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企业危机管理论文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124-01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危机,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甚至为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都需要妥善的处理所面临的危机。文章在分析了危机的特性和种类后,提出了企业的危机管理要经过预防、化解及解决三个步骤才算完整。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危机处理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任何时刻都蕴藏着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这就使得危机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的危机管理,就是指企业为了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分析、措施制订、问题处理、自我总结的全过程。

一、危机管理的特性

1.阶段性。企业面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会呈现阶段性的发展。

2.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平日进行的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帮助企业内其他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3.时间的急迫性。危机往往突然降临,决策者必须做出快速处置措施与响应,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获取所有相关的信息,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doc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实施细则 毕业论文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 一、要求 1、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3、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论文结构、纸型、版式与用字等可参照学校教务处有关规定执行。正文字数为5000字以上。 二、选题 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范围内。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供参考: 1 提高我国广告业设计水平的对策思考 2 论企业管理人员选拔与培训机制建设 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模式探索 4 科研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若干思考 5 论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灵活应用 6 体验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策略研究 7 论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8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9 项目成本费用控制管理研究 10 论建筑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 11 因特网数据中心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策略 12 “壳”资源重组有关问题的研究 13 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14 我国企业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论我国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16 中国企业的民族品牌策略研究 17 论我国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18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19 某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析 20 论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21 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 22 现代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浅谈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意义

浅谈企业实施危机管理的意义 孙勇娜潘佃安 ..................................................................................... 摘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与企业都会面临着一些方方面面的危机。要正确认识危机的产生,不断增强危机责任感,建立和健全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可结合各自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实施危机预警机制,尽量把危机变成机会,为有关企业或单位管理研究者提供新情况、新课题和新任务。 关键词:企业增强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实行科学管理 人们面临着各种危机既是危险,又将是机会,经营企业或单位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就像航行经常会遇到风浪一样。那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管理就是企业与单位能有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准备,在危机末出现时必须时刻加强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提高预防和控制重大危机的管理水平,将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 一、增强危机意识、确保危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在新形势下,任何一个企业或单位都有遭遇挫折和危机的可能性。尤其是我国的企业大多数面临成长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动力和阻力,现代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正确把握着发展战略思维的基础上,从容地面对各种危机和阻力。现危机管理将面临着以下15个方面的危机:一是人事危机;二是行业危机;三是产品危机;四是经营决策危机;五是天灾危机;六是能源资源危机;七是安全危机;八是环境危机;九是水危机;十是经济危机;十一是财务危机;十二是媒体危机;十三是公害危机;十四是犯罪危机;十五是各种突发性危机。 正因如此,一个企业存在着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危机和找不到常效,以及标本兼治的正确应对危机的方法。这样一来,企业在日常经济运行管理中,必须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危机预警机制》,它是实施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础。企业越早认识到危机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可能控制住问题的蔓延与发展。一旦危机发生时,企业就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困难。首先要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并引起广大职工的关注,使这种意识与关注融入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中。二要对企业的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安全和经营的两个方面。应不断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树立起企业在市场经济中

【毕业论文】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工商管理 所在系: 管理系 指导教师: 年月

浅析我国航空公司的危机管理 摘要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着多种危机,并且无论哪种危机发生,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危机管理迫在眉睫,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处理突发性事件,而注重挖掘企业管理的深层次原因日渐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危机管理呢?法国管理学家费尧曾说过,“管理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是相互联系的运动过程。”危机管理也是这样,它的过程是消除企业危机因素的系列活动。事实上,懂得应对危机与创造财富一样重要。企业危机一旦爆发,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认识危机、解读现状、制定尽量完备的危机预处理方案三方面,阐释关于危机管理的一些理论。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危机预案

An analysis on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airlines ABSTRACT Enterprises is facing with multiple crise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And no matter what the crisise are, they are likely to bring about fatal blows to enterprises. It is urgent for enterprises to introduce crisis management, which is not only used to deal with unexpected events but also to min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for corporate management ,ans this is becoming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n, How to deal with the crisis of management scientifically? French management scientists Feja once said, "Management is not a point, but a line , It is a interrelated movement process." This is also true of Crisis management. The process of crisis management is a series of activities.to eliminate business risk factors . In fact, knowing how to respond to crisises is as important as the creation of wealth. Once enterprise crisis breaks out, it will have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businesses. Much more was this the case with aviation enterprises.This article inlustrated some crisis management theories by recognizing the crisis ,interpreting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pretreatment for crisis as far as possible. Key words: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the status quo, the crisis plan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分析(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分析【案例】: 7月下旬,一篇发表在天涯论坛的题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网文,揭发了国内包装水行业龙头——康师傅“用自来水冒充优质水源”的内幕。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深陷“水源门”的康师傅终于扛不住了,于9月2日“公开道歉”,并停播广告、更换产品外包装等行动。然而,记者在采访发现,尽管康师傅控股公司的公关部门透露“暂时没收到消费者和采购商可退货的通知”,也不担心包装水产品的销售情况出现长期下滑的惨状,但涉及的水产品在广州市场的销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而网上调查显示,八成水民已明确表示“不敢再喝康师傅的水”。【处理措施】: 1.官方发言 康师傅矿物质水及大部分饮料行业和瓶装水行业所选用的水源皆为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GB5749卫生标准,加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是康师傅之前的广告称其为“优质水源”的原意,但是没有向媒体和消费者解释清楚,结果产生了误解。康师傅为此表示遗憾与抱歉。——康师傅 2.抛开虚假宣传不提 从“不作正面答复”到“公开道歉”,康师傅扛了近一个月。记者昨日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获悉,未来数周,康师傅大部分高层管理人员将前往华南、华东、华中等市场,对当地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 9月2日,康师傅在天津举行了面向华北地区知名媒体的“开放日”活动,活动上就其“优质水源”事件首次向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此前,有网友爆料称,曾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探秘,发现康师傅矿物质水是自来水加工灌装,而非广告中声称的“选取的优质水源”。文章在天涯贴出后,引起很大反响。 3.新瓶标删除“优质水源” 当天,康师傅饮品事业群总经理黄国书在活动现场表示,康师傅矿物质水及大部分饮料行业和瓶装水行业所选用的水源皆为公共供水系统即自来水,完全符合国家GB5749卫生标准,加上采取了国际先进的处理技术,这是康师傅之前的广告称其为“优质水源”的原意,但是没有向媒体和消费者解释清楚,结果产生了误解。康师傅为此表示遗憾与抱歉,近日新上市的康师傅矿物质水的广告和新瓶标已去掉了“选取优质水源”的字样。

【完整版毕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论文: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企业财务危机分析 学生姓名:马龙 学号: 1006990139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财管1001 指导教师:徐玮 完成日期:2013年8月25日

摘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地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可以发挥财务监测作用、财务诊断作用、财务治疗作用、保健作用。公司的财务困境并非一时突发,任何企业发生财务困境均是一个渐次显露弊端、渐次恶化的过程。因此,在企业财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财务预警体系是现实所需要的。 本文通过对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分析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的基础上,对构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化步伐不断加快,使得各大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不少企业面临着财务危机情况,为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分析监管系统,随时跟进和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财务危机所带来的损害。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要是针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素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和管理,一旦某相关指标的值超出了允许值时,就会有危机警报发出,并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其可对财务危机的风险程度进行综合判断,并及时进行报警,可以对同财务相关的所有环节内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其实就是一种规避风险机制,它集预测、报警、应警于一体,不仅可以预测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因素,还可以通过独特方式对企业利益相关人员进行提醒,并为其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以便于及时控制风险。 二、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1、从资产存量角度看,企业总资产的账面值相当于或小于账面记录的负债金额,即企业净资产小于或等于零。当企业净资产为负值

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企业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近些年,企业中的突发性和危机事件频发,对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构成威胁,已经是被很多案例事实证明,如何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企业面临的一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做出浅要分析,并对其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企业的危机管理的建设。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 根据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CEO所作的专项调查表明,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严重危机的挑战。 危机管理 1.1危机管理的内涵 著名危机公关游昌乔先生认为,危机管理则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应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本文认为危机管理是指,在企业因各种原因引发的危机事件或突发性事件,给企业带来损害和威胁时,企业能够采用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措施,以期能有效地规避、减少、处理危机,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一种艺术。 1.2危机管理的特征 1.2.1突发性 危机往往都是不期而至,令人措手不及,危机发作的时候一般是在企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瞬间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是混乱和惊恐。【1】 1.2.2破坏性 危机的出现或者发生,很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威胁和破坏,破坏程度的大小要看危机产生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影响而定,小则会使企业亏损、负债、名誉受损等,大则使企业破产倒闭。 1.2.3紧迫性

浅谈企业如何面对危机管理

浅谈企业如何面对危机管理 郭光华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当代社会竞争激烈,企业生存环境瞬息万变,如何应对危机成为一大任务。本文从危机的特点和类型出发阐述了危机管理的三个阶段和危机管理的注意原则。并且指出了危机管理的精髓。 关键词:危机危机管理管理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日益进步,竞争也愈发激烈、市场趋于多元化、经济生活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可以说危机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竞争的观念,更要有危机的意识;不仅要学会怎样面对竞争,更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危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足于市场、站稳于市场。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企业或者自身的工作面临危机时,能从容应对,从而赢得生存的机会。 1 企业危机的形成和特点 危机在汉语中的解释为危险和机会。危即为危险,它表示企业已经进入了危险时期;机即为机会,它则说明在危险的背后实则蕴含着大好的机会。正如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任CEO—奥古斯丁所言:“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1〕。” 通过思考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危机产生的关键是在于危机主体缺乏预控意识及有效的预控能力。缺乏预控意识表现为:在预控能力范围内,危机主体因麻痹和疏忽导致的危机;缺乏有效的预控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因对危机的认识不足,无从设立预控措施而导致的危机;二是虽意识到危机的存在,但受资金、技术、能源、人才等自身条件的制约,难以设立有效的预控措施而导致的危机。一旦麻痹大意或预控能力太低,便容易引发危机,造成危害。为此,树立预控意识是实现危机管理的前提,提高预控能力是实现危机管理的保障。 对管理者而言,若想真正的化危险为机遇,进而转危为安。除了要清楚危机的形成外,还必须把握危机的特点和类型,并对其进行识别,实际上,在危机之下,决策者不是一个分析者,因为危机的紧迫性决定了决策者不可能进行深入而充分的分析,他只能够做一个“类型识别者”,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这是哪个类型的危机,然后做出相应反应。从而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和措施。一般而言,企业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后遗症期、解决期。对应到危机的管理即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就其类型而言有形象危机、经营决策危机、信誉危机、媒介危机、突发性危机等〔2〕。 2 企业危机管理 2.1 危机事前管理 危机的事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确认危机的主要来源、对风险的评估、确定风险的控制方法〔4〕。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企业品牌的声誉和品牌危机管理文献翻译-中英文对照翻译

中文4030字 标题:Corporate brand reputation and brand crisis management 原文:For some years, the what, why, and how of recognising and addressing brand crisis – particularly corporate/organisational brand crisis –has occupied my research attention (note to reader: “corporate”and “organisational”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Numerous corporate and non-profit entities have provided public clinical experiences of confronting serious reputational crises. Examples over recent decades include Exxon (the Valdez oil spill incident), Union Carbide (the Bhopal explosion), Perrier (benzene traces), Tylenol (deaths from tainted pills), the US Catholic Church (priest sex abuse), Martha Stewart OmniMedia (executive misbehaviour), Arthur Andersen (accounting scandals),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bribery issues), and many others. All faced threats to their brands from deterioration in consumer and business customer approval and from decline in public trust. While some were more product brand-rooted (e.g. Tylenol), all found their corporate brand affected, and efforts to rescue the brand were undertaken at the corporate level (e.g. Johnson and Johnson for Tylenol, marketed by J&J's McNeil Laboratories Unit). Thus these incidents provide a rich source of insight into the corporate brand. They illustrate a key dimension of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 “Can we as an institution, have meaningful, positive and profitable bilateral on-going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and other stakeholder groups and communities?”. That was a central question of an organisation's corporate-level marketing orientation posed by John Balmer and myself in our treatment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arketing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Balmer and Greyser, 2006). We held (among other points) that corporate marketing is indeed a boardroom and CEO concern. In reflecting on corporate identity and reputation in times of brand crisis, one recognises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wide orient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O and company-wide managers. Sources of reputational trouble Let me offer an anatomy of the kinds of reasons brands can be in reputational crisis, how to know that the situation is serious, and what

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现在、问题及对策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作者姓名徐殿邦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李里峰 二00九年六月五日

目录 摘要 (3) 1.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3) 1.1企业危机的特点 (4) 1.2危机处理的原则 (4) 2.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5) 2.1企业领导层对危机管理不重视 (6) 2.2企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 (6) 2.3企业危机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6) 2.4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不完善 (6) 3.加强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 (7) 3.1加强企业领导层危机意识 (7) 3.2建立企业危机的预防体系 (7) 3.3建立专业危机处理队伍以及危机处理方法 (8) 3.4总结危机管理经验及教训 (8) 3.5企业化危机为机遇 (9) 结论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1)

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徐殿邦 06级公共事业管理 【摘要】本文的主要是通过浅析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已达到企业变危机为机遇,越过陷阱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目标。现代社会是一个关联性高,互相协作又互相竞争的多元化社会。危机伴随着机遇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任。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有些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昙花一现。许多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有许多企业有兴转衰,甚至销声匿迹,这都反映出现代社会危机与机遇同在。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从阜阳大头娃娃的毒奶粉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导致国内整个行业信用与生存危机事件;从华尔街赫赫有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著名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申请破产到AIG高管逆势高薪风波。这些事件的背后都在说明在当今日益加速的全球化协作过程中,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而且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不稳定,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危机的发生。那企业危机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把握危机? 一.企业危机管理概述 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危机管理有危机监测、危机预测、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五个基本职能。危机管理的目标是避免、减少危机的危害,乃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①。 企业危机可以分为经营危机、制度危机、管理危机、安全危机和竞争危机这几大类,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经营危机。企业经营危机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因“质量问题”、“媒体曝光”、“消费者问题”等在某种特殊的状态下,导致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获利能力等指标急剧下降,从而使企业人、财、物正常运转明显受阻,企业经营难以继续,甚至有停顿和倒闭的危险。01年9月3日,《新闻30分》关于南京冠生园月饼陈馅翻炒报道事件,直接导致月饼行业的神话在02年3月6日破灭。那么企业危机的特点有哪些,面对这些危机处理又要遵循哪些

中国企业危机研究以XX企业为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06级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本科) 1、现代企业国际营销战略及措施再探讨 2、试论市场整合营销 3、试论以非价格竞争制约价格竞争 4、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新型关系 5、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6、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7、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8、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9、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0、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11、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12、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13、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14、论企业营销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15、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16、名人广告的传播原理与策划原则 17、论广告的道德负面影响及其规范 18、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19、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20、经济全球化下的跨文化广告传播 21、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22、我国公益广告探究 23、论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运作 24、浅谈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及对策 25、论市场营销与广告的关系 26、营销渠道的选择及评价分析 27、准时采购模式在企业当中的运用 28、连锁经营业的配送策略研究 29、企业物流外包若干问题研究 30、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1、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研究 32、论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 33、戴尔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启示 34、供应链管理思想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35、我国发展国际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36、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 37、公共关系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 38、公益广告与企业形象塑造 39、中国企业危机研究---以XX企业为例 40、论国际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的应用 41、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42、公关活动在商场经营中的运用 43、公关礼仪与企业形象 44、企业策划与企业形象战略实施45、试论企业策划误区 46、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47、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48、新产品开发与营销策划 49、论营销策划之创意 50、论以人为本的品牌策划 51、论品牌策划与品牌竞争 52、品牌策划----企业营销重要之道 53、网络广告的特点与优势 54、浅谈博客营销 55、网上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 56、Email营销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7、浅谈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 58、我国分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59、网络营销秘传统营销信息方式比较研究 60、浅谈企业形象设计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 61、企业形象识别(CIS)与品牌 62、论中国风险投资的融资及撤出机制的建立 63、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 64、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5、中国股票市场行政化操作问题研究 66、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机制研究 67、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研究 68、试析影响我国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 69、开放式投资基金研究 70、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研究 71、试论股票买入时机的选择 72、呼伦贝尔区域房地产市场预测分析 73、经济危机对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74、定制营销在房地产业应用研究 75、绿色营销房地产主题设计的回归 76、房地产开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应用 77、性格理论在谈判中的运用 78、“囚徒困境”对谈判人员的启示和思考 79、谈判中的情感策略应用 80、公平理论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81、商务谈判开局阶段常用的策略分析 82、中小企业与国际营销 83、中国企业国际营销的战略选择 84、中国品牌与国际营销 85知识经济与国际市场营销 86、浅析国际营销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87、论民营企业国际营销战略模式选择 88、论服务企业国际营销的本土化

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的发展浅析

企业危机管理运行模式的发展浅析 摘要: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但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危机管理理论不完善、领导层对危机管理不重视等现状形势严峻,因此企业危机管理运行模式的发展成为了企业管理中先进而必要的趋势。据此,本文采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对我国当前企业危机管理进行了研究,依次阐述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基本步骤和意义,对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的解释,当今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以及剖析近年来的危机管理案例,最后阐述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及对危机管理的建议,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概念管理现状危机案例指导意义 Abstract:The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is the enterprise to cope with unexpected crises, resist calamity incident, as far as possible make the damage to the minimum point and a previously established preven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But at present most of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lack crisi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crisis management level has a little low, the theory of crisis management is not perfect, the leadership of crisis management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such situation is grim,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operation mode become business management of advanced and necessary trend. Accordingly,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 of current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are studied,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basic steps, to the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concept explanation, the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recent crisis management case, finally expatiates on the main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on crisis management, also pointed out the lack of research and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The enterprise Crisis management Concept Management Crisis case Gguiding significance (一)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 论文摘要 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为防止爆发危机或危机爆发后为减少、消除危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使企业管理者能更加主动地引导事物发展方向所采取的一系列办法与措施的综合管理过程。企业危机管理通常是根据企业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性和特征,通过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正确应对事件,包括企业危机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业务经营规模或行业类别为何,每天都面临各种不同危机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危机,倘若无法妥善的处理,不仅将为企业带来财务损失,进一步影响社会大众及消费者的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连带的将破坏企业的形象,甚至撼动企业经营的基础。 一、危机管理概述 (一)危机管理的涵义危机管理是指企业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活动。 危机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1、危机管理者对危机情境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 2、危机管理者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危机处理培训,并为组织或社区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 3、在危机情境出现时,危机管理者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

4、当危机威胁紧逼,冲击在即时,危机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小视任一方面。这意味着此事要运用与危机初始期不尽相同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危机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这也意味着此时运用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会与危机初期和中期有所不同。 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危机管理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在危机发生时,能否临危不乱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衡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执行是对其下属工作的最好担保,而这种执行源自平时的准备。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危害组织前对其进行控制。制定危机处理计划有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二)危机管理的特性 1、阶段性。企业面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若没有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发生危机,将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伤害。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让企业经营者有迹可循。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会呈现阶段性的发展。 2、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的平日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内其它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浅谈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危机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管理是动态的,它既凸显于突发事件处理的关键时刻,又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贯穿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当中。今天小编整理了企业危机管理的一些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危机管理篇一 危机是种普遍现象。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成功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尽快在危机中复原、甚至得到机遇和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危机 危机的爆发大致分二类:一是事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爆发,可称为“积发”;二是不可预测的事物的突然袭击,可称作“突发”。危机发生之后必然会集结不同利益群体,表现为媒体追逐、舆论责声、情绪对抗、群体间搏奕谋利等等冲突。企业如何应对,进行危机管理?关键在于事前预防,检视潜在危险,研定防范措施;危机来临时,准确判断危机的核心所在,及早分化风险,尽快结束

危机,把负面效应减至最小或转化为企业有利因素甚至机遇。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统筹兼顾,谋取利益。 培育公司危机意识至关重要。中学时读《扁鹊见秦桓公》的故事,至今尤新,秦桓公对扁鹊的提醒无动于衷,最后竟从“汤熨、针石之所及”的小毛病变成“在骨髓,无请也”的大病并死亡,就在于他没有危机意识。比尔盖茨缔造出世界电子帝国,在于他有“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危机理念。必须让每位员工知道:我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影响着公众对公司的印象。市场经济下正视危机,对企业成长是一种考验和砥砺。 二、正确处理危机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二点:一是事件本身的性质;二是主管单位和新闻媒体对事件的评论。注意:事件本身的性质并非不能改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在于如何与当事方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特别要化解媒体的过度报道和聚焦,尤其是网络媒体,要设法引导舆论、分散或转移媒体视线,迅速减轻危机的负面影响。平和心态、主动积极、低调处理、控制范围、好的定性,对危机管理最要紧;主要手段则是刚柔相济、整合资源、先急后缓、着眼稳定、内外有别、主动积极。 1、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毕业设计企业管理

毕业设计企业管理 篇一: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同济大学继续与网络教育学院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测定 2、网络游戏的盈利模式分析 3、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4、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5、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研究 6、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安全研究 7、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行为与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8、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论电子商务环境下分销模式的新发展 10、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和解决途径分析 11、网络购物发展模式的分析 12、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探索 13、对博客和播客等网络传播方式的思考 14、从网络游戏看网络经济发展 15、中外快速消费品企业营销比较研究 16、奥运营销策略初探; 17、浅谈21世纪中国企业(家电行业方向)的营销创新

18、中国零售业营销技巧. 19、我国房地产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20、试论营销渠道创建中的问题与对策 21、论品牌营销在我国旅游业中的应用现状 22、基于品牌经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3、试论顾客价值和顾客价值优势 24、试论中小企业创建强势品牌 25、多品牌策略应用研究 26、自有品牌应用策略研究 27、品牌延伸的策略研究 28、品牌危机管理研究 29、大学生网上购物影响因素研究 30、品牌特许经营策略研究 31、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 32、企业并购后品牌策略研究 33、品牌传播效果测量研究 论述我国传统家电业未来发展之路 34、试论我国国有银行提升品牌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5、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位与再定位问题 36、中小企业提高管理能力,挖掘自身核心竞争力研究 37、试述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38、我国网络广告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管理 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传播模式,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传播环境。这对危机公关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面临新问题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要能够针对新媒体提出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 标签:新媒体;危机公关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公共关系方面,也就又开拓了一个领域。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快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都增加了危机公关的难度,这也就要求我们面临新问题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要能够针对新媒体提出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公关的特点 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下,危机公关一般是指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或者受到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者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信誉以及重塑企业形象等。企业危机公关必须立足于应对突发事件,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成功的危机公关还能利用危机,使企业在危机过后树立更优秀的形象。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传播范围扩大化 通常我们的危机公关事件,都是通过传统媒体传播,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反馈给广大的市民,传播范围大大地扩大。 (二)传播的时效性 新闻讲求时效性,而信息的传播同样也是。新媒体的传播不需要通过反复的核对和制作,时效性增强,可以在第一时间再现事件,信息采集、发布、传送、接受为一体,迅速实现整个流程的操作。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对公关危机的策略 (一)成立专门的网络信息监控小组,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监控 企业应该以网络为主要手段,建立起完整的信息搜集、监测系统,收集与企业发展有关的信息,集中精力分析处理那些对企业经营和发展有重大或潜在重大影响的外部环境的信息。互联网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媒体,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性非常强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可以畅所欲言,如果企业不多关注这类信息,在沟通上就会积累起越来越多的信息障碍。因此,需要企业在重点社区进行监测,将

浅谈企业的危机管理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危机的含义及处理的三阶段,然后深入分析了企业危机管理的策略,并以中美史克公司为例详细说明了危机管理中的策略运用及机遇的开发。关键词:危机,管理,策略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包含着机遇与风险。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处理过程,考验着企业的应变与管理能力。本文正是从企业的危机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企业危机管理的过程,并结合知名企业的危机处理案例分析企业危机管理的策略。 1 什么是危机 危机是事物的一种不稳定状态。危机有五个特点:普遍性、突发性、紧迫性、危害性、两重性。前几个特点是众所周知的,这里要强调一下危机的两重性特点,即危机不仅有消极的一面,还有积极的一面。过去我们总认为危机有害无益,实际上危机还可被理解为一种唤醒人的警钟,又同时蕴涵了失败和发展、毁灭和改变、损失和收益。企业危机就是指危及企业声誉、形象和生存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和事件,比如产品危机、价格危机、促销危机。从危机的定义来看,企业危机有时并不一定是危害与失败,还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财富,一种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2 什么是企业的危机管理 企业的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预防、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使企业摆脱逆境、避免或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积极主动行为。 企业对危机的管理包括三个过程:危机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危机的事前管理是在危机发展的初始阶段进行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

严格企业各项规则、规程,查遗补阙;监测和预控引发危机的各种因素和征兆,建立预警机制;在员工中全面树立危机意识,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拥有决策权的危机管理小组;针对企业自身和其他企业曾发生过的危机制订具体的危机管理计划,确立恰当的保障机制;培训员工和危机管理人员,为危机的爆发做好人力准备等。危机的事中管理阶段,危机已经冲破各道预防防线而爆发。此时,企业应在极短的时间内扭转被动局面: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把握关键信息,准确确认危机的种类、爆发的根源;明了公众的感觉和看法;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以便对症下药,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策,组织和分配企业既有资源,充分调动危机管理人员的主动性,控制危机事态发展,减弱危机破坏力,促使危机得到最终解决的同时,尽可能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的持续进行,以及根据危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求契机,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危机事后管理,危机在经由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两个阶段,得到最终解决后,其管理的全过程并没有就此而终结。企业在危机事件得以解决之时,首先,应采取措施消除危机给企业物质财产,以及受害者的人身和心理造成的消极后果和影响;其次,应尽快恢复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活动;最后,应以实际行动维护公众利益,不断修复和发展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恢复和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美誉度。此外,企业还应对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而系统的总结。在对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危机的全部措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企业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详细列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并对其进行综合归类,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逐步完善既有的危机计划和企业的各项危机准备工作。同时,还应将危机事件及其处理过程做成案例,用以教育全体员工,增强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