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点的比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点的比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点的比较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交通运输点的比较

一、知识讲解

二、经典高考试题

1.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甘德国际机场是北大西洋航线的必经之地,且是飞机飞离北美洲飞往欧洲的最后补给点,也是从欧洲飞达北美洲后第一个补给点,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故C正确。第(2)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且单位距离油耗减少,飞机携带的燃油足以满足横跨大西洋的需要,而不需要中途在甘德国际机场补给,故该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故D正确。

答案(1)A(2)D

2.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问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10分)

解析港口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包括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和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等。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

三、跟踪训练

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岸线

C.城市

D.社会经济

2.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

A.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B.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

C.节省福建沿海城市物流运输成本

D.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速度

兰新高铁(左图)于2014年12月底建成通车,右图为兰新高铁新疆段某防护措施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实现兰新高铁取道西宁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技术因素

C.政治因素

D.自然因素

4.下列叙述不是兰新高铁建设的意义的是

A.加快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C.增加西北地区旅游景观类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D.巩固国防安全,保障边疆稳定

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至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6.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

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

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7.京广高速铁路沿线

A.地势平坦,无需修筑隧道

B.跨越江河,施工难度较大

C.城市众多,选线时需绕行

D.干旱影响大,洪涝影响小

8.京广高铁的建设,最有可能促进沿线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C.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9.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如果在湘江上建一河港,最适合的地点是

A.M处的东岸

B.N处的北岸

C.M处的西岸

D.N处的南岸

下图为对应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1月和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循环7月比1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丁处河岸流水堆积作用最显著

D.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11.图中P处以南海岸线曲折适宜建港,但目前少大港,其原因可能是

A.有河流注入,泥沙堆积严重

B.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C.山脉紧逼海岸,经济腹地小

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

秦直道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的古代交通运输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南起咸阳,循子午岭山脊北行,直抵边关重镇九原郡,宽约50米,长约700千米,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虽历经2 000年风雨,多处路面仍保存完好,坚硬的夯土层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结合上图,分析秦王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直道的主要目的是

A.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B.巩固边防,加强国家的集权管理

C.促进陕、甘、宁、内蒙古等省区的社会经济交流

D.开发河套地区的土地资源

13.清嘉庆年间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可见,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如今,部分完整的路段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下列关于秦直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达性特征显著,说明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小

B.沿线地区荒漠成片,风沙肆虐

C.秦直道的功能基本没有变化

D.交通和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其荒废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1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二、综合题

16.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深铁路北起福建省厦门市,向南经漳州、潮汕地区至深圳,北接福厦铁路和在建的龙厦铁路,并与既有的鹰厦铁路相通,南连广深铁路和在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城际和深茂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杭(州)甬(宁波)深(圳)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纵线全程贯通后,将大大缩短浙江、福建、广东间的铁路运输距离,贯通中国经济“引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对带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将极具意义。

材料二

(1)下列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B.建设厦深铁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D.有利于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2)简述厦门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各写一点)。

(3)决定厦深铁路修建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厦深铁路的修建可从哪些方面促进厦门港口的发展?

参考答案

1.D

2.D

【解析】

1.海西沿海铁路的修建主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需求量的增加是该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而地形等自然条件一般是影响铁路修建的难度和成本。故选D。

2.海西铁路与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方向没有重合,也就起不到环节运输压力的作用,A、B错;原本附件沿海可能主要靠海运(或公路)运输,速度较慢,该铁路的修建加快沿海港口物流,C错,D正确。

3.B

4.C

【解析】

3.考虑交通建设时,技术是保证、发展经济是目的。题干中“实现”兰新高铁取道西宁的主要因素,考查的是途径青藏高寒区时的技术保证,故选B。

4.兰新高铁建设可以加快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巩固国防安全,保障边疆稳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不能增加西北地区旅游景观类型,故答案选C。

5.B

6.D

【解析】

5.读图,①是京沪高铁,位于平原地区,以桥代路主要是减小铁路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少占耕地,A错。②是杭州湾大桥,位于海湾水面上,目的是为了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距离,B对。③是贵州清水河大桥,经过喀斯特地貌区,是为了减小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C错。④是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则是为了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错。

6.结合前面分析,京沪高铁经过水乡地区,不利因素是河湖众多,A错。杭州湾,C错。青藏地区生态脆弱,高寒缺氧,冻土广布,D对。

7.B

8.D

【解析】

7.京广高铁经过我国众多的大江大河,穿过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施工难度较大,洪涝、干旱对沿线地区影响都较大。

8.京广高铁大大提高了运营的速度,有利于沿线地区商业、旅游业的发展。9.A

【解析】

河港的选址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河流的凸岸沉积作用强,船只靠岸易搁浅;凹岸侵蚀作用为主,不易淤积,水深,适合停靠船只。图中只有M处的东岸既处于凹岸,也有便利的铁路交通。

10.C

11.C

【解析】

10.由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南半球40°--60°的属于西风带控制区,但是由于,西侧为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得该区域东部地区形成雨影区,降水少,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也是热季相对较水多,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河流的补给形式有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因而B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发育的是草原和荒漠。

11.海港建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一是港湾,避风效果好;二是水深,便于船只进出和停泊;三是港区平坦开阔,利于筑港,由此可见C正确。12.B

13.D

【解析】

12.从历史背景及直道经过地区分析,因地域辽阔,沿线地区人口稀少,所以主要目的不是经济的发展和开垦土地资源,而交通不便,难以对边疆地区进行管理,所以直道的修建可以巩固边防,加强国家的集权管理。故选B。

13.沿途地势起伏大,且气候干燥,风沙严重,所以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直道所经过地区荒漠很少;历史上因交通线路较少,直道对联系南北有非常重要的功能,随着交通的发展,交通线路的增多,直道的功能逐渐减弱;因交通和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使直道的交通流量减少,所以是其荒废的主要原因。故选D。14.D

15.B

【解析】

14.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A错误;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B错误;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错误;铁路修建要尽量少穿等高线,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的,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

15.读图可知,兰新铁路在图示区域没有经过主要城镇,故选B。

16.(1)D(2分)

(2)纬度较低,港湾终年不冻;海湾内风浪小;港口经济腹地宽广;港口配套的铁路、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完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各答1点,1点2分,共4分)。

(3)社会经济因素(2分);提高厦门港口周围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扩大厦门港口的经济腹地(服务范围),促进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写出两点得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1)厦深铁路所经过地区,并非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故D项错误。(2)影响港口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陆域和水域分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城市的依托和经济腹地方面分析。(3)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铁路建设主要改善港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运输能力体现

运输能力 一、车队情况 1、公司现有车队情况 2、车队管理制度 2.1货运车辆与司机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 1)车辆由公司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公司根据司机全年工作表现,从司机产值、安全行车、维修费用、服务态度、客户意见等各方面全面考虑,对表现好的司机给予奖励,对表现差的司机按公司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司机必须积极参加安全学习会,进一步落实各项交通安全措施,加强安全行车意识。 2)车辆由公司指定驾驶员专用,其它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驾驶,专车司机不能将车转借他人或其他单位使用,如有违反扣罚200元,造成后果由司机本人承担。 3)车辆除执行运输任务外,未经批准不得随便驶离指定的停车场,包括不得私自开车回家和办私事,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将车辆开回指定的停车场,不准起动发动机在车内睡觉和卸货,以上如发现第一次扣罚一百元并追究责任,重犯要从严处罚。 4)车辆进出仓库或厂区,均要遵守有关纪律、制度 5)司机每天按时上班(早上8时30分),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当天零时后收车者),不得无故旷工、迟到、早退。请假要事先通知管理人员,经批准后方可休息。否则,报公司从严处理。 6)司机执行运输任务时,在外遇特殊情况或不幸发生事故,不论在何时何地必须马上通知公司领导或公司管理人员。 7)司机报销过桥(路)费等必须要做到如实反映,不得弄虚作假、虚开发票收据,如发现经核实后要从严处理。 8)司机对待客户要文明有礼,努力提高服务素质。 9)在运输途中私自携带他人上车的,第一次罚款50元,重犯者从严处罚。 10)晚上私自提前休息的每次罚款50元,重犯者从严处罚。 11)对在工作时间内穿拖鞋或不穿上衣等影响公司形象的司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好! 我是王淑芳,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高中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 一、分析教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与其他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工业及聚落、商业密切相关。因此教材在讲授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后,安排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要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发展的趋势;二是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及其影响因素。 二、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特点和变化趋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区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能够运用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分析具体交通线的布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有关图片和材料,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通过生活实例的例举和练习,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增强学生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根据所需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复习题 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 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 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 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 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 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 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 间对区间通过能力的 影响将技术作业停车 站设在一个运行时分 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 车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 间两端车站时所需的 运行时分称为区间纯 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 制区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 车流接近平衡,但因上 下行列车牵引重量相 差悬殊,因而造成上下 行方向列车数有显着 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 向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 时间,主要决定于工程 项目、工程复杂程度、 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劳 动组织和施工机械化 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 用区段通过能力的运 行图是平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 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 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 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前 部时,必须规定摘挂补 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 段,当补机挂于列车后 部时,仅需规定连挂补 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和分析法。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数目。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法有两种,或是增加轴数或是增加轴重。22.在既有线上提高货物列车重量主要应发展大型货车。 23.客货运量的增长态势一般是连续型的,而铁路通过能力和输送 能力水平的提高一般 是离散型的。 24.增加行车密度主要 途径在于提高货物列 车运行速度、缩小列车 间隔时间、缩短区间长 度和增加区间正线数 目。 25.在客货运输密度均 较大的干线上,宜采用 的重载列车模式是整 列式。 26.除划一重量标准 外,我们有时还采用区 间差别重量标准、区段 差别重量标准和平行 重量标准。 27.我国目前电气化铁 路普遍采用的供电方 式是单边供电。 28.为减少牵引供电系 统对邻近通信线路的 影响,一般采用的供电 方式为BT。 29.通常把变压器容量 分为三个概念,即计算 容量、校核容量和安装 容量。 30.按车场位置不同, 区段站基本布置图分 为三种,即横列式区段 站、纵列式区段站和客 货纵列式区段站。 31.直接妨碍时间比较 直观,计算简单,可将 其列入道岔组占用时 间表。 32.下列会增加咽喉道 岔组空费时间的是咽 喉区平行进路多。 33.在同类列车的交叉 中,最为严重的是到达 进路之间。

机电运输提升能力计算

机电提升运输系统能力核定 机电科 二〇一〇年六月一日

副立井提升机能力核定 一、副立井概况 矿副立井提升机选用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生产的JKD4╳4Z型多绳摩擦式塔式提升机,自2004年10月投入使用,担负着全矿人员、矸石、材料、大小型设备的提升任务。 副立井提升高度378.5m。提升容器采用一对特制的一宽一窄多绳罐笼,罐笼自重均为20598kg,钢丝绳为4根首绳、2根尾绳,宽罐主要完成全矿人员、矸石、材料、大小型设备的提升运送任务,窄罐主要作为平衡罐仅用作升降人员。 提升机摩擦轮直径4000mm,最大静张力720KN,最大静张力差180KN,配用上海电机厂生产的ZKTD215/63型,1000KW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额定电压660V,额定电流1830A,励磁绕组额定电压110V,额定电流168A,电机最大转速38r/min,采用电机与滚筒直连的方式,电控部分采用上海煤科院设计的以西门子S7-300型PLC为核心的提升机控制系统,电机电枢部分由两台西门子6RA70-95-4KV62型直流调速装置并联驱动,电机励磁部分由一台西门子6RA70-75-6DS22型直流调速装置驱动。制动系统采用盘形闸制动,盘形闸压力12MPa,绞车房有两台液压站控制盘形闸,一用一备。提升机具有完善的信号系统,绞车房、井口和井底各有一台信号箱,井底信号必须经井口转发才能到达绞车房,且信号与罐笼到位、安全门、摇台闭锁。井口和井底各有一套操车系统,可自动控制矿车进出罐笼,并且与罐笼到位闭锁。提升机各种保护齐全。

二、副立井主提升机各设备参数

三、计算牵引力依据: 1、副立井绞车电机型号ZKTD215/63,功率1000KW,额定转速38r/min。 2、连接方法:低速直联。 3、滚筒直径4米,允许最大静张力720KN,最大静张力差180 KN; 4、钢丝绳型号40ZBB6V×37S+FCSS,直径40mm,单位重量6.80Kg/m,破断力1260.36KN; 5、制动采用盘型闸制动,制动力矩691KN·M。 四、根据以上条件计算副立井主提升绞车允许最大静张拉力差。 1、根据电机转速、滚筒直径,计算钢丝绳线速度,根据电机轴功率计算允许最大牵引力,电机和滚筒直联,传动效率为100%:v=(38×3.1415926×4)/60=7.958m/s≈8m/s F1全速=1000/(8×100%)=125.00KN F1提物=1000/(8×80%)=156.25KN F1提人=1000/(8×60%)=208.33KN F1提大件=1000/(8×40%)=312.50KN 2、滚筒最大静张力差F2=180KN; 3、根据钢丝绳破断力和安全系数不小于7(《规程》第401条)计算最大牵引力 F3=1260.36 ×4/7=720. 21KN 4、根据盘型闸制动力矩691KN·M,和安全系数不小于3(《规程》第432条)计算 F4=691/(3×2)=115.12KN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 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 5、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6、公路选线一般方法:1.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2.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 3.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 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7、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2.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3.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8、汽车站的区位要求:1.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2.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3.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 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9、航空港的区位要求:1.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 2.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 3.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 4.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复习 题 一、以下知识点可以出单项选择题 1.铁路运输能力包括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车站通过能力主要取决于到发线数量。 3.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概念,即现有通过能力、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 5.一般情况下,通过能力大于或等于输送能力。6.一般情况下,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和设计通过能力时,后备通过能力约为设计行车量的10%~20%。7.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作业是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8.下列哪项不一定能减少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对区间 通过能力的影响将技术作 业停车站设在一个运行时 分最小的区间所相邻的车 站。 9.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 端车站时所需的运行时分 称为区间纯运行时分。 10. T周最大的区间是限制区 间。 11.当铁路区段上下行车流 接近平衡,但因上下行列车 牵引重量相差悬殊,因而造 成上下行方向列车数有显 著差别时,行车量大的方向 称为优势方向。 12.必要的最小“天窗”时 间,主要决定于工程项目、 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 业过程、劳动组织和施工机 械化水平。 13.能保证最充分地利用区 段通过能力的运行图是平 行运行图。 14.会车间隔时间的作业是 发生在同一个车站上。 15.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 补机挂于列车前部时,必须 规定摘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6.在使用补机的地段,当 补机挂于列车后部时,仅需 规定连挂补机的停站时间。 17.计算非平行运行图区间 通过能力的方法有图解法 和分析法。 18.下列能提高区间通过能 力的措施是增加区间正线 数目。 19.内燃机车构造复杂,单 位成本和电力机车相比要 高。 20.在运量适应图中,每种 措施所能掌握的运量都是 逐年下降的,这是因为旅客 列车的开行对数增加。 21.发展大型货车的可行办

【道路运输】通行能力计算

下面只是相关的计算方法只是要寻找更为专业只是还是要看专业书籍的。 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p=3600/ti(3.2.1-1)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c·Np(3.2.1-2)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Npb=3600Nbt/(tf(ωpb-0.5))(3.2.2-1)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m));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3.2.2-2)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 αb——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一、副斜井提升绞车计算: 1、已知条件: (1)绞车参数: 绞车型号:JK-2×1.5型矿井提升机电机型号:YR355L1-8电机功率:220KW 钢丝绳直径:24.5mm最大静张力:60KN(2)钢丝绳规格: 绞车钢丝绳直径:24.5mm钢丝绳每米重量:P=1.57Kg钢丝绳破断拉力:398.7KN 副斜井长:L=530m巷道最大倾角:β=25°矿车的阻力系数:f1=0.03钢丝绳的阻力系数:f2=0.3斜巷提升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6.5G0—1t箱式矿车自重0.5T G1—1t箱式矿车最大载量1T2、JK-2×1.5绞车运输能力计算(1)绞车提升最大物件的重量根据公式 F=(G0+G1)(sinβ+f1cosβ)×g+p×L(sinβ+f2cosβ)×g根据以上公式可求得调度绞车最大提升物件的重量G=F-PL(sinβ+f2cosβ)g/(sinβ+f1cosβ)g={60000-0.85×200×(sin25°+0.3×cos25°)×9.8}/(sin25°+0.03×cos25°)×9.8=(60000-41533.12)/1.9=9719.41kg (2)绞车提放车数计算: n=F/(G0+G1)(sinβ+f1cosβ)×g+p×L(sinβ+f2cosβ)×g=60000/

(500+1000)×(sin25°+0.03×cos25°)×9.8+0.85×200×(sin25°+0.3×cos25°)×9.8=60000/11070.1 =5.42n取整数n=5车3、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 1t满载物料矿车计算:则总重量为4800Kg,可求得 绞车最大牵引力F为: F=(G0+G1)(sinβ+f1cosβ)×g+p×L(sinβ+f2cosβ)×g=(500+4800)×(sin25°+0.03×cos25°)×9.8+0.3×200×(sin25°+0.3×cos25°)×9.8=9983.2+4562.32=55.6kN 提升最大牵引力为55.6kN,JK-2×1.5型矿井提升机牵引力为60kN,绞车满足要求。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M=Qp/F =152000/10516.4=14.45>6.5所以钢丝绳选用合格通过以上对JD-1.6型绞车提放车数校核计算和钢丝绳安全系计算得出结论,JK-2×1.5型矿井提升机符合规定,考虑提放车时钢丝绳所受的破断能力及绞车地锚等固定因素,故规定在绞车上行时JD-2×1.5型矿井提升机最大提升矿车数为5辆。 二、25KW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1、已知条件: (1)绞车参数 绞车型号:JD—1.6 电机型号:YBJ25—4 电机功率:25KW 最大静拉力:16KN 滚筒宽度:400mm 钢丝绳直径:15.5mm 钢丝绳破断力总和:152KN 最大绳速:1.033m/s

铁路运输计算公式

交通拥堵的边际外部费用计算=行驶每公里的固定费用+乘车人的单位时间价值/行驶速度 运价=固定总成本/运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运量的利润 边际成本=运输成本/运输周转量 运费=运价率*计费重量=【发到基价+(运行基价*运价里程)】*计费重量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总利润=(标价-单位折让费-生产和分销的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可控营销成本 运输需求弹性系数=运输需求量变动率/运价变动率 每对列车乘务组工作时间=2*(列车始发站至终点站间的距离/列车直达速度+接收移交列车的时间) 每个列车乘务组每月担当的列车回数=每个列车乘务组每个月的工作时间/每对列车乘务组的工作时间 基本票价=各里程区段的票价率*各里程区段的票价里程 保险费=基本票价*2% 旅客硬座票价全价=基本票价+保险费 管内旅客周转量=始发管内旅客人数*发、到站间运送里程 输出旅客周转量=始发输出旅客人数*发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 输入旅客周转量=输入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到站间运送里程 通过旅客周转量=通过旅客人数*输入分界站至输出分界站间运送里程 全国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全国铁路始发旅客人数 国家铁路旅客平均行程=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国家铁路发送旅客人数 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平均行程=铁路运输企业旅客周转量/铁路运输企业运送旅客人数区段旅客运输密度=站间旅客运输密度*站间里程/区段里程 线别旅客运输密度=某营业线旅客周转量/该线里程 旅客周转量=运送旅客人数*平均行程 客运机车运用台数=年度客运沿线机车公里/客运机车日车公里*年日历数 技术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留总时间)旅行速度=旅客列车公里/旅客列车旅行总时间 速度系数=旅客列车旅行速度/技术速度 人公里收入率=报告期内旅客票价收入/报告期内始发旅客周转量 某车次人均票价收入率=该车次旅客票价收入/该车次全程始发旅客人数 货运吨公里收入率=货运收入/货物吨公里 换算周转量收入率=运输收入/ 换算吨公里 货物计费周转量=货物实际重量*计费里程 整车货物: 按重量计费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 按轴数计费运费=(基价2*运价里程)*轴数 零担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计费重量/10 集装箱货物运费=(基价1+基价2*运价里程)*箱数 铁路建设基金=建设基金费率*货物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运价里程 铁路电气化附加费=电气化附加费费率*计费重量(箱数或轴数)*电气化里程 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机车牵引总重*实际走行公里 运输密度=区段载重吨公里/区段公里 重车每辆平均动载重=载重吨公里/运用重车车辆公里列车平均总重=总重吨公里/本务机走行公里 机车平均牵引总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单机)/本务、重联、补机走行公里之和 机车台日产量=该运种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该运种机车台日 支配机车台日产量=各种运输总重吨公里/支配机车台日 机车日车公里=机车沿线公里(不包括补机)/运用机车台日(不包括补机) 空车走行率=空车辆公里/重车辆公里*100% 管内装卸率=装卸作业次数/工作量 货车全周转时间=1/24*(全周转距离/旅行速度+全周转距离/中转距离*货车平均中转停留时间+管内装卸率*平均一次作业停留时间) 运用货车数=日均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 货运机车日产量=货运总重吨公里(不包括补机)/货运机车台日 人力资源率=人力资源总数/人口总数 人力资源数量=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在业人口+正在谋业人口)/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 附加价值工资率=工资总额/附加价值*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额(或总产值)*100% 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消耗量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千换算吨公里/人)=运输换算周转量/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铁路运输业劳动生产率(元/人)=运输收入/运输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换算周转量=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人数 成本费用降低率=工资占成本费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增长%)/(1+劳动生产率提高) 变动成本费用率=(最高运量总成本费用-最低运量总成本费用)/(最高时运量-最低时运量) 每辆重车的始发到达作业费=始发到达作业费总额/货物发送车数 每一总重吨公里平均支出=货运支出总额/货运总重吨公里数 谋批货物点到点运输成本=基于发到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运行作业量计算的成本+基于中转作业量计算的成本 单位运输支出=每吨货物的始发到达作业费/运输距离+每吨公里货物运行和中转作业费 利润=销售收入*(1-税率)-销售总成本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资金筹集费)*100%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集资金总额(1-资金筹集费)*100% 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 或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利率*(1-所得税税率)K S(1-T i) 利率(利润率)=利息(利润)/原有资金(初始投资) 复利公式:利息=本金*【(1+利率)n-1】、本利和=本金*(1+利率)n N是计息周期(一般为年) 年实际利率=(1+年名义利率/每年计算利息的次数)c-1 净现值率=项目净现值/全部投资现值 项目净现值=计算期(年数)*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1+折现率)-t

实用的煤矿运输设备选型与能力计算

.. 运输设备选型与能力计算 一、矿井人员提运设备选型与能力计算 (一)设计依据: 1、行人暗斜井斜长:L=520m(+278m至+50m) 2、倾角:β= 26o 3、运送人员:Q班=56人/班 (二)提运任务: 1、担负矿+126m水平、+50m水平的人员运送。 (三)设备先型: 1、名称:架空乘人装置 2、型号:RJY22-35/500型 3、数量:一台 4、主要参数:钢繩绳直径20mm,同时乘座人数60人,吊椅间距10m,托轮间距8m,最大输出效率346人。 行人暗斜井选索道架空人车1台。 (四)校核依据 1、行人暗斜井斜长:L=520m(+278m至+50m) 2、倾角:β= 26o 3、运送人员:Q班=56人/班 (二)设备运送能力校核: 钢丝绳的运行速度为1.0 m/s。 1、吊座间距

L max =班Q L v ?-1.13600=56 5200.13600-?=55m 吊座间距取L d =10m ,每边设置吊座Z =52个。 2、运输能力 单侧最大小时运输能力:Q = d L L v -3600=105200.13600-?=308(人/h ) 运输时间:T = v L Q L d ?+?601.1班=0 .160520561.110?+??=19min <60min 3、钢丝绳校核 钢丝绳每米质量 P k =)cos (sin 110)cos (sin min βωβδβωβ+-++L m S ZG B d )26cos 035.026(sin 5206 155110500)26cos 035.026(sin 7552+?-?++??= =0.90(kg/m ) Z —沿行人暗斜井斜长每侧所挂吊椅数量,52个; G d —吊椅及所乘坐人员质量,取75kg ; δB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55 kg/mm 2; m —钢丝绳安全系数,取6; L —运输线路长度,520m ; S min —钢丝绳最小张力,取500kg ; ω —托绳轮转动阻力系数,取0.035; β —运行线路倾角,26°。 架空乘人装置现配置安装6×19S+FC-20-1670-特-镀型钢丝绳,d=20mm ,P k =1.47kg/m ,R 0=1670MPa ,F 0=26700kg ,其参数满足延深后强度要求。 4、运行阻力计算:

铁路运输组织试题

复习思考与练习作业 1.1 铁路客流组织 1 简述旅客运输组织工作的特点。 2 什么是客流?客流如何分类?客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 简述旅客列车的分类。 4 什么叫客流调查?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 客流调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调查内容有何区别? 6 简述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分类及其内容。 7 简述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 8 什么是客流斜表?客流斜表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9 什么是客流密度图?客流密度图提供哪些客流信息? 10 在编制旅客运输计划时,直通、管内和市郊客流区段是如何确定的? 11 什么是旅客周转量?如何计算旅客周转量? 12 什么是旅客平均运程?如何计算旅客平均运程? 1.2 铁路货流组织 1.简述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和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特点。 2.简述国外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 3.什么叫普通货物?什么叫特殊货物?按运输条件如何对特殊货物分类? 4.简述我国整车、零担、集装箱运输的有关规定。 5.简述铁路运输中“一批”货物的含义。 6.简述运单和货票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7.什么叫货物运到期限?它由哪些因素构成? 8.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货源调查?货源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0.什么是货运量预测?通过预测,主要了解货运量的哪些变化趋势? 11.简述铁路货运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12.阐述负责运输、计划运输、均衡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和集中化运输的基本含义。 2.1 车站工种概述 1.车站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按业务性质和技术作业性质及其站场配置,车站如何进行分类?各具有什么特征?车站的等级又如何划分? 3.如何编制《站细》? 4.车站运输生产如何实行单一指挥?〖LM〗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选择题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07115题库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赢利性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是 A.贸易 B.市场营销 C. 生产力发展 D.经营活动 2.公路旅客运输中,以轿车、小型客车为主,根据用户要求的时间和地点行驶、上下及等待,按里程或时间计费的营运方式是 A.班车客运 B.旅游客运 C. 出租车客运 D.包车客运 3.国内水路旅客运输中,对超程乘船的旅客(误乘者除外),承运人应向旅客补收超程区段最低等级票价的 A.100%的票款,并核收补票手续费 B. 100%的票款,不需收补票手续费 C. 200%的票款,并核收补票手续费 D. 200%的票款,不需收补票手续费 4.铁路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成人(外交人员除外)每人可免费携带 A.10kg B. 20kg C. 40kg D. 50kg 5.铁路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 A.160cm B. 170cm C. 180cm D. 200cm 6.每件铁路旅客托运行李的最大重量为 A.5kg B. 10kg C. 20kg D. 50kg 7.根据货物的性质,我国铁路将货物分为 A.2类 B. 4类 C. 17类 D. 26类 8.中俄铁路间运送的整车货物不应超过 A.44t B. 63t C. 64t D. 66t 9.铁路货物运输中,需要冷藏、保温或加温运输的货物不够整车运输条件时 A.必须按整车托运 B.可以按零担货物运输办理 C. 根据托运人的要求办理运输 D.承运人根据运力决定运输方式 10.航空快递中存在一种比普通空运分运单应用更为广泛的交付凭证,即 A.DHL B. POD C. UPS D. COFO 11.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海陆联运 B.海空联运 C. 公铁联运 D.陆空联运 12.订立合同的前提是 A.价款 B.标的 C. 当事人的名称 D.履行期限 13.铁路市郊客票的有效期是 A.1天 B. 2天 C. 3天 D.铁路运输企业自定 14.根据托运人的要求,为同一船舶装运的同一装货港、同一卸货港、同一收货人的不同批货物加以合并而签发的提单为 A.并装提单 B.并提单 C. 分提单 D.转换提单 15.“五定”班列货物的运到期限 A.按运价里程计算 B.按货主要求计算 C. 按所收运费计算 D.按运行天数计算 16.国内航空旅客购票时,不满2周岁的婴儿 A.按适用成人票价的50%购买婴儿票,提供座位 B.按适用成人票价的50%购买婴儿票,不提供座位 C. 按适用成人票价的10%购买婴儿票,提供座位 D.按适用成人票价的10%购买婴儿票,不提供座位 17.国内航空团体旅客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72h以前要求退票的,退票费为客票的 A.10% B. 20% C. 30% D.50% 18.国内水路运输中,对旅客托运行李收保管费的时间是自运到后的第 A.3天 B. 5天 C. 7天 D. 10天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 励志中学林香飞 【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2.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 4.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3、分析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2、分析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 视频资料分析、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课件展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板书、教科书、案例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的 导入新课所谓“衣食住行”,行是我们生产生活活动中的 重要一环 让学生明确交 通运输的重要 性 视频播放问题设计: 视频中涉及到了哪儿些交通运输方式? 都是现代化的的运输方式吗?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视频直观,可 使学生对交通 运输工具和方 式有感性的认 识 提问视频中涉及到了哪儿些交通运输方式? 都是现代化的的运输方式吗? 马车,骆驼,地铁,飞机, 轮船,高速公路培养学生获取 信息的能力 设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有看到立交桥吗?它是只 有一条线路组成的吗?思考并回答引出交通运输 网的概念 幻灯片展示教材P80图5.3 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 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方式分:单一与综合运输网 地域分:省级,大区级,国 家级综合运输网 区分交通运输 网的层次 幻灯片展示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网同桌讨论后回答 课堂知识及 时巩固,学以 致用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中国铁路网图 交通运输网中都有哪些要素? 交通运输点和线是基本要素引出交通运输 点和线的概念 互动 同学们能举出自己知道的交通运输点和线 吗?港口,码头,火车站,汽 车站…… 京九线,京沪线…… 学以致用,联 系生活,巩固 知识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几点思考 1什么是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 铁路通过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对数或列数。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1.2 铁路输送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一定的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和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是表示铁路运输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 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现状 2.1 铁路网运输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铁路发展长期滞后,铁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瓶颈”制约。铁路数量少、路网布局不合理、运输负荷重、运输能力紧的问题突出,

运能与运量的矛盾异常尖锐。 据铁路部门统计2003年到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每年增加两亿吨以上,是铁路运量增长最快时期.但我国目前运能非常紧,全路每天请求车满足率总体只有35%左右,“部分去向满足率很低”目前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数量已达28万车至29万车,但铁路部门每天最大装车能力仅在10万车左右,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我国煤炭、电力以及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非常旺盛,而2003年至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8.7%,低于全国GDP增幅以及煤炭、钢铁产量和发电量增幅;二是目前铁路正处于大规模路网建设阶段新线建设形成运力,需约4到5年周期;另外虽然全路总量增长较快但分布很不均衡. 从货运看,铁路对全社会的请求车满足率仅为35%左右,“一车难求”的问题十分严重。由于运输能力紧,铁路只能集中主要运力,优先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经常对电煤、粮食、棉花、石油和救灾物资等进行抢运。在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情况下,其他品类物资的运输空间越来越小。 从客运看,铁路旅客列车每天只能提供276万个席位,但目前日均输送旅客372万人以上,许多旅客列车常年拥挤。在春运、暑运、节假日等时段,客运能力更是极度紧,“一票难求”的问题十分突出。2008年春运,受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京广、沪昆等铁路干线运输一度不畅,加上公路中断、机场关闭,大量旅客涌向铁路,致使铁路客流暴满,滞留严重,铁路运输受到极大的冲击。 2.2 区段通过能力不高 2.2.1 列车牵引定数不一致 受到发线有效长度影响,加上区间线路曲线半径、坡度和牵引机型等因素,导致各区段牵引重量不一致,降低了区段通过能力,增加了编组站、区段站的改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题

1、已知平原区某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标准路面宽度和侧向净宽, 驾驶员主要为经常往返于两地者。交通组成:中型车35%,大型车5%,拖挂车5%,其余为小型车,高峰小时交通量为725 pcu/h/ln,高峰小时系数为0.95。试分析其服务水平,问 其达到可能通行能力之前还可以增加多少交通量? 解:由题意,fw=1.0,fp=1.0 ; fHV =1/{1+[0.35 ( 1.5-1 ) +0.05 ( 2.0-1) +0.05 X( 3.0-1) ]}=0.755 通行能力:C=Cb X fw XfHV Xfp =2200X1.0 >0.755 X1.0 =1661pcu/h/ln 高峰15min 流率:v15=725/0.95=763pcu/h/ln V/C 比:V15/C=763/1661=0.46 确定服务水平:二级 达到通行能力前可增加交通量:V=1661-763=898pcu/h/ln 2、已知某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行车道宽度 3.75m,内侧路缘带宽度0.75m,右侧硬路肩宽度 3.0m。交通组成:小型车60%,中型车35%,大型车3%,拖挂车2%。驾驶员多为职业驾驶员且熟悉路况。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136pcu/h/ln,高峰小时系数为0.96。试分析其服务水平. 解:由题意,△ Sw= -1km/h ,△ SN= -5km/h , fp=1.0 , SR=100-1-5=94km/h , CR=2070pcu/h/h fHV =1/{1+[0.35 X( 1.5-1) +0.03 X( 2.0-1) +0.02 X( 3.0-1) ]}=0.803 通行能力:C=CR X fHV X fp =2070 X 0.803 X 1.0 =1662pcu/h/ln 高峰15min 流率:v15=1136/0.96=1183pcu/h/In V/C 比:v15/C=1183/1662=0.71 确定服务水平:三级 3、今欲在某平原地区规划一条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标准车道宽度与侧向净空,其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日交通量为55000pcu/d,大型车比率占30%,驾驶员均为职业驾驶员,且对路况较熟,方向系数为0.6,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为0.12,高峰小时系数取0.96,试问应合理规划成几条车道? 解:由题意,AADT=55000pcu/d , K=0.12 , D=0.6 单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AADT X K X D=55000 X 0.12 X 0.6=3960pcu/h 高峰小时流率:SF=DDHV /PHF=3960/0.96=4125pcu/h 标准的路面宽度与侧向净空,则fw=1.0 , fp=1.0 , fHV=1/[1+0.3 X (2-1)]=0.769 所需的最大服务流率:MSFd =SF/(fw X fHV X fp) =3375/0.769=5364pcu/h 设计通行能力取为1600pcu/h/ln,则所需车道数为:N =5364/1600=3.4,取为4车道。 4、郊区多车道一级公路车道数设计,设计标准:平原地形,设计速度100km/h,标准车道宽,足够的路侧净空,预期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为1800pcu/h,高峰小时系数采用0.9,交通组成:中型车比例30%,大型车比例15%,小客车55%,驾驶员经常往返两地,横向干扰 较轻。 解:计算综合影响系数fC。 由题意,fw=1.0 , fP=1.0 , fe=0.9 (表 2.9), Cb =2000pcu/h/ln , fHV =1/[1+ 工Pi (Ei- 1 ) ]=1/[1+0.3 X (1.5-1)+0.15 X (2-1)]=0.769 fc=fw X fHV X fe X fp=1.0 X 0.769X 0.9X 1.0=0.692

37220-2运输能力计算(最终)

东峡煤矿37220-2工作面回撤设备提升能力计算书 编制日期:二〇一五年五月十三日

东峡煤矿37220-2工作面回撤 设备提升能力计算书 为了确保37220-2工作面ZF5000/17/28基本液压支架运输安全,现就副斜井、暗副斜井(至930水平)、37220-2工作面JH-30回撤绞车、875绕道JSDB-16双速绞车提升能力进行计算。 一、副斜井 1、相关计算参数 副井提升设备:JK-3*2.2/20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减速比 i=20,滚筒直径D=3m ,提升机最大静张力Fmax =135kN ;电动机型号为Y5601-12型电机,500KW 6KV ;最大提升速度V =3.8m/s ,选用钢丝绳型号36-NAT-6×7+FC -1670-SS-719-4.46。 大平板车自重m=1500Kg 支架重m 0=18600Kg (圆弧过渡支架)(两柱式) 井筒斜长L=739.5m 井筒倾角β=22.5° JK-3*2.2/20型单绳缠绕式提升机max j F =135KN Φ36mm 钢丝绳实测破断拉力总和719KN ,绳重4.46Kg/m 平板车运行阻力系数f 1取0.02 钢丝绳阻力系数f 2取0.5 2、JK-3*2.2/20型提升机最大提升能力计算 (1)根据绞车最大牵引力计算 g f L m g f Q F p j )cos (sin )cos (sin 21max ββββ+++= Q=[max j F -g f L m p )cos (sin 2ββ+]/g f )cos (sin 1ββ+ Q=[135000-4.46×739.5×(sin22.5°+0.5×cos22.5°)×9.8] /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一、运输生产 1、客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单位:人。 统计原则:在计算客运量时,不管旅客行程的长短或客票票价多少,每位乘客均按一人计算;不足购票年龄免购客票的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2、旅客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位旅客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人公里。 计算公式: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运送的每位旅客×该旅客运送距离) 3、货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计算单位:吨。 4.货物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 5、集装箱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数量。 计算方法:(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计算。计算单位:箱。(2)按折算系数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的数量计算。计算单位:TEU。 一般按运输过程分为直达集装箱运量和中转集装箱运量:直达箱运量是指集装箱货物由货源地经过公路运输,途中不发生集装箱的装卸、堆存、中转及箱内货物的拆拼作业,而直接运抵收货人所指定卸货地点的集装箱数量。中转箱运量是指集装箱运输途中发生集装箱的装卸、堆存、中转或箱内货物的拆拼作业,而不能直接运抵收货人所指定卸货地点的集装箱数量。 6.集装箱周转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个集装箱与其相应运送距离乘积之和。 计算公式:(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计算。计算单位:箱公里。集装箱周转量(箱公里)=∑(每个集装箱×该箱运送里程) (2)按集装箱折合的20英尺集装箱计算。计算单位:TEU公里。集装箱周转量(TEU公里)=∑(每个集装箱折合的TEU数量×该箱运送距离) 7、集装箱货运量 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重量,包括集装箱箱体的重量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