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堂教学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堂教学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于永正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我有时也这样)——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

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这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

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

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特级教师李梦铃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些手段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案亮点

浅谈课堂教学亮点 我们正处于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做人要有个性,为人师更要有个性。有个性才有特色,犹如奇趣作文课堂。正因有特色,才富含课堂生命。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打造亮丽自我,让自己在三尺讲台上闪亮登场呢?我觉着这和学生写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平时写作文,我们要求学生要写出亮点,尤其考场作文,更要亮出自己的特点,吸引阅卷的老师的眼睛——一手潇洒的字体,一个扎眼的题目,一句点睛的题记,一段诱人的开头,一个含蓄的结尾,一个精彩的设计,几句精辟的议论…….都会使阅卷的老师眼睛为之一亮,取得理想的高分。老师上课和学生写作文一样。一节好课必是亮点纷呈,有亮点才能吸引学生,有亮点方显教学个性。 那么,什么是亮点?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亮点,一个巧妙的问题是亮点,一段动情的范读是亮点,学生积极的竞答是亮点,老师恰当的点评是亮点,巧妙的课堂过渡是亮点,精当的顺序安排是亮点,言有尽意无穷的结束语是亮点…… 大到教学的各个板快,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亮点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里主要就奇作课堂上,谈一谈几个教学亮点的设计: 一、精彩的导语设计; 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而导语常用的几种方式有: 1、开门见山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 案列:三年级《蜡烛爆料大会》 王老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生:蜡烛。 师:对!今天我们就利用蜡烛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蜡烛爆料大会。

教师言简易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2、激情渲染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 案例:三年级《一片树叶》 师:从前有一只小黄牛,在树林里栽下了一棵小树,他为小树浇水,期盼小树快快成长。但后来森林里来了一群小动物,一件让小黄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生:会是什么事呢? 师:哟,我也很想知道是什么事情,不如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3、悬念设置导入法;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案例:四年级《我和钱的故事》 师:说起钱,大家都眉开眼笑的,包括我自己,呵呵。但是你们知道吗?有一位小朋友可不这么想,哎!她拿到钱可烦恼了……(师说的语气,神情都要表现出来,犹如身临其境。)生:露出疑问的神情,为什么呀? 4、音乐感染法。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案例:六年级《听音乐写作文》 教师先播放《野蜂群舞》交响乐,让学生想象其画面。 这样的导入,通过听觉感受,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摘要】精湛的语言、丰富情感、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为课堂添彩,点亮课堂;人人参与、快乐你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情趣盎然;精彩的故事、情景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闪亮思维。 【关键词】挖掘亮点 亮点:比喻有光彩而引入注目的人或事物。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亮点”也是关键,因为“亮点”意味着创新;“亮点”意味着老师扎实的基本功;“亮点”意味着老师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把握;“亮点”意味着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亮点”意味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亮点”…… 但是,往往音乐教师为了所谓的“亮点”而进入误区,可以说进入死胡同也不胜枚举啊!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和毛病,拿到一首歌曲或乐曲,还没熟悉旋律,更不可能谈得上理解和吃透,就满脑子幻想,去想做怎样的课件,找怎样的资料,甚至荒唐到为了上一节课,跑到上海去寻找资料,把课件做的花里花俏的,只需40分中内容,我的内容起码要上1个半钟头才上完成的,一心想到把课“亮”起来,并且非常仔细的想到哪里需要学生合作讨论;哪里需要学生表演;哪里需要可以安排综合学科内容;哪里需要拓展、创作;所以显得所教的内容很肤浅,很单薄,甚至很无奈,最糟糕的是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好课堂内容,使之进入了教学的死胡同里,迷失了真正的教学方向。 去年我听了某老师的一节课,《爱我中华》欣赏课,一节下来只是目不暇接的多媒体课件,我帮她数了一下,就是歌曲达16首,还有很多很多“天文地理知识”、“音乐知识”、“国家大小事”、甚至涉及到奥运会会期的设计问题,真是丰富多彩啊!实质上上完了课我们不知道她要上什么?给学生什么?课后我问学生,有男生不客气的说“这老师的课象百货商店”女生接着说“还不如叫垃圾箱呢?眼睛看花了!头听大了!” 但是我听另一位徐丽芳老师的课,她的课既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激趣,也没有乏味的掌声,更没有什么有形无实的讨论合作,没有目不暇接的课件,课堂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实际上却充满了张力,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整节课突出了5个点:一、目标明确;二、目标教学过程中效果很好;三、教师注重范唱范奏;四、挖掘学生的演唱能力;五、对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处理。 可想而知,音乐课的教学“亮点”并不是越华丽越精彩,关键看教学效果,比如说:课堂教学,音乐教师的声音非常优美,无须戴个什么耳麦,有的音乐老师莫名其妙的戴了!又如:课堂常用教学方式范唱,硬要用录音机播放,老师自己歌唱,对学生有益而无害。有心理学家说:“一个优秀教师是与教师的明星式表

课堂中的亮点

课堂中的亮点: 1.紧扣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如第五节课中教师设计了画面中秋的环节,就很好地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与转化。 2.关注生活体验,突出学科意识。 品社课的学习与孩子的生活是紧紧相连的。新课标正在试验阶段,新课标中更加突出了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培养道德认知。有时候孩子在课堂上反应很沉闷,教师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教学内容与孩子的生活脱节了。 3.关注学习方式,突出人文意识。 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学生的认知会出现冲突。教师要善于引导,多利用同学之间的事例来做榜样。 4.关注课堂评价,突出育人意识。 品社课评价的核心是“帮助”,教师不要盲目地夸大其词的去评价。如“聪明”、“漂亮”这样的词不能轻易

加在孩子的身上,因为这些是需要天赋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可能拥有的。无形中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评价必须恰如其分,以激励为主。同时还要鼓励社会参与评价,家长参与评价。老师的任务不是推尖子,而是育人。 存在问题: 1.教学设计不够精细。一堂好课一定是优质高效的。必须经过复杂、细腻、系统的准备。只有做好了设计才能成功地驾驭教学。教案中都缺少了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我们需要找到孩子原有的知识基础,找到新知识能够达到的标准,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即已知----未知之间的区域“能知”。千万不要照搬教参,灌输式告知。学情分析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2.教学设计没有抓住核心知识。概念性的东西必须要强调。如什么是交通设施,教师在教学中都没有强调。概念性的知识是解决教学难点的关键。 3.活动的实效性研究不够。如课堂上有不少教师都设计了学生活动,让学生制定活动方案。但是具体能不能实施,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应如何

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前段时间读了《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这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著作,收获颇多这本书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学设计的亮点;第二部分主要谈教学过程的亮点;第三部分是说教学反思的亮点,可谓全面细致。但最先吸引我阅读的是两个词:一是课堂教学,二是亮点,这两点可以说是与众不同的,出奇制胜的,所以自然愿意读了。 大家都知道,在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尽管上课前的备课十分充分,准备十分充足,也可能会在课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若是老师讲的好,会被认为没有发挥到学生的主体作用;若是学生说得好,又会被认为课上缺少老师的引导作用。还有的是因为学生在课上突然生成,老师课前没有做足预设,若是加上紧张且又欠缺机智,自然没有和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以至于没有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这个时候,老师会懊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以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尽善尽美的课堂可望而不可及,然而,教师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所谓亮点,就是一堂课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目光的地方。在亮点处,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沉浸于课堂中,神游于师生的互动之间,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大声讨论,可能是沉静的深思;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放声大笑,可能是会心的点头。但亮点处一定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亮点处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课堂中,教师既要预设亮点,也需要运用教学智慧,把课堂中的即时生成转化为教学亮点,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实际上也是长期“备课”的厚积簿发。老师们若能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均有亮点,那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期待和思想。 另外,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情境创设,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而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使学习过程变得更有意义。尤其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沟通生活实际与英语学习的桥梁。 总之,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自身的体验,更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内容为纲。直指教学的本质。在读了这本书后,我认为,课堂活动本是千变万化的,课堂的亮点可以事先设计,但最精彩的往往是设计后的随机生成,每位老师都应该努力为自己的课堂寻找亮点。课堂亮点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学灵感的闪现,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反映。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是一种艺术,是追求教学幸福的过程。

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

打造课堂亮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而初三才首次接触化学,知识点多,零散,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和抵触情绪。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化学学习是枯燥的,如果能让学生领会到一些知识的亮点,一定会让他们对这堂课印象深刻,从而激发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解题效率。下面就结合本人在讲求教学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中有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使化学教学和学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电视里面常常会播放一些购物类的广告,尤其是以厨具为主,动辄什么几件套之类的,大体就是以一口锅为主体,配以其他的附属,如锅铲、锅盖之类的。我们可以将以上生活理念引入到对实验器材的讲解。在化学课堂中坩埚的使用相比其他实验器材要稍显复杂,每次使用,都要涉及到坩埚、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五件器材。在讲解实验器材坩埚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就可以引入“坩埚五件套”理念,意思是有五件,然后,再联想到生活中的厨具套装的具体结构,相信这样的讲解绝对会让学生很快就记住,而且不容易遗忘。 二、将抽象转为形象 化学知识中会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快速理解。如果可以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更为生动形象的实物,必将快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里,学生对分子间存在间隔

里面的100毫升酒精加100毫升水体积小于两百毫升的实验比较难理解,我们可以把100毫升酒精想象成一杯满满的花生米,100毫升水想象成一杯满满的绿豆,把这花生和绿豆充分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两杯,这样学生就能形象的理解分子间存在间隔的问题了。 三、加强知识关联 四、追求实验创新 学生们对课本上的实验固然有点兴趣,但大多数的实验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学生们天性会对已知结果的东西产生排斥。如果我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进行改进的话,便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测定石墨和酸碱盐溶液导电性的实验中,学生们对小灯泡发亮与否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很难唤起学生实验的乐趣。但如果改用音乐卡代替测导电性的装置,把以上实验改成学生实验,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当优美的音乐奏响时,学生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课后自然会运用自己做的装置,再以它去测课本上没有的其它物质或溶液的导电性,唤起学生探索科学的激情。 在大力提倡构建高效课堂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用老方法去教学,既耗时费力,学生又收获甚小。打造高效课堂,从挖掘教学亮点做起,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化学课堂充满活力和激情,充满智慧和灵性。

教师讲课的教学亮点知识讲解

教师讲课的教学亮点

精品资料 教师讲课比赛中呈现的教学亮点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学科,课标要求不同,即使同一学科,不同学段课标要求也有区别。要整体评价一节课,就是要根据留守儿童特点,立足大唐学府的办学条件,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出老师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位留守儿童;教材熟悉,课标把握准确,备课过程中精心预设,创设情景,激发思维,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从而师生有效互动,生成高效微笑爱心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细节决定课堂教学成败。在整体把握一节课的思路指导下,认真研究赛课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采用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互相学习教学经验,提高大唐学府教师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次赛课,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亮点,现总结分享: 1、微笑教学 微笑是爱的使者,“一丝微笑,换来万缕阳光。”我们赛课老师微笑教学,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的紧张心理得以克服,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2、充满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课堂上,我们赛课老师激情四射,神采飞扬,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堂教学语言美 我们赛课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就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趣味和境界。精彩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引入一方绮丽的天地,让他们品尝到知识之花的芬芳,采集到智慧之果的魔力。老师们优美的语言归纳为5点:○1普通话讲课,语言有亲和力。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琢磨,富有音乐感,节奏感,富有感染力。○2语言简捷,表达准确。○3语言有激励性。○4课堂使用教学语言。○5语言表达科学。 4、进行赏识评价 赛课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进行赏识评价。心理学家指出,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助推器。赏识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学生85%的潜能会被释放出来,精彩的课堂可能随时生成。 5、因材施教 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绿叶,学生的天资,学习基础不一样,特别是留守儿童来我校前的学习条件,生存空间千差万别。我们赛课老师采用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批次推进的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平等对待每一位留守儿童,运用多元教学理论,每朵留守儿童之花都会绽放。 6、充分预设 备课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过程,赛课中能体现我们的教师在备课中,与学生换位思考,认真备课,走进学生心灵,进行了充分预设。 7、复习、导入环节适度铺垫 赛课老师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在学生新知和旧知衔接点进行铺垫,唤醒学生获取知识的经验,激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温故知新,培养能力的作用。 8、开发课堂生成资源 赛课老师很注意开发课堂生成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演绎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9、许多老师积淀丰厚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语文课堂教学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于永正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我有时也这样)——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

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这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读“打造数学课堂新亮点”心得体会

读“打造课堂新亮点”心得体会 建安区实验中学王丽洁今年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建安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短 短为期三天的专业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培训后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 又为我们每人发了《打造课堂新亮点》一书来继续学习,经过二十 多天的深入阅读,我将我的读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生命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生命毫无生机,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让人昏昏欲睡。 曾听过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 有时一堂课中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却被认为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口若悬河,往往又被认为忽略老师的引导作用,浮躁 而缺乏深度。因此,每一堂课后,教者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 《打造课堂新亮点》这本书中提到的所谓课堂教学的亮点,是 指一堂课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目光之处。在亮点之处,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沉浸于课堂之中,神游于师生的 互动之间,体会着科学探究的奥秘,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牢牢地吸 引住学生。当然,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大声讨论,而可能是沉静 的深思;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放声大笑,而可能是会心的点头。 但亮点处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亮点处一定能 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预设亮点,也需 要运用教学机智,把课堂中的即时生成转化为教学亮点,从而使课 堂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如果能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 设计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均有亮点,那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期待。在书里从三个方面列举了课堂教学的亮点出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给读者提供了不少好方法和教学 实例。这样不仅仅只是从理论上指导,还使这些枯燥的理论变的鲜 活可学。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课堂教学的亮点进行了全方位 的挖掘和提炼,通过一个个经典真实的教学案例,深刻地分析和阐 述了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闪亮之处。 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 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 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 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 课后复习时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上课讲义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 当前,在积极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以学生发展为本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数学基础差,但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往往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因此,要使学生知识、能力、精神、人格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融于教学之中。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一、注重导入,激发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冷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学生就会认真的把它学好。”这样趣字当头,乐在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为此,备课时就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深浅有别的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导入。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知识,数学学习大多是枯燥的活动。特别是打过上课铃后,由于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加上课间休息,此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兴奋正高,如果教师设计新颖别致、有引人入胜的导语,就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瞬间就能把学生的心牢牢抓住。通过实践,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带着积极的情感,愉快的投入学习,认真听课。 二、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的授课艺术能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讲课无艺术性,就会使抽象的数学课变得枯燥无味,教师的授课方法格式化也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因此,不同的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我有时也这样)——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二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

我的课堂教学亮点

我的课堂教学亮点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 课堂教学中要彰显学生的个性,凸显学生的灵性,摒弃那种压抑、沉闷、机械的数学课堂。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正愈来愈展现出清新的风气,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灵动智慧,教学手段也更加丰富多彩。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思考课堂教学艺术,思考教师这个重要角色,思考自己该怎么样调整自己的教学。 吴正宪老师在《浅谈课堂教学艺术》中说德育是无处不在,德育重要,但不能单挑出来。原来数学教师就是数学学科德育中的重要人物。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就是对学生认真负责,让学生学好数学,引导学生培养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积极乐观踏实认真的人。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从五个层面来评价,就是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教好数学基础的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教出境界的教师;一个好的数学教师一定是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从这五个层面来评价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但这五个层面每层都意味深长,让我深深思考,什么是数学味道、数学品味、数学境界和人文精神,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教出数学味道、数学品味、数学境界和人文精神,很值得我思考和探究。课堂教学也需要艺术。那如何使教学有艺术,我想这肯定需要老师有很深厚的知识底蕴。吴正宪老师刚开始就讲“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生,学生经历的不同,为

什么学习效果就不一样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思考“如何有效落实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具有统帅全局、导向和调控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划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又具体分为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并指出这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但是,不少教师在定教学目标时,由于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的理解,过于求新求全,产生了许多尴尬。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思考了影响课堂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面学生学习现实 教师的课前调研很重要,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掌握已有的知识情况,能充分读懂学生,认真分析学情并根据学情制定合适的教学设计,直面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认真思考怎样使学生感兴趣,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发自内心地想去学习新知识。 2、公平评价学生,尊重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公平合理的评价学生,才能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多样的创新思维方式,不至于扭曲学生的学习现实。 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对学生的结

“课堂教学亮点”给我的感触

“课堂教学亮点”给我的感触带着几分欣喜,带着几分渴望,2011年5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亮点”现场教学展示活动。在柳城县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里,我观摩、学习了4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他们的每一节课都让我有一种新的感觉,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让我佩服,他们精湛的授课艺术,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引起了我不少的感触。现将自己听了这几节课的粗浅感受记录如下:亮点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黄永彪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黄老师这堂课,其亮点在于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黄老师把生活中的数学有效地引入教学设计中,在课上列举的数张折线统计图如:气温统计图、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心电图等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在引入阶段时,黄老师引用了学生熟悉的国歌展开课题,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充满激情的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首先把我国在23界--29界奥运会中体育健儿获得的金牌数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这一环节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在探究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中,黄老师通过让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说出点表示数量,点和点的连线表示数量的变化等知

识点,最后让学生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30界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数。他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生活化的练习设计如:气温统计图、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心电图等折线统计图,并引导学生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使知识充满生命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习到有营养的数学,同时还很自然的给学生渗透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体育健儿加油吧!” 亮点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 张宏海老师执教的《找次品》,张老师这节课的亮点是:能大胆的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张老师能利用学生熟悉的木糖醇来创设情境,老师出示手中的三瓶木糖醇说:“这里有三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是吃过的,谁能用最快的办法帮老师把吃过的那瓶找出来。”老师的问题刚提出,学生就争先恐后的说出:“1、用手掂一掂。2、打开瓶盖数一数。3、用天平称。”张老师巧妙的设计这问题,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后,张老师都给予肯定,最后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学生很快说出:“用天平称的方法,因为这样既省时又准确”。这时老师又问:“天平称的时候会出现几种情况?分别是什么呢?”学生说出:“有两种情况,平衡和不平衡。两瓶一起称,放在两个托盘中,如果平衡,剩下的一瓶是吃过的,如果不平衡,上扬的一端是吃过的。”老师对于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了表扬,接着问:“那五瓶中有一瓶吃过的呢,怎么找?”一下子,学生又投入到

2018年教师继续教育《打造课堂教学的亮点》

揭阳市2018年初中继续教育考核卷 任课教师:许海鹏课题:《打造课堂教学的亮点》 班级:序号:姓名: 结合本科的实际,请你谈一谈打造课堂教学亮点的心得体会。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解题是训练思维的体操。下面简单谈谈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策略的心得体会: 一、问题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性, 问题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 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怎样报告一条东西向笔直的铁路上出现险情的地点”的学习问题, 建立“如何确定直线上一点的位置”的教学模型学生依据生活经验, 通过讨论, 结合画图, 便自然地抽象出“数轴”的概念, 理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缺一不可”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富有启发性的教学,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联想,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所以, 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注意以问促思, 以问促问, 促进学生不断地再思再问,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去思考, 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类比、联想等数学思维。 三、问题的设计要分层制定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敏捷性、严密性、逻辑性不尽相同, 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也不同, 高初中教学具有双重的任务,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和为社会培养合格

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的下限是达到会考合格的要求为此, 对学生制定目标, 应体现不同水平的学生达到的最近区域目标, 使他们能达到这一目标而获 得成功, 由此再努力再走向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对于较难的问题, 提倡小组讨论, 合作交流的方法去解决合作交 流是新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也是解决较难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通 过分小组合作, 各人提出不同方法, 然后通过讨论寻找一条比较适合的解 题方法瞄准目标, 设计思路, 然后分头解决, 最后交流、总结、提炼出解 决问题途径与思路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人人参与其中, 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既能让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 也能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讲课的教学亮点

教师讲课比赛中呈现的教学亮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学科,课标要求不同,即使同一学科,不同学段课标要求也有区别。要整体评价一节课,就是要根据留守儿童特点,立足大唐学府的办学条件,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出老师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位留守儿童;教材熟悉,课标把握准确,备课过程中精心预设,创设情景,激发思维,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从而师生有效互动,生成高效微笑爱心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细节决定课堂教学成败。在整体把握一节课的思路指导下,认真研究赛课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采用的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互相学习教学经验,提高大唐学府教师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次赛课,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亮点,现总结分享: 1、微笑教学 微笑是爱的使者,“一丝微笑,换来万缕阳光。”我们赛课老师微笑教学,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的紧张心理得以克服,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2、充满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课堂上,我们赛课老师激情四射,神采飞扬,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堂教学语言美 我们赛课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就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趣味和境界。精彩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引入一方绮丽的天地,让他们品尝到知识之花的芬芳,采集到智慧之果的魔力。老师们优美的语言归纳为5点:○1普通话讲课,语言有亲和力。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琢磨,富有音乐感,节奏感,富有感染力。○2语言简捷,表达准确。○3语言有激励性。○4课堂使用教学语言。○5语言表达科学。 4、进行赏识评价 赛课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进行赏识评价。心理学家指出,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助推器。赏识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学生85%的潜能会被释放出来,精彩的课堂可能随时生成。 5、因材施教 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绿叶,学生的天资,学习基础不一样,特别是留守儿童来我校前的学习条件,生存空间千差万别。我们赛课老师采用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批次推进的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平等对待每一位留守儿童,运用多元教学理论,每朵留守儿童之花都会绽放。 6、充分预设 备课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过程,赛课中能体现我们的教师在备课中,与学生换位思考,认真备课,走进学生心灵,进行了充分预设。 7、复习、导入环节适度铺垫 赛课老师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在学生新知和旧知衔接点进行铺垫,唤醒学生获取知识的经验,激发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温故知新,培养能力的作用。 8、开发课堂生成资源 赛课老师很注意开发课堂生成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演绎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9、许多老师积淀丰厚 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得有一桶水,一缸水。许多学校老师往往让学生回家上网查资料或让学生向父母请教疑难问题,而我们大唐学府这种封闭式

如何打造美术课堂中的教学亮点

浅谈如何打造美术课堂中的教学亮点 摘要:教学改革以来,素质教育观念不断深入,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打造美术课堂中的教学亮点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美术课堂亦是如此。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美术教师,我认为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小学 一、灵活操作趣味导入 小学美术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应随机应变,灵活操作,结合身边的小东西、小细节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一堂新的美术教学。 例如:在一堂四年级美术课上,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有个小男生在玩灯泡和电池。原来他们上一节科学课学的正是利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泡,使灯泡会亮。美术课开始了这个小男孩还在摆弄着,发现我来了之后就立刻把东西藏了起来,害怕我会批评他。我灵机一动,顺势从抽屉拿出他的东西,“同学们,这个同学真聪明,知道我们今天学习《机器人》这一课,把道具都带来了,同学们猜猜看,这些道具都能用在“机器人”的哪些部位呢?”“眼睛、头上当探头、手上、”同学们一个一个兴奋的比划着,小男孩的脸上也绽放异样的光彩。我知道,今天《机器人》这一课的导入我已经成功了一半。为了继续调动同学们的情绪,我接着给他们播放一段事先准备好的《机器人瓦力》的视频,幽默机智的小瓦力利用废旧材料更

换身上的损坏零件,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我的课堂教学顺利导入。 二、师生互动循序发展 从授课到作业的辅导,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平等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即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体现在美术课堂上就是通过不断的引导、模仿、互动,来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想象和技能。在作业设计上,同样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我曾执教了一节二年级的美术公开课《趣味水墨》。许多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国画,对材料十分新奇,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能自然,愉悦的接受中国画。势必应该跳出传统的技法教学,而创设一些符合他们身心特征的教学环节。我采取了趣味教学法,比如引导学生在认识线条的时候形象描述:“其实笔和墨是一对好兄弟、经常在一起玩、去散步、跳舞、爬山、冲浪、水看见也了,也想来玩,它们决定去海边游泳,不知道为什么,墨兄弟颜色好像变多了,谁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学生势必都会很聪明的告诉我加水变淡了,学生觉得这些没用过的工具展现出来的线条变化原理自己主动探究 到了于是变得积极兴奋了。这时我顺势布置了一个课堂小练习“跳舞的线条”,立刻一幅幅不一样的作品跃然纸上,有毕加索风格的

教师讲课的教学亮点

教师讲课角逐中呈现的教学亮点 令狐采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合学科,课标要求不合,即使同一学科,不合学段课标要求也有区别。要整体评价一节课,就是要根据留守儿童特点,立足年夜唐学府的办学条件,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出老师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位留守儿童;教材熟悉,课标掌控准确,备课过程中精心预设,创设情景,激发思维,指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从而师生有效互动,生成高效微笑爱心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细节决定课堂教学成败。在整体掌控一节课的思路指导下,认真研究赛课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办法,对我们互相学习教学经验,提高年夜唐学府教师教学水平是很是重要的。这次赛课,我们的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亮点,现总结分享: 1、微笑教学 微笑是爱的使者,“一丝微笑,换来万缕阳光。”我们赛课老师微笑教学,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的紧张心理得以克服,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2、布满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课堂上,我们赛课老师激情四射,神采飞扬,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年夜年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堂教学语言美 我们赛课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就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趣味和境界。精彩的语言可以把学生引入一方绮丽的天地,让他们品尝到知识之花的芳香,收集到智慧之果的魔力。老师们优美的语言归纳为5点:○1普通话讲课,语言有亲和力。语调抑扬抑扬,轻重琢磨,富有音乐感,节奏感,富有感染力。○2语言简捷,表达准确。○3语言有激励性。○4课堂使用教学语言。○5语言表达科学。 4、进行赏识评价 赛课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进行赏识评价。心理学家指出,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助推器。赏识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学生85%的潜能会被释放出来,精彩的课堂可能随时生成。 5、因材施教 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绿叶,学生的天资,学习基础不一样,特别是留守儿童来我校前的学习条件,生存空间千差万别。我们赛课老师采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批次推进的办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平等看待每一位留守儿童,运用多元教学理论,每朵留守儿童之花城市绽放。 6、充分预设 备课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过程,赛课中能体现我们的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安瑞 前段时间,读完了赵国忠、林安凡主编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这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教学类著作,收获颇多。 这本书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写教学设计的亮点;第二部分主要谈教学过程的亮点;第三部分是说教学反思的亮点,可谓全面细致。我认为其中第二部分是本书最精华的部分,它分三章进行论述,分别戏称为“前奏”、“高潮”、“结课”,形象幽默,其中的理论与案例并举,每一个策略都分为理论概述、案例再现、教学方略几个部分,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和应用。这本书是综合各个学科的教育论著,并非专属于小学数学教学,读了它,既学习了课堂教学的一些艺术,又能领略各个学科的异域风彩。 生命需要点亮,没有亮点的生命毫无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 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有时一堂课中教师口若悬河,却被认为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口若悬河,往往又被认为忽略老师的引导作用,浮燥而缺乏深度。因此,每一堂课后,教者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 尽善尽美的课堂可望而不可即,然而,教师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所谓亮点,就是一堂课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目光的地方。在亮点处,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沉浸于课堂中,神游于师生的互动之间,体会着科学探究的奥秘,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大声讨论,可能是沉静的深思;亮点处,不一定有学生的放声大笑,可能是会心的点头。但亮点处一定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亮点处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因此,课堂中,教师既要预设亮点,也需要运用教学智慧,把课堂中的即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