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答: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这主要是由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决定的。

(1)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可见,教育是通过施加一些活动和影响使教育对象有所变化和发展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对象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人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教育学视野中,人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的特征,如个体发展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必须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的向学生呈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正是由于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请用教育人本论来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答:教育人本论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但并不排斥教育社会本位。教育人本论与

教育社会本位是相互支持的,它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联系,也有不同。从教育人本论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1)教育发现人的价值

当代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的技能。教会人们怀疑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思想、制度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思想、制度来奴役人。

(2)教育发掘人的潜能

通过个体的受教育和学习,可以使人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20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以来,随着人的地位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的呼声的日益高涨,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也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发掘潜能的这一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进入21世纪后,我们必须进一步通过教育,全面地发掘人的潜能。

(3)教育发挥人的力量

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以来,在教育“以人为本”亦即教育人本论的呼声中,人的力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由于种种条件特别是社会条件的制约,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不可能获得。因此,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更须进一步通过教育,和谐地发挥人的力量即人的体力与心力,逐步使每一个人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然有助于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

(4)教育发展人的个性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个性化,同时也要求个性化,人的个性化的形成与实现依赖于教育的作用。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教育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人的

主体意识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3.何谓素质?它与个性有何关系?

答:教育要提升人的地位,亦即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就是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

(1)素质的含义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素质与个性的关系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具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和鲜明的个体差异性:前者体现为个体的信念、理想、人生观,后者体现为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①素质与个性相互统一。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统一在一起的。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素质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成就。个性则是人的独特性,包括意识倾向性和个体差异性。素质与个性并不相抵触,在人的素质的养成中,可以促进个性的发展,两者统一于人的成长过程中。

②素质是形成个性的基础。学生素质的养成是培养个性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得到长远的发展,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更高层次的飞跃,促进个性层次的提高和形成。

③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相互促进。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飞跃。这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只能在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任何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体素质的提高,更注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共性和个性的客观规律。因而素质教育是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个人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

第5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吗?试列举理由支持你的观点?

答:在专业社会学中,对于专门职业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界定:一种是把专业界定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服务理想的职业群体;一种是把专业界定为对自身职业具有控制权的职业群体。人们往往根据这两种界定来判定某一种职业是否为专业。

(1)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

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教师是专业人员。在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2)教师是专门职业的理由

①教师具有专门技术和特殊能力,在职前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在成为教师之前,必须接受非常系统而长期的师范教育,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培训教学技能,在中小学校获得实际的教学经验。在长达四年甚至五年的教育后,才能拥有成为教师的资格。没有接受系统师范教育的人员,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是其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必须具备的。

②教师能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教师主要承担的角色是培养下一代的人才,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承,教师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提供服务。教师的这种角色和作用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其得到尊重的原因,也是其职业专门性的体现。

③教师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拥有本专业的资格证书,有不同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这些也是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地位的体现。

2.如何根据教师的成长过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答: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根据教师的成长过程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各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专业形成阶段

该阶段,新教师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掌握着充分的知识,开始形成一些简单的教育观念,开始初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新教师在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努力适应以求得生存,掌握学生的情况,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此阶段可以对教师进行入职辅导,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

(2)专业成长阶段

教师在这一阶段,已得到一些充分的发展,在教学和处理学生关系上,获得了很多经验。由此,教师增加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程度和有关知识,教师在学校求得生存之后,可能获得一些成就,但是教师不应该为这点小成功而自满。在这一阶段,应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包括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培训,如课堂教学观摩;或者与工作有关但不发生在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培训,如课外的相互研讨、进修等。这些培训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3)专业成熟阶段

经历过前两个阶段的发展之后,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重新思考和检讨已有的教育理念。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和经验已经比较丰富,较之前两个阶段的教学上,能够游刃有余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此阶段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新的在职培训方式,比如引入新的教育思想理念,让教师不断接受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发展成长。

(4)充分专业化阶段

教师在变得成熟之后,开始追求教学和管理之外的成就,即努力追求自我实现,不断尝试、重建自己的观念与信念。教师在不断向自身发出挑战,对以往的教育理念进行修正和更新。此阶段的教师应该进行自我教育,在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对自身形成深刻的反思,吸取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完成对自我发展阶段的超越,实现充分的专业化。

3.如何看待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其本质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学生的遗传素质提供的。

(2)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遗传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还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等等。教育正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多面性,才确定了全面发展的目标。

2018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内容总结(个人笔记)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5 第1节教育的发展5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6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7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7 第2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8 第3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8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9 第1节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9 第2节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9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9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0 第1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0 第2节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11 第3节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11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2 第1节教师12 第2节学生13 第3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3 第六章当代学习理论14 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14 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15 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5 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16 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元智力理论16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17 第1节课程理论的发展17 第2节课程结构18 第3节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9 第4节我国当代课程改革19 第八章当代教学理论20 第1节教学与教学理论20 第2节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1 第3节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21 第4节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22第5节情感教学理论22 第6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3

第九章当代教学策略23 第1节教学策略概述23 第2节教学设计策略23 第三节教学实施策略24 第四节教学反思策略25 第十章当代学校德育25 第1节道德、品德与教育25 第2节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实施德育的两大途径)26第3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26 第4节体谅模式(英国麦克费尔首创)26 第十一章当代教育评价27 第1节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27 第2节学生评价28 第3节教师评价29 第4节学校办学水平评价29 第十二章当代学校管理29 第1节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30 第2节教师管理30 第3节班级管理31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31 第1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31 第2节教育的经济价值32 第3节教育资源的利用33 第十四章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34 第1节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 34 第2节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34 第3节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 35 第4节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35 第5节中国教育的民主化35 第十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36 第1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36 第2节教育中的科学成分36 第3节新科技革命与教育37 第十六章教育与文化37 第1节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37 第2节学校文化37 第3节教师文化37 第4节学生文化38 第5节班级文化38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幼儿教育得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就是() A、幼儿之家 B、幼儿学校 C、湖北幼稚园D、南京鼓楼幼稚园 2、下列不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得就是() A、主张“教学做”合一B、强调“生活就是教育得中心” C、提出“活教育”理论D、要解放幼儿得头脑、双手与嘴 3、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就是完全融合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其主要任务就是() A、保证幼儿存活 B、增强幼儿体质 C、开发幼儿智力 D、培养幼儿处理事情得能力 4、我国自己创办得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就是()年在湖北武昌创办得湖北幼稚园。 A、1840B、1903C、1904D、19475、近现代人类社会教育活动得核心部分就是()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课堂教学 6、第一个阐述游戏教育价值得人就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7、狭义得教育就是指()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8、幼儿园在我国属于()体系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社区教育 9、智力发展得关键期就是() A、幼儿期B、婴儿期C、幼儿前期D、学龄期 10、幼儿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1、幼儿受教育机会平等得社会就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2、教育没有阶级性得社会就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就是()得产物 A、物质基础 B、上层建筑 C、大工业生产 D、经济发展 14、最早得幼儿教育机构在()诞生 A、美国B、欧洲C、中国D、印度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最新)01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 选均不得分) 1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的是 () A.夸美纽斯 B .裴斯泰洛齐 C.福禄倍尔 D.蒙台梭利 E.柏拉图 2. 坚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和儿童中心主义的倾向,提出“活教育”理论的 是()。 A.张雪门 B .陶行知 C.陈鹤琴 炎培 3. 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帮母亲照管儿童 B .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力 D.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发展 4.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 .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育内容 E .学前教育课程 5.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 的是()。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 .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c.美国幼儿 教育协会 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 E .德国教育研究会 6.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 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 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 尊重儿童原则 D .实践性原则 E .保 教结合原则 7. 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D.杜威 E .黄 C .发展儿童智 E .促进儿童体制

A.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B.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c .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D.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E ?家长文化资本积累 8.()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 .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 D .智力发展 E .特长 发展 9.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智力游戏 B .音乐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E .结构游戏 10. 1996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A.跳舞 B.游戏 C.唱歌 D .识字 E .体育 11.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A.自主化 B .社会化 C . 虚构化 D.教育化 E.群体化 12.“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 ()的体现。 A.直接法 B .移情法 C . 生活化方法 D.游戏化方法 E. 隐喻化 13.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A.游戏 B.上课 C .读书 D .学习 E .作业 14.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它们是()。 A.观察法和演示法 B . ,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C, 故事法和讨论法 D.精神环境体验法和物质环境体验法 E . 练习法和作业法 15.最益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 .表扬鼓励法 E.诱导法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学前教育学第四章教案 一、课题:学前教育学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二、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关键期对于学前儿童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目标的类型以及特点以及学前教育的原则,重点理解游戏作为儿童基本活动的重要性。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1、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领会) 2、儿童发展的特点(记识) 3、儿童发展的两种观点(应用) 4、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应用) 5、学前教育的价值(领会) 第二节、学前教育目标 1、学前教育目标(领会) 2、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领会) 3、学前教育目标类型及特点(应用) 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原则 1、坚持儿童本位(应用) 2、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应用) 3、培养儿童的个性化(应用) 4、重视游戏在学前期的重要性(应用) 五、教学重点 本章主要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目标和学前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在本章中重点掌握儿童发展的特点、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学前教育的目标类型以及坚持个性化、游戏的教育原则。通过本章的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领会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 见PPT 七、教学过程 ★导入:从谚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导入学前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同时这句谚语中也包含了关键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也可以明白该句谚语的合理性。以这句谚语导入本章节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价值 一、儿童受教育的可能性 1、生理基础:人的大脑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会劳动,这一切都依赖于人的大脑的复杂性。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3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答案】A 2.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重大影响。A.凯洛夫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答案】A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4.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A.康德 B.第斯多惠 C.赫尔巴特 D.福禄培尔 【答案】C 5.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诗》 D.《学记》 【答案】B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教育的典型表征。 A.形式 B.正规 C.普通 D.制度化 【答案】D 7.我国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在()。 A.190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22年 【答案】B 8.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对这个新学制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 B.新学制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 C.新学制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D.1951年的学制不符合当时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停办了 【答案】D 9.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经济学 【答案】A 10.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检测试题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测试题 一、填空 1、学前教育学阐述的是0—6岁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2、学前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的教育,即0—3岁的学前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有两种实施形式,一种在家庭中实施,一种由社会组织实施。 4、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所以学前教育在教育具有领先性的特征。 5、由社会实施学前教育思想起源于欧洲。 6、19世纪后期学前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在欧洲出现。 7、柏拉图在《理想国》《法律篇》中阐诉了他的教育观。 8、《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名代表作。 9、《母育学校》《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献给父母与儿童的良好教材。 10、《爱弥儿》是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名著。 11、《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代表作。 12、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人的教育》。 13、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的把游戏列入教育历程中的教育家。 14、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15、学前教育发展自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马里兰根宝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为起点。 16、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17、蒙特梭利基本教育思想发现儿童,自由的原则。 18、在蒙特梭利有准备的环境中,内容主要包括动作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 19、精神分析理论有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 2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了成熟理论。 21、格赛尔做的双生子爬阶梯试验说明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 22、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既依赖于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学习所起的作用有关。 2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近几十年对学前教育影响最大的观点。 二、简答 1、简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 答:(1)在游戏中获得发展(2)恩物引起儿童的活动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是什么? 答:(1)教育即生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3、心理分析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答:(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 (2)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 (3)道德教育应该顺从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 (4)给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4、成熟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贡献? 答:(1)量表提出的年龄常模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教育依据 (2)教育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掌握“最佳时期”促进儿童的发展 (3)教育应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 三、论述 试论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 答:(1)发现儿童(2)自由的原则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 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 ------------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 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完整版)学前专业-幼儿教育学第4章精编试题

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一. 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 D.幼儿的能力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B.意志C.行为D.认识 9、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所规定的幼儿 教育的任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教育法规 10、对于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B.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的发展。 C.全面发展,对于不同幼儿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但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D.体智德美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11、下列哪个俗语不能体现“体育为幼儿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A.“载知识之车”和“寓道德之舍” B.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体育不好是“废品” 12、布鲁姆研究发现,()岁之前是幼儿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3岁以前 B.5岁以前 C.7岁以前 D.12岁以前 13、()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A.婴儿期B幼儿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14、人体的生长发育、体型和身体姿势是() A.体质 B.体格 C.体能 D.适应能力 15、一个人是否健康,应综合考察与评价() ①体质②体格③体能④适应能力⑤心理因素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6、关于幼儿体育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让幼儿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 B.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受到哪些理论的挑战? 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现出了很多问题。之后,又逐渐涌现出了很多对其形成挑战的理论,主要有: (1)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又是雇主鉴定求职能力的装置。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劳动力市场由于种种制度性力量的影响而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他们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大公司、大企业的工作,次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小企业、小公司的工作。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该理论在其最简单形式上以“二元论”著称,故又被称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3)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西方,其创始人是鲍尔斯和金蒂斯。社会化理论是一种探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理论,它从教育的功能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教育维持资本主义制度方面的功能。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由于资本主义结构的等级化、分工化,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总之,这三个理论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了挑战,逐渐促进了有关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2.从一般意义上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答: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同样,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办教育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保证。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激发了人们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动机。 ②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劳动力的数量,制约着教育普及的程度。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一、填空 1、是我国现阶段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是;。 3、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4、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即在教育的过程中,促进幼 儿,,。 5、和是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 6、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7、“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尝一尝”体现了幼儿园教育 的的原则。 8、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二、选择 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内容 C.教育目标 D.教学方法 2、幼儿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是() A.游戏活动 B.生活活动 C.自由活动 D.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3、我国首次提出“四有新人”是在() 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幼儿园的任务包括() A.对幼儿实施保育 B.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 C.为幼儿园盈利 D.对幼儿实施教育 5、教师在集体教学时,结合分组教学。这种做法主要体现的教育原则是() A.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C.保教结合的原则 D.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6、下列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园教育目标能否贯彻实施完全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情。 B.教育目的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唯一依据 C.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D.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依据家长的不同要求提出来的。 7、幼儿园除了具有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之外,还具有()任务。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母育学校》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功能 3.家庭教养方式 4.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5.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6.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教育学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1 、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 、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3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涵义和意义,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和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我国创设幼儿园环境教育改革的历史发展,树立大环境观、大教育观的思想。 4 、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并能运用此原则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问题,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正确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并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3、正确理解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象。 ◆教学难点: 1 、掌握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运用 2 、理解幼儿的特性及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适宜性原则;理解教师在环境创设中

的地位。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下园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 2、教师准备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图片资料; 3、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收集资料,获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初 步印象。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通过教育现象的描述和研讨,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 【现象描述】 幼儿园教师工作面面观: 1.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状况 幼儿园教师对工作的总体压力感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对工作压力状况的总体感受和看法。本次调查发现,74.7%的被调查者认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自己的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 2.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来源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强化习题(五)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强化习题(五) 一、填空题 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________起源论;一是________起源论。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________的一种社会活动。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明了教育劳动具有________。 4.教育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教育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的规律;教育的特规律是________的规律。教育学既要研究教育的________,也要研究教育的________。 5.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6.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有许多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如孔子说________苟况说许慎说________裴斯泰洛奇说________杜威说________等等。 7.教育是一种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的活动,它是在________中产生的。 8.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和剥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以当时教育活动是在传递________和________中进行的。 9.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两个典型:________和________。 10.教育产生的必要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等级性学校教育特点产生在________社会形态。 12.根据《学记》记载:“古之教育,家有________,党有________,术(遂)有________,国有________。 13.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 16.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的就是促进________。 17.教育内容是培养一定规格人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________。 18.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 19.教育功能的结果除了直接发生功能作用外,更多的是以________形态储存起来,这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0.教育除了对个体发展具有促进功能外,还具有对个体的________和功能。 21.现代教育综合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的多样化上。 22.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3.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____、____、____和____,制约着课程的___及____,制约着教育教学_ _。 2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培养_____________而表现出采的,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5.“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教育发展_________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26.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_________和_________教育在社会意识形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起促进作用。 27.教育一方面为社会生产力所制约,另一方面对生产力产生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社会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还有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独立因素,具有特殊作用的________。 30.一般把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阶段。 3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 A.幼儿之家 B.幼儿学校 C.湖北幼稚园 D.南京鼓楼幼稚园 2、下列不属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是() A.主张“教学做”合一 B.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C.提出“活教育”理论 D.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和嘴 3、在原始社会时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其主要任务是()A.保证幼儿存活 B.增强幼儿体质 C.开发幼儿智力 D.培养幼儿处理事情的能力 4、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1903 C 5、近现代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课堂教学 6、第一个阐述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7、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8、幼儿园在我国属于()体系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9、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学龄期 10、幼儿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1、幼儿受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教育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幼儿社会教育机构是()的产物 A.物质基础 B.上层建筑 C.大工业生产 D.经济发展 14、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在()诞生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印度 15、()创办了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乡村儿童团”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晏阳初 16、“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是谁的教育理论()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17、()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办一所幼儿之家,用于实践自己的教育理论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陶行知 D.陈鹤琴 18、()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梁漱溟 19、()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雪门 D.福禄贝尔 20、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C.湖北武昌幼稚园 D.北平香山慈幼院 21、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是() A.教育 B.生存 C.繁殖 D.进食 22.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C.北平香山幼稚园D.蒙养院 23.幼儿教育是对()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 24.()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 25.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A.黄炎培B.蔡元培C.陶行

幼儿教育学期末试卷

霸州市职业技术中学 《幼儿教育学》期末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连线题(请将以下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与相应的理论连线)(共8分) 成熟主义的幼儿教育理论华生 精神分析学派的幼儿教育理论格塞尔 行为主义的幼儿教育理论皮亚杰&维果斯基 认知发展学派的幼儿教育理论弗洛伊德 二、排序题(共3分) 事实证明,早期经验对幼儿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对以下幼儿养育方式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形成智力的顺序进行排序(沙袋育儿;船舱育儿;背篓、背巾育儿)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2.幼儿教育的实施形式有、、 。 3.家庭教育的特点、、 。 4.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又称关键期,对幼儿来说,岁是口语学习的敏感期,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 5.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是、、 、。 6.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性质兼具、、 的性质。 7我国托幼机构的类型有、、。 8.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9.陈鹤琴创立的理论体系是。 10.体质即。包括、、

、四方面。 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夸美纽斯的着作是为父母们编写了系统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南。 A《母育学校》B《大教学论》C《世界图解》D《理想国》 2.被人们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柏拉图B夸美纽斯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 3.被人们称为“幼教之母”的是 A华生B维果斯基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 4学前班学习应以哪种形式为主 A上课B玩耍C活动D游戏 5.我国最早提出幼儿公育主张的是 A康有为B陈鹤琴C张雪门D陶行知 6.幼儿园上课时间每节课不超过分钟。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 五、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幼儿教育 2.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 3.科学护理幼儿生活 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成熟主义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2.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中“六大解放”的内容是什么? 七、案例分析(本题20分) 【案例分析】 1、案例陈述 案例一: 我上幼儿园了!以前,老听妈妈说幼儿园怎么怎么好玩,可是,我觉得幼儿园除了小朋友多,有些玩具以外好象没什么好玩的,没有家里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啊,我还不太喜欢上幼儿园呢。今天一早,妈妈急急忙忙把我送到幼儿园,又匆匆忙忙的走了,她又丢下我上班去了。我又哭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老师安慰了我又给我洗了一把脸。可是,过了不久我又尿湿了裤子。阿姨从我的书包里拿出裤子给我换了。看见教室里有好多玩具,于是,我不想哭了,我拿着几块积木玩了起来。过了不久我们开始吃早点,有几个年纪小一点的弟弟妹妹还不会自己吃饭,老师们只好喂他们。我会自己吃饭,可是我也想让老师喂我吃,老师喂了我两口以后对我说:“你很能干,你自己吃好吗?”于是我自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吃了一个鸡蛋还有一碗稀饭。接着老师教我们唱了歌,我们学会了唱“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早”,我们还玩了一个“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 案例二: 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达到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都应有配有一所幼儿园。在很多比较大型楼盘的营销中心,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幼儿园的规划。很多年轻人在买房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没有配套幼儿园。

幼儿教育学第四章

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 B.幼儿的智力

C.幼儿的社会性 D.幼儿的能力 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 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 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 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家长的教导 D.社会的帮助 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幼儿的潜力 D.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8.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入手。

A.情感 B.意志 C.行为 D.认识 9、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教育法规 10、对于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B.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求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平均的发展。 C.全面发展,对于不同幼儿来说,有可能各有所长,但各方面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的。 D.体智德美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11、下列哪个俗语不能体现“体育为幼儿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A.“载知识之车”和“寓道德之舍” B.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1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加强了学年教育,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心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

幼儿教育学期末试题库(答案在试题中)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幼儿教育学题库 版本高教版范围1——12章 适用班级:中职班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国时期一些爱国人士为平民子女开办幼儿园,如陶行知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的___北平香山慈幼园__。 2.标志着学前公共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__《理想国》___。 3.儿童观的变化影响到__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___的变化。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__《儿童权利公约》___ ,是世界解决儿童问题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国家和地方政府控制幼儿教育的__目标内容___和___范围__。6.__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___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7.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_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____等5个领域。 8.从幼儿园特点的角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保育环境和教育环境__ 。 9.幼儿园是_保教并重____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的活动形式。10.角色游戏的观察记录有两种:一种是__一般情况记录___,主要记录游戏主题、游戏反映的主要生活内容等;另一种是___重点记录__,主要记录游戏中发现的某些典型的、特别有教育意义的事情。11.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___参与幼儿游戏__,进行游戏指导的前提。 12.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__正面___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喻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13.教育教学计划可依据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的层次分为:__学龄班计划___、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14.幼儿家长参与托幼机构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家长委员会。15.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__提高广大教师素质___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16._____教育__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17.幼儿教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幼儿教育指__专门机构_____的幼儿教育。 18.学前教育任务的历史性变化是由___社会经济____的不断发展所导致的。 19.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__活动_____。 20.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___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___基础上的。 21.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违背了_综合性______教育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