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2020完整版)

严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2020完整版)
严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2020完整版)

严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2020完整版)

介绍

在美国,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s)是患者寻求住院和门诊治疗的一个常见原因,每年有1400多万人次的门诊病人以及将近90万的住院病人。SSTIs的病原菌分离受现有诊断技术的限制,并且受宿主和地理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变得复杂。尽管经验治疗存在困难,严重SSTIs患者通过手术清创来控制感染灶是必不可少的。本综述总结了严重SSTIs治疗的显著特征。

软组织感染严重程度的定义

SSTI严重程度与受累皮肤组织的深度关系不大,尽管在严重程度评分系统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本综述将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坏死性筋膜炎或气性坏疽/肌坏死界定为严重SSTI。此外,任何符合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标准或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SOFA)≥2分的SSTI 患者亦被认定为严重SSTI。表1列举了严重SSTI的一些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和推荐的抗菌药物。

各种类型的严重软组织感染

对所有SSTIs来说,免疫状况、暴露史(动物、水、创伤)和旅行史(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的地区)对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都是重要的。严重化脓性SSTIs、蜂窝织炎或手术部位感染患者应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包括抗MRSA抗生素,当存在高风险时],并且合适时控制感染灶。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TSS是一种暴发性感染,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尽管类似症候群亦可见于B族、C族、G族链球菌和梭菌属。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aTSS)的年发病率为0.5/10万,而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eTSS)的年发病率为0.4/10万,尽管地区间发病率可能有所不同。月经期SaTSS死亡率小于5%,非月经期SaTSS死亡率为5-22%,SeTSS 死亡率为30-70%。梭状芽胞杆菌中毒性休克罕见且其发病率不详。

当怀疑TSS时,经验性治疗必须覆盖耐药菌。基于回顾性研究和体外数据的专家意见强调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连用或单用利奈唑胺作为可

能的治疗方案。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是甲氧西林敏感的SaTSS的良好选择,但必须与克林霉素联合应用,因为单用萘夫西林会增加毒素产生。克林霉素或利奈唑胺在治疗中是必要的,因为它们降低了SaTSS 和SeTSS 中超级抗原的产生。当获得药敏结果时,抗生素应该降级,同时还需包括一种能抑制毒素产生的药物,直到临床稳定为止。治疗梭菌TSS应使用克林霉素和青霉素,尽管指导该综合征治疗方面的数据有限。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非特异性结合和灭活超级抗原,限制TSS 中的细胞因子风暴,但其临床益处仍有争议。征集IVIG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是困难的,因为TSS发生率太低。一项研究发现应用IVIG或克林霉素治疗SeTSS可明显改善患者死亡率。IVIG在SaTSS中研究较少,尽管在一项研究中五例确诊病例接受IVIG治疗均成功治愈。

在一项混合细菌感染引起的坏死性SSTI研究中,IVIG并没有改善死亡率或功能预后,但是仅大约三分之一为化脓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此外,在最近一项有关坏死性筋膜炎和休克患者进行的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中,IVIG的使用是罕见的,但与改善预后无关,无论病原体如何。基于目前的混合证据,在TSS患者中可以考虑应用IVIG,但其获益尚不清楚,且其具体剂量方案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图1)。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气性坏疽/肌坏死和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SSTIs治疗困难,需要积极手术清创、广谱抗菌药物及重症监护。表2和图1显示了与坏死性感染可能性增加的相关因素和推荐的治疗流程。感染灶控制是最重要的,通常需要一系列外科清创手术。清创术的频次和次数因人而异,但通常每24至48h进行一次,直到没有坏死的迹象。每天应更换伤口敷料以寻找需要反复清创的持续感染(例如,大疱,失活组织,蔓延的红斑)。重症监护需求增加或实验室检查提示感染恶化(例如进行性肾功能衰竭、白细胞增多进展、乳酸升高),应及时讨论进行反复清创。

外科手术控制感染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抗菌药物扩散到感染组织是有限的,这是由于明显的组织水肿、坏死、炎症和穿透性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

气性坏疽/肌坏死

气性坏疽或肌坏死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应手术治疗,同时在等待培养结果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表1)。

污泥(双酶)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尽管罕见但亦值得注意,因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样综合症,尤其近期分娩或流产患者。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导致

的TSS与SeTSS或SaTSS在病理生理上不同,这使得IVIG的益处不确定。

坏死性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且累及深筋膜的SSTI(图2)。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率因区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0.18-15.5/10万),并随着时间推移而有增加趋势。尽管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高于蜂窝织炎患者,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蜂窝织炎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住院死亡率和90天死亡率相似,大概是由于蜂窝织炎患者有着更高的并发症负担。然而,这一研究因其病例数少而不足以发现两组间的病死率差异。

I型坏死性筋膜炎由多种细菌引起,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II型坏死性筋膜炎典型地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亦属此类。坏死性筋膜炎可由多种少见病原体引起,因此临床医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外科清创配合细菌培养并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经典教材提示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疼痛感觉与体格检查发现不成

比例,但重要的是要记住表浅神经亦可能发生坏死,导致受累区域的麻木。

由于体格检查发现的多样性以及影像学的低敏感性,临床中需高度警惕坏死性SSTI的诊断。影像学发现不能完全排除坏死性筋膜炎并可导致外科干预延迟、预后不良。然而,对临床稳定病人,MRI在区别坏死和非坏死性感染是有用的。

坏死性筋膜炎主要发生于下肢且易感因素如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病变也支持这一发病部位。由于相对少见及病原学的异质性,至今尚无临床试验来指导治疗的疗程。基于专家意见,最近指南建议目标性抗生素治疗至少应在临床稳定且不需外科干预48-72小时后停用。

外科干预

对所有SSTIs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按照既定流程给予复苏处理。控制感染灶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外科清创、去除侵入性装置,对月经期TSS须进行阴道检查。就诊后,首次外科干预的延迟会增加病死率。在一项包括

SSTIs的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复合队列研究中,感染灶控制可降低病死率,尽管需控制感染灶的病人严重程度更高。

在反复清创的同时,负压封闭创面将有助于创面愈合。对累及会阴及其他可能引起粪便污染部位的坏死性感染,可能需要临时结肠造瘘来帮助创面愈合。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截肢率为15-72%不等,且糖尿病是截肢的强危险因子。尽管截肢具有潜在保存生命的益处,但重点要意识到相对于其他因素,截肢将带来病人出院后严重功能受限。

高压氧治疗

由于获益证据不足、缺乏随机对照试验及高压氧舱不一定每个医院均具备,高压氧治疗坏死性SSTI仍存在争议。

在缺乏随机对照试验及设计良好倾向性评分分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做出支持或反对高压氧辅助治疗坏死性SSTI的推荐意见。对装备有高压氧舱的医疗中心,可以考虑其应用,但不应替代或延迟外科及抗生素治疗(图1)。

抗菌药物应用策略

作为一般原则,所有严重SSTI均应经验性使用针对典型病原菌尤其是MRSA、耐药G-杆菌及厌氧菌的抗菌药物(表1和表3)。对分离到的病原菌,如果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正确,复杂SSTI病人会很快趋于临床稳定。由于细菌耐药谱各地差异较大,当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地的细菌耐药情况。在一些MRSA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如北欧,对于低风险MRSA感染患者,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时不需覆盖MRSA则是明智的。MRSA风险评估工具在SSTIs患者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尚需更多的数据资料进一步证实才能常规使用这些工具,以决定是否覆盖MRSA。

抗生素治疗应依据临床症状改善、培养出的病原菌以及快速诊断试验结果(如可获得)进行降阶梯。虽然SSTIs感染的快速诊断试验是一相对新兴领域,但一些数据资料显示其可增加抗菌药物选择正确性并能增加抗生素降阶比率。

抗菌药物的具体选择

达巴万星和奥利万星属长效半合成脂糖肽类抗生素,已获准广泛用于G+菌感染。然而能否推荐用于严重SSTI?感染患者,尚需进一步研究。达托霉素禁忌用于坏死性筋膜炎伴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患者。MRSA是SSTI s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且重症患者菌血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应慎重选择奈唑胺,有研究显示其应用于MRSA菌血症且APACHIII评分≥14患者预后不良。对各种程度SSTI感染,研究显示特地唑胺疗效并不亚于利奈唑胺,但没有理由相信在MRSA菌血症患者特地唑胺比利奈唑胺更有效,因此对于其经验性选择仍存在争议。与现有SSTI治疗药物比较,特拉万星中毒发生率较高,因此当有其他药物可选时不推荐其应用。尽管替甲环素已获准用于SSTI感染,但其与重症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替甲环素也是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因此,我们推荐当有其他药物可选时不推荐其应用。

治疗展望

在SSTI感染药物选择上,已有一些有希望的新药,如德拉沙星(delafloxacin)和omada-cycline(一种新型氨甲基环素类抗生素),他们的应用将在其他的文章中另行讨论。SSTIs感染的非传统疗法,如抗葡萄球菌α毒素抗体,在最近的动物试验中已显示出一定疗效,但尚未在人类应用。

特殊问题

SSTI感染的非常见原因,未列入本综述讨论范围,由于大多数病因罕见且一般病情较轻。最近本专题的其他综述文章将提供更多信息。

免疫抑制宿主

免疫会改变SSTI患者的体检发现、病原菌推断、诊断及治疗计划。免疫缺陷宿主皮肤病学表现的鉴别诊断包括非感染性原因和更大范围的

感染性疾病如侵袭性真菌感染、分支杆菌感染及寄生虫感染。鉴于更广泛的鉴别诊断及潜在更大可能失代偿,免疫缺陷宿主须及早请皮肤科医师会诊。皮肤科医师会诊可提高危重病人皮肤异常表现的诊断准确性并可减少抗菌药物应用。很多皮肤病和感染类似,皮肤病专家对区别二者是有帮助的。

所有重症免疫功能不全病人均须进行全面彻底的皮肤检查,因免疫抑制易于掩盖SSTIs患者的皮肤表现。免疫抑制患者更可能出现病原菌的皮肤播散。一项最近研究显示,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相比,免疫功能不全病人感染化脓性链球菌更有可能发生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休克和死亡。相反,在一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队列研究中,其中一部分为SSTIs患者,免疫功能不全却不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可能的话,严重感染患者须考虑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减量使用。对粒缺发热患者,应用多国癌症支持治疗协会评分评估并发症发生率是有帮助的。即将进行手术的粒缺患者需考虑的因素包括粒缺可能的持续时间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粒缺持续时间越短,越有可能从外科干预中获益并康复。对粒缺患者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的研究较少,其治疗应该个体化。

结论

患者表现轻重不一,重者需加强监护治疗。临床医师应熟知需外科清创的SSTI患者的各种表现,以免外科干预延迟而导致不良预后。积极控制感染灶并使用广谱抗生素对所有严重SSTI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经验性抗生素选择须参考患者的危险因素、当地细菌耐药谱,如可能的话,还须参考快速诊断试验结果。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汗液;衣服和被服清洁干燥、无皱褶,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应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2. 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患有皮肤病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抵抗力。 3.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褥疮发生。 4. 对昏迷、瘫痪、老年等患者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协助定时变换体位,2~3小时一次,必要时缩短变换体位的时间。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因治疗需要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使用特殊床垫、器具防止褥疮发生。 5. 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6.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7.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戴口罩、无菌手套。 8.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9.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10.严格器械清洗、灭菌。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先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11.严格环境消毒。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后的环境,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12.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中焚烧。 涡阳县中医院院感办 2015-1-1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一、疖、痈、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衣服宽松,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2、积极治疗皮肤病,减少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防止继发感染,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扁桃体炎、龋齿及手足癣感染。 4、对住院的危重症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产生。 二、新生儿皮下坏疽 1、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 2、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其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 3、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三、褥疮 1、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勤翻身,保护骨隆起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2、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 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易发生褥疮的病人应经常检查受压部位; 4、增加营养摄入,增强体质。 四、烧伤感染 1、烧伤患者应安置在有消毒隔离条件的病房,对病情严重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2、烧伤隔离病房内空气保持清新、流通,必要时进行动态空气消毒。 3、进入烧伤隔离病房前,医护人员应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进入烧伤隔离病房后,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手套,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更换手套,脱手套后消毒双手,视病人创面情况穿隔离衣。 5、严格无菌操作,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应远离烧伤创面。 6、所有床单位物品,如布类必须高压灭菌备用,病室内固定相应诊疗器具,如听诊器、血压计及体温计等。 7、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8、严格探视制度。 9、患者出院、转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管理指南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管理指南 2018年12月14日在线发表世界急诊外科杂志 世界急诊外科协会与欧洲外科感染协会联合发布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SSTI)包括涉及皮肤和潜在的皮下组织、筋膜或肌肉的各种病理状况,范围从简单的浅表感染到严重的坏死性感染。 成功管理严重SSTI患者需要及时识别、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及时的外科清创或引流,并在需要时进行复苏。 SSTI应该如何分类? 术语“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包含了具有广泛异质性的临床病症。在对患者进行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分类时,我们建议应始终独立评估感染的坏死或非坏死特征、解剖范围、感染特征(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状况(1C)。 已经使用各种分类系统来描述SSTI,包括诸如解剖位置、致病病原体、进展速度、感染深度及临床表现的严重性等方面。 199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将SSTI分为两大类,即单纯性和复杂性,用于评估新型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单纯性SSTI包括表面感染,如蜂窝织炎,单纯脓肿、脓疱病及疖,这些需要抗生素或手术切开以引流脓肿。相比之下,复杂性SSTI包括深部软组织感染,如坏死性感染,感染性溃疡,感染性烧伤及严重脓肿,需要较大外科手术干预进行引流和清创[ 4 ]。 目前仍有采用术语“复杂”和“单纯性”,在Napolitano[ 5 ]报道研究中对SSTI是较为有用的。 除非经过不当治疗,一般单纯性SSTI发生威胁生命的或威胁肢体的感染的风险较低。在单纯性SSTI的患者中,脓疱病、丹毒可以根据最可能的病原体及当地的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轻度蜂窝织炎可进行引流和清创,皮肤脓肿可进行简单的手术引流。 复杂性SSTI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的风险较高。对于复杂性SSTI的患者,最重要的是启动适当和充分的广谱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并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以进行引流和/或清创。 2003年,Eron等人[ 6 ]根据局部和全身体征的严重程度以及门诊患者中存在或不存在合并症的情况对SSTI进行分类,以指导临床评估、治疗及入院决策。 在这个分类系统中,SSTI被分为四类: ?第1类:患有SSTI的患者,但没有全身毒性或合并症的症状或体征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 积极防治易引起皮肤改变或损伤的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皮肤病、蚊虫叮咬等,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损伤,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 2. 对手术病人要认真备皮,严格消毒,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勤观察、换药 3. 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清洁无皱褶,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4. 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患有皮肤病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抵抗力。 5. 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提高自身免疫力;长期卧床病人勤翻身,防止局部受压,预防褥疮发生;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防止冻伤,使用热水袋等要防止烫伤。 6. 对昏迷、瘫痪、老年等患者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协助定时变换体位,2~3小时一次,必要时缩短变换体位的时间。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因治疗需要不允许过多翻身者,应使用特殊床垫、器具防止褥疮发生。 7. 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

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和婴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控制感染源。 8. 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腰穿、骨髓穿刺、活检、关节穿刺、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戴口罩、无菌手套。 9.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10.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无菌物品的使用一人一用一灭菌。 11.严格环境消毒。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后的环境,应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12.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应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中焚烧。

IDSA 实践指南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

2014 IDSA 实践指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转载) 发表者:潘荣峰188人已访问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2014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理指南,对2005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更新指南旨在为不同种类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包括从表浅感染至危及生命的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可行的建议,并强调了临床技能在促进SST的诊断、鉴别病原体和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方案等方面的重要性。相关内容于2014年7月发表在《临床传染病》(Clin Infect Dis)上。 目前,SSTI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若干研究显示,在过去的治疗中,SSTI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这些感染的病因学不同,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IDSA召集10位专家组成指南制定小组,旨在更新2005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指南,专家组采用建议的评定、制定和评估分级(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方法制定了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诊断与管理新指南。更新指南主要就SSTI诊断和管理的24个重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建议。 皮肤脓疱病和臁疮的合理评估和治疗 取脓疱病和臁疮皮肤病损处的脓液或渗出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以帮助 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β-溶血性链球菌是否为感染的病原体,但是针对典型病例的治疗并没有合理的研究来支持(强建议,中证据质量)。

对于大疱或非大疱脓疱病,可以采用口服或局部用抗生素治疗,但是口服疗 法推荐用于有大量皮肤病损或暴发流行而对其他人造成影响的患者,以减少 感染传播。对于臁疮,需用口服抗生素治疗。 ①对于大疱或非大疱脓疱病,需用莫匹罗星或瑞他莫林治疗,用法为:2次/d,连用5 d(强建议,高证据质量)。 ②脓疱病和脓疮的口服疗法疗程为7 d,使用活性药物(常推荐口服青霉素)来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除非培养基中只有链球菌(强建议,高证据质量)。因为导致脓疱病和臁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群对甲氧西林敏感,因此常推荐采用双氯西林或头孢氨苄治疗。当怀疑或已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时,则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克林霉素或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X-TMP)(强建议,中证据质量)。 ③全身用抗生素需用于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暴发流行的治疗,以消除导致肾炎的化脓性链球菌(强建议,中证据质量)。 化脓性SSTI(皮肤脓肿、疖、痈和炎性表皮样囊肿)的合理评估和治疗 3. 推荐取痈和脓肿的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但是针对典型病例的治疗并没有合理的研究支持(强建议,中证据质量)。 4. 不推荐取炎性表皮样囊肿的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和培养(强建议,中证据质量)。 5. 针对炎性表皮样囊肿、痈、脓肿、大面积的疖和轻度化脓性SSTI,推荐切开引流(强建议,高证据质量)。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2009版)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诊断和治疗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STI)临床上常见而复杂,涉及众多学科,治疗策略和方法尚待规范。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于2008年6月8日在北京针对SSTI诊断及治疗进行专题研讨,并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 1.定义和范畴 SSTI是由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SSTI临床十分常见,涉及范围广泛,从浅表的局限性感染,到深部组织坏死性感染,甚至肢残、危及生命。除化脓性细菌外。其他病原微生物如分枝杆菌、真菌等也可引起SSTI,但不属于本共识讨论的范畴。 2发病诱因及病原菌 2.I发病诱因 2.1.1 生理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小儿皮肤薄嫩。防御功能尚不健全,致病菌可直接侵入外观正常皮肤引起感染。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局部皮肤干燥,加之皮肤合成抗菌物质能力下降,也是易发生SSTI的原因。 2.1.2疾病导致的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如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大疱性皮肤病、足癣等,均因皮肤炎症或疾病本身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继发细菌感染。 2.1.3创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擦伤、刀割伤、手术切口、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部位细微的创伤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门户。某些物理疗法如冷冻、激光、电离子治疗、放射治疗等,或外科疗法包括化学剥脱术、封包疗法、皮肤磨削术、刮除术、切割术、皮肤移植、毛发移植等均可诱发SSTI。动物或人咬伤也可以发生SSTI。 2.1.4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SSTI。 2.2常见感染源及与病原菌的关系 常见引起SSTI的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按照院内外感染来源,可以分为社区获得性SSTI(community acquired—SSTI.CA —SSTI)和院内SSTI(hospital acquired-SSTI,HA—SSTll两大类.在HA—SSTI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且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比例较高。常见浅表局限性SSTl.其病原菌相对简单且明确,主要是金葡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在特殊来源感染或条件致病的情况下,如糖尿病、中性粒细胞减少、药瘾者、手术后伤口感染、艾滋病患者以及动物和人咬伤的情况下.其SSTI相关的致病菌就十分复杂,条件性或少见的致病菌常常成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甚至存在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可能刚。 3诊断 3.1一般诊断 询问病史,尤其是发病诱因和危险因素对SSTI的诊断和分析可能的病原菌十分重要。体格检杳除注意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外.应注意皮损性质、溃疡形成状况以及坏死程度,及早判断是无并发症SSTI,还是复杂SSTI,是否需要外科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全身状况,如发热、乏力、精神萎靡等,有无感染性休克等征象。 3.2分级、分类诊断 分类诊断是帮助制定SSTI处理程序的基础。通常按病情严重程度将SSTl分为4级,l级: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但须除外蜂窝织炎;2级:有发热,一般情况稍差,但无不稳定并发症;3级:中毒症状重,或至少有1个并发症,或有肢残危险;4级:脓毒症或感染危及生命。按SSTI复杂程度分为单纯SSTI和复杂SSTI(cSSTI),后者指存在明显的基础疾病,或有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第一条皮肤感染皮肤感染是指皮肤出现炎症。 1.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疱、疸肿等。 (2)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者。 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抽吸物中培养出病原体。 (2)血或感染组织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 第二条软组织感染 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 1.临床诊断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1)从感染部位引流出脓液。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有感染。 (3)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 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血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血清抗IgM抗体效价达

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 (2)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 第三条褥疮感染 褥疮感染包括褥疮表面和深部组织感染。 1.临床诊断 褥疮局部红、压痛或褥疮边缘肿胀,同时褥疮部位有脓性分泌物。 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培养阳性。 第四条烧伤感染 1.临床诊断 烧伤表面的形态或特点发生变化,如焦痂迅速分离或变成棕黑、黑或紫罗兰色或烧伤边缘水肿,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1)创面有脓性分泌物。 (2)患者出现发热>38℃或低体温<36℃,低血压。 2.病原学诊断 (1)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血培养阳性(除外有其它部位感染)。 ②烧伤组织活检显示微生物向附近组织浸润。 (2)说明 ①单纯发热不能诊断为感染,因为发热可能是组织损伤的结果或病人在其它部位有感染。 ②出现移植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并伴有感染临床证据(炎症或脓

皮肤软组织感染吃什么药

皮肤软组织感染吃什么药 文章目录*一、皮肤软组织感染吃什么药*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典籍偏方*三、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护理知识 皮肤软组织感染吃什么药皮肤的感染一般是由于表皮的葡萄球菌类细菌感染引起,此类细菌一般对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所以口服药物宜选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者头孢他美酯等。而且正规医院是禁止抗生素外用,可以吃点头孢之类的抗生素,外用康复新加强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如果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灶小而且表面浅的话可以采取局部用药的方法。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适合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外用药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话可以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治疗。 另外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以服用头孢拉定胶囊来进行治疗,因为头孢类是治疗和预防软组织感染的常规用药,所以可以通过吃头孢来治疗感染。而且感染皮肤也要进行及时处理的,防止病情扩散。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典籍偏方马齿苋:皮肤用清水洗净,拿一小部分马齿苋捣烂抹在患处;其余部分煮水喝;捞出来的马齿苋放点酱油、醋和香油拌着吃。 艾叶油:菊科植物艾的叶。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

经。功能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现代报道,艾叶油有抗过敏作用,临床用於治疗过敏性皮炎。 千里光:根据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适量的千里光(鲜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钟,取液待温度适宜,先熏后洗,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2-3天即可见效。民间也有用“八干柴”的树枝,煮液熏洗。八干柴的特征是外皮枯干粗糙,有棱边。 冰硼散: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待干后撒于患部冰硼散适量,外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 川椒: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后,煮沸取滤液稍凉后蘸洗,浸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治疗期间禁用肥皂、热水洗浴,忌食鱼腥、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护理知识1、忌烟与烈酒,应少吃甜食、油腻与辛辣刺激性食品。 2、要多饮水,常饮些绿豆汤、银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之功。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被。 4、保持皮肤干燥清爽,汗腺通畅,是防止机体发生化脓性感

皮肤软组织感染怎么办

皮肤软组织感染怎么办 文章目录*一、皮肤软组织感染怎么办*二、软组织感染是什么引起的*三、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中药 皮肤软组织感染怎么办1、皮肤软组织感染怎么办总体原则应分级分类治疗,外用药物和系统给药治疗结合, 药物治疗和手术相结合。 情严重程度将SSTI分为4级,即1级 :无发热,一般情况良好,但除外蜂窝织炎;2级:有发热,一般情况稍差,但无不稳定并发症;3级:中毒症状重,或至少有1个并发症,或肢残危险;4级:脓毒症或感染危及生命。按SSTI复杂程度分为单纯SSTI和复杂SSTI(cSSTI),后者指存在明显的基础疾病,或有明确的创伤(包 括咬伤)等并发的SSTI. 细菌鉴定应重视SSTI,尤其是cSSTI致病菌培养鉴定。可取来自溃疡或创面的分泌物、活检组织、穿刺组织、血液等标本。标本获得以确保分离鉴定的细菌是真正的致病菌为原则。单纯SSTI可以不作常规细菌鉴定,但对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尽量作细菌学检查。cSSTI应力争早期获得病原菌结果,根据病情可同时取创面和血等标本,并同时做药物敏 感试验。 2、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史 询问患部有无红、肿、热、痛及其发生、发展情况,有无发热及其程度,起病前局部是否受过外伤。此外,还应注意询问有无

手、足癣;有无下肢静脉曲张及其程度;有无结核和糖尿病史。 3、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体检 局部有无红肿、皮温增高、压痛、硬结、硬块或向心性蔓延的红痛条状物,局部有无波动感、坏死、溃疡及功能障碍等,注意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躯体其他部位有无同样病灶。有无活动性手、足癣。 软组织感染是什么引起的患者如果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现象,那么可能是由于手术后没有护理好的原因导致,由于手术过后没有护理好,就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等现象出现,也就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问题。 患者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现象,那么还可能是由于患者身体出现疾病的原因导致的,比如患者出现毛囊炎的炎症,也就有可能会诱发自身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问题,这样也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同时患者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问题,还可能是由于经常抓挠的原因导致,由于经常抓挠,导致伤口现象出现,那么也就容易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问题出现,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中药马齿苋:皮肤用清水洗净,拿一小部分马齿苋捣烂抹在患处;其余部分煮水喝;捞出来的马齿苋放点酱油、醋和香油拌着吃。

皮肤软组织感染是什么原因

皮肤软组织感染是什么原因 文章目录*一、皮肤软组织感染是什么原因*二、皮肤软组织感染如何预防*三、皮肤软组织感染如何治疗 皮肤软组织感染是什么原因皮肤及软组织感染(SSTI)又称 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SSSI),是化脓性致病菌侵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毛囊炎、疖、痈、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褥疮感染等。通常为细菌感染,致病菌多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或腐败性细菌感染所至。 褥疮感染常为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有合并症者,属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不伴以上情况者为单纯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炎症常在皮肤、软组织损伤后发生,化学性物质刺激如药物注射不当或异物存留于软组织可诱发感染。也可与身体免疫力降低时发生感染。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溃疡均可能发病。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何预防治疗首先要避免日光过度照射,停

用或停食可疑的药物或食物,避免干燥、高温风吹的环境,积极控制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提高自身免疫力。忌烟与烈酒,应少吃甜食、油腻与辛辣刺激性食品。 要多饮水,常饮些绿豆汤、银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之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被。 保持皮肤干燥清爽,汗腺通畅,是防止机体发生化脓性感染 的有效措施。尽量防止蚊子、昆虫等叮咬,避免玻璃、钉子割伤刺伤以及水火烫伤等,防止感染。患有瘙痒性皮肤病者,一定要积极治疗,避免搔抓,不可任意挤压排脓,以免炎症扩散。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何治疗1、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病灶小而表浅、数量少者如脓疱病,只需局部用药。病灶广泛,并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宜同时全身应用抗菌药物。轻症感染患者可口服给药,严重感染患者可静脉给药。 2、局部用药以消毒防腐剂(如碘伏)为主,少数情况下亦可用某些主要供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 3、轻度疾病3例,可用于常见病原菌的治疗。患者有系统感染、伤口脓液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和血培养的病原菌及必要时根据药物的调整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