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全集)同步练习汇总(共137页)

【湘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全集)同步练习汇总(共137页)
【湘教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全集)同步练习汇总(共137页)

(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共

137页)

实验6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共9题; 共18分)

1.(2017?上海)除铁锈的试剂是()

A. 氯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水

2.盐酸、希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 , 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 在瓶口都有白雾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都有白色沉淀

3.按下列顺序, 不外加试剂就能将①CuSO4②NaNO3③MgCl2④NaOH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③

② C. ①④③②

D. ③①④②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 HCl CuSO4 KNO3 Na2SO4

B. FeCl3 HCl NaCl NaOH

C. CaCl2K2CO3HCl (NH4)2CO3

D. NaNO3 Na2SO4 HCl H2SO4

5.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 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CO2的排放: 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 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

该过程中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 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

D. 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6.向含CuCl2和HCl混合溶液100g中, 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 参加反应

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M点溶液和P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

C. 整个反应过程中,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D. 沉淀完全时, m1的数值为120

7.下列试剂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A. 紫色石蕊试液

B. 无色酚酞试液

C. pH试纸

D. Na2CO3溶液

8.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溶液, 现要用一种试剂鉴别它们, 下列试剂可行的是()

A. 稀盐酸

B. 碳酸钠溶液

C. 无色酚酞试液

D. 紫色石蕊

9.在反应A+HCl﹣﹣﹣MgCl2+B中, A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Mg; ②MgO; ③Mg(OH)2; ④MgCO3.

A. 只有①②

B. 只有

②③④ C. 只有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4题; 共11分)

10.下列试剂中, 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________

A.稀盐酸 B.KCl溶液 C.K2CO3 D.________

11.有一包粉末, 可能由NaCl、CaCl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 进行了如下实验:

⑴取样加水溶解,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⑵取⑴所得溶液少许, 加入BaCl2溶液,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有剩余. 再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 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⑶另取⑴所得溶液少许, 滴加稀盐酸, 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 一定含________.

12.现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 已知它们是盐酸、稀硫酸、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 为了确定它们各是哪一种, 做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A、B、C、D溶液各少许, 两两混合, 可观察到下列现象: A跟C: 产生白色沉淀; B跟C、C跟D: 都产生气体.②取B、D溶液样品少许, 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B中无明显现象, D中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 写出

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 ; B: ________ ; C: ________ ; D________ .

13.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 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 硫酸镍溶液显绿色, 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 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 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②预测反应现象: 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2题; 共9分)

14.向一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边震荡边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直至过量, 某同学画了如图, 要表明反应过程中, 溶液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

请看图分析:

(1)b点对应的溶液中, 溶质化学式为________

(2)图中部分线段有误, 请在答题卡的图中, 重新画出溶液溶质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曲线(要求标出abc折线点)

15.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别加入了Na2CO3溶液, 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则A是________.(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 B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溶液, 这种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①石蕊试液②硫酸铜溶液③醋酸溶液④氯化钾溶液.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 共3分)

16.右图是小刚对浓硫酸的性质的探究, 锥形瓶内的小试管盛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

(1)甲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 澄清的石灰水出现变浑浊, 原因是________;

(2)把乙装置中的胶头滴管内的水滴入浓硫酸中, 发现澄清石灰水也出现变浑浊, 原因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氯化钠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 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 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 故选项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 故选项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难溶于水, 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 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分析】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能与酸反应, 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 瓶口没有白雾,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 所以瓶口有白雾, 故A 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因此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故B正确;

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 不能做干燥剂;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 故C错误;

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只有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 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没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考虑;

B、根据酸的特性考虑;

C、根据浓盐酸、浓硫酸是否能吸水来考虑;

D、根据硫酸根离子的特性考虑.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 和酸的除锈原理, 掌握了硫酸钡是一种白色沉淀.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CuSO4溶液是蓝色的, 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 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 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溶液, 故不加其他试剂鉴别出来的顺序是①④③②或①④②③.故选: C.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 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若有, 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 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 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 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溶液呈蓝色的为硫酸铜溶液, 但是本组物质中两两之间均不能反应, 所以不能鉴别出, 故A错; B、溶液呈黄色的为氯化铁溶液, 可以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为氢氧化钠; 而能够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溶解的物质为盐酸, 剩余的就是氯化钠, 故B对;

C、碳酸钾和碳酸铵都能够和氯化钙反应, 也都能和盐酸反应, 并且它们反应的现象相同, 所以虽然能区分出氯化钙和盐酸, 但是碳酸钾和碳酸铵难以区分, 故C错;

D、NaNO3、Na2SO4、HCl、H2SO4两两之间都不能反应反应, 故D错.

故选B.

【分析】A、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可以首先判断出来, 但是其他三种物质都不反应;

B、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氯化铁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沉淀, 而生成的沉淀能溶于稀盐酸, 可以据此分析;

C、碳酸钾和碳酸铵都能够和氯化钙反应, 也都能和盐酸反应, 并且它们反应的现象相同, 可以据此解答;

D、该选项中四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可以据此解答.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过程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因此该过程不能实现CO2零排放,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氧化钙都可以循环利用,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通过过滤能够把碳酸钙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因此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而不是

蒸发, 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过程中,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因此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分析】A、过程中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B、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氧化钙都可以循环利用;

C、通过过滤能够把碳酸钙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D、过程中,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设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氯化铜的质量为Z, 氯化铜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由图中可知, 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40g, 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40g×10%=4g, 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是9.8g,

NaOH+ HCl ═NaCl+ H2O

40 36.5 58.5

4g X Y

2NaOH+ CuCl2═Cu(OH)

2NaCl

2↓+

80 135 98 117

x Z 9.8g y

= = , = = =

所以X=3.65g, Y=5.85g, Z=13.5g, x=8.0g, y=11.7g,

氯化铜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则氯化铜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8.0g÷10%=80g, 则沉淀完全时, 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40g+80g=120g, m1的数值为120.

A、P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 但氯化铜还没有反应, 此时溶质是氯化铜、氯化钠, 故A错误;

B、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多了, 因为除了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还有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钠, 故“M点溶液和P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说法错误, 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能生成气体、水、沉淀; 整个反应过程中, 酸碱中和反应和沉淀的形成, 都说明溶质的物质的量有变化, 故C错误;

D、根据沉淀质量算出氢氧化钠质量为8克, 所以需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克, 但这是与氯化铜反应需要的氢氧化钠, 再加上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应该是120克, 故D正确.

故选: D.

【分析】A、根据P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完, 再去考虑溶质的成分进行分析;

B、根据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D、根据沉淀质量算出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再除以10%算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取样品,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 现象相同, 不能鉴别, 故A错误; B、取样品, 滴加酚酞试液, 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使酚酞变红色, 现象相同, 不能鉴别, 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利用pH试纸无法鉴别, 故C错误;

D、取样品, 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的是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澄清石灰水, 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不同, 可以鉴别, 故D正确.

故选: D.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 若三种物质与同种物质

反应的现象相同, 则无法鉴别它们.

8.【答案】C

【解析】

【分析】A、根据盐酸不会与氯化钙和硫酸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酚酞在酸和强酸强碱盐中都不会变色进行分析;

C、根据碳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生成沉淀, 会与氢离子生成气体进行分析;

D、根据石蕊在酸中会变色进行分析.

【解答】A、盐酸和硫酸、氯化钙都不会反应, 都没有明显现象, 不能鉴别, 故A错误;

B、无色酚酞遇到氯化钙和硫酸都不会变色, 没有明显现象, 不能鉴别, 故B错误;

C、碳酸钠会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会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现象不同, 可以鉴别, 故C正确;

D、石蕊在硫酸中变红色, 在氯化钙中不变色, 现象不同, 可以鉴别.

故答案为: 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 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 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9.【答案】D

【解析】【解答】盐酸能与镁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与氧化镁生成氯化镁和水, 与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和水, 与碳酸镁生成氯化镁、碳酸.

故选D.

【分析】由酸的通性可知酸可以与金属反应, 也可跟金属氧化物, 碱和盐反应, 所以在判断时, 只要是符合酸的通性的都能选.

二、填空题

10.【答案】C; 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解答】A稀盐酸和稀硫酸和氢氧化钾都不反应, 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钾和题中所给三种物质都不反应, 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和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和氢氧化钾没现象, 和氯化钙

有白色沉淀生成, C符合题意

紫色石蕊与酸变红, 与碱性变蓝 , 与中性物质不变色

故答案为: C; 紫色石蕊试液

【分析】鉴别酸碱盐, 首先可以考虑紫色石蕊, 现象明显, 另外可以根据酸碱盐的性质考虑, 反应现象要明显, 易区分.

11.【答案】FeCl3、CaCl2; Na2CO3、Na2SO4

【解析】【解答】(1)取样加水溶解, 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氯化铁的水溶液为黄色, 说明一定无氯化铁, 氯化钙和碳酸钠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氯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 (2)取(1)所得溶液少许, 加入 BaCl2溶液,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有剩余. 再取上层清液滴加 AgNO3溶液, 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说明一定有硫酸钠. 因为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 再取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 AgNO3溶液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3)另取(1)所得溶液少许, 滴加稀盐酸, 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说明一定有碳酸钠. 是否含有氯化钠无法确定.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原粉末一定不含FeCl3、CaCl2 , 一定含Na2CO3、Na2SO4. 故答案为: FeCl3、CaCl2; Na2CO3、Na2SO4【分析】(1)样品溶于水后, 为无色溶液, 则无氯化铁, 氯化镁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说明氯化钠和氯化镁不能同时存在, 取上述所得溶液少许,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沉淀产生, 说明无氯化镁; 领取少量粉末, 滴加稀盐酸, 也无现象, 说明无碳酸钠, 氯化钠和硫酸钠的存在无法确定

12.【答案】Ca(OH)2; HCl; Na2CO3; H2SO4

【解析】【解答】解: 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盐酸、稀硫酸、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 : ①取A、B、C、D溶液各少许, 两两混合, 可观察到下列现象: A跟C: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一种碳酸钠, 一种澄清石灰水; B跟C、C跟D: 都产生气体, 说明C为碳酸钠, 同时可知A为澄清石灰水, BD分别为盐酸和稀硫酸.②取B、D溶液样品少许, 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B中无明显现象, D中产生白色沉淀, 由于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与稀盐酸不反应, 故B为盐酸, D为稀硫酸.

故填空: Ca(OH)2; HCl; Na2CO3; H2SO4.

【分析】根据题意, 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 盐酸、稀硫酸、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 A和C混合有白色沉淀, B跟C、C跟D: 都产生气体, 结合碳酸钠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气体, 则C为碳酸钠溶液; A和D为稀硫酸、稀盐酸, 则A为澄清石灰水; 由于取B、D溶液样品少许, 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B中无明显现象, D中产生白色沉淀, 而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与稀盐酸不反应, 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Ni(OH)2; NiSO4+2NaOH═Ni(OH)2↓+Na2SO4; 有绿色固体生成, 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解析】【解答】解: (1)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 而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 所以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知道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Ni(OH)2;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 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 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 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 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SO4+2NaOH═Ni(OH)2↓+Na2SO4;

故答案为: (1)Ni(OH)2;

(2)①NiSO4+2NaOH═Ni(OH)2↓+Na2SO4;

②有绿色固体生成, 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结合镍元素和氢氧根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 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 硫酸镍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绿色的氢氧化镍沉淀, 同时由于消耗了硫酸镍, 所以溶液的颜色要变为无色, 可以据此完成该题的解答.

三、综合题

14.【答案】(1)NaCl、FeCl3

(2)

【解析】【解答】解: (1)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当b点时, 出现拐点, 说明此时盐酸全部参加反应, 则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没参加反应的氯化铁, 故填: NaCl、FeCl3; (2)盐酸和氯化铁

的混合溶液中,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首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故开始时溶液质量在增加; 当盐酸消耗尽, 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 Fe(OH)3↓+3NaCl

120 107

故溶液质量还是在增加, 只是增加的不溶于开始明显, 当氯化铁全部参加反应, 继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质量增加又开始明显, 故其图象为: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在盐酸和氯化铁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首先与盐酸反应, 故开始溶液质量增加, 当盐酸完全反应以后,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根据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氧化铁质量差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据此解答即可.

15.【答案】(1)稀盐酸

(2)产生白色沉淀

(3)①

【解析】【解答】解: (1)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硫酸钠溶液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则A是稀盐酸.(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 硫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B 溶液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3)①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 遇碱性溶液变蓝, 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 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紫色, 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 可以鉴别, 故选项正确.②硫酸铜溶液与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均不反应, 不能鉴别, 故选项错误.

③醋酸溶液与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均不反应, 不能鉴别, 故选项错误.

④氯化钾溶液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均不反应, 不能鉴别, 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1)稀盐酸; (2)产生白色沉淀; (3)①.

【分析】鉴别物质时, 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 再根据性质的不同, 选择适当的试剂, 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浓硫酸吸收了石灰水中的水, 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装置放置一段时间后, 澄清的石灰水出现变浑浊, 原因是浓硫酸吸收了石灰水中的水, 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2)把乙装置中的胶头滴管内的水滴入浓硫酸中, 发现澄清石灰水也出现变浑浊, 原因是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②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 (1)浓硫酸吸收了石灰水中的水, 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2)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浓硫酸吸水的性质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7 粗盐的提纯

一、单选题(共8题; 共16分)

1.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 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③

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其中错误的是()

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蒸发液体

D.

过滤

3.“盐巴”即食盐, 因古代巴人熬制垄断食盐销售而得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水、盐矿都是“盐巴”的重要来源

B. 因人体代谢原因, 每天需补充大量“盐巴”

C. 熬制“盐巴”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

D. “盐巴”可制取纯碱、烧碱等多种化工产品

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 不正确的是()

A. 取一定量粗

盐 B. 过

C. 溶解

D.

蒸发

5.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蒸发, 三步中都用到的同一种仪器是()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漏斗

6.粗盐提纯实验中, 经分析发现测得的纯度偏低, 不可能的原因是()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

湿

D. 蒸发皿上沾有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7.粗盐提纯实验中, 经分析发现测得的纯度偏低, 不可能的原因是( )

A.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蒸发皿上沾有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8.粗盐提纯中, 描述正确的是()

A. 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 但作用不同

B. 蒸发时, 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 蒸发时, 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 过滤时, 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二、填空题(共4题; 共20分)

9.粗盐提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仪器: ①铁架台②烧杯③量筒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集气瓶⑦药匙⑧胶头滴管⑨托盘天平⑩砝码.在这10种仪器中, 实验中一定不需要是(填编号)________; 需要增加的仪器是________.10. 实验室欲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上述三个步骤中都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填下列有关序号).

A.烧杯B.漏斗C.蒸发皿D.玻璃棒

(3)该仪器在粗盐提纯步骤②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1.某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CaCl2和MgCl2杂质. 以下是除去粗盐样品中杂质的实验流程, 根据此流程图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入NaOH目的是与滤液中MgCl2反应从而除去杂质. 写出NaOH与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与滤液中的CaCl2反应.则加入试剂A后, 沉淀是________. (4)本实验多次采用过滤操作, 如图是过滤装置.过滤时, 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 注意液面始终要________边缘.

(5)操作②蒸发结晶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12.以食盐为原料进行生产并综合利用的某些过程如下图所示:

⑴为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 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是(填序号)________;

A.Na2CO3 B.NaOH C.BaCl2

⑵将滤液的pH调至中性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⑶流程中所得饱和食盐水可用于制取纯碱等产品, 其主要反应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 2NaHCO3Na2CO3 + H2O + CO2↑, 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 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其化学式是________;

⑷该流程的主要产品纯碱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试举一例: 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 共7分)

13.酸类中有一种酸叫做醋酸, 化学名称是乙酸, 它是食用醋的主要成分, 在16.6℃以上纯净的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溶于水和酒精, 醋酸分子中含有的原子团CH3COO称为醋酸根(为﹣1价原子团), 醋酸与稀硫酸、盐酸一样, 也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所以家用铝制器皿不宜用来盛放醋酸, 以免被腐蚀.

(1)上文中提到醋酸的物理性质有(至少写2条)________;

(2)若醋酸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与乙醇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相同, 请写出醋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醋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4.海水晒盐得到粗盐, 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 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 , 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要求只过滤一下): ①加入适量盐酸②加过量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过量BaCl2溶液⑤加过量NaOH溶液.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其中步骤②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利用苦卤制取镁, 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________.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 共8分)

15.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 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 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研钵

B. 量

筒 C. 烧

杯 D. 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 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 还需要用到________等仪器. 该

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 为尽量减少飞溅, 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________等措施. (4)若粗盐的质量为10g,室温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0 g, 则操作③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

________(选填“15”、“30”或“60”)mL, 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 .

A.节省实验时间

B.粗盐中的氯化钠能否完全溶解

C.烧杯、量筒的大小

D.由少到多, 不够再加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鲁教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知识点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酸 1、电离 (1)定义: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溶于水) ①HCl=H++Cl- ②H2SO4=2H++SO42- 2、由①②得: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例:硝酸、碳酸、硫酸、盐酸、醋酸等 二、酸的性质 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 (1)盐酸(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 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 因为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2)酸+金属——盐+氢气 ③Na2CO3=2Na++CO32- ④CuSO4=Cu2++SO42- 由③④得: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 A、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2HCl= 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Mg+H2SO4=MgSO4+ H2↑ Fe+H2SO4=FeSO4+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Zn+H2SO4= 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B、用途:验室制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①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 ②用途:金属除锈 (4)、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①化学方程式 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 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 H2SO4+BaCl2=BaSO4↓+2HC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②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5)、复分解反应 ①定义: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 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水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一、如何识别碱 (1)电离方程式: ⑤NaOH=Na++OH- ⑥Ca(OH)2=Ca2++2OH-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 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知识解读】 1 2所示,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同种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相同,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物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如图 。所以,虽然他们组成相同 但是结构不同,而不是同一物质。 4、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据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性质对比来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中考中,常考的事例都是生活中和初种化学教材中大家熟悉的例子。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变化。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同时要注意,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 组成与结构 性质与变化 用途与制法 决定 决定 变化 性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首先,判断描述的是变化还是性质,如果描述的是性质,再假设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则描述的是化学性质;如果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或不能发生变化,则描述的是物理性质。 三.绿色化学(热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第二节化学之旅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的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环节 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知识解读】 1、实验现象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直接观察感觉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而得到的。 2、在描述时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能混淆,常见的是现象中有结论,尤其是在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3、“白烟”是由固体小颗粒组成的,“白雾”是由小液滴组成的。在现象描述时不能将二者混淆。 三、探究蜡烛的燃烧: 1、观察蜡烛燃烧:①点燃蜡烛,蜡烛先熔化,再气化,最后燃烧;②蜡烛燃烧时,有黄色的火焰,冒出少量的黑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③蜡烛熄灭时,冒出有刺激性气味的白烟;④蜡烛熄灭后,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 2、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①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一会儿,迅速将烧杯倒置,倒入少量澄清石灰

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Word版

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N:14 S:32 Cl :35.5 Mg:24 Al:27 Fe:56 Zn:65 Cu:64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第十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灯光效果采用最新科技手段,以“述雪建筑华章,欢乐相约世界”为主题,突出冰雪大世界“大气、灵气、洋气”的理念。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所用的冰,取自松花江的冰面,其属于混合物 B.所用的雪,是利用松花江江水人工制造的,造雪属于物理变化 C.参赛队员穿的羽绒服内容物主要是鹅毛鸭毛,它们富含蛋白质,属于合成材料 D.冰雪大世界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的一张冰雪旅游名片 2.下列公共标志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 ①②③④⑤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化学知识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②瘦肉、豆类、蛋、芹菜是补充铁元素的好食品 ③花生不仅富含油脂,也含有少量的糖类和蛋白质 ④I、Fe、Mg、Zn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⑤小苏打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是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宜服用 A.只有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②③⑤4.下图所示的变化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教师寄语: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祝你成功!!! 编号 考场 座号 姓名 H2SO4

A .CO 2通入 D .向NaOH 溶液中 澄清的石灰水中 B .放置的铁钉 C.纸遇到浓硫酸变黑 滴加酚酞溶液 5. 下图所列化学家与其科学发现一致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6.蛋白质是由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化合物。右图为丙氨酸的结构图, 根据此图我们能得到的正确的信息是 ( ) A .丙氨酸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B .丙氨酸分子是由4种元素组成的 C .丙氨酸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6:7 D .丙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7.下列对实验、化学方程式、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4P + 5O 2 点燃 === 2P 2O 5 化合反应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Fe + O 2 点燃=== Fe 3O 4 氧化反应 C .加热铜绿,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 Cu 2(OH)2CO 3? ===2CuO+ H 2O+CO 2↑ 分解反应 D .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CO 2 + H 2O == H 2CO 3 化合反应 8.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加热红色的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B 打开酒精溶液的瓶塞可闻到特殊气味 水分子不断地运动到空气中 C 硫化氢是有毒的气体 硫化氢分子是有毒的 D 多数物体热胀冷缩 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 9.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 .运输海鲜食品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B .蒸馒头时加适量的纯碱中和发酵产生的酸 ① 张青莲 ② 拉瓦锡 ③ 侯德榜 ④ 门捷列夫 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元素周期律 联合制碱法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指南(化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11章。 三、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化学学科有两个班,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较差,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前各科成绩都较差,没有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学习方法不对,且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对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进行归纳系统化,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四、教材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

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目标任务 1.让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等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2.使学生学习一些常见金属材料、溶液及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部分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能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K-39 Cu-64 Zn-65 P-31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所对应的字母填入上面的答题栏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6000多年前,半坡居民所从事的生产生活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建造土房 B.烧制土陶 C.磨制石器 D.用麻织布 2.将白醋、食用油、食盐、酒精分别放入水中,不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食用油 C.食盐 D.酒精 3.下列人类做法中,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 B.燃烧原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银、氯化钾 B.白磷、冰水混合物 C.水银、洁净的空气 D.铁粉、二氧化碳 5.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人体最易吸收的糖类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C.葡萄糖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D.葡萄糖是一种混合物 6.冬季来临时,人们常在树杆下涂上一层石灰浆,其作用是() A.美观 B.标记 C.杀菌 D.以上都不对 7.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是指() A.铜元素 B.铜单质 C.氧化铜 D.铜原子 8.“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只要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物质与水混合后摇动,即可制冷。该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 9.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10.图书馆中图书档案资料等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鲁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1、点燃镁条 (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量 ③生成白色粉末 点燃 (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 Mg O2MgO 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3、锌与稀盐酸反应 (1)现象:产生气泡 (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Zn HCl ZnCl2 H2 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 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 (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2018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2018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在表内。共40分)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自行车胎受热爆炸 B.食物腐败变味 C.蜡烛融化 D.海水蒸发 2.冰块能浮在水面上的事实说明( ) A.水有三态变化 B.冰的密度大于水 C.冰的密度小于水 D.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医药用酒精 ②酱油 ③清洁的自来水 ④铜导线的内芯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④ 4.点燃20克含有O 2、H 2、N 2的混合气体,充分反 应后生成18克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 A.2克N 2 B.O 2、N 2的混合气体 C.H 2、N 2的混合气体 D.O 2、H 2、N 2的混合气体 5.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若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 B.我们常用的铅笔含有铅元素,铅笔不要放入口里,以免中毒 C.电冰箱里的除臭剂可用活性炭来代替 D.在某些食品包装中可充入氮气以防腐 6.下列物质中有氧分子存在的是( ) A.空气 B.双氧水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锰 7.“绿色食品”是指( ) A.以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B.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C.绿色的营养食品 D.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8.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 水且不与水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集气 法 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D.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都可以 9.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10.下列现象中,不是直接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是( ) A .人用食物维持体温和日常活动 B .家庭用煤气做饭 C .办公室用空调取取暖 D .工人用炸药拆除危旧建筑 11.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 .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快慢 12.下列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现象是( ) ①河流干枯或断流 ②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 ③河水有异味 ④城市地表逐渐下沉 ⑤经常出现尘暴、大雾天气 ⑥土壤沙漠化 A.①⑤ B.②⑥ C.②③ D.④⑥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2HCl==FeCl 2+H 2↑ B.H 2O 通电H 2↑+O 2↑ C.P+O 2点燃 PO 2 D.3Fe+2O 2===Fe 3O 4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管口不对着任何人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竖直放在灯焰上 D.直接在量筒里配制溶液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八单元检测卷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金属不具有的物理通性是( ) A.银白色光泽B.导热性 C.延展性 D.导电性 3.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能和稀硫酸反应 C.有导电性 D.通常情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4.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含铁量:Fe2O3>FeO C.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Fe>Al D.韧性:生铁>钢 5.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 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Z>X B.Y>X>Z C.X>Y>Z D.Z>Y>X 7.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g、FeSO4、CuSO4 B.Fe、Cu、H2SO4 C.Fe、Cu、ZnSO4 D.Fe、Cu、KOH 8.某物质属于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教案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过程和方法 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魔术表演引入:“清水变牛奶”,让学生通过已知的化学知识解释,并 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再表演“不吹自大的气球”。 提问:气球为什么不吹自大哪?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就能解释出其中 缘由。今天外面学习的内容是——常见的碱。 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 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被氢氧化钠腐蚀的 鸡爪。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 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观察、思考并对已学知识的回顾Ca(OH)2+CO2=CaCO3↓+H2O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

进行化学药品的安全知识教育。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热情。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 热的现象。 氢氧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放热,把它放在空气中又会如何?用两只表面皿把氢氧化钠固体 颠换,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不久就沾在表面皿上,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 提问:潮解是不是化学反应呢?为什么? 氢氧化钠还有哪些用途呢?引导学生阅读氢氧化钠的用途。其实氢氧化钠还可以做叶脉 书签,课本有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同学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 实验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 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 请一位学生来完成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相应指导。 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 结论:(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问: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两只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深浅有所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留作课后思考。 氢氧化钙可做建材,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呢?同学们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氢 氧化钠密封保存仅仅是因为潮解的原因吗?展示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提问: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请同学分析一下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其中又 涉及到什么化学反应呢?注意把碱的一些性质联系起来。 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问题:硫酸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为了周围居民的安全,利用我们已知的化学知识帮居民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揭晓“不吹自大的气球”的秘密?注意联系一些已学的物理知识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机读卷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共25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果汁榨取B.粉笔折断C.纸张燃烧D.矿石粉碎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Si C.Fe D.Al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茶饮料 B .蒸馏水 C .苹果醋D.纯牛奶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酒精D.木炭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Mg(0.1~5.0 )mg/L。这里的K、Cl、Mg是指 A.单质B.分子C.元素D.金属离子 6.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7.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8.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H2 + O2 2H2O B.2HgO 2Hg + O2↑ C.CuO + CO Cu +CO2D.Mg + 2HCl = MgCl2 + H2↑ 加热 点燃加热

9.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H 2 B .H + C .H D .2H 10.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中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 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其主要原因是 A .避免食品污染 B .防止酸雨的形成 C .防止臭氧层空洞 D .防止白色污染 1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取用液体药品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13.下列物质中,放入水里不能.. 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白糖 C .白醋 D .豆油 14.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 .间隔增大 B .质量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15.在森林中设防火道的目的是 A .隔绝空气 B .便于运水 C .降低温度 D .隔离可燃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C .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17.下列能源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 .氢能 B .太阳能 C .石油 D .风能 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 溶液100g ,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5% NaCl 溶液装瓶贴签 D 量取蒸馏水 B 取用氯化钠固体 A 氯化钠溶解 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测试题

《溶液》测试题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Ca-40 Cu-64,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100mL20%的NaCl溶液倒出10 mL后余下的溶液与最初的溶液相比() A.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 B.溶质和溶剂的比例变小了 C.溶质的质量变少了 D.B和C都正确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中可能含有多物质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②③④⑤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仍浑浊,不可能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4.将m 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 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5.可以作为溶质的()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16.在一定温度下,为使溶质是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办法是()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增加溶剂 17.现有6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 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 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 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18.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A 温度高低 B 溶质、溶剂的量 C 溶剂种类 D 溶质种类 19.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m质:m剂=1:10 B.m质:m液=1:10 C.m质:m液=1:11 D.m剂:m液=10:11 20.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味精 B.硫酸铜 C.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 D.食用加碘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2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名称澄清的石灰水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38°“四特”白酒稀硫酸碘酒 溶质的化学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教案大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教案大全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课标要求: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2.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3.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协作能力比较强;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酸的基本性质。只是在借助酸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以及试剂的选择上还存在迷惘现象。综上分析,安排本节实验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建议: 建议进行本节实验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可借助下面的情景素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pH试纸或pH计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准备: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烧杯、洗瓶、表面皿、药匙、镊子、火柴、酒精灯、胶头滴管、pH试纸、点滴板、白瓷板(pH计或数字传感器);

药品:溶液样品、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生锈的铁钉、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氧化铜、锌粒、镁条、洁净的铁钉、石灰石、碳酸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3、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下学期)

期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Fe-56 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1.医疗上,抢救危重病人常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棒融化 B.米饭变馊 C.瓷碗破碎 D .湿衣晾干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饮用矿泉水。右图是某饮用天然水部分商标图,图中列出了理化指标。据此回答3~4题: 3.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 A .单质 B .原子 C .分子 D .元素 4.这种饮用天然水呈(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确定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用“长征”二号F 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火箭用联氢(N 2H 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 2H 4+2NO 2X+2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 A .N 2 B .NO 2 C .NH 3 D .N 2O A .2H 2 B .H 2 C .2H D .2H + 9.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 .实验时不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10.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二、我会填空(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1.2004年春,轰动全国的安徽阜阳市劣质奶粉事件,导致出现200名“大头婴儿”和10多名婴儿夭亡。经检测,劣质奶粉几乎不含 等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素。 12.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右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 6H 12O 6,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 (2)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17.2 kJ 的能量,一瓶这样的葡萄糖注射液可放出 kJ 的能量。 (3)现要配制10 kg 这种葡萄糖注射液,需用葡萄糖 kg 。 13.最近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导的研究组以二氧化碳和 金属钠作原料,在440 ℃和800 大气压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金刚石,同时生成氧化钠,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金刚石的逆转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14.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HCl +HClO (次氯酸)。 (1)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事故现场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 。他们喷洒大量的某种溶液来消除或减轻污染,这种溶液最好是 。 三、我会说明(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15.今天又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右图中的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 ③图E 是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气体由 端(填“a”或“b”)导入。 (2)我猜想此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可以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由于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治疗胃酸过多的含铝止酸剂正被新药“胃舒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所代替,则服用“胃舒乳”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我会分析(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