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

浙美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
浙美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成“光之队”,“色之队”,“影之队”。

活动2【导入】师生共玩光色游戏,导入新课。

(1)师神秘的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让学生上来把各种光射到白板上,白板上瞬间出现色彩斑斓的颜色,引出课题半个课题《瞬间灿烂——》

(2)l 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他们在画布上尽情演绎了光色之舞。引出全课题:《瞬间灿烂——印象派画家们的光色之舞》。活动3【讲授】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1)出示莫奈《日出·印象》作品。

A.师:“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生各抒己见)

B. 师:要想了解这幅画,得从哪几方面深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C.师根据学生各种问题总结问题:(板书)

a.是谁画的?

b.题目是什么?

c.画面表现的是什么?

d.这是什么画法?

e.这种画派的画家们有哪些?

(2)师一一讲解。

a.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幅画叫《日出·印象》,那画面表现了什么:

一片朦胧的水上风光,云雾中涌出一轮光彩夺目的红日。拂晓时分,一轮红橙色的太阳渐渐升起了,划破了浓浓的晨雾。两三艘小船,慢慢地淡入到前景来,静悄悄的,似有意让远处的港都,在紫雾多躺一会儿。朝阳,渲染了这天光水色,也把莫奈的画布染成了一首蒙眬的诗…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

这一作品的画法与传统的画法相比,是近乎速写式的,甚至显得有些草率,但是,它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准确地描绘了莫奈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象。这就是印象主义画派所追求的正是要准确地捕捉这种瞬间的光色变化。

b.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是“印象派的由来”:

印象派的名称源自与法国美术学院官方沙龙相抗衡的一次独立画展,莫奈的《日出》参展,当时人们便以印象派这一名称来讥笑这批画家,这是他们对还没创作完的画的讽刺,认为这只是给人一个印象而已,并不如古典绘画那样令人寻味,那么富有魅力。印象派画家他们后来陆续举办了7次画展,最后一次在1886年举行。在此期间,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个人和个性风格。1886年以后,印象派团体宣布解散。其存在时间虽然很短,但在艺术史上却

完成了一次革命,使西方后来产生的各种绘画得以从画家和题材之间的既定束缚关系中解放出来。

c.印象派的的画家有哪些?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修拉、塞尚、梵高、高更等人(其中塞尚、梵高、高更三人称为后印象派的三剑客,本节课不做讨论)。莫奈、雷诺阿和毕沙罗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

d.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印象派画家们的作品,欣赏领略一下他们是如何让光和色在画布上舞动起来的!(点击幻灯片)

e.欣赏后,我们用一句话来点评印象派画家们(幻灯片上出现画家和他的一张代表作),学生先点评,老师再做总结:

印象派的导师和先驱:马奈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

印象派的灵魂人物:莫奈代表作《印象·日出》

运用线条的色彩画家:德加代表作《咖啡馆》

洋溢着欢乐美好的印象派:雷诺阿代表作《红磨坊的舞会》

最坚定的印象派大师:毕沙罗永远以自然为师

点彩的印象主义:修拉代表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f.接下来我们有请印象派的灵魂人物莫奈,为我们更深入讲解印象派光与色的感悟和表现技法。此时,师套上莫奈的面具,扮演莫奈的角色,配上背景音乐,《莫奈的自述》,边讲解边演示幻灯片。

莫奈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莫奈。1840年11月,我出生于法国巴黎,我从小唯一的爱好就是绘画,我常常在笔记上作素描,以老师和同学为对象来创作漫画,日积月累,慢慢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15岁的我,在当地就小有名气,我画得木炭漫画就能卖到20法郎。直到有一天,我在诺曼底的海滩上,遇到了让我真正走上绘画之路的艺术家布丹,并教会我画油画。布丹强调,要特别注意对描绘对象的第一印象,要注意光,这对我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1860年,我进入巴黎斯维赛学院,在这里我认识了后来成为印象派毕沙罗等朋友。1862年,我受到马奈作品的震动和启示,终其一生,我对阳光下的自然景物不断地进行细腻描绘。大家请欣赏我的《鲁昂大教堂》(点击幻灯片)“在阳光离开某一片叶子时,我就拿出另一块画布来作画。”同一个风景我画的不是一幅画而是几幅画,一组画,我就能从一个瞬间效应瞬间转移到另一个瞬间效应;在欣赏我的《干草垛》(点击幻灯片)或许是在秋天的暖阳里,或许是萧瑟的寒冬,我的稻草垛总是充满着光和影的变化,这些稻草垛,有朝,有昼,有冬,有夏,有秋,有春,我们静静地看着,似乎每一秒的光线都在变化。

1890年,我买下了季维尼的花园,也开始了我晚年和睡莲的恋情。在这段时间里尽管我瞎了一只眼睛,但却丝毫没有影响那充满激情的恬静从我的笔下流淌出来。那些婀娜的睡莲和岸边含情脉脉的垂柳像要把每一个人都包容进去,我内心充满了膨胀的生命力与激情。随着我笔触的越发纷乱,颜色越发奔放,里面所包含的信息也就越多,仿佛每一笔的舞动都是一个注释。不光水在动,花在动,连人的心也会跟着一起起舞。请细细品位我的《睡莲》作品。(点击幻灯片)

同学们,1925年,当我完成我的最后一幅大型壁画《睡莲》的第二天,我完美地走完了充满色彩的一生。终其一生,我执著于光与色带来的瞬间印象,我用画笔表现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我而言,色彩就是绘画的表现语言,将自然景致的美丽瞬间记录在画布之上。在我的画布上,在我的笔触跳跃之间,色彩仿佛是一个个灵动的音符,鸣奏着属于大自然的

生命之歌。

活动4【活动】尝试表现,技法体验。

(1)展示莫奈的《睡莲》

让学生找找作品中用笔、用色的特点,并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印象派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色彩并列的画法,画面中出现了明照的笔触,欣赏印象派绘画时需要在一定距离、去观看,这样才能将并列的色彩通过观者的视觉融合,使色彩,短得和特丽明亮,-

(2)再深入观察莫奈的《睡莲》,让学生分析画中不同的笔触,并说说这些笔触用在了画面的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

师生总结:点的笔触一一睡莲;竖的笔触——水面;横。的笔触——远处莲叶;醢线的笔触——近处莲叶。笔触变化丰富,因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示校园风光几组照片,尝试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出不同物体在光照下的色彩变化。(4)出示莫奈一段话的幻灯片,让学生尝试创作,“光之队”,“色之队”,“影之队”每队最快表现好的三位同学把作品晒到黑板上去。

(5)评出“最具潜质印象派画家”,“最佳评论家”,“最具人气团队”。

活动5【讲授】课堂总结:

把握瞬间的印象,绘我真实的色彩!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奇特的视觉图形》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图形思维训练的探究综合实验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视觉欣赏贯穿始终,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它是创意的特色和亮点,是一种透射出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直观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奇特的图形,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了解这些图形的艺术美及内在含义。 2、能够运用空间、明暗、形色、错觉等美术语言对美术图形进行简单的评述。 3、通过一系列图形视觉训练,多角度地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能够尝试运用身边的媒材进行创意,设计出有趣的图形,拓展直观想象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图形思维训练,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难点:学生对图形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了解图形创意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绘画工具、十六开铅画纸。 教师:课件、有关视觉创意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观察感知。 (1)课件展示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的海报作品。先请同学们观察感知,然后谈谈构成画面的元素有哪些?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教师小结:大凡成功的创意图形,往往吸引受众注意的,要首推其在视觉传达中所表现出的新奇感。 (3)强化概念:该画面所透射出的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并对观众造成视觉冲击的能量。 2、引导欣赏。 (1)课件展现图片《为什么和平迟未实现》,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将和平鸽与人头骨两者联系在一起?有何寓意?

(2)归纳:作者利用异形同构的方法,将和平鸽、人头骨这两样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把和平与战争这对立的两极、差异的双方,互相借用,互相重合,融合为一个紧密的视觉幻象,给人的视觉造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发人深思。 (3)教师归纳:上述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片中虽然保持了图形的基本特征,但其中某一部分被其他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这种构思方法称为元素替代。 3、构造图形。 (1)以同构或元素替代的手法设计一组图形,并说说自己的创意或构思。建议小组合作,也可单独完成。 (2)教师巡回辅导。 4、评价 (1)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作,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2)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将完成的作业悬挂在教室进行观摩。 5、课外拓展。 (1)课后可利用影子的形状来丰富自己的视觉语言。 (2)找出一些奇特的视觉图形,进行欣赏。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年年有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年年有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鱼文化源远流长,“年年有余”是其主要的精神寓意之一。自古至今,人们用鱼纹来装饰各种器物,留下了大量鱼形纹样作品。这些作品主要通过概括、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设计,更是人们在劳动中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喜悦和愿望。 本课源自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学时,先让学生欣赏鱼文化历史长卷中鱼纹的变化,唤醒学生对鱼的基本特征变化的把握,对鱼的某些部位进行概括、夸张、象征,从而设计出富有创意的鱼形纹样;同时,本课自然融入生活中的美术学习,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引导学生用鱼纹装饰圆形器物,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年级学生在装饰纹样的设计技能上已基本具有了概括能力,但夸张的方法不足,象征的方法只从生活中了解一点点,需要多花时间理解。而对于鱼的认识,又要考虑地域性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了解传统鱼形纹样的艺术美感及变化,知道中国文字“谐音”的象征用法,懂得圆形纹样的特点。 2、学生能初步运用概括、夸张、象征等手法设计、绘制出具有童趣的圆形鱼纹装饰。 3、通过对鱼纹的了解、设计和创作,表达心中“年年有余”的美好期待和祝福。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鱼的基本特征,运用概括、夸张、象征等手法对圆形鱼纹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难点:突出圆形鱼纹设计在传统与时尚节点上的新颖性及美感。 四、设计理念与教学亮点 1、给孩子好玩的美术——追求童真。关注学情现状,给孩子真切的表达空间,留下一段师生间生命共同成长的深刻印痕。 亮点一:学生作业的梯度设计,二度创作,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亮点和不足,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变化,不断完善;尊重学生的多元感受和儿童作业的不同美感,对学生的作业,围绕“谁的鱼纹作品最美?”从设计方法、形式美感、心愿寄托上评议、争论,激发学生思维深处的火花。 2、给孩子经典的美术——探究典型。关注学科本位,美术的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底线,突出师生的互动示范。 亮点二:美术课堂上带领学生与经典作品对话:(1)带领学生探究课本中经典的作品年画《连(莲)年有余(鱼)》和彩陶盆上的鱼纹,初步领会象征、概括、夸张的设计方法,这是大多数美术教师的自觉行为。(2)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走进生活,一句话,让学生情不自禁走进韩美林艺术馆,一句话,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美术的方法。(3)在学生的课堂典型作品上评析,学生的典型作品是美术课堂上始终推着往前走的主题,体现美术教师的引领,一是在构图、线条、形态(样式)上;二是在主题、文化、背景(功能、祝福)上;三是在独特个性变化上。这是美术课堂上教给孩子一生的三个领域。 3、给孩子网状的美术——体现关联。关注跨学科的文化链接,从生活到艺术,再从艺术回到生活,文化与美术技能巧妙融合。 亮点三:以一个长卷的形式,突出文化关联,把本课的学习融入鱼文化历史长河里,在“年年有余”的历史长卷中,从古代民间艺人的鱼纹,到现代美术大师的鱼纹,到课堂上师生现场生成的鱼纹,到等待未来“年年有余”鱼纹创作的留白,到课堂创作,课外美化生活的延伸,使美术课堂深入浅出,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宽度。 五、教学准备 (学生)粗的水彩笔(六支与中国红、青瓷蓝、琉璃黄、水墨黑、长城灰、国槐绿色彩

浙美版美术 九年级下册 1.美术欣赏与收藏 教案设计

1.美术欣赏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和意义。 2、创新目标:从角色模拟、画面分析、文献理解中尝试描述、分析、解释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3、审美目标:品读经典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从而客观判断美术史中经典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美术学科教学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之一。 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严重参差不齐,给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天生爱好美术,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美术素养自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或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影响,认为学好数、理、化就能一统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响,认为学美术没出息,再加上缺乏定的兴趣爱好,差异的存在也就不足为奇了。三.教学重难点 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欣赏美术作品中构图的外在形式美。 四.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初初的感觉:描述 边欣赏边交流每幅绘画的第一感观。 画家画了些什么?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伏尔加纤夫》画了些什么?(近景、中景、远景) 小结你们已经学会了欣赏的第一招:用语言描述画面的第一感感觉,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最初的感觉。欣赏一件艺术品只停留在初步的感觉够吗?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分析。 活动2【活动】深入研究:分析 深入研究:分析 (二)画家用什么方法来突现画面主题? 1、画面的大色调 ①天空、海水、沙滩的色彩是怎样的?假如变成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和自然态的沙滩你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复习资料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 1、(《茶经》)是我国唐代陆羽所著的世界上最早的论茶专著。 2、中国是文明古国,(以茶待客)是人们交往最普通的礼仪。 3、设计徽标时图形与文字要求(简洁)、(生动)、(形象)、易于识别,可以设计在一定的形状里,也可以是自由形。 4、安全标示的设计要素主要包括(色彩)、(图形)、(形状)等。 5、桥由(桥墩)(桥拱)(桥孔)(桥身)(桥栏)组成。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跨江大桥是杭州的(钱塘江大桥)。 6、《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作者是(法国)(填国家名字)画家(修拉)(填名字)。 7、一幅画中的色彩总体倾向称为(色调),通常我们把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8、我们可以用(冷)色调来表现冬天,用(暖)色调来表现夏天。(冷)色调给人以寒冷,宁静的感觉,(暖)色调给人以热情火辣的感觉。9、火辣的六月,小明每天上学穿着一件大红色的衣服,很多同学都离开远远的,为什么?(因为小明穿的是大红色衣服,是暖色调,给人以热情火辣的感觉。)运用美术知识简短说明理由。 10、亭子的造型多种多样,亭柱常有(三柱)、(四柱)、(六柱)等,亭檐有(飞檐)、(翘角)等,有的亭子还有(彩绘)、(栏杆)、(碑刻)等。 11、写生时,用线要(流畅大胆),懂得(取舍组织),注意(黑、白、灰)的节奏。 12、良渚文化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种玉器。良渚文化的大量玉器上都刻有一个统一的图案,这个图案名字叫做(神徽纹),即神的徽记之意。13、(《清明上河图》)(填作品名字)是宋代画家(张择端)(填画家名字)的旷世之作。手卷也称(长卷)(图卷),因窄而长,只能用手展阅,因此也称手卷。 14、“年年有余”这个词语是用“鱼”和“余”的谐音,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15、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

2018年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浙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②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渔舟》,体验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欣赏《菖兰》,感受构图的饱满,色彩的浓艳。 ③欣赏丰子恺的《瞻瞻的车》、《小梦》、《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体验漫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 四、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目录 美术文库 第1课设计的魅力 第2课老师,您好 第3课卡通天地 第4课美丽的西湖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 第6课瓷器风韵 第7课流光溢彩 本册综合 浙美版八年级15册美术美术文库教案教学过程

第1课《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 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开拓思路,激发创意 1、讨论: ①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 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 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 ④你喜欢第7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 ⑤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 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浙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让世界更美好》教案 教材分析: 21世纪人类将面临十大全球性问题:石油告急、全球气候升高、水资源缺乏、紫外线辐射量增大、矿产资源耗竭、耕地面积减少、动植物品种和数量减少、沙漠面积扩大、人口膨胀、粮食需求可能超过地球的供给极限。结合这些公益招贴,谈谈如果要让世界更美好,我们必须要关注哪些问题。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关注人类社会,开展公益活动,培育爱心。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海报的概念,设计特点,海报设计的具体要素。 2、能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 3、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并体会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益海报的海报主题范围及其结构要素。 难点:创意设计。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以“哈利伯特”预告片与环保的公益广告导入,区分两者的区别:商业性与非商 业性。 (2)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让世界更美好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地球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习新课。 (1)请学生在理解公益海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明确公益海报的基本概念。 (2)出示海报的图片资料,得出公益海报的特点。 3、深入理解。 (1)出示《2050年的杯子》画面上是一只倒放的杯子,正中央是浑浊的水,水的颜色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图案。 (2)了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十大全球性问题,让学生想想将来的环境。 4、即兴创作。 (1)请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加深对公益海报的了解。

(2)要求学生以“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设计一张公益海报。(3)教师进行指导。 5、评价。 在课后举办展览,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选出最佳创意奖。 6、拓展。 请学生将制作好的各种资料在社区或校内进行公益活动的宣传。

最新2018年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浙美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三、教学重难点: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手绘校园招贴_浙美版

手绘校园招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招贴画这一艺术形式及其构成特点。 2.初步掌握手绘校园招贴的方法,会独立用简洁的造型语言为校园活动徒手绘制一张招贴。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校园文化建设,热爱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 思维方式,促进其设计意识的形成。 2.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招贴画的特点,了解手绘校园招贴的;(2)难点:招贴画排版设计的创意和画面的美观。课前准备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这学期学校要举行艺术节、运动会等校园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招贴画来宣传,谁设计过招贴画? 学生回答,教师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手绘校园招贴》。 2.欣赏、探究。 什么是招贴画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招贴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常绘 制在纸张上,张贴在公共场所,我们通常把他归类于POP广告。意思是购买点的招贴。商场促销广告之所以大多采用手绘的形式,主要是因为手绘招贴方便、迅捷、成本低廉。

(1)教师:出示手绘招贴,问:“你能发现组成招贴画的主要元素吗?”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标题、内容、花边、插图、主办单位。课件出示标题:艺术字体或其他创意字体 (2)课件欣赏手绘招贴(若干组),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手绘校园招贴的编排、文字和插图的装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优秀手绘招贴的特点。 1、指向单纯、信息明确、图文并茂、画面美观、和谐统一 2.教师示范手绘招贴的创作步骤。 第一:排版(铅笔打稿)第二:彩笔勾形(肯定) 第三:色彩装饰和谐(细心)教师板书 3.课件欣赏同龄人作品。了解插图、主题文字的字体、编排等多样性,拓展学生思维。 4.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为校园艺术节活动手绘一张招贴。 要求:(1)用一种或多种工具(油画棒、水彩笔、等)完成。 (2)排版要有创意。 (3)时间20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在学生打草稿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设计习惯。 5.展评。举行班级招贴画展 标准:(1)画面统一和谐(色、图、文)。学生自评、学生个别互评。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9课《巧用身边的材料》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纸杯的特点,通过剪、折、贴等造型方法,掌握纸杯DIY设计制作的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改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乐趣,增强废物利用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学习巧用纸杯的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3.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创作有特色和有创意的作品。 3.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PPT 1)师:之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使用过的一次性纸杯,都带了吗? 生:…… 师:纸杯里的水喝完了,我们一般会怎么做?来看一下,这是上周的有一天,我在你们班拍到的一张照片(PPT 2) 生:扔掉。 师:是的,扔掉。据报道,250个纸杯就可以毁掉一棵树,按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用三个纸杯来算,一年算下来,那该是多少啊?又要毁掉多少的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能不能赋予它新的生命? 活动2【讲授】欣赏大师作品 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使用过,但形状仍保持完好的纸杯,来进行艺术创作,欣赏下! 这节课就让我们赋予纸杯新的生命,巧用身边的纸杯,进行DIY设计。(点题PPT 7) 活动3【活动】探究一 探究一:纸杯的特性(PPT 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手中的纸杯,分组讨论下纸杯有哪些特性? 生:…… 师小结: 1、纸杯是立体的,是圆柱体(形状) 2、纸杯是有硬度的,可以站立 纸杯可以剪切、挤压、变形(质感) 3、纸杯是有颜色的,有图案(有颜色、有图案)

2014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美术期末测试题 浙美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试题(总分:100分)时间4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哪位著名诗人用作评价西湖的诗句?()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2、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哪一年?() A、2007 B、2008 C、2009 3、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是?()。 A、吴昌硕 B、潘天寿 C、赵之谦 4、《上升与下降》的作者是?() A、马格里特 B、彼得·布鲁特斯 C、埃舍尔 5、《红模型》的作者是?() A、达利 B、马格里特 C、金特·凯瑟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水彩画的特点是颜料透明、____、____,十分适宜表现淡雅的静物和____的自然景象。 2、服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社交礼仪服、日常生活装、___、___、舞台展示服等。 3、人体的基本比例是:站___、坐___、蹲__。 4、一般宣传活动包括制定计划、__、__、设计制作、_等几个环节。 5、天下三大行书是:_____、_____、_____。

6、印章上文字凸起,盖在纸上后印文呈白底红字,称为“___”,又称“阳文”;反之,则称为“___”,也称___。 7、篆刻的工具一般以刻刀、___、___、宣纸、___最为重要。 三、名词解释(30分) 1、公益招贴 2、正形和负形 3、写出汉字演化的过程

B C A C B 水色交融、淋漓流畅,雨雾朦胧 职业装、运动装 七、五、三半 策划方案、收集资料、活动开展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 朱文、白文、阴文 毛笔、墨、印泥 公益招贴: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广告的宣传,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缓解。 正形和负形:一个图形,一般包括有图案的部分及衬托图案的部分。属于图案的部分成为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为负形。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

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张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新版浙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洞水小学教学设计 学科:美术;任课班级:五年级;任课教师:张异;

2018年 2 月 26 日 浙美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二、引导学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举一反三,欣赏其他三位画家的画。(以学生欣赏为主,老师进行方法指导。) (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 ①出示图片,学生自主欣赏潘天寿的作品《灵岩涧一角》(教师提醒重点分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 ②了解潘天寿的生平以及对近代国画界的贡献。(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 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教师重点介绍他们出国留学的经历,国外学习为他们的“中西合璧”、“引外为中”创造了条件。

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茶香四溢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用品,也为世界人士所普遍喜爱,它与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 100年,茶在神州已广为人知。公元U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茶与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卓越贡献。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叶包装设计精神以及茶具的造型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科书全面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如茶的历史、茶的制作工艺、饮茶的益处、茶叶的品种、茶与艺术(如绘画、书法、木雕)、茶馆文化、不同时期的茶具以及设计精美的茶叶包装盒等,还展示了学生设计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本课程所涉及的茶文化领域很广,这里安排2课时来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了解茶的起源、种类及特点;我国有哪些名茶;怎样品茶;茶的制作方法及过程;饮茶有什么益处;饮茶的茶具有哪些,有哪些茶叶包装设计。通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和审美文化修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二课时主要在前一节课了解的茶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茶文化的关注点设计制作一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浙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全册

1.画家故居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出示《画家工作室一角》、《缘缘堂》二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猜猜主人是 怎样的画家?”“你知道哪些中国画画家?”“我国近代生活在杭州一带的画家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 (1)出示黄宾虹的《简笔山水图轴》,提问:“看这幅国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2)出示黄宾虹的名字,提问:“大家对黄宾虹了解多少?”(学生把参观黄宾虹故居时了解 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些介绍。) (3)教师补充,重点介绍他画山水画经历的三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以游历山川,写生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 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 提问:“根据你对黄宾虹的理解,你认为《简笔山水图轴》大约是他什么阶段的作品?最大的 特点是什么?” (4)归纳黄宾虹的艺术特点:①浑厚华滋,笔墨上注重“黑、密、厚、重”。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 三、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平。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国近代艺术发展的贡献和艺术地位。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和思想境界。 课前准备: (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 (教师)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收集他们作品的图片,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欣赏了黄宾虹的作品,今天我们接着来欣赏另外三位画家的作品。

八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浙美版

年级美术上册目录 美术文库 第1课设计的魅力 第2课老师,您好 第3课卡通天地 第4课美丽的西湖 第5课巧用身边的材料 第6课瓷器风韵 第7课流光溢彩 本册综合

浙教版八年级15册美术美术文库教案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学生设计意义 (一)欣赏发现一、新课导入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思考与讨论各自的感受: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你对他了解多少? 学生回答 教师简要概括 王羲之的生平 激发学生兴趣 二、引入 展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了解他的生平 学生欣赏讨论通过范例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能 够了解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书法作 品 (二)体验探究三、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加深印象 提出问题:如何评价我国 古代书法的艺术成就?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扩展自己的知识 面 五、归纳小结 教师小结:中国书法的艺 术成 六、内容延伸 (1)了解流行色 (2)了解三位抽象画艺术 大师 学生欣赏,提出 自己的疑问 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学习的主 体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七、布置作业 任选三位抽象画艺术大师 的作品一幅作品进行评价 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多未知知识 的渴望 八、作业评价 多学生较精彩的评价进行 引用 通过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评价,体 验美术评论的精彩之处

方案1 第1课《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学习贺卡的设计和制作。 2、加深理解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通过运用已学过的平面设计知识进行贺卡设计与制作,培养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难点: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艺术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生)铅笔、剪刀、胶水、橡皮、铅画纸等(师)优秀贺卡作品(包括电子贺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课本第6页与第7页上的资料。屏幕上放映电子贺卡,为学生创设研究的氛围与空间,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贺卡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讨论:贺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文化、情感内涵?在展示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它有什么特色? 小结:虽然市场上有许多贺卡,但是自己设计最有意义,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可以在画面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二、开拓思路,激发创意 1、讨论: ①主题是什么?(提示: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 ②运用什么图案为主?(提示:蜡烛。)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蜡烛作为设计符号或象征物来比喻老师呢?(提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事物来比喻老师呢? ③贺卡的折叠方式除了课本第7页所介绍的以外,还有没有别的? ④你喜欢第7页上介绍的卡片镂空方法吗?你想用在哪里? ⑤如何搭配色彩,使之既有节日气氛又能充分展示自我? 2、运用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拓宽思路,通过将各种各样的作品进行比较,认识贺卡设计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方式,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主题: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可以采用绘画也可采用电脑制作的方式。 要求: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的贺卡设计知识,设计出主题明确、造型简洁、形象优美、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贺卡,表达出对教师的祝贺与热爱之情。 (1)学生设计小样,在实物投影仪上投放或在屏幕上放映,陈述设计意图。 (2)师生讨论,学生进行小样修改、完善。 (3)学生完成设计制作。 四、学习评价,深入体会 (1)学生作业互评,师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2)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标准有:①能否热情参与讨论和展示作品的活动,大胆表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剪纹样》教学设计1浙美版〔精品篇〕

剪纹样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纹样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教学重点:折剪出纹样。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 教具准备:示范作品;各种规格白色与彩色纸;剪刀等。 学具准备: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二、欣赏,导入新课 1. 出示范图一(各种简单的对称纹样) 现在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 2. 出示范图二(用范图一的花纹剪出的纹样) 原来老师把这些纹样变成了剪纸纹样,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纹样。 板书课题:剪纹样;3.出示范图三:说明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4.示范制作步骤;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1)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2)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3)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4)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板书课题:剪纹样 3. 出示范图三:说明纹样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小结:经过装饰的物品更美。 4.示范制作步骤。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先剪出一条横的花边,再剪出一条竖的花边) (1)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 (3)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展开既成。

提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纹样呢?我们可以把纹样设计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请学生欣赏纹样作品)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纹样来吗? 三、学生作业,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2-----3种不同的纹样,将优秀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评议 师总结: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纹样,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岁月是贼,总是不经意偷去很多,美好的容颜,真实的情感,幸福的生活。 、能够微笑面对的事情就微笑吧,因为微笑总比哭更好。 、时间就是一颗药,你掌握好了它便是解药,你肆意挥霍它便是毒药。 、一句顺其自然,励志名言里面包含了多少绝望和不甘心。 、不管相爱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回忆这东西,真的能让一个人变成神经病,前一秒还是嘴角上扬,下一秒便湿了眼眶。 、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他的优点。爱一个人,是包容了他的缺点。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 、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放弃与放手的区别是: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手是放下那些从来就不是你的。 10、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季节变换,让自己的内心鸟语花香。 11、一路走来,免不了会携带岁月的尘埃,生活总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感慨,经过的事,路过的人,都给我们留下很多故事,偶尔翻阅起来,还会是一种感动。 12、在记忆里,有一些瞬间,经历时没什么特别,回想时,却胜过千言万语。 13、做该做的事,爱该爱的人,能应对惊涛拍岸的雄壮,也能安于细水长流的温情。 14、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越来越重要。 15、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16、当你强大了,你才会遇到比你强大的;当你变好,你才配得起更好。 17、多数的错失,是因为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然后催眠自己说一切都是命运。 18、有时候,你必须放手,才能明白是否它真的值得你拥有。 19、不由自主只因刻骨铭心,不离不弃只因无法代替。 20、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地谢幕,感谢自己的认真付出。 21、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22、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23、好的坏的我们都收下吧,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 2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那个人路过了青春一阵子,却会在记忆里搁浅一辈子。 五个哲理段子,品味人生11则哲理故事,让你人生更从容人生哲理:一般人看不懂,看懂的人不一般 、生活中总会有伤害你的人,所发你仍然需要继续相信别人,只是小心些而已。 、脆弱的人,只懂得怜悯自已,而不知道反省自已。 、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就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 、你可能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但对某个人来说,你是他的全世界。 、无论做什么,记得是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 、让自己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于身边的过错,让自己更宽容一点。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何必强求于人。 、不相信奇迹的人永远都不会创造奇迹。 、不要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开始而笑。 10、坏事总是不断发生,可还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困难。永远不要忘记学进修学问,拓阔胸襟。人生所有烦恼的会不多不少永远追随,只不过学识涵养可以使一个人更加理智冷静地分析处理这些难题而已。 11、智者总是有成功的密码,能译出密码的人,心是成功的智者。

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9让世界更美好 教案设计

让世界更美好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公益海报的概念、种类、表现方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形成关注人类社会、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同时在活动中增强对美术的热爱、对现实生活关心,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通过对公益广告等知识的引导学习,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广告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创造出生动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公益海报,并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运用于生活实际,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地球环境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个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愿望,但事实上总有一些情况跟这种愿望格格不入,如过度砍伐森林、浪费水电等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使我们的家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总的来说,缺少环保意识、对现实的漠不关心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环境困境。青少年作为世界的未来,更应该成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积极宣传者,环保意

识正成为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因此让学生关注社会、设计公益海报、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本课教材的重点。本课的第一部分从图形创意出发,将形象生动的几幅公益作品展示给学生,在感性认知中了解生活中的环保等各种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公益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公益海报设计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说明设计原理,从学科体系上建构学生的知识点。然后分析事例《心灵之窗——目染篇》,详细了解海报的基本结构,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创作一幅公益海报。从这个结构安排上,可以见到本课的编排体系采用建构主义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从学生兴趣出发,逐渐由兴趣过渡到知识的学习,逐步巩固知识。 在本课的第二部分以各种形式的公益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借鉴学习这些知识,在教材中引入了环保小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课的第三部分主要整合前面介绍的知识点,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设计一个公益活动。这里包括宣传活动的各个环节的介绍制作等,这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成为宣传环保的重要内容,同时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下,理解公益活动方案的制作过程,真正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是设计公益海报,关注社会并能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