它通过电缆的巷道内,每200米悬挂一块电缆标志牌。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 (二)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二) 本篇共计七个章节: 九、图线、字体及其他: 1、图线: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虚线、细点划线、粗点划线、双点划线,代号依次为A、B、C、D、F、G、J、K。 2、字体:如上图 3、箭头和指引线 开口箭头:用于电气能量、电气信号的传递方向(能量流、信息流流向) 实心箭头:用于可变性、力或运动方向,以及指引线方向。 指引线:指示注释的对象,应为细实线。 指引线末端加注标记:指向轮廓线内,用一黑点;指向轮廓线上,用一实心箭头;指向电气连接线上加一短划线。 4、围框:当需要在图上显示出图的某一部分,如功能单元、结构单元、项目组时,可用点划线围框表示。如在图上含有安装在别处而功能与本图相关的部分,这部分可加双点划线。 5、比例:图面上图形尺寸与实物尺寸的比值。通常采用的缩小比例系列:1:10、1:20、1:50、1:100、1:200、1:500。 6、尺寸注法 尺寸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箭头(或45°短划线)、尺寸数字四个要素组成。 ⑴、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 ①、物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的尺寸数字为依据,与图形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②、图样中的尺寸数字,如没有明确说明,一律以mm为单位。 ③、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④、物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⑵、尺寸注法 ①、线性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的尺寸数字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②、角度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也可采用引出注写的方式。 ③、在没有足够的位臵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也可移出标注。 ④、一些特定尺寸必须标注符号,如直径符号Φ、半径符号R、球符号S、球直径符号SΦ、球半径符号SR,厚度符号δ、用参考尺寸用()表示。正方形符号用□。 7、安装标高有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之分。

隧道工程钻眼爆破工法

在石质隧道中,采用最多的是钻眼爆破法。其原理是利用装入钻孔中的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及爆炸物做功来破碎坑道范围内的岩体,可以用爆破漏斗来解释(图4-20)。 隧道工程中,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钻眼、装药、连线和引爆,同时应满足钻眼爆破施工的质量要求。为此岩石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器材和出渣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好钴爆设计,合理地确定炮眼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起爆顺序等,安排好循环作业等,以正确指导钻爆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 隧道工程中,一般要求钻眼爆破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开挖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超欠挖量符合规定要求。 (2)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破坏小,以保证围岩(坑道)的稳定性。 (3)爆破后的石渣块度大小适中,抛掷范围相对集中,符合装渣作业要求。 (4)钻眼工作量少,耗用炸药等爆破材料少等。

(5)防止对周围设备的破坏,减少对环境尤其是水的污染。为此应充分研究下面的问题:岩石的抗爆破性及抗钻性;炸药品种及用量;炮眼布置形式和炮眼数量、直径、长度;装药结构;起爆顺序和起爆网络等。 炮眼的布置 炮眼布置首先应确定施工开挖轮廓线,然后进行炮眼布置。因此钻眼前应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钻爆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而炮眼的布置、深度、角度、间距等应按钻爆设计要求确定。 隧道爆破通常采用掏槽爆破,即将开挖断面上的炮眼分区布置和分区顺序起爆,逐步扩大完成一次爆破开挖,分区是按照炮眼的位置、作用的不同有三种炮眼:即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这三种炮眼除共同完成一个循环进尺的爆破掘进外,还各有其作用,并各有不同的布置要求及长度、方向和间距等要求。 (1)隧道洞身开挖轮廓线及预留变形量。坑道开挖后,围岩由于失去部分约束而产生向坑道方向的收缩变形,所以施工开挖轮廓线应在设计开挖轮廓线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称为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围岩级别、开挖断面大小,隧道跨度大小、开挖方法掘进方式、支撑或支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变形量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分析确定并可进行调整。 (2)隧道钻爆开挖中炮眼的布置。隧道开挖爆破的炮眼数目与隧道断面的大小有关,多在几十至数百范围内。炮眼按其所在位置、爆破作用、布置方式和有关参数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1)掏槽眼的布置。 ①掏槽眼的作用是将开挖面上适当部位先掏岀一个小型槽口,以形成新的临空面,为后爆辅助炮创造更有利的临空面,提高爆破效率。 ②掏槽眼本身只有一个临空面,且受周围岩石的夹制作用,故常采用较大的炸药单耗量k值和较大的装药系数a值,以增大爆破粉碎区,并利用爆炸冲击波及爆炸产物作功,将岩石抛掷出槽口。 ③为保证掏槽炮能有效地将石渣拋出槽口,常将掏槽眼比设计掘进进尺加深10~20cm 并采用孔底反向连续装药和双雷管起爆 ④槽口尺寸常在1.0~2.5m2之间,要与循环进尺、断面大小和掏槽方式相协调。要求掏槽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⑤合理布置掏槽眼,应掌握好炮眼的三度:深度、密度和斜度,并通过计算确定用药量及放炮顺序。 ⑥掏槽方式一般可分为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两大类,如图4-21和图所示。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半圆拱断面)比例:1:50

这要看炮采还是炮掘, 1、炮采工作面。一般常用的炮眼布置有以下三种:1、单排眼,一般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2、双排眼,其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和三角眼等,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煤质中硬时可用对眼,煤质软时可用三花眼,煤层上部煤质软或顶板破碎时可用三角眼。 3、三排眼,亦称五花眼,用于煤质坚硬或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 炮眼角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炮眼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度至80度,软煤取大值,硬煤取小值。为了不崩倒支架,应使水平方向的最小抵抗线朝向两柱之间的空档。(2)、顶眼在垂直面上向顶板方向仰起5度至10度,要视煤质软硬和煤层粘顶情况而定,应保证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3)、底眼在垂直面上向底板方向保持10度至20度的俯角,眼底接近底板,以不丢底煤为原则。炮眼深度根据每次的进度而定。一般每次进度有0.8米、1米、1.2米三种。每个炮眼的装药量根据煤质软硬、炮眼位置和深度以及爆破次序而定,通常为150至600克。 爆破采用串联法联线。每次起爆的炮眼数目,应根据顶板稳定性、工作面安全情况而定。条件好时,可同时起爆数十个眼;如果条件差,顶板不稳定,每次只能爆破几个眼,甚至采用留煤垛间隔爆破的办法。 2、炮掘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三类。各类炮眼在工作面上的位置不同,爆破顺序不同,因而在爆破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布置原则也不同。 (1)掏槽眼。掏槽眼的作用是首先在工作面上将某一部分岩石破碎并抛出,在第一个自由面的基础上崩出第二个自由面,为其他炮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掏槽效果的好坏对循环进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掏槽眼的布置最为关键。掏槽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中央偏下靠近底板处,这样便于钻眼时掌握方向,并有利于其他多数炮眼能借助岩石的自重崩落。在掘进断面中如果存在有显著易爆的软弱岩层时,则应将掏槽眼布置在这些软弱岩层中。掏槽眼应比其他炮眼加深150~200mm,装药量加大15%~20%;如果是相向偏斜的炮眼,眼底间距应相距

隧道工程钻眼爆破工法

隧道工程钻眼爆破工法 在石质隧道中,采用最多的是钻眼爆破法。其原理是利用装入钻孔中的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及爆炸物做功来破碎坑道范围内的岩体,可以用爆破漏斗来解释(图4-20)。

隧道工程中,钻爆作业必须按照钻爆设计钻眼、装药、连线和引爆,同时应满足钻眼爆破施工的质量要求。为此岩石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器材和出渣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好钴爆设计,合理地确定炮眼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起爆顺序等,安排好循环作业等,以正确指导钻爆施工,达到预期的效果。 隧道工程中,一般要求钻眼爆破应满足以下条件。 (1)开挖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超欠挖量符合规定要求。 (2)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破坏小,以保证围岩(坑道)的稳定性。 (3)爆破后的石渣块度大小适中,抛掷范围相对集中,符合装渣作业要求。

(4)钻眼工作量少,耗用炸药等爆破材料少等。 (5)防止对周围设备的破坏,减少对环境尤其是水的污染。为此应充分研究下面的问题:岩石的抗爆破性及抗钻性;炸药品种及用量;炮眼布置形式和炮眼数量、直径、长度;装药结构;起爆顺序和起爆网络等。 炮眼的布置 炮眼布置首先应确定施工开挖轮廓线,然后进行炮眼布置。因此钻眼前应定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线和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钻爆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而炮眼的布置、深度、角度、间距等应按钻爆设计要求确定。 隧道爆破通常采用掏槽爆破,即将开挖断面上的炮眼分区布置和分区顺序起爆,逐步扩大完成一次爆破开挖,分区是按照炮眼的位置、作用的不同有三种炮眼:即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这三种炮眼除共同完成一个循环进尺的爆破掘进外,还各有其作用,并各有不同的布置要求及长度、方向和间距等要求。 (1)隧道洞身开挖轮廓线及预留变形量。坑道开挖后,围岩由于失去部分约束而产生向坑道方向的收缩变形,所以施工开挖轮廓线应在设计开挖轮廓线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称为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围岩级别、开挖断面大小,隧道跨度大小、开挖方法掘进方式、支撑或支护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变形量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分析确定并可进行调整。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国外的公司图纸都这么看的)

电气图纸制图规范及电气图纸的识读方法(一) 前言: 本文来自于多个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等与三峡十年的信息交流,意见反馈等方式取得的大量电气图第一手信息资料,以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参考学习! 本文共分为十九个章节,分三篇。第一篇共计九个章节介绍。 一、电气图定义: 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图。广义地说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用以说明系统、成套装置或设备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或连接关系,或者用以提供工作参数的表格、文字等,也属于电气图之列。 二、电气图分类: 1、系统图或框图: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 2、电路图:用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目的是便于详细理解作用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 3、功能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电路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一种图,其用途是提供绘制电路图或其他有关图的依据。 4、逻辑图:主要用二进制逻辑(与、或、异或等)单元图形符号绘制的一种简图,其中只表示功能而不涉及实现方法的逻辑图叫纯逻辑图。 5、功能表图: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6、等效电路图: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如R、L、C)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7、程序图: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8、设备元件表:把成套装置、设备和装置中各组成部分和相应数据列成的表格其用途表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等。 9、端子功能图: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10、接线图或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⑴单元接线图或单元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结构单元指在各种情况下可独立运行的组件或某种组合体) ⑵互连接线图或互连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线缆接线图或接线表) ⑶端子接线图或端子接线表: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端子,以及接在端子上的外部接线(必要时包括内部接线)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隧道爆破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4月26日); 3、《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9月3日); 4、垫江县大道新建工程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 5、《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6、《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 7、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8、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市政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在充分研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工地现场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法; 2、隧道中导坑、正洞钻爆作业必须严格按钻爆设计进行; 3、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及时对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不断优化爆破设计,达到最好的爆破效果; 4、钻爆设计容应包括:炮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等。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钻爆参数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 1.3 编制围 本方案适用于垫江县大道新建工程区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工程项目中隧道的爆破开挖 施工(包括中导坑、正洞)。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本项目是垫江县大道新建工程园区的主干道路,本项目总长0.94552km(K1+454.480~K2+400),路幅宽度36m,为新建工程段。项目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 项目起点与转盘相接,接点桩号为K1+454.480。沿家工业园区规划道路布线。拟建隧道位于开县家镇,设计为双连拱公路隧道,隧道宽14.75m,高8.43m,有效净高5m,两洞间距4m,路面设计高程200.91m~207.19。隧道起止里程为K1+770~K2+225,全长455m,

电气图的绘制原则和方法

电气图的绘制原则和方法: 1、电气图面的构成:边框线、图框线、标题栏、会签栏组成。 2、幅面及尺寸:边框线围成的图面啊图纸的幅面。 ⑴、幅面尺寸分五类:AO—A2号图纸一般不得加长;A3、A4号图纸可根据需要,沿短边加长。 ⑵、选择幅面尺寸的基本前提:保证幅面布局紧凑、清晰和使用方便。 ⑶、幅面选择考虑因素: ①、所设计对象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②、由简图种类所确定的资料的详细程度。 ③、尽量选用较小幅面。 ④、便于图纸的装订和管理。 ⑤、复印和缩微的要求。 3、标题栏是用以确定图样名称、图号、张次、更改和有关人员签名等内容的栏目,相当于图样的“铭牌”。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纸的右下方或下方。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会签栏是供各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会审图样时签名和标注日期用。 4、图幅的区分:在图的边框处,竖边方向用大写拉丁字母,横边方向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的顺序从标题栏相对的左上角开始,分区数就是偶数。分区的代号为字母+数字。 5、图线的布置:表示导线、信号通路、连接线等的图线一般应为直线,即横平竖直,尽可能减少交叉和弯折。 ⑴、水平布置:将设备和元件按行布置,使得其连接线一般成水平布

⑵、垂直布置:将设备或元件按列排列,连接线成垂直布置。 ⑶、交叉布置:将相应的元件连接成对称的布局。 6、电路或元件的布局 ⑴、功能布局法:简图中元件符号的布置,只考虑便于看出他们所 表示的元件功能关系,而不考虑实际位置的一种布局方法。在此布局中,将表示对象划分为若干功能组,按照因果关系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布置;每个功能组的元件应 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大部分电气图为功能图。布局时就遵守的原则: ①、布局顺序应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 ②、如果信息流或能量流从右到左或从上到下,以及流向对看图都不明显时,应在连接线上画开口箭头。开口箭头不应与其他符号相邻近。③、在闭合电路中,前向通路上的信息流方向应该是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反馈通路的方向则相反。 ④、图的引入引出线最好画在图纸边框附近。 ⑵、位置布局法:指简图中元件符号的布置对应于该元件实际位置的 布局方法。此布局可以看出元件的相对位置和导线的走向。

隧道开挖爆破设计

玉蒙铁路秀山隧道开挖爆破设计 一、工程概况 秀山隧道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境内,是昆河线玉蒙段的重点工程,全长10302m,是云南省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全线的控制性重点工程;我项目部负责出口5460m的施工任务。秀山隧道位于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以活动断层规模大,分布密集,地震活动频繁,震级大,地震破裂带长,位错量大为主要特征。围岩破碎、层理、节理十分发育,层理中常夹有湿泥土;变更后设计围岩级别主要为IV、Ⅴ级围岩地段,围岩主要为砂岩,白云岩,岩体较破碎,自稳性较差。钻爆设计本着“提高炮眼利用率,减少超欠挖,岩碴块度适合于装碴机装碴”的原则进行,采用塑料导爆管矿用电容式发爆器起爆系统,毫秒微差有序起爆。 二、实施光面爆破的必要性 通过认真核对设计资料,围岩复杂多变, 但部分围岩岩层整体性尚可,施光面爆破的先决地质条件,如下两点现实必要性。 (1) 地下水发育, 拱部挂设防水板,预防空洞的产生, 不出现滴、渗水, 保证施工质量。 (2) 隧道溶洞、溶槽、节理裂隙发育, 做好光面爆破、有利于降低对围岩的扰动, 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稳定性, 保证安全、快速施工。 三、施工方法与机具 3.1 施工方法

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降低爆破振动强度, 周边眼采用光面爆破。掏槽眼及底板眼按抛掷爆破设计, 其它炮眼采用深孔微振动控制爆破。采用微差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最大装药量钻爆法施工。IV级围岩地段全断面开挖, 设移动台架人工风钻打眼;V级围岩采用上下台阶开挖。 3.2施工机具 采用国产YT228 型手持风枪, 钻头直径38 mm ,IV级围岩钻爆平台(自制) 分三层, 每层三台钻, 立体作业。V级围岩钻爆平台(自制) 分二层(临时搭设),采用上下台阶法,高压风、水管路用软管通过岩壁引到开挖面。 3.3 进尺与炮眼深度的选择 一般随着眼深的增加, 单循环的进尺也越高。但钻眼的深度与钻眼机械有关, 随着眼深的增加, 钻眼效率降低, 而且眼孔易出现弯曲, 孔间误差过大, 影响爆破效果, 通过实践证明秀山隧道IV级围岩条件下每循环为3.2m,V级围岩条件下每循环为1.5m比较理想。 四、IV、V级围岩的钻爆参数 4.1 Ⅴ级围岩地段钻爆参数 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人工钻眼采用风钻,光面爆破,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周边眼的方向,减小超欠挖。钻爆本着尽量提高炮眼利用率,合理确定单位用药量,周边采用光爆,辅助眼提高单耗的原则进行预设计,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再行调整爆破参数。

在布局(图纸)空间按精确比例出图的方法

在布局(图纸)空间按比例出图的方法 AutoCAD2000以后的版本,均有布局功能。布局中的图纸空间,提供了模拟打印图纸、进行打印设置等新功能,使我们可能在模型空间中不考虑作图比例,而用原实物尺寸绘制图纸,当图纸绘制完成后,再在不同的布局中,设置不同的出图比例即可。但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的人还是没有充分的利用好这个功能,原因是许多设计参加的设计技巧没有完全掌握,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取得了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1.在A4(横向)图中出图的设置 1)创建新图层(目的是为了隐藏视口时用) 创建名为layout的新图层,并将该图层置为当前层。 2)切换到布局 单击AutoCAD绘图工作界面中的“布局1”标签,切换到布局,同时自动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3)设置打印设备 在如图1所示的“打印设备”选项卡中,配置打印机。

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根据自己计算机Windows系统下安装的打印机选择所要应用的打印设备。 例如:我的计算机用HP LaserJet 1020激光打印机打印A4文件的,那么在“名称”下拉列表中就选择“HP LaserJet 1020”。如图2所示: 图2 4)设置打印图纸尺寸 单击图1所示对话框中的“布局设置”标签,切换到“布局设置”选项卡中,在该选项卡中设置图纸尺寸等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5)设置图纸边距 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出图比例不符合要求,就是图纸边距没定义好。具体作法: 单击图1所示的“打印设置”标签,切换到“打印机配置”选项卡中,单击“特性”标签,弹出“打印机配置编辑器”对话框,如图4所示。 在“打印机配置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设备和文档设置”选项卡,选择“用户定义图纸尺寸和校准”中选择“修改标准图纸尺寸(可打印区域)”选项。在“修改标准图纸尺寸(Z)”下拉列表中选择“A4”,如图5所示。

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半圆拱断面)

根据现场实际岩层硬度对炮眼个数及装药量适当增减(炮眼个数不得超过5个,装药量不超过3kg),但炮眼间距及封泥量必须符合要求。 主题:炮眼掏槽已阅:517 / 回复:0 / (楼主)一、斜眼掏槽 1.单斜掏槽:单斜掏槽适用于中硬及较软的岩层,当岩层中有松软的夹层和层理、节理与裂隙结构时,各掏槽眼应尽量垂直地穿过层理、节理和裂隙,并处于巷道中心线上,避免夹钎或崩倒支架。掏槽眼数一般为1~3个,眼距为0.3~0.6 m,与工作面的平面夹角为50 °~75 °,眼深为0.8~1.5 m,装药满度系数为0.5左右。

2.扇形掏槽:适用于软岩层中有弱面可利用的巷道。它把炮眼布置在较软的煤岩层中并成一排,炮眼向同一方向倾斜,与工作面的平面夹角一个比一个大,形成扇形。掏槽眼的方向可随软层的位置选定,一般为3~5个,眼距为0.3~0.6 m,眼深通常为1.3~2.0 m,装药满度系数为0.5左右,各槽眼利用多段延期雷管依次起爆。 3.锥形掏槽:在只有一个自由面的坚硬岩石或均质岩石中爆破时,采用锥形掏槽。锥形掏槽就是将几个掏槽炮眼的眼底,集中在一点附近,实行集中装药,一齐起爆的方法。 锥形掏槽可分为三眼或四眼锥形掏槽,掏槽呈锥形。眼数、眼深和眼距根据断面大小及岩石软硬而定。眼数一般为3~6个,多为4个。眼口左右间距为0.8~1.2 m,上、下间距为0.6~1.0 m,眼底间距为0.1~0.2 m,眼深应小于巷道高或宽的1/2,各槽眼同时起爆,为了加深掏槽深度和循环进度,可采用分段锥形掏槽。锥形掏槽因槽眼方向不易掌握,钻眼工作不方便,眼深受到限制,目前在巷道掘进中已很少使用。 4.楔形掏槽:楔形掏槽和锥形掏槽一样,都是尽量在炮眼底集中装药,使炸药爆炸时形成更大的威力把岩石爆破成抛掷漏斗,集中装药在眼底呈一条直线。槽眼对称布置,分水平楔形掏槽和垂直楔形掏槽两种,均为同时起爆。水平楔形掏槽只在水平层理发育的岩层中使用,而多数情况都使用垂直

cad生成布局操作步骤

第3个方法: 这个方法不需要上面这些计算和设置 而是直接画图,按照1:1的比例画图 也就是把CAD的一个单位当作1毫米,所有的图形都按照这个规定来画 比例的调整则是利用CAD的“布局”来设置 布局的作用就是用来设置图纸比例的和排版的 布局的操作,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模型空间、图纸空间 具体的步骤我就不重复了了,参考以下:: ====================================================================== ======================================================= AutoCad 图纸空间(Paper Space) 新上路的兄弟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Model Space& Paper Space)。模型空间是建模的场所,我们所建立的对象以及模型等的信息都在这里。而图纸空间则可以当作一张空白图纸,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模型空间内的东西映射到这里,相当于我们通过窗户去看窗外的景色,这种“映射源”与“映射图象”的比例关系可是自行设定精确的值,比如1:100。于是,我们如果在图纸空间中建立多个窗户,而各个窗户的映射比例设置为不同的数值,那么也就实现了一张图纸中各部分分别有不同的比例。 这两种空间的最大不同在于对三维对象的处理上,Model Space中三维对象可以进行操作,比如你建立了一个三维实体,那么我们可以查询它的实体特性,如质量、转动惯量、等。而在Paper Space中也可以建立对象,但数据本质上是二维的!就像一个画家的画再怎么逼真,那也只是一种“模拟的效果”而已,使得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东西”,但事实上仍然是一个平面! 此外,如果我们进入了图纸空间,是不能够修改模型空间内的对象的,只有进入图形空间方能进行修改。 似乎很复杂的样子?呵呵,其实不然。首先,进行空间切换就像使用LINE命令一样简单;其次,建立窗户并把窗户放置在合适的地方(建立窗户的命令别名是“MV”,这个“窗户”的术语叫“浮动视口”,“浮动视口”与一条直线或一个圆一样,也是一个CAD的对象(Objece),但只能在图纸空间建立,它的移动仍然用MOVE命令);第三,确定各映射比例,只需要ZOOM一下。 首先是绘图,和平常一样,在黑色的屏幕背景(模型空间)下绘制,仍然是推荐使用自己的DWT文件(由于我们要使用图纸空间,DWT文件有几个地方要设置好,稍后再说,现在不去管它),先随便画个正方形来试验一下,注意不论最终要以多大的比例出图,都用1:1的单位绘图,画一毫米就输入1,10米就是10000,即一个图形单位作为1毫米。假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一米,那么输入的数值为1000,怎么画正方形就不用说了吧?呵呵~~~~,另外,可能由于绘图区域的“图限”不够大,这1000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没关系,双击鼠标中键,即命令ZOOM _ E 即可。 画好以后,鼠标单击黑色屏幕下方的“布局1”按钮(英文版是“LAYOUT1”,默认的有两个布局),这时命令栏显示“正在重生成布局”,并弹出一个对话框(页面设置对话框),有两个标

2012炮眼布置图

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及炮眼布置 (一)采煤工作面的爆破工作要求 采煤工作面爆破工作应满足“五不、两少、两高”的要求。 “五不”:不崩坏顶板;不崩倒、崩坏支架;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不留底煤,以减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块煤炭,以减少工人二次破碎的工作量。 “两高”:爆破自装率高,爆破后要求煤体松动适度,使尽量多的煤落入刮板输送机,以减少人工攉煤量,同时防止把煤抛到采空区一侧,以提高煤炭采出率;炮眼利用率高,以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循环进度。 “两少”:爆破消耗的时间少,应尽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个数,以减少放炮次数,缩短放炮的辅助时间,提高出煤工效;爆破材料消耗量少,应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量,降低炸药、雷管消耗量,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还有特殊的安全要求,概括为以下基本内容: (1)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都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2)放炮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训练、取得放炮合格证的专职放炮员担任。放炮作业包括放炮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放炮员一人操作。 (3)放炮作业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4)装药前和放炮前后,必须检查瓦斯。如果放炮地点20m以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放炮,同时附近20m以内,都必须进行洒水降尘。 (5)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充填封实。严禁放糊炮和放炮出现“打筒”现象。 (6)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二)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 采煤工作面炮眼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CAD布局出图的使用和技巧

前言 有好多设计院使用布局功能出图,没接触过的朋友会觉得陌生且不好理解,下文是在网上搜到的关于布局出图的介绍和技巧,个人觉得讲解较明确,故将其进行局部整理后与需要的朋友分享,在此感谢原作者! 中布局的设置与快捷捷键 CAD中布局的设置与快 单击"布局1"标签,(或在"布局1"上选择右键菜单:"页面设置"),弹出对话框。可以对布局进行设置。 1、点击布局,进入布局界面,复制一个要打印的图框。 2、命令MV(新建视口)选中图框中间空白区域,再把你要的图形放到视口框里,在双击进入视口框,再调整视口比例。 3、在打印的时候在打印比例里把图纸布满,就OK MV:视图----视口----(新建视口、一个视口........) MS:在视口中显示所有图形 PS:在布局中从模型空间切回到视口空间,相当于在视口外双击。 布局空间如何旋转视口?? CAD布局空间如何旋转视口 建立一个UCS与原坐标相反,在布局ms空间中按当前UCS显示。 具体做法:ucs-》n(新建)-》3(以3点建立坐标系)-》点选原点(如人的脚)-》点选x轴(左右均可)-》点选Y轴(如人的头)。

在布局中,ms-》plan -》(当前UCS),待重生成之后人即为正立。 AutoCad 图纸空间(Paper Space) 及布局比例设制 新上路的兄弟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Model Space & Paper Space)。模型空间是建模的场所,我们所建立的对象以及模型等的信息都在这里。而图纸空间则可以当作一张空白图纸,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模型空间内的东西映射到这里,相当于我们通过窗户去看窗外的景色,这种“映射源”与“映射图象”的比例关系可是自行设定精确的值,比如1:100。于是,我们如果在图纸空间中建立多个窗户,而各个窗户的映射比例设置为不同的数值,那么也就实现了在一张图纸中各部分分别有不同的比例。 这两种空间的最大不同在于对三维对象的处理上,Model Space 中三维对象可以进行操作,比如你建立了一个三维实体,那么我们可以查询它的实体特性,如质量、转动惯量等。而在Paper Space中也可以建立对象,但数据本质上是二维的!就像一个画家的画再怎么逼真,那也只是一种“模拟的效果”而已,使得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东西”,但事实上仍然是一个平面! 此外,如果我们进入了图纸空间,是不能够修改模型空间内的对象的,只有进入图形空间方能进行修改。 似乎很复杂的样子?呵呵,其实不然。首先,进行空间切换就像使用LINE命令一样简单;其次,建立窗户并把窗户放置在合适的地方(建立窗户的命令别名是“MV”,这个“窗户”的术语叫“浮动视

电气图题库

一、判断: 1.用电气图形符号、带注释的围框或简化外形表示电气系统或设备中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连接关系的一 种图。() 2.电气图可以分成系统图或框图、电路图、功能图等几种形式。() 3.功能图是表示控制系统的作用和状态的一种图。() 4.等效电路图是表示理论的或理想的元件(如R、L、C)及其连接关系的一种功能图。() 5.程序图:详细表示程序单元和程序片及其互连关系的一种简图()。 6.端子功能图是表示功能单元全部外接端子,并用功能图、表图或文字表示其内部功能的一种简图。() 7.接线图或接线表是用来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的连接关系,用以进行接线和检查的一种简图或表格。() 8.单元接线图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中一个结构单元内的连接关系的一种接线图或接线表。() 9.互连接线图表示成套装置或设备的不同单元之间连接关系的一种接图或接线表。() 10.电气图的作用是用来阐述电的工作原理,描述产品的构成和功能,提供装接和使用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11.电气图的主要表达方式是简图。() 12.图形符号的用于图样或其他文件以表示一个设备或概念的图形、标记或字符。() 13.图形符号由一般符号、符号要素、限定符号等组成。() 14.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的用途:识别、限定、说明等。() 15.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是完全区别于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的另一类符号。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或电气 设备部件上。() 16.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分基本文字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基本文字符号分单字母符号和双字母符号。() 17.项目代号由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特定的前缀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代码。() 18.位置代号指项目在组件、设备、系统或建筑物中的实际位置的代号。() 19.电气图面由边框线、图框线、标题栏、会签栏组成。() 20.在图的边框处,竖边方向用大写拉丁字母,横边方向用阿拉伯数字。() 21.开口箭头不表示电气能量、电气信号的传递方向(能量流、信息流流向)() 22.空心箭头用于可变性、力或运动方向,以及指引线方向。() 23.指引线指示注释的对象,应为粗实线。() 24.尺寸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箭头(或60°短划线)、尺寸数字四个要素组成。() 25.电气位置图均采用绝对标高。() 26.机械图不必严格按机件的位置进行布局,而简图的布局则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 27.采用集中和半集中表示法绘制的元件,其项目代号不能在符号旁标注一次并与机械连接线对齐。() 28.概略图和框图是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主要特征的一种全功 能图。() 29.概略图与框图的共同点:都是用符号和带注释的框来表示。() 30.由于系统图和框图不具体表示项目的实际连接线和安装位置,所以一般都标注端子代号和位置代号。() 31.当采用带点划线框绘制时,其连接线接到该框内图形符号内,当采用方框符号或带注释的实线框时,则连接 线接到框的轮廓线上。() 32.数据单是对特定项目给出大概的信息资料。() 33.简图或位置图用来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中各个项目的形式的一种简图。() 34.一般符号是表示一类产品或此类产品性的一种通常很复杂的符号。() 35.符号要素不具有确定意义的简单图形,必须同其他图形组合以构成一个设备或概念的完整符号。() 36.限定符号用以提供附加信息的一种加在其他符号上的符号。它可以单独使用,但一般符号有时也可用作限 定符号。() 37.单字母符号是用拉丁字母将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划分为45大类,每大类用一个专用单字母符号表 示。如R为电阻器,Q为电力电路的开关器件类等。() 38.双字母符号表示种类的双字母与另一字母组成。() 39.辅助文字符号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以及线路的功能、状态和性能的,通常也是由英文单词的前一两

几种常见的网页布局形式

几种常见的网页布局形式 网页常见的布局结构有“国”字形布局、“匡”字形布局、“三”字形布局、“川”字 形布局、封面型布局、Flash布局、标题文本型布局、框架型布局和变化型布局等。 1.“国”字形布局 也可以称为“同”字型,是一些大型网站所喜欢的类型,即最上面是网站的标题以及横幅广告条,接下来就是网站的主要内容,左右分列两小条内容,中间是主要部分,与左右一

起罗列到底,最下面是网站的一些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版权声明等。这种结构是我们在网上见到的差不多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 2.“匡”字形布局 这种结构与上一种其实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它去掉了“国”字形布局的最右边的部分,给主内容区释放了更多空间。这种布局上面是标题及广告横幅,接下来的左侧是一窄列链接等,右列是很宽的正文,下面也是一些网站的辅助信息。 3.“三”字形布局 这是一种简洁明快的网页布局,在国外用的比较多,国内比较少见。这种布局的特点是在页面上由横向两条色块将网页整体分割为3部分,色块中大多放置广告条与更新和版权提示。如图所示即是一种三字形布局的网页。 4.“川”字形布局 整个页面在垂直方向分为三列,网站的内容按栏目分布在这三列中,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页的索引功能。如图1-19所示的“Beijing 2008”网站就是一种川字形的布局。 5.海报型布局 这种类型基本上是出现在一些网站的首页,大部分为一些精美的平面设计结合一些小的动画,放上几个简单的链接或者仅是一个“进入”的链接甚至直接在首页的图片上做链接而没有任何提示。这种类型大部分出现在企业网站和个人主页,如果说处理的好,会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 6.Flash布局 这种布局是指整个网页就是一个Flash动画,它本身就是动态的,画面一般比较绚丽、有趣,是一种比较新潮的布局方式。其实这种布局与封面型结构是类似的,不同的是由于Flash强大的功能,页面所表达的信息更丰富。其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如果处理得当,会是

毫秒雷管使用经验及炮眼图

各矿井毫秒雷管爆破技术工作汇总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1、工人打眼角度控制不好,边眼、顶眼与边帮的距离控制不好,影响爆破效果。 2、工人对不同炮眼的装药量控制较随意,未严格按爆破参数填装。 3、封泥长度不足,基本在20-30cm,与规程要求的封泥长度相差较大,影响爆破效果。(规程要求:炮眼深度为0.6-1.0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过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 4、多数工作面没有两台风钻,只有一名打钻工,大部分队伍即使工作面有两台钻,也不愿意多打空眼,提高掏槽效果。 二、采取的措施 (一)打眼布置合理、控制炮眼深度、角度、间距,重视掏槽眼的布置。 1、坚持“三多一少”的做法,即多打眼、多加固、多炮泥,少装药。 2、增加空眼的布置和优化打眼质量,如坑柄矿在实践中发现,空眼与掏槽眼的距离在小于30cm时作用明显。 3、控制边眼、顶眼与边帮的距离,可减少爆炸冲击波对围岩及支架的破坏。如龙潭矿控制边眼距离边帮10cm,顶眼距离顶板30cm,并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 4、增加每排炮的炮眼个数,从原来的20-23个提高至26-30个。如牛栏山矿炮眼个数提高到28-30个(三角掏槽眼4个,其中1个空眼,辅助眼6-8个,帮眼8个,顶眼4个,底眼5个,底眼1个)。苏二矿炮眼个数提高到25个(楔形掏槽眼6个,辅助眼4个,周边眼10个,底眼4个)。 5、降低掏槽眼的位置,减少掏槽眼爆破时对迎头支架等的破坏。如牛栏山矿掏槽眼距底眼约30cm,以等边三角形布置,眼间距30*30cm,上眼角度水平,靠下面两个掏槽眼向上翘,垂直角5-10度(难度较大,要求打眼技术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