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专科护理学常规

ICU专科护理学常规
ICU专科护理学常规

ICU 专科护理常规

目录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 -------------------------------------<1>

2、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2>

3、多发伤护理常规-------------------------------------<3>

4、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5>

5、呼吸衰竭护理常规-------------------------------------<6>

6、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7>

7、脑梗塞护理常规 -------------------------------------<8>

8、肺炎护理常规-------------------------------------<9>

9、脑出血护理常规-------------------------------------<10>

10、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12>

11、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13>

12、截瘫病人护理常规-------------------------------------<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按危重护理常规护理

(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呼吸极度困难时,指导病人采取半坐位,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三)遵医嘱及时采取血标本,了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四)机械通气时,保证合适的通气量,通气压力,呼吸频率及吸氧浓度。

(五)限制输液量,每天输液量不超过1500毫升,保持水的负平衡,防止肺水肿。如发现少尿或无尿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如瘦肉、牛奶、鸡蛋等,补充适量的水份。

(七)避免使用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油煎食物、干果、坚果等。避免使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胡萝卜、啤酒等。

(八)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

<1>

急性心肌梗死

(一)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肃静,谢绝探视,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疼痛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三)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械。(四)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3-5L/min),24-48小时以后根据病情间断吸氧或停氧。

(五)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与饮料;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禁烟酒。

(六)指导患者在床上排便,排便时勿用力,保持大便通畅。(七)严格掌握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注意有无肺水肿出现,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八)发作后4-24小时内禁食或进流食。24小时后进食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低热量、低糖饮食。

(九)少食多餐,一天六餐为宜;避免过冷过热饮食,以免诱发心律失常。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2>

多发伤护理常规

(一)无心跳呼吸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连接心电监护如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予除颤。

(二)有呼吸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三)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的监测;开通至少两路大的静脉通路。

(四)予颈椎和脊柱制动直至证实无损伤(注意:当证实脊柱可解除制动时,应记录时间及作出决定的医生姓名并评估肢体的伸展功能)(五)抽取血标本及配血,必要时针对怀孕妇女检查RH类型。(六)床边备好吸引物品和复苏设备。

(七)制动/夹板固定骨折及错位的部位,对有连枷胸、反常呼吸者,可进行棉垫加压包扎外固定,呼吸机正压呼吸行气道内固定或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以减少反常呼吸影响。及早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保证供氧

(八)协助医生抢救,备齐有关导管如吸引管、胃管、负压吸引装置等。

(九)密切观察留置导管是否固定妥善,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水柱波动情况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十)保持患者体温正常,必要时使用加温器予以温热棉被覆盖。

(十一)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十二)密切观察24小时出入量。

(十三)密切关注检查结果,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十四)疼痛时根据医嘱使用有效止痛剂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暗示性语言及精神护理,以增强止痛的效果。

(十五)主动关心、同情伤员,紧急处理做到稳、准、轻、快、沉着冷静,让伤员有安全感。做好说服开导工作,消除伤员急躁情绪。尽可能多的接触伤员,多与其交谈以解除其孤独感和压抑感。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口服中毒,按医嘱立即洗胃、催吐、导泻。接触中毒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皮肤污染,速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如污染眼内,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二)急性中毒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等不良刺激,重症者专人护理。详细记录病情和出入量。

(三)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流质、半流或鼻饲。严重中毒,损伤胃黏膜而引起胃出血者暂禁食。

(四)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出现高热、多汗、紫绀、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五)严密观察使用解毒药后副作用,发现中毒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六)病人出现肌肉震颤、全身痉挛及癫痫样发作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必要时口中放牙垫,防止咬伤舌头及腮部。

(七)吸氧,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病人出现昏迷及呼吸抑制时,立即抢救,气管切开者,按昏迷及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八)做好心理护理,加强防护。

(一)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基础护理。

(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5℃左右。

(三)指导病人进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适量富含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易消化,少刺激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肉松粥、蔬菜粥、牛奶、蛋羹等。少量多餐,意识障碍的患者给予鼻饲饮食。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五)机械通气时,严密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按相关护理常规护理。

(七)告知患者或家属应避免吸烟、劳累、情绪激动、上消化道感染等。

(八)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24小时出入量。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

<6>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一)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取半坐卧位或端卧位,鼓励病人多翻身,咳嗽,缓慢地深呼吸。

(二)根据缺氧情况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给予氧气吸入。(三)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限制病人的总入量,避免诱发急性肺水肿(四)注意病人肺水肿情况,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将其重要性告诉病人及家属,取得配合。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严重水肿的病人,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形成破溃。

(五)指导病人进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限制含钠量高的食品,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少于5克。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六)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冬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七)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避免这给予缓泻剂。防止肺栓塞,便秘,虚弱,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八)应用洋地黄药物者,注意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如心率低于60次/分或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时,停药并通知医生。(九)加强皮肤护理。

(十)向病人做好卫生宣教和心理护理,嘱病人尽量较少体力劳动,避免情绪激动,防止肺部感染。女病人避孕。

<7>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脑梗塞

(一)急性期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头低位,气栓时指导病人取头低左侧卧位。

(二)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异常的心理。

(三)指导病人进低盐低脂,所维生素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反呛时进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给予鼻饲,防止便秘。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五)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防止关节变形,教会病人及家属锻炼和翻身的技巧,训练病人平衡和协调能力,防止褥疮和坠床。

<8>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肺炎护理常规

(一)指导病人卧床休息。

(二)病史每日通风两次,每日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三)只带病人进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四)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

(五)胸痛或剧咳者,指导患者卧床向患侧,必要时遵医嘱给镇咳药(六)高热者给予护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七)重症肺炎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监测血压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的浓度和输液速度;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控制输液速度,保证抗生素的足量输入,注意防止水肿,积极纠正酸中毒。

<9>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脑出血

(一)术前护理

1、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瞳孔改变和对光反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肢体瘫痪部位和程度;抽搐的性质、时间;有无再出血及脑疝先兆。

2、术前开颅手术常规准备,脑疝病人给予20%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静脉滴入。

3、指导病人卧床,头抬高15°。急性期勿搬动病人,躁动病人防止坠床。

4、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吸氧,预防肺炎等并发症。

5、头部置冰袋,体温38.5℃者,予以降温处理。

6、呼吸困难者给与氧气吸入。

7、注意皮肤清洁、防止发生褥疮。尿潴留病人留置导尿,禁止加压排尿。大便干燥给于泻药或开塞露或低压灌肠等。

8、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增加心脏负担,注意水电解平衡,酸碱平衡。

(二)术后护理

1.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生命体征的改变,特别是血压情况;血肿腔引流量和性质;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10>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发生口腔感染。

3.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头部抬高15°,并用冰袋冷敷,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减少探视,各项护理操作的时间要集中,避免对患者多次刺激。

4.预防脑炎,尿路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血压超过160/100mmHg报告医生给予降压处理,注意有无心脏并发症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症状。

6.病情稳定后开始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

7.保证血肿腔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然痛苦,绝望,焦虑,自卑等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1>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上消化道出血

(一)安静卧床,保温,防止照亮或过热,一般不用热水袋保温,过热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呕血时应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二)给予精神安慰,解除病人恐惧的心理。

(三)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开始速度宜快,准备输血,输血量及速度可根据出血的程度而定。护士应密切守护。

(四)遵医嘱给于相应的止血措施。

(五)在呕血、呕吐、恶心和休克的情况下应禁食。上述症状缓解后,遵医嘱可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

(六)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因出血患者口腔有腥臭味应每日根据病情进行口腔护理。水肿患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重型颅脑损伤

(1)一般护理:伤后24小时禁食,常规抬高床头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肿胀。持续吸氧,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补液时注意量及速度,因为快速滴注时使颅内压增高而加重水脑肿。

(2)躁动不安是急性期常见的表现,首先考虑因素是脑水肿。其次是颅外因素如呼吸道不通畅引起缺氧,尿潴留引起的膀胱过度充盈等。护理中应仔细检查躁动并逐一解决,切勿轻率给予镇静剂以防影响观察。对躁动不安者尽量少加约束,以免过分挣扎时颅内压增高消耗能量加重脑水肿。

(3)确诊为脑脊液外漏后应抬高头部,体位应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后3-5天。枕头垫无菌巾,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血迹及污垢,定时以盐水擦洗,酒精消毒,注意防止液体逆流,避免赌赛,以防颅内感染,估计脑脊液漏出量。

<13>

库车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2月修订

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一)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情观察、搬运方法及翻身方法见脊柱骨折护理常规。

(三)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宜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不升者注意保暖。

(四)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1)预防褥疮护理:

①入院时检查全身有无褥疮,并作好记录。

②保持床单整洁,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③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④加强营养,以提高抵抗力。

⑤保持皮肤清洁。

(2)预防肺部并发症:

①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有意识地进行深呼吸。

③痰粘稠者可服祛痰药或行超声雾化吸入。

④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自行咳嗽咳痰时,应立即给予吸痰。

(3)预防泌尿系感染:

①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生理性冲洗。

<14>

②留置尿管者,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视病情进行膀

胱冲洗。

③训练膀胱的反射排尿功能,截瘫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当肌张力开始恢复时,反射出现,一般为2~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伤后四周可拔除尿管,可行手法按压排尿。

(4)大便失禁、便秘护理:

①大便失禁者做好肛周皮肤护理。

②便秘时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及含丰富纤维食物、新鲜水果,给予定时沿结肠走向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予缓泻剂或灌肠。(5)预防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①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上肢、下肢的主动活动,如引体向上,徒手操等。

②用软枕垫双足,使足背伸置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③对不能活动的下肢需行被动锻炼,给予肌肉按摩,下肢功能康复锻炼等。

(六)防止意外损伤,如烫伤、冻伤、坠床等。

<15>

ICU专科护士培训计划方案

浙江成人ICU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浙江省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的ICU临床护理骨干,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为此我科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成人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制定培训方案。 一、指导原则 遵循医院专科护士培训计划指导原则。 二、工作目标 有计划、分步骤地在EICU开展成人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具备循证研究和专业发展的能力,能较好地解决临床实际ICU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ICU临床护理骨干。 三、培训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护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在ICU专科工作3年以上,热爱护理事业,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本人自愿并经单位选拔、推荐,已参加浙江省成人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组织的为期1个月的专业理论培训并通过考核者。 四、实施计划 (一)临床专业护理能力培训 科室抽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过硬教学能力的护理组长为带教老师,与护士长、教育护士一起组成专科护士培训的师资队伍,参与临床专业护理能力培训。通过一对一带教,与带教老师一起护理临床重症患者,老师结合临床实际讲解相关理论,老师与学员一起研究讨论临床疑难护理问题,以提高专科护士学员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力,尤其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重症患者危险信号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锻炼专科护士独立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问题,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专项操作技能统一规范示教,制作出技能考核临床实践表,进行培训考核。对省卫生厅制定的必考项目人人掌握。 (二)ICU专科技能、前沿监护技术的培训 1、规范常规专业技能 ICU常规实践技能,如心电监护、人工气道管理、呼吸机治疗管理、CRRT 护理、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规范培训,并在临床中反复实践,熟练掌握相应技能;在熟练的基础上鼓励技术创新。 2、了解、熟悉前沿监护技术 ICU前沿监护技术或本科室较少开展的临床技能,实践机会少,科内统一安排见习机会,如PICCO导管置管等,使专科护士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论理解。 (三)临床教学能力培训 专科护士提高自身护理能力的同时,需要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应工作,这就涉及到专科护士的教学能力高下。通过组织专科护士参加院内、科内的各种专题讲座、教学查房,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同时,学习授课老师的授课方法;安排专科护士参加“PPT制作”、“PBL查房”等教学相关课程;要求专科护士自己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制定教学查房质量评价表,查房后由学员填写,并进行查房等级评分,以提高其临床教学能力。 (四)培养科研思路和论文写作能力 参加护理教育中心组织的开题报告系列讲座,护理科研学习班,教会学员论文书写的简单方法。对学员的开题和论文进行科内交流,再参加省卫生厅护理专家组组织的论文答辩。

ICU专科护士培训出科考核学习资料

ICU轮转护士出科考试1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病人到达ICU以后,应认真及时,立即给予生命监测并采取救治措施,应注意是否清楚,是否改变,是否正常。 2、ICU患者根据可分为类,第类为需安排特殊护理,一名护士负责一名患者,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护理,第类为,第类为。 3、ICU护理要求应根据准备好所需,明确每个患者的责任护士,定时观察记录、、、、。 4、监护病房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要求在、、均要认真洗手,每做完一个患者的、、后,应用消毒液擦手,再为第二个患者进行操作。 5、监护室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拖地面,每日用三氧消毒机消毒,每次,每日开窗通风,每次。 6、工作人员进入MRSA隔离单元时必须穿戴、、、、 、、、一旦污染或潮湿应立即更换。 7、对患者行非同步直流电复律术时,正确放置电极板,一个电极板放置,另一个电极板放置在。放电后立即观察,行,观察患者神志,测量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8、复苏的全过程包括、、。 9、脑复苏成功与否,受以下四个时间因素的影响:、、心肺复苏的时间,。脑水肿在心肺复苏成功后很快发生,复苏后小时为最严重的阶段。 10、低温治疗通过而降低氧耗,脑复苏中的低温治疗应当尽量使用,应遵循 、、的使用原则,应将头部温度降到,肛温降到,直至皮层功能还开始恢复,患者出现。 11、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和,有以上2个条件,在加上复苏以上,可以考虑终止复苏。 12、GCS评分客观表述患者的意识状态,分为、、三部分组成,正常人为,为昏迷,提示脑死亡或预后不良。 13、使用呼吸机的指征:、、、 ,从而实现机械通气的目标、,减低呼吸功。

二、问答题: 1、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2、休克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包括哪几个方面? 3、气管插管患者加强气囊管理应注意哪些? 4、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的应急预案? 5、对科室专科培训及带教有何建议?

ICU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一、危重患者的一般护理 1. 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室内温度20~24度为宜,相对湿度60~70%。 2. 抢救设置备齐一切抢救物品、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施处备用状态。 3 及时评估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各种管路、阳性辅助检查和治疗用药等。 4、按医嘱及时、准确留送各种检验标本,了解化验结果以加强相关的病情观察。 5. 卧位与安全根据诊断和病情采取适当卧位,确保舒适与安全。 6. 监测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及有关检查的生化指标。 7.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皮肤颜色和肢体活动。 8. 气道护理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给予气道湿化及吸氧。 9. 静脉管路护理保持静脉管路通畅,按医嘱给予输液、输血和注射药物。 10.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其正确位置和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11. 营养支持根据医嘱及病情给予饮食。 12. 保持大小便通畅定时观察尿量变化;便秘者根据医嘱予以灌肠。 13. 基础护理根据病情协助病人翻身和四肢活动。

15. 记录及时填写特护记录单,准确记录出入量。 16. 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监测的目的及重要性,稳定患者情绪。 二、危重患者的监护 (一)、体温监护 (二)、循环功能监护 1. 心电监测经床旁监护仪实施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电图波形及节律的动态变化。 2. 血压监测 1)保持测压管道通畅。 2)正确掌握测压方法。 3)严密监测与准确记录监护仪屏幕上所显示的血压数值。 4)必要时记录压力波形变化。 3.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 皮肤颜色、温湿度监测外周灌注是否良好是反应心排出量的有效指标,故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四肢皮肤有无湿冷、苍白和出现花斑等症状。 (三)、呼吸功能监护 1. 严密观察有无呼吸困难以及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 2. 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5%~98%)。 3. 注意观察有无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表现。 4. 观察周围循环状态:皮肤色泽、有无发绀等。 5. 机械通气过程中的监护 (1)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包括吸气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和节律、吸入氧气浓度等。若与设置参数有差异应及时与医生报

ICU 基本标准

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基本标准 一、ICU设置基本原则 ㈠ICU床位一般按全院总床位的3~5%设置。 ㈡ICU设置应与各医院功能要求相一致。一级医院不设ICU;二级医院设置综合性ICU,不设置专科ICU;三级综合性医院设置综合性ICU,或设重症监护中心下的专科ICU。综合性和专科性ICU应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综合性和各专科ICU床位总数不超过全院床位总数的5%。 ㈢ICU应有固定的医护人员。ICU医护人员应按标准配备,并经相关的专业培训。 二级医院(包括二级医院)以下医院医护人员应在三级甲等医院ICU进修学习三个月以上。 ㈣综合性ICU和专科ICU,均应符合ICU建设的基本标准。 二、ICU基本标准 ㈠ICU床位及单元设置 二级医院一般设置4—8张ICU床;三级医院ICU应分隔单元设置或分组管理,每个ICU单元设置8—12张床位,或每组设置8—12张;ICU床应分隔成单间或双间;每张ICU床位面积不小于15M2;电源、负压吸引、空气和氧气等应设置在吊塔或电、气源隔离带上。 ㈡仪器设备 1、监护仪:每张ICU床位配置1台监护仪,至少具有监测心电、呼吸、无创和有创血压、氧饱和度的功能。 2、呼吸机:每张监护床配1台呼吸机,其中有兼有无创模式的有创呼吸机一台,或另有无创呼吸机(仅有无创模式)一台,呼吸机应具有压控和容控下:A/C、SIMV、PSV、PEEP等基本模式,每张ICU床配备1套简易呼吸器。 3、体外除颤仪1台。 4、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5、心电图机1台。 6、肠外营养配置净化装置1台。 7、临时心脏起搏仪1台。 8、降温毯1台。 9、设有6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1台血气生化分析仪。 10、设有6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1台血液净化机(CBP)。 11、设有8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1台支气管镜。 12、设立重症监护中心(科)并下设两个及两个以上ICU单元(专科ICU)的要求配备1台床边X光机和床边B超。 13、设有8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中央输液管理系统一套。 14、设有8张床位的ICU要求配备心肺功能监测仪一台。 15、SICU和MICU要求配备神经肌肉电生理功能监测仪一套。 ㈢ICU的感染控制 医院院感控制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ICU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检测和管理。ICU 一旦发现耐药菌感染如:MRSA等,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所有操作均需穿隔离衣、戴手套。每床边应设一套洗手盆和干手装置。ICU生活办公区、病房非污染区、病房污染区必须分开设置洗拖把池和洗抹布盆,各池(盆)不得混用。

精选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构建

护理质量指标监测科室:甲状腺外科科 负责人:张红妹

一、甲状腺外科护理质量指标 (一)术前健康教育知晓率 一、指标的定义和意义 (一)指标的定义 定义:指手术后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 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统计周期内手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例次数(需要插导尿管排尿的患者)与统计周期内手术后不插导尿管患者总人日数的百分比称为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手术后患者:指在甲状腺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直至出院的患者 (二)指标的意义(注:相关说明清晰,简要阐述专科指标与护理质量、病人安全的关系,有效监测的意义) 术后尿潴留如果处理不及时需插导尿管协助患者排尿增加感染及尿道损伤的几率。通过对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的监测,能及时了解尿潴留发生的趋势、影响因素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与管理,进一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测量方法 (一)计算公式 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期住院患者术中未插导尿管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术后尿潴田的发生率统计周期内手术中未插导尿管的患者总数 X100% 说明:统计周期为每月 纳入标准:“尿潴留纳入标准”:所有手术中未插导尿管的在院患

(二)数据及来源 1.数据收集的方式 计算住院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周期为月度,有小夜班护士每天登记数据,根据小夜班护士统计的数据获得当日手术中未插导尿管患者的总数和发生尿潴留的例数。 2.数据检查内容及标准 主要检查: (1)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2)护士术前宣教是否符合标准 (3)术后护士对尿潴留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3?附件:甲状腺外科尿潴留发生率查检表 患者姓名:住院号: (三)目标值 1.现况值:2017年10月1日-2017年11月30日,甲状腺外科手术后 未插导尿管的病人数为32人,术后发生尿潴留需导尿的病人数为3人,占9.3%。 2.目标值:通过在科室认真整改,总结经验教训,争取208年全年发生尿潴留的病人占总人数的5危右 三、指标的使用 1.原始数据汇总

ICU专科护士测试题库

ICU专科护士测试题库 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70分) 1、测量CVP时,零点位置位于: A 腋前线水平 B 右心房水平 C 锁骨中线水平 D 腋后线水平 E 高压系统,无所谓 答案:B 2、CVP的正常值为: A 5-8cmH2O B 5-12 cmH2O C 10-15 cmH2O D 10-20 cmH2O E 3-5 cmH2O 答案:B 3、ARF病人少尿期的饮食() A 不限制饮食 B 高蛋白饮食 C 多饮水 D 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D 4、ARDS的临床表现为() A 急性呼吸窘迫 B 严重的低氧血症 C 低血压 D 无明显呼吸困难 E 意识障碍,高热 答案:A 5、少尿指每日尿量()毫升。 A <100 B <400 C 0 D<50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呼吸监测最直接的指标是() A SpO2 B SaO2 C 血气分析 D 呼吸频率 E 潮气量 答案:C 7、机械通气病人气囊的压力为: A5-10cmH2O B10-15cmH2O C15-20cmH2O D≤25cmH2O E25-30cmH2O 答案:D 8、呼吸衰竭是指: APaO2≤ 60mmHg PaCO2≥60mmHg BPaO2≤50mmHg PaCO2≥ 50mmHg CPaO2≤50mmHg PaCO2≥ 60mmHg DPaO2≤60mmHg PaCO2≥ 50mmHg EPaO2≤ 50mmHg PaCO2≥ 90mmHg 答案:D 9、下列有关GCS评分正确的是: A包括呼吸\血压\氧饱和度三项评分B评分越高,意识水平越低 C低于8分应考虑昏迷D包括瞳孔\血压\呼吸三项 E以上都不对 答案:C10、某病人对刺痛睁眼,对针刺回缩手指,回答问题错误,下列GCS评分正确的是: A7分B8分C9分D10分E都不对 答案:D11、某病人气管切开术后1小时,因固定不良导管脱出气管,此时护士正确的处理是: A立即通知医生处理B就地取才,分开切口,切开处给氧,同时通知医生 C重新把导管插入切口D把病人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E以上都不对

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结尾示范文本

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结 尾示范文本 In the specific time, budget, resource activities pl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effect, specially customized project process and parameter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stage, make a system and specific scheme, to guid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结尾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计划资料应用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里进行的活动计划,内容包含活动范围、质量等。为实现的目标效果、专门定制的项目前中后期的流程和各项参数做成系统而具体的方案,来指导项目的顺利进行。,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20xx年11月—20xx年11月工作量统计: 今年科室累计收住危重病人14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 了42人,增加了29%;床位使用率为69.02%,比去年同 期增加了30%;床位周转次数为14.49,比去年同期增加 了10%.抢救危重患者873天/124人次;其中机械通气 411人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752人次;输血 235人次,输液7218人次,静脉注射(静脉穿刺)7388 人次,肌肉(皮内、皮下)注射1029人次,灌肠153人 次,口腔护理3536人次,导尿115人次,鼻饲5606人 次,皮肤护理3536人次;吸痰护理9319人次,心电监护 953人次;CVP监测1314人次,血糖测定4412人次,床 旁血液透析31人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ICU的护理常规要点

ICU的护理常规 1、监护护士要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2、所有病人均要持续24小时进行心电监测,每小时测量并记录HR(P)、RR、Bp、SpO2,每4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的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特护记录单,并体现专病专护。 3、严格遵医嘱计划输液,必要时采用输液泵输液,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所有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保持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管现象发生,并预防交叉感染。 5、按时或随机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六洁”“四无”工作,危重病人卧位舒适,及时进行相应评分(GCS评分、镇静评分、Breden评分)。 6、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各相应的交接程序。

7、有S-G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ABP、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

ICU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ICU综合征:是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品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对病人施以全程、全方位、多媒体的影响,以利于疾病的康复。日本学者强调预防本征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怎样应用多元文化护理使ICU患者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防止ICU综合征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ICU综合征 1.1概念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85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ICU综合征新概念为:在ICU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2~3 d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3~4 d依然存在的,称为ICU综合征。就日本文献看,ICU 收治的病人中30%~60%发生本征。国内文献尚无统计。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

icu专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精心整理 icu 专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篇一】 一、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使科室护理工作得到提高。 1 2 3 4 5施。 6 三、按照医院ICU 感染控制标准,做好科内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按院感要求分类放置。加强清洁工的管理,保持ICU 病室干净、整洁。 四、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1、每月定期组织科内护士业务学习,实行轮流主讲,进行ICU 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学习,在学习中使讲课者在授课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又使听课者得到了提高。 2、要求并督促每位护士参加院内护理部组织的讲课、护理查房等,有计划的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3、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考试教育,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4、利用晨会提问,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强化职责制度等。加强护士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按护士规范化培训要求认真进行考核、培训,制定切实可行和有效的三基理论、专科知识学习计划,将三基和专科理论按内容分篇,每月每篇人人考核过关。 5、增强科室护士科研意识,争取在20xx年完成护理论文1-2篇。 6、科室计划选派2名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7、在科室试行品管圈,以科室为圈,在圈长的带领下,运用头脑风暴等一系列的方法来优化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8 且ICU 12次业2 3 4。、 。 1、严格落实十六项核心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积极执行查对制度,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到医嘱查对;注射、服药、处置查对;输血查对;饮食查对等几方面。医嘱班班查对,并登记、签名,出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危重病人、术后及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针对护理工作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实施护理缺陷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坚持安全无缝隙做到“三有”(有制度、有措施、有人员落实);“三无”(无差错、无事故、无纠纷);“三个百分点”(制度执行、差错上报、对当事人要处理);“三个不放过”(原因没搞清不放过、无整改措施不放过、当事人与其他护士不接受教训不放过),实施好质控标准,全体护理人员自觉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icu护士学习计划

icu护士学习计划 篇一:20XX年新入ICU护士培训计划 20XX年新入ICU护士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1、熟悉掌握ICU基本护理理论和技能 2、熟悉常见疾病的监测和护理 3、熟悉ICU布局及临床工作 二、培训方法 1、理论学习 2、技能训练 3、自学 三、培训时间:3个月 四、培训管理:(针对20XX年我们科只定科1人丁曼,针对丁曼自己特制培训计划)1、指定ICU总带教老师陆玉玲进行一对一带教 2、根据ICU制定的新入护士培训计划,结合ICU实际 进行教学。 3、ICU常见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指导在3个月内参与轮 转生授课培训,总计为36学时,培训内容见培训记录,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老师完成授课内容,实践培训由陆老师一对一带教指导 4、对于ICU9项专科技能操作示教,安排由陆老师完成,

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微量泵、CVP CPR人工气道吸痰、动脉采血等。和理论知识培训在一起 培训,集中由带教老师实物示教,指出注意事项,然后个人对着标准自己练习,在临床实践中由床边带 5、由总带教老师分别于1月后针对这理论进行考核, 3 个月底进行总的理论和操作考试(3个操作)考核,要求每次理论三80分,(闭卷),每个操作三95分,成绩合格结束纳入护士分层次培训课程。 五、培训内容 (一)理论培训内容根据培训计划参加 ICU “三基三 严” “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 即: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理论学习,理论培训内容包括:科室工作环境,物品放置,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基础护理知识,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疾病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流程。 (二)操作培训内容 1.熟练掌握:手卫生,静脉输液,真空采血技术,口腔护理,氧气吸入,无菌技术,物理降温,轴线翻身,单人CPR, TPN,鼻饲,雾化吸入,胃肠减压技术,灌肠技术,患者搬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构建

护理质量指标监测科室:心血管内科 负责人:崔岩

一、全院通识性护理质量指标 (一)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一、指标的定义和意义 (一)指标的定义(注:定义明确,纳入/排除标准清晰) 例如: 1.跌倒: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有或不伴有外伤。 2.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例次数(包括造成或未造成伤害的)与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人日数的千分比称为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3.住院患者:包括所有住院患者和急诊观察室患者。 (二)指标的意义(注:相关说明清晰,简要阐述专科指标与护理质量、病人安全的关系,有效监测的意义) 二、测量方法 (一)计算公式(注:公式明确,必要时解释分子、分母含义,纳入/排除标准清晰) 公式=分母 分子X100% 说明: 例如: 1.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日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倒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中发生跌X100% 说明:“统计周期”为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

纳入标准:“跌倒的纳入标准”:所有的住院患者、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发生的跌倒,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都需要计一例。 (二)数据及来源(注:1.数据查检标准清晰、科学、关注重点;2.数据收集流程明确、规范,数据真实可信;) 1.数据收集的方式(注:简要概述统计周期,数据收集的方式及来源) 例如:计算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周期为月度、季度、半年和全年;根据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获得统计周内跌倒/坠床发生例数;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人日数可以通过“信息之窗”病房工作报表中获得。 2.数据检查内容及标准(注:简要概述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另附查检表) 例如:主要检查: (1)跌倒/坠床发生率; (2)患者入院时的Morse跌倒/坠床评估量表评估是否符合标准; (3)护士对跌倒/坠床的评估处理与记录是否完整; (4)护士对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3.附件:xxx查检表 (三)目标值 1.现况值(注:根据前期汇总分析科室存在问题,得出现况值) 2.目标值(注:设置2018目标值) 三、指标的使用(注:月度汇总分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数据汇总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改进措施(注:根据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成效(注:有前后对比) 二、XXX科护理质量指标

ICU一般护理常规

ICU 一般护理常规 重症监护病房简称ICU,是为危重病人做好基础护理,抢救生命,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协助病人渡过危及生命的不 稳定状态,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场 所。 ICU 护理常规是: 1、护士每日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病人的情况,分工明确, 互相协作。 2、所有病人都要做好护理记录,并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 的病情变化。 3、所有病人都要坚持24 小时心电监测,以动态地观察 病人的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病人的心率、 T、 P、R、 Bp、SPO2并记录。对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 时生命体征。 4、重病人置入 Folley,s 记录每小时尿量,每日计算 尿管,保留尿管并长期开放,24 小时出入平衡。 5、做好病人晨晚间护理,每日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整洁。晚间护理时为病人温水泡脚一次。 6、危重病人要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叩背 1 次,使病人卧位舒适,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的发生。

7、护理要做到病人全身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迹。 8、所有护理表格字迹要清晰,描写要确切,记录及时。 9、保持各个导管、输液管及引流管通畅。 10、当病人应用一种以上泵入药物时,静脉输液应每小 时均匀输入,必要时应使用输液泵。 11、凡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紧 急抢救时除外)。所有药物在使用时都必须三查八对,血管 活性药物及特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过第 2人核对。 12、交接班要严肃、认真、无误,除了写好交班记录, 每班必须在床头交接班。 13、护士要熟悉各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 报警原因。 14、凡有 S-G 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持 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要按各护理常规。

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临床护理工作要想精益求精,就必须要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科室护理工作,下面我们一起看下ICU的护士是怎么开展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的。 一、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围绕20xx年医院的发展规划,为 ICU 护士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现制定新的一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使科室护理工作得到提高。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2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强化护士长的管理,建立护士长巡查制度,做到护士长“九知道”;做到:每天重点巡查危重患者、出现危急值患者、护理会诊患者和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护士长要关注护士工作及病人的需要。 3、根据护理部下达工作任务及护士长手册中的周工作安排,月工作重点,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结合质控护士的检查结果,将小问题记在护士长工作手册上并及时与当事人进行反馈,如果反复出现的问题,则在每月的科室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商讨改进方法,并在护理缺陷登记本上记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 4、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特级护理合格率达≥99%、急救物

品完好率达 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9%。、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100%、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 0(难以避免性褥疮除外)。 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严格落实十六项核心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积极执行查对制度,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到医嘱查对;注射、服药、处置查对;输血查对;饮食查对等几方面。医嘱班班查对,并登记、签名,出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危重病人、术后及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针对护理工作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实施护理缺陷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坚持安全无缝隙做到“三有”(有制度、有措施、有人员落实);“三无”(无差错、无事故、无纠纷);“三个百分点”(制度百分之百执行、差错百分之百上报、对当事人要百分之百处理);“三个不放过”(原因没搞清不放过、无整改措施不放过、当事人与其他护士不接受教训不放过),实施好质控标准,全体护理人员自觉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进一步完善各环节交接质量,病人在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并准确记录,降低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风险。 4、对有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清醒病人、躁动患者均予以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意外拔管。 5、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

ICU危重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整洁,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注意病人的保温。 2、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及时输入液体和药物。 3、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不能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随意搬动病人。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5、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6、专人看护,重点监测神志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尿量、心电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7、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吸收的流质饮食或遵医嘱补液,做好胃肠营养管及鼻饲的护理。 8、每日为病人清洁口腔2次,清醒病人饭后协助其漱口。 9、保护眼睛,每日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眼睑不能闭合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10、每日为病人梳理头发、洗脸,保持皮肤清洁无异味,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用50%的酒精按摩骨突处,预防压疮。 11、观察排便情况,必要时可留置尿管,每周更换一次,注意观察。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目录: 1、危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心跳骤停病人护理常规 3、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4、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5、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6、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常规 7、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9、喘证的护理常规 10、头部内伤的护理常规 11、中风的护理常规 血管处,保持体温32-35度之间,遵医嘱用脱水剂、细胞活化剂,保护脑组织。 ③每30-60分钟测血压一次,应维持在80-90/50-60mmHg,血压测不到,应协助医生查明原因。 ④复苏后的呼吸功能不健全,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表浅,双吸气,潮式呼吸,中断呼吸等,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或做气管切开术. ⑤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以判定病情。 ⑥预防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尽早拔除插管,使用抗菌素 休克病人的护理常规 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有呼吸困难者禁用吗啡)抗过敏,抗感染。 3、给氧,鼻导管给氧2-4L/分,必要时可用面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给呼吸兴奋剂。 4、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利于血容量的补充和用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按病情掌握药量、滴速,保证准确及时给药。 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有支气管 尿量、颜色、性状等。便秘者使用缓泻剂或灌肠,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

专科特异性护理质量指标

专科特异性护理质量指标的确定 目前部分护理管理者对于护理质量指标的理解处于茫然状态, 因为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没有规定具体哪部分质量指标是护理的, 有的护理管理者习惯了用各种达标率, 对其他质量指标如何应用不知如何做事正确的, 对于第一次等级医院评审要求的各项达标率不知如何应用好, 有的检查人员要看达标率,有的干脆不看, 那么如何理解和运用护理质量指标呢? 我们在1月22日的中国护理之声呱呱教室讲解了“三维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今天我们来讲解“如何运用三维质量管理模式确定本单位护理质量指标”? 除了前面为大家以普外病区为例确定三个维度的护理质量指标外, 还要个根据本科室特点确定特异性的护理质量指标如下: 本资料来源于广州护理质量指标,有人问道如果有达标率就好了! 达标率是你单位自己确定的年度质量指标, 对于上级评价,自我评价的依据是 与上一年度比较是否有改进,而不是每年相同的达标率, 也就是当年统计的达标率与上年,以及前几年提高的情况, 如果各项质量指标的达标率及情况比上年有改进提高, 才是质量提高,管理有效! 广东省卫生厅在许多地方为全国护理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此特别推荐! 一、基础护理质量指标: 1、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数(例) 2、高位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3、输血反应发生率(%) 4、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例) 5、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6、压疮发生率(%) 7、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

8、失禁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 9、患者跌倒发生率(%) 10、患者走失发生率(%) 11、患者误吸/误食/窒息例数(例) 12、运送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 13、患者足下垂、关节僵硬、跟腱挛缩及肌萎缩的发生例次 14、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次 二、新生儿/NICU护理质量指标: 15、新生儿身份识别项目不齐全/不清发生率(%) 16、住院新生儿烧伤、烫伤发生例数(例) 17、新生儿呛奶、误吸发生率(%) 18、气管插管脱出例数(例) 19、鹅口疮发生率(%) 20、新生儿坠床发生率(%) 21、鼻中隔压伤发生率(%) 三、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22、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 23、患者饮食知识正确掌握合格率(%) 24、患者正确服药合格率(%) 25、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 26、透析充分性达标率(%) 27、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四、糖尿病护理质量指标: 28、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29、胰岛素注射不正确发生率(%) 30、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 31、护士对血糖“危急值”报告处理不正确发生例数(例) 五、骨科护理质量指标: 32、无效牵引、下肢牵引针移位针眼感染发生率(%)

神经内科危重症护理常规(icu)

第一节神经内科危重症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重症脑出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确认患者身份,询问评估患者起病情况、主要症状、既往史及发病时的伴随状况。 2.立即行心电监护、血压、指氧饱和度的监测,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监测随机指血糖和行血气分析。 3.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是否有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快速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四肢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脑出血定位诊断,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初步评估脑出血的量及性状。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脑疝的前驱征兆,观察是否伴有呕吐,并观察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5. 评估压疮的风险:评估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准确记录,做好与家属或工作人员就病人皮肤情况的交接记录并签字确认。 6.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必要时给予约束,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支持和配合,并签字。 (二)护理要点 1. 就地抢救为主,急性期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头部15-30度。 2.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速度、深度、节律。伴呕吐者行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酌情给予吸痰、口咽通气管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避免颅内高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正确使用脱水剂;避免用力咳嗽、解大便等动作;为患者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不易过深,以免诱发剧烈咳嗽反射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 4. 遵医嘱急性期伴胃液隐血阳性者禁食24-48小时,早期安置胃管,行胃液性状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遵医嘱调整病人的进食量、性状及时间。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宜早给予鼻饲,鼻饲前先抽胃液,检查胃管是否早在胃内,观察是否有出血等,注意病人胃残留量等消化情况。 5.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性期关注病人水、电解质、肝功、肾功等生化检查阳性结果。

护理质量指标涵义及分类

护理质量指标涵义及其分类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专辑 中卫护研院信息咨询小组 (张华甫张琦蔡诗凝刘艳) 科学的管理需要有“目标”做引导。而“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指标是可以测量的,因而是很好的监测工具。在向管理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管理者通过指标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前行的方向是否与目标保持一致,以免走弯路。也正因为指标可以测量,因而是很好的评价工具。管理者完成了既定工作任务后,可以通过指标值的变化程度和方向来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说,现代管理已经离不开指标了。 早在十九世纪的南丁格尔时代,我们的护理学先师就已经开始观察环境和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还使用统计方法测量患 者的治疗效果与环境及护理措施的相关性。南丁格尔发现的影响患 者治疗效果的因素,已经很有“质量指标”的味道了。20世纪60 年代,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更为系统地阐述了 所谓“质量”除了直接的病人结局,还有那些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结构性因素(如人力配置、硬件环境、制度建设)和临床过程的关 键环节。 护理质量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众多的护理质量指标。 从适用范围的角度区分,质量指标分为共通指标和专科指标。前者 是全院都要监测的指标,如护患比、压疮、跌倒、院内感染等;后 者可依照医院单位或专业科别划分,包括监护室、门诊、急诊、产 房、骨科、手术室等指标。从质量内涵的角度区分,质量指标分为 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结构指标涉及护理质量相 关的人力、设备、制度等,如注册护士数、护理时数;过程性指标 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能力、服务项目及工作程序的评价指 标,如疼痛评估、给药操作执行;结果性指标是患者感受到护理活 动的最终效果,是护理活动和服务效果的综合反映,如外周静脉外 渗发生率、院内感染率、跌倒、压疮发生率。从衡量事件的角度区 分,指标分为正性和负性。正性指标越高越好,质量管控主要关注 下限,负性指标则相反。

一、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本(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592-49 一、ICU专科护士工作计 划范本(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一、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范本(完 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围绕20xx年医院的发展规划,为 ICU 护士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现制定新的一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使科室护理工作得到提高。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2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强化护士长的管理,建立护士长巡查制度,做到护士长“九知道”;做到:每天重点巡查危重患者、

出现危急值患者、护理会诊患者和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护士长要关注护士工作及病人的需要。 3、根据护理部下达工作任务及护士长手册中的周工作安排,月工作重点,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结合质控护士的检查结果,将小问题记在护士长工作手册上并及时与当事人进行反馈,如果反复出现的问题,则在每月的科室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商讨改进方法,并在护理缺陷登记本上记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 4、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特级护理合格率达≥99%、急救物品完好率达 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9%。、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100%、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年压疮发生次数为 0(难以避免性褥疮除外)。 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严格落实十六项核心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积极执行查对制度,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到医嘱查对;注射、服药、处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制度 (一)ICU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1.护理部应加强对ICU 护理质量的控制及管理,成立ICU 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其组成由护理部和ICU 护士长等组成,在护理主管院长(或医疗主管院长)和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主要职责与权限是:对ICU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予以咨询及评议,对本院的ICU 护理问题负责提出鉴定和处理意见。 2.1 职责: 2.1.1 研究全院ICU 护理质量管理情况,审定ICU 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2.1.2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ICU 护理质量方面的重大事项,遇 有紧急问题随时召集会议。 2.1.3 组织ICU 护理的会诊及病例讨论 2.1.4ICU 护理问题鉴定: a.对本院ICU 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鉴定,讨论分析问题性质,为医院做 出处理决定提供依据。 b.对于ICU 发生重大问题与相关部门共同鉴定,并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 2.2 权限: 2.2.1 实施ICU 护理质量监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及改进措施,以促 进全院ICU 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2.2 对各ICU 制订的护士培养计划进行审定,对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 考评。

(二)ICU 护士准入制度 1. ICU 护士准入条件(新上岗) 1.1 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1.2 两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常规。 1.3 通过三个月以上的危重症护理在职培训 1.4 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ICU 临床护理。。 2.ICU 护士独立工作准入资格 2.1 实行一对一带教,直至其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 2.2 带教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2.3 带教期间,每月由护士长和临床教师对其进行ICU 临床技能考核。 2.4 带教期结束后,能熟练掌握ICU 各种规章制度、规程、岗位职责并通 过严格的理论及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三)ICU 病房护理管理制度 1.ICU 护理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管病房医师给与协助。 2.ICU 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3.ICU 护士对病人实行24 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急救护理措施准确及时。 4.各种医疗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记录完整、整洁。 5.危重症病人护理措施到位,杜绝差错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6.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7.ICU 仪器、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定期保养,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ICU 物品定位、定量、定人保管,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外借或移出IC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