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博物馆考察报告

自贡博物馆考察报告
自贡博物馆考察报告

自贡博物馆考察报告

自贡,这块“富庶甲于蜀中”的川南精华之地,享“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美誉,闻名于中外。自贡是一座有着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和繁荣、民主、文明的大城市,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古代文明奇迹和现代建设的胜景珠联璧合,在1986年12月29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盐,恐龙,彩灯是自贡的三大法宝,盐文化,恐龙文化,彩灯文化在自贡历史上都有着重要位置,自贡市人民政府为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认识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为盐,恐龙,彩灯修建了博物馆,也就构成了自贡三大博物馆。我们以学习为目的去考察了自贡三大博物馆,在三大博物馆里我们了解认识到盐,恐龙,彩灯在自贡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它们给自贡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巨大的贡献,是自贡成名的一个标签。

西方博物馆,一般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而我们国家博物馆在1988年前都是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是按照这三类博物馆来分别统计公布发展数字的。在现阶段,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

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这四种类型是很适合的。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恐龙博物馆、彩灯博物馆这三大博物馆进行分类,盐业历史博物馆属于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比如西秦会馆建筑,古代盐手工生产工具;恐龙博物馆属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比如恐龙化石遗址;彩灯博物馆属于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比如陈列展示各种彩灯。四种类型博物馆自贡就占据三种,可以说自贡有着丰富的多彩的历史文化。

一、自贡恐龙博物馆

(一)、自贡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

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早在1915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质学家乔治·劳德伯博士在这里发现食肉性恐龙化石。1934年,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入川考察,在距荣县东约公里的西瓜山发现了著名的“荣县峨眉龙”。1979年古脊椎研究所的董枝明为完成中英联合发掘恐龙化石的考察选点任务,带队入川考察。他们同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同志商量之后,调查了大山铺化石点。于是,恐龙公墓发掘出来。1984年,国家投资数千万元,在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发掘现场修建了亚洲最大的恐龙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当我们走进恐龙博物馆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恐龙博物馆的建筑,深被它的宏伟所震撼。整个建筑远眺如同一座巨型龙宫,“龙宫”

设计新颖,形状各异。从“龙宫”大门走进去,在中央大厅地下室和化石埋藏厅,众多动物遗骸层层叠叠,经过上亿年的“沉睡”,形成了现在的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内的侏罗纪古生物化石资源极为丰富,化石遗迹众多。尤其以恐龙化石数量丰富、种类众多、埋藏集中、保存完好等特点著称于世,是世界闻名的侏罗纪“恐龙之乡”。化石种类极为丰富。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到似哺乳类、哺乳类,是至少由5个纲、11个目、16个科、40余个属种组成的门类齐全的脊椎动物群组合,几乎涵盖了侏罗纪时期所有陆生脊椎动物门类,具有生物演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恐龙化石资源十分丰富。

(二)自贡恐龙博物馆现状

在恐龙博物馆的现有景观中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山体、水景、植物景观、园路、公共设施等。整个博物馆建筑包括游客中心、恐龙遗址馆、地质遗址馆,藏品库房四个部分。在游客中心还设计了广场,周围还设置了叠水和多米诺骨牌雕塑,以及喷水池。园内种植了大量的铁树,银杏,松柏等中生代植物,还移植了与恐龙时代植物沙罗,充分营造了恐龙生活的史前环境。

自贡恐龙博物馆充分利用好博物馆的展藏品资源,不仅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最大化地履行好科普教育职能。一方面保护好化石,还保护了化石遗址。在展厅内还复原恐龙生活时代状况,十分生动,在馆内还修建了4D观看恐龙,增加了娱乐性。另外恐龙博物馆还举行下乡活动,在乡下学校举办恐龙会展,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恐龙文化,也走出国门,在国外展示自贡恐龙文化。

(三)、自贡恐龙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1.在恐龙博物馆广场这里,我们发现广场设计,铺装缺乏主题性。首先,广场设计简单,与博物馆的主题并没有联系在一起,铺装也比较单一,毫无特色可言。另外喷水池里的水十分的脏,也没有其他的动植物等。

2.通过收集资料,在以刘唐、刘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自贡恐龙博物馆为例》这篇论文中,我们发现他们通过对去恐龙博物馆的游客进行了一个调查,包括吃、住、行、游、购、总体满意度这六个方面,然而最终结果发现很多游客来了恐龙博物馆只能停留几个小时,并且来了一次就不想来第二次。其中的原因包括交通,住宿,美食等等无法满足来观看的游客。包括我们也只能在这里停留几个小时。我们认为恐龙博物馆无法吸引游客停留的主要原因就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太过单一。作为一个恐龙主题的博物馆,没有太多涉及其他品,仅仅是一些恐龙化石。这里也没什么购物店,美食店,住宿店等,

在这里大多数游客就看两眼恐龙化石就离开了。这说明恐龙博物馆给游客的好感印象不够深刻,同时也表明恐龙博物馆在景点上缺乏创新,要以恐龙化石、恐龙文化为核心产品,环境休闲为次要产品这种旅游模式为根本。

(四)、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博物馆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原则,因地制宜。我们觉得可以在广场铺装与恐龙相关的色彩,图形,摆件等等。在水池应该多换水,水中可以养些金鱼,水植物等等。加大宣传游客环境保

护理念,保护花坛植物,不可践踏那些花草植物。

2.博物馆兼具社会性的教育、休憩、娱乐的场地,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背景知识层次的广大人群共同需求特定场所。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主题是侏罗世纪恐龙化石以及同时代的生态系统。扩大主题博物馆功能性,丰富化石的展示方式,另外多在博物馆周围修建与恐龙相关的娱乐场地,主要是带上恐龙色彩,修建购物的点,美食点,吸引广大的游客多停留一会,还要修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公共场所。

二、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一)、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市中区龙凤山下的釜

溪河畔,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1959年建馆址为修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会馆。这是一座由陕籍盐商集资修筑的同乡会馆,融明清两代宫廷和民间建筑风格于一体。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艺术的实物标本。为了对西秦会馆的维修和盐史文物的抢救。老一辈职工一次次地深入盐厂,依靠全市各盐业单位的支持,依靠老盐工们的热情帮助,开展了盐业史文物的征集,很快就征集、收藏了以自贡盐业钻井工具为代表的一批盐业史文物和地方文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盐业历史陈列全面闭馆,博物馆事业备受摧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全馆职工以布置“红海洋”为名,巧妙地覆盖和保护了西秦会馆内的大量木雕石刻。1981年展出后,该馆又不断修改和完善,先后经过3次较大的调整,特别是1986年的更新改造,终于以它独特的历史价

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宣告世人。在300余米的展线内,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以自贡为中心的井盐业在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和制盐等方面的恢宏画卷,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钻井技术上的杰出贡献、卓越成就和伟大创造力;增加了陈列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科学性,深受观众的好评,为专业博物馆办好陈列走出了一条新路。

(二)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现状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包括两部分,一是西秦会馆,二是盐业工具收藏展示。西秦会馆是乾隆元年,陕西盐商组织修建。西秦会馆有着深厚的盐文化,成为陕西盐商休息,活动,交流的场地。西秦会馆的整个空间布局严谨方整、轴线分明,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沿中轴线布置一系列主要建筑,强调传统的对称布局。把戏楼作为装饰刻画的重点,设计精巧、结构繁复、融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于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与鲜明的个性。针对西秦会馆,我们考察了它的建筑。整个建筑设计巧妙,十分美观,还有许多生动形象的雕花,十分精美。

西秦会馆第一单元四合院主要珍藏了自贡井盐生产工具,数目众多,主要陈列在献技楼及其东西廊楼、正殿及左右客廨,整个陈列分为五个部分:序厅、中国盐的概述、人工挖掘井时期、顿钻凿井时期、旋钻凿井时期和制盐技术的发展,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单元,突出展示了中国井盐科技的“十大发明”:宋代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雨盘水溶硫化氢技术、明代的盐井修治井技术、打捞井下落物技术、背斜构造定井找矿技术和清代的卤水浓缩技术、食盐提纯技术、自然连

通器输卤技术、低压天然气康(上加穴)盆开采技术、深层薄盐层多井连通开采技术。馆内还收藏的一批清代富荣盐场的经营契约,内容

包括投资新、旧井,佃煎井和杜卖井灶等类,反映了盆业经营方面发生

的某些变化,是研究井盐业资本主义萌茅和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料。(三)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存在问题

1.西秦会馆建筑破坏严重,保护不当。西秦会馆大部分是木头式材料建筑,受到雨水的腐蚀比较严重加上人为恶意的破坏

2.博物馆的藏品受到人为的破坏,比如石墙上的画因为人手的触摸,变得面目可非。游客素质低,向池子里的水仍硬币。

3.如何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自贡井盐文化遗产,是盐业博物馆的负责人长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四)博物馆针对问题解决办法

1.西秦会馆不仅是在古建筑,还是在盐业历史文化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保护西秦会馆的建筑也是在保护其文化。保护西秦会馆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方针。这种不可移动的建筑防火,防雨,防震等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来解决,而防虫害,鸟害主要依靠工程技术与化学技术处理相结合的办法。对于人为恶意的破坏,一是要加强对游客的监督,二是要进行对西秦会馆建筑及其其他景观宣传保护意识。

2.以西秦会馆为中心的井盐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布局集中、品味

较高。但是我们发现只注重单一景点的推出,忽视整个景区的综合开发,导致普通游客只能观其一两处而不能遍览,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若将以西秦会馆为中心的井盐文化遗产连接起来,优选最佳景点,

构建最佳旅游线路,主次景区配合,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的享受,使景区的旅游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促进自贡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自贡彩灯博物馆

(一).彩灯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

自贡彩灯博物馆又名中国彩灯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公园路6号,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建立的作为中国彩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专门机构。由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评选彩灯博物馆方案,同年在原自井区体委所在地修建彩灯博物馆。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采取全国招标设计,由原建筑部高级顾问,已故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主持评审,按东南大学建筑系设计方案修建。整个建筑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灯文化专业博物馆的特点,被建筑界专家誉为典范之作。

自贡彩灯博物馆既要收藏保护各个历史时期古灯文物,各地区不同流派风情彩灯,又要陈列,展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组灯兼有文博展览和娱乐功能。在馆内,我们看到中国历代灯品,灯彩,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丰厚的情感,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中国历代云霄灯会、灯节,凝聚着浓烈的地方风情,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在馆内都详细资料记载着。自贡彩灯博物馆的建立,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对民俗学内涵的进一步发掘,对丰富自贡历史文化名城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自贡彩灯博物馆现状

走到自贡彩灯博物馆前,馆前是一个广场。广场旁边有着自贡籍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倩先生的建馆碑记。碑记旁,叠水喷泉的小下彩灯随半球式、蒲公英式喷泉涌动,光彩四溢。馆内设8个展厅。分序厅、中国彩灯历史厅、中外彩灯风情厅、自贡彩灯精品厅四大部分,数十个单元陈展。从远古时代人类用于照明的陶,到运用现代科技制作的大型彩灯,从纸、丝、绢、绸、缎制作的传统工艺,玻璃药瓶、瓷器、蚕茧等材料捆扎粘制的现代彩灯,自贡彩灯精品部分以4个展厅陈展,陈列了新时期以来自贡历届灯会13组脍炙人口的获奖彩灯精品,最吸引我们的是用30多万个蚕茧粘制的《龙飞凤舞》灯组,可以看出自贡灯会在彩灯上独特的构思。中国彩灯历史厅的陈列以人类社会发展史分阶段,以近100件珍贵文物、文献陈展,讲述了火的发现和使用、灯的问世及灯品的出现、灯会沿革与文化积淀、灯会习俗与文化几大部分,是全馆陈列的内核。中外彩灯风情厅,以厅中央向四周呈放射状布展。这个陈列手段,堪称匠心独运。

彩灯博物馆不管是建筑还是馆内的展品都是以灯为主题,展示着中国传统的民间彩灯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了传统民族文化。每年春节,在这里还举办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不仅在国内展出,还走向世界。

(三)自贡彩灯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彩灯文化也成为了一种旅游的文化资源。自贡彩灯文化旅游以自贡彩灯公园和自贡彩灯博物馆为主线,主要为

游客提供彩灯以及彩灯历史、文化、制作的观赏性旅游产品为主,但是旅游产品单一,而能满足游客娱乐、购物等需求的旅游产品十分欠缺,导致游客在这里停留时间过短。

2.每年都会举办自贡灯会,虽然自贡灯会虽然每年主题不一样。但是每年举办灯会的场所没有变,规模相近,灯会的形式没有多大变化,许多景点大同小异。

(四)博物馆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增强自贡彩灯文化旅游的创新能力,开发新、奇、特的彩灯文化旅游产品。我们可以将一些名誉比较高的彩灯制作成小巧,便于携带的灯状纪念品。这不仅可以让游客大饱眼福,而且购买的特色纪念品能让游客回味无穷,又起到宣传自贡彩灯文化旅游的作用。通过自贡美食,形成特色小吃一条街,让游客观自贡彩灯美景,品美味佳肴。

2.以彩灯文化为主题,修建历史名人轶事文化展览区。自贡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维新变法“六君子”刘光第,红岩英雄江姐江竹筠,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革命家吴玉章等,因此,设立历史名人轶事文化展览区,充分展现自贡市的历史文化,满足游客了解历史文化的需求。不仅让人们了解到这里不仅有自贡彩灯文化,还有众多历史名人。同时也可以为自贡彩灯文化旅游增加教育功能,成为爱国教育基地。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5月19日至24日,按照省委党校统一安排,我随同支部到苏、沪、浙一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介绍,实地参观了上海、苏州、昆山等市的城市建设,考察了一些企业和农村。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参加了为期 8天的培训。培训期间,实地参观考察了苏州市新区、昆山开发区、张家港市和海澜集团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接受了大量新视点、新思路,使我受到了强烈震撼,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现将我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一些体会汇报如下。 一、苏州印象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巿、昆山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全市人口654万人。苏州是一座千年古城,苏州园林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上海的后花园”。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开启了地区跳跃

式发展的崭新篇章,其先后抓住了农村改革、浦东开发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四大机遇,经济社会发展成功跨出了“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三大步,实现了率先发展“三级跳”,创造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开辟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其发展速度之快,外向度之高,民营经济之强,企业规模之大,产业结构之优,科技水平之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15.7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849.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5951.6亿元,增长1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12.3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近2万美元。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138.3亿元,增长11.2%;税收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5.5%。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673.1亿元,增长13.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5.8%。苏州发展如此之快,固然有着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等,但也与苏州人解放思想、大胆作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分不开。 二、苏州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苏州破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doc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本文目录博物馆考察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 古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考察报 告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

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除了苏州本地的,

苏州参观优秀考察报告

( 考察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659 苏州参观优秀考察报告Excellent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visiting Suzhou

工作报告| Work Report 考察报告苏州参观优秀考察报告 最近,随学习考察团一行去苏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活动,期间听取6场颇有深度和启示的专题讲座,包括现代营销理念、XX市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策略与技巧、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参观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长盛集团公司等一批现代企业,外向型经济强镇周庄及XX市蒋巷村等新农村典型,游览了苏州园林景区、第一丝绸厂、XX市区等地,感受颇深,可谓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得到了启迪。尤其是苏州的重教崇文和招商引资做法引人思考。 首先是苏州的重教崇文。苏州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教育事业一直比较发达,读书重学蔚然成风。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苏州的优良传统,历史上苏州曾出过xx多名状元、进士,当代苏州籍的两院院士就有80多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上实现每十年上一个新台阶。去年苏州在全省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教育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苏州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市、高中教育先进市、幼儿教育先进市、特殊教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江苏省素质教育实验区。教育 第2页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察报告 篇一: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南京博物馆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XX 年 5 月 2 日调研地点: 南京市中山东路 321 号 调研学生: 岳天宁 调研对象: 南京市博物馆 调研目的: 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调研,对一些场馆的观察,并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增加关于陶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简介: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馆内珍藏有40余万件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玉器、石器,商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隋唐宋元明清的金银器、玉器、瓷器以及历朝历代的手工业制品,无一不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进步。陶艺馆与瓷器馆相邻,位于艺术馆一楼。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是我们认识古社会生动形象的风俗画卷。内容: 陶艺馆——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100件陶器珍品。如猪形陶罐、陶豆等就是当时古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馆中的汉代陶佣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唐代舞佣、动物

佣、唐三彩充分的反映出了盛唐高度发达的经济。 瓷器馆——在南京博物院所藏的42万件文物中,瓷器藏品占了一半,达20多万件。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官窑传世品,明清瓷器陈列馆展出了近600件精选展品,展品年代从明朝洪武到清朝宣统,展品品种包括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十余种精品,其中既有迄今发现最早的釉上红彩残盘,也有弥足珍贵受古玩界追捧的珐琅彩小碗,陈列的时代主线明确,陈列的展品品种丰富,让人觉得琳琅满目,流连忘返。 与陶瓷艺术课程相关的明清瓷器馆是我此次观赏研究的重点,观看之后对于以下几件陶瓷甚是感兴趣。特此去查看了有关它们的详细资料。 在瓷器中盛行于元明两朝的梅瓶,向来备受人们瞩目,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梅瓶: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和“赏赐”梅瓶都是其中的珍品,前者是现存的惟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岁寒三友纹梅瓶高41.7厘米,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岁寒三友指松树、绿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明代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这件梅瓶也不例外。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新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是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但高温铜红釉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14129979.html,)/总结报告/考察报告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 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 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

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刻。 上海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

苏沪杭考察报告内文

1、绪论 1.1 考察目的 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园林的先进经验和成就,进一步掌握和扩大园林专业,了解园林工作的意义和承担的责任,为毕业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园林设计及园林工程的思路提供感性认识和经验教训。 1.2 考察内容 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了解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学习和掌握我国现代城市园林的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等特点,掌握现代城市各类公园规划布局原则、尺度、比例和方法。 1.2 考察地点 1.2.1 浙江美术馆,清河坊,中国美院,杭州风景式园林:西湖(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小瀛州、曲院风荷等)。 1.2.2 浙江绍兴鲁迅故居 1.2.3苏州科技博物馆,忠王府,科技展览馆,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虎丘等 1.2.4上海现代城市景观园林: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老场坊,M50、上海雕塑中心、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东方明珠、城隍庙、宜家家居等。

2、考察调研 2.1 天堂杭州 杭州是我们的第一考察路线,我们揣着我们的梦想与企盼来到了“人间天堂”——杭州。她是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自然神秀,步步山水旖旎,处处都是名胜。杭州长达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大运河的开通,吴越建都,宋室南迁,使杭州作为东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愈发繁华。千年的文化积淀,秀丽多姿的山水,使杭州旅游别具魅力,成为浙江旅游的精华所在,也是她走向世界的渊源……(如图2.1.a 、图2.1.b ) 。 2.2 中国美术学院 2011年5月31日是我们到杭州的第一天,我们第二天早晨9:00就从宾馆出发,来到了久负盛名的中国美术学院。我们是搞艺术的,所以走进美院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我们看了别人的作品,了解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它凝结着我国老一代教育家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心血,是中国近代艺术发展的缩影。 1928年,由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创建的国立艺术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这座艺术的天堂,在这里我们逗留的时间很短,虽然不能体味,国美深厚的艺术内涵,但是它的整体的建筑与幽雅的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盛气凌人的感觉,可是现场感觉真不觉得跋扈, 图2.1 (a) (b)

博物馆考察报告

展示专题设计Ⅱ --博物馆调研报告 姓名:李永生 学号:11405400312 班级:工艺1103班 指导老师:马卫华

柏林犹太纪念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也称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柏林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等,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第五大道和92街交界处,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 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 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 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 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 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 (Holocaust)的追念,其展品 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 达3900件,其中1600多件是 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 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 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规模 该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投资1.2亿马克,设计者为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不同译名较多,例如被译为利伯斯基、李布斯金、里伯斯金德、利伯斯肯特等等),初建于1992年11月9日,1998年底竣工,全部设施到2000年10月才安装完毕,2001年9月9日正式开馆。 灵感来源 激发里柏斯金构思的是犹太人与柏林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日期、驱逐日期及地址。他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并在城市图上描绘出来,相互之间还连上线,得到了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一系列三角形,看上去有点像纳粹时期强迫犹太人带上的六角的大卫之星的标志。他的另一灵感来源于现代音乐史上一位著名作曲家阿·舜勒贝格。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他未能完成自己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他的前两个乐章“华丽辉煌”,第三乐章只是重复演奏,然后是持续的停顿。这部歌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未完成”,里柏斯金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里柏斯金越来越强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doc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共2篇) 第1篇: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 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参观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让人品味。 第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恬静的展馆气氛 从整体环境上给人以清净安逸的感觉,因为这类展品多数是艺术品、文物等,展览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尽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扰。只是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设计出适宜的展具和陈设,但不能有过多渲染,以免喧宾夺主。 在展馆中为陈列出极具情调的艺术气氛,必须对每一件精美的

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5篇

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5篇Museum Investigation Report

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5篇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 2、篇章2:上海博物馆文档 3、篇章3: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文档 4、篇章4: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 5、篇章5: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 篇章1:博物馆考察报告文档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 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 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 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 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 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 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xxx 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 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 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 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寻觅近代史上抗战英雄人物的身影 活动目的:通过小组成员亲自考察建川博物馆聚落,寻找抗战时期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 深入的了解和调查,从人物事迹的角度,更好地回顾抗战 时期心酸与荣耀并存的历史,并对当今社会进行反思。活动背景:在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贾国雄老师的号召下,在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热诚中,我们组选择共同前往成都市建川博 物馆进行历史实践考察,一更好地学习历史、了解身边的 历史,让历史学习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让历史学习为我 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知识和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2011年4月17日 活动地点: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 调查手段:实地考察各个博物馆,寻找并拍下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回校后通过网络和历史文献进一步进行学习;小组讨 论研究各代表性人物,并分组考察。 正文: 调研前对建川博物馆的了解:

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21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本着寻找近代史上英雄人物的有关资料,我们依次参观了以下几个展馆: 飞虎奇兵馆 该馆展示面积1382平方米,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单元“援华概述”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整体情况。第二单元“飞虎神兵”展示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这部分是本馆重点,展示内容共分为:飞虎队和陈纳德的简介、飞虎队的战斗、飞虎队的生活三个小部分。第三单元“友谊长存”通过展示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二战老兵举行的活动,纪念中美友好历史,见证中美友谊。 不屈战俘馆 该馆展示面积717平方米,通过大量的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运用压抑的色彩和厚重的材质,形象真实地展示因弹尽粮绝而被俘的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和悲惨遭遇;揭露了日军的虐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共2篇)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共2篇) 毕业考察报告 题目:于苏州园林的艺术探究 班级:广设101 姓名:季秀山 学号: 指导教师:倪鹏飞 完成日期: 013年10月26日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关于苏州园林的艺术探究 姓名:季秀山010061164 [文章摘要]苏州园林的艺术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和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园林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苏州园林的基础思想是二分合一,讲究与自然和谐共存。苏州园林的文化象征意义丰富,苏州园林的建筑体现出了整体性、抽象性、运动性,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对现代建筑在造型和结构方面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苏州园林文化造型艺术内涵 苏州古代园林 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

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苏州园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反映出的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骚客门留下的诗画墨迹,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苏州现代园林 在一个地方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我们不断发展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之中,苏州的园林文化也在不断地更新。虽然有时候很多人觉得与古代的精致和文化的底蕴和内涵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在布局方面上的巧妙和摆设方面的巧夺天工都如班门弄斧,但是,在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之中,苏州现代的园 林也有其独特的可取之处。由于苏州现代园林没有古代苏州园林那么的著名,所以很难找到有关于苏州现代园林的论述。因此就有鄙人通过对苏州现代园林的一些图片和资料来发表一下简陋卑劣的感言。 苏州园林的造型艺术 .廊的造型艺术 廊虽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建筑物,但造型很丰富,艺术造型很强。从廊的形式分,大致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波形廊等,从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结合的角度来考虑,又可分为沿墙走廊、空廊、楼廊、爬山廊、水廊、花廊、复廊等。

【2018-2019】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X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 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 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 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 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1X年2月 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 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 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 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 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 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 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 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 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 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 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 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 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建川博物馆调查实践报告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1301班 201330805021张妍活动目的:通过学院组织参观建川博物馆,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学习研究,透过文物找寻与历史息息相关的东西,感受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记忆。为以后了解历史、学 好历史做铺垫。 活动背景:在学院的组织下,我们旅历学院13级民族学班,文管班、文博班与历史班共同对建川博物馆进行历史实践考察,此次课程实习旨在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同 时了解更多的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历史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 知识,同时也为提高我们的调查实践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4月25日 活动地点:成都市建川博物馆 活动内容: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 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共18座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景区。是目前国内 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3件。这在国内民 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在集体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便开始自行参观博物馆,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飞虎奇兵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三寸金莲馆、正面战 场馆、红色年代瓷器馆、川军抗战馆这七个展馆。 我们最先进入的是正面战场馆,一进入馆中便可看见东北军地图。陈列着抗战时期中国军人穿的军大衣以及中国战士使用过的长枪、子弹。第一次近距离的 接触抗战时期的文物,心中还是有些激动的,透过橱窗看到士兵穿着的衣服,鞋 子,顿时拉近了我们与抗战时期的距离,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 了抗战的气息。 其次进入的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它以历史照片、资料、文献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 生动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八年敌后抗战的情况。走进馆中可以看到彭德 怀使用过的相机,聂荣臻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文件包等一系列文物。观看这些文物 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抗战时的气息,那种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那种为了国 家利益而放弃一切的精神。 然后我们就走进了飞虎奇兵馆,这个展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援华概述”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军援华的情况。第二部分展示的是陈纳德将 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这一部分也是本馆的重点。第三部分则主要表现中 美之间的友谊长存。展馆中有很多美军使用过的兵器,透过美军的武器可以看出 当时的美国还是十分先进发达的,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在当时的境况下能够取得抗 战的胜利实属不易,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刻。墙面上还悬挂着美军的照片。本展馆 也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友好关系的见证。 我们还参观了三寸金莲馆,馆内展现的大都是古时人们所穿的小脚鞋,这些鞋子都非常小,而且前脚掌非常尖,基本上没有脚掌,墙上挂着人们裹脚的图片, 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被裹脚的痛苦。听讲解员说,大概是在宋代以后裹脚才开始 兴盛,人们才以小脚为审美标准。而在唐代以前还都是大脚的。清朝灭亡以后, 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审美标准改变,也就不需要再裹脚了。看到照片上裹脚的示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

苏州拙政园园林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2年7月15日-7月20号 考察地点:苏州拙政园 考察内容:园林景观 考察目的: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 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 说到园林,大家一定会想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年暑假有幸到苏州游玩,特此以苏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拙政园作为这次的考察报告。 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一)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 (拙政园CAD平面图)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

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 (二)水体分析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拙政园中部现有水 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 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 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在 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

【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14129979.html,)/工作报告/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

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50509 博物馆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XX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1993 年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

幸福感。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

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苏州拙政园考察报告 篇一: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 苏州拙政园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和观察力 3、加强对园林的了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掌握能力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上独树一帜,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一)布局分析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

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岛屿山石相呼应,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 苏州拙政园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拙政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二)水体分析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通过人工的修饰,积成的水域就像湖泊一样。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在巧妙用“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漏景的造景手法,通过漏窗,可以观看到外面的长廊美景。漏景即通过花墙、漏窗,把墙外的景物透漏进来。漏景不仅从漏窗、花墙取景,还可通过漏屏风、漏隔扇、树枝、疏林、飘拂的柳丝中取景。拙政园中漏景手法的运用,使游客无处不能欣赏到美景,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水令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融为一体,简朴素雅,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编号:FS-DY-20900 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字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

(完整版)苏州园林调查报告

目录 一、卷首语 二、团队合照 三、团队介绍 四、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总结报告 五、苏州园林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之个人报告 苏州园林风貌及造园艺术…………………作者:袁雯菁苏州园林的现状……………………………作者:吴乃蕴苏州园林的破坏与保护……………………作者:柳叶苏州园林的开发与利用……………………作者:韩悦崎苏州园林的意义与价值……………………作者:杜晓芬苏州园林问卷调查总结及心得……………作者:徐雅婷六、苏州园林的美丽风貌(彩页) 拙政园…………………………………………彩页1~3 狮子林…………………………………………彩页4~6 留园……………………………………………彩页7~8 网师园…………………………………………彩页9~10 沧浪亭…………………………………………彩页11~12 (封面——烟雨江南;封底——沧浪美景)

团队介绍 团队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园林调查小分队指导老师:吕艳(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班主任)小组成员: 组长:袁雯菁(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 组员:吴乃蕴(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 柳叶(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 韩悦崎(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 杜晓芬(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 徐雅婷(历史文化与旅游系0801班) 团队实践目的: 苏州市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乡,气质婉约是它的特色,正因为苏州是这样的历史名城,才孕育了具有特色的苏州古典园林。 本次活动以记录苏州园林风貌为主要目的,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展示苏州的绝美风光,突显其旅游价值,同时记录苏州园林的破坏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园林的开发度,针对苏州园林的价值与意义,提出苏州园林更好的利用方案,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弘扬园林文化,使苏州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