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热点时事-疫情科技篇

2020中考热点时事-疫情科技篇
2020中考热点时事-疫情科技篇

一.完形填空疫情中科技助力

二.阅读理解疫情中网课

三.阅读理解战役,助学,停课不停学

四.书面表达网课学习的利与弊

一、完形填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Telemedicine system Drones

Doctors diagnose(诊断) patients online. Robots help to send food to __1__. Drones(无人机)monitor people in crowds. We are using new ways to fight the novel coronavirus. They are safe. They can help people __2__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Let’s meet these high-tech helpers! Telemedicine system

With remote video system, doctors can diagnose patients without seeing them in person. Also, doctors

from different hospitals can have a meeting by using the system __3__. This saves a lot of time. Both Huoshenshan and Leishenshan hospitals have this system.

Drones warn people in groups

In some rural places, police use drones to monitor people in groups. When the drone __4__ big groups of people, police will warn them through the loudspeaker on the drone. In some places, people also use drones to disinfect(消毒) their __5__.

3D “hospital”

A company in Shanghai __6__ 15 rooms by using 3D technology. They sent the rooms to Hubei for patients to live in. Each room is about the __7__ of your bedroom. A 3D printer takes 24 hours to build the rooms.

AI system check for fever

At the Mudanyuan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an AI system can check people in crowds to see __8__they have fevers. When people __9__, the system scans people’s faces. The system can check about 300 people in one minute.

Smart robots

Time to eat! In some hospitals, smart robots help to deliver food to patients. The robots can also help to __10__ medicine and show the way to people.

1、A. consumers B. customers C. patients

2、A. avoid B. keep C. develop

3、A. all the time B.at times C.at the same time

4、A. imagines B. finds C. records

5、A. relatives B. hands C. communities

6、A. built B. produced C. printed

7、A. size B. shape C. pattern

8、A .that B. if C. why

9、A. pass by B. pass away C. pass down

10、A. hand in B. hand on C. hand out

二、阅读理解

Many students are taking online classes at home because of an invisible enemy, the novel coronavirus. So what can students do to improve their online studies? Some students give their own opinions.

1. The biggest problem for Zhao Yuchen is that _________.

A. she has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B. her mom often offers her some snacks.

C. her Internet connection is not good.

D. she can’t plan her time properly.

2. According to Lin Xiyu, the following ways can help us learn better online EXCEPT

.

A. planning your course timetable before classes

B. making sure what things you are going to do when doing your homework

C. thinking about how much time each course will take in advance.

D. reviewing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classes

3.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

A. studen ts’problems during their online study and their solutions

B. studen ts’special experiences during their online study

C. studen ts’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improve online study

D. studen ts’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有效性) of online study

二.阅读理解

On January 27, in order to win the

new pneumonia Resistance War(抗击新

型肺炎战),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公布)a notice on putting off

the start time of school in spring 2020. It

was said that school should not start

before February 17. The exact start time

of school will depend on situations and further notices.

However, many parents are very worried that putting off the start of school may affect children’s studies. If they have such a long winter vacation, children will not learn any knowledge, read books or study at all. They may forge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before. Staying at home for a long time will make them keep eating, sleeping and playing,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short, the close of school influences learning and develops bad habits, so how should we avoid these problems? Lo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 have also issued a notice, that is, to organize online teaching and create a network platform(平台), where necessary courses will be shown every day, and online teaching will be given by excellent teachers of the subject, and students can learn at home through computer or mobile network.

It should be said that such a method is very good. It can not only keep students indoors and not worry about the infection(感染) of the disease, but also make them study at home, improve their learning ability, and truly achieve “no suspension of classes”. Both the platform itself and the recorded lesson resources are more useful, and are welcomed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Of course, except for learning at hom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teach children about health knowledge, especially how to keep away from touching virus and other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children to do some physical exercises or some games, which is good for physical health at home.

1.Parents worried about putting off the start time of school because ______.

A. children may be infected by virus

B. they don’t like the idea of online learning

C. children’s study may be affected

D. parents have no time to look after children

2. Except for learning at home, what is also necessary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A. To keep playing online games.

B. To keep touching different people.

C. To do some physical exercises outside.

D. To teach children about health knowledge.

3.The underlined word “suspension”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plan

B. stop

C. growth

D. change

4.Which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tudents would rather go to school.

B. The date of going to school is decided.

C. Online teaching will help students study.

D. Parents believe children can teach themselves.

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A Special Way to Learn at Home

B. A New War with a New Chance

C. A Way to Keep Mentally Healthy

D. A Method to Make Parents Worried

八、书面表达

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中国学生要求在家上网课,然而,在线学习也有利有弊,请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英语短文,阐述线上学习的利与弊,并谈论自己的观点。开头已给出。

利:1.可以自主安排时间。

2.方便,只需要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可以学习。

弊:1.长时间盯着屏幕,影响健康。

2.没有同伴,感到孤独,也不能互动,一些困惑(confusion)不能立即(instantly)解决。你的观点:

In order to stop coronavirus from spreading. Students in China are expected to study at home and take online stud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政治七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政治七大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精心整理) 角度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措施 高分必备: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③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⑤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角度2 分析国家加大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道理 高分必备:①供求影响价格,可以增加供给,减少商品房需求,稳定房价。 ②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角度3 解决就业问题的经济措施 高分必备: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②政府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支持和促进就业。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领域。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⑤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提供就业岗位。 ⑥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角度4 我国当前加强扶贫工作的原因 高分必备: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富。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角度5 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政府改善民生措施的依据 高分必备: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②未来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保制度,利于稳定收入预期,进一步保障民生。③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收入

2018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解析

文化自信传承创新 热点链接】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祈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发展先进文化 ②民族文化的力量 ③增强文化认同感 ●实施文化传承工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戏曲进校园 201 8年学校美育工作将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除此之外,国学、书法等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文艺节目异彩纷呈 岁末年初,各大电视台打造的文化类节目尤其抢眼:2016年1 2月3 1日播出的《见字如面》通过书信展现历史;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2017年2月1 8日开播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 【问题设计】 1.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请就如何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 举办国学讲堂活动;

2014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民族团结复习

热点专题民族团结 1.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的重要性)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③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④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⑤加强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0多年来,新疆、西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⑤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发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⑦新疆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等; 3.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④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怎么评价新疆4-23暴力恐怖案件? 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侵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破坏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情谊,破坏新疆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最终是想把新疆从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5.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有什么危害? 危害:①严重破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破坏社会稳定,边界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③引发民族矛盾、暴力冲突、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④使国家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对国家安全构成危害; 6.“疆独”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 不可能得逞。因为:①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权益,是各 民族的共同愿望;③通过打砸抢烧进行“疆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 7. 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遭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共同属于一个民族——中华民族;②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义务;③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④我国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少数分裂分子的暴力行为不得人心,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 8. 广大民众对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度难关;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④青少年应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兴奋。 9.新疆4-23暴力恐怖事件中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行为;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任何企图通过制造事端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都将受到法律的追究;⑤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 10.设立民族团结进步节、试用民族团结教育新教材有什么重要意义?(重要性) ①有利于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 团结;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形成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边疆巩固、社会稳定; 11.中学生怎样做到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①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树立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大力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③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积极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1

中考政治复习时事常见热点问题集锦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共40题) 1.请分析取得抗冰救灾胜利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中学生在抗击冰雪灾害中能做些什么?答:因素:①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行动: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2)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3.“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实力的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综合国力提升;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4.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4)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5.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 (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3)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4)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口号或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6.请你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条建议(措施) ①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③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投入,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气氛;④对在职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在职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7.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4)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 8.感动中国人物为什么感动中国?(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1)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3)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4)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5)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9.青少年如何化感动为行动? 答:要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里,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遵纪守法,诚信待人,服务社会,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

2020年高考政治十大时政热点结合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政治十大时政热点结合答题模板 专题一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经济生活 1、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经济意义。 ①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决定,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发展。 ③扩大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增强国际竞争力、软实力、综合国力。 2、怎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调,保证财政收入力度。 ③发挥财政促进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⑤消费的反作用,提高文化产业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引进外资人才,学习优秀文化成果。 3、怎样建设诚信的市场经济? ①市场经济有法制性特征,要求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②政府应加强宏调,注重自身信用建设。 ③产品经营者提供职业道德,遵守交易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④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经济生活分析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形式? ①文化企业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拓国际市场。 ②文化企业制定正确经营战略,迎合市场需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生产高质量产品。 二、政治生活 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社义文化的政治意义? 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发展社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 三、文化生活 1、加强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意义? ①文化对社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作用: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④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文化生活分析如何推动社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义精神文明。 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果。

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及试题汇总

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解读及试题汇总 一、政治、经济板块 1. 陕西省政府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考点链接: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取得成效;确保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等等。 2. 在5月6日发改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规划司司长陈亚军介绍,截至2018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覆盖1 3.5亿人、大病保险覆盖10.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4亿人。 考点链接:我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病有所医;等等。 二、法律、社会板块 3. 深圳一学校疑似存在“高考移民”引发热议。广东省教育厅表示,将要求“高考移民”回原籍地考试,“高考移民”参加高考的将被取消成绩。 考点链接:确保高考公平的重要性,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严厉打击扰乱高考秩序的行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等。 4. 很多名人名言不知道谁说的,就会被网友们恶搞是鲁迅说的,网上出了各种鲁迅说的段子和表情包,最近鲁迅博物馆出了一个关于

鲁迅说过的话在线查询系统。根据官方介绍,该系统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保管部整理,包括鲁迅著作全编、译作全编及研究月刊三个子系统,而系统一切资料版权归北京鲁迅博物馆所有。 考点链接:整顿网络乱象,保护知识产权;科技改变生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便利;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等等。 5. 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进一步压减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力争到2021年底,将此类煤矿数量减至800处以内。 考点链接: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做好清洁能源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道路;等等。 原创中考模拟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陕西省政府5月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这有利于打赢() A.精准脱贫攻坚战 B.蓝天保卫攻坚战 C.污染防治攻坚战 D.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备战2014高考】2014年高考热点时政分析:4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4年高考热点时政分析(4):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背景材料】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来说,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形成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自贸区的设立,能够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政府的职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的具体体现。 (2)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这是政府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性的体现。

2014年下半年时事热点汇总

2014年下半年时事热点汇总 7月份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了中央档案馆在互 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的有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7月3日至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结束之际,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 记者介绍了此访有关情况。王毅说,中韩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建交22年来,两国关系全面迅速发展,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7月4日,中国证监会就《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 稿)》(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正式启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上市公司退市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常态化。 4.7月7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投票决定,北京正式成为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候 选城市,将与挪威的奥斯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一起角逐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5.今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 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6.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 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出席。5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 8月份 7.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8月16日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 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南京青奥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在我国举办的又一项具有国际影响的奥林匹克盛事。 8.中共中央8月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总 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9.8月24日,“和平使命—2014”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合反恐军事演习联合导演部总导 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宁,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宣布联演正式开始,并向各国战役指挥员下达战役训令。 10.8月2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审议的《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提 出,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 11.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12.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届海洋部长会议8月28日在福建厦门开幕。会议通过了《厦门宣 言》。此次部长会议的主题为“构建亚太海洋合作新型伙伴关系”,重点讨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海洋在粮食安全中和相关贸易中的作用、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等四个议题。9月份 1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9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 14.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哈利姆。习近平强调,中马两国

2014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原创题集锦

2014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原创题集锦 一、感受改革,探究实践。(18分) 2013年11月9日-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央决定,由中宣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宣讲团,围绕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围绕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存在的思想困惑,进行深入思考和研讨,认真准备宣讲稿,赴全国各地宣讲。如果宣讲团到我校进行政策宣讲,在互动提问环节要求同学们回答下列几个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十大改革新政涉及生育、养老、户籍、房地产税、土地、教育、医疗、环境价格等事关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说明 了什么?(6分) 答:说明了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中国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右图的两项改革新政主要是为了破解我国当前的哪一个突出问题?(1分)这显示了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一个特点?(1分) 答:养老难。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 (3)左图的三项改革措施主要保障了公民的哪几项权利?(2分)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哪一项特征?(2分) 自由迁徙权 财产所有权。 公平正义 (4)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1 分)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依法治国。 ①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 ②有利于增强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

苏教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五)A卷

苏教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五)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2014年,注定不平凡的一年昆明恐怖砍伤事件、MH370航班下落不明、上海陈毅广场踩踏事故……虽然灾难连连,但我们始终没有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鼓舞我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是() A . 悠久的文化历史 B . 众多的人口数量 C . 丰富的自然资源 D . 伟大的民族精神 2. (2分)先进文化,始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 .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 .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 培育“四有”新人 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2分)2017年8月16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届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召开,对全市涌现的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脱贫致富、睦邻友善、尚德尚廉、热心公益等先进家庭进行表彰。下列关于创建文明家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是每个公民和家庭都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B . 是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 C . 发扬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的优良传统 D . 有助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 4. (2分)“兹证明XX同志财大气粗,横行霸道,见人就打,十足黑社会性质。”近期,这种“黑社会证”

在一些中小学门口热销。此外“土匪证”、“吹牛证”等搞笑证件也一样受部分学生的追捧。以上搞笑证件() A . 价值导向低俗,污染学生心灵 B . 调剂学生生活,丰富人生体验 C . 迎合学生追求,无需大惊小怪 D . 紧跟时代发展,引领时尚潮流 5. (2分)莫言得到中国籍公民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莫言的文风突出中国的人文风采,更揉合了西方新时代的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特别是文学形式,是识别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特征 ②说明中国向世界的科学文化领域发展,国际社会也向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 ③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莫言能获得诺贝尔奖,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具有吸引世界眼球的独特魅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 (2分)印度国父甘地曾经说过:“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能尽情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启示我们() A . 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维护本国文化 B . 必须大力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 C . 要有选择地吸收各地文化 D . 要保护本国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7. (2分)2017年12月19日,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童志鹏病逝。他曾经说过:“我们都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亲眼目睹侵略者对我们的亲人、朋友所犯的一切罪行。虽然我们没有拿起武器去复仇,但

2014年高考政治热点时政分析:两会专题

热点十: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热点链接】 2013年3月5日至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俞正声主持开幕会。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等。 以下为中国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摘要: 1、经济增长目标7.5%左右。 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继续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必须优化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供必要条件,必须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综合权衡,该目标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物价总水平目标3.5 %左右。 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主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且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有1个百分点,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 %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主要商品供给,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要深化国企改革以及重点行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价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三 雾霾天气与美丽中国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三 雾霾天气与美丽中国 一、时政热点 1、据保部发布2013年5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在石家庄、唐山、邢台、邯郸、济南、保定、郑州、北京、衡水、天津等10个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据8席,其中有6个在河北。 2、《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五大目标之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 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在贵阳开幕。该国际论坛是我国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年会主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 4、2014年1月14日电,自2001年起,国家决定投资逾百亿元,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随着平均每年42.62亿立方米水输入塔里木河干流,这条我国最长内陆河下游河道告别了连续断流30年的历史,实现了水流到台特玛湖,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二、热点解读 1、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输入性污染不解决,任何一个地方都难独善其身。经济不发达地区求‘资’若渴,但不能‘饮鸩止渴’,尤其不能成为污染企业的转移目的地和落后工艺的新家园。工业下乡不能再走村村冒烟、处处点火的旧路。挖煤挖铁总有挖完的一天,单靠资源往下走,只会污染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实现永续发展。现在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剩下的或者留在了土地里,或者被雨水冲进河沟,形成污染。 2、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建设美丽的省、美丽的市、美丽的县、美丽的乡镇和美丽的村庄。其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条件。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

2014年12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2014年12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1.虽然还有近3个月才过春节,但不少人现在就要想想自己哪天回家了,因为春运车票即将开售。自今日起,将用一周的时间,铁路部门会逐步将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由20天延长至60天。12月7日(本周日)将开始发售2015年春运第一天(2015年2月4日)的车票。由于预售期较长,退改签的旅客预计将会明显增加,铁路部门明确,预售期延长至60天后,对开车前15天(不含)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 2.酝酿21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露面。近日,央行、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天。征求意见稿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也就是说,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部分,从该存款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 3.连接中越两国边境地区的蒙(自)河(口)铁路12月1日通车运营,标志着云南首条沟通联系东南亚的出境准轨铁路全线投入运营。该省至东盟国家距离进一步“缩短”。 4.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前10个月的平均气温已打破1880年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有可能超越2010年,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 5.首尔当地时间12月1日,韩日时隔7年再次召开商界会议,双方表态支持中韩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会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 6.据日本放送协会(NHK)1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天上午在首相官邸会见北海道根室市市长等人,强调将与俄罗斯加快和平条约谈判的步伐,以便解决争议领土问题。 1.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2号表示,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返回器安全着陆在预定着陆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最大限度利用服务舱的能力,对嫦娥五号任务相关技术进行在轨试验验证,科研人员决定利用服务舱进一步开展拓展试验。 2.中国铁路总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12月2日至12月6日,暂不发售明年1月1日至2月3日间部分调整时刻的列车车票,12月7日起按新调整的列车时刻进行车票发售。不涉及调整的列车车票正常发售。 3.针对存款保险制度,央行12月2日回复网友问题时表示,50万元的上限额度能为99.6%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相当于我国人均GDP的12倍多,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考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汇总

2012中考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汇总(40题) 1.请分析取得抗冰救灾胜利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中学生在抗击冰雪灾害中能做些什么? 答:因素:①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行动: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2)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3.“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实力的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综合国力提升;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4.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4)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5.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3)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4)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口号或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6.请你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条建议(措施) ①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③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投入,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气氛;④对在职人员进行

北师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C卷

北师版2020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七下·沭阳期末)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 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B . 改革开放 C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2分) (2017九上·新乡月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 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 . 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 . 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 .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3. (2分)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四项基本原则是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B .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 . 改革开放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兴国之要 D .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4. (2分)(2017·南京模拟) 小苏根据九年级第三课知识做了一个结构图,对结构图中①②③处缺失的内容填写顺序正确的是()

A . 主要矛盾、基本国情、总任务 B . 共同理想、主要矛盾、基本国情 C . 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总任务 D . 基本国情、共同理想、主要矛盾 5. (2分) (2016八下·临清期中)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变化,这得益于() 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②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 ③世界各国的援助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6. (2分)全球知名的贸易促进机构环球资源近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今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13680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将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这说明我国:() A . 解决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 B . 当前的基本国情已发生根本改变 C .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D . 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及答案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及答案 2018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材料考题汇集 一、选择题 1.伟大的目标在前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正确的是() A.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C 2.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都会包含一些中考的考点。下列2018戊戌狗年春晚节目与所学知识考点对应相匹配的是() A.《山笑水笑人欢笑》生动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B.《相约2035》凝聚着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C.《再一次出发》表明了我国的改革不会停顿,证明了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我们的新时代》唱出了我国进入新时代,不再徘徊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A 二、西藏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1.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西藏的发展变化() ①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②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③彰显了民主团结进步焕发的强劲发展动力 ④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2.统计显示,2017年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 3.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6%,城乡居民 1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2015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一、热点聚焦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改革要依法而行,改革成果更要用法律制度加以巩固。如今,修改预算法、行政诉讼法,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社会救助法……一件件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立法项目,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审议通过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一系列决定、决议的及时通过,保证了重大改革的有序进行。 至今,我国出台的现行有效法律已有24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其中“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旅游法实施整整一年,游客用“恼人的购物少了”直观评价这部法律的实施效果。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将“保障公众健康”写入总则第一条,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用最严格的法律责任保卫广大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无论是新制定的法律,还是修改后的法律,都明显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反腐法治化与国家法治化的路径基本一致。国家法治化,即国家权力全部纳入法治轨道,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长期看,要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制度限制,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也不愿意去腐败。“吃空饷”“裸官”“红包”“奢靡”“官赌”……在不久的将来,涉及这些问题的领导干部,或许受到的不仅仅是党内处分,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预防腐败、惩治腐败的最终走向都是法治反腐。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