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讲课讲稿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

第一章前言

关心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推进和加强青少年素质培训工作,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习近平主席也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

精神追求,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

一、家庭要发挥源头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纳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其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重视家庭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过去作为孩子启蒙的传统文化教育,现在被许多家庭放置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家长们更加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道德的教育,更加重视物质财富而轻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少儿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特有之诚信守约、勤劳俭朴、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情态之中,通过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加强小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拓展人文思想,塑造优秀的行为品格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古典文学沙龙、传统服饰的美学研究、中华戏曲欣赏等来增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亲子互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增强家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学校要发挥纽带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着先导与示范作用。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的盛行,使学校的办学方向也要不断地加以调整以迎合社会的需求,重教轻德,重分数,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学生们普遍存在吃苦耐劳精神差,不善于团结与协作,精神困顿,缺乏必要的应对生活的精神素养和能力,缺少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这无疑与传统价值观在现行教育中的缺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要立足于“先做人、后成才”的德育观点,一方面努力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程、走进课堂,在校园内营造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学校要组织编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的中华传统美德教材,在小学生中讲故事,在中学生中讲规范,在大学生中讲理论,将民间游戏作为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要经常播放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要整合团队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团队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与“八荣八耻”教育相接合,开展中小学生传统美德教育。要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糅合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并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

入社区、引入家庭,因地制宜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联系,把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开展“传统游戏节”、“采民俗风、学民间艺、弘民族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小学生。指导家庭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用家长素质的提高去带动影响小学生。

三、社会要发挥平台作用,共同营造崇尚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共同为小学生搭建优秀传统文化平台。

1、要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教育局、教育科研所、教育学会、高等学校及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整理,编写教材与课外读物,对学校、家庭、社区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宏观指导、组织与管理,组织、指导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组织传统文化教育经验交流;要不断完善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体系,切实做好有关法律条文的司法解释,依法保护传统文化;文化部门要认真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2、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文艺晚会、言论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和文化经营模式,把我们富有内在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把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创作、编辑、出版成为青少年喜爱的读物和视听产品,借助童谣、民谚、民间故事、民谣、卡通、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各级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要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别开生面的活动,如举办“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艺术沙龙”等大型活动,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3、要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开辟的各类德育教育基地,应结合实际充实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搞好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优良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教育;一些公益设施,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应向小学生免费开放;邀请民间艺人担任志愿辅导老师,利用双休日及寒暑假开设民俗教育课程,教孩子们绘画京剧脸谱、吹唢呐,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中的影响力。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由安庆团市委和安庆市XXXXXXXXXXXXXX中心牵头,立足安庆市实际情况,从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搭建项目平台、改善育人环境入手,通过组织建设“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有效缓解安庆市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教育公平,打造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拓展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新空间,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互为补充,均衡发展,共同促进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且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安庆的文化底蕴深厚,在安庆修建一所“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能在省内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在全市的普及建设;有利于安庆青少年儿童来基地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有利于中国及海外青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交流汇演等活动的开展,可带动安庆文化旅游产业。

第二章项目说明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包含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把握传统文化的特质,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不仅对我们每个人是有意义的,而且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安庆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古城,自古民风淳朴,崇文重教。据史料记载,安庆地区自明代至今共出进士100余人、状元8人、两院院士26人。安庆同时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军攻陷安庆,为了血腥镇压和屠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又“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湘军统领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支枪,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安庆是中国黄梅戏艺术的故乡,安庆艺人严凤英运用多种手法和融合其他戏剧艺术精华,并用安庆方言演唱黄梅戏,把安庆的

黄梅戏推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古皖文化、禅宗文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在文化厚重的安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倡道德育人,净化心灵世界,增进社会和谐,团市委决定在全市长期、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打造全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努力创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市。以此为背景,我们提出了建设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

该项目将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倡道德育人,净化心灵世界,增进社会和谐”为宗旨,长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打造安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融现代自然、乡土风情、娱乐休闲、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景区,满足与适应广大人民民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规划,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秩序的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越来越讲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发展假日经济、旅游经济,推动了城郊型旅游市场消费的进程。对土地和水面进行多渠道、多用途的综合开发,是我国的基本指导方针。

2、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市民的文化品味和文明修养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3、本项目对抛荒地、低洼地进行了有利的改造,结合自然景观,建设生态观光休闲的场所,对我市及周边县市的类似环境和低洼地的改造和利用将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在经营上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短结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

2.3项目简介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是由安庆市XXXXXXXXXXXXXXXX中心联合有爱心的企业及个人发出倡导

并计划组织。以青少年实践、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德育教育、军事教育、文化艺术交流等为主的基地,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最终目的,以采用寓教于乐、从实践体验中学习的方式,为中国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教育及海外青少年儿童来中国与中国青少年儿童交流互动搭建平台。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计划发展成为安庆市青少年成长、训练、职业、生活体验为中心,让孩子们能在基地内通过培训、教育、实习、体验等手段,了解国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了解未来区域发展重点,提早认识并规划未来个人职业发展,为国家积极培养未来少年领袖人才。本项

目的启动将能有效弥补目前我国少年领袖人才教育基地的空白,对建设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及素质教育起到示范作用。同时,配合安庆市历史文化产业设施建设,深化文化素质载体培育。

2.4项目名称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

2.5项目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出资单位:

2.6项目选址(拟定)

安庆市杨桥镇

2.7项目构想

项目拟划拨用土地50亩,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左右,将具备接待和举办安庆青少年大型活动的能力,成为面向全国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场所,促进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研发基地和开展青少年活动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项目建设时间:

一期工程;为基地核心部分的建设,占地约20亩,总投资3000万元,计划于2014年启动,预计将于2015年落成并投入使用。

二期工程;为青少年德育拓展基地配套开发项目以及商业广场,占地约30亩,总投资约2000万元,预计2017年落成并投入使用。

项目建设时间总计为4年。

主体工程规划拟用地50亩,分两大主题建设:

A)室内思想教育及生活体验拓展;

B)室外技能及社会生存拓展。

C)商业广场

A)室内场馆

1、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及师资培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班,开设绘画、书法、镌刻、古筝、舞蹈等传统艺术系列课程。

2、青少年儿童红色教育:

3、传统文化长廊:以书法为主线,以《弟子规》、《三字经》等为主要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雕刻于石上,传播中国传统的“礼、义、智、信、廉”等文化理念。

4、青少年科普馆:

科学,堪称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通过科学现象的演示和对科学设施的参观,以及亲历科学体验等形式大力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及科普方法,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创新能力。

5、青少年电影城:

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电影。播放国内外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励志教育电影,使他(她)们通过电影了解革命历史,了解世界。

6、文化艺术特长培训:

设置有文化艺术特长培训及展示展演场地,并配备有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场所。

B)室外场馆

1、体能拓展基地:

设置野外爬山、射击、攀岩、篮球、短距离越障碍等体能拓展项目,使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和锻炼。

2、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设置有生态农业、生态养殖、模拟垃圾循环利用、工业企业对江河的污染、工业革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等演示设施,通过讲解使青少年从小就知道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3、安全(防空、地震等)教育基地:

设置有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病、饮食家居安全、防空安全、地震、火灾、溺水、触电等应急安全教育演练场地,通过互动体验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技能。

4、禁毒教育基地:

通过图片展示,使青少年儿童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和危害;通过看vcd视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故事,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珍爱生命。

5、国防教育基地:

与部队沟通,购置一些部队淘汰下来的飞机、坦克、舰艇、潜艇、大炮等实物,通过实物及图片模型展览、多媒体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让青少年对我国国防及军事设施等有全面的认识,从小培养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及国防军事教育。

C)商业广场:

建设美食文化广场、文体超市、图书音像超市、培训机构中心、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中心等。

第三章资金计划

3.1投资总额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计划土地使用面积50亩,总投资5000万元。

3.2建设方式建议

1、招商引资。

由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行政划拨50亩土地,规定土地用途和经营范围,投资方享有经营权30—40年,在经营期间享受市政府规定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2、以地融资。

由政府行政划拨土地50亩,以其中大于20%的土地用作商业开发,所获取的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

3、股份合作。

由政府行政划拨50亩土地,以土地做为股份,吸收股东参股投资开发建设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投资各方按出资比例参与经营分成。

3.3资金来源

(1)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支持;

(2)由发起单位组建专业团队向社会及各爱心企业募集;(3)国内外机构、爱心企业、团体及个人捐赠;

(4)捐赠书画等艺术品拍卖所得;

(5)各类捐赠物资拍卖所得;

参加本项目建设的爱心慈善企业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将开具公益性捐赠发票。(注:爱心企业可用企业所得税的12%用于慈善捐赠,按政策规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准予全额扣除)。企业可指定捐赠款项用于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由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筹备组及相关机构统一统筹安排。

第四章社会综合效益

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可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本项目达产后,可推动当地种植业、加工、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将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可使原来的普通种植地得到进一步的绿化和开发,项目既美化绿化环境,净化了空气,调节了气候,又保持了水土,丰富了景观等,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有力的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相关请求

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的建设是一项系统

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建设工作需要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恳请领导予以亲切关怀:

●加强组织领导。请求成立由共青团市委牵头,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指导该项目建设工作。

●启动筹建工作。请求同意由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筹备组牵头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负责项目启动的具体运作,立即着手进行可行性研究。请相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如规划部门尽快调整规划,确定最终选址,计划部门尽快正式立项。

●提供政策支持。在做好前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请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办公会议对活动中心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该项目建设主要事项,并明确有关优惠政策。

第六章项目所需支持

1、用地支持: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2款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第六十一条规定: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2、免销售营业税、出租税。根据《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第136号令》第6条第4款规定: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3、免工程报建费或减半;

4、免城市基础实施配套费;

5、免社保费、人防费、防洪费、国土用地管理费;

6、政府提供优质的行政投资服务及效率。

以上3、4、5点需向当地政府部门申报,由当地政府部门批复。

第七章项目管理运营

参照共青团所属的自收自支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对商业广场项目的管理运营,对投建购买的企业实行房产所有权制。

以上是“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规划草案”,不周之处恳请上级各位领导及各位爱心企业家斧正!盼望在上级相关领导及各位爱心企业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将此项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建设好,争取在短时间内把“安庆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项目”建设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及素质教育的重地,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