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机(第2版)》李光友(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控制电机(第2版)》李光友(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控制电机(第2版)》李光友(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控制电机(2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光友等编著)

第1章 直流伺服电动机

1. 一台直流电动机,其额定电压为110V ,额定电枢电流为0.4A ,额定转速为3600r/min ,电枢电阻为50Ω,空载阻转矩015.0T 0=N ·m ,试问电动机的额定负载转矩是多少? 解: ,

=120 ,

2. 一台型号为55SZ54的直流伺服电动机,其额定电压为110V ,额定电枢电流为0.46A ,额定转矩为09

3.0 N ·m ,额定转速为3000r/min 。忽略电动机本身的空载阻转矩0T ,试求电机在额定运行状态时的反电动势a E 和电枢电阻a R 。

解:U= , ,

100

3. 伺服电动机型号为70SZ54,,V 110U U ,W 55P f N N ===效率m i n /r 3000n %,5.62N N ==η,空载阻转矩071

4.0T 0= N ·m 。试求额定运行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aN I ,电磁转矩e T ,反电动势aN E 和电枢电阻a R 。

解:

, ,

100 ,

4. 由两台完全相同的直流电机组成的电动机-发电机组。它们的励磁电压均为110V ,电枢绕组电阻均为75Ω。当发电机空载时,电动机电枢加110V 电压,电枢电流为0.12A ,机组的转速为4500r/min 。试求:(1)发电机空载时的输出电压为多少?(2)电动机仍加110V 电压,发电机负载电阻为1kΩ时,机组的转速为多少?

解:(1)

(2) 由 得, , =0.12A, n=4500r/min.

接负载时,U= ,

解得

Ф =4207r/min

5. 试用分析电枢控制时的类似方法,推导出电枢绕组加恒定电压,而励磁绕组加控制电压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并说明这种控制方式有哪些缺点?

答:磁场控制时电枢电压保持不变。机械特性是指励磁电压不变时电动机转速随电磁转矩变化的关系,即

= 。由公式可知,当控制电压加载励磁绕组上,

即采用磁场控制时,随着控制信号减弱, 减小,k 增大,机械特性变软。调节特性是指电磁转矩不变时,转速随控制信号变化的关系。由公式可知,n 与 为非线性关系,不利于精确调速。

6. 若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励磁电压下降,对电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电枢控制时,若励磁电压下降, 减小,k 增大,机械特性变软,始动电压变大。

7. 电枢控制的直流伺服电机,当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都不变时,电机轴上的负载转矩减小,试问这时电机控制电流a I 、电磁转矩e T 和转速n 都会有哪些变化?并说明由原来的稳态到达新稳态的物理过程。

答:励磁电压不变,可近似认为 不变。负载转矩减小时, 减小,由 得 减小,U= ,转速升高。

物理过程:负载转矩减小时,瞬时电磁转矩大于负载转矩,电动机加速,反电动势升高,电流下降,电磁转矩下降,直到新的转矩平衡后进入稳态。

8.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为什么是一条下倾的直线?为什么放大器的内阻越大,机械特性就越软?

答: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为

。当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均不变时,,

都是常数,转速 和电磁转矩 之间是线性关系,且随着电磁转矩 的增加,转

速 下降,因此机械特性是一条下倾的直线。放大器的内阻对机械特性来说,与电枢电阻是等价的,电阻越大,直线斜率

就越大,机械特性就越软。

9. 直流伺服电动机在不带负载时,其调节特性有无死区?调节特性死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有死区。

,死区电压与起始负载转矩,电枢电阻,励磁电压,电机结构有关。

10. 当直流伺服电机运行在电动机、发电机、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四个状态时,电磁转矩与转速的方向成什么关系?它们的能量流向有什么特点?

答:电动机:电磁转矩与转速方向相同,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电磁转矩与转速方向相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反接制动:电磁转矩与转速方向相反,电能和转子机械能转化为电机内部的热能。能耗制动:电磁转矩与转速方向相反。转子机械能转化为电机内部的热能。

11. 试述机电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

答: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励磁绕组加额定励磁电压,电枢加阶跃额定控制电压,转速从零升到理想空载转速的63.2%所需的时间。

12. 直流伺服电动机当转速很低时会出现转速不稳定现象,简述产生转速不稳定的原因及其对控制系统产生的影响。

答:电枢齿槽的影响,电枢接触压降的影响,电刷和换向器之间摩擦的影响。造成控制系统误差。

13. 一台直流伺服电动机带动恒转矩负载(即负载转矩保持不变),测得始动电压V 4U a0 ,当电枢电压为50V 时,其转速为1500r/min ,若要求转速达到3000r/min ,试问要加多大的电枢电压?

解: 由题意, , ,代入数据得U=96V

14. 一台直流伺服电动机,其额定电枢电压和励磁电压都为110V ,额定电枢电流为0.46A ,额定转速为3000r/min ,额定转矩为09.0 N ·m ,忽略空载阻转矩0T 。要求:(1)绘出电枢电压为110V 和80V 时的机械特性曲线;(2)当负载转矩为08.0 N ·m 电枢电压为80 V 时电机的转速;(3)对应于该负载和电压下的堵转转矩K T 和始动电压a0U 。

解:(1)由 得,

r/min

r/min

曲线略。

(2)

0.08=1806 r/min (3)

15. 已知一台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电枢电压V 110U a =,空载电流A 055.0I a0=,空载转速r/m

in 4600n 0=',电枢电阻Ω80R a =,试求:(1)当电枢电压V 5.67U a =时的理想空载转速0n 和堵转转矩K T ;(2)该电机若用放大器控制,放大器的内阻Ω80R =,开路电压V 5.67U i =,求这时的理想空载转速0n 和堵转转矩K T 。

解:(1) ,

r/min

(2)

r/min

第二章 交流感应伺服电动机

1.空心杯形转子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与笼型转子感应伺服电动机相比,在结构与原理上有何异同?

答:笼型转子感应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与普通笼型感应电动机相似,只是定子为两相绕组,并且为了减少转子的转动惯量,需做得细而长。空心杯型感应伺服电动机的定子分成外定子和内定子两部分。外定子部分与笼型转子感应伺服电动机相同,在铁心槽中嵌有空间相距90°电角度的两相交流绕组,而内定子铁心中一般不放绕组,仅作为磁路的一部分,以减少

主磁通磁路的磁阻。内、外定子之间有细长的空心转子装在转轴上,空心转子做成杯子形状,所以称为空心杯型转子。空心杯型和笼型感应伺服电机在原理上是相同的,杯型转子可以看做是导条数目非常多、条与条之间紧靠在一起、而两端自行短路的笼型转子。

2.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为什么必须足够大?转子电阻是不是越大越好?为什么?

答:为了得到尽可能接近线性的机械特性,并实现无“自转”现象,两相感应伺服电机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转子电阻。

转子电阻并非越大越好。如果转子电阻过大,会导致转子中的电阻损耗增加,电机的转矩减小,效率降低。

3.什么是“自转”现象?对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克服“自转”现象?为了实现无“自转”现象,单相供电时应具有怎样的机械特性?

答:两相感应伺服电机正常励磁,在控制电压作用下以一定转速运行,当无控制信号时,电机应该立即停转,若电机仍能以某一转速继续旋转,则会造成失控,称为“自转”现象。

为了克服“自转”现象,首先在设计上转子电阻必须足够大,以使正向旋转磁场产生最大转矩对应的转差率s m+>1;另外,在制造过程中还应该避免因工艺不良造成控制电压切除后的气隙磁场不是单相脉振磁场,而是稍有椭圆的旋转磁场。

为了实现无“自转”现象,单相供电时电机的合成电磁转矩在整个电动机运行范围内均应为负值,即在整个机械特性曲线上转速与电磁转矩符号始终相反,此时机械特性位于第二、四象限。

4.两相绕组有效匝数不等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若外施两相对称电压,电机中能否得到圆形旋转磁场?若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两相绕组的外施电压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对于两相绕组有效匝数不等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若外施两相对称电压,电机中不能得到圆形旋转磁场。若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两相电压的比值应等于两相绕组的有效匝90。

数比,且相位上相差

5.幅值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若有效信号系数αe由0变化到1,电机中的正序、负序磁动势的大小将如何变化?

答:在幅值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中,若有效信号系数αe为0,在满足无“自转”现象的条件下,电机转速为0,此时正、负序磁动势大小相等,合成磁动势为脉振磁动势;若有效信号系数αe为1,则合成磁动势为圆形旋转磁动势,即只有正序磁动势,负序磁动势幅值为零;若有效信号系数0<αe<1,则合成磁动势为椭圆形旋转磁动势,负序磁动势的幅

值小于正序磁动势幅值,并且随着有效信号系数αe的增大,负序磁动势的幅值逐渐减小。6.幅值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当有效信号系数αe≠1时,理想空载转速为何低于同步转速?当控制电压降低时,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为什么随之降低?

答:对于幅值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当有效信号αe小于1时,伺服电动机将产生椭圆形的旋转磁动势,气隙磁场为椭圆形旋转磁场。由于反向旋转磁场的存在,将会产生一个制动转矩。当正序旋转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与负序磁场产生的制动转矩相等时,合成电磁转矩等于0,对应于电动机的理想空载状态,相应的转速即为理想空载转速,显然这一转速低于同步速。

当控制电压降低时,有效信号系数变小,磁场的椭圆度变大,反向旋转磁场及相应的制动转矩增大,因此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随之降低。

7.幅值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有效信号系数αe=1时,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是多少?若采用幅值-相位控制,并按起动时获得圆形旋转磁场选择电容和控制绕组电压,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能否达到同步转速?为什么?

答:对于幅值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机,当有效信号系数αe=1时,理想空载转速等于同步转速。

对于幅值-相位控制的两相感应伺服电机,若按起动时获得圆形旋转磁场选择电容和控制绕组电压,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达不到同步转速。因为当电动机旋转后便成为椭圆型旋转磁场,由于反向旋转磁场产生的反向转矩的作用,理想空载转速将低于同步转速。

8.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为何常采用中频电源供电?

答:为了提高控制精度,希望伺服电动机的调节特性为线性。但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调节特性的线性度较差,只在转速很低(转速标么值很小)时近似为线性关系。因此为了使伺服电动机能工作在调节特性的线性范围内,应使其始终在较小的转速标么值下运行,这样,为了提高电机的实际运行转速,就需提高伺服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所以常采用中频电源供电。9.如何改变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转向? 为什么?

答:当控制电压相对于励磁电压的相位由滞后变为超前(或反之),电机的转向就会改变。这可以通过将控制绕组(或励磁绕组)的两端对调实现,对调后控制电压(励磁电压)反相,其与励磁电压(控制电压)相位的超前滞后关系随之改变。

10.机械特性非线性和有效信号系数大小对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动态性能各有何影响?

答:考虑机械特性的非线性,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转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已经不再呈指数函数关系,其动态性能将优于线性机械特性时。但由于实际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μ值不

超过0.2,因而忽略非线性对机电时间常数的影响造成的误差不超过22%,因此机械特性非线性对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动态性能的影响不大,其作用常可忽略。

有效信号系数对动态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有效信号系数的减小,控制电压降低,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动态性能会变差,当控制电压较小时,其过渡过程时间可延长约一倍。

11.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各是如何定义的?

答: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空载始动电压0s U :在额定励磁电压和空载情况下,使转子在任意位置开始连续转动所需要的最小控制电压。

(2)机械特性非线性度m k :在额定励磁下,将任意控制电压时的实际机械特性与线性机械特性在转矩2/k e T T =时的速度偏差n Δ与空载转速0n 之比的百分数定义为机械特性的非线性度。

(3)调节特性的非线性度v k :在额定励磁电压和空载情况下,当7.0=e α时,实际调节特性与线性调节特性的转速偏差n Δ与1=e α时的空载转速0n 之比的百分数定义为调节特性的非线性度。

(4)机电时间常数m τ:对伺服电动机而言,机电时间常数是反映电机动态响应快速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技术数据中给出的机电时间常数是用对称状态下的空载转速0n 代替同步转速按照下式计算所得00/1047.0k m T Jn =τ,式中T k0为对称状态下的堵转转矩。

12.何为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额定状态? 额定功率含义如何?

答:当电动机处于对称状态时,其输出功率是随转速变化的,当转速接近空载转速的一半时,输出功率最大,通常就把这个点规定为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额定状态。电机可以在这个状态下长期连续运转而不过热。这个最大的输出功率就是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13.一台两极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励磁绕组通以400 Hz 的交流电,当转速n =18000 r/min 时,使控制电压U c =0,问此瞬时:

(1) 正、反向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的速率(即转差率)为多少?

(2) 正、反向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所产生的转子电流的频率各为多少?

(3) 正、反向旋转磁场作用在转子上的转矩方向和大小是否一样? 哪个大? 为什么?

解:(1) 电机的同步速m in /r 240001

4006060=?==p f n s 转子导体相对于正向旋转磁场的转差率为 25.024000

1800024000=-=-=+s s n n n s 转子导体相对于反向旋转磁场的转差率为 220.25 1.75s s

n n s s n -++==-=-= (2) 正向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所产生的转子电流的频率为

Hz 10040025.0=?==++f s f

反向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所产生的转子电流的频率为

Hz 70040075.1--=?==f s f

(3) 不一样。正向旋转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与转子转向相同,反向旋转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与转子转向相反。在控制电压U c =0的瞬时,反向旋转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应大于正向旋转磁场产生的电磁转矩。这是因为对于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为了避免自转现象,转子电阻必须足够大,以使单相供电时正、反向旋转磁场产生的合成电磁转矩在整个电动机运行范围内为负值

14.有一台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已知归算到励磁绕组的转子电阻和励磁电抗为r r '=2X m ,若忽略定子绕组电阻和定、转子绕组漏抗,试计算采用幅值控制和幅值-相位控制并在起动时获得圆形旋转磁场两种情况下,它们的堵转转矩之比是多少?幅值-相位控制时电容容抗X Ca 应为X m 的多少倍?

解:由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在上述已知条件下,归算到励磁绕组的堵转电阻和电抗分别为

222255m r m r ck r m X r X r R r X ''==='+,2224255

m r m r ck r m X r X r X r X ''==='+ 若采用幅值-相位控制,并要求起动时为圆形旋转磁场,则励磁绕组应串联的电容容抗为

m r r r r ck ck ck Ca X r r r r X X R X ='=''+'=+=5.05

/2)5/2()5/(2222

设电源电压为U1,则幅值控制在堵转时的电流和电磁功率分别为

1

ck

r

I===

22

211

112

52

22

5

r

ck ck ck

r r

U r U

P I R

r r

'

==??=

''

幅值-相位控制在堵转时的电流和电磁功率分别为

1

2

ck

r

I

r

===

'

22

211

222

208

22

5

r

ck ck ck

r r

U r U

P I R

r r

'

==??=

''

堵转转矩的比值为

2

111

2

221

2

0.25

8

k k r

k k r

T P U r

T P U r

'

===

'

15.一台400 Hz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控制绕组和励磁绕组的有效匝数比k cf=1,当励磁绕组电压U f =110 V,而控制绕组电压U c=0时,测量励磁电流为I f =0.2A,若将I f中的无功分量用并联电容补偿之后,测得有功分量I fa =0.1A,试问:

(1) 电机的堵转阻抗R ck和X ck各等于多少?

(2) 如果采用幅值-相位控制,为在起动时获得圆形旋转磁场,应在励磁绕组中串多大电容? 若电源电压U1=110V,此时控制电压U c应为多大?励磁绕组电压U f为多少?

解:(1)由题意可知,堵转阻抗为550

2.0

110

=

=

=

f

f

ck I

U

当励磁电流为0.2A时,其有功分量为0.1A,因此有

5.0

2.0

1.0

cos=

=

=

f

fa

I

I

?

cos5500.5275

ck ck

R Z?

==?=Ω

sin5500.866476.3

ck ck

X Z?

==?=Ω

(2)为在起动时获得圆形旋转磁场,电容的容抗应为

1.

635

3.

476

3.

476

2752

2

2

2

=

+

=

+

=

ck

ck

ck

Ca X

X

R

相应电容值 6265.01

.635400210106

6=??==πωCa a X C μF 有效信号系数应为 476.3 1.732275

ck e ck X R α=== 相应地,控制绕组电压应为 11

1101.732190.51c e e cf U U U k αα'===?=V 电容电压为

635.1220V ca Ca U X ==

= 根据电压相量图,考虑到此时f U ?应领先1U ?90o电角度,故励磁绕组电压为

190.5f U ===V

可见,励磁电压与控制电压大小相等,相位差90o电角度

16.三相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中,为什么要在变频的同时变压?试画出通常采用的电压-频率协调关系,并说明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电压-频率关系。

答:在三相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过程中,通常希望电机的磁通近似保持不变。因为如果磁通减少,意味着电动机的铁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是一种浪费;如果磁通过分增加,又会使铁心饱和,引起定子电流励磁分量的急剧增加,导致功率因数下降,损耗增加,电机发热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过程中,需进行电压-频率协调控制,使电动机的电压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即必须在变频的同时变压。

通常采用的电压-频率协调关系如图所示,在基频以下采用恒压频比或带低频补偿的恒压频比控制,基频以上为恒压变频。

在三相感应电动机中,感应电动势E g =4.44fNk N1Φm ,

考虑到定子漏阻抗压降相对较小,若忽略其影响,则有定

子电压U s ≈E g =4.44fNk N1Φm ,这意味着若要使磁通Φm 近

似不变,电压应随频率成比例变化,即应采用恒压频比控

制。当计及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采用恒压频比控制时的转矩最大值会随着频率的降低而下降,低频时由于定子电阻压降的相对值较大,最大转矩下降较多,会影响电动机的带载能力。对于恒转矩负载,往往要求在整个调速范围内过载能力不变,因此希望变频运行时不同频率下的最大转矩保持恒定,为此通常需在低频时进行电压U s U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思考题是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1]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E 2. E 3. T 4. E 5. E 6. T 7. T 8. E 9. E 10. E 11. E 12. E 13. T 14. E 二、选择题 15. C 16. A 17. C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D 24. B 25. B 26. A 27. D 三、填空题 28.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29. D>C>A>B 30. 红红黄同离子效应31. K s°= (b(Ag+)/b°)2(b(CrO42-)/b°)2s = (K s°/4)1/3 33. 右34. 空轨道孤电子对35. HPO42-H[PtCl6]-SO42-[Fe(H2O)5OH]2+36. 5.68 10-10NH4+, H3PO4, H2S PO4, CO3, CN, OH, NO2-[Fe(H2O)5OH], HSO3-, HS-, H2PO4-, HPO4, H2O 四、问答题 38.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组成有何关系? 答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即随溶质的粒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而与溶液的组成(溶质的本性)无关. 39. 怎样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 答缓冲能力大小的衡量尺度为缓冲容量. 当缓冲组分比为1:1时, 缓冲溶液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40. 试讨论怎样才能使难溶沉淀溶解. 答若要使沉淀溶解, 就必有ΠB(b B/b°)νB< K s°, 因此, 必须必须设法降低饱和溶液中某一组

分的平衡浓度. 可以根据沉淀的性质, 利用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或配合反应等措施, 以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 41. 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将产生什么现象. (1)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Na 2CO 3. 答 根据同离子效应的原理,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变小. (2)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氨水. 答 加入氨水时, Ag +与NH 3生成了稳定的[Ag(NH 3)2]+, 使溶液中b (Ag +)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氨水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3)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HNO 3. 答 加入HNO 3时, CO 32-与HNO 3反应, 使溶液中b (CO 32-)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CO 32-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42. 试说明什么叫螯合物. 答 螯合物是指含有多齿配位体并形成螯环的配合物. 43. 酸碱质子理论与电离理论有哪些区别? 答 (a) 对酸碱的定义不同; (b) 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c) 酸碱反应的实质不同; (d) 适用的溶剂不同. 五、计算题 44. (1) 14.6% (2) 0.454 mol ?dm -1 (3) 0.54 mol ?kg -1 (4) 0.991 45. 186 g ?mol -1 46. 2327.53 Pa 326.4 kPa 47. (1) b (H +) = 9.4 10-4 mol ?kg -1 b (Ac -) = 9.4 10-4 mol ?kg -1 α = 1.88% (2) b (H +) = 3.5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α = 0.07% (3) b (H +) = 0.025 mol ?kg -1 b (Ac -) = 3.52 10-5 mol ?kg -1 (4) b (H +) = 1.76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48. 0.01 mol ?kg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在298K 时, 测定其pH 为5.0, 求: (1) 该酸的K a °和α; (2) 加入1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 K a °和α. 解: (1) pH = 5.0, b (H +) = 1 10-5 mol ?kg -1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1-1 10-5 1 10-5 1 10-5 52 8a 5 (110)1100.01110 K ---?==?-? 5110100%0.1%0.01 α-?=?= (2)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05-x x x K a ° = 1.0 10-8, (0.005-x ) ≈ x , 28a 1100.005 x K -==? b (H +) = 7.07 10-6 mol ?kg -1 pH = 5.15 6 7.0710100%0.14%0.005 α-?=?= 49. 计算20℃时, 在0.10 mol ?kg -1氢硫酸饱和溶液中: (1) b (H +), b (S 2-)和pH; (2) 如用HCl 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 = 2.00时, 溶液中的为S 2-浓度多少?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大气环境化学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污染物?说明其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若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两大类;若按形成过程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素化合物。主要按照化学组成讨论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主要来源和消除途径如下: (1)含硫化合物 大气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MSO3)和硫酸盐(MSO4)等。大气中的SO2(就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来说)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SO2约有50%会转化形成H2SO4 2-,另外50%可以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H2S主要来自动植物机或SO 4 体的腐烂,即主要由植物机体中的硫酸盐经微生物的厌氧活动还原产生。大气中H2S主要的去除反应为:HO +H2S→H2O+ SH。 (2)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存在的含量比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亚氮(N O)、一氧化氮 2 )。主要讨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用通式(NO)和二氧化氮(NO 2 NO x表示。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含氮污染物,它们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NOx最终将转化为硝酸和硝酸盐微粒经湿沉降和干沉降从大气中去除。其中湿沉降是最主要的消除方式。 (3)含碳化合物 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有机的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 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CO的人为来源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土壤吸收(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与HO自由基反应被氧化为CO2。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第8章思考题及习题8参考答案 一、填空 1、AT89S51的串行异步通信口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答:全双工。 2. 串行通信波特率的单位是。 答:bit/s 3. AT89S51的串行通信口若传送速率为每秒120帧,每帧10位,则波特率为 答:1200 4.串行口的方式0的波特率为。 答:fosc/12 5.AT89S51单片机的通讯接口有和两种型式。在串行通讯中,发送时要把数据转换成数据。接收时又需把数据转换成数据。 答:并行,串行,并行,串行,串行,并行 6.当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时,为减小波特率误差,使用的时钟频率为 MHz。答:11.0592 7.AT89S51单片机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中,和的波特率是可调的,与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有关,另外两种方式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答:方式1,方式3 8.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方式。答:方式1。 9.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答:相同的。 10.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答: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二、单选 1.AT89S51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时,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 A. 方式0 B.方式1 C. 方式2 D.方式3 答:A 2. 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

A.TCON B.PCON C. TMOD D.SCON 答:D 三、判断对错 1.串行口通信的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对 2.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的内容是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的。对 3.串行通信方式2或方式3发送时,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错 4.串行通信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对 5.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对 6. 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固定的,为fosc/32。错 7.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时,一定要占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错 8.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讯时,定时器方式2能产生比方式1更低的波特率。错 9. 串行口的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只有1个单元地址,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寄存 器。对 四、简答 1.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接收方是如何知道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的? 答:实质就是如何检测起始位的开始。当接收方检测到RXD端从1到0的负跳变时就启动检测器,接收的值是3次连续采样,取其中2次相同的值,以确认是否是真正的起始位的开始,这样能较好地消除干扰引起的影响,以保证可靠无误的开始接受数据。 2.AT89S51单片机的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 有3种帧格式,方式2和3具有相同的帧格式;方式0的发送和接收都以fosc/12为固定波特率, 方式1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方式2的波特率=2SMOD/64×fosc 方式3的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 3.假定串行口串行发送的字符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校验位、1个停止位,请画出传送字符“B”的帧格式。 答:字符“B”的ASCII码为“42H”,帧格式如下:

第2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2章 负荷计算 2-1 什么叫负荷曲线?有哪几种?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 答:负荷曲线是表征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动情况的一种图形,反映了用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 负荷曲线按负荷的功率性质不同,分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曲线;按时间单位的不同,分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按负荷对象不同,分用户,车间或某类设备负荷曲线。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有: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平均负荷和负荷系数。 2-2 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叫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叫负荷系数? 答: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指负荷以年最大负荷max P 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这段时间就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年最大负荷max P 指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为防偶然性,这样的工作班至少要在负荷最大的月份出现2~3次)30分钟平均功率的最大值,因此年最大负荷有时也称为30分钟最大负荷30P 。 负荷系数L K 是指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 2-3 什么叫计算负荷?为什么计算负荷通常采用30min 最大负荷?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有何意义? 答:计算负荷是指导体中通过一个等效负荷时,导体的最高温升正好和通过实际的变动负荷时产生的最高温升相等,该等效负荷就称为计算负荷。 导体通过电流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大约为(3~4)τ,τ为发热时间常数。对中小截面的导体,其τ约为10min 左右,故截流倒替约经 30min 后达到稳定温升值。但是,由于较大截面的导体发热时间常数往往大于10min ,30min 还不能达到稳定温升。由此可见,计算负荷 Pc 实际上与30min 最大负荷基本是相当的。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计算负荷的确定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的选择是否合理。计算负荷不能定得太大,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过大而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计算负荷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选择的电气设备和导线电缆将会长期处于过负荷运行,增加电能损耗,产生过热,导致绝缘体过早老化甚至烧毁。 2-4 各工作制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如何确定? 答:长期工作制和短期工作制的设备容量就是该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即Pe=PN 。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 2-5 需要系数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有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并不等于其设备容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比值关系,因此需要引进需要系数的概念,即: c d e P K P =。 式中,Kd 为需要系数;Pc 为计算负荷;Pe 为设备容量。 形成该系数的原因有: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是指输出容量,它与输入容量之间有一个平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错) 答:错。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旋转椭球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2.设A点的横坐标Y=19779616.12,试计算A点所在6o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相距多远? 答:A点在6°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6N-3=6*19-3=111° 求A点自然值:用通用值减去带号19再减500km,也就是:779616.12m-500km=779616.12-500000=229616.12m>0 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相距229616.12m 3.靠近赤道某点的经度为116o 28′,如以度为单位按赤道上1o为111km弧长估算,试问该点分别在6o带和3o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6°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该点在中央子午线西边,经差是117°-116o 28′=0°32′=0.5333333333333333°相距中央子午线距离是:111*0.5333333333333333=59.2km 向西移500km后坐标是:500km-59.2km=440.8km=440800m 该点横坐标通用值是:20440800m 2)求该点在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因此,坐标是一样的,只是带号不同 则3°带中横坐标通用值为:39440800m 4.某地的经度为116°23′,试计算它所在的6o带和3o带带号,相应6o带和3o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带号N=int(116o 23′/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2)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3’-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

现代移动通信蔡跃明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_2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 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典型电波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 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 2 自由空间中距离发射机距离为d 的无线接收功率与那些因素有关服从什么规律 答:距发射机d 处天线的接收功率,其数学表达式( Friis 公式)为: 其中,Pt 为发射功率,亦称有效发射功率; Pr(d)是接收功率,为T-R 距离的幂函数;Gt 是发射天线增益;Gr 是接收天线增益;d 是T-R 间距离;L 是与传播无关的系统损耗因子;λ为波长。其规律是: —与2 d 成反比→距离越远,衰减越大。 —与2λ成正比(与f 2成反比)→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3 设发射机天线高度为40m ,接收机天线高度为3 m ,工作频率为 1800MHz ,收发天线增益均为1,工作在市区。试画出两径模型在1km 至20km 范围的接收天线处的场强。(可用总场强对E 0的分贝数表示),并给出距离发射机距离d 处的无线接收功率的规律。 解: 40,3,1800t r h m h m f MHz d d d ===∴?==反射波与直射波的路径差为 因为)(??-+=j Re 1E E 0又因为18001501;f MHz MHz R =>=-所以有 ])37(1)43(1[12])37(1)43(1[222222d d d d d d c f d +-+=+-+=?=?ππλπ ? 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1(Re 1E E ])37(1)43(1[20022d d d j j e E +-+-?--=+=π?)( L d G G P d P r t t r 222)4()(πλ=

第1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汇总

第11章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11-1.节约电能有何重要意义? 答:节约电能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节约电能可以节约煤炭、水力、石油等一次能源,使整个能源资源得到合理使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并能减轻能源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紧张程度。 2.节约国家的基建投资。 节约电能可以节约国家用于发电、输配电及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投资,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利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节约电能可以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积累资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推动企业用电合理化。 节约电能可以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速设备改造和工艺改革,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11-2.什么叫负荷调整?有哪些主要调整措施? 答:根据供电系统的电能供应情况及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安排各类用户的用点时间,以降低负荷高峰,填补负荷的低谷(即所谓的“削峰填谷”),充分发挥发、变电设备的潜能,提高系统的供电能力。 负荷调整的主要措施: ①同一地区各厂的厂休日错开; ②同一厂内各车间的上下班时间错开,使各个车间的高峰负荷分散; ③调整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用点时间,使它避开高峰负荷时间用电,做到各时段负荷均衡,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负荷系数和功率因数,减少电能的损耗。 ④实行“阶梯电价+分时电价” 的综合电价模式。“阶梯电价”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电价逐级递增。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时段,各时段电价不同,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11-3.什么叫经济运行?什么叫变压器的经济负荷? 答:经济运行是指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功损耗最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设备运行方式。 变压器的经济负荷,就是应满足变压器单位容量的综合有功损耗△P/S 为最小值的条件。即d(△P/S)/dS=0,可得变压器的经济负荷为 00.q ec T N K q N P K Q S S P K Q ?+?=?+? 11-4.什么叫电压偏差?对电动机、电光源有什么影响? 答:电压偏差是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数表示,即 100%?-=?N N U U U U

电机学课后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电机学》各章练习题与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1 变压器是怎样实现变压的?为什么能够改变电压,而不能改变频率? 答: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变压的。变压器的原、副绕组交链同一个主磁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dt d N e φ =可知,原、副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当原、副绕组匝数21N N ≠时,副边电压就不等于原边电压,从而实现了变压。因为原、副绕组电动势的频率与主磁通 的频率相同,而主磁通的频率又与原边电压的频率相同,因此副边电压的频率就与原边电压的频率相同,所以,变压器能够改变电压,不能改变频率。 1.2变压器一次绕组若接在直流电源上,二次侧会有稳定的直流电压吗,为什么? 答:若一次绕组接直流电源,则铁心中将产生恒定的直流磁通,绕组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二次侧不会有稳定的直流电压。 1.3变压器铁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0.35mm 厚、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成? 答:变压器铁心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主磁路,同时也是绕组的机械骨架。采用导磁性能好硅钢片材料是为了提高磁路的导磁性能和减小铁心中的磁滞损耗,而用薄的(0.35mm 厚)表面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为了减小铁心中的涡流损耗(涡流损耗与硅钢片厚度成正比)。 1.4 变压器有哪些主要部件,其功能是什么? 答: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是器身,即铁心和绕组。铁心构成变压器的主磁路,也是绕组的机械骨架;绕组构成变压器的电路,用来输入和输出电能。除了器身外,变压器还有一些附属器件,如绝缘套管、变压器油、油箱及各种保护装置等。 1.5 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是怎样定义的? 答:变压器一次绕组加额定电压,二次绕组空载时的端电压定义为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 1.6 双绕组变压器一、二次侧的额定容量为什么按相等进行设计? 答:变压器传递电能时,内部损耗很小,其效率很高(达95%以上),二次绕组容量几乎接近一次绕组容量,所以双绕组变压器的一次、二次额定容量按相等设计。 1.7 变压器油的作用是什么? 答:变压器油既是绝缘介质,又是冷却介质,起绝缘和冷却作用。

第4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Word版

第4章思考题与习题 4.1 什么是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电路?各有何特点? 答:按照逆变电路直流侧电源性质分类,直流侧为电压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为电流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2)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其波形接近于三角波或正弦波。 (3)当交流侧为阻感性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二极管。 (4)逆变电路从直流侧向交流侧传送的功率是脉动的,因直流电压无脉动,故功率的脉动是由交流电压来提供。 (5)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中,负载为电动机时,如果电动机工作在再生制动状态,就必须向交流电源反馈能量。因直流侧电压方向不能改变,所以只能靠改变直流电流的方向来实现,这就需要给交—直整流桥再反并联一套逆变桥。 电流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直流侧串联有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直流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高阻抗。 (2)因为各开关器件主要起改变直流电流流通路径的作用,故交流侧电流为矩形波,与负载性质无关,而交流侧电压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角的不同而不同。 (3)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因电流不能反向,故可控器件不必反并联二极管。 (4)当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且负载为电动机时,若交—直变换为可控整流,则很方便地实现再生制动。 4.2 电压型逆变电路中的反馈二极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电压型逆变电路中,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当输出交流电压与电流的极性相同时,电流经电路中的可控开关器件流通,而当输出电压与电流极性相反时,由反馈二极管提供电流通道。 4.3为什么在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可控器件上要串联二极管? 解:由于全电路开关管采用自关断器件,其反向不能承受高电压,所以需要在各开关器件支路串入二极管。

最新现代移动通信 蔡跃明 第三版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chapter_3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 1. 组网技术包括哪些主要问题? 答:(1)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区域覆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支撑网络有序运行的要素; (4)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 (5)无线资源的有效共享。 2. 为何会存在同频干扰?同频干扰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答: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在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超外差接收机经放大、变频而落在中频通带内,接收系统无法滤出无用信号,从而产生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会带来的问题:影响链路性能、频率复用方案的选择和系统的容量限制等问题 3. 什么叫同频复用?同频复用系数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同的频率,这称为同频复用。 影响同频复用系数的因素有:一个区群(簇)中小区的个数(区群的大小),小区的大小,形状等。 4. 为何说最佳的小区形状是正六边形? 答:小区形状的设计要求:小区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为圆形,不能无空隙、无重叠的覆盖整个区域。在考虑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区是一个多边形。满足无空隙、无重叠条件的小区形状有三种: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而在服务区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正六边形小区的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用它覆盖整个服务区所需的基站数最少,也就最经济。 5. 证明对于六边形系统,同频复用系数为22Q N i j ij ==++。 证明:同频复用系数Q 的定义为在同频些小区距离)(D 与小区半径)(R 的比值。 同频小区的距离也就是两个同频小区的中心距离,对于正六边形系统它是这样确定的,从一个小区的中心出发,沿着一边的中垂线数i 个小区,在向顺时针转060再向前数j 个小区,起点和终点的两个小区的距离就是同频小区的距离。由余弦定理可得 R ij j i D )(322++=,又因为ij j i N ++=22 所以N R R N R D Q 33=== 即得证。 6. 设某小区移动通信网,每个区群有4个小区,每个小区有5个信道。试用分区分组配置法完成群内小区的信道配置?(见书上15,16页和6页)

第三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二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3章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两性物质?各举例说明。 答: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都是酸;如HAc、HCI、NH4+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NH3、F-、CO3 2_, 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例如HCO3-、H2PO4-。 2.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 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

3?判断下面各对物质哪个是酸?哪个是碱?试 按强弱顺序排列起来。 HAc , Ac「;NH3 , NH4+;HCN, CN「;HF, F-; H3PO4, CO3 2" 答:酸:H3PO4 HF HAc HCN NH4+ 碱:CO3 2- NH3 CN- Ac- F- 4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1) H3PO4—Na2HPO4; (2) H2SO4-SO42-; (3) H2CO3-CO32-;( 4)HAc-Ac- 答:属于共轭酸碱对是(4) HAc-Ac - 5.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一,NH 4+, HPO42-, HCO3-, H2O,苯酚。 答: HPO42-, NH3 , PO43- , CO32- , OH - , C6H5O-6 .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 HC2O4-, HPO42-, HCO 3-, H2O, C2H5OH。 答:H3PO4, H2C2O4, H2PO4-, H2CO3, H3O+, C2H5OH2+

《液压传动》第2版_课后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液压传动课后答案

第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 1.1 液体传动有哪两种形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被称之为液体传动。按照其工作原理的不同,液体传动又可分为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其中液压传动是利用在密封容器内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而液力传动则的利用液体的动能来传递动力的。 1.2 什么叫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是什么? 答: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的传动方式被称之为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是液体。 1.3 液压传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1)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是指能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为液压能的装置,它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 (2)控制调节装置:其作用是用来控制和调节工作介质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执行元件和工作机构的工作要求。 (3)执行装置: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工作介质的推动下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转速),输出一定的功率以驱动工作机构做功。 (4)辅助装置:除以上装置外的其它元器件都被称为辅助装置,如油箱、过滤器、蓄能器、冷却器、管件、管接头以及各种信号转换器等。它们是一些对完成主运动起辅助作用的元件,在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对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指传动液体,在液压系统中通常使用液压油液作为工作介质。 1.4 液压传动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1)与电动机相比,在同等体积下,液压装置能产生出更大的动力,也就是说,在同等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即:它具有大的功率密度或力密度,力密度在这里指工作压力。 (2)液压传动容易做到对速度的无级调节,而且调速范围大,并且对速度的调节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 (3)液压传动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便于实现频繁换向。 (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过载保护,能实现自润滑,使用寿命长。 (5)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可以很方便地对液体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并能很容易地和电气、电子控制或气压传动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复杂的运动和操作。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答:缺点:(1)由于液压传动中的泄漏和液体的可压缩性使这种传动无法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泄漏损失、摩擦损失等),因此,传动效率相对低。 (3)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不宜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