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稳中有进,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9.9个百分点。

一、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

(一)营业总收入。1-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22014.9亿元,同比增长13.6%。(1)中央企业308178.6亿元,同比增长12.5%。(2)地方国有企业213836.3亿元,同比增长15.2%。

(二)营业总成本。1-12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507003.9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9.5%、8.5%和8%。(1)中央企业297048.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7.6%、7.9%和

4.6%。(2)地方国有企业20995

5.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2.5%、9.3%和11.2%。

(三)实现利润。1-12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8985.9亿元,同比增长23.5%。(1)中央企业17757.2亿元,同比增长16%。(2)地方国有企业11228.7亿元,同比增长37.6%。

(四)应交税金。1-12月,国有企业应交税金42345.5亿元,同比增长9.5%。(1)中央企业30812.9亿元,同比增长5%。(2)地方国有企业11532.6亿元,同比增长23.6%。

(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2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517115.4亿元,同比增长10%;负债总额997157.4亿元,同比增长9.5%;所有者权益合计519958亿元,同比增长11%。(1)中央企业资产总额751283.5亿元,同比增长8.2%;负债总额511213亿元,同比增长7.3%;所有者权益合计240070.5亿元,同比增长10.2%。(2)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65831.9亿元,同比增长11.8%;负债总额485944.4亿元,同比增长11.9%;所有者权益合计279887.5亿元,同比增长11.7%。

二、主要行业盈利情况

1-12月,钢铁、有色等去年同期亏损的行业持续保持盈利,煤炭、交通、石油石化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公司201年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公司*年*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模板) 一、基本情况概述 概述企业基本运行情况,包括企业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指标、经营成果归纳)。有关指标数据详见附表。 二、企业经营状况注1 (一)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变动及预算执行分析 资产增减变动及预算执行表 金额单位:万元 、收益性资产、长期投资同预算口径。 、自定义项目列举其他变动较大的资产类项目。 资产总额变动简述。 变动原因分析:就变动较大的资产类项目对应具体经济业务、行为、项目等展开分析。 资产总额、收益性资产、长期投资预算执行分析。 注1:财务指标按企业报表实际数分析填报。

负债增减变动及预算执行表 金额单位:万元 、有息负债同预算口径。 、自定义项目列举其他变动较大的负债类项目。 负债总额变动简述。 变动原因分析:就变动较大的负债类项目对应具体经济业务、行为、项目等展开分析。 负债总额、有息负债预算执行分析。 有息负债增减表 金额单位:万元 其中,对非银行借款融资需按融资方式(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保险资金融资等)列示说明。

净资产增减及预算执行表 净资产总额变动简述。 净资产预算执行分析。 净资产主要变动因素表 、自定义因素列举其他变动较大的净资产变动因素。 、若净利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系亏损或损失时以“”填列。、上缴国资收益、按规定批准核销以“”填列。

、经营风险分析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带息负债比率=有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二)经营效益状况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增减变动及预算执行表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简述,以及收入结构分布和权重分析。 变动原因分析:就变动较大的主要业务对应具体经济业务、行为、项目等展开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预算执行分析。

2018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年广东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总体运行平稳,民营工业生产较为活跃,支柱产业起到有力支撑作用,中高端工业行业占比进一步提升,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可望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但同时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总体运行平稳。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2305.1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从行业增长面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实现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2个行业;从产品产量增长面来看,全省在产的481种工业产品中,有271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6.3%,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增长情况看,全省百强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5%,保持较高增速,发展势头良好,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百强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5.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0.5%,拉动增长4.5个百分点。 (二)重工业每个季度增速均保持在7.0%以上。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2023.75亿元,同比增 7.2%,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9 个百分点,重工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6.2%,拉动全省规模以

上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281.41亿元,增长4.6%,增幅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 平1.7个百分点,但比前三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生产活跃。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 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282.14亿元,增长9.1%,增幅高于前 三季度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民营增加值总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一半 (50.4%),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0.8%,拉动增长4.5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5610.56亿元,增长7.2%,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921.94亿元,增长2.0%,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增速相对较低。 (四)支柱行业支撑作用明显。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 业三大支柱行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增速均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龙头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7.1%,全年实现增长9.4%,增幅与前三季度持平,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电气 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1%,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长7.4%,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三大行业合计对全省

公司召开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新闻稿)

**公司召开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 *月*日下午,**公司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在本部会议室成功召开。公司领导班子及本部全体员工、各在建项目相关领导及合同成本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客观剖析了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认真研判公司在行业所处形势及经营环境,对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动员全体员工不松不懈,奋勇拼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力以赴抓好冬季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各项工作,确保打赢打好四季度收官决战,全面实现年度经营目标。 **公司党总支书记XX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生产经营工作发表讲话。他强调,一是各项目要加快劳务招标预见性;二是抓好廉政建设 是促进项目生产的举措,项目廉政出问题将会影响公司整体发展,要 严格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三是今后公司及项目召开经营分析会议,要把廉政建设工作同考核,同部署。 **公司总经理XXX在对各项目为完成年度目标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的同时,对项目经营分析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部分项目存在经营分析数据不够准确,只有个别项目分析的数据与财务报表等相关数据吻合;二是综合项目的核算方面,统计数据要分开,经营产值和合同产值的数据将影响今后预算评审;三是项目核算应加上人工、设备核算,自营项目更应重视这个问题,将设备摊分至各分项工程中;四是项目后期预测要结合产值、材料开展;五是责任成本未做到动态核算。对于如何提高经营分析会的质量,总经理指出,一是各项目要结合以上几点问题和建议积极改进,公司合约部要多到项目跟踪指导;二是各项目要主动相互交流,学习好的经营分析经验,提升经营分析水平;四是项目经营分析会要全员参与,涉及到的部门做好分析准备工作。最后,*总要求各项目抓好质量安全问题,做好年终迎检准备;不择不扣完成年度目标。 **公司董事长在会议总结中,对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公司目前所处形势及经营环境,并对第四季度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一是**公司的特色是节约成本,多条道路合并为一个个项目开展生产工作,项目部核算体系要从头抓,要做到思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通报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持之以恒实施升级改造、增量培育、龙头带动和开发区提档升级“四大工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深入推进,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2017年,对照年度目标,全市工业战线以“保增长、促转型”为主攻方向,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制定印发了《开发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腾笼换鸟”、“浴火重生”、“无中生有”》三篇文章、亩产效益、科技双倍增、三名工程等一系列促转型经济政策“组合拳”,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工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工程、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程,并通过构建以亩均税收贡献率、亩均经济密度、单位能耗工业总产值等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综合分析企业运行质量效益,为推动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同时,突出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重点项目建设、惠企政策落实、能耗管控预警等重点工作,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增速较年初加快1.5个百分点,较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1.1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市委政府确定的年度工业增长目标任务。全市工业经济主要

呈现出以下特点: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217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89.3亿元,增长31.6%。累计增产企业138户,增产面63.6%,完成产值699.9亿元,净增产值229.4亿元,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38.2个百分点。减停产企业减少产值40.1亿元,增减产企业增减产值相抵,累计增加产值189.3亿元。 --市属企业贡献突出。市属企业(不含宁煤、供电)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15.8%。市属企业完成产值646.3亿元,同比增长36.1%,占全部规上产值的81.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8.6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稳中向好。大武口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128.1亿元,同比增长25.7%;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较1-11月提高0.9百分点。惠农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323.8亿元,同比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6篇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一): 2016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主动适应外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用心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内部各种用心因素,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紧扣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不放松,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开局稳定,发展态势行稳致远。 一、一季度我县八大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在全市状况比较 (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5018万元,同比增长7.9%,高比全市0.6个百分点,排全市12个县市区第4位、东部6个县第2位。 (二)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3088万元,同比增长5.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东部6县第4位。 (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973万元,同比增长14.9%,高出全市0.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东部6县第3位。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783万元,同比增长11.5%,低于全市0.1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东部6县第3位。 (五)完成财政总收入28389万元,同比增长22.67%,高出全市5.1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东部6县第2位。 (六)实际利用内资275070万元,同比增长21.5%,低于全市0.1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东部6县第5位。 (七)实现进出口总额853万美元,完成进度的16%,排全市第4位、东部6县第2位。 (八)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4元,同比增长11%,高出全市0.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2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6元,增长9.8%,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东部6县第4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元,增长12.2%,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9位、东部6县第5位。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总体经济平稳。一季度实现GDP250187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一产业62834万元,同比增长2.4%;二产业65488万元,同比增长4.2%;三产业121865万元,同比增长12.9%。三次产业比分别为25.1:26.2:48.7。第三产业贡献率达77.7%,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二)农业备耕有序。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739万元,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14925.7万元,增长2.2%,林业产值5407.33万元,增长6.8%,牧业产值85721.34万元,增长1.8%,渔业产值3394.8万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89.89万元,增长7.6%。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农业种粮用心性有所下降,尽管国家继续实行农业三项补贴等惠农政策,但仍然对种粮刺激性不大;二是规模种植发展形势良好,经多年培育和措

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灞桥区2017年规上工业分析

工业经济低位运行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灞桥区2017年规上工业分析 2017年,全区工业传统优势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工业生产持续走低,下行压力 不断增大,全年工业呈现低位运行态势。 一、工业总体运行特点 全区(13块)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6.4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区属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同比下降0.3%;国际港务区共完成规上工业增加 值6.44亿元,同比增长21.7%,国家港务区拉动作用明显。 二、区属企业运行特点 (一)大中型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全区8家大中型企业1-12月累计完成产值39.1亿元,占区属产值的44.7%,增速5.7%,较1-11月回升7.5个百分点, 较上半年回升5个百分点,拉动全区产值增速2.3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中有 5家企业产值增速较上半年回升,其中有3家企业回升点数超过25个百分点; 有2家企业今年以来产值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分别是五环集团(13.4%)、思齐实业(73.9%)、大唐灞桥热电厂(-6.3%)、西蓝天然气(-11%)、电力 机械厂(22.2%),西安纺织集团(14.7%)和西安泵阀总厂(39.7%)2家企业 今年以来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 西安纺织集团因逐年产能增加,销售范围扩大,产值同比增长14.7%;西安泵 阀总厂有限公司因今年阀门销售市场回暖,销售量增长快,产值同比增长 39.7%;思齐实业因今年供热面积增加,产值同比增长73.9%;五环集团因产品 结构变化,彩纱产量增大,产品附加值增加,产值同比增长13.4%;电力机械 厂因年底工程量增加,累计产值同比增长22.2%;国水风电设备公司因上半年 上游企业订单减少,企业开工不足,产值下降达26.1%,拉低全区产值1.83个 百分点;大唐灞桥热电厂因上网电价由0.32元下降到0.29元,累计产值下降6.3%;拉低全区产值0.94个百分点;西蓝天然气有限公司因上游企业供气量减少,累计产值下降11%,拉低全区产值0.3个百分点。 (二)六大主导行业“三升三降”。2017年,全区22个行业中,共有10个行 业负增长,占全部行业比重的45.5%,较11月负增长行业减少2个。六大主导 行业累计完成产值62.1亿元,占区属产值的70.9%,合计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

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公司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12年对于*****有限公司是极具有挑战的一年,为了圆满完成公司全年各项经济指标,我公司在收到201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通知后,积极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对公司上半年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以确保更好的安排下半年的工作,分析结果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市场开发 2012年我公司市场开发指标为万元,1-6月份实际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主要项目为 2.经营总量 上半年计划完成产值万元,实际完成产值万元。 3.实现利润 上半年实现利润万元。 4.管理费上交 公司1-6月份应交管理费万元,货币资金上交万元。 5.工资发放及保险交纳情况 上半年员工工资发放到月份,保险交纳至月份,1-6月工资、保险剩余部分将在下期工程款回来之后全部发放以及交纳。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图表分析(单位:万元):

二、资金流转及使用情况 1.公司1-6月份在施工程为累计收回工程款万元,其主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公司针对这个问题已定制了专门的应对措施,以保证能及时的收回工程款。 2. (1)、截止6月底,公司在资金结算中心没有贷款。 (2)、个人借款6月底余额213045.07元,全部为在施工程项目经理、公司经理及管理人员所借备用金,正在逐月清理,年底全部清理。 (3)、财务费用上半年共支出元,为银行汇款手续费。 三、合同的履约情况 严格按照各项合同的约定事项执行,材料、劳务合同签订率100%,劳务费用按月按合同约定比例足额支付,无超付现象,无劳务纠纷发生;由于资金紧张,材料欠款不能按合同约定比例支付,更无超付现象,无法律纠纷发生。 四、项目责任成本控制情况 1、成本分析 公司上半年预算成本万元,实际成本万元,成本降低额万元,成本降低率。 *********项目主要亏损为人工费亏损。造成*********项目项目人工费亏损的原因是劳务分包费以平米包干计价,远远超出定额中人工费单价。 2、公司工料分析 见附件 3、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 人工费:就目前市场而言管理费率越来越高,劳务公司的管理费居高不下,且公司现有劳务资源缺乏,造成有工程没有劳务队,有劳务队,但素质不高,劳务施工过程中造成浪费、返工情况严重,无形的增加施工成本。 材料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项大宗主材的认价程序较往年越来越透明化。甲方参与力度越来越大,公司目前已建立部分协议用户,但远远不能满足正常施工需要。资金瓶颈也是制约公司材料费居高不下的突出原因。 机械费:全部用于支付电费以及劳务队的机械使用费用。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材料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汇报提纲 今年以来,我市经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转方式,调结构,塑特色,扩总量”的工作思路,以实施“4455”工程为抓手,抢抓机遇,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形势良好,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提高。上半年,全市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比同期增长16.78%,居全省第2位,比一季度提高1.53个百分点,比4月累计增幅提高0.53个百分点,比5月份提高0.11个百分点。 (二)重点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重点调度的35种产品,累计同比增长的有26种,下降的9种,其中,生产电解铝44.9万吨,增长31.28%,氧化铝174.9万吨,增长21.59%,三轮车49.66万辆,增长5.6%,橡胶轮胎外胎228.5万条,增长32.93%,客车4411辆,增长10.80%,电力电缆7.71万千米,增长38.25%,机制纸及纸板85万吨,增长16.78%,纱55.11万吨,增长19.88%,钢材239.9万吨,增长26.47%,冷轧薄板83.68万吨,增长34.19%,无缝钢管80.89万吨,增长45.31%,铝材82.13万吨,增长61.51%,铜材10.43

万吨,增长16.69%。祥光铜业由于二期工程停产对接影响产量,上半年累计生产精炼铜8.23万吨,下降15.87%。 (三)经济效益保持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在35%以上。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7亿元,增长39.4%,实现利税183亿元,增长37.8%,利润128亿元,增长40.7%。 (四)“4455”工程整体运行良好。“4455”工程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加快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塑特色”的具体抓手,即培植铜、铝、化工(含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4大战略支柱产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和节能环保4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轴承加工、冶金板材、畜禽加工、钢管加工和钎具等5大民营特色产业,壮大50户龙头骨干企业。到“十二五”末,“4455”工程的奋斗目标是: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50亿元,四大新兴产业达到700亿元,5大民营特色产业达到1630亿元,50户重点企业中20户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30户过30亿元。 今年1-5月份,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1亿元,增长39.36%,实现利税53.9亿元,增长33.36%。 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87亿元,增长21.64%,实现利税13.13亿元,增长41.42%,实交税金4.1亿元,增长25.92%。其中,xxx电动车生产了5259辆,同比

关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一、对民营经济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理解 “经济活动分析,又叫经济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简称。它是反映经济分析研究所获得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计划发展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以正确评估、总结发现规律,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胜利完成任务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经济理论和科学分析方法,对特定范围(地区、部门、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成本、财务等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不管是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单位,只有经常分析经济活动,才能情况明、眼睛亮、心中有数、脚步不乱,顺利地开展各项经济工作。”(引自《财经应用文写作教程》文天若著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按照上述观点,可以将经济运行分析理解为:经济运行分析就是对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成果及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观点,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预定计划指标、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所进行的旨在找出其运行特点、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分析判断活动。其目的就是对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以便吸取教训、指导未来。 我们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作的民营经济运行分析,一般是运用统计资料和调查获得的经济信息,与历史同期纵向或与全国和其他省、市、县横向对照、比较和研究,就其经济内容、运行过程、显著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判断。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真实反映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目的。 二、抓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的意义 搞好民营经济运行分析,是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编委明确规定:中小企业局是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拟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运行态势;承担中小企业分类、信息收集和发布工作;拟定并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调控目标和措施。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必须首先作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职能转变后,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工作的宏观调控方面。具 体讲,就是通过研究制定方针、政策,引导和调控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局作为指导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部门,必须把握民营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针对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适时调整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适时搞好 调查研究,分析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向政府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调整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导向性意见,这样才能达到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发挥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

(完整版)企业数据统一上报及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平台

企业数据统一上报及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平台 篇一:《XX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解决方案》XX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解决方案一、前言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是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方式,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复杂和快速变化,作为整个经济运行工作基础的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在许多省、市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纷纷建立平台,充实调节手段,落实经费保障,以利政府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帮助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当前XX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横向存在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共享难的问题,纵向存在企业数据收集难的问题,已难以适应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二、系统简介XX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系统由XX市下辖X个市辖区、X个县X个子系统组成,用户分为“市、县、企业”三级,是三级串联、双向互动、交叉共享、双系统运行的即时数据平台。系统围绕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的‘申报、审核、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由下到上可以分级上报数据,由上到下可以设权查询信息,公开数据信息可以共享,同时可以了解企业反映的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提高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准确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提升经济决策的科

学性和提升服务企业能力,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三、系统功能系统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旬报、重点工业产品生产旬报和节假日生产经营日报四个调度报表,涉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两项资金占用、流动资金需求等50余项经济指标以及90多类工业产品产量。二是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生产分析、效益分析、重点项目建设和投产分析。三是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问题的预警机制。四是促进工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措施。监测分析系统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按照“调度及时快捷、用户使用方便、信息采集准确、政企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互利”的原则规划设计了7个子系统。1、信息直报系统。信息直报系统是监测分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数据直报和各市运行情况直报两个模块。各企业报送重点产品产能、产量、库存、平均价格及订单、出口、用电、产值等指标。2、数据分析系统。系统对各市和企业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归档,建立数据库。各用户分省、市、县、企业等不同权限,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查询,系统提供分类数据库和相关图表的导出功能。3、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包括运行快报、运行月报、行业情况、综合资料、国家资讯、市地情况、经济指标、财经资讯等8个信息模块,供各用户分权限参阅。4、业务催报系统。系

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8-01-12 来源:装备工业司 2017年汽车工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产销量再创新高,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高于产销量增速,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一、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 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 12月,汽车生产304.1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7%和1.3%,销售306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0.1%和3.5%。 (一)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4% 2017年,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480.7万辆和247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和1.4%。其中,轿车产销分别完成1193.8万辆和1184.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和2.5%;SUV产销分别完成1028.7万辆和102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3.3%;MPV产销分别完成205.2万辆和20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6%和17.1%;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3万辆和5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4%和20%。

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万辆和26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和0.7%。其中,轿车产销分别完成123万辆和12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和4.4%;SUV 产销分别完成113.5万辆和117.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8.4%;MPV产销分别完成19.9万辆和22.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9.5%和16%;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6万辆和5.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6%和18.7%。 1.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1% 2017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累计销售1719.3万辆,同比下降1.1%,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69.6%,下降1.8个百分点。 12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88.8万辆,同比下降2.3%,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1.1%,下降1.1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年我公司经济形势从总体上看运行稳健,走势良好,保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经济运行特点 1、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超计划 * %,比上年 增加**万元,主要表现在两个子公司的汽车销售业务上,汽车销售量比上年增加 *台,增加**万元,汽车销售增加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⑴、汽车消费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如成品油税费改革、车辆购置税的下调等;⑵、私人购车带动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㈢、瞄准市场,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二级销车网点的作用; 2、公司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年实现利润**万元,为年计划的 * %,比上 年增加*万元,主要得益于两个控股子公司经济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效益大幅提升。 3、改装车新产品的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年开发的二个新产品高压清 洗扫路车和后装式压实垃圾收集车技术含量、附加值、价格均比原有产品高,方向是符合国家环保产业的垃圾车、洗扫车。 二、面临主要困难 1、改装车产品订单严重不足。受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变化调整,汽车产品须 达国Ⅲ排放,我公司原有的产品公告取消了3个,使改装车生产销售滞缓,**年生产改装车*台,仅为年计划的60%,又由于改装车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难以提升,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面临严峻考验。 2、本公司固定成本费用难以消化。**年新增房产税 *万元,土地使用税 * 万元,因厂房工程峻工结算工作于本年12月结转入固定资产,次年1月起计提折旧,为此下一年将新增折旧费、土地摊销等 ** 万元左右,如若没有新的经济业务增长点支撑,公司成本费用难以消化。 3、工程借款利息负担沉重。 **年止本公司借款本金为**万元,利息共计* 万元,次年预计将发生利息费用*万元,由于工程已全部峻工结算,借款利息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年走势分析

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年走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 2006年,大渡口区克服了宏观调控和重钢生产经营形势的影响、克服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持续高温所带来的种种困难,确保了全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2006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生产、效益逐月趋好 ——年初,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全面下滑,呈现“低开低走”局面。2006年开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钢材价格大幅下降,1月份普钢平均售价跌至去年以来的最低点,导致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和重钢集团高炉炉况不顺,生产进度放缓的双重影响,全区工业生产、效益各项指标全面下滑。1—3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2%,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区工业利润亏损2909万元,其中驻区企业亏损尤为严重,亏损额高达9593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自2000年以来首次跌破100%,下滑到99.8%,下降74.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在我区工业发展史上罕见。一季度,我区区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

其中由于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大幅下滑,影响全区经济下滑10.4个百分点。 ——半年止,工业经济负增长局面得到遏制,实现趋势性逆转。进入二季度,重钢工业形势逐步好转,有效带动全区工业的稳步回升:一方面,钢材售价与生产成本倒挂现象得到扭转,使企业止亏赢利;另一方面,1350m3高炉运行正常,使钢产量较快增长。5月止,规模以上工业负增长局面得到遏制,实现趋势性逆转,6月止实现工业总产值83.9亿元,增长4.6%。工业增加值也由年初的下降9.0%逆转为6月止增长3.4%(见图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7.9%,与重庆市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5.4个百分点。 图1: 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增速走势(%) 10 5 2月3月 4月5月6月-5 -10 增加值总产值 ——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平稳,工业生产稳步增长。随着钢

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棉纺行业2006年1-9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1 棉纺行业总量增长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棉纺行业企业数量为8614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07亿元,同比增加25.75%;资产合计4796亿元,同比增加16.47%;实现销售收入4577亿元,同比增加26.28%;完成利润总额15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70亿元,同比增加43.30%;完成出口交货值639.0亿元,同比增加14.34%;行业整体从业人数270.78万人,同比增加5.23%。由此可见,棉纺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作出了

重大的贡献。 2 棉纺行业经营环境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4577.26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4163.93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19.84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393.48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8.60%;由于利润总额为151.23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30%。经营环境的变化直接阻碍销售成本,从而导致毛利和利润总额出现相应的变化。 3 棉纺行业期间费用变化 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销售费用为59.67亿元,同比增加

20.60%;治理费用支出为114.38亿元,同比增加11.92%;财务费用为65.79亿元,同比增加14.67%;其中利息支出56.70亿元,同比增加13.71%,讲明债务作为棉纺行业要紧财务负担仍然较重;三费总计为239.84亿元,同比增加14.73%;三费比率为5.24%,上年同期为5.77%,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表明期间费用相对降低。 4 棉纺行业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 从单位产品经济规模变化情况看,2006年1-9月份我国棉纺行业中相关于每米单位的棉布产量而言,其单产值为25.77元/米,单成本为22.67元/米,单毛利为2.16元/米,单三费为1.34元/米,单利润为0.83元/米,单库存为1.63元/米,单出口为4.37元/米。由此看来,假如把单产值近似看成每米棉布产量的行业平均参考价格,那么其单成本约占87.99%,单毛利约占8.37%,单三费约占5.21%,单利润约占3.22%,单库存约占6.33%,单出口约占16.97%。

2017年全国石化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全国石化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整体运行情况 (一)产品生产整体平稳 2017年,石化化工行业生产整体保持平稳。乙烯产量1821.4万吨,增长2.4%;硫酸产量8694.2万吨,增长1.7%;烧碱产量3365.2万吨,增长5.4%;电石产量2447.3万吨,减少1.7%;纯苯产量833.5万吨,增长3.7%;甲醇产量4528.8万吨,增长7.1%;合成材料产量1.5亿吨,增长6.6%;轮胎产量9.26亿条,增长5.4%;化肥总产量6065.2万吨,下降2.6%。 (二)经济效益增速加快 2017年,石化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8005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5万亿元,增长15.8%,为6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9.10万亿元,增长13.8%。全年实现利润8313.6亿元,增长52.1%,为7年来最快增速;其中化工行业实现利润6072.4亿元,增长39.7%。 (三)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 2017年,石化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总额5833.7亿美元,增长22.1%,其中出口1929.8亿美元,增长12.9%;逆差1974.2亿美元,增长45.1%。 (四)结构调整持续优化 合成树脂、合成纤维、电子化学品等高端、专用化工产品发展加快,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收入和利润增速领先,对化工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合计均超过八成;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取得新进展,2017年,合成氨产能减少165万吨,尿素产能减少280万吨,电石产能减少350万吨,聚氯乙烯产能减少28万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7年石化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实现了高速发展,全行业发展亮点纷呈,但行业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比较突出的有: (一)行业投资持续疲软 2017年,石化化工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万亿元,下降2.8%;其中化工行业投资1.50万亿元,下降5.2%,较上年扩大2.5个百分点,连续第二年下降。主要原因:一是新旧动能转换慢。大宗产品如合成氨、化肥、甲醇、氯碱、电石、轮胎等产能过剩,投资需求不旺;高端专用化工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化水平依然较低,投资动力尚未形成。二是宏观环境影响。近年来,环保督察逐年严格,去产能力度加大,对石化化工行业投资产生较大影响。 (二)行业安全事故频发 目前,全国有近30万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其中安全保障能力比较差的小化工占80%以上,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安全监管总局披露,2017年,化工行业共发生事故218起,死亡271人,其中两起为重大事故,分别是:6月5日临沂金誉石化爆炸事故、12月9日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国内石化行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临近城镇人口密集区,严重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亟待开展搬迁改造,消除安全隐患。 (三)石化市场进口压力增大 2017年,国内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材料等石化产品进口持续增长,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压力。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合成材料进口总量4869.8万吨,增长8.3%;净进口3880.9万吨,增长8.2%;有机化学原料进口总量6222.7万吨,增长6.3%;净进口4783.2万吨,增长4.8%。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分别增长了7.0和5.5个百分点;二是受环保影响,一些企业减产、停产,供给增长缓慢;三是国内高端化工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2018年行业工作要点 (一)大力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突出项目和品牌带动,全力推进工业总量做大、结构调优、产业提升,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现将上半年工业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增长出现回落。1-6月全市累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亿元,比增%,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产值增幅居全省第五位,规模工业产值增幅出现回落,一季度比增%,1-4月%,1-5月%。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比增%,增幅居全省第二位。产销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亿元,同比下降%;实现税金总额亿元,同比下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二)县域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市本级工业持续负增长。全市10个县(市、区)中,除顺昌小幅增长%外,其余县(市、区)规模工业产值增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延平、邵武、建瓯、光泽、建阳5个市(区)增幅分别为%、%、%、%、%。而市本级实现规模工业产值,同比下降%,连续6个月出现负增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三)重点产业发展喜大于忧。1-6月,全市七大重点

产业累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其中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消费类、民生类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分别达%、%和%。精细化工、汽车及配件产业小幅增长%和%。受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纸及纸制品产业、电线电缆产业产值同比分别下降%、%。 (四)工业投资增长较快结构向好,新增长点项目序时进度趋缓。据初步统计,1-6月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比增%。属资源消耗型的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如木材加工等投资呈下降趋势,而属较高技术含量和高新产业,如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的投资比上年有显著提高。今年计划新增3000万元以上产值的新增长点项目43家,年计划新增产值26亿元,1-6月新增产值亿元,完成序时进度的%。 (五)工业贷款保障比较有力,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1-6月全市工业类贷款增加亿元,同比多增亿元。6月末,全市人民币工业类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亿元,占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同比增长%。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然较难,资金短缺依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六)工业用电降幅收窄。1-6月,全市累计工业用电亿千瓦时,同比下降%。其中:化学工业下降%,造纸及纸制品下降%,木材加工下降%。

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年我公司经济形势从总体上看运行稳健,走势良好,保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经济运行特点 1、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年实现营业收入**万元,超计划 * %,比上年 增加**万元,主要表现在两个子公司的汽车销售业务上,汽车销售量比上年增加 *台,增加**万元,汽车销售增加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⑴、汽车消费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如成品油税费改革、车辆购置税的下调等;⑵、私人购车带动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㈢、瞄准市场,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二级销车网点的作用; 2、公司盈利水平逐步提高。**年实现利润**万元,为年计划的 * %,比上 年增加*万元,主要得益于两个控股子公司经济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效益大幅提升。 3、改装车新产品的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年开发的二个新产品高压清 洗扫路车和后装式压实垃圾收集车技术含量、附加值、价格均比原有产品高,方向是符合国家环保产业的垃圾车、洗扫车。 二、面临主要困难 1、改装车产品订单严重不足。受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变化调整,汽车产品 须达国Ⅲ排放,我公司原有的产品公告取消了3个,使改装车生产销售滞缓,**年生产改装车*台,仅为年计划的60%,又由于改装车市场竞争激

烈,产品销售价格难以提升,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面临严峻考验。 2、本公司固定成本费用难以消化。**年新增房产税 *万元,土地使用税 *万元,因厂房工程峻工结算工作于本年12月结转入固定资产,次年1月起计提折旧,为此下一年将新增折旧费、土地摊销等 ** 万元左右,如若没有新的经济业务增长点支撑,公司成本费用难以消化。 3、工程借款利息负担沉重。 **年止本公司借款本金为**万元,利息共计*万元,次年预计将发生利息费用*万元,由于工程已全部峻工结算,借款利息已不能资本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财务建议 1、盘活现有资产存量,提高资产利用率,继续做好租赁业务,摊薄固定成本; 2、调查用户需求,合理定价,控制成本,以防公司的经营风险; 3、加强应收帐款和预付帐款的管理,对应收帐款落实催收责任,对金额较大的订单产品适当提高预收帐款的比例,对外采购材料减少预付帐款金额。 4、加大研发新产品力度,抢抓机遇,提高市场占有率。 5、加强长期投资风险防范工作,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上要进一步规范,加强资金管理,节约融资成本,避免盲目贷款的情况发生,同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成本的开支。

乐业2017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乐业县2017年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乐业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良好态势。从总体来看,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增幅都已向中上游迈进;但GDP总量、财政八项支出和“四上”企业在库数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25.18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全市低1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六,完成全年任务的101.01%。其中,一产完成7.12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市低0.1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五;二产完成5.60亿元,增长13.4%,增速比全市高3.9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三;三产完成12.46亿元,增长7.57%,增速比全市低2.23个百分点,在全市排第九。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8.6:22.2:4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7%、34.56%、47.74%,分别拉动GDP1.38、2.69、3.73个百分点。 2、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18个行业增加值完成情况:一产:农业完成3.55亿元,同比增长4.92%,林业完成0.87亿元,同比增长5.85%,牧业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0.25%,渔业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6.78%;二产:工业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8.5%,建筑业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15.8%;三产:批发业完成1884万元,同比增长5.7%,零售业完成25525万元,同比增长8.2%,住宿业完成1321万元,同比增长30.8%,餐饮业完成852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