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DF.pdf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DF.pdf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DF.pdf

《哲学与人生》教学设计

语法1一般现在时练习(第一课)

语法1一般现在时练习(第一课)

一般现在时练习 一、写出下列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 talk______forget______hope______stop______perform______play______say______ buy______worry______fly______study_______like_______make______take______ love_______recite_______become_______come_______drive_______shine_______ leave_____wake_______ride_______write_______hike______give______see______ swim______stop______shop_______plan______get_______sit_______let_______ cut_______run_______forget_______begin_______wash_____watch_______ finish______teach_____fish_______reach_______go_______do_____ 二、用括号内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He often ________(have) dinner at home. 2. Daniel and Tommy _______(be) in Class One. 3. We _______(not watch) TV on Monday. 4. Nick _______(not go) to the zoo on Sunday. 5. ______ they ________(like) the World Cup? 6. What _______they often _______(do) on Saturdays? 7. _______ your parents _______(read) newspapers every day? 8. The girl _______(teach) us English on Sundays. 9. She and I ________(take) a walk together every evening. 10. There ________(be)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 11. Mike _______(like) cooking. 12. They _______(have) the same hobby. 13. My aunt _______(look) after her baby carefully. 14. You always _______(do) your homework well. 15. I _______(be) ill. I’m staying in bed. 16. She _______(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17. Liu Tao _______(do) not like PE. 18. The child often _______(watch) TV in the evening. 19. Su Hai and Su Yang _______(have) eight lessons this term. 20. -What day _______(be) it today? -It’s Saturday. 21 We often ___________ (play) in the playground. 22. He _________ (get) up at six o'clock. 23. ________ you __________ (brush) your teeth every morning? 24. What ________(do) he usually ________ (do) after school?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要决定简表??学会利用表格的方法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国旗、国徽、国歌、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等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一系列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即“说说你出生时的情况”,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生疑、生趣。 通过学生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所做的准备工作,学会归纳历史事件的方法。 通过搜集新中国成立的有关资料,学会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若干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们的祖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通过分析“落后就要挨打”的原因,教育学生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鼓励学生对本课内容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胆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是开国大典的盛况,二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要突出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及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开国大典》录像片段,让学生通过展现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来感受和体验当家作主人的喜悦心情。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引导学生利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重点。 难点如何认识西藏和平解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民族关系、少数民族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搜集的资料和课本上的小字部分,先让学生了解西藏解放的过程,然后通过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 〖学习方法〗

初中英语语法之数词

初中英语语法-数词及练习 一、内容概述 表示数目和顺序的词叫数词。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基数词 基数词用来表示数目,或者说表示数量的词叫基数词。最基本的基数词如下表所示。 1 one 11 eleven 100 a hundred 2 two 12 twelve 20 twenty 1000 a thousand 3 three 13 thirteen 30 thirty 1,000,000 a million 4 four 14 fourteen 40 forty 10,000,000 ten million 5 five 15 fifteen 50 fifty 100,000,000 a hundred million 6 six 16 sixteen 60 sixty 1,000,000,000 a billion 7 seven 17 seventeen 70 seventy 8 eight 18 eighteen 80 eighty 9 nine 19 nineteen 90 ninety 10 ten 说明: 1.13—19是由个位数加后缀-teen构成。注意其中13、15的拼写是thirteen和fifteen。2.20—90由个位数加后缀-ty构成,注意其中20—50的拼写分别是twenty, thirty, forty 和fifty;80的拼写是eighty。 3.其它非整十的两位数21—99是由整十位数加连字符“-”,再加个位数构成。如81 eighty-one。4.101—999的基数词先写百位数,后加and再写十位数和个位数.如691 six hundred and ninety-one。 5.1000以上的基数词先写千位数,后写百位数,再加and,最后写十位数和个位数。 如:5893 fiv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ninety-three。在基数词中只有表示“百”、“千”的单位词,没有单独表示“万”、“亿”的单位词,而是用thousand(千)和million(百万)来表达,其换算关系为:1万=10 thousand;1亿=100 million; 10亿=a thousand million=a billion。 7.多位数的读法: 1)1000以上的多位数,要使用计数间隔或逗号“,”。即从个位起,每隔三位加一个间隔或逗号。第一个间隔或逗号前是thousand(千),第二个间隔或逗号前是million(百万),第三个间隔或逗号前是a thousand million或a billion(十亿)。 2)每隔三位分段以后就都成了101—999。读的时候十位数(或个位数)的前面一般要加and。如:888,000,000读作:eight hundred and eighty-eight million。

最新2018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读读写写

八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 释 第一单元 第一课《消息二则》 一、重点字词注音 溃退【kuì tuì】泄气【xiè qì】督战【dū zhàn】 要塞【yào sài】业已【yè yǐ】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二、重点词语解释

溃退: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战斗力微弱。溃:在此意为溃散、溃败。 泄气:本意为自气球或轮胎中排出空气或其他气体,也引申为泄劲、放弃。 督战:在前线监督作战 要塞: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也解释为构筑了堡垒的地方 业已:已经 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锐不可当: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重点字词注音 颁发【bān fā】遗嘱【yí zhǔ】建树【jiàn shù】仲裁【zhòng c ái】巨额【jùé】 二、重点词语解释 颁发:公布;发布。 遗嘱: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巨大的数额。 第三课《“飞天”凌空》 一、重点字词注音 凌空【líng kōng】翘首【qiáo shǒu】 酷似【kù sì】潇洒【xiāo sǎ】轻盈【qīng yíng】悄然【qiǎo r án】由衷【yóu zhōng】

新秀【xīn xiù】屏息敛声【bǐng xī liǎn shēng】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 二、重点词语解释 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空中。 翘首:指仰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 酷似:极其相似。 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轻盈: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浑然,依然。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 文原文及教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

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教案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

(完整word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表 第一课《消息二则》 溃退kuìtuì泄气xiè qì督战dūzhàn 要塞yào sài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业已yè yǐ 锐不可当ruìbù kědāng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 fā遗嘱yízhǔ建树jiàn shù巨额jùé 仲裁zhòng cái 第三课《“飞天”凌空》 凌空línɡkōnɡ翘首qiào shǒu 酷似kùsì潇洒xiāo sǎ轻盈qīnɡyínɡ悄然qiǎo rán 由衷yǒu zhōnɡ新秀xīn xiù屏息敛声bǐnɡxīliǎn shēnɡ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 如梦初醒rúmènɡchūxǐnɡ 第四课《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 ɡān 浩瀚hào hàn 娴熟xián shú咆哮páo xiào 紧绷jǐn bēnɡ镌刻juān kè一丝不苟yìsī bùɡǒu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jiā殚精竭虑dān jīnɡjié lǜ 第五课《藤野先生》 挟jiā樱花yīnɡhuā绯红fēi hónɡ宛如wǎn rú掌故zhǎnɡɡù落第lu? dì畸形jīxínɡ不逊búxùn 匿名nìmínɡ诘责jié zé 呜呼wūhū凄然qī rán 教诲jiào huì深恶痛绝shēn wùtònɡjí 油光可鉴y?u ɡuānɡk? jiàn 杳无消息yǎo wúxiāo xī 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 cuò 正人君子zhènɡr?n jūn zǐ

第六课《回忆我的母亲》 溺爱nìài 佃农diàn nónɡ劳碌láo lù私塾sī shú 周济zhōu jì宽厚kuān hòu 仁慈rén cí连夜lián yè 慰勉wèi miǎn 不辍búchuì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为富不仁wéi fùbùrén 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 脸颊liǎn jiá黝黑yǒu hēi 粗糙cūcāo 崎岖qíqū平庸pínɡyōnɡ滞留zhìliú愚钝yúdùn 器宇qìyǔ蒙昧ménɡmèi 缰绳jiānɡsh?nɡ轩昂xuān ánɡ酒肆jiǔsì诚惶诚恐chénɡhuánɡchénɡkǒnɡ胆怯dǎn qiè 鹤立鸡群hè lìjī qún 正襟危坐zhēnɡjīn wēi zuò 入木三分rùmùsān fēn 藏污纳垢cánɡwūnàɡòu 第八课《美丽的颜色》 微妙wēi miào 燥热zào rè 沥青lìqīnɡ骤雨zhòu yǔ窒息zhìxī吹嘘chuī xū荧光yínɡɡuānɡ 筋疲力尽jīn pílìjìn 和颜悦色hé yán yuè sè 第十三课《背影》 迂腐yūfú 擦拭cāshì搀扶chānfú 交卸jiāo xiè 狼藉lánɡjí游逛y?u ɡuànɡ赋闲fùxián 簌簌sùsù 踌躇ch?u chú马褂mǎɡuà蹒跚pán shān 颓唐tuítánɡ琐屑suǒxiè 触目chùmù伤怀shānɡhuái

初中英语语法4数词

初中英语语法4数词

数词 一、本周内容概述 表示数目和顺序的词叫数词。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基数词 基数词用来表示数目,或者说表示数量的词叫基数词。最基本的基数词如下表所示。 1 one 11 eleven 100 a hundred 2 two 12 twelv e 20 twen ty 1000 a thousand 3 thr ee 13 thirte en 30 thirt y 1,000,000 a million 4 fou r 14 fourt een 40 fort y 10,000,000 ten million 5 five 15 fiftee n 50 fifty 100,000,000 a hundred million 6 six 16 sixtee n 60 sixty 1,000,000,000 a billion 7 sev en 17 seventeen 70 seventy 8 eig ht 18 eighteen 80 eighty 9 nin 19 nineteen 90 ninety

e 10 ten 说明: 1.13—19是由个位数加后缀-teen构成。注意其中13、15的拼写是thirteen和fifteen。 2.20—90由个位数加后缀-ty构成,注意其中20—50的拼写分别是twenty, thirty, forty 和fifty;80的拼写是eighty。3.其它非整十的两位数21—99是由整十位数加连字符“-”,再加个位数构成。如:81 eighty-one。 4.101—999的基数词先写百位数,后加and再写十位数和个位数。如:691 six hundred and ninety-one。5.1000以上的基数词先写千位数,后写百位数,再加and,最后写十位数和个位数。 如:5893 fiv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ninety-three。在基数词中只有表示“百”、“千”的单位词,没有单独表示“万”、“亿”的单位词,而是用thousand(千)和million(百万)来表达,其换算关系为:1万=10 thousand;1亿=100 million; 10亿=a thousand million=a billion。 7.多位数的读法: 1)1000以上的多位数,要使用计数间隔或逗号“,”。即从个位起,每隔三位加一个间隔或逗号。第一个间隔或逗号前是thousand(千),第二个间隔或逗号前是million(百万),第三个间隔或逗号前是 a thousand million或 a billion(十亿)。 2)每隔三位分段以后就都成了101—999。读的时候十位数(或个位数)的前面一般要加and。如: 888,000,000读作:eight hundred and eighty-eight million。 (二)、基数词的用法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

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1、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2、掌握新闻要素及结构特点。 3、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的特点。 2、语言要准确、简明。 教学难点: 新闻特点的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学设想: 1、安排二课时。 2、方法:认知与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学写简单的新闻。 2 、了解解放战争概况本文写作背景,接受革命教育。 3、把握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重点)。 一、导入 古语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早已成为事实。那么,我们这些“秀才”又是怎样知道天下事的呢? 【小结】对,那是因为现代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等每天为我们及时提供了“新闻”。老师相信各位同学一定都是关心天下事的小秀才。那么,同学们了解最新的新闻吗?举例:云南干旱、玉树地震、世博会、 好的,下面请你听一段新闻录音,然后告诉同桌,你听到了什么内容?试着对你的搭档说说。【播放录音】 二、新闻的相关知识: 1、概念:所谓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消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的概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指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学,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件。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迈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报告文学等。 2、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反映迅速,语言简洁明确。 3、结构:每则消息(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新闻的题目。用来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是全文的眼睛。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新闻的一条完全式标题,主题在中间一行,字号最大,揭示新闻的核心事实;肩题在主题的上面,从一个侧面对主题作引导、说明;副题在主题下面,对文体作补充、注释。主题和肩题,副题的关系应是虚实相济、相得益彰。主题要“实”肩题,前题可“虚”。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新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初中英语语法班第一课

初中英语语法精讲班:第一课 语法体系导入图: 一,名词 1、英语名词可分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 2、英语可数名词的单复数:英语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3、名词所有格: 名词所有格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物主代词,在句中作定语、宾语或主语。 二、代词: 1、代词的分类: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疑问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等等。 2、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 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 称单数 第三人称单数第一人 称复数 第二人 称复数 第三人称复数阳性阴性中性 主格I (我) you (你) he (他) she (她) it (它) we (我们) you (你们) they (他们,她 们,它们) 宾me you (你) him her it us you them (他们,

格(我) (他) (她) (她) (我们) (你们) 她们,它们) 3、物主代词:说明事物所属关系的代词,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两种。 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 称单数 第三人称单数第一人称 复数 第二人 称复数 第三人称复数阳性阴性中性 形容词性my (我的) your (你的) his (他的) her (她的) its (它的) our (我们的) your (你们的) their (他们的,她们的, 它们的) 名词性mine (我的) Yours (你的) his (他的) hers (她的) its (她的) ours (我们的) yours (你们的) theirs(他们的,她们的, 它们的) 4、反身代词:表示谓语的动作与主语有关或者宾语补足语的动作与宾语有关。 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 称单数 第三人称单数第一人称复 数 第二人称复 数 第三人称复数阳性阴性中性 myself (我自己)yourself (你自己) himself (他自己) herself (她自己) itself (它自己) ourselves (我们自己) yourselves (你们自己) themselves (他们/她们/ 它们自己) 5. 指示代词:指示说明近处或者远处、上文或者下文、以前或者现在的人或事物。 单数复数含义 this(这个) these(这些) 指较近的人和物 that(那个) those(那些) 指较远的人和物 such (这样的人/物)指上文提过的人和物 same (同样的人/物)指和上文提过的相同的人和物 it (这人/这物) 指不太清楚是谁或者是什么时 6、关系代词:用来引导定语从句的代词叫关系代词,参见后面的定语从句。 7.、不定代词:代替或修饰不特指的人或事物的代词叫不定代词。 单数 含义 some any no none / / each (every) one either, neither so the other, another 复合不 定代词 不可数含义much little, a little all / / / / / 复数含义many few, a few ones both others, the others ※注:复合不定代词有12个:something(某事), someone(某人), somebody(某人), anything (任何事), anyone(任何人), anybody(任何人), nothing(没事),nobody(没有人), no one(没有人), everything(一切), everyone(每个人), everybody(每个人). (1)some和any 的用法: (2)no和none的用法: (3)all和both的用法:

2020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点及随堂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点及随堂练习题 一、知识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②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以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推翻了、封建主义和 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的力量。 4. 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随堂练习 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 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不包括() ①朱德②陈毅③刘少奇④宋庆龄⑤李济深⑥贺龙⑦张澜⑧高岗 A.①④ B.②⑥ C.③⑤ D.⑦⑧ 3.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B.开国大典上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上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6.《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的历史含义是()A.中国遭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B.国共两党内战,双方损失巨大 C.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 D.巴黎和会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7.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8.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D.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 9.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B.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 C.它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D.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0.毛泽东撰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说:“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下列人民英雄不属于“三十年以来”这一阶段的是()

2018年秋部编八年级语文第一课1消息二则

1 消息二则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目标导学二:根据新闻文体特点,把握文本内容 1.明确新闻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是: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 加一个H ”,成为新闻“六要素”。 练习: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 明确:在这则新闻中,“五要素”分别是:何时:(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明确新闻基本结构: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 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

初中英语语法 数词

数词

一、本周内容概述 表示数目和顺序的词叫数词。数词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基数词 1.13—19是由个位数加后缀-teen构成。注意其中13、15的拼写是thirteen和fifteen。2.20—90由个位数加后缀-ty构成,注意其中20—50的拼写分别是twenty, thirty, forty 和fifty;80的拼写是eighty。 3.其它非整十的两位数21—99是由整十位数加连字符“-”,再加个位数构成。如: 81 eighty-one。 4.101—999的基数词先写百位数,后加and再写十位数和个位数。如: 691 six hundred and ninety-one。 5.1000以上的基数词先写千位数,后写百位数,再加and,最后写十位数和个位数。 如:5893 five thousand eight hundred and ninety-three。在基数词中只有表示“百”、“千”的单位词,没有单独表示“万”、“亿”的单位词,而是用thousand(千)和million(百万)来表达,其换算关系为:1万=10 thousand;1亿=100 million; 10亿=a thousand million=a billion。 7.多位数的读法: 1)1000以上的多位数,要使用计数间隔或逗号“,”。即从个位起,每隔三位加一个间隔或逗号。第一个间隔或逗号前是thousand(千),第二个间隔或逗号前是million(百万),第三个间隔或逗号前是a thousand million或a billion(十亿)。 2)每隔三位分段以后就都成了101—999。读的时候十位数(或个位数)的前面一般要加and。如: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标内容】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及所附图表,探讨课中思考题,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走访经历过新中国成立的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句名言道德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板书) [导入]:(开门见山进入主题)展示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祖国的繁荣昌盛与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提问:1949年4月,国民政府被推翻,中国人民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谁领导,代表哪些阶级利益呢?这一切都需要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本课的第一个标题。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板书) 1、时间 2、地点 3、性质(板书) 师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讲述: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师问:分析P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构成,这次会议由哪些方面的代表?体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整理打印版部编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 第一课《消息二则》 溃退kuìtuì泄气xiè qì督战dūzh àn 要塞yào sài 摧枯拉朽cuīkūlāxiǔ业已yè yǐ锐不可当ruì bù kědāng 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发bān fā遗嘱yízhǔ建树jiàn sh ù巨额jùé 仲裁zhòng cái 第三课《“飞天”凌空》 凌空línɡkōnɡ翘首qiào shǒu 酷似kùsì潇洒xiāo sǎ 轻盈qīnɡyínɡ悄然qiǎo rán 由衷yǒu zhōnɡ新秀xīn xiù 屏息敛声bǐnɡxīliǎn shēnɡ 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 如梦初醒rúmènɡchūxǐnɡ 第四课《一着惊海天》 桅杆wéi ɡān 浩瀚hào hàn 娴熟xián sh ú咆哮páo xiào 紧绷jǐn bēnɡ镌刻juān kè一丝不苟yìsī bùɡǒu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jiā 殚精竭虑dān jīnɡjié lǜ 第五课《藤野先生》

挟jiā樱花yīnɡhuā绯红fēi hónɡ宛如wǎn rú 掌故zhǎnɡɡù落第lu? dì畸形jīxínɡ不逊búxùn 匿名nìmínɡ诘责jié zé呜呼wūhū凄然qī rán 教诲jiào huì深恶痛绝 shēn wùtònɡjí 油光可鉴y?u ɡuānɡk? jiàn 杳无消息yǎo wúxiāo xī 抑扬顿挫yìyánɡdùn cuò正人君子zhènɡr?n jūn zǐ 第六课《回忆我的母亲》 溺爱nìài 佃农diàn nónɡ 劳碌láo lù私塾sī shú 周济zhōu jì宽厚kuān hòu 仁慈rén cí连夜lián yè 慰勉wèi miǎn 不辍búchuì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为富不仁wéi fùbùrén 第七课《列夫·托尔斯泰》 脸颊liǎn jiá黝黑yǒu hēi 粗糙cūcāo 崎岖qíqū 平庸pínɡyōnɡ滞留zhìliú愚钝yúdù

初中英语语法can

Can用法相关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一、根据提示完整回答问题。(完整回答)1.CantheRobotsweepthefloor?(写两种答案) 2.Canyourbrotherdohousework?(写两种答案) 3.Whatcanyoudo?(扫地和洗衣服) 4.Whatcanyoursisterdo?(扫地和浇花) 二、根据答句写问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es,Icandothedishes.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es,wecanemptythetras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es,hecanmakethebed.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es,Tomcanwashtheclothes.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es,Amycanwatertheflowers.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heycancleanthebedroom.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cancookthemeals.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ecanplayfootball.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mcanuseacomputer.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arahcansweepthefloor.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yfathercanwashthecar.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ymothercansinganddance. 三.翻译 1.他会打篮球。

第一课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看课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一、自我完成知识学习

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④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的力量。 5、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训练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6.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消息二则教案

1消息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溃退、摧枯拉朽、锐不可当”等词语。 2.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消息的结构形式。分析两则消息的特点,学会迅速抓取文中的主要信息。 3.梳理两则消息的内容、层次,学习文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体会文中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展示课件,通过观看表现渡江战役的影像资料,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课文旁批,引导学生掌握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 3.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情感,并在交流互动中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到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消息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了解消息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撰写消息,学习为消息拟定标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图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任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1948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

我方提出八条二十一款,限蒋介石在4月20日前表态。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决定着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时刻。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等。 2.知识链接 (1)消息的概念。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是一种报纸文体,指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2)消息的三个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3)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①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也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③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④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⑤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