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动101规约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远动101规约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远动101规约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远动101规约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

简要分析02版101规约格式及基本应用实例,就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加强大家对101规约的理解。

IEC60870-5-101从出版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2001年02版101规约出版以来。我们莱芜是较早应用101规约的地调之一,2002年主站EMS系统iES500上线以来,101规约不断接入。期间经过了多次主分站规约的改造,版本出现了很多。今年8月,作为山东省十一五期间最后一批更换EMS的地调之一,我们莱芜供电公司开始了EMS更换的工作。本次更换,我们调度自动化主站将采用南京南瑞科技公司的Open3000系统,如今上行调试已经结束,下行调试也接近尾声。调试期间,由于对规约的不熟悉,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用户,我就101规约一些常用应用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简要阐述一下。

101规约报文格式:

101数据传输帧格式主要有三种:可变帧长、固定帧长及单个字符帧格式。

可变帧长格式用于主站向子站传输数据或由子站向主站传输数据;固定帧长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可变帧长格式报文如下图所示:

报文示例:总召唤命令报文

->68 09 09 68 53 64 64 01 06 64 00 00 14 9A 16

固定帧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具体格式为:

报文示例:(召唤链路状态)

M->R:1049014A16

单个字符

E5H

除非有1级用户数据访问请求(ACD=1)或者后续报文将引起溢出(DFC=1)才采用固定帧长帧。

单个控制字符E5用来取代固定帧长肯定确认帧或固定帧长否定确认帧。

控制域格式

RES:备用

FCB:帧计数位:

帧计数位0,1,为了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

帧计数位用来消除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帧计数位(FCB)取相反值,启动站为每一个从动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FCB)的拷贝,若超时未由从动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

复位命令的情况下帧计数位(FCB)清零,从动站接收此命令将帧计数位置零,并期望下一次的从启动站到从动站的传,其帧计数位(FCB)为1,帧计数有效位FCV为1。

FCV:帧计数有效位:

FCV=0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

FCV=1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有效。

DFC:数据流控制位:

DFC=0表示从动站可以接收后续报文。

DFC=1表示从动站接收后续报文将引起数据溢出。

从动站向报文启动站指出一个立即的连续的后续报文将引起缓冲区溢出。

ACD:要求访问位:

有两种级别的报文数据,名称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

ACD=0从动站无1级用户数据要求传输;

ACD=1从动站要求传输1级用户数据。

1级用户数据传输典型地被用于事件传输或者高优先级报文的传输,2级用户数据典型地被用于循环传输或者低优先级报文传输

PRM:启动报文位:PRM=0,表示是由从动(响应)站向启动站传输报文;PRM=1,表示是由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报文.

控链路地址

2、101规约应用实例

采用101规约的主站与厂站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主站的工作流程为:

主站请求链路状态—子站响应“链路状态”---主站复位远方链路---总召唤---时间同步---召唤1级用户数据----时间同步---召唤2级数据---召唤2级用户数据。

2.1链路初始化

当主分站通信中断后,主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开始初始化过程等待与子站建立通信联系。固定帧格式为:

请求链路状态

主站->子站:10 49 01 4A 16

子站->主站:10 0B 01 0C 16

复位远方链路

主站->子站:10 40 01 41 16

子站->主站:10 20 01 21 16

报文解析:

主站->子站:10(启动字符)49(控制域:4主->子站。FCB位无效,功能码9请求链路状态)01(链路地址)4A(校验码)16(结束字符)

子站->主站:10(启动字符)0B(0:子->主站。FCB位无效,B:响应链路状态)01(链路地址)0C(校验码)16(结束字符)

主站->子站:10(启动字符)40(控制域:4主->子站。FCB位无效,功能码0:复位远方链路)01(链路地址)41(校验码)16(结束字符)

子站->主站:10(启动字符)20(2:子->主站。FCB位无效,ACD=1,0:确认)01(链路地址)21(校验码)16(结束字符)

主站链路层向子站链路层发送“请求链路状态”,若子站链路层工作,则向主站以“链路状态”响应,若子站不回答,主站则多次向子站链路层发送“请求链路状态”。主站链路层为了和子站链路层的帧计数位状态保持一致,向子站链路层发送“复位远方链路”。子站链路层收到此链路规约数据单元后,

则将帧计数位(FCB)置零,并以主站链路层发送的链路规约数据单元的镜象作为确认,此时,两端的帧计数位状态一致,主站就进行总召唤。

2.2总召唤(类型标识64H)

请求1级数据

1级用户数据用户可以自行定义,主要是指变位YX。

主站->子站:10 7A 01 7B 16

子站->主站:68 09 09 68 08 01 64 01 04 01 00 00 02 CRC 16

报文解析:

10(启动字符)7A(7:主->子站FCB位有效,A:召唤一级数据)01(链路地址域)7B(校验码)16(结束符)

68(启动字符)09(长度)09(长度)68080146010401000002CRC16

主站是否执行询问1级用户数据,还要根据总召唤回送的响应帧中ACD是否为1,如果ACD=1,主站立即向该站召唤1级用户数据,否则,则执行下一步功能。

2.3时间同步(类型标识67H)

主站对时命令:68 0F 0F 68 73 01 67 01 06 01 00 00 22 58 14 0F 62 09 05 ** 16

子站对时确认:68 0F 0F 68 00 01 67 01 07 01 00 00 13 58 14 0F 62 09 05 ** 16

主站对时命令:68(启动字符)0F(长度)0F(长度)68(启动字符)73(控制域)01(链路地址即RTU地址)67(类型标识)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传送原因,激活)01(公共地址,同链路地址)0000(信息体地址,2个字节)2258(毫秒,2字节)14(分)0F(时)62(日)09(月)05(年)**(校验)16(结束符)

子站对时确认:68(启动字符)0F(长度)0F(长度)68(启动字符)00(控制域)01(链路地址即RTU地址)67(类型标识)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传送原因,激活确认)01(公共地址,同链路地址)0000(信息体地址,2个字节)1358(毫秒,2字节)14(分)0F(时)62(日)09(月)05(年)**(校验)16(结束符)

由于子站的时钟必须与主站时钟同步,以便为时标的事件或信息体提供正确的时标或日历。因此,无论是初始化以后或是定期再同步,时钟同步均由主站启动,这样,时间同步发送帧和确认帧使子站与主站实现时间同步,同时,使子站当地实现日历钟,使打印和事件顺序(SOE)有日期。

2.4遥控(双点遥控类型标识2eH)

101规约的遥控是采用返送校核方式。其命令格式如下:

主站发送―>遥控预置:68 09 09 68 53 01 2E(类型标识)01 06 01 03 0B(信息体地址,2字节,遥控号=0b03-0b01=2号遥控)82(预置控合)xx16

子站接收―>遥控反校:68 09 09 68 00 01 2E 01 07(传送原因,激活确认)01 03 0B 82 ** 16

主站发送―>遥控执行68 09 09 68 53 01 2E 01 06 01 03 0B 02(执行控合)xx 16

子站接收―>执行确认:68 09 09 68 00 01 2E 01 07(传送原因)01 03 0B 02 xx 16

主站发送―>遥控撤销:68 09 09 68 53 01 2E 01 08(传送原因)01 03 0B 02(执行控合)xx 16

子站接收―>撤销确认:6809096800012E0109(传送原因,,停止激活确认)01030B02xx16

2.5召唤2级用户数据

主站询问子站的2级用户数据是其经常的询问过程。二级数据主要定义为变化遥测,如果子站有2级数据,则向主站传送如下格式帧:

主站发送―>召唤二级数据:10 7B 01 7C 16

子站接收―>无变化数据:10 09 01 8A 16

主站发送―>召唤二级数据:10 5B 01 6C 16

子站接收―>变化遥测:68 0A 0A 68 08 01 15 01 05 01 05 07 07 00 xx 16

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1、日常运行期间,遥测刷新较慢,特别是在重启服务器后,101遥测不能及时反映到画面。

由于我们主站老EMS系统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iES5002002年开始正式运行,其不能使用2002版101规约,故将主站101改为97版逻辑,02版地址。主分站在101联调时,定义变位遥信为一级数据,遥测为二级数据。新系统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open3000进行上行调试时,发现老系统101通道遥测数据刷新很慢,经查下发报文发现,老系统不停地召唤一级数据,一级数据召唤完毕后,ACD位置0.进行二级数据召唤,可是系统又进行了一次一级数据召唤,召唤几遍后才进行二级数据召唤。造成遥测数据上送慢。

2、新老系统并列运行期间,有些厂站接入新系统后,新系统无信号上送,显示远动退出。

由于老系统运行时间较长(2002年开始运行),通道板存在老化问题。同时通信PCM接口板运行时间也很长,有同样的问题。随着板子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电阻也会随之增大。而PCM接口板提供的电压为恒压源。通道板一般为功率放大电路。存在死区,当电压达到其死区电压后,板通道开始工作。正常工作后通道板等值电阻会降低。设老系统通道板电阻为R1,新系统通道板电阻为R2,恒压源电动势为U,电源内阻为r。并接后板子的等值电阻变为

板驱动不够,致使新通道板无法正常工作。将老系统甩掉后,通道板等值电阻变大,电源内阻的电压降减小,通道板电压升高达到死区电压,从而使通道板正常工作。

3、有些厂站新老系统并接后,新系统源码混乱,误码特别严重,造成报文不能正常翻译。

101系列规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使用了品质描述,但这也会常常造成了沟通和互联的障碍。品质描述主要包括无效(IV)、NT(当前值)、OV(溢出)、SB(替代)、BL(闭锁)等,通常用于遥测、遥信等信息对象的额外的品质信息。如101规约中,装置调试期间产生的信息可以采用SB=1(替代)描述;装置长时间刷新不成功的信息可用NT=1(非当前值)描述;装置在信息源反常状态时可将对应的信息对象值设置为IV=1(无效)等等。

老系统iES500由于时间比较早,采用的是97版逻辑,之后很多变电站又经过多次改造,期间主分站规约一些细节进行了很多更改,其中包括上送的遥测品质描述,在对变电站上送的数据品质描述不加判断。而厂站接入新系统(OPEN3000)后,出现了数据分类和处理的缺陷;有的被控站在调试状态或故障时,没有在相关遥测、遥信和事件等信息中用品质描述,造成现场状态不能如实反映到控制站。

结束语

通过对101规约的基本应用的介绍,让大家对101规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但由于IEC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的标准)是一个内容涵盖比较广,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功能及用户进程作了大量的具体的规定和定义,而且对帧格式、链路传输规则及基本应用功能作了详细的描述。我们莱芜地调在更换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庆幸的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以前维护中只关注一些实际应用,对主分站联调的规约对应更改存在很大漏洞只有认真地研读标准,才能更好地理解及用好该规约。提升自己认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DL/T634.5101—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S].

[2]分析IEC870-5-101规约及其应用,广东省电力中心调度所,沈鸿

101规约报文解析

101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速查 1、初始化 ●主站发: 10 49 4F 98 16 目的:给地址为4F的子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命令。 子站回答:10 0B 4F 5A 16 目的:子站向主站响应链路状态。 ●主站发: 10 40 4F 8F 16 目的:给地址为4F的子站发复位通信单元命令。 子站回答:10 20 4F 6F 16 目的:ACD位置1,表明子站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主站发: 10 7A 4F C9 16 目的:向地址为4F的子站发召唤1级数据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28 4F 46 01 04 4F 00 00 00 11 16 (ASDU70,CON=28,COT=4) 目的:子站以ASDU70(初始化结束)响应主站的召唤。并ACD位置1,表明子站继续 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后面跟随时间同步和总查询。 2、对时 ●主站发:68 0F 0F 68 73 00 67 01 06 00 00 00 CD 85 36 0D 1E 0C 04 A4 16 目的:给地址为0的子站发对时命令。 对时时间为:04年12月31日13时54分34秒253毫秒 报文解析:

子站发:68 0F 0F 68 80 00 67 01 07 00 00 00 F7 01 36 0D 1E 0C 04 58 16 目的:以ASDU67响应主站对时命令。 3、 总召唤 ● 主站发:68 09 09 68 53 4F 64 01 06 4F 00 00 14 70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答:10 20 4F 6F 16 目的:ACD 位置1,表明子站向主站请求1级数据上送。 ● 主站发:10 5A 4F A9 16 目的:向地址为4F 的子站发召唤1级数据的命令。 子站回答:68 09 09 68 28 4F 64 01 07 4F 00 00 14 46 16 目的:子站响应总召唤,ACD 位置1。 ● 主站发: 10 7A 4F C9 16 目的:主站向子站召唤1级数据。 子站回答:68 87 87 68 28 4F 01 7F 14 4F 01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E7 16

101、104通信规约测试大纲

检测规程、标准及验收标准 1)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功能规范 2)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3)GB/T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 4)DL/T 634.5-101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5)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部分 6)Q/GDW 370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 7)Q/GDW 382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8)生配电[2009]196号《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9)GB/T 14598.10-2007《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10)GB/T 14598.14-1998《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部分: 静电放电试验》 11)GB/T 14598.18-2007《电气继电器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 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 12)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13)DL/T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4)GB/T 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5)Q/701-205.000-2010《质量手册》 16)Q/701-205.002-2010《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传输规约检验 1 101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2 104规约连通性测试 测试结果符合规约要求则填“√”,测试结果不符合规约要求则填“×”。

Iec101测试说明

Iec101规约测试说明 规约启动后在RTUSERVER没有初始化结束之前,不响应调度任何报文;如果启动6分钟内没有收到RTUSERVER初始化结束消息,则自动认为RTUSERVER初始化结束。如果初始化结束后单通道退出、启动则启动后就认为初始化已经结束。 本测试说明为默认配置时的参数,即:链路地址=3,公共单元地址=3,均占一个字节。 报文中带“/”的表示FCB位的变位情况,FCB位无变化时需重发报文。 1、请求链路状态 发送:10 49 03 4c 16(或10 69 03 6c 16) 链路完好时,有一级数据回答:10 ab 03 ae 16 无一级数据回答:10 8b 03 8e 16 链路忙时,有一级数据回答:10 a1 03 ae 16 无一级数据回答:10 81 03 8e 16 2、复位远方链路 发送:10 40 03 43 16 有一级数据回答:10 a0 03 a3 16 无一级数据回答:10 80 03 83 16 3、初始化结束帧,属于一级数据 发送:10 5a/7a 03 5d/7d 16 有一级数据回答:68 09 09 68 a8 03 46 01 04 03 00 00 80 79 16 无一级数据回答:68 09 09 68 88 03 46 01 04 03 00 00 80 59 16 4、系统忙时,回答忙帧 发送:10 5b/7b 03 5e/7e 16 回答:10 a1/81 03 a4/84 16 5、单点遥信变化一级数据召唤过程 发送:10 7B 03 7E 16 回答:10 A9 03 AC 16 发送:10 5A 03 5D 16 回答:68 0F 0F 68 88 03 01 03 03 03 1B 00 01 16 00 01 16 00 00 DE 16 发送:10 7B 03 7E 16 回答:E5 6、遥测变化召唤过程 发送10 7B 03 7E 16 回答:68 0B 0B 68 88 03 09 01 03 03 01 07 B7 02 00 5C 16 发送:10 5B 03 5E 16 回答:E5 7、总召唤处理过程 主动上送时,传送方式: 发送:68 09 09 68 53 03 64 01 14 03 00 00 14 E6 16 回答:68 09 09 68 80 03 64 01 14 03 00 00 14 13 16 回答:68 79 79 68 88 03 01 F1 14 03 01 00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0 00 00 01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IEC60870-5-101规约说明书

第一章.IEC870-5-101规约说明 规约标准原文请参照国内1998-05-01实施的等同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参考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参考模型是源于开放式系统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带宽下要求特别短的反应时间,故改进采用增强性能结构(EPA),见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参考模型下,各层次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帧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2.可变帧长帧格式 FT1.2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需不小于33位;每个字符包括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长度L=C+A+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C的定义如下: 主站向子站传输时:DIR=0, PRM=1; 子站向主站传输时:DIR=1, PRM=0。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位取反;主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次。 FCV若等于0,FCB的变化无效。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1)链路地址域的内容指的是子站即RTU的站号,通常由调度与变电站协商确定。 2)链路用户数据(即前文所提到的ASDU)的结构如下:

其中,各部分的解释如下: a.类型标识 常用的有: 子站-->主站过程信息 1――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2――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3――不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4――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5――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 6――带时标的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未用) 7――子站远动终端状态(未用) 9――测量值 10――带时标的测量值(未用) 15――电能脉冲计数量 16――带时标的电能脉冲计数量(未用) 17――带时标的继电保护或重合闸设备单个事件 18――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未用) 19――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事件(未用) 20――具有状态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21――不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 22~24――为配套标准保留 232――BCD码(水位值) 主站 子站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

101规约报文解释解析

IEC870-5-101规约报文解释 一、规约格式简介 1、祯格式 101规约的基本祯格式如下所示,具体的解释请参照规约手册,这里不再重复。固定祯长格式: 可变祯长格式: 规约中不同的命令,可能采用不同的祯格式。 2、控制域功能码说明 主站下发子站功能码 子站上送主站功能码 二、主站初始化RTU下发命令流程(以非平衡方式通信)

以下adrs 表示链路地址(一般为rtu 站址),comadr 表示公共地址(一般为rtu 站址),infadr_l 表示信息体地址低位,infadr_h 表示信息体地址高位,CS 表示祯校验和。对时祯为长时标方式。 1、 询问链路状态 10 49 adrs CS 16 子站回答 10 80 adrs CS 2、 复位远方链路 10 40 adrs CS 子站回答 10 89 adrs CS 3、 总召唤 68 10 10 68 16 子站确认 68 09 09 68 80 adrs 64 01 07 comadr 00 00 14 CS 16 子站发送遥测遥信祯(下面将详细解释) 子站发送总召唤结束祯 68 09 09 68 88 adrs 64 01 0a comadr 00 00 14 CS 16 4、 如果没有召唤全则进行分组召唤 下发命令码: 68 09 09 68 7b adrs 64 01 05 comadr 子站发送遥测遥信祯(和总召唤的一样,只是信息体地址会有所区别) 5、 发对时令 68 0f 0f 68 53 adrs 67 01 06 comadr 00 00 milliseconds_l milliseconds_h minutes hours day month year CS 16 子站确认祯 68 0f 0f 68 80 adrs 67 01 07 comadr 00 00 milliseconds_l milliseconds_h minutes hours day month year CS 16 6、 召唤全电度 68 09 09 68 73 adrs 65 01 06 comadr 00 00 45 CS 16 子站发送电度总召唤确认祯 68 09 09 68 80 adrs 65 01 07 comadr 00 00 45 CS 16 子站发送电度祯(下面将详细讲述) 子站发送电度结束祯 68 09 09 68 80 adrs 65 01 0a comadr 00 00 45 CS 16 7、 如果电度没有召唤全则进行分组召唤电度 68 09 09 68 7b adrs 65 01 05 comadr

IEC101规约说明

IEC870-5-101 规约说明 目录 一 . 参考模型: (2) 二 . 帧格式: (2) 1.固定帧长帧格式 (2) 2.单个字符 E5 (3) 3.可变帧长帧格式 (3) 三 . 应答过程 (8) 1.初始化过程 (8) 2.对时过程 (9) 3.总召唤过程 (10) 4.分组召唤过程 (16) 5.一般询问过程 (17) 6.遥控过程 (19) 7.召唤电度过程 (22) 8.报文举例 (24) 附录:常用信息体格式 (26)

规约标准原文请参照国内 1998-05-01 实施的等同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5 部分传输规约第 101 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 参考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参考模型是源于开放式系统互联的 ISO-OSI 参考模型,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带宽下要求特别短的反应时间,故改进采用增强性能结构(EPA),见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参考模型下,各层次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APCI: 应用规约控制单元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APDU: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 LPCI: 链路规约控制单元 LSDU: 链路服务数据单元 LPDU: 链路规约数据单元 帧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启动字符 ( 10H ) 控制域( C ) 链路地址域 ( A )

2.单个字符 E5 在子站回答时表示否定。 3.可变帧长帧格式 FT1.2 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 闲间隔需不小于 33位;每个字符包括 1位起始位、 1位停止位、 1位偶校验位、 8位数据 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长度 L =C+A+ 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 C 的定义如下: 主站向子站传输时: DIR=0, PRM=1; 子站向主站传输时: DIR=1, PRM=0 。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 /响应传输服务时,将 FCB 位取反;主 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 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 3 次。 FCV 若等于 0,FCB 的变化无效。

IEC101规约介绍

IEC870-5-101规约介绍 1.概述 本篇介绍主站和RTU之间通讯的IEC870-5-101规约,该规约有两种传输方式: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在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全双工通道结构中采用平衡式传输方式,在其它通道结构中只采用非平衡式传输方式。平衡式传输方式中101规约是一种“问答+循环”式规约,即主站端和子站端都可以作为启动站;而当其用于非平衡式传输方式时101规约是问答式规约,只有主站端可以作为启动站。 2.帧格式简单说明 2.1 2.2 2.3长度L 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区的字节数,为二进制数。 2.4 RES:备用 PRM:启动报文位 =0:从动站,报文为确认报文或响应报文。 =1:启动站,报文为发送或请求报文。 FCB:帧计数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请求/响应服务 时,将前一轮FCB取相反值。 FCV:帧计数有效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0:表示FCB变化无效。 =1:表示FCB变化有效。

ACD:要求访问位:主站做从动站时ACD位无实际意义,ACD=0。 子站做从动站时ACD=0:表示子站无1级用户数据; ACD=1:表示子站有1级用户数据,希望向主站传输。 DFC:数据流控制位:从动站向启动站传输 =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1:表示子站数据区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功能码(D3—D0):功能码范围为0—15(00H—0FH)。 2.5链路地址域 链路地址域为子站站址。 2.6帧检验和 帧检验和是控制、地址、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

2.7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结构 在监视方向上的过程信息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1..8]<0..44> <0>:= 未定义 <1>:= 单点信息M_SP_NA_1 <2>:= 带时标的单点信息M_SP_TA_1 <3>:= 双点信息M_DP_NA_1 <4>:= 带时标的双点信息M_DP_TA_1 <5>:= 步位置信息M_ST_NA_1 <6>:= 带时标的步位置信息M_ST_TA_1 <7>:= 32比特串M_BO_NA_1 <8>:= 带时标的32比特串M_BO_TA_1 <9> := 测量值, 规一化值M_ME_NA_1 <10> := 测量值,带时标的规一化值M_ME_TA_1 <11> := 测量值, 标度化值M_ME_NB_1 <12> := 测量值, 带时标的标度化值M_ME_TB_1 <13> := 测量值, 短浮点数M_ME_NC_1 <14> := 测量值, 带时标的短浮点数M_ME_TC_1

104规约简介

104 规约简介 一 . 概述: 101、104规约属于问答式异步通信方式。104必须与101规约同时配套使用。2002年国家经贸委正式发布,104规约的核心部分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是101规约的定义,结合超高压公司的使用范围,对104规约的报文格式做一说明以便大家理解。更详细的请看104和101的2002年正式版本。104应用在tcp/lp 的1、2、3、4、7、层。 二 . 104报文格式 1.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它是所有发送/接收的报文头并可以单独发送。 APDU长度最大253,要除去启动符 68H和其本身 APDU是全报文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2.控制域分类: 控制域八位位组分为3种格式,每种格式的定义内容不一样。 a. 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 b.U格式: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格式

TEST.SPOPDT STARTDT 确认/生效只有一个是“1”之可能出03/13/23/43/83/07/0B 不可能出现其他码 c. S 格式 带编号的监视功能 例如: 发/收一组码: 68 04 01 00 96 77 这就S 格式,这是确认报文,在收报文经常出现。刚开机时用于链路连接,收发两端都收到这个报文说明链路通了,可以发其它命令报文。如果链路不通,主站会连发此报文 2. ASDU 格式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即信息区传输格式 传送原因: 1字节/2字节 各系统自定义,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101定义1个字节。 公共地址: 1字节/2字 各系统自定义 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101定义1个字节 信息对象地址:1字/2字节/3字节 我们系统定义3个字节,可以转16777215个信息,实际上2个字节就够65535。101定义2个字节。 可变帧结构限定词: 7位定义长度,最大127个信息。 SQ=0 每个信息都带地址。 SQ=1 只有带一个有起始地址,其他信息不带地址,按顺序排列,全YX 、全YC 时SQ 都为1. 信息:最少一个字节,例如一个遥信,最多的可达9个字节,SOE8个字节。 3. 主站的发送报格式 这里仅介绍三种格式 总召唤 召唤电量 YK (双点YK,现场都双点YK )下面于 分别介绍 a. 总召唤报文格式

电力通讯规约101调试报告

与南自系统101规约联调的调试报告(试用) 一、 主站解锁报文及厂站端回答报文 固定帧长的格式:10 控制码 链路地址 校验码 16 主站->从站:10 49 90 D9 16 报文解释: 10-固定帧报文的头 90:链路地址 D9 :校验码 16-固定帧报文的尾 从站->主站:10 8B 90 1B 16 报文解释: 8B-(1000 1011)功能码为11,功能是回答链路状态(链路正常) 90 -链路地址 1B :校验码 主站->从站:10 40 90 D0 16 报文解释:40-0100 0000 从站->主站:E5 -确认 10:从站 9:询问链路状态 复位链路状态 主站

过程:询问链路状态-回答链路状态-复位链路状态-确定 二、 主站测试、总召唤以及对时过程 可变帧长的格式:68 报文长度 报文长度 68 控制域 链路地址(单字节)类型标志 变量结构限定词 传送原因 ASDU 地址 信息体起始地址 信息体 内容 校验码 16 1、测试命令 主站->从站:68 0A 0A 68 73 90 68 01 06 90 00 00 AA 55 01 16 报文解释:68-可变帧长的起始码 0A-报文长度 73-控制码 90- 链路地址(主站设置一般与RTU 号相同) 68-类型标志,十进制 104,表示测试命令。 01- 06-传送原因,激活 90:ASDU 地址(与链路地址相同) 00 00-测试命令的信息体起始地址 主站一般先是7然后再是5,交替召唤数 用户数据 1:信息体内容地址连续 0:信息体内容不连续 表示信息体的个数

AA 55-测试命令的信息体内容 01- 校验码 从站->主站:E5-单字节确认 主站->从站:10 5B 90 EB 16 报文解释: 从站->主站:68 0A 0A 68 88 90 68 01 07 90 00 00 AA 55 17 16 报文解释:88-控制码,用户数据(user data ) 90-链路地址 68- 测试命令 01- 一个信息体 07- 激活确认 90- ASDU 地址 00 00- 信息体地址 AA 55- 信息体内容 17-校验码 2、总召唤 主站->从站:68 09 09 68 73 90 64 01 06 90 00 00 14 12 16 报文解释:09-报文长度 73-控制码,用户数据 90-链路地址 64-总召唤(十进制数为100,表示总召唤) 01- 一个信息体 06-激活 与7交替召唤 B :召唤二级数据

101规约和104规约介绍

101.104子站端通讯规约 101规约和104规约常用于调度中心和子站之间通讯。 101规约一般用于串口通讯,也可用UDP方式; 104规约则用于网络通讯,采用TCP/IP方式。 目前公司在eComm和DCAP系统中只有101规约和104规约发送端(即子站端/从站端)软件,没有接收端(即主站端)软件;而PDS 系统中,有101规约和104规约接收端(即主站端)软件,以及104规约发送端(即子站端)软件。 步骤 1确认信息 (1)101串口UDP 104 网口TCP/TIP 提供本机和对方IP 和端口 (2)配置文件公共地址链路地址域长度单点遥还是双点遥 信信息对象地址长度等

主站-〉子站总召报文:68 09 09 68 73 1F 64 01 061F0000 14 30 16 链路地址传送原因公共地址信息对象地址 (3) 点表数据对照表 2新建通讯设备 ※DCAP 参数数据管理工具 ※ECOMM 新建通讯设备 新建通讯设备类型为TCPSERVER 查看安装盘中是否有101.104规约 Config104.exe 必须和数据库ecomm.mdb 在同一个 文件目录下

3修改配置 DCAP 在Comm101Rtu.ini 中修改其相关配置 ECOMM 进入Config104XML.exe 新建配置,另存一个文件如 104xml 4生成数据对照表 ※DCAP 用CTMfor104.exe根据已给点表生成数据对照表ECOMM 在进入Config104XML.exe 新建配置,另存一个文件如 104xml 后修改其配置 5启动通讯程序 DCAP 启动Comm101Rtu.exe ECOMM 新建通道在Root (ecomm节点)上新建通道把已另存的104xml文件上传到通道启动Ecommserver =调试诊断

IEC8705-101规约说明解析

IEC870-5-101规约说明 规约标准原文请参照国内1998-05-01实施的等同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一.参考模型: 本标准中使用的参考模型是源于开放式系统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带宽下要求特别短的反应时间,故改进采用增强性能结构(EPA),见下图所示: 在这样的参考模型下,各层次数据单元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帧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2.可变帧长帧格式 FT1.2的传输标准要求线路上低位先传;线路的空闲为二进制的1;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需不小于33位;每个字符包括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偶校验位、8位数据位,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信息字节求和校验(Check Sum)。 其中各部分的含义如下 1)长度L=C+A+链路用户数据的长度。 2)控制域C的定义如下: 主站向子站传输时:DIR=0, PRM=1; 子站向主站传输时:DIR=1, PRM=0。 主站向同一个子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和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FCB位取反;主

站为每一个子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的拷贝,若超时没有从子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主站不改变帧计数位的状态,重复传送原报文,重复次数为3次。 FCV若等于0,FCB的变化无效。 主站向子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子站向主站传输的功能码如下表所列:

3)链路地址域的内容指的是子站即RTU的站号,通常由调度与变电站协商确定。 4)链路用户数据(即前文所提到的ASDU)的定义见下节。 其中,各部分的解释如下: a.类型标识 常用的有: 子站-->主站过程信息 1――不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2――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3――不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4――带时标的双点信息; 5――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 6――带时标的步位置信息(变压器分接头信息)(未用) 7――子站远动终端状态(未用) 9――测量值 10――带时标的测量值(未用) 15――电能脉冲计数量 16――带时标的电能脉冲计数量(未用) 17――带时标的继电保护或重合闸设备单个事件 18――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未用) 19――带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事件(未用) 20――具有状态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21――不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

101规约

IEC870-5-101规约 1.概述 本篇介绍主站和RTU之间通讯的IEC870-5-101规约,该规约有两种传输方式: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传输,在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全双工通道结构中采用平衡式传输方式,在其它通道结构中只采用非平衡式传输方式。平衡式传输方式中101规约是一种“问答+循环”式规约,即主站端和子站端都可以作为启动站;而当其用于非平衡式传输方式时101规约是问答式规约,只有主站端可以作为起动站。 2.帧格式简单说明 2.1 2.2 2.3长度L 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区的字节数,为二进制数。 2.4 DIR:传输方向位 =0:表示报文是主站向子站传输。 =1:表示报文是子站向主站传输(部版101有用)。 PRM:启动报文位 =0:从动站,报文为确认报文或响应报文。 =1:启动站,报文为发送或请求报文。

FCB:帧计数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请求/响应服务 时,将前一轮FCB取相反值。 FCV:帧计数有效位:启动站向从动站传输 =0:表示FCB变化无效。 =1:表示FCB变化有效。 ACD:要求访问位:主站做从动站时ACD位无实际意义,ACD=0。 子站做从动站时ACD=0:表示子站无1级用户数据; ACD=1:表示子站有1级用户数据,希望向主站传输。 DCF:数据流控制位:从动站向启动站传输 =0:表示子站可以继续接收数据。 =1:表示子站数据区满,无法接收新数据。 功能码(D3—D0):功能码范围为0—15(00H—0FH);功能码代表的意义较为烦 琐,参考《关于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的说明》(远动设备及 系统传输规约)。 2.5链路地址域 链路地址域为子站站址。 2.6帧检验和 帧检验和是控制、地址、用户数据区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位即256模和)。 3.非平衡式传输—即主站作为启动站的各种报文 3.1 主站的询问顺序 对于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的通道结构,主站或子站复位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总召唤和时钟同步后系统转入正常,然后在循环召唤2级用户数据的序列中定期插入按照分组召唤方式和按顺序收集各组数据进行召唤。在子站回送的报文中如果ACD=1,则立即收集1级用户数据,1级用户数据收集完后,转向上述循环询问过程,此种循环召唤过程可以被中断,如被召唤电度、遥控等。 3.2复位远方链路报文 子站确认帧(M_RL_NA_1 CON) 3.3

101规约培训

IEC60870-5-101规约说明 一、适用范围 1、网络拓扑结构 本规约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为点对点、多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多点星形等,通道可以是全双工或半双工的情况。 2、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分为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传输两种。 非平衡方式传输:只有主站启动各种链路传输服务,子站只有当主站请求时才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对于所有网络结构都可适用。但是在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中,非平衡方式传输没有充分发挥这种网络的内在潜力。 平衡方式传输:主站和子站可以同时启动链路传输服务,所以必须有一对全双工的通道。这里规定对于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采用平衡方式传输,对于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和多点星形的网络结构采用非平衡方式传输。 二、帧格式 本规约采用的帧格式为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 1、FT1.2可变帧长帧格式 其具体格式如下 传输规定: (1)线路空闲状态为1 (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5)帧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的字节总数,L最大为250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 (7)接收校验 ●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校验两个启动字符应一致、两个L值应一致,接收字符数L+6、帧校验和、结束字符 无差错则数据有效。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2、FT1.2固定帧长帧格式 具体格式如下: 传输规定: (1)线路空闲状态为1 (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5)无帧长度L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 (7)接收校验 ●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检查启动字符、结束字符以确定此帧长度是否正确 ●检查校验和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3、控制域(C)的定义 3.1主站作为启动站的传输过程中使用的控制域C1 1)主站向子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各位的定义 传输方向位DIR DIR=0,表示报文是由主站向子站传输 启动报文位PRM PRM=1,表示主站为启动站

101规约

1101规约概述 1.1101规约的内容 IEC 870-5-101是针对IEC 870-5基本标准中的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大量具体的规定和定义。 1.2FT1.2帧格式 FT1.2帧格式有可变帧长及固定帧长两种,这两种格式如图1所示: FT1.2可变帧长格式用于主站向子站传输数据或由子站向主站传输数据;FT1.2固定帧长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模型源出于开放式互联的ISO—OSI参考模型,但由于远动系统在有限的传输带宽下要求短的反映时间,故本标准采用性能结构(EPA)———模型2。这种模型仅用三层,即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其模型如图2所示。 1.3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 1.3.1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模型的第1层,其任务是使网络内两实体间的物理连接,按位串行传送比特流,将数据信息从一个实体经物理信道送经另一个实体,向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透明的比特流传送服务。因此,物理层接口和协议应考虑如下问题:a)机械方面,应考虑插接器的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 b)电气方面,要考虑信号的波形和参数,如多少伏电压代表“1”和“0”,一个bit占多少毫秒; c)功能方面,要考虑每一条线路的作用和操作要求,比如是数据电路、控制电路还是时钟电路; d)过程方面,主要考虑利用接口传送比特流的整个过程和执行的先后顺序,比如怎样建立和拆除物理线路的连接,是全双工还是半双工操作。 具体到101规约,对物理层的规定选自ISO和ITU-T标准,该标准支持下述网络结构,包括点对点、多个点对点、多点星形、多点共线、多点环形等。电气特性方面,对于非平衡式转接电路采用V.24/V.28,而平衡式转接电路则采用X.24/X.27。 1.3.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的第2层,其主要任务是将一条原始传输线路转换为对网络来说是无错的传输线路。因此,它必须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及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 101、104规约报文解析方法一、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远动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6系列:计算机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1850-7系列: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IEC60870-5系列;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配套标准 IEC60870-5-101:基本远动任务 IEC60870-5-102:电能累计量 IEC60870-5-103:继电保护 IEC60870-5-104: I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 其他规约类型;CDT、DNP3.0、MODBUS等。 二、远动传输规约IEC60870-5-104的解析方法 1)程序启动后,首先发送链路连接请求帧, 68 04 07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4个字节,即07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7H --> 0000 01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01可知是链路连接请求帧 2)随后,接到模拟从站发送来的连接请求确认帧, 68 04 0B 00 00 00

起始字符:68H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长度(APDU):04H(4个字节,即0B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0BH --> 0000 1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三四位10可知是链路连接确认帧 3)主站发送测试链路询问帧,68 04 4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01可知是链路测试请求帧 4)从站发送链路测试确认帧; 68 04 83 00 00 00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组:43H --> 0100 0011 由前两位11可知是U格式帧; 由第七八位11可知是链路测试确认帧 5)主站发送总召唤激活请求命令; 召唤全数据格式 启动 68 字节数 OE 发序列 发序列 收序列 收序列 类型标识 64 信息数 01 原因 06

最新101通信规约V1-x

101通信规约V1-x

101通信规约 第一部分基本定义 一、适用范围 1、网络拓扑结构 本规约适用的网络拓扑结构为点对点、多点对点、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多点星形等,通道可以是全双工或半双工的情况。 2、传输方式 传输方式分为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传输两种。 非平衡方式传输:只有主站启动各种链路传输服务,子站只有当主站请求时才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对于所有网络结构都可适用。但是在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中,非平衡方式传输没有充分发挥这种网络的内在潜力。 平衡方式传输:主站和子站可以同时启动链路传输服务,所以必须有一对全双工的通道。 这里规定对于点对点和多点对点的网络结构采用平衡方式传输,对于多点共线、多点环形和多点星形的网络结构采用非平衡方式传输。 二、帧格式 本规约采用的帧格式为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帧格式 1、FT1.2可变帧长帧格式 其具体格式如下

传输规定: (1)线路空闲状态为1 (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5)帧长度L包括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的字节总数,L最大为250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用户数据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 (7)接收校验 ●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校验两个启动字符应一致、两个L值应一致,接收字符数L+6、帧校验 和、结束字符无差错则数据有效。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2、FT1.2固定帧长帧格式 具体格式如下:

传输规定: (1)线路空闲状态为1 (2)每个字符有1位启动位(0),8位数据位,1位偶校验位,1位停止位(1) (3)每个字符间无需线路空闲间隔。 (4)两帧之间的线路空闲间隔最少为33位 (5)无帧长度L (6)帧校验和为控制域、地址域中所有字节的算术和(不考虑溢出)(7)接收校验 ●由串行接口芯片检查每个字符的启动位、停止位、偶校验位 ●检查启动字符、结束字符以确定此帧长度是否正确 ●检查校验和 ●在校验中,若检出一个差错,则舍弃此帧数据。 3、控制域(C)的定义 3.1主站作为启动站的传输过程中使用的控制域C1 1)主站向子站传输报文中控制域各位的定义 传输方向位DIR DIR=0,表示报文是由主站向子站传输

远动101规约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远动101规约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 简要分析02版101规约格式及基本应用实例,就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加强大家对101规约的理解。 IEC60870-5-101从出版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2001年02版101规约出版以来。我们莱芜是较早应用101规约的地调之一,2002年主站EMS系统iES500上线以来,101规约不断接入。期间经过了多次主分站规约的改造,版本出现了很多。今年8月,作为山东省十一五期间最后一批更换EMS的地调之一,我们莱芜供电公司开始了EMS更换的工作。本次更换,我们调度自动化主站将采用南京南瑞科技公司的Open3000系统,如今上行调试已经结束,下行调试也接近尾声。调试期间,由于对规约的不熟悉,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为用户,我就101规约一些常用应用及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简要阐述一下。 101规约报文格式: 101数据传输帧格式主要有三种:可变帧长、固定帧长及单个字符帧格式。 可变帧长格式用于主站向子站传输数据或由子站向主站传输数据;固定帧长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可变帧长格式报文如下图所示: 报文示例:总召唤命令报文 ->68 09 09 68 53 64 64 01 06 64 00 00 14 9A 16 固定帧格式用于子站回答主站的确认报文,或主站向子站的询问报文。 具体格式为: 报文示例:(召唤链路状态) M->R:1049014A16 单个字符 E5H 除非有1级用户数据访问请求(ACD=1)或者后续报文将引起溢出(DFC=1)才采用固定帧长帧。

单个控制字符E5用来取代固定帧长肯定确认帧或固定帧长否定确认帧。 控制域格式 RES:备用 FCB:帧计数位: 帧计数位0,1,为了每个站连续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的变化位。 帧计数位用来消除信息传输的丢失和重复。启动站向同一从动站传输新一轮的发送/确认或请求/响应传输服务时,将帧计数位(FCB)取相反值,启动站为每一个从动站保留一个帧计数位(FCB)的拷贝,若超时未由从动站收到所期望的报文,或接收出现差错,则启动站不改变帧计数位FCB的状态,重复原来的发送/确认或者请求/响应服务。 复位命令的情况下帧计数位(FCB)清零,从动站接收此命令将帧计数位置零,并期望下一次的从启动站到从动站的传,其帧计数位(FCB)为1,帧计数有效位FCV为1。 FCV:帧计数有效位: FCV=0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无效。 FCV=1表示帧计数位FCB的变化有效。 DFC:数据流控制位: DFC=0表示从动站可以接收后续报文。 DFC=1表示从动站接收后续报文将引起数据溢出。 从动站向报文启动站指出一个立即的连续的后续报文将引起缓冲区溢出。 ACD:要求访问位: 有两种级别的报文数据,名称为1级数据和2级数据; ACD=0从动站无1级用户数据要求传输; ACD=1从动站要求传输1级用户数据。 1级用户数据传输典型地被用于事件传输或者高优先级报文的传输,2级用户数据典型地被用于循环传输或者低优先级报文传输

101规约报文解释(适用初学者)

101规约解读 一、101远动规约的基本对话过程 1)初始化过程(链路两端均已上电时):主站向子站询问链路状态,子站 以链路状态回答主站,主站复位远方链路,子站确认回答;子站向主 站询问链路状态,主站以链路状态回答子站,子站复位远方链路,主 站确认回答;主站发总召唤命令,子站以全数据回答,主站发送时钟 同步命令,子站以同步时钟事件回答。 2)基本问答过程:主站在初始化完毕,并召唤过全数据和时钟同步之后, 开始轮询二级数据;而子站如果存在二级数据或一级数据,直接以数 据回答,如不存在,则以否定报文回答(否定回答是单个字符“E5H”, 也可以“无所请求数据”确认帧回答)。 3)其他问答过程:遥控选择命令以遥控选择确认帧回答,遥控执行命令 以遥控执行确认帧回答,召唤电度命令以传送电度数据帧回答。 链路报文格式 1)固定帧长帧格式 固定长帧报文就是链路初始化报文 主站:10 49 06 4F 16 (召唤链路状态) 子站:10 0B 06 11 16 (状态正常) 主站:10 40 06 46 16 (复位远方链路) 子站:10 20 06 26 16 (确认) 主站:10 5A 06 60 16(召唤一级数据) 子站:ES(没有所召唤的数据) 二、总召 主站--子站 68 09 09 68 5 3 066401 060600 00 14 DE 16 68 09 09 68 73 01 64 01 06 01 00 00 14 F4 16 主 子:总召唤命令帧C_IC_NA_1

子站――主站 68 09 09 68 28 066401070600 00 14B4 16 遥测点号从16385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