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通过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例题先让学生学生分两次在一个长方形里涂色,后分别提出求和求差的问题,根据已有的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再借助直观图形以及对分数的理解,探索交流算法。“想想做做”联系生活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计算。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备的圣诞礼物、贺卡及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孩子们,明天就是……?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瞧,他带来了许多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 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课件播放)

2.引入:(课件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XX,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XX,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被教师随机问到的学生作答,而其他学生关注地倾听。

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列式,积极要求汇报。

以临近的圣诞节为教学时机,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圣诞礼物创设适宜的场景和氛围,课件演示的效果使学生很快进入虚拟的情境中,激起了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 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1)指名学生列式,师板书:3/8 +2/8

师:3/8 +2/8等于多少?你们想自己试一试吗?

好,你们可以借助长方形代替巧克力,先把它的3/8涂上红色,表示琪琪吃的,再把它的2/8涂上绿色,表示明明吃的。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例题图及问题)

(2)交流: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涂色?

师:3/8 +2/8等于多少?(板书5/8),5/8后面有没有单位名称呀?

(3)师再用课件演示3/8涂红色,2/8涂绿色。

师:5/8是怎么得来的?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指名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5)师:孩子们真聪明,现在知道琪琪和明明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

(1)师:琪琪分得巧克力的3/8,明明分得巧克力的2/8,你能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当学生提出:“琪琪比明明多分得多少?”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多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来表述完整。)

师:谁能列式? 板书:3/8-2/8

(2)师:还以长方形代替,现在算一算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问题)

(4)3/8-2/8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算的?组织全班交流。

(5)师问:现在知道琪琪比明明多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真不简单!自己学会了新知识。谁能说说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

(板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生较迅速地汇报出正确的式子。

学生踊跃齐答:想。

学生明确了操作意图,打开书第105页在书上按要求涂色。观察思考后,试着进行计算,将结果填在书上。

一生上实物展示台展示红色涂3份,绿色涂2份。

学生借助直观图以及已初步获得的对分数的理解,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

诉小组里的小伙伴。在小组里互相补充、完善想法。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从图上看出,红色涂3份,绿色涂2份,一共是5份,占长方形的5/8。

②3/8是3个1/8,2/8是2个1/8,3个1/8加2个1/8是5个1/8,就是5/8。

学生思考提出合适的减法问题。

学生根据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能提出比多少的减法问题,但刚开始可能不够完整。

学生独立计算,结果写在书上后,可以小声与同桌交流算法。

生答:3/8-2/8=1/8。

有了加法的基础,学生运用推理、迁移,参考刚刚学过的加法算理,能回答出3/8-2/8的算法(答案略)。

学生接话齐答:1/8。

生结合刚才学习的两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回答出所学内容是“分数加减法”。

三、练习巩固,运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播放)

(1) 师:圣诞老人今天的第二份礼物:一杯矿泉水。

生活中我们都要喝水。关于喝水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来听听。

你们能解决吗?

(2)评讲,指名:你是怎样算的?

(3)师:你还能提出减法问题吗?怎样解答?

2.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

(1)师:圣诞老人的第三份礼物是什么?圣诞老人送来彩纸给大家新年布置

教室呢!

(师将一张粉红彩纸礼物送给同座的两学生手上,请两生扮演读图中信息、问题。)

瞧!我们的媛媛和军军正交流用彩纸做东西呢!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请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

3. 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播放)

(1)师:圣诞老人听说三年级红领巾试验田种植了蔬菜,也来到菜园。师:听了小种植员说的信息,圣诞老人想知道你们会不会提问题呢,同位赶快合作商讨一下:能提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2)指名请同座位两学生分别提出加和减计算的问题,口头列式解答。

(3)请其他学生评价。

(4)师:孩子们,你们真棒!圣诞老人高兴地给你们送上两份贺卡礼物:“红领巾真能干,种好你们的试验田。”、“红领巾不简单,学习劳动有收获。”教师借机表扬发言的同位两学生合作得好,并将圣诞树上的这两张贺卡摘下,送给他俩。

4. 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播放)

师:快来参加“圣诞题卡大赛”。圣诞老人为我们准备的题卡就在书第106页第2题,又对又快的孩子可以上台摘取圣诞树上的题卡进行答题。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思考完成第1题。

生说算式:1/5+2/5=3/5

生在全班交流算法。

生依据题意,提出:第一次比第二次大约少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并列式解答。

媛媛和军军分读图中信息及问题。

学生理解题意,运用刚学的分数加减法独立思考解答。

学生仔细听着屏幕上小种植员说种植信息:这块地的2/5种西红柿,1/5种茄子。

同位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两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分别提出问题,互相解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取两位同学的发言,并作出正确的口头评价,学生从“问题提得很完整”、“解答正确”以及适当的指正等方面给予评价。

学生注视大屏幕,听圣诞老人的贺卡祝语。

两位学生拿到贺卡。

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到第2题的加减计算中。

三位做得快的学生走上讲台,分别摘下写有算式的三张圣诞(题)卡,揭晓结果,其他学生倾听答案自己批改。

三位学生得到圣诞卡的奖励。

将练习也自然地设计为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中,使情境学习贯穿始终,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减。

在学生的反馈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第1题的练习补充了减法问题,不仅充分发挥了一题多用的功能,也体现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宗旨。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孩子们,今天圣诞老人陪伴我们一起度过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们高兴吗?那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有没有什么疑惑?

师:孩子们,你们的收获可真多。短短的40分钟就要过去了,最后圣诞老人送给我们班全体同学一张圣诞贺卡:祝孩子们圣诞快乐!学习进步!快快乐乐学数学!(课件播放)这也是老师想对你们说的话。

(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学生愉快地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

有疑惑的学生可以在此提出疑问,其他学生可以给予答疑。

班长代表全班同学收下精美的圣诞贺卡(下课将贺卡贴至黑板边。)

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让学生自我小结,有利于知识的形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再次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学习中给学生小结反思、查找问题的时机,也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学。

美好的祝愿,亲切的话语,增进了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拉近了师生关系,使数学学习成为“愉快数学”。

《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偃师市伊洛学校小学部 张红晓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执笔人张红晓 教学内容: 第93---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导学案,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自学 1、设疑导学: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吃。这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块巧克力,大家高兴吗?(出示情境图)我想吃它的两份,谁知道老师吃了它的几

分之几?(指名回答)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八分之一?如果该你吃了,你想吃几份呢?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这个分数里有几个八分之一?咱俩谁吃得多? 刚刚发现孩子们不但爱吃,还爱学习,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小明和小红也很爱吃巧克力,咱们看,(出示例5的已知条件)他俩谁吃得多?(小明)你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教师相机梳理板书: (1)两人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多吃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还剩下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谁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提问,教师板书算式) 板书:58 +28 = 58 -28 = 教师强调分数加减法算式书写格式:加号、减号和等号与分数的分数线对齐。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与我们前面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明确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 1、合作探究: 根据导学案(一)的内容提示,小组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展示交流: (1)定人汇报,师及时点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简单的计算优秀教案.doc

第2课时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的例5、例6 【教材分析】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小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大多数学生能认识人民币,但对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学生购物经历较少,尤其是大面值人民币,使用机会更少,致使有的学生无法正确购物。要学生达到用数学思想去分析、去解决数学问题,做到算理明确、方法得当,还需要课堂实践、探索、交流来实现。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个信封(装有小商品卡和10元以内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有时还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请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模拟人民币)摆出1元2角。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并观察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摆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摆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请几名学生到讲台上,边演示边说自己的想法。 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第三课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的简单计算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弓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难点 整数1减去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你会做吗?请你试一试! (1) 43里面有(3)个4 1。 (2)1里面有(5)个5 1 。 (3)85里面有5个(8 1 )。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 学生看课件填空。 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进行有效的复习,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一个西瓜,哥哥吃了 82,弟弟吃了8 1 。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你会列式吗?怎样计算呢? 学生列式。 =+8 1 82 82是2个81 , 81是1个81 ,加在一起就是

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课件演示: 变式题 一个西瓜,哥哥吃了82,弟弟吃了8 1 。哥哥比弟弟多吃几分之几?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6 265- 课件演示: 3、学习“1”减去一个分数。 1-4 1= 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个 8 1 ,也就是8 3 。所以 8 38182=+ 答: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 瓜的8 3。 5个61减去2个61 ,剩下3个61,就是6 3。 6 3 6265=- 可以看作4个 41,就是44。 1-41=44-41=4 3 同分母分数相 加或相减,把分子相加或相 减,分母不变。 “1”减去一个分数,可以把“1”写成和减数分母相同的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设计目标: 1. 探究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直观 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简单分数的加、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 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 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 迁移和类推能力。 3.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究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 一定的感受。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体会学习是实践、探 索的过程。能自觉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专心做习题,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并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掌握算法。提出简 单的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算法、理解算理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通过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 义,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例题先 让学生学生分两次在一个长方形里涂色,后分别提出求和求差 的问题,根据已有的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列出算式,再借 助直观图形以及对分数的理解,探索交流算法。“想想做做”联 系生活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计算。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备的圣诞礼物、贺卡及题卡。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谈话:孩子们,明天就是……?看,这是谁?圣诞老人今天走进我们的课堂,瞧,他带来了许多

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呢! 圣诞老人话外音:孩子们,你们好!我的礼物背后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课件播放) 2.引入:(课件出示) (1)圣诞老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 (2)(指名)问:琪琪,这块巧克力平均分成几份? 继续问:琪琪,如果你分得3份,那么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明明(琪琪同位),你分得2份,你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3)提问:两人一共分得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呢?你们能列式吗? 学生接话齐答:圣诞节。 学生齐答:圣诞老人。 学生看大屏幕画面深受感染,表现很有信心,齐答:有。 学生看到屏幕上的画面,高兴齐答:巧克力。 琪琪看屏幕画面作答:巧克力平均分成8份。 琪琪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3/8。 明明答:我分得这块巧克力的2/8。 被教师随机问到的学生作答,而其他学生关注地倾听。 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 考列式,积极要求汇报。 以临近的圣诞节为教学时机,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圣诞礼物创设适宜的场景和氛围,课件演示的效果使学生很快进入虚拟的情境中,激起了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多媒体课件动态画面以及现场示意礼物,使学生感觉真实,一下就吸引了学生。 教师随机请出两位学生作现场举例,提问自然贴切,切实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分数的加减法及简便运算.

分数的加减法 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知识点: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直接用分子相加减。 注意:在计算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中,得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必须将得数约分,使它成为最简分数。 例题一 5654+=5 10564=+=2 注意:因为5 10 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得约分,10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5, 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5,最后得数是2. 例题二 104 1059105109= -=-5 2= 注意:因为10 4 不是最简分数,必须约分,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 是2,所以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最后的数是5 2 知识点回顾:如何将一个不是最简的分数化为最简? (将一个非最简分数化为最简,我们就是将这个分数进行约分,一直约到分子和分母互质为止。所以要将一个分数进行约分,我们必须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专项练习一: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专项练习 一、计算

715 - 215 712 - 112 1 - 916 911 - 711 38 + 38 16 + 16 314 +314 34 + 34 二、连线 19 + 4 9 2 7377+ 145 +1 5 1 8 987+ 47 + 67 137 115 11141+ 18 +78 29 11 9 3 92+ 2411 +511 5 9 2121+ 三、判断对错,并改正 (1)47 +37 = 714 (2)6 - 57 - 37 =577 -57 -3 7 =527 -3 7 =51 7 四、应用题 (1)一根铁丝长710 米,比另一根铁丝长3 10 米,了;另一根铁丝长多少米? (2)3天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12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5 12 ,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

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通过购物等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正确地使用人民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 1.解决简单的有关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2.运用元、角之间的换算,进行相关的简单计算。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生1: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生2: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生3: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 【新课讲授】 1.教学例5。 (1)摆一摆。 师:老师板书1元2角=()角 生1:1张1元和2个1角。 1元就是10角,再加上2个1角就是12角,也就是1元2角。

生2:12个1角。 从12个1角中拿出10角就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 学生3:2个5角和2个1角。 老师引导学生抽象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板书:1元2角=12角。 操练两个类似的题。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8角=()元()角。 让学生理解10角1元,还有8角,所以18角=(1)元(8)角。 板书:18角=1元8角。 同样完成两个类似的题。 2.教学例6。 出示例6气球图。(从左到右分别编号1、2、3、4、5)。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1:各种气球的价钱不一样。 生2:1号气球最便宜,5号气球最贵。 师:根据这些气球的价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买1号气球和2号气球,一共要多少钱? 生2:买1号气球和3号气球,一共要多少钱? 生3:3号气球比4号气球贵多少钱? 生4:4号气球比5号气球便宜多少钱? 生5:买4号气球和5号气球,要多少钱?…… 师:真聪明!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下面3个问题。 出示例6的3个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范文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各种可用分数表示的图片.

学生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各一张、彩色笔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谈话激趣:这几天我们一直学什么。现在老师心理想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分数。 师分别拿出有颜色的夹子、6本本子、一捆小棒请学生找出分数。 根据板书,用“/里面有个1/”的话说一说。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出示分吃西瓜的情景: 师:从上面的图画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提出问题:“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教学分数加法 生猜一猜:1/8+2/8等于多少? 学生最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3/8,一种是3/16,这里要注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证明自己的方法 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3/16若出现

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吗? 若出现3/8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到底哪个正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吗? 集体操作验证 ①生动手折出1/8和2/8,并涂上颜色。 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 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a、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3/8; b、2/8是2个1/8,2个1/8加1个1/8是3个1/8,也就是3/8 ④引导辨析:1/8+2/8的结果为什么不是3/16? 围绕问题:“西瓜的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 教学分数减法: 观察:这个西瓜现在还剩几分之几? 思考:爸爸回来后从剩下的这5/8中又吃了2块,最后还剩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生小组讨论:5/8-2/8等于多少? 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a、从5份中吃了2份还剩3份,也就是3/8;

青岛版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等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学会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用人民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橡皮、直尺等物品及价格卡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百货商场情境图。 师:小朋友,今天明明想到超市买东西,大家一起陪他逛逛?(点击课件,呈现情境图)咱们一起先到文具橱窗看看。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一个文具盒6元,一支钢笔3元,一把小刀6角,一盒彩笔9元,一块橡皮8角,一把尺子9角,一支铅笔5角。(点击课件呈现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①买一个文具盒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 ②买一把小刀和一块橡皮一共多少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买这些商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明明拿2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和一袋水彩笔,钱够吗?(课件呈现问题)咱们先帮明明解决这一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谈话导课,由学生熟悉的面孔——明明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参与到具体生活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你说我讲 1.教学相同单位的人民币的简单加法计算。 (1)整理信息,大胆估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1)3/4里有()个1/42)2/5里有()个1/5 3)4/8里有()个1/84)5/9里有()个1/9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分数的加法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2、教学分数的减法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精选.)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3.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8等分的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我们先复习一下: (1)什么叫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什么叫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完成下列填空。 ( 1)78; 的分数单位是( 18 )。 ( 2)56 里面有(5)个 16 。 ( 3)37 里面有3个 ( 17 )。 ( 4)3个 15 的和是( 35 )。 小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教学实施 (一)情景创设。 1、出示《儿童节的由来》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老师让同学们看看《儿童节的 由来》。“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今天的儿童真幸福;说到儿 . 2、出示例1 提问:观察了画面,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大饼平均分成8块 ,妈妈吃了 18 张饼,爸爸吃了 38 张饼。) (二)、探究新知。

《简单的计算》培优教案

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玩具的价钱。 学生汇报。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抛出例1的问题。 同学们,1元2角是多少角呢? 大家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角,再想一想1元2角=()角。 大家不难知道1元2角=12角,那么18角等于多少元多少角呢? 大家讨论一下。

2、同学们都喜欢买玩具,现在这儿有一些玩具,我们帮叮当来算一算他们的价格好吗? 大家一起算一算,看谁答的又快又好。 (1)学生独立解决。 (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3)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买什么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学生汇报) 3、同学们喜欢看杂志吗?我们用13元钱刚好买下面哪两种杂志呢? (教师出示书本例7ppt) 大家互相讨论并得出答案。 4、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以上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简单的总结,让他们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

《分数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分数的简单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桔子、梨。试题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来一个吃水果比赛活动。你们愿意参加吗?(愿意)谁愿意把你的水果分给你的好朋友吃呢?(我愿意) 刘莉同学到讲桌前把自己带来的桔子分给他的两位好朋友吃。边分边说我的桔子有9瓣(10、11瓣),分给王惠2瓣,分给李丹阳3瓣,分完后,他的两位好朋友分别说出我吃了这个桔子的2/9,我吃了这个桔子的3/9。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刚才的分桔子、吃桔子活动。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小组讨论(教师参加到小组活动中) 2. 小组汇报。 (1)我们小组讨论后发现了这样一些数学信息:王惠吃了一个桔子的2/9,李丹阳吃了一个桔子的3/9。提出的数学问题:他俩一共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还剩下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2)我们小组发现的数学信息和他们小组的发现的数学信息一样,但是问题不一样: 李丹阳比王惠多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刘莉吃了这个桔子的几分之几? 3.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 学生齐声回答:会! 学生1:2/9+3/9=5/9 学生2:1-5/9=4/9 学生3:3/9-2/9=1/9 学生4:1-(2/9+3/9)=4/9 4. 你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1:刚才我做2/9+3/9时是这样想的:2/9是2个1/9,3/9是3个1/9,2个1/9加3个1/9等于5/9。学生2:我在算1-5/9时,看到还剩下4瓣桔子,就觉得等于4/9。 师:好!你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果。很好! 学生: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师:说说吧! 学生:1是那个桔子,桔子有9瓣,所以1就是9/9,9个1/9减5个1/9=4/9。 师:你说的太棒了! 学生3:3个1/9减2个1/9等于1个1/9是1/9。 学生4:老师我算1-(2/9+3/9)=4/9时,先算2/9加3/9等于5/9,再算1减5/9就等于4/9了。(二)以小组为单位分苹果、梨或桔子吃比赛。(把你小组在吃水果比赛中,发现的信息记录在本子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并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及说算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会进行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相加减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口答下面问题。 (1) 94里面有( )个91 85里面有( )个8 1 (2)55里面有( )个 51 5个5 1是( )分之( ) (3)1里面有( )个41 1里面有( )个81 1里面有( )个91 2、说说下面分数的具体含义。 53 92 4 4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课件展示例1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汇报:“老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每块是这个西瓜的 81,小明吃了两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2,小丽吃了一块,就吃了这个西瓜的8 1……”。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3、组织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师板书算式。 4、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 三、探究新知。 1、展示利用圆形代替西瓜画面示意图,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1)、提问:小丽吃一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 81 小明吃2份是全部的几分之几?板书:8 2 两次合并起来,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算式:82+81=8 3 (3)、说说算理。先让学生说,教师再引导并出示过程: 2个81加1个81是3个81,3个81就是8 3。 (4)、组织学生观察归纳。 师:同学们,请观察算式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探究同例2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看图列式 (1)展示长方形示意图。 请用一个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完整版)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执教:尚晓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间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及气球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答 1、我们买东西要用( ),人民币的单位有( )。 2、1元=()角 1角=()分10角=()元10分=()角 80分=()角50角=()元 3、课件出示指名认钱 二、谈话导课,揭示课题 聪聪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好孩子,这周星期天。他在家里吃过饭,看妈妈忙着接电话,就主动帮妈妈收拾好碗筷,还帮妈妈泡了一杯茶,妈妈高兴的奖励他一些钱,你能帮他算算吗? 1、教学例5 如果他想把这些钱都换成一角的,好分几次花,你能帮他换成多少个1角的?说说你的想法? 出示例5的课件,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练习 出示18个一角的让学生换成()元()角,重点说清怎么换的 课件出示3元8角学生认后换成一角的并说出想法 3.教学例6 (1)同学们喜欢玩气球,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气球,你想玩吗?想玩就要用钱来买哟,要会计算,你会买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人名币的计算,(揭示课题) (2)出示两种不同颜色,大小不同的气球,让学生看每种的价钱,指名说每个多少钱?小结:告诉学生在商场和超市常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钱,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后第一位数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3)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买气球,并说说怎么列式,怎么计算,重点说算法, 三.小结:计算人民币时要列算式时一定要写上单位,在计算时元和元加,角和角加,计算时还要细心。 四、巩固练习:1、填空(抽生口答,课件出示题目) 2、做一做,全班齐练,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六、在家长的陪同下做一次实际购物体验,要求自己看价格标签,自己计算金额,自己付帐。

《分数加减法》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教案 第10节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3、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画图表示分数、提问题、自主尝试解答问题以及交流算法的过程,学会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列出连减算式,并把单位1看作9分之9。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张大爷要在一块地里种菜,计划4 9 种豆角, 2 9 种茄子,剩下的种萝卜。在以下 图中涂上不同颜色表示各种菜地的面积。(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1、展示学生不同的涂色,只要能平均分成9份就行,能正确表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 2、自己提出加减问题再解答 交流想法,说一说学生都能提出都很么问题。 3、展示、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交流算法,提示学生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1)豆角和茄子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从上图看到豆角和茄子的种植面积占了6份,就是4份加上2份。即豆角和茄子共占这块 地的6 9 。列算式为: 424262 99993 + +===。(要用最简分数表示) (2)茄子比豆角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由图可知,茄子占2份,豆角占4份,茄子比豆角少占两份,即4-2=2。那就是少占整块地的29。列算式为:424229999 --==。 (3)萝卜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由题意可知,一共平均分成9份,豆角占4份,豆角占2份,那萝卜就是9-4-2=3份,那么萝卜占整块地的39 。列算式为: 94294231999993 ----=== 99就是平均分成9份,取9份,即整块地。就是单位1,所以99 =1。 (4)是不是可以这么算呢。 429(42)963119999993 -+--==-== (5)如果学生还提出其他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算法。 三、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师生共同分析例题中分数的加减法,观察同分母的分数到底怎样进行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需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并且1要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最后化简为最简分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1、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计算结果。 练一练3、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理解图意,再解答问题。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练一练4、交流回答问题(1),在解决(2)时,鼓励学生思考,应该把110棵树平均分成11份,每份就是多少棵?在这11份中,梨树、苹果树、山楂树各占几份。 课堂总结:今天你收获了多少?

一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计算

一年级数学教案:简单的计算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

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3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2、通过交流,总结,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 3、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4、使学生能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在分数加减法中,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加或相减; 2、在加法中,和的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可以写成1; 3、在减法中当被减数为1时,可以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 教学准备: 打开电脑,播放PPT 教学过程: . (—)课前复习: 打开PTT,让同学们回答屏幕上的问题,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1)4/9里面有()个1/9,5/6里面有()个1/6. (2)3个()是3/7,5个()是5/9. (3)()个1/3是2/3,()个1/7是3/7. (4)5/8里有()个(),4个1/4是()。 (5)1=4/4=()/8=3/()=6/()=()/5. (二)情境引入: ; 师:同学们好,老师买了个大西瓜,我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那么每份是这西瓜的多少了 学:八分之一。 师:真不错,小红说她吃了这西瓜的八分之二,小丽说她吃了这西瓜的八分之一,问:

他们一共吃了这西瓜的几分之几了你能否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大家试着写一写、做一做。 师:先提问一些学生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2/8+1/8=3/8”可分解成2个1/8加上1个1/8等于3个1/8。然后板书,让同学们齐读。 师:屏幕展示:长方形的六分之一与长方形的六分之五刚好凑成这个这个长方形。问:谁能用数学算式表式出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出来。然后,老师板书“1/6+5/6=6/6=1”问同学们你们重这两个式子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学生:分母相同,只要把分子相加,和的分子分母相同时可看做是一。(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师:让学生齐读并抄写在课本例题1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练习,巩固知识,讲评。 师:刚才我们学了分数的加法,现在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减法。屏幕展示:解释长方形的六分之五去掉六分之二等于六分之三。老师板书“5/6-2/6=3/6”问同学们你们从这个式子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 学:分母相同,可以把分子相减。(引导学生得出概念) 师:让同学们齐读,并抄写在课本例题2,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做练习,巩固知识,讲评。(练习最后一题是1-1/4=这道题可能同学们都不太懂得,那么现在老师来帮大家解决好吗) 师:屏幕展示:解释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分每一分视这个圆的4/1,拿走一份剩下3/4。板书:“1-1/4=4/4-1/4=3/4”问1还可以看做几分之几呢 学:积极回答。 师:同学们学得好快呀,你们真聪明,在减法中当被减数为1时,可以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减。要求同学们抄写在例题3,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同学们做练习,反馈。 师: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分数加减法(一)》教案

《分数加减法(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学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10以内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在探索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约分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出示几幅剪纸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具有装饰性,它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我们班的第二课堂活动就要学习剪纸,同学们有兴趣吗? 2.出示情境图,剪纸的第一步要先裁纸,观察信息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同学们在裁纸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这张纸长24厘米,宽18厘米;要想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并且剪完后没用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呢?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师:整厘米是指多少厘米?你怎样理解没有剩余? 2、提出要求 1)沿着长24厘米来摆,如果达到上面的要求,正方形的纸片的边长可能是多少厘米?猜一猜,算一算,摆一摆?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板书,1、2、3、4、6、8、12、24厘米 3)讨论,这些数都是24的什么?板书集合图。 3、同上研究,沿着宽18厘米的来摆,正方形的纸片的边长可能是几,归纳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18的因数,形成集合图。 4、全班交流: 生1:我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摆了24个,可以摆18行,这样正好铺满,没有剩余。(课件演示) 生2:我用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摆了12个,可以摆9行,也正好摆满,没有剩余。(课件演示) 生3:我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沿着长摆了6个正方形,摆了4行,还有剩余。(课件演示) 生4:…… 师将可以摆满和不能摆满的数据分类进行板书。 (二)分析概括,提升数学问题 1.师: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生: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最长是6厘米。 2.师:正方形的边长为什么不能是4厘米、5厘米、7厘米……? 3.师: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才行,这些只能剪成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才能没有剩余。) 4.师:那么1、2、3、6与24和18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1、2、3、6既是24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师:24的因数有哪些?18的因数呢?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4的因数18的因数 引导学生填写下图并重点思考: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 ◎教学笔记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7例5、例6,完成P57“做一做”,P59“练习十三”第1、3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 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能运用简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购物活动加深学生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 是最常见的人民币单位。 ?教学重点 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有关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妈妈给了玲玲1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课件 出示)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

◎教学笔记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需要找回多少钱; 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师:1元等于多少角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说出1元=10角。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操作交流,探究复名数和单名数的换算 1.复名数换单名数。 (1)师:豆豆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的售价是1元2角,如果要把1元2角换成单位是“角”的零钱,怎么换?请你拿出学具袋,尝试摆一摆。 师:谁来展示一下是怎么摆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2张5角和2枚1角,也可能会说用1张5角和7枚1角,还可能会说用12枚1角,只要合起来总钱数是1元2角都可以。 师:虽然换法不同,但你们都是将1元换成了多少角? 【学情预设】都是将1元换成了10角。 师:1元换成10角,再加剩下的2角,一共是12角,所以1元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得出结果,少数学生有困难,可以借助学具完成。 【设计意图】复名数化为单名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学具,以直观形式呈现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转化方法,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算的过渡。 2.单名数换复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