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优化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优化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优化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中所指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促进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以及相关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建立有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提供支持保障。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员、信息流和运行规程等要素组成。

现代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比如航空公司的网上订票系统、银行的资金实时结算系统、携程旅行网的客户服务系统等,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业务开展就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企业经营就很可能陷入瘫痪状态。还有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兴企业,其商业模式完全依赖信息系统,比如各种网络公司(新浪、网易、百度)、各种电子商务公司(比如阿里巴巴、卓越公司),没有信息系统,这些企业可能失去生存之基。

同时应当看到,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也面临诸多风险,至少应当关注下列方面:一是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

管理效率低下;二是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三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鉴于信息系统在实施内部控制和现代化管理中具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加之信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高风险特征,《企业内部控制应当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规定,企业负责人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负责。换言之,信息系统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只有企业负责人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亲自组织领导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才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协调配合,从而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在整合资源的前提下高效、协调推进。企业应当重视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根据内部控制要求,结合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因素,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有序组织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优化管理流程,防范经营风险,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二、信息系统的开发

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和业务需要进行信息系统建设,首先要确立系统建设目标,根据目标进行系统建设战略规划,再将规划细化为项目建设方案。企业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开发、外购调试或业务外包等方式。选择外购调试或业务外包方式的,应当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择优选择供应商或开发单位。选择自行开发信息系统的,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企业内部相关业务部门进行需求分析,合理配置人员,明确系统设计、编程、安装调试、验收、上线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企业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增进开发单位与

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日常沟通和协调,组织独立于开发单位的专业机构对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进行检查验收,并组织系统上线运行。

(一)制定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起点,战略规划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制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长期性规划。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风险是:第一,缺乏战略规划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第二,没有将信息化与企业业务需求结合,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信息孤岛现象是不少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根源在于这些企业往往忽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缺乏整体观念和整合意识,常常陷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就导致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各自为政、孤立存在的现象,削弱了信息系统的协同效用,甚至引发系统冲突。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必须制定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并在每年制定经营计划的同时制定年度信息系统建设计划,促进经营管理活动与信息系统的协调统一。第二,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积极性,使各部门广泛参与,充分沟通,提高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第三,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要与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相匹配,避免相互脱节。

(二)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

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技术难度最大的环

节。在开发建设环节,要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内控措施、权限配置、预警指标、核算方法等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因此开发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信息系统的成败。

开发建设主要有自行开发、外购调试、业务外包等方式。各种开发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1.自行开发

自行开发是企业依托自身力量完成整个开发过程。其优点是开发人员熟悉企业情况,可以较好地满足本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具有特殊性的业务需求。通过自行开发,还可以培养锻炼自己的开发队伍,便于后期的运行和维护。其缺点是开发周期较长、技术水平和规范程度较难保证,成功率相对较低。因此,自行开发方式的适用条件通常是企业自身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市场上没有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和解决方案。比如百度的搜索引擎系统就偏重于自行开发。

2.外购调试

外购调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通过参数配置和二次开发满足企业需求。其优点是开发建设周期短;成功率较高;成熟的商品化软件质量稳定,可靠性高;专业的软件提供商实施经验丰富。其缺点是难以满足企业的特殊需求;系统的后期升级进度受制于商品化软件供应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企业自主权不强,较为被动。外购调试方式的适用条件通常是企业的特殊需求较少,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和系统实施方案。比如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多采用外购

调试方式。

3.业务外包

信息系统的业务外包是指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信息系统,基本做法是企业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外包出去,由专业公司或科研机构负责开发、安装实施,由企业直接使用。其优点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公司的专业优势,量体裁衣,构建全面、高效满足企业需求的个性化系统;企业不必培养、维持庞大的开发队伍,相应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其缺点是沟通成本高,系统开发方难以深刻理解企业需求,可能导致开发出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的期望产生较大偏差;同时,由于外包信息系统与系统开发方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存在密切关系,也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外包项目的监督力度。业务外包方式的适用条件通常是市场上没有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和解决方案,企业自身技术力量薄弱或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不愿意维持庞大的开发队伍。

(三)自行开发方式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虽然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外购调试、业务外包等多种方式,但基本流程大体相似,通常包含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和测试、上线等环节。

1.项目计划环节

战略规划通常将完整的信息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并分阶段建设不同的子系统。比如,制造企业可以将信息系统划分为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MRP系统(销售、采购、库存、生产)、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客户关系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若干子系统。项目就是指本阶段需要建设的相对独立的一个或多个子系

统。

项目计划通常包括项目范围说明、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资源计划、项目沟通计划、风险对策计划、项目采购计划、需求变更控制、配置管理计划等内容。项目计划不是完全静止、一成不变的,在项目启动阶段,可以先制定一个较为原则的项目计划,确定项目主要内容和重大事项,然后根据项目的大小和性质以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项目计划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信息系统建设缺乏项目计划或者计划不当,导致项目进度滞后、费用超支、质量低下。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分阶段项目的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和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实施。第二,企业可以采用标准的项目管理软件(比如Office Project)制定项目计划,并加以跟踪。在关键环节进行阶段性评审,以保证过程可控。第三,项目关键环节编制的文档应参照《GB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以提高项目计划编制水平。

2.需求分析环节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信息系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该项工作是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单位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业务活动涉及的各项工作以及用户的各种需求,从而建立未来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需求本身不合理,对信息系统提出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符合业务处理和控制的需要。第二,技术上不可行、经济上

成本效益倒挂,或与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存在冲突。第三,需求文档表述不准确、不完整,未能真实全面地表达企业需求,存在表述缺失、表述不一致甚至表述错误等问题。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提出开发需求,加强系统分析人员和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的交流,经综合分析提炼后形成合理的需求。第二,编制表述清晰、表达准确的需求文档。需求文档是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理解信息系统的桥梁,必须准确表述系统建设的目标、功能和要求。企业应当采用标准建模语言(例如UML),综合运用多种建模工具和表现手段,参照《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等相关标准,提高系统需求说明书的编写质量。第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需求评审和需求变更控制流程。依据需求文档进行设计(含需求变更设计)前,应当评审其可行性,由需求提出人和编制人签字确认,并经业务部门与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

3.系统设计环节

系统设计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出一个能在企业特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实现的方案,即建立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合理划分子系统边界和接口。第二,选择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确定系统的技术架构,明确系统重要组件的内容和行为特征,以及组件之间、组件与环境之间的接口关系。第三,数据库设计,包括主要的数据库表结构设计、存储设计、数据权限和加密设计等。第四,设计系统

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部署方式等。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程序说明书编制、数据编码规范设计、输入输出界面设计等内容。系统设计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设计方案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不能实现需求文档规定的目标。第二,设计方案未能有效控制建设开发成本,不能保证建设质量和进度。第三,设计方案不全面,导致后续变更频繁。第四,设计方案没有考虑信息系统建成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导致系统运行后衍生新的风险。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系统设计负责部门应当就总体设计方案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和讨论,说明方案对用户需求的覆盖情况;存在备选方案的,应当详细说明各方案在成本、建设时间和用户需求响应上的差异;信息系统归口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当对选定的设计方案予以书面确认。第二,企业应参照《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质量。第三,企业应建立设计评审制度和设计变更控制流程。第四,在系统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信息系统建成后的控制环境,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程嵌入系统程序,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例如:对于某一财务软件,当输入支出凭证时,可以让计算机自动检查银行存款余额,防止透支。第五,应充分考虑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新的控制风险,比如,要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将不相容职务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第六,应当针对不同的数据输入方式,强化对进入系统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功能。比如,凭证的自动平衡校对。第七,系统设计时应当考虑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对异常的或者违背内部控制

要求的交易和数据,应当设计由系统自动报告并设置跟踪处理机制。第八,预留必要的后台操作通道,对于必需的后台操作,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足够的日志记录,保证对后台操作的可监控性。

4.编程和测试环节

编程阶段是将详细设计方案转换成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过程。编程阶段完成之后,要进行测试,测试主要有以下目的:一是发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分析错误的性质,确定错误的位置并予以纠正。二是通过某些系统测试,了解系统的响应时间、事务处理吞吐量、载荷能力、失效恢复能力以及系统实用性等指标,以便对整个系统做出综合评价。测试环节在系统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编程结果与设计不符。第二,各程序员编程风格差异大,程序可读性差,导致后期维护困难,维护成本高。第三,缺乏有效的程序版本控制,导致重复修改或修改不一致等问题。第四,测试不充分。单个模块正常运行但多个模块集成运行时出错,开发环境下测试正常而生产环境下运行出错,开发人员自测正常而业务部门用户使用时出错,导致系统上线后可能出现严重问题。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项目组应建立并执行严格的代码复查评审制度。第二,项目组应建立并执行统一的编程规范,在标识符命名、程序注释等方面统一风格。第三,应使用版本控制软件系统(例如CVS),保证所有开发人员基于相同的组件环境开展项目工作,协调开发人员对程序的修改。第四,应区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集

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等不同测试类型,建立严格的测试工作流程,提高最终用户在测试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改进测试用例的编写质量,加强测试分析,尽量采用自动测试工具提高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组织独立于开发建设项目组的专业机构对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进行验收测试,确保在功能、性能、控制要求和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开发需求。

5.上线环节

系统上线是将开发出的系统(可执行的程序和关联的数据)部署到实际运行的计算机环境中,使信息系统按照既定的用户需求来运转,切实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缺乏完整可行的上线计划,导致系统上线混乱无序。第二,人员培训不足,不能正确使用系统,导致业务处理错误,或者未能充分利用系统功能,导致开发成本浪费。第三,初始数据准备设置不合格,导致新旧系统数据不一致、业务处理错误。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应当制定信息系统上线计划,并经归口管理部门和用户部门审核批准。上线计划一般包括人员培训、数据准备、进度安排、应急预案等内容。第二,系统上线涉及新旧系统切换的,企业应当在上线计划中明确应急预案,保证新系统失效时能够顺利切换回旧系统。第三,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并对迁移结果进行测试。用户部门应当参与数据迁移过程,对迁移前后的数据予以书面确认。

(四)其他开发方式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下面介绍其他开发方式(业务外包、外购调试)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在业务外包、外购调试方式下,企业对系统设计、编程、测试环节的参与程度明显低于自行开发方式,因此可以适当简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但同时也因开发方式的差异产生一些新的风险,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1.业务外包方式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1)选择外包服务商

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由于企业与外包服务商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合作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外包服务商可能会实施损害企业利益的自利行为,如偷工减料、放松管理、信息泄密等。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要充分考虑服务商的市场信誉、资质条件、财务状况、服务能力、对本企业业务的熟悉程度、既往承包服务成功案例等因素,对外包服务商进行严格筛选。第二,企业可以借助外包业界基准来判断外包服务商的综合实力。第三,企业要严格外包服务审批及管控流程,对信息系统外包业务,原则上应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选择外包服务商,并实行集体决策审批。

(2)签订外包合同

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由于合同条款不准确、不完善,可能导致企业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在与外包服务商签约之前,应针对外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损失,恰当拟定合同条款,对涉及的工作目标、合作范畴、责任划分、所有权归属、付款方式、违约赔偿及合约期限等问题做出详细说明,并由法律部门或法律顾问审查把关。第二,

开发过程中涉及商业秘密、敏感数据的,企业应当与外包服务商签订详细的“保密协定”,以保证数据安全。第三,在合同中约定付款事宜时,应当选择分期付款方式,尾款应当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并经评估验收后再支付。第四,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要求外包服务商保持专业技术服务团队的稳定性。

(3)持续跟踪评价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过程

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企业缺乏外包服务跟踪评价机制或跟踪评价不到位,可能导致外包服务质量水平不能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开发需求。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应当规范外包服务评价工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外包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考评,并公布服务周期的评估结果,实现外包服务水平的跟踪评价。第二,必要时,可以引入监理机制,降低外包服务风险。

2.外购调试方式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在外购调试方式下,一方面,企业面临与委托开发方式类似的问题,企业要选择软件产品的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签订合约、跟踪服务质量,因此,企业可采用与委托开发方式类似的控制措施;另一方面,外购调试方式也有其特殊之处,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强化某些控制措施。

(1)软件产品选型和供应商选择

在外购调试方式下,软件供应商的选择和软件产品的选型是密切相关的。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软件产品选型不当,产品在功能、性能、易用性等方面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第二,软件供

应商选择不当,产品的支持服务能力不足,产品的后续升级缺乏保障。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应明确自身需求,对比分析市场上的成熟软件产品,合理选择软件产品的模块组合和版本。第二,企业在软件产品选型时应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第三,企业在选择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时,不仅要评价其现有产品的功能、性能,还要考察其服务支持能力和后续产品的升级能力。

(2)服务提供商选择

大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例如ERP系统)的外购实施,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供应商和软件产品,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咨询公司等服务提供商,指导企业将通用软件产品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服务提供商选择不当,削弱了外购软件产品的功能发挥,导致无法有效满足用户需求。

主要控制措施:在选择服务提供商时,不仅要考核其对软件产品的熟悉、理解程度,也要考核其是否深刻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是否理解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是否有过相同或相近的成功案例。

三、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日常运行维护、系统变更和安全管理。

(一)日常运行维护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日常运行维护的目标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转,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系统的日常操作、系统的日常巡检和维修、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异常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没有建立规范的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规范,计算机软硬件的内在隐患易于

爆发,可能导致企业信息系统出错。第二,没有执行例行检查,导致一些人为恶意攻击会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第三,企业信息系统数据未能定期备份,可能导致损坏后无法恢复,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应制定信息系统使用操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第二,切实做好系统运行记录,尤其是对于系统运行不正常或无法运行的情况,应将异常现象、发生时间和可能的原因作出详细记录。第三,企业要重视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在硬件方面,日常维护主要包括各种设备的保养与安全管理、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易耗品的更换与安装等,这些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第四,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处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必要时应会同系统开发人员或软硬件供应商共同解决。

(二)系统变更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系统变更主要包括硬件的升级扩容、软件的修改与升级等。系统变更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但同时应加强对变更申请、变更成本与进度的控制。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变更申请、审批、执行、测试流程,导致系统随意变更。第二,系统变更后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企业应当建立标准流程来实施和记录系统变更,保证变更过程得到适当的授权与管理层的批准,并对变更进行测试。信息系统变更应当严格遵照管理流程进行操作。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得擅自升级、

改变软件版本;不得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的环境配置。第二,系统变更程序(如软件升级)需要遵循与新系统开发项目同样的验证和测试

程序,必要时还应当进行额外测试。第三,企业应加强紧急变更的控制管理。第四,企业应加强对将变更移植到生产环境中的控制管理,包括系统访问授权控制、数据转换控制、用户培训等。

(三)安全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含的所有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信息系统能够连续正常运行。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硬件设备分布物理范围广,设备种类繁多,安全管理难度大,可能导致设备生命周期短。第二,业务部门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对系统和信息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少数员工可能恶意或非恶意滥用系统资源,造成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第三,对系统程序的缺陷或漏洞安全防护不够,导致遭受黑客攻击,造成信息泄露。第四,对各种计算机病毒防范清理不力,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瘫痪。第五,缺乏对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严密监控,可能导致舞弊和利用计算机犯罪。

主要控制措施是:

第一,建立信息系统相关资产的管理制度,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硬件和网络设备不仅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载体,也是价值昂贵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在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电子设备管控制度,对于关键信息设备(例如银行的核心数据库服务器),未经授权,不得接触。

第二,企业应成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机构,由企业主要

领导负总责,对企业的信息安全作出总体规划和全方位严格管理,具体实施工作可由企业的信息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应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保密意识,特别要对重要岗位员工进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培训,并签署安全保密协议。企业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制度和泄密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实施细则。根据业务性质、重要程度、涉密情况等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建立不同等级信息的授权使用制度,采用相应技术手段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有序。对于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和不同安全等级信息之间的授权关系,应在系统开发建设阶段就形成方案并加以设计,在软件系统中预留这种对应关系的设置功能,以便根据使用者岗位职务的变迁进行调整。

第四,企业应当有效利用IT技术手段,对硬件配置调整、软件参数修改严加控制。例如,企业可利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提供的安全机制,设置安全参数,保证系统访问安全;对于重要的计算机设备,企业应当利用技术手段防止员工擅自安装、卸载软件或者改变软件系统配置,并定期对上述情况进行检查。

第五,企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应当严格审查其资质条件、市场声誉和信用状况等,并与其签订正式的服务合同和保密协议。

第六,企业应当采取安装安全软件等措施防范信息系统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感染和破坏。企业应当特别注重加强对服务器等关键部位的防护;对于存在网络应用的企业,应当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采用内容过滤、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软件技

术加强网络安全,严密防范来自互联网的黑客攻击和非法侵入。对于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涉密或者关键业务数据,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信息传递的保密性、准确性、完整性。

第七,企业应当建立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明确备份范围、频度、方法、责任人、存放地点、有效性检查等内容。系统首次上线运行时应当完全备份,然后根据业务频率和数据重要性程度,定期做好增量备份。数据正本与备份应分别存放于不同地点,防止因火灾、水灾、地震等事故产生不利影响。企业可综合采用磁盘、磁带、光盘等备份存储介质。

第八,企业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防范利用计算机舞弊和犯罪。一般而言,信息系统不相容职务涉及的人员可以分为三类:系统开发建设人员、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系统操作使用人员。开发人员在运行阶段不能操作使用信息系统,否则就可能掌握其中的涉密数据,进行非法利用;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担任密码保管、授权、系统变更等关键任务,如果允许其使用信息系统,就可能较为容易地篡改数据,从而达到侵吞财产或滥用计算机信息的目的。此外,信息系统使用人员也需要区分不同岗位,包括业务数据录入、数据检查、业务批准等,在他们之间也应有必要的相互牵制。企业应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管理,避免将不相容职责授予同一用户。企业应当采用密码控制等技术手段进行用户身份识别。对于重要的业务系统,应当采用数字证书、生物识别等可靠性强的技术手段识别用户身份。对于发生岗位变化或离岗的用户,用户部门应当及时通知系统管理人员调整其在系统中的访问权限或

者关闭账号。企业应当定期对系统中的账号进行审阅,避免存在授权不当或非授权账号。对于超级用户,企业应当严格规定其使用条件和操作程序,并对其在系统中的操作全程进行监控或审计。

第九,企业应积极开展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工作,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系统安全问题并加以整改。

(四)系统终结的关键控制点和主要控制措施

系统终结是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该阶段信息系统将停止运行。停止运行的原因通常有:企业破产或被兼并、原有信息系统被新的信息系统代替。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第一,因经营条件发生剧变,数据可能泄密。第二,信息档案的保管期限不够长。

主要控制措施:第一,要做好善后工作,不管因何种情况导致系统停止运行,都应将废弃系统中有价值或者涉密的信息进行销毁、转移。第二,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和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规定(比如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保管年限的要求),妥善保管相关信息档案。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为了整合和优化内部控制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模式 1.独立模式 即建立独立运行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便于单位管理层和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使用该系统开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工作。该模式常见于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初期,通常需将系统开发工作外包给有丰富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开发经验的第三方软件公司,对单位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不高,但随着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需要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拓展及与其他系统的融合。 2.整合模式 即利用现有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整合模式是指将多个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的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与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形成单位整体的管控体系。比如,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中建立流程管理、风险管理、控制点管理、

自我评价管理、缺陷整合管理和内部控制报告等核心模块及功能,并建立该系统与单位ERP系统、办公系统、流程管理系统、审计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综合报告系统等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关系,实现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其他各类系统的数据共享。整合模式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与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的边界逐渐模糊,内部控制将完全融入单位的管理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 3.附加模式 即在现有管理系统中增加内部控制管理功能。对于内部控制信息基础较好,且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的单位,可以采用附加模式对已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比如,单位可以在已有审计系统或流程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内部控制管理功能模块。附加模式可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开发成本较低,但内部控制管理功能模块后续扩展可能会受到原系统架构和现有开发能力的限制。 (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步骤 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应当以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基础和起点。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同时规划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一般采用以下四个步骤: 1.内部控制体系建立 单位根据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要求,结合业务现状以及相关业务流程,梳理单位内部业务流程、主要风险及控制点,

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的管理对策探究

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的管理对策探究 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化服务质量是提高加油站核心竞争力,促进加油站稳健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对目前影响加油站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加油站服务质量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 引言 随着跨国石油公司不断地向国内市场进军,成品油销售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加油站出现在神州大地之上,省道、国道等成了各大石油企业的必争之地。要想在白炽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对国内加油站而言,优化服务质量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提升途径之一。 1加油站服务质量优化的意义 加油站如果要实现销售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应当优化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顾客忠诚度。优质的服务既能够让消费者满意,又能够提高加油站的销售业绩,在加油站全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服务质量优化是加油站稳健发展的基础。高质量的服务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武器,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日益激烈的加油市场竞争中,不能仅仅将“服务质量优化”作为口号,而应当将服务质量优化作为加油站发展的立足之本,将服务质量优化视为一项程序化、正规化、日常化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其次,服务质量水平决定着加油站的生存与发展。策划和短期投入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加油站的知名度,可是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得美誉度就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只有提升加油站的服务水平,才能够在技术、财力和经营管理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赢得发展的空间。第三,优化服务质量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加油站核心的资源是客户,加油站应当将满足顾客的需求作为加油站生存与发展的起点与归宿。客户获得优质服务后,忠诚度会提高,不但会成为加油站核心的消费群体,而且会成为加油站积极口碑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优化服务质量是加油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加油站服务质量缺陷 目前,加油站服务质量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油站提供的服务和消费者所期待的服务存在着差距。加油站的顾客期望解释能力、需求分析能力、市场信息识别能力有所欠缺,基层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导致企业没有能够充分掌握消费者的偏好,难以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其次,加油站实际的服务水平与预期制定的服务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加油站管理人员对基层人员的监督管理不科学不到位;管理人员没有能够认识到企业利润和顾客满意、员工满意之间的重要关系;员工素质水平不高,服务意识较低,不按照已定标准提供服务;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严重缺乏;

UML_快递管理系统

兰州交通大学 UML课程设计案例 快递管理系统 目录 1. 系统需求描述..................................................... 2.MDA系统分析与设计............................................... CIM-1 定义业务流程 (4) CIM-2 分析业务流程 (4) CIM-3 定义系统范围 (7) PIM-1 系统用例叙述 (10) PIM-2 分析业务规则 (10) PIM-3 定义静态结构 (13) PIM-4 定义操作与方法 (13) 3.个人总结 (14)

1.系统需求描述 {文字描述系统功能需求和人员} 本次UML课程大作业,我们首先考虑作的是一个论坛管理系统,但由于使用广泛性和生活关联性,最后我们做了一个快递管理系统。 首先,我们通过网络与日常生活中的快递实际使用,大概了解模拟了快递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快递的寄件,收件,中转,快递跟踪等等,同时吸取老师的意见,对我们的报告最初相应的修改。 我们的快递管理系统是基于日常生活为基础,为一家快递公司设计的,主要面向人群为单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由于单人客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我们的系统只为企业客户提供会员服务,在企业成为快递公司的会员时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例如延期付款,统一快递发送等等。 我们定义的业务流程图主要是客户业务用例图,客户的动作比较单一,包括寄快递,收快递,跟踪快递信息、快递消费、补寄快递账单及发票。 分析业务流程分为五大块:寄快递(企业首次寄快递,一般寄件,转发快递)、收快递、跟踪快递信息、快递消费、补寄快递账单及发票。 定义系统范围以人为具体实体,定义系统范围。包括:主管、快递员、客户、收件人。主管负责审核会员账户、提醒不合格处、确定会员担保信息、结算月账单、审核月账单、审核是否已寄送账单及发票、分配快递员。快递员负责存储会员信息、登记账单、存储会员担保信息、登记寄件信息、申办会员账号、收取快递费用、打印账单及发票、登记补寄信息、反馈补寄信息、登记转发快递、退回快递、通知收件人、送达。客户只要:企业填写担保证明、企业申办担保账户、输入运单号查询、要求补寄账单及发票。收件人只需要正常接收快递和拒收快递。 分析系统流程从通知收件人和审核月账单两部分分析系统流程。通知收件人:快递员发通知给收件人通知发货,2次没有收件人来收件,退回快递公司,并再次通知,第3次依旧没有人来收件,退回快递公司,不再通知。审核月账单:主管结算月账单、主管审核校对月账单、检查付款状态,查看是否有拖欠款、查看担保信息,确认是否继续提供会员服务(若超出担保范围,则停止服务,若企业倒闭,则按法律规定追取所欠费用) 寄件费用=该企业本月全部寄件费用总和 每份寄件=标准价格+超重价格+高级路径(水运,航运) 2.MDA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CIM-1 定义业务流程 {按照参与者,绘制业务流程,即该参与者的主要工作场景} 客户用例图

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银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银行成立于1987年,10年来的利润增长率始终居国内银行业的前列。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由法人执股的商业银行,在实现银行柜台业务的电子化同时,将构筑全行内部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及领导决策支持系统放在了银行电子化工作的重点。 系统构想 银行行领导在仔细分析“信息处理”的工作后,总结出主要有两类事情要做: 1.对银行内外的经济、金融数据整理、加工、分析。即“数据”变为“信息”的过程。这里的特点是“量化”,一切用数据说话。这一类的工作构成了“数据仓库系统”的设想。 2.对各类信息发布、传输及其流程控制。主要任务是“文本”处理、“流程”控制。这一类的工作构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想。 为了从系统整体的高度来规范“信息处理”,行领导决定选用业界流行成熟的lotus notes作为招行的办公自动化的平台,构建全银行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同时构建全行性的数据仓库,在它的上层建立招行的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比较,选用sun enterprise 10000作为银行“信息处理”的中心服务器,操作系统用sun solaris。选择sun e10000作为硬件平台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主机事务处理能力要求要高。因为该服务器要承担两件任务:作为全行性的数据仓库服务器和lotus notes的中心服务器,sun e10000

无论在tpc-c还是在tpc-d的指标方面都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2.升级性能:整个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软、硬件升级,以适应未来业务增长的需要。技术先进可靠性:主机系统应技术先进,成熟稳定,标准化程度高,互连性能好,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sun e10000最多可以配置64 cpu、64gb内存,基本做到了单点无故障、稳定性好。 3.配置灵活。sun e10000可以根据应用的不同,最多划分8个domains,对特定应用维护时不影响其他应用,另一方面可以针对特定应用进行性能调整,它还可以在线调整系统资源。 4.操作系统应具有开放、高效、可靠的特点,并具有很强的联网能力,并能够保证软件的可移植性。 5.开放性强。在sun e10000上,可以运行各种流行软件,如rdbms、lotus notes、sas、各类olap server等。 系统构架 目前招行的sun e10000有12个250m cpu,10g内存,分为两个domains:一个运行lotus notes,用了4个cpu,2g内存;另一个运行数据仓库,用了8个cpu,8g内存。整个系统构架如下图所示。 银行的银行业务系统主要运行在as/400上,少量在其它平台上。我们在建立数据仓库系统时,将数据清理、数据整理放在sybase ase 中进行,将数据仓库存储放在sun e10000上的sybase ase和iq上,其中as/400与sybase ase间的数据传输用sybase中间件产品direct connect for as/400,多维数据库放在sun e10000上,它从sybase ase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范文6篇 优化方案篇1 1.引言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已经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所处的阶段,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因此,作为证券市场支撑的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支撑目前证券市场的发展。 2.证券公司现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运营工作量大 由于我国证券行业交易量大,行业相应的运行系统每日的运行工作量较大,而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木高度依赖,过大的工作量一旦导致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中断,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承受的。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分散式多交易节点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量要比单节点的集中交易系统的运营维护压力增加几倍。同时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当数量呈现倍数上升时,其故障点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也随之上升,降低大事故的好处将会带来小事故数量的增加。 2.2 运营准确度要求高

现代交易系统的一大要求是故障容忍度较低区别于我国曾经使用过的书面交易系统,电子化交易本身就对管理运营维护进度要求较高。由于证券行业的交易性质影响,每日承担着以数字为主同时数额较大的成交量,对于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自然较高。同时,我国证券相应监管层对于证券交易事故零容忍的监管要求,对于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更是提升到了一个十分严苛的程度。 2.3 在创新压力下系统更新要求严苛 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于90年代才开始创始和发展,整体上仍未成熟,从本质上还是处于向国外学习先进资本市场经验的阶段,近年来进行的几次业务创新也是以国外发展为主要参考。然而,由于整体资本市场差距较大,国内不断高涨的资本市场投资热情又促使国内证券市场不断引入新的业务品种和交易规则,整体不断更新的数据众多。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市场较短,在短时间内,我国证券市场的业务创新频率较高。根据20xx年的统计,我国的证券系统在业务创新要求下,相关的业务系统变更数量多达近百次,基本上每周都需要有较大的系统变更。 2.4 系统的整体运营维护工作促使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业务丰富,每个业务都由相应的系统相掌控,因此整个证券行业信息系统需要运营管理的系统相当复杂,主要包括QFII系统,集中交易、融资融券、CIF、CRM、网上交易、资管系统、新意系统、三方存管系统、IB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分布式交易节点以及沪深多个交易

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结构的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Expr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uthor: Shao Lushe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Liu Xiao Maj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June 2009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伴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快递物流业将成为物流业的巨大业务增长点。而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快递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迅速,对民营快递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变为现实。民营快递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所做的尝试,以期对民营快递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论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快递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快递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进而对其各功能模块实现。本文作者旨在从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上吸取精华,结合当今流行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运用UML建模工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快递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设计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从快递业务的收货、仓储、配送、发货和送货等环节入手,利用JSP+Tomcat+SQL Server2000构建基于Web的快递物流系统,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也包括收货、仓储、配货、发货、送货和系统管理等。此外,针对客户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货物跟踪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用户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开发出的新系统能较为有效的实现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并且可以对民营快递物流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UML,系统分析与设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2.1.2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信息系统优化设计方案.doc

SF信息系统优化设计方案1 SF信息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十四信息领先实物流—永不停息的奔跑 一﹑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Sf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快递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作为一家快递企业,速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高质量的快递服务在企业经营中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方法,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成为sf的必然选择。时间成本概念使得企业不得不正视货物在企业内部中转所花费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成本推迟了企业资金的回收时间,延迟了资金的周转周期,从而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下降。而企业信息化则可以压缩企业与市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货物的周转效率,以及企业效益。(1)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智能。它能帮助企业最大程度上的共享信息与思想。同时,它也能把正确的信息及时的传递给需要的人,以便其及时对信息作出反应。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智能来自于员工和部门之间知识、技能和思想的交流。依托于完善、通畅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可以有效的促进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信息技术开发团队作为企业的技术支持部门,成为企业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同时,它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一环,如何更好的让它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腾飞?这就需要它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职责,了解自己的优劣势。针对信息部门的问题,转型迫在眉睫。在转型时,它应该从系统的开发者转型为企业内

部信息的收集者、企业外 部信息的提供者。优化整合内外部的优势资源,开发出更适合、功能更强大的信息系统。从以往的自主研发为主转为以外包或联合研发为主。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又能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3)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将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市场是变动不定的,但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影响市场的因素的分析,可以推测市场的变动趋势。因此,收集和分析影响市场变动的各方面因素的信息,增强对市场的预见性是经营成功的“诀窍”。在收集信息应遵循广泛性、准确性、针对性、及时性等原则。通过对信息的筛选、甄别企业可以提高对市场的预见性。同时根据对市场的预测,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员工作为企业管理等级链的末梢,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决策的执行终端。针对企业中出现的信息化问题:企业拥有信息化技术相对完善的企业中间技术层(即企业信息开发团队),但企业的决策部门以及作企业末梢的一线员工的信息化建设却依旧薄弱。所以,企业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更多的学习信息技术,提高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应该更多的发挥信息收集、筛选及转发作用。使之成为企业信息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关于企业员工职责的转变 (1)快递业务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个是快件运转的速度,另外一个特点是对快件进行全程跟踪为客户提供服务。及速度与

优化服务环境 提升服务质量

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宁城县全力打造为民服务满意窗口 宁城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为先导,立足群众需求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积极打造亮点铸品牌,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走出窗口听呼声,搭起“连心桥”。一是走访调研。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深入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记录民情日记,梳理民情台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296条,明确帮助解决的民生事项160多个。二是保障民生。把城乡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城镇失业职工就业救助、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城乡贫困居民住房救助等工作确定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建设廉租房3.2万平米、经济适用房1.76平方米;投资2.6亿元,新修和改造大宁路等城区11条路;党员干部联系包保36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三是爱心帮扶。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建立“接力帮扶”制度,确保连续性。组建“三心”服务队,即孝心服务空巢老人、贴心服务留守儿童、热心服务创业群众队。目前,结对帮扶困难群众710人次,为老年人上门义诊13次;为留守儿童开展辅导功课,送图书和安全宣传画

册2.9万余册;开展科技下乡活动6次,为群众提供技术辅导300余次,提供致富信息600多条。 打开窗口说亮话,筑造“透明墙”。一是亮身份。通过放置标牌、佩戴胸卡等形式,标明工作岗位、担任职务、监督电话,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监督;通过展板,便民手册,电子显示屏等,公开服务事项,工作流程。推出“无职党员个性化亮牌服务工作室”,根据党员的专业特长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实行服务场所、服务项目公示制,形成“定点、定人、定时、定内容”服务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建立无职党员个性化服务室34个。二是亮承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结合岗位实际所作出的承诺事项,普遍通过报刊,网络,公示栏等形式进行公开,最大限度增强公信度和透明度。三是亮结果。建立践诺台帐,实行销号制,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公开一件,真正做到诺必践,践必果,确保活动实效。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民办实事20264件,解决实际问题7236件。 擦亮窗口树形象,站好“先锋岗”。一是转变作风。全面推行“七零”工作法,即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交流“零障碍”、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承诺“零失信”、服务态度“零投诉”,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县法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解决方案教学内容

康师傅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2010-04-06 康师傅软件股份公司

一、 产品概述 康师傅检验信息管理系统是将实验室的分析仪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以实验室为核心的整体环境的全面管理,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医学检验服务。它集样本管理、资源管理、流程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采集,传输,处理,输出,发布) 、报表管理等诸多模块为一体,组成一套完整的、符合实验室管理规范的综合管理和检测质量监控体系,既能满足实验室日常管理要求,又保证各种实验分析数据的严格管理和控制。 系统应支持条形码管理,具有医嘱和检验仪器双向自动传输功能。检验仪器应通过终端服务器的方式直接接入HIS 系统的主干网络。 二、 仪器连接 SYSMEX UF-100 SYSMEX UF-50 桂林优利特-300 桂林优利特-100 迪瑞H-300 罗氏MODULAR P+P 分析仪 电解质分析仪AVL-988-3 贝克曼LX-20 SYSTEM KX21 SYSMEX 9000/RAM-1 贝克曼库尔特 ACL-200 贝克曼库尔特 ACL-9000 SYSMEX 1800I 雷勃MK-3 罗氏E170 罗氏Light Cycle 中佳放免分析仪精子分析仪普利生NA6 细菌鉴定仪HX-21

三、检验流程 四、集团化医院网络布局 医院一医院二医院三需求说明: 1)医生根据登陆的医院科室申请检验医嘱 2)样本采样可以实行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

集中采样:系统中所有标本可以进行集中采样,然后根据执行科室进行标本分拣,将标本送到各自医院对应的检验科室 分散采样:用户根据登录医院查询对应医院的标本进行采样后,送到对应的检验科室 3)各检验科室收到标本后,进行标本接收上机 4)标本完成检验后,完成采集结果和报告审核,同时报告可以在各自医院的医生工作站进行浏览和打印 五、产品特点 ?使用高性能的数据库平台 ?使用专业的数据采集器(终端服务器)连接检验分析仪器 ?实现样本全程状态监控和周转时间(TAT)管理 ?使用条码管理,实现双向通讯和标本管理 ?符合临床实验室管理系统标准和管理规范 ?提供专业规范的检验报告和个性化报告定制服务 ?提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支持ASTM,HL7, SNOMED,NCCL等医疗行业相关标准 ?支持报告以Web,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多种形式进行访问和发布 ?提供丰富的查询和统计功能 六、产品功能 1检验申请 1.1 医生或护士可在临床工作站录入检验医嘱形成检验申请单; 1.2 技师可在标本登记中录入检验申请单; 1.3 自动根据录入的医嘱取得标本类型,医嘱数量和容器类型; 1.4 可以接受来自外部系统的检验申请; 1.5 支持打印多种形式的检验申请单。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四川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信息管理系统 方案设计 2015-4 1.系统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从国家主要领导到各行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及各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愈来愈重视,取得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逐年减少的较好成绩,但我们清醒的看到我们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方面还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好,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和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 北京市顺义区经过5年的摸索,探索出一种对不同类型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分类分级与自查自报”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自2009年在顺义区全区运用以来,成效显著。为此,2011年10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顺义区召开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推广应用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管理系统的经验做法。在此之前,北京市安监局于2010年12月起,已在各区县推广实行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的管理模式。 当前,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已逐步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我们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安全生

产监管手段与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相比,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顺义区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管理系统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成功实践,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监管的有益尝试,推广应用顺义区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报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项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制定了《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安委办〔2012〕28号)。 其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四司为指导各地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查报标准制定工作,征得北京市顺义区安全监管局同意,将北京市顺义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查报标准转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各有关单位,供学习借鉴。 按照总局的要求,结合四川省安监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和研发企业在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践经验的基础,建设开发了用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2.系统建设意义 安全生产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企业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点就是要解决好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问题,企业主体责任是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是企业生产与安全、企业各层面的社

信息系统优化方案

2010年,随着安得业务的激速增长,对其信息发展规划也产生了新的需要;加之目前安得物流信息系统体系存在可扩展性较差、缺乏良好协同性、统一管控与个性化管理需求的矛盾等问题,因此,其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势在必行。总体来说,安得需要实现静态系统向动态系统转变、被动反应向主动支持发展、从事后分析进化到过程即时监控的飞跃。现将EMAP系统与RMS系统做为试点模型,以系统平台融合为架构发展思路,就安得物流信息系统优化措施坐一简要陈述。 4.5.2根据货件生命周期进行优化 根据货件生命质量周期的分析,货件在流转过程中有三方面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监控、预警和优化。 货件的收派过程 通过EMAP系统,应可以实现在货件收派过程中,对预收派货件、收派件人员、营运车辆进行三维坐标定位,对货件收派、收派件人员和营运车辆的工作状态、班次调拨的运行压力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同时,EMAP系统将这些实时数据同步传输至RMS系统,RMS根据预警规则与对策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将对 预收派货件时效异常、收派件人员工作状态异常、营运车辆的工作状态异常、班次调拨的分配异常进行即时的监控和预警,并提供问题分析和优化配置方案。 预警规则与对策应包括但不局限于: 人员和车辆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劳动强度的预警,及其压力疏导方案; 人员和车辆于某坐标长期停留的预警,及其问题分析和优化方案; 人员和车辆非最优化或最合理路线运行与路线差错、油料数量异常的预警,及其优化方案; 人员和车辆运营中对现金流的收缴和结算异常预警,及其优化方案; 运营班次压力异常和调拨异常预警,及其优化配置方案; 货件收派数据错误、虚假的异常预警及其管控方案。 货件在中转场过程 通过EMAP系统,应可以实现在货件中转过程中,对货件在中转场位置、中转人员、移动或固定中转设备进行三维坐标定位,对货件中转和留存状态、中

提升服务优化考核

营业厅是客户接触最多的实体渠道,是运营商向客户展示其产品和服务的最重要窗口,因此其服务质量高低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非常大。 但同时,作为营业厅服务的管理人员,也会经常面临困惑,推出的各类业务和活动层出不穷,服务标准每年都会有新东西,客户的期望越来越高,营业员的流动那么频繁,服务考核的压力那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别说提升,即便是保持营业厅现有的服务质量也是很有难度。 我们从长期接触营业厅服务质量测评和提升工作的实际经验和专业视角出发,认为做到了以下四点,必然可以帮助营业厅的服务质量获得提升和突破。 吃透服务标准,确保上下一心 在我们实际进行营业厅服务测评的工作中,我们发现,省公司与地市公司对服务质量考核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上经常会出现一定的脱节,缺少沟通和反馈的通道,考核标准仅仅作为文件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但是并未贯彻到营业厅的服务管理者尤其是一线的管理者如营业厅厅主任和营业厅经理中去,另一方面,一线管理人员认为现有标准中不尽合理或不够完善的考核点也未能系统性地汇总到省公司,上下对如何更好地为客户进行服务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 因此,我们认为吃透服务标准是提升营业厅服务质量的第一步工作。这里所指的吃透不仅仅是针对地市公司或营业厅一线管理人员而言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上下都吃透服务标准,主要是指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之间能够就服务质量考核标准有系统性的沟通和反馈,在满足集团考核需要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到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对服务标准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细节点均应深入研习并进一步细化或具体化,使标准的可操作性、与实践的吻合度大大增加。 而对于营业厅一线管理人员而言,更要吃透标准,并结合本地市本厅的实际情况,进行逐条对标。对标可以达到多个目的:首先,可用以对营业厅的实际工作进行操作性指导,如厅内必须有的硬件设施是什么、必须上墙公布的信息有哪些、哪些宣传资料是必须制作成海报的、服务完毕是否必须递送宣传资料等等;其次,可以明晰相关部门的责任,如中国移动07年提出的服务一致性问题,有不少考核点表层是落在营业厅但实际责任并非营业厅,最明显的莫如跨区现金缴费和跨区现场补卡,究竟能否实现与营业员操作的关联度不大(顶多是操作不熟练),而系统是否支撑从实质上决定了这项功能能否在营业厅实现;再次,对于标准中可能与地市实际情况存在不相容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交给省公司,而省公司在结合各地市意见的基础上,可以对标准做更为适合实际情况的修订,使得标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大大增加。 打造服务亮点,于细节处体现用心 在走访营业厅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少营业厅能够满足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下发的营业厅服务质量标准,但是当你走进这个厅的时候,没有什么一下子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东西,而当你离开这个厅的时候,这个厅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记住;如果在厅内停留的过程中,再恰巧碰上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轮到自己、某个营业员服务态度欠佳、账单打印机或清单查询机无法正常使用,那么客户的情绪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然后随之而产生对

快递管理信息需求分析报告

文档名称:需求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快递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负责人:第十四组 信安0901 周怡珊 编写:2011年11月6日 校对:第十四组 审核:第二十七组 批准:第二十七组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确定快递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及有效性需求,以供软件开发人员参考。 1.2 项目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快递信息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应用范围:全国范围内快递 开发者:

用户:快递公司管理人员 1.3 定义: 实体: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且可互相区别的事物。 联系:客观事物中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属性:实体或者联系所具有的性质。 1.4 参考资料: 《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Java语言实现》Stephen R. Schach 机械工业出版社 《实践者的研究方法》Roger S. Pressman 机械工业出版社 2、任务概述: 2.1目标: 该《快递信息管理系统》针对的用户是快递公司针对中小型快递管理企业的运营管理过程进行设计的,相应的需求有: 1:向客户全面展示公司各项业务。 2:客户在线对运单情况进行查询。。 3:为管理员提供后台登陆入口以及管理员登陆后对运单信息进行全面管理。4:对公司各项业务信息以及新闻信息进行管理。 5:对分公司信息、管理员信息进行管理。 6:系统易安装、易操作性,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2.2运行环境: 本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由一台服务器与多个客户机组成, 配置如下: 服务器: 硬件:80x86系列微机 CPU:733以上 内存:256M以上 硬盘空间:40G以上 软件:Windows Server、Access等 工作站: 硬件:80x86系列微机 CPU: 166以上 内存:16M以上 硬盘空间:2G以上 软件:Windows 9x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Access等。 输入输出设备:扫描仪、打印机等。 网络设备:Hub、网卡、网线等。

ABC公司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ABC公司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书 版本<1.0> 提交给: 提交者: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1 序言 (4) 2用户需求 (4) 3 硬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 3.1 网络方案设计 (4) 3.2 服务器方案设计 (4) 3.2.1 设计原则 (4) 3.2.2 选型方案 (5) 4 技术方案设计 (5) 4.1组织机构 (5) 4.2业务概述 (6) 4.3系统功能 (6) 4.3.1系统管理 (6) 4.3.2基础档案 (6) 4.3.3项目管理 (9) 4.3.4预算管理 (9) 4.3.5采购管理 (9) 4.3.6库存管理 (10) 4.3.7财务管理 (11) 4.3.8统计报表 (11)

解决方案说明书 1 序言 ABC公司过去几年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对物流、资金、数据信息掌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原有的手工处理数据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因此ABC公司决定开发一套简单实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处理相关资金流信息。 2用户需求 (1)提供一套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基础档案、预算、项目、采购、库存及财务管理; (2)系统在X年1月1日上线(考虑节假日因素,应在节后上线); (3)可远程(在公司总部大楼外的办公场所)操作系统; (4)系统查询项目的成本利润。 3 硬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1 网络方案设计 鉴于原本ABC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内部网络,所以只需要外网访问带宽达到10M以上即可。另外,需要一个固定IP地址供系统使用。 3.2 服务器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则 服务器是系统运行的主要载体,为了安全和高效,应用(程序)和数据库应

庞庞塔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信息系统

庞庞塔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信息系统 2017年9月我们庞庞塔煤矿率先完成了双防信息化机制建设,形成了风险隐患双防工作体系,建立了各级管理部门双防工作机制,具备以风险管理、隐患管理、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动态预警机制为特色,以完善风险隐患管控标准,制定风险隐患管控措施,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打造煤矿安全典范为管理的五位一体信息管理模式。 我们庞庞塔矿领导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我矿的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可对风险动态评价进行可视化预警,在风险区域分布图上显示出各工作面、系统巷道存在的危险源、隐患条数、等级以及各区域检查次数等,并对风险级别按“四色图”进行了标识显示,大大提高了安全风险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现阶段我们庞庞塔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运行,第一模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栏对应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包括:风险点管理、年度风险辨识、专项风险辨识、重大安全风险管控、现场检查跟班检查等功能。我们庞庞塔矿将井下划分为163个风险区域,并将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录入系统,在系统内植入了10067条通用危险源库。对每个区域(工作面及各巷道)可能涉及的安全风险按照数据库风险辨识内容初步进行了关联。按照标准化要求定期开展旬检查分析,对月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跟踪落实,对应标准化在双重预防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展工作。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4+1”辨识要求,在第一模块能够快速准确查询到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库的风险、新工艺、新设备等专项辨识评估报告、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等内容,不仅完

信息系统优化方案

4.5.1针对安得物流信息系统应该采取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2010年,随着安得业务的激速增长,对其信息发展规划也产生了新的需要;加之目前安得物流信息系统体系存在可扩展性较差、缺乏良好协同性、统一管控与个性化管理需求的矛盾等问题,因此,其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势在必行。总体来说,安得需要实现静态系统向动态系统转变、被动反应向主动支持发展、从事后分析进化到过程即时监控的飞跃。现将EMAP系统与RMS系统做为试点模型,以系统平台融合为架构发展思路,就安得物流信息系统优化措施坐一简要陈述。 4.5.2根据货件生命周期进行优化 根据货件生命质量周期的分析,货件在流转过程中有三方面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监控、预警和优化。 ●货件的收派过程 通过EMAP系统,应可以实现在货件收派过程中,对预收派货件、收派件人员、营运车辆进行三维坐标定位,对货件收派、收派件人员和营运车辆的工作状态、班次调拨的运行压力进行实时数据监控。同时,EMAP系统将这些实时数据同步传输至RMS系统,RMS根据预警规则与对策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将对预收派货件时效异常、收派件人员工作状态异常、营运车辆的工作状态异常、班次调拨的分配异常进行即时的监控和预警,并提供问题分析和优化配置方案。 预警规则与对策应包括但不局限于: 人员和车辆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劳动强度的预警,及其压力疏导方案; 人员和车辆于某坐标长期停留的预警,及其问题分析和优化方案; 人员和车辆非最优化或最合理路线运行与路线差错、油料数量异常的预警,及其优化方案; 人员和车辆运营中对现金流的收缴和结算异常预警,及其优化方案; 运营班次压力异常和调拨异常预警,及其优化配置方案; 货件收派数据错误、虚假的异常预警及其管控方案。 ●货件在中转场过程 通过EMAP系统,应可以实现在货件中转过程中,对货件在中转场位置、中转人员、移动或固定中转设备进行三维坐标定位,对货件中转和留存状态、中

物业管理服务优化方案

安居苑A区物业管理服务优化方案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三日

一、行政管理优化项 1、明确权责,项目经理为项目第一负责人,项目经理应对项目事物有充分的管理权,人事权、奖罚权。并向公司负责,承担项目管理目标实现的责任。 2、实行逐级负责制、逐级监督制,员工向主管负责,主管向经理负责,经理向公司负责。上级对下级有直接任命权、岗位调配权、建议奖惩权,并进行逐级监督。下级员工对上级领导的管理有异议的,可逐级申诉,项目经理有关于异议处理的最终决定权。 3、优化人事制度,确定招聘、面试、录取、入职、调薪、升职、离职的工作流程。确定招聘新人工作中各方业务关系,离职人员的离职程序。建立并完善人事档案,以备查证。 4、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实行薪酬确认制,明确各级员工的最高最低的薪酬构成、薪酬调整方法,激励公司员工的斗志,让各级人员明白公司的薪酬待遇提升空间。 5、建立考勤管理制度,明确考勤周期、考勤方法、工作延时加班的时间计算及调休方案。 6、建立工服管理制度,明确工服的发放、使用、折旧办法及季节变换时工服的统一更换时间。 7、设立奖惩制度,加入绩效工资,进行绩效考核,奖勤罚懒,提高员工的执行力、责任心,增强个人服务意识。 8、建立请、销假制度,设置逐级批假、销假权限,控制员工的出勤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9、建立完善业主档案,业主相关的所有记录及资料要完整单独存放,并设立重点业主的管理名单。 10、建立工作记录制度,完善各方表格文件,前期重点设置客服前台工作日志、工程维修工作日志、优化秩序维护部的值班记录表格,及后续环境部的表格设立。实行事故的独立填报制度,所有工作事故均应有独立事故报告。每周检查批审工作日志,了解掌控工作进度及状态。 11、推行实施工作计划管理,设定计划内工作,每周五召开主管级以上周例会,汇总计划内工作完成情况,计划外完成工作总量。沟通工作完成情况及协调各方工作。 12、推行现场品质管理制度,前期可每月召开一次品质现场会,由经理带领各部门主管,对园区品质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录检查的相关问题,设定整改期限及后续复检等内容。进入常规管理后,可多加一次现场品质会议。 13、确定项目对外发文及内部行文规范、行文字体、格式、印章使用,确定对外发文的有效期限,期限过后由工作人员统一回收。14、设立会议室,添加会议设备,用于专项会议、员工培训及各类活动的组织实施。 15、建立时间节点制度,对每月常规必完成的文件及工作,以时间节点加以限制,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物资采购计划管理,设立采购清单表格,控制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 16、设定各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权限,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