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三单元热和能课时训练(04)物态变化试题

(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三单元热和能课时训练(04)物态变化试题
(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三单元热和能课时训练(04)物态变化试题

课时训练(四)物态变化

(限时:30分钟)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冰箱保鲜室内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B.洗澡时沐浴水温约为70 ℃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100 ℃

D.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为0 ℃

2.[2019·荆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3.下列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内汽化,在冰箱冷凝器内液化

4.[2019·眉山]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5.[2019·乐山]图K4-1所示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图K4-1

6.[2019·石家庄新华区一模]在发生下面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③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2019·唐山玉田县一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C.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D.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二、填空及简答题

8.如图K4-2所示是体温计的一部分,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若用这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实际温度为37 ℃的人的体温,则测量结果是℃。

图K4-2

9.如图K4-3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选填“吸”或“放”)热。

图K4-3

10.[2019·秦皇岛海港区模拟]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1 ℃,说明液面上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发现烧杯口冒出的“白气”迅速消失,消失的过程

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小杨同学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特点”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K4-4甲所示,为℃;小扬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在第10 min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图K4-4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次性打火机

现代的一次性打火机使用的气体主要是可燃性气体。大多数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它们经加压后充入贮气箱,一旦释放到空气中便汽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

(2)打火机内的可燃性气体在释放过程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打火机内的气体在燃烧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三、实验探究题

13.小倩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如图K4-5所示。

图K4-5

(1)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小水珠。

(2)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选填“继续升高”或“保持不变”),若此时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

(选填“不会”或“会”)继续沸腾。

(3)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

14.[2019·保定定兴县一模]在“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中,小明按如图K4-6甲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试管中放入一些冰块,B试管中放入一些石蜡后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容。

图K4-6

(1)实验中应选用(选填“较大的”或“较小的”)冰块。

(2)图甲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其中一处:。

(3)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冰熔化过程中的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5 -2 0 0 0 0 1 2 3 4 5 (4)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实验进行到1.3 min时,A试管中的物质处于态。

(5)从上面探究过程可知:冰是一种,其熔化时的特点是。

15.[2019·东营改编]图K4-7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图K4-7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3)实验记录数据如图乙所示,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是、。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拓展](6)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

(7)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选填“水蒸气”或“空气”),气泡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的气体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纸板周围的“白气”形成的原因是。

|能力培优|

16.[原创]生活中有各种“模糊”现象,则下列现象或做法描述正确的是 ()

A.装热水的杯子,杯盖的外侧有水

B.冬天窗花在玻璃的外侧形成

C.炎热的夏天,坐在小汽车里,关上门窗,打开空调,这时前面的挡风玻璃变得模糊,为了不影响视线,应擦拭玻璃外侧

D.寒冷的冬天,坐在小汽车里,关好门窗,打开空调,这时前面的挡风玻璃变得模糊,为了不影响视线,应擦拭玻璃外侧

17.[2017·石家庄长安区一模]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K4-8所示的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将火柴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图K4-8

(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气才能燃烧?。

18.[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 ℃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 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 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的,原因是。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K4-9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

图K4-9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解析]A选项是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为汽化。B选项是水蒸气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为液化。C选项是小冰晶变成雨水,由固态变成液态,为熔化。D选项是水变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为凝固。故选A。

5.D[解析]壶口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铁矿熔化成铁水,熔化过程中吸热,故D符合题意。

6.C

7.C

8.38.538.5

9.汽化液化放

10.大于汽化吸收

11.36晶体液态

12.(1)压缩体积(2)吸收

(3)化学内

13.(1)液化

(2)保持不变不会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且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不能令纸锅燃烧

14.(1)较小的

(2)温度计的玻璃泡未浸入小冰块中

(3)如图所示

(4)1.5固液共存

(5)晶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5.(1)自下而上

(2)B

(3)97保持不变

(4)减少热量损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等)

(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6)缩短加热时间

(7)水蒸气变小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16.C

17.(1)高于100 ℃

(2)加热火柴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18.(1)液体表面积

(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对其中一滴水吹风

(3)错误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4)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

(5)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6)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