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提纲(按章节)

生理学复习提纲(按章节)
生理学复习提纲(按章节)

名词解释

1、刺激

2、阈强度

3、等长收缩

4、脊休克

5、听力

6、被动免疫

7、收缩压

8、血氧含量

9、吸收10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11、兴奋性12、完全强直收缩13、感受器的适应14、视野15、红细胞比容16、主动免疫17、期前收缩18、血氧容量19、内分泌20、基础代谢21.中心静脉压22.内呼吸23.消化24.突触25.稳态26.“全或无”现象27月经周期28视野29动作电位30反射31、溶血3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33代偿间歇34、肺活量35胸内负压36胃排空37容受性舒张38集团运动39管-球反馈40激素的允许作用41着床42强直收缩43神经纤维的跳跃传导4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45牵张反射46舒张压47氧的热价48感受器的适宜刺激49食物的热价

问答题

第一章

生理学主要从哪几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

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传递

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

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什么叫静息电位?其形成机制怎样?

利用离子学说解释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

神经冲动传导的一般特征?

可兴奋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改变包括哪几个时期。

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是?

动作电位产生时,其电位波动包括哪几个过程?

第四章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哪些?

中枢递质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突触传递的特征?

外周神经递质主要有哪些?

兴奋是怎样实现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

神经肌肉传递具有哪几个特征?

第五章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生理

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

一个单收缩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

第六章神经系统

一侧大脑皮层体表感觉代表区的空间布局有什么特点?

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有什么特点?

小脑的功能?

睡眠的两个时相是?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哪些?反射活动的协调方式有哪些?

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第七章感觉器官

明视觉和暗视觉是怎么形成的。

机体通过物理散热的方式有哪些?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主要产热器官,在劳动或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外耳包括哪几个部分?

第八章血液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如何?

血液的主要生理机能有哪些?

说明ABO血型系统的血型分型依据、类型及输血原则。

白细胞分为哪几类?哪类白细胞的数量最多?

第九章血液循环

说明心脏泵血的过程

心动周期包括哪几个时期?

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是

影响收缩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动脉血压形成的三要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静脉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章呼吸

肺通气的弹性阻力包括?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包括?

肺活量是如何计算的?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环节是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哪些?

以胸式呼吸为例,说明呼吸运动的过程。

呼吸膜有哪六层?

第十一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十二章消化

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它的功能相适应。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 刺激是指机体所处环垄因素的变化刺激条件包括强度、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问变化率三个要素反应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兴奋和抑制阈强度(阈值)是指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大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上刺激,小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5.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最重要的是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三种调节各具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而短暂;体液调节作用缓慢、面积广泛、时间持久;自身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回馈是由受控部分的回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作用,有正、负反馈两种。 正回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道. 主动转运是物质逆电一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发性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为钠一钾泵转运。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变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形式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 进入细肥的过程,分别称为吞噬和吞饮.吞饮也可以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两种形式。 2.生物电现象是指细胞在安静或活动时伴有的电活动。单个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称为细胞的跨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生物电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同,构成生物电产生的基础。②胞膜在不同状态下时离于的通透性不同.成为生物电产生的关健。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它是细胞安静的标志、它的形成是由于K+的外流。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膜两侧产生的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内流与K+的外流及 .

智慧树知到《医学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医学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正反馈的生理意义在于 A:促进某项生理活动尽快完成 B:维持内环境稳态 C: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D:不依赖于神经及体液因素调节机体的功能 正确答案:促进某项生理活动尽快完成 2、血液中哪些物质可以发挥化学性调节作用 A:血糖 B:CO2 C:O2 D:甲状腺激素 正确答案:血糖,CO2,O2,甲状腺激素 3、化学性调节(体液调节)具有哪些特点? A:反应缓慢 B:作用广泛 C:需要神经系统参与 D:持续时间短暂 正确答案:反应缓慢,作用广泛 4、动物实验发现,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之间波动时肾血流保持相对稳定,肾血流并不随动脉血压的增高而增加。如果要证明这是自身调节的结果,应采用下列哪种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

A:急性离体实验 B:急性在体实验 C:细胞培养 D:组织学切片观察 正确答案:急性离体实验 5、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实验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D:器官和系统水平 正确答案:细胞和分子水平 6、组织代谢活动增强时,毛细血管床因代谢产物堆积而开放,这种调节属于( ) A:局部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远距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正确答案:局部体液调节 7、继发主动转运的特点包括 A: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能量。 B:与被动转运相耦联 C:具有选择性 D:具有ATP酶的活性

正确答案:逆浓度梯度转运,消耗能量。,与被动转运相耦联,具有选择性 8、下列哪些是条件反射的特点 A:数量无限 B:与个体生活环境有关 C:个体生来就有 D:反射弧固定 正确答案:数量无限,与个体生活环境有关 9、关于稳态下列那句话陈述正确? A: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内环境处于稳态。 B:医疗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病人恢复并维持稳态。 C:负反馈的生理意义就是使内环境维持稳态。 D:内环境失稳态一定会导致疾病 正确答案:一般情况下,健康人内环境处于稳态。,医疗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病人恢复并维持稳态。,负反馈的生理意义就是使内环境维持稳态。 第二章 1、神经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下,仅允许钾离子通过。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终板电位是 A:去极化局部电位 B:动作电位 C:超极化局部电位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各章节)

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肿,缺氧,休克 2.疾病概论(总论):疾病的概念、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普遍规律和机制。 3.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处于完好状态。 4.疾病: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自稳态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并出现一系 列功能、代谢、形态结构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5.病因:病因学中的原因是直接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的因素,常被称为病因。 6.条件:是指在原因的基础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通常包括机体的内在因素 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因素。 7.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临床死亡的标志: 心跳停止、呼吸 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8.脑死亡: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颅神经反射消 失、不可逆性昏迷、大脑无反应性、自主呼吸停止、无自主运动、脑电波消失、脑 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脑死亡的意义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 1.脱水:体液容量明显减少。 2.高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 >150mmol/L,血浆渗透压> 310mOsm/L为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3.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失钠多于失水,血清[Na+] < 130mmol/L,血浆渗透 压< 280mmol/L为低容量低钠血症 4.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液量减少不明显,血清[N a+] 仍维持在130- 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为正常血钠性容量不足。 5.水中毒:过多的液体在体内潴留,细胞内液量增加,体液增多伴低钠血症,血清[Na +] <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多因水潴留所 致,通常无钠的过度丢失。 6.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L的状态,体钾总量减少被称为缺钾或钾丢失。 7.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L的状态,一般将血清钾浓度高于l者成为轻度高钾血 症,高于7mmol/l者为重度高钾血症。 8.低镁血症:血清镁低于l。高酶血症:血清镁高于l 9.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体腔中体液积聚被称为积 水。心性水肿是指心力衰竭诱发的水肿。肾性水肿是因肾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 水肿。原发于肝病的体液异常积聚被称为肝性水肿。肺间质中有过量体液积聚和/ 或溢入肺泡腔的病理现象被称为肺水肿。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的脑容量和容 量增加为脑水肿。 、

《生理学》试卷第12章

《生理学》试卷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关于兴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并产生反应的能力 B、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腺体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C、阈值的大小和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反变关系 D、引起组织兴奋的阈值愈大其兴奋性愈高 2、阈值是指( E )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 B、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C、刺激时间不变,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D、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的最适作用时间 E、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3、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 B、揭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的规律 C、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D、有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E、机体一切调节活动最终的生理学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4、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E ) 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 C、作用广泛持久 D、调节敏感性差 E、作用迅速、准确和持久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C )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 E、负反馈 6、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E ) A、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B、血糖PH维持相对恒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E、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7、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E )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分娩过程 E、减压反射 8、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是一个闭环系统 B、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 C、是维持内环境的重要调节形式 D、反馈信号能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生理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 时磊5说------ - ---- ------- 生理学各章节考试重点 2017-11-23医学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单向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前馈控制,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的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1 )单纯扩散 举例:02, 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2 )易化扩散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B经通道介导:Na+,K+,Ca2+,Cl-等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C对通过的离子有明显的选择性 (3 )主动转运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一一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一一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处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 +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 +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的减少 超极化:静息电位的增大复极化:细胞膜由去极化后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 a+的内流(去极化),K +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 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内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 ■表皮之构造 皮肤的表皮层,从外侧起依序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角质层 1. 主要成份为角蛋白(为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的吸水性强, 约含7%脂质及15~20%水份。水份若低于10%时,皮肤会 呈现干燥;若高于25%,则皮肤易起瘢痒。 2. 健康皮肤的角化很规律,平均约21~28天。 □透明层 手掌和脚底分布最多,比其它部位结实。 □颗粒层 1. 细胞原形质中含有大量透明角质(晶样角质)颗粒。 2. 晶样角质能将光线强烈折射,但溶于碱性溶液的食盐水。□有棘层 1. 细胞层占表皮大部份(表皮最厚的一层),通常由数层到 十数层。 2. 下层细胞接近圆柱状,愈上层愈成横向多角形,各细胞成 幅射状放出刺状细胞突起,与邻接之细胞彼此连络,负责 输送营养。

3. 进行细胞分裂的重要层,连基底层称种子层。 □基底层 1. 位于表皮最底层,邻接真皮,由真皮乳头体中的毛细血管 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2. 平常产生定量麦拉宁色素,成颗粒状存在,可使强烈阳光 不透过身体内部,具保护皮肤、吸收并贮存热能,可保温 及提高细胞的生活机能。 ■真皮之构造 皮肤的真皮层,主要由结合织纤维束形成,又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 □乳头层 富结合织纤维,乳头体中有毛细血管,藉而对表皮补给营养。□乳头下层 负责乳头层与网状层之联络工作,最重要之工作乃储存丰富的水份。 □网状层 含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是非常强韧的一层,主要成份为胶原质和弹性硬蛋白。具有弹簧般的构造,能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带给皮肤弹性,随年岁增长渐渐衰退,易生皱纹。

生理学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三、选择题 1、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D ) A、肠道 B、泪腺 C、肺 D、肾 E、皮肤 2、肾的功能最重要的是( D ) A、排出代谢终产物 B、排出多余或无用物质 C、分泌肾素 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3、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E A、肾小球 B、肾小体 C、肾小管 D、集合管 E、肾单位 4、可分泌肾素的结构是肾脏的 D A、致密斑 B、系膜细胞 C、间质细胞 D、颗粒细胞 E、感受器细胞 5、肾脏致密斑的分泌是直接感受 D A、肾血管血压变化 B、肾血流 NaCl 含量变化 C、肾小管内压变化 D、肾小管液 NaCl 含量变化 E、入球小动脉牵张刺激 6、有关肾素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它是由近端小管细胞分泌的 B、肾素分泌可导致血钠和水丢失 C、肾素分泌是由平均肾动脉压升高引起的 D、它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 E、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 7、肾脏血液供应的特点是 D A、血流量小 B、血流分布均匀 C、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E、肾血流量易随全身血压波动而变化 8、肾血流量与全身血液循环相配合主要靠下列哪项来调节 A A、自身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9、当动脉血压( A ),肾血流量可保持不变。 A、80~180mmHg B、60~180mmHg C、80~120mmHg D、100~120mmHg E、60~90mmHg 10、当动脉血压﹤80mmHg时,可出现( B ) A、无尿 B、少尿 C、多尿 D、尿量不变 E、血尿 11、当动脉血压﹤40mmHg时,可出现( A ) A、无尿 B、少尿 C、多尿 D、尿量不变 E、血尿 12、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 C A、与动脉血压呈线性正相关B、髓质大于皮质C、受自身调节保持相对稳定D、与肾组织代谢活动明显相关E、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 13、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C ) A、肾小球滤过 B、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C、近球小管的重吸收 D、肾小管和结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E、以上都对 14、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是( B ) A、有效滤过压 B、滤过膜 C、肾血流量 D、动脉血压 E、滤过率 15、滤过膜结构不包括( D )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B、基底膜层 C、肾小囊脏层 D、肾小囊壁层 E、滤过裂隙膜 16、最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 B A、带负电的小分子 B、带正电的小分子 C、电中性的小分子 D、带正电的大分子 E、带负电的大分子 17、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D )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出球小动脉血压 18、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B )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环境。 4.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高K+浓度是细胞许多代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

【免费下载】生理学 第08章 自测

一、单选题 (共 2040 题,每题 1 分) 1.肾小球球旁器中球旁细胞的功能是: A.分泌血管升压素 B.分泌肾素 C.分泌醛固酮 D.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正确答案:B 2.关于肾脏血液供应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肾血流量的90%以上分布于肾皮质 B.肾血流要经历两次毛细血管网 C.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内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 D.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内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E.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中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较低,有利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正确答案:E 3.肾小囊超滤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A.高于血浆 B.低于血浆 C.与血浆相同 D.与肾远端小管的小管液相同 E.与终尿相同 正确答案:C 4.正常情况下,流过肾脏的血浆约有百分之几被滤出到肾小囊? A.15% B.19% C.45% D.81% E.85% 正确答案:B 5.正常终尿量约占肾小囊超滤液量(即原尿量)的: A.1% B.5% C.10% D.20% E.65~70% 正确答案:A 6.下列哪种情况可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A.注射大量肾上腺素 B.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C.注射血管升压素 D.肾交感神经兴奋 E.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E 7.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因素是:、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血液 二、填空题1.运输功能、缓冲功能、调节体温、防御和免疫功能、生理性止血功能 2.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3.晶体物质、NaCl、蛋白质、白蛋白 4.300mmol/L、不变、正常 5.降低 1.血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3.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形成的,特别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形成,特别是。 4.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静脉输入0.85% 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血细胞形态_______。 5.若血浆中的白蛋白数量减少,即使保持血浆蛋白总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A 2.B 3.A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 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 E.碳酸氢钠 3.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减少 B.血浆血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4.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 E.与血管容积之比 5.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 A.8% B.10% C.12% D.14% E.16% 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 2.ABCDE 3.ABCE 4.ABDE 5.BDE 18.ABC 19.AD 1.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 ) A.缺乏纤维蛋白原 B.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C.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D.增加了白蛋白 E.增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 2.血液的生理功能有( ) A.运输功能 B.缓冲功能 C.防御保护功能 D.调节体温 E.参与生理 止血和血液凝固 3.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 B.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C.血液的颜色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的 D.血浆蛋白均由肝脏产生 E. 血液的比重在1.050~1.06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

最新生理学-第10章-自测

一、单选题(共1560 题,每题 1 分)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组离子的通透性? A.Na+,K+,Cl-,尤其是对K+ B.Ca2+,K+,Cl- ,尤其是对Ca2+ C.Na+,K+,尤其是对Na+ D.K+,Cl-,尤其是对Cl- E.K+,Ca+,Na+,尤其是对Ca2+ 正确答案:C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是: A.突触前膜均发生去极化 B.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性质一样 C.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一样 D.突触后膜均发生去极化 E.突触后膜均发生超极化 正确答案:A 3.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正确的是: A.双向传递 B.不易疲劳 C.有一定的时间延搁 D.电位变化不能总和 E.突触前、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不变 正确答案:C 4.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单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D.电位变化可总和 E.有后发放现象 正确答案:C 5.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是: A.聚合式联系 B.辐散式联系 C.环状联系 D.连锁式联系 E.侧支式联系 正确答案:A 6.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正确答案:E 7.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B.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后膜超极化 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后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增加 正确答案:A 8.丘脑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内脏功能 B.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协调随意运动 D.调节肌紧张 E.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正确答案:B 9.躯体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岛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边缘系统 正确答案:B 10.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目状态时所记录到的脑电波一般表现为: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E.慢波 正确答案:A 11.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12.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正确答案:D 13.脊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其原因是: A.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生理学每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规律 D.人体异常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3.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 4.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 C.作用广泛和持久 D.调节的敏感性差 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7.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 A.风沙入眼引起流泪 B.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 C.天气炎热引起出汗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使心跳加快

E.膀胱贮尿过多,引起排尿 8.不属于反射弧的结构是 A.感受器 B.受体 C.传入神经 D.中枢 E.效应器 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局部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 1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下述各项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发生快 B.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神经调节的范围比较小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应 E.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11.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反馈信息 B.控制信息 C.控制系统 D.受控系统 E.前馈信息 1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A.控制信息 B.反馈信息 C.干扰信息 D.参考信息 E.偏差信息 13.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过程中,控制部分的功能活动随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加强而减弱,这样调控的过程称之为 A.自身调节 B.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神经分泌调节 l.C 2.E 3.C 4.E 5.E 6. A 7. D 8. B 9. C 10. D 11. B 12. B 13. D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下列哪种脂质成分几乎全部分布在细胞膜内侧,并与第二信使DG和IP3的产生有关? A.磷脂酰肌醇 B.磷脂酰胆碱 C.磷脂酰乙醇胺

智慧树知到《牙解与颌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牙解与颌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牙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哪几种? A: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乳牙和恒牙 B:根据牙与口角的位置关系分为前牙和后牙 C: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D:上述全对 正确答案: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乳牙和恒牙,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或乳切牙、乳尖牙和乳磨牙 2、咀嚼时前磨牙的主要功能是 A:撕裂食物 B:捣碎食物 C:磨细食物 D:切割食物 正确答案:捣碎食物,磨细食物 3、牙萌出的时间是指 A:牙冠完全萌出的时间 B:牙冠萌出2/3的时间 C:牙出齿龈的时间 D:牙达到咬合的时间 正确答案:牙出齿龈的时间 4、最早脱落的乳牙是 A:上颌乳中切牙

B:下颌乳中切牙 C:下颌乳侧切牙 D:上颌乳侧切牙 正确答案:下颌乳中切牙 5、下列哪一组牙不是替换牙 A:切牙 B:尖牙 C:前磨牙 D:磨牙 正确答案:磨牙 6、按照牙正常的萌出顺序,上3继哪一颗牙后萌出A:3 B:4 C:5 D:2 正确答案:4 7、在通用编号系统中,#5表示的牙位为 A: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B:左上颌第一前磨牙 C:右上颌乳中切牙 D:左上颌乳中切牙 正确答案:右上颌第一前磨牙

8、在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中,右下颌乳中切牙可表示为 A:41 B:31 C:81 D:71 正确答案:81 9、如果不指明是哪一种牙编号系统,下列记录中会引起误会的是A:9 B:10 C:14 D:33 正确答案:14 10、乳牙萌出的顺序哪一组是正确的 A: I II III IV V B: I II III V IV C: I II IV III V D: V I II III IV E: I II V III IV 正确答案:I II III IV V 第二章 1、关于牙釉质说法正确的是 A:为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1

第二章血液(校园交达电脑最新版) 一、填空题 1.T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免疫有关,而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免疫有关。 2.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红细胞成熟因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在已知的各种凝血因子中,除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外都是蛋白质。 5.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组成是凝血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与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相当的小分子物质溶液有_____ %NaCl和5%____________等。 7.组织液是细胞________液的一部分,它与血浆约占体重的______% 8.成年公畜红细胞数比母畜多,原因是公畜体内的_______________水平较高的缘故。 二、判断改错 1.家畜机体内的大部分体液存在于组织间隙。 2.血浆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血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3.血浆蛋白不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4.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大,表现其脆性越大。 5.某一体重为300kg的健康成年动物,其体液量约为24kg。 6.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其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 7.血浆中存在许多缓冲对,其中以KHCO 3/H 2 CO 3 这对最为重要。 8.因为球蛋白的分子量比白蛋白大,因此在同等浓度时,球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比白蛋白高。 9.许多凝血因子都是蛋白酶,它们可将肽链分解为很多个氨基酸 10.缺氧引起的动物红细胞增多是由于雄激素增多的缘故。 11.红细胞沉降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红细胞,而不是血浆。 三、单项选择题 1.血液PH值主要决定于下列哪种缓冲对 A.KHCO 3/H 2 CO 3 B.K 2 HPO 4 /K 2 H 2 PO 4 C.NaHCO 3 /H 2 CO 3 D.NaHPO 4 /NaH 2 PO 4 E.蛋白质-Na/蛋白质 2.下列情况哪项可使血沉加快 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的 B.正常红细胞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 C.血液中白蛋白增加 D.血液中球蛋白减少 E.血液中加入钠离子 3.成年家畜血液占体重的 A.6%~8% B.10%~12% C.12%~14% D.14%~16% E.16%~18% 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 红细胞特异性凝集素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5.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或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纳 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血液中加入肝素 D.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 E.血液置于较低温下保证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智慧树知到《生理学(吉林医药学院)》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理学(吉林医药学院)》章节测试答案绪论 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E: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答案: 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躯体运动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E:感受器 答案: 传出神经 3、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E: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

答案: 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分娩 答案: 减压反射 5、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控制 答案: 负反馈调节 第一章 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需膜蛋白帮助 D:被转运物都是小分子 E:有饱和现象

答案: 被转运物都是小分子 2、细胞膜内外正常的 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 C:钠离子、钾离子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膜上ATP的作用 答案: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3、神经轴突经河豚毒素处理后,其生物电的改变为() A: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加大 C:静息电位值不变,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D:静息电位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加大 E:静息电位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答案: 静息电位值不变,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 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 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 答案: 一般表现为锋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