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Automation

(门类:工学,二级类:电气信息类,专业代码:080602)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实验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前言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运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与仪表实验、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仿真实验等。

五、修业年限

四年

六、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七、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额定学分为181学分,额定学时数为2486学时,学位课程共20门次。本专业分智能控制和运动控制两个方向。

智能控制方向设必修课30门,共计2126学时,123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6门,1284学时,72学分,占总学时的51.65%;专业基础课程14门,658学时,40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26.47%,专业课程4门,184学时,11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7.40%。

选修课程应不少于360学时,20学分,占总学时的14.48%。校定选修课90学时,5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3.62%;院定选修课270学时,15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10.86%,其中限定专业选修课课程2门,128学时,7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5.15%,院定任选课不低于144学时,8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5.80%。

创新学分4学分。

运动控制方向设必修课30门,共计2136学时,123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6门,1284学时,72学分,占总

学时的51.65%;专业基础课程14门,658学时,40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26.47%,专业课程3门,194学时,11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7.40%。

选修课程应不少于360学时,20学分,占总学时的14.48%。校定选修课90学时,5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3.62%;院定选修课270学时,15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10.86%,其中限定专业选修课课程3门,136学时,7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5.47%,院定任选课不低于144学时,8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5.80%。

创新学分4学分。

安排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36周,计34学分(含入学教育2周、课程设计8周、金工实习1周、电子工艺实习2周、生产实习2周、毕业实习2周、毕业设计16周、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周)。

八、各教学环节安排及时间分配

1、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等环节的课时分配,应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安排,在上述各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要注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EDA用双语教学,在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2、实验课教学要加强仪器使用和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加强设计性和综合性方面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上机:在保证计划内上机100学时的前提下,充分给学生提供计划外上机的条件,保证学生计划外上机不少于200学时。

4、本专业学生在4年学习中,共进行36周的实践环节训练和相当于14周以上的实验训练。

(1)实习:

①入学教育(军训):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德。

②金工实习:1周,安排在第4学期在学校工厂进行,该项内容不再安排专门的课堂教学,通过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③电子工艺实习:2周,安排在第5学期电子技术课程及其课程设计以后进行,通过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技能、印刷电路板制作工艺、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学会使用有关电子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

④生产实习:2周,安排在第7学期初进行,该实习应安排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先进,仪器设备种类比较齐全的校外单位进行。本次实习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典型控制系统的构成和控制原理,了解技术管理程序和方法,熟悉工业控制的有关技术规程等。通过实习既要巩固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又要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条件许可,某些内容也可在现场进行教学。

⑤毕业实习:2周,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进行,毕业实习时间,可在初步设计方案后进行,做到有的放矢。

所有的实习必须按实习大纲进行,并评定成绩。

(2)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设计题目应根据课程特点,具有综合性、多样化。设计结束后,都要进行答辩。

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周,安排在第4学期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课程结束后进行;

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2周,安排在第6学期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

③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2周,安排在第6学期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

④过程控制课程设计,1周,安排在第6学期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结束后进行;

⑤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直流部分),1周,安排在第6学期直流调速课程结束后进行;

⑥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交流部分),1周,安排在第7学期交流调速课程结束后进行;

⑦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周,安排在第7学期自动化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

⑧毕业设计:16周,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设计内容应结合生产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的题目。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计算机和外语教学的不断线,使学生受到一次较全面的工程师的训练。

5、考核:学生所修课程均要进行考试,考试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考查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考核成绩均记入学生成绩登记表。

九、培养计划一览表

XX科技大学

培养计划一览表

专业:自动化学制:四年制订日期:2005年7月19日

说明: C课程设计 D毕业设计 G生产劳动 F机动 E毕业鉴定 Q假期

说明: C课程设计 D毕业设计 G生产劳动 F机动 E毕业鉴定 Q假期

注:☆号者为学位课。续表(四)

注:☆号者为学位课。续表(四)

注:(1)☆号者为学位课。

(2)专业课有两个方向,按照“智能控制方向”计算学时、学分。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复习课程

教学院长签字: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 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4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合计+1或+1.5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2学年冬 03110021 军训+2 第1学年短学期 031E0020 体育I 1 第1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II 1 第1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III 1 第2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IV 1 第2学年春夏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 (必修) 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 (4)计算机类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 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建筑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建筑电气设计、信息处理、工业企业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满足电工电子、工业自动化及建筑电气等行业急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建筑和工矿企业系统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相关的科研与技术的开发的工作。本专业强调“电气与信息融合,强弱电并重和软硬件结合,自动化技术和建筑智能化相结合,面向电气信息领域、面向现代智能建筑领域、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本专业设工业自动化和建筑设备自动化两个方向。 1. 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2)具有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学表述能力; (4)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熟悉电气工程主要法规,获得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电气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 (3)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精神,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技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热爱本专业,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与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了解。(3)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正确的成长道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能够同群众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热爱劳动。 (4)了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讲究卫生,身体健康,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能胜任未来工作,能够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 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080801)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080801) (Automation)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宽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工程基础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较强的获取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工程知识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职业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善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强; 培养目标2: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在团队中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发挥项目负责人作用的潜力; 培养目标3:能够运用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现代化工具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分析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初步具备运用工程技术解决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4: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视野宽厚,能够在控制科学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维护等工作,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培养目标5:熟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其他渠道不断更新知识及能力。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12个方面的能力: 1.工程知识:掌握自动化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自动化学科专业知识,并能够用于解决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学等知识,并能运用于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求解与数据处理; 1-2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原理和思维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自动化相关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 1-3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自动化设备的工程知识,能将其用于解决工程装备设计等工程问题; 1-4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自动化系统设计、安装、维护等复杂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基于数学和自然科学原理识别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 2-2能够应用工程基础知识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正确的表达、分析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 2-3能够综合运用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借助文献寻求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在工程设计开发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创新意识; 3-2能够运用相关工程知识,设计满足特定工程需求的系统或单元; 3-3能够运用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完成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或开发。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信息、控制和系统”基本原理和相关文献,调研和分析控制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自动化专业知识的特征,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 [隶属:管理文件来源:河大教务处点击数:1506 更新:2010/4/15 ]热 河南大学本科学生培养方案 校发〔2005〕212号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吸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新成果,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本着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技能、现代精神风貌,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在培养方案制订中,要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要充分吸收国内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打破按专业培养的单一模式,构建按二级学科门类培养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双学位、第二专业培养计划,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创造型通识人才,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课程整合的原则。课程建设要适应构建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将实验教学、实习、社会考察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

大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模板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年月制(修)订

培养目标 目标撰写说明如下: 关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描述应具有专业特色,要表述清晰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思维、方法等,体现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领域,体现最终培养的人才类型等。 参考模板: 本专业培养符合(或适应)********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掌握****、*****等专业知识,熟悉(具有或熟练掌握)******、******、******等专业技能(或思维、方法),可在******领域(岗位)从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毕业规格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和岗位要求对人才素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行撰写(要参考国家标准、工程认证、行业认证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 主要内容如下: (一)素养结构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忠诚。 2)具有较丰富的知识结构,较熟练的表达与国际交流能力。 3)具有现代社会所需的信息思维、网络思维、大数据思维以及应用能力。 4)能与人合作,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创新创业基础素养。 5)能自我调节心态,积极乐观,能自我锻炼保持健康体魄。 6)(专业素养)…… (二)专业知识结构要求 1、…… 2、…… (三)专业能力结构要求 1. 2. 3. (四)其他要求(对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要求等明确要求)

三、专业教育矩阵关系图 表1 毕业规格要求与课程矩阵关系图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基本学制 4 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 3~6年。 授予学学士学位 五、基本学分要求 本科培养毕业总学分为不低于学分,其中含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创新素养教育10学分。 六、专业核心课(只需列出课程名称) 七、主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各专业根据《北京城市学院校内实践课程教学管理规定》(试行)及《北京城市学院校外实习实践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文件规定选择相应的教学环节,并按要求进行简述。 (一)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内容简述 (二)课程设计名称、学时、学分,内容简述 (三)独立设置的实训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内容简述 (四)专业岗位实习内容简述 (五)毕业实习内容简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较宽的科技领域(包括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复合类、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毕业生应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政治品质。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 2.思想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主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2.具备较扎实的外语综合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3.掌握计算机、电气等关联学科的相关原理、方法及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技能; 4.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军事训练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6.掌握科学计算、系统仿真、软硬件开发等实验方法和技术; 7.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具备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在意识和意志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协作意识。具备与同学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的能力; 2.创新竞争意识。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3.坚毅意志。具备勇于面对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I、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I、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I、自动控制原理I、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I、计算机控制、控制系统设计、导航原理、飞行器控制与制导、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继承交大“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制 四年。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的特征,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的先进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基本要求 1、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 2、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通识教学,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宽口径高级专门人材的需求。 4、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体系及构成 1、本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课内总学时为2501。每周学时数不超过24学时。 2、课程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①社科、人文、管理类 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共35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4%。 ②公共基础课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共981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9%。 ③学科基础课 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传感器基础,自动化仪表,微机原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程序控制等方面的课程,共951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7%。 ④专业特色与前沿课 包括微机控制技术,控制系统仿真,和电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必修课,CIMS导论,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运筹学,机器人学导论等选修课(任选四门)。共244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0%。

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文)模板

附件4: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文)模板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科大类 培养方案 (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科大类名称工商管理类 大类代码1206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 院长签字年月日 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西北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学科大类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大类介绍 为进一步适应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重基础、宽口径、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想下,管理学院自2017年起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 工商管理类下设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三个专业方向。 1)会计学专业。本专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强化数理基础培养,在环境会计、财务决策、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向特色鲜明。 2)工商管理专业。本专业强调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并重、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注重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特色,本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陕西省特色专业”。 3)市场营销专业。本专业强调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并重、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与科研能力培养并重,强化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定量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营销中的应用,在国际市场营销、营销模式创新等方向形成独有特色。 二、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大类培养具有良好法律法规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备科学合理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体系和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创业能力,能够基于现实资源与条件,正确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对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我们将全面深化执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大学社会职能,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始终坚决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经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培养,使学生达到以下水平。 第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行; 第二,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三,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四,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 第五,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培养要求。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各大高校书法专业培养方案

曲阜师范大学培养方案 书法学:设书法、篆刻、现代刻字三个培养方向。 书法方向:全面系统地掌握书法及相关文化知识,具有应用五种书体进行创作的能力和书法 理论研究能力及书法教学能力。 篆刻方向:侧重培养具有从事篆刻创作、研究能力,具有书法创作所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 实用性美术人才。 刻字方向:在全面学习书法理论和技法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现代刻字艺术的创作,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主干课程: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技法与理论、篆刻学、现代刻字、书法史论、文 艺美学、中国画基础、文献学、古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诗词格律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既可在大中专院校、中小学从事书法教学、研究,又可从事汉语言文学教 学研究,也可在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从事书法创作、编辑和评论等工作。 学科优势:学科设置较早、专业方向齐全、招生范围广、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就业多元发展。在书法教学中,书艺与书学并重,相互促发。学生既受到系统的技巧训练,也系统学习书法理论,具备一定的书法研究、创作能力。 临沂大学书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 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书法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团体合作的能力,能够在教育、经济等各级各类企事业及管理部门从事书法教育、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书画策展等相 关领域的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德)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书法学的基础理论与业务知识。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完成,还要进行实践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和业务实践能力。本专业设书法和艺术策展两个方向模块,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课程。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 掌握书法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 掌握中国书法理论和楷书、行书、隶书、篆书、篆刻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 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 了解书法创作和艺术策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5. 了解中外书法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中外书法与艺术策展的新理念与技术,具有从事书法教学和创作的高级技能; 6. 强化专业精神,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体)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 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 (美)具有较强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聊城大学 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较高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认识和理解 很高心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讲我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认识和理解。首先让我为大家讲一下对这个专业的认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专业呢?因为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当代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很大发展。如今,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正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加速高技术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支撑,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迅速发展的关键技术。计算机技术引入机械领域,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深刻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技术,使设计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最优化;微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机电产品的一体化,出现了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机器人、微型机电系统等;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机械制造过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机器的设计与运行过程的紧密结合,可以机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安装与运行过程实现综合的自动化控制。 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说一下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还有就是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及潜能,也具有适应科研、教育、经贸及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素质和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且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微电子制造装备及自动化机电模具数控机电控制机械电子机械制造汽车工程设计制造等多个方面。 学习我们这个专业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不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首先肯定要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再次要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更要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内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还要有创新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学习我们这个专业,不能只着眼于这些,还要适当的选择一些选修课,下面让我为大家推荐一些选修课吧。诸如机械动力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机械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基础、机械故障诊断学、文献检索、专业外语、有限元方法这些学科还是要接触一些,如网络工程,不管对现在未来都对很有帮助。机械优化设计、

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

四川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 (2018级开始实施) 一、总体要求及基本原则: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学校鼓励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培养方案在满足国家专业质量标准和专业认证/评估要求的基础上,应比肩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专业水准,突出我校作为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强化学科交叉、国际化教育和实践教学,全面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和全过程学业评价改革,落实我校“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担当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是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既应保障基础够扎实、专业有特色,还应强调学科交叉、知识复合,更要面向实际需求、未来发展。工科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充分体现“新工科”建设理念。 (一)通识教育 1. 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16学分(理论课11学分、社会实践5学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课程设置遵循教育部统一要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2)外语课程:强化外语语言能力培养,为学术交流奠定良好基础。非外国语专业本科生必修英语10学分,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英语水平高者,根据《四川大学本科生免修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细则》,可申请免修,同时鼓励其修读更高水平英语课程/参加高水平国际交流活动。高考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参照执行。 (3)体育:必修4学分。关注学生体魄康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侧重体质训练、体育精神培养。以体育俱乐部及相关活动方式进行。 (4)军事理论、军训:必修2学分。军训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新生研讨课(由各专业组织开设):必修1学分。为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转换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触著名教授、培养学术品质、感受研究的乐趣,分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重在研讨,强调师生互动、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通识(文化素质公选)模块课程:通识教育旨在传递科学和人文精神,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有责任心的公民。学校为此构建五大模块的通识(文化素质公选)核心课程体系。要求学生修读12学分(必修《中华文化》3学分、“大学计算机类课程”2学分、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一、学位、学制 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 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 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与交流的初步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 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具有本专业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3、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信息、控制和系统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一定的从 事自动化新技术开发和交叉学科研究能力。 4、具有一定的系统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较好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原理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控制、单片机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五、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 控制系统仿真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 11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从事电力系统设计、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以及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和创新型拔尖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身心健康,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硬件理论和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具有应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资料和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研究和信息管理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的查询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达到不断的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4.主要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电子技术。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认识实习:安全用电知识,变电所常用电气设备,配电网络结构,爬杆实习。 (2)教学实习:常用电气设备,电子线路实训,电机修理,计算机基础软件编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智能科学与技术 Intellig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907T学制:4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质量以及具有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等交叉学科基础的人才,能在企业、事业、科研部门、教育单位和行政部门等单位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综合应用、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科学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信号处理、经典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导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导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脑机接口与认知科学导论等,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本专业工程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较好的掌握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决策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将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应用于工程实践,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了解相关的工程应用技术。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的潜在影响。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全球竞争意识,具有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专业特色: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Automation (门类:工学,二级类:电气信息类,专业代码:080602)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实验分析、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前言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运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与仪表实验、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仿真实验等。 五、修业年限 四年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2

宁波大学文件 宁大政〔2010〕101号 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建设服务型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和创新型地方高校的目标,进一步明确我校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明确目标、深化改革 各专业应根据学校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框架,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体系(规格要求),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可实施、可评测的系统化描述。同时组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与实验教学大纲,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目标的贡 —1—

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寓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 2.转变理念、优化体系 通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教育理念内涵的理解,逐步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推进核心课程建设,调整学科大类教育平台的课程设置,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3.大类培养、加强合作 全面实施按大类招生、一年级大类培养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流的培养模式,调整学科大类划分,拓展专业内涵,力求实现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的培养。充实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与地方高校的服务特色,加强国际合作、校际合作与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教育理念,实施第二校园计划,推进适应地方需求的“双证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4.重视创新、加强实践 继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积极增设项目,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激励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改革试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