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血糖仪及糖尿病监测系统软件

智能血糖仪及糖尿病监测系统软件
智能血糖仪及糖尿病监测系统软件

高新技术项目招商简介(参考提纲)

项目名称:智能血糖仪及糖尿病监测系统软件

单位名称:******

联系人:******

电话及邮箱:******

联系地址:*******

一、公司简介

公司出于初创阶段,法定经营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传统医学领域。最近一个研究课题是糖尿病监测系统及其市场化,并已成功申请相关专利。目标是在5年之内占领国内20%的市场份额。

宗旨及商业模式:我们的宗旨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社会最需要的领域,并把自己打造成中国最成功的人工智能企业。我公司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方面软件的研发和应用的高科技公司。

二、产品与研究

产品主要包含软件“糖尿病监测系统(DMS)”和硬件“智能血糖仪(IBGM)”两个部分。只要把测出的各个血糖数值输入DMS,即可推理得出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用户的糖尿病病情、防止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可画出血糖的变化曲线和统计数字。

智能血糖仪是把DMS固化成“智能芯片”再与普通血糖仪结合的产品。测量血糖后,不只显示血糖数值,还可以在它的屏幕上显示用户的糖尿病病情、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它比现有的血糖仪具有更强大的功能,是新一代的血糖仪。

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为依据研制成功的糖尿病监测系统和智能血糖仪,将方面于卫生部推广糖尿病防治计划。

三、市场分析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糖耐量受损患者6000万,目前只有1.5%的糖尿病患者有自己的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为90%。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改善和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普及,我国购买血糖仪的人数将快速增加,血糖仪将有非常广大的市场。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近,全国不少省市出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政策,提出需要经常检测、护理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尤其要以社区为主。公司的软件正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的,适合在社区医疗站使用。

四、竞争优势与特点

1.行业优势。协助卫生部以电子形式实验糖尿病“防治指南”;智能血糖仪采用的标准是卫生部发布的“诊断标准表”;所采用的知识库经过中国糖尿病专家指导,符合“防治指南”的相关描述;有关措施和技术容易得到卫生部许可和支持。

2.技术优势。1)知识产权优势:本项目为国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专利。2)功能优势:通过USB接口可将数据直接录入电脑中,方便用户使用及医护人员对患者最近病情的了解和分析;具有产品集成优势;在应用上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3)价格优势:智能血糖仪初步定价为人民币800元,只比普通血糖仪成本高10%~20%;而在试纸方面公司会控制在2元以下,比国产均价2.8元和国外进口产品5元更易被消费者接受;推广到社区和农村医疗站,试纸1元/条批发给医疗站进一步降低了价位。

五、销售策略

1.市场计划。创业初期集中力量在2~3个大城市进行快速渗透;巩固发展阶段主要在沿海大型城市建立分销中心;市场扩张阶段将销售网覆盖国内大中型城市,并开拓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稳定经营阶段加强对国内三级市场的渗透,在可能的情况下推广到欧美发达国家。

2.销售策略。采用实时销售方法,产品定位于中端产品,技术上紧跟国外品牌,价格上低于国外品牌的同类产品。市场渗透时注意个人消费者,注意发展合作伙伴。

3.定价策略。中等价位,组合性服务,初步定价800元/台,试纸2元零售。

4.市场联络。展会、广告促销、互联网营销、直接邮寄及其他促销方式。

六、风险与对策

1.技术风险。技术的转化和替代风险。加强内部资料保密和专利侵权打击;加大科研投入,为科研人员的研发创造有利环境,适时调整研发方向和战略;慎重选择生产商。

2.生产管理风险。生产过程中产品精度、产量波动问题。应对:加大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过程的内控力度,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企业组织机构建设,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建立多种激励方式,提供员工事业发展平台。

3.市场风险。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观望、潜力需求转化和新产品的竞争能力等。应对:加强市场前期辅导和市场营销力度,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推出新产品,延长生产线,改进技术及反映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确立品牌形象。

七、融资股权

方案一:第一期,投资方投资700万元,占股份26%;第二期投资600万元。

方案二:第一期,分配26%的股份给700万元的投资者;第二期,24%的股份给1600万元的投资者。

八、退出方式

1.若投资者继续持有股份:从第三年剩余利润按投资者所持股份比率分成。

2.按方案一两期投入1300万元,在第四年退还650万,第五年退1950万。

3.按方案二公司在第4年和第5年末各偿还1150万元和3450万元的现金。

糖尿病病人如何安全渡过手术期

糖尿病病人如何安全渡过手术期 糖尿病病人可能同时还患有其他疾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是由于麻醉应用、外科疾病、 手术应激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会诱发酮症酸中毒情况, 所以同未患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更高。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安 全渡过手术期呢?本文将针对糖尿病病人如何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进行阐述: 一、术前的评估与处理 有调查显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术前已对糖尿病疾病明确的约占总比例的70%,另30%则是术前未确诊,手术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由此诊断出的糖尿病。因手术应激 影响,对胰岛素分泌抑制的激素,以及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的拮 抗胰岛素均会明显增加,所以术中患者血糖水平会有1.1mmol/L的上升,若使大型手术,其 血糖水平会上升2.05至4.55mmol/L。另外,术中麻醉操作也能够让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0.55至2.75mmol/L,异氟烷、安氟醚等麻醉药能够对血糖水平有较小影响,可合理选择应用,而 麻醉药环丙烷、氟烷能够使血糖水平中度升高,三氯乙烯、硫喷妥钠、乙醚等药物能够让血 糖水平明显升高,所以在实施麻醉操作时尽可能不使用。倘若有使用的必要,要将几种麻醉 药剂联合使用,严格用药剂量控制,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会对糖尿病患者 的血糖水平有较大影响,不论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均应以手术性质大小为依据,进行仔细 术前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时间、血常规电解质等的各项身体指标检查,特别是严格术前 血糖水平控制,通常情况下,择期手术患者的血糖水平应保持在6.7至10mmol/L之间。 不同手术时机的血糖控制方法:①择期手术。手术前3d,按时血糖水平测量,给予患者降 糖药物口服,后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三餐前,给予短效胰岛素,睡前则用长效胰岛素,4次/d,实施强化治疗。胰岛素应用剂量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定,在血糖水平测量后,再进 行使用剂量调整;②急诊手术。若是因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或外伤原因需接受急诊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情通常会加重,严重的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术前应 使用剂量为12U的胰岛素融入50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0.5至5U/h的静脉滴注治疗,确 保患者的血糖水平被控制在5至15mmol/L之间,直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症状、尿酮体彻底 消失为止。 二、糖尿病患者手术期处理 若为体表包块切除、疝修补术、大隐静脉剥脱等手术类型,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较小,若是肾上腺切除术、脑垂体切除等手术,术后会减少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拮抗激素,其血 糖水平便会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手术当日,需对糖尿病患者禁食,最好将手术时间安排在上午,术前严格尿糖、酮体、空腹血糖水平测量,若为大型手术,若手术中给予全身麻醉、脊 髓麻醉,应选择尿管留置,术中密切监测患者酮体、尿量情况。小型手术,直接给予降糖药 口服、饮食控制便可进行血糖水平控制;较大型手术,应予以两条静脉通路建立,其中一条 进行胰岛素+葡萄糖液注入,另一条则予以其他液体、血液输注。术中时刻注意血糖水平变 化情况,及时胰岛素、葡萄糖比例调整,通常为1U胰岛素+3g葡萄糖静脉滴注,或是将剂量为20U胰岛素融入500ml生理盐水中,以血糖浓度为根据实施胰岛素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 2至3h/次),与此同时实施浓度为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100ml/h)。术中应 按时血糖水平监测,2至3h/次,确保患者的血糖水平始终保持在7至12mmol/L之间。因血 管壁增厚、脆弱、弹性差、水肿等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发生创面渗血、局部组织积 液等情况,可能使伤口裂开、感染发生率增加,所以医生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整个 手术室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不使用电刀,避免让组织细胞损害加重,若有出血 倾向,快速用止血剂止血,完成后严密缝合。 三、糖尿病患者术后管理

糖尿病的诊断及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类 美国糖尿病协会 糖尿病的定义和描述—糖尿病是一系列的代谢性病,特点是高血糖,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功能缺陷,或者二者兼有。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和相关的不同的器官的损伤,功能障碍,和衰竭,尤其是眼睛,肾脏,神经,心脏和血管。 糖尿病的发展包括几个发病过程。这些归类于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障碍,随之而来的胰岛素不足的异常,导致胰岛素功能抵抗。糖,脂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的基础是胰岛素对靶组织的功能不足。胰岛素功能不足源于分泌不足和/或在激素功能合成通路的一点或多点的组织对胰岛素反应减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功能不足常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病人,通常不清楚是哪一个异常,或假如是任一个异常,是高血糖的主要原因。 高血糖的典型症状包括多尿,多饮,体重减轻,有时伴多食,和视力模糊。生长损伤和对某种感染敏感可能也伴有慢性高血糖。无法控制的糖尿病的急性的,威胁生命的后果是高血糖酮症或非酮症的高渗综合征。 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包括潜在的失去视力的视网膜病;导致肾衰竭的肾病;有足溃疡,截肢和Charcot关节风险的外周神经病变;自发的神经病变将导致胃肠,泌尿生殖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和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外周动脉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高血压和脂蛋白代谢异常也频发。 大多数的糖尿病有两大发病机理(下面会详细介绍),一个是,1型糖尿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不足。这种类型的高风险个体通常识别的方法是胰岛的自身免疫病理过程的血清学证据和遗传标志物。另一种是2型糖尿病,原因是胰岛素功能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反应的代偿性不足。在后者,高血糖的程度足以导致不同靶器官的病理和功能变化,但是没有临床症状,可能在检测出糖尿病之前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在无症状期间,可能会检测出空腹血糖或口服糖负荷后的血浆血糖测定异常。 高血糖的程度(任一)会随时间变化,取决于潜在的疾病过程的程度(图1)。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

表1

表3 医生诊断您患糖尿病的根据 目前临床使用的标准是按照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的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1.有糖尿病症状(多尿、烦渴、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及典型三多一少等)空腹血糖两次超过或等于7.8mmol/L。 2.有糖尿病症状,一天内任何时候血糖超过或等于11.1mmol/L。 3.疑有糖尿病者,应作口服8.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或等于11.1mmol/L。 新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6)新建议〕 以空腹血糖(FBG)诊断: 正常:FBG<6.1mmol/L 空腹血糖异常(IFG):6.1mmol<=FBG<7.0mmol/L 糖尿病(DM):FBG>=7.0mmol/L 血糖正常值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诊断条件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糖尿病空腹≥ 6.1 ≥ 6.1 ≥ 7.0 服糖后 2h ≥10.0≥11.1≥11.1 糖耐量受损空腹 < 6.1 < 6.1 < 7.0 服糖后2h 6.7~10.0 7.8~11.1 7.8~11.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 5.6~ 6.1 5.6~ 6.1 6.1~ 7.0 服糖后2h < 6.7 < 7.8 < 7.8 二:血糖正常值参考 1,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最常用生物软件大全介绍讲解

一、基因芯片: 1、基因芯片综合分析软件。 ArrayVision 7.0 一种功能强大的商业版基因芯片分析软件,不仅可以进行图像分析,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方便protocol的管理功能强大,商业版正式版:6900美元。 Arraypro 4.0 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产品,该公司的gelpro, imagepro一直以精确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相信arraypro也不会差。 phoretix™ Array Nonlinear Dynamics公司的基因片综 合分析软件。 J-express 挪威Bergen大学编写,是一个用JAVA语言写的应用程序,界面清晰漂亮,用来分析微矩阵(microarray)实验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需要下载安装JAVA运行环境JRE1.2后(5.1M)后,才能运行。 2、基因芯片阅读图像分析软件 ScanAlyze 2.44 ,斯坦福的基因芯片基因芯片阅读软件,进行微矩阵荧光图像分析,包括半自动定义格栅与像素点分析。输出为分隔的文本格式,可很容易地转化为任何数据库。

3、基因芯片数据分析软件 Cluster 斯坦福的对大量微矩阵数据组进行各种簇(Cluster)分析与其它各种处理的软件。 SAM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 的缩写,微矩阵显著性分析软件,EXCEL软件的插件,由Stanford大学编制。4.基因芯片聚类图形显示 TreeView 1.5 斯坦福开发的用来显示Cluster软件分析的图形化结果。现已和Cluster成为了基因芯片处理的标准软件。 FreeView 是基于JAVA语言的系统树生成软件,接收Cluster生成的数据,比Treeview增强了某些功能。 5.基因芯片引物设计 Array Designer 2.00 DNA微矩阵(microarray)软件,批量设计DNA和寡核苷酸引物工具 二、RNA二级结构。 RNA Structure 3.5 RNA Sturcture 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将Zuker的根据RNA

最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最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的诊断*二、糖尿病的症状*三、糖尿病的饮食禁忌 糖尿病的诊断1、血糖的测定 为确保血糖值具参考价值,检验血糖时宜空腹,空腹血糖多 于餐后8-10小时进行,因此多于早上醒来时进行。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糖的主要依据,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取血测的血糖值,即为空腹血糖。正常人进食后,血糖上下波动在一定范围内。进食后测的血糖值,即为餐后血糖。糖尿病人主要检查餐后二小时血糖。临床正常值: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3 mmol/L ~ 5.6 mmol/L (60mg/dl ~ 110mg/dl),餐后二小时血糖为7.8 mmol/L (140 mg/dl)。 2、尿液的查看 在正常人的尿中有微量的白蛋白排出,但24小时内不会超 过20毫克,但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损害时,从尿中排出的白蛋白就会增加,当24小时尿白蛋白的排出量为30-200毫克时说明肾脏已有病变,有这种情况就需呀多加注意了。 3、相关抗体的检查 有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氟酸脱羧酶抗体等相关抗体的出现,这些抗体的出现说明了患者体内存在着针对胰岛的自身免疫反应,若抗体阳性者多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测

定意义较大,如果发病已较长时间,抗体可能转为阴性。还有一个就是胰岛素庀赴置诘囊鹊核卦杀幌嘤Φ拿杆馍梢鹊核睾虲肽,因此血胰岛素和C肽都能反映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胰岛素的测定会受到一些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例如测定注射过胰岛素或正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而C肽的测定则相对稳定。 糖尿病的症状1、出现手脚麻痹、发抖的情况。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此外,糖尿病人应多加预防骨质疏松。 2、有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等相关症状的出现。糖尿病会感到容易疲劳,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常常无原由地感到疲惫不堪,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感冒后经常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此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 3、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 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述症状就是糖尿病 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

糖尿病带来的“安全隐患”

糖尿病带来的“安全隐患” *导读: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 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欧美等国家,做肾透析手术的患者人群中有近50%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湘明介绍说,该医院做肾透析手术中糖尿病患者达30%之多;…… 有专家指出,糖尿病的并发症远比糖尿病可怕。因此,正确对待糖尿病也是市民应该引起重视的环节。对此,本报记者特采访市内有关专家,为市民更好地了解糖尿病提供帮助。 糖尿病的四大主要并发症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栾晓军介绍说,现实生活中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大血管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比率比没有患糖尿病的人群高达4倍。曾有实验的试验结果:无糖尿病而有过心梗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是19%,患有糖尿病而没有过心梗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是21%,因此糖尿病已成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如常见的糖尿病足就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的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脚肿等症状,发展严重将会采取截肢治疗; 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

原因。在欧美等国家,做肾透析手术的患者人群中有近50%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湘明介绍说,该医院做肾透析手术中糖尿病患者达30%之多; 糖尿病眼病:栾晓军说,糖尿病对眼睛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为它是伤害到眼底,眼睛就像照相机,眼底相当于胶卷,胶卷受损就没法成像,因此,糖尿病致盲也是危害很大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并发症需谨慎预防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服药,并定期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糖尿病患者每三个月应去医院复诊,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以及心电图等;当然,戒烟、节制饮酒,健康的饮食及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都是值得提倡的。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则称为空腹血糖损害。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在7.8mmol/L~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损害与糖耐量减低可看做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但如果治疗得当,可以逆转为正常。如果治疗不得当,则发展为糖尿病。正常人的饭后血糖小于7.8.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另外,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随着病程拉长,病情加重,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变得很不典型,以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重,严重者发生昏迷. 类低血糖的治疗方法 在轻度低血糖发作期间,你可能出现下列的某些症状:发抖,震颤,心悸,神经质,出汗,寒战和湿冷,心搏加快,焦虑,头晕以及极度饥饿.这些都是由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所致.轻度低血糖往往不会影响你的大脑,因此,你应该能够识别出这类症状,并进行自我治疗. 1)对于低血糖的预防:1.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要进食,当活动量增加时,要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别忘记按时吃饭,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也应及时加餐。2.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特别要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3.随身携带一些糖块、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应用。4.注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5.生活,作息,饮食有节制有规律.6.多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7晚上睡觉时将头部垫高.8不要再闷热或干燥的环境下站立太久. 2)当低血糖急性发作时:1.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用白糖或红糖25--50克,用温开水冲服或喝其他含糖饮料;稍重者吃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2个,一般10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2.低血糖反应较重,神志又不很清楚,可将白糖或红糖放在病人口中,使之溶化咽下;或调成糖浆,慢慢喂食。如服糖10分钟仍未清醒,应立即送附近医院抢救。 3.对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并给予吸氧,很快就可见效,或肌肉注射高血糖素1毫克,15分钟内意识应清醒。清醒后必须给病人服糖水等,预防下一次反应性低血糖。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血糖偏高 当血糖高于正常时称为高血糖症。如果这种状况持久存在,对人体的各部分均有害。病人会感到全身不适,常有疲倦、口渴、大量饮水、大量排尿等表现。如情况严重,应尽快就医。 使血糖变得过高的常见原因有: (1)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2)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3)摄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或含糖饮料; (4)过度肥胖; (5)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6)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被称为SOMOGYI现象;

第八版-内科学-糖尿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糖尿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临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糖尿病,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诊断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依据,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是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和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的关系来确定。应注意如单纯检查空腹血糖,糖尿病漏诊率高,应加验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OGTT。诊断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有无并发症(及严重程度)和伴发病或加重糖尿病的因素存在。 (一)诊断线索 ①三多一少症状。②以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或伴发病首诊的患者。③高危人群:有IGR史;年龄≥45岁;超重或肥胖;T2DM的一级亲属;有巨大儿生产史或GDM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 此外,30-40岁以上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手术住院时应常规排除糖尿病。 (二)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要点如下: 1.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FPG)、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 PG)。空腹指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糖尿病症状指多尿、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 2.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 3.严重疾病或应激情况下,可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但这种代谢紊乱常为暂时性和自限性,因此在应激时,不能据此时血糖诊断糖尿病,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才能明确其糖代谢状况。 4.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5.妊娠糖尿病:强调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GDM个人史、肥胖、尿糖阳性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孕期首次产前检查时,使用普通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孕前未诊断的T2DM,如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可判断孕前就患有搪尿病。如初次检查结果正常,则在孕24一28周行75g OGTT,筛查有无GDM, GDM的诊断定义为达到或超过下列至少一项指标:FPG ≥ 5. 1 mmol/L,1 h PG≥10.Ommo1/L和(或)2h PG≥8.5mmolL。 6.关于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 HbAlc能稳定和可靠地反映患者的预后。ADA已经把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也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采用HbA1c作为糖尿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目前在国内,大多侧重基本方法的介绍,而忽视了统计实验的教学。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枯燥无味。为此,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软件,以使学生对统计软件有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初步的基础。 一、统计软件的种类 1.SAS 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一种大型统计分析系统,被誉为统计分析的标准软件。尽管价格不菲,SAS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生产和金融等不同领域,并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SAS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9000多个客户群,直接用户超过300万人。在我国,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卫生部,中国科学院等都是SAS系统的大用户。尽管现在已经尽量“傻瓜化”,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训练才可以使用。因此,该统计软件主要适合于统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使用。 2.SPSS SPSS作为仅次于SAS的统计软件工具包,在社会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SPS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位研究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由于SPSS容易操作,输出漂亮,功能齐全,价格合理,所以很快地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报刊杂志纷纷就SPSS 的自动统计绘图、数据的深入分析、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等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称赞。迄今SPSS软件已有30余年的成长历史。全球

约有25万家产品用户,它们分布于通讯、医疗、银行、证券、保险、制造、商业、市场研究、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在国际学术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凡是用SPSS软件完成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可以不必说明算法,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和信誉之高。因此,对于非统计工作者是很好的选择。 3.Excel 它严格说来并不是统计软件,但作为数据表格软件,必然有一定统计计算功能。而且凡是有Microsoft Office的计算机,基本上都装有Excel。但要注意,有时在装 Office时没有装数据分析的功能,那就必须装了才行。当然,画图功能是都具备的。对于简单分析,Excel 还算方便,但随着问题的深入,Excel就不那么“傻瓜”,需要使用函数,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方法了。多数专门一些的统计推断问题还需要其他专门的统计软件来处理。 4.S-plus 这是统计学家喜爱的软件。不仅由于其功能齐全,而且由于其强大的编程功能,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编制自己的程序来实现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它也在进行“傻瓜化”,以争取顾客。但仍然以编程方便为顾客所青睐。 5.Minitab 这个软件是很方便的功能强大而又齐全的软件,也已经“傻瓜化”,在我国用的不如SPSS与SAS那么普遍。

糖尿病专科十大安全目标

糖尿病专科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安全使用胰岛素 目标二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 目标三预防低血糖 目标四建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危急值” 目标五正确监测血糖 目标六避免住院糖尿病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年 目标七减少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 目标八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目标九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饮食 目标十安全使用胰岛素泵 一、安全使用胰岛素 1、胰岛素属高危药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胰岛素的保存方法正确,确保在有效期内。 2、掌握标准的胰岛素注射操作流程。 3、掌握不同剂型胰岛素的起效时间、达峰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给药途径。4、注射胰岛素前评估(使用《胰岛素注射护理单》)。 5、正确选用胰岛素注射工具(瓶装胰岛素必须应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笔芯胰岛必须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 6、严格查对,确保胰岛素剂型、剂量及注射时间准确。 7、正确注射胰岛素(部位的选择、轮换,注射的深度)。 8、严禁重复使用针头, 9、指导患者注射后的进餐时间、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10、跟进患者的进餐情况。 11、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 12、糖尿病专科护士或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定期到各临床科室巡查、会诊。 二、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 1,药物应在有效期内,无变质。 2、护士掌握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剂量、主要的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 3、指导患者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餐前、餐中、餐后服用)、方法(吞服、嚼碎) 4、告知患者服药后的进餐时间、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5、跟进患者的进餐情况。 6、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 7、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护理单》。 三、预防低血糖 1.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识,能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值。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时,每小时监测血糖一次,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下降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6mmo/L,以免发生因降糖速度过快导致低血糖。血糖降至13.9 mmol/L时遵医嘱停止使用或减少剂量。 3、了解有无“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并做好重点观察标识。 4、行强化治疗的患者,每天应监测血糖5-7次。 5、做好患者的饮食管理,服用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后及时进食。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lo/升。2,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7.0mmol/升。3,糖耐量试验的餐后两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升。以上三点满足任何两点均可诊断,但每一点均需在另外一天加以证实。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 11.1mmol/L,糖尿病。或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糖尿病。 根据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来选择药物 根据空腹血糖的测定结果来选择降糖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若空腹血糖小于7.8mmol/L,首先选用不致低血糖的药物:二甲双胍(格华止)、阿卡波糖(拜唐苹)。如果您以餐后高血糖为主,更适合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在治疗之初,可采用中等剂量:二甲双胍(格华止)每次250-500mg一日3次,或阿卡波糖(拜唐苹)每次25mg一日3次,。 若空腹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如果体型正常或消瘦,您可选用小剂量的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瑞易宁)控释片5mg或格列美脲0.5-2mg每日1次,或格列齐特(达美康)每次40mg或美吡达每次2.5mg或优降糖每次1.25mg,每日2次;如果您严重肥胖,适宜选用二甲双胍(格华止),每天1500-2500mg,分三次服用。 若您的空腹血糖超过11.1mmol/L,选择药物同上面一样,但剂量需要加大:格列吡嗪(瑞易宁)控释片每日5-10mg、或格列美脲每日4mg、或格列齐特(达

美康)每日160mg或优降糖每日5mg、或二甲双胍(格华止)每天1500-2500mg。 在选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时,要警惕发生低血糖反应。 如果血糖更高,则应该首选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一是血糖高、尿糖高造成的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排尿多,体重减少;另外一个是并发症造成的症状,如糖尿病肾病、足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的唯一诊断就是血糖,而不能拿尿糖来诊断。 ★空腹血糖正常值 ①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 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②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 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③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 /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④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 或缺乏。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正常值 ①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mg/dl) ②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③餐后3小时:第三小时后恢复正常,各次尿糖均为阴性 温馨提示:控制饮食、运动、药物、了解糖尿病知识、定期血糖监测被称为糖尿 病防治的“五驾马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对前四项都做得很 好,可唯独遗漏了定期血糖监测。事实上,若血糖监测不佳,并发症的发生就会提前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 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为: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根据,应注意单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应加测餐后血糖,必要时应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的葡萄糖负荷量成人为75g,儿童1.75g/kg,总量不超过75g.服糖前及服糖后30、60、120、180分钟测定血糖。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不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 1.有糖尿病的症状,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 (200mg/dl )。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7.0 mmol/L (126mg/dl )。 3.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75g 葡萄糖后2 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11.1 mmol/L 。 以上三项标准中,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并在随后的一天再选择上述三项中的任一项重复检查也符合标准者,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2、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版推荐诊断标准(即将废除)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 4、您知道糖尿病分哪几类吗? 目前通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分类方法,临床类型分为糖尿病Ⅰ型、Ⅱ型(BM)、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妊娠糖尿病(GDM)糖尿病风险者4种。 (1)Ⅰ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35岁以下,但成年和老年也可得,起病急,病情重,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明显,多数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素很敏感。 (2)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为40岁以上,儿童也有此型的,发病缓慢,病情较轻,不依赖外来胰岛素为生,在感染和应激时,可

糖尿病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

糖尿病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 发表时间:2016-03-14T15:23:42.7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4期作者:唐月琴费莺莺朱立萍陆晶晶[导读] 无锡市中医医院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有助于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度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体验,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01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应用于临床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对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未经改进的护理模式,对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经改进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结果:改进后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改进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有助于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度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体验,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安全;质量改进 糖尿病作为一种典型的终身性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构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需接受长期的治疗及护理来控制病情,同时糖尿病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就目前临床护理来看,护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1]。本研究围绕糖尿病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的中心展开研究,比较了护理改进前后取得的成果,证明了在糖尿病护理中实现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的必要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未经改进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1—83岁,平均年龄(59.6±2.8)岁,病程2—21年,平均病程(10.4±1.9)年;对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经改进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46—80岁,平均年龄(57.4±2.2)岁,病程9个月—21年,平均病程(11.5±2.5)年; 1.2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未经改进的常规护理模式,对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经改进针对性的长久护理模式,改进后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成立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包括病区护士、专科护士、医师等组员,结合糖尿病患者具体病情,小组成员展开交流讨论共同制定出护理内容、护理计划、操作标准及考核形式[2]。 1.2.2患者评估及健康宣教:全面搜集患者的各方面资料对患者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纠正患者存在的什么都不能吃的误区[3],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嘱饮食;掌握低血糖的症状识别,以及低血糖应急处理方法;强化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医师,掌握家庭护理方法,学会管理自身情绪;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应对常见意外情况。 1.2.3静脉治疗护理:为提高专科护理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在加强外周浅静脉置管护理管理的同时,设立深静脉置管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工作;对患者推广PICC[4],根据病区特点建立标准、高效的管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及具体病情,做好静脉炎及感染的防范工作; 1.2.4心理干预:糖尿病患者需接受长期的治疗,长期备受疾病的困扰对患者的心理素质影响很大,因此,心理干预是护理环节的重要内容。心理干预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最佳途径,对提高临床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应结合患者的文化背景、临床资料,有针对性地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与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心理干预的个性化。 1.2.5加强风险控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合并者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风险事件,护理人员应就存在的意外情况对患者进行反复强调,让患者及其家属意识到其重要性,避免发生跌倒、感染、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评估标准 记录护理改进前后发生的意外状况、以及护患纠纷事件。从危重患者护理、消毒隔离、病房管理、药物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急救物品管理等方面考虑评分量表的拟定[5],每项指标总分均为100分,护理质量与分数呈正相关,以此对护理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指标比较详见表一。 3.讨论 防范糖尿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是临床不可懈怠的任务,临床上应对护理安全引起高度重视,对护理质量要不断改进,同时要成立专门的护理管理小组以为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的持续发展做好保障。本研究中应用改进后的护理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改进前,由此可说明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有助于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度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体验,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糖尿病的十大安全目标

糖尿病专科十大安全目标 1、安全使用胰岛素 2、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 3、预防低血糖 4、建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危急值”报告制度 5、正确监测血糖 6、避免住院糖尿病患者皮肤完整性受损 7、减少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 8、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9、糖尿病患者的合理饮食 10、安全使用胰岛素泵 一、安全使用胰岛素 1、胰岛素属高危药品,标识清楚,分类放置。胰岛素的保存方法正确,确保在有效期内。 2、掌握标准的胰岛素注射操作流程。 3、掌握不同剂型胰岛素的起效时间、达峰时间、作用持续时间及给药途径。4、注射胰岛素前评估(使用《胰岛素注射护理单》)。 5、正确选用胰岛素注射工具(瓶装胰岛素必须应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笔芯胰岛必须使用配套的胰岛素笔)。 6、严格查对,确保胰岛素剂型、剂量及注射时间准确。 7、正确注射胰岛素(部位的选择、轮换,注射的深度)。 8、严禁重复使用针头, 9、指导患者注射后的进餐时间、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10、跟进患者的进餐情况。 11、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 12、糖尿病专科护士或糖尿病护理小组成员定期到各临床科室巡查、会诊。 二、口服降糖药物的安全使用 1,药物应在有效期内,无变质。

2、护士掌握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剂量、主要的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 3、指导患者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餐前、餐中、餐后服用)、方法(吞服、嚼碎) 4、告知患者服药后的进餐时间、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 5、跟进患者的进餐情况。 6、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 7、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护理单》。 三、预防低血糖 1.掌握低血糖的防治知识,能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值。 2、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时,每小时监测血糖一次,血糖下降速度不宜过快,下降速度保持在每小时4-6MMO/L,以免发生因降糖速度过快导致低血糖。血糖降至13.9MMOL/L时遵医嘱停止使用或减少剂量。 3、了解有无“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并做好重点观察标识。 4、行强化治疗的患者,每天应监测血糖5-7次。 5、做好患者的饮食管理,服用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后及时进食。 6、使用《低血糖风险评估单》,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低血糖风险并做好标识。 四、建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危急值”报告制度。 1、病房应建立适应本单位的血糖“危急值”报告制度。 2、血糖低于3.9MMOL/L、高于16.7MMOL/L时,应做好报告及记录。 3、严格落实血糖监测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 五、正确监测血糖 1、操作者应该掌握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 2、严禁使用过期、弯曲、潮湿、破碎、或其它已经受损的血糖试纸。 3、血糖仪显示的代码与试纸的代码必须一致。 4、血糖仪定期质控、维护、清洁;每半年对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检测血糖的检 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记录、质控记录保存不得少2年。 5、采血方法正确。 6、发现血糖值与临床症状不吻合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

常用分子生物学软件简介

常用分子生物学软件 一、基因芯片: 1、基因芯片综合分析软件。 ArrayVision 一种功能强大的商业版基因芯片分析软件,不仅可以进行图像分析,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方便protocol的管理功能强大,商业版正式版:6900美元。 Arraypro 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产品,该公司的gelpro, imagepro一直以精确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相信arraypro也不会差。 phoretix? Array Nonlinear Dynamics公司的基因片综合分析软件。 J-express 挪威Bergen大学编写,是一个用JAVA语言写的应用程序,界面清晰漂亮,用来分析微矩阵(microarray)实验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需要下载安装JAVA运行环境后后,才能运行。 2、基因芯片阅读图像分析软件 ScanAlyze ,斯坦福的基因芯片基因芯片阅读软件,进行微矩阵荧光图像分析,包括半自动定义格栅与像素点分析。输出为分隔的文本格式,可很容易地转化为任何数据库。 3、基因芯片数据分析软件 Cluster 斯坦福的对大量微矩阵数据组进行各种簇(Cluster)分析与其它各种处理的软件。 SAM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 的缩写,微矩阵显著性分析软件,EXCEL软件的插件,由Stanford大学编制。 4.基因芯片聚类图形显示 TreeView 斯坦福开发的用来显示Cluster软件分析的图形化结果。现已和Cluster成为了基因芯片处理的标准软件。 FreeView 是基于JAVA语言的系统树生成软件,接收Cluster生成的数据,比Treeview增强了某些功能。 5.基因芯片引物设计 Array Designer DNA微矩阵(microarray)软件,批量设计DNA和寡核苷酸引物工具 二、RNA二级结构。 RNA Structure RNA Sturcture 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将Zuker的根据RNA一级序列预测RNA二级结构的算法在软件上实现。预测所用的热力学数据是最近由Turner实验室获得。提供了一些模块以扩展Zuker算法的能力,使之为一个界面友好的RNA折叠程序。允许你同时打开多个数据处理窗口。主窗口的工具条提供一些基本功能:打开文件、导入文件、关闭文件、设置程序参数、重排窗口、以及即时帮助和退出程序。RNAdraw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征是鼠标右键菜单打开的菜单显示对鼠标当前所指向的对象/窗口可以使用的功能列表。RNA文库(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