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

目前,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近百座,大部分隧道修建于2000年前后。由于受当时施工技术限制、近年来地质水文条件变化和超限车辆的增多,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虽然部分隧道经过改建、大中修,但隧道病害依然较为严重。而干线公路隧道改建、大中修缺少专项资金,隧道管理较为分散,导致养护标准不统一。隧道病害不断增多,养护任务量大,且对隧道养护的目的和要求不甚明确,往往对隧道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危害性理解不够,导致养护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后都开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公路养护上来,故许多发达国家在数十年前就根据各自国家的情况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和环境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范、规程或指南。

我国在2003年由重庆市交通委员会主持编制了我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初步规范了我国隧道病害检测、评估及处治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对原有技术规范进行修订,于2015年颁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2014年河南省率

先结合本省情况制定了地方标准《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DB41/T 896-2014)。目前,尚未制定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方面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内其他省市也没有制定隧道预防性养护的地方标准。

隧道存在大量的隐蔽工程,隐性病害多。预防性养护理念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预防性养护时效性强,错过了最佳时机,效果将大打折扣。预防性养护应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及时维护、对症施治”为工作原则。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

为提升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水平,延缓隧道使用功能的衰减、防止隧道出现病害或阻止轻微病害进一步扩展,维持良好的隧道使用功能,进而提升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功能,为广大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减少或推迟隧道病害矫正性养护、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内养护费用等,结合最新行业标准、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应用,编写组编制了《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对规范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作业,提高养护资金的利用水平,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二、地标的制订过程

在已有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基础上,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和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编制《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5〕65号)文件的要求,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牵头组织《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编制工作。

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写组在充分调研和吸收国内外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的规范、规程或指南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的实际情况,于2015年12月完成了《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16年1月~3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就《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完成送审讨论稿;2016年4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邀请多名专家,审定了《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送审讨论稿;2016年5月~6月,根据征求意见和专家讨论意见,按照标准制订的程序,形成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送审稿。2016年7月,完成了专家审定工作。

本规范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意见分歧。

三、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方面,坚持了以下几项原则:

1.以国家和行业规范为主导

本规范在编写过程中以国家规范为主导原则,吸取了行业规范《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的精髓,同时结合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的特点,结合河南隧道预防性养护领域的技术现状,加入了适合河南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2.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本标准在编写中一直坚持可操作性原则,标准中涉及的隧道预防性养护条件、病害划分、预防性养护措施等均不做过度要求,以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为原则,使规范更具人性化和可操作性。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规范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通过养护检查、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最佳养护时机确定、保养维修、运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

4.强化安全管理,强化养护信息化

大量的案例表明,隧道安全管理已经成为隧道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提高其技术要求。规范对编制安全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管理隧道的管养单位应编制正常运营及发生事故时的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方案,提高对各类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为提高养护管理和决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及效率,本规范明确要求公路隧道管养时应建立养护技术档案,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公路隧道管理数据库并动态更新,数据库应包括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影像信息,实现高效、科学的养护管理。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

在隧道病害处于萌芽时期或轻微状态时,便对病害进行处置,将大大减少后期的养护费用和隧道寿命周期内的养护总费用。隧道实施预防性养护能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中修次数,推迟大修时间。

本标准的实施能进一步的规范和提升我省普通干线公路隧道的管理水平,有利于隧道检测和养护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使隧道保持良好的使用功能,为广大驾乘人员提供养好的出行条件。

五、结论与建议

1.本规范与现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没有冲突。

2.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钻爆法山岭隧道预防性养护,其他等级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可参照执行。

3.建议本规范尽早颁布实施。

4.进一步加大规范宣贯力度。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地方标准编写组

二〇一六年七月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26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 理办法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详 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

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

公路隧道的养护及病害防治

0前言 近20多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4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1万km,高速公路已突破3万km,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伴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修建也增长迅速。截至2004年底,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2495座,总长1246km,其中65%的隧道已经进入到养护维修期。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公路隧道所穿越山体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又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特殊性,受地质、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和维修养护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隧道的病害已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使,甚至危及行车和养护人员的安全。针对目前国内公路隧道运营的现状,有必要系统深入地研究公路隧道病害产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公路隧道的病害检查及养护管理 公路隧道既是道路工程构造物又是地下工程结构。它涉及工程地质、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光学、自动控制和工程机械等多种学科,技术较为复杂。而且,公路隧道一般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无绕行可能,如果隧道内出现严重渗漏水、衬砌开裂或设施故障等情况,就会妨碍交通,进而使整个交 通线完全处于中断状态,给公路交通造成恶劣影响。隧道主体结构为永久性建筑物,日本统计的隧道平均寿命为50年以上,我国公路隧道的设计寿命为30年,但隧道作为地下工程建设其寿命应该大于100年。对公路隧道运营阶段的病害检测与治理应本着“预防为主、早期发现、及时维护、对症施治”的原则,要经常性的对隧道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建立数据库,确定需要整治的技术指标,并采用有效措施整治,对整治完的隧道要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力争做到检测程序化,处治规范化,验收标准化。但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专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交通部于2003年10月发布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l2-2003),其中已经对公路隧道结构检查的基本内容和采取的常规对策给出了明确的规定。 1.1公路隧道的检查 公路隧道的检查是为了掌握隧道的现状,发现对隧道安全和功能有影响的病害,为隧道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收集和积累资料,建立隧道养护维修的数据库,为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以便尽早采取防治病害的措施,确保隧道安全畅通。公路隧道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 日常检查是为了发现隧道结构的早期破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日常检查原则上与道路巡回检查一并进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规定日常检查的频度应不小于1次/月,高速公路隧道应 公路隧道的养护及病害防治 侯建斌,夏永旭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公路隧道在养护管理中常见的病害,系统地介绍了公路隧道的病害种类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分析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规律,指出我国目前治理公路隧道病害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规范和工程实际论述了在隧道运营阶段防治公路隧道病害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U457文献标识码:B

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

隧道新规解读及注意事项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密码:(改颜色显示)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体系、提高养护技术水平,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在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养护检查、清洁维护、保养维修、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补充了技术管理的要求,并重点引入了“养护分级”和“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修订背景】 满足养护新需求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公路隧道通车总里程已由2003年年底的1001公里(2175座)增长到9605.6公里(11359座),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积累了大量的隧道养护经验。 原《规范》是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施行的,当时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刚刚大量出现,公路隧道养护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较缺乏,公路养护技术体系还未形成,原《规范》制定时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技术规范,在发布实施的十多年时间里,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养护规范化和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和体系日趋形成,原《规范》所依托的部分技术和相关规定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公路隧道养护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运输部在2011年启动了原《规范》的修订工作。新《规范》编制组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兼容并蓄,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适当吸取国外经验及成果,开展了全面修订工作。 【修订原则】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 新《规范》主要是通过养护检查、清洁维护、结构技术状况评定、保养维修、运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如根据调研意见,从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出发,将日常巡查从日常检查中分离出来,将日常检查调整为经常检查;增加了清洁维护的覆盖范围,如考虑到诱导灯、轮廓标等设施对运营安全和节能的影响,增加了对其清洁的要求;强化了定期检查的要求,明确了定期检查应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规定并给出了方法。

预防性养护-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G212北碚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重庆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G212北碚段) 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重庆市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G212北碚段); 2)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规范; 3)我公司对养护工程施工现场和施工条件的调查资料; 4)我公司多年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经验。 2、相关技术规范 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4)《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37.2-2001)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范》(JTJ 057-94)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9)《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10)《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TG H30-2004) 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67-1999)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14)《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TG H30-2004) 3、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发挥我单位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3、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4、遵循“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部门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5、遵循GB/T 190001—2000—ISO9001:2000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优质、高效、重信、守诚的完成既定的质量目标。 三、工程概况 G212线北碚段于近年改造完成,受交通荷载作用,路面出现细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XX隧道管理站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第四章隧道清洁维护 第五章隧道保养维修 第六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七章隧道档案管理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一章总则 1.1 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隰县隧管站在运营中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持隧道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依据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山西省交通厅《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5-2010)、《高速公路信息监控与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8-2010)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我隰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 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1.3 隧道养护部门应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隧道安全。 1.4 隧道养护部门应加强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置满足需要的专职养护工程师人员,经常性监督检查隧道养护及管理情况。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 2.1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监管、管理和养护单位责任制。 2.1.1 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主管全省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省高速高速公路桥梁、

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行业监管责任。 2.1.2 管理责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任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管辖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2.1.3 养护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任务的养护管理单元,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派出的机构,负责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具体组织所管辖高速公路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2隧道养护、管理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职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2.3 隧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参与隧道有关工程设施的交工和竣工验收,接受、整理和了解隧道竣工资料和工程技术档案,为养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2.4 隧道日常养护目标: 2.4.1 保持和恢复隧道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隧道外观整洁; 2.4.2 保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无损坏; 2.4.3 标志、标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清晰醒目;洞口、洞身无松动岩石和危石; 2.4.4 人行和车行横洞清洁畅通; 2.4.5 隧道内外排水设施保持良好,排水畅通。 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养护管理办法 编制: 复核: 审核: 成都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目的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第四章隧道清洁维护 第五章隧道保养维修 第六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七章隧道档案管理

第一章目的 1、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高速公路在运营中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持隧道完好的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依据交通部《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四川省交通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四川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隧道养护部门应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隧道安全。 4、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维修应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养护维修达到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满足养护新需求。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 1、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监管、养护单位责任制。 2、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主管全省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线高速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行业监管责任。

3、养护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任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管辖高速公路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4、隧道养护、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职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5、隧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参与隧道有关工程设施的交工和竣工验收,接受、整理和了解隧道竣工资料和工程技术档案,为养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隧道日常常养护目标: ①保持和恢复隧道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隧道外观整洁; ②保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无损坏等; ③标志、标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清晰醒目;洞口、衬砌结构无开裂、错台等; ④人行和车行横洞清洁畅通等; ⑤隧道内外排水设施保持良好,排水畅通等; 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1、隧道检查分为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2、经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的结果分为三类判定: ①情况正常(无异常情况,或虽有异常情况但很轻微); ②一般异常情况:但不明确,应作进一步检查或观测以确定对策; ③严重异常情况: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采取处治措施或特别对策。 3、日常巡查是指对隧道内、洞口外观及附属设施进行巡视和检查,周期为每日不少于一次。目的是发现病害和隐患及

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作为整个交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公路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发展资源建设以及物流业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其形成长期使用,这样必然会造成磨损。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结构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公路会发生老化、断裂等诸多现象,进而影响到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导致其运输质量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基于此,今后应不断创新预防性养护技术,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案,切实降低公路成本,为发挥其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路养护;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系统不断完善,对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大中型养护设备的引进也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而预防性养护技术作为一类新型养护技术,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周期性、强制性保养措施,能够减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有效延长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年限,有效降低公路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 1 公路路面病害的原因分析 1.1 波浪路面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公路会产生波浪路面,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对沥青层的处理措施不当造成的。铺设之前先要处理好下层路面,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清扫下层路面 ; 二是使用黏性沥青。在这个过程中,若处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到上下层路面的牢固黏附,两层的附 着力度不够,从而会造成两者的偏移。 1.2 龟裂 沥青路面病害当中最为常见的是龟裂,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极可能是因为路面的建设强度比设计强度低。特别是在长时间承载比较强的车辆负荷时,路面的龟裂问题就比较常见。与此同时,沥青路面出现龟裂问题之后,在经过雨水的浸泡以及冲刷作用,整个公路工程的路基承载能力以及工程稳定性会降低,最终使得车辆行驶时的安全系数降低,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2 路面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实践证实,该类病害包括以下 3 种类型 : 网状、纵向、横向路面裂缝。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使路面开裂的形状以及走向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网状路面产生的根源是在清扫下层路面时不够彻底,致使两层之间存在着许多软土,并未达到吻合状态,最终

公路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公路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公路建设与发展,已经从数量追求转变到质量追求上,并完成了“抢修时代”向“养护时代”的过度。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公路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加强路政管理,提高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先进的养护管理体制、推广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三方面,论述了公路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路隧道;养护与管理;综合素质 前言 我国在公路隧道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新增里程数量也十分明显,在规范性建设方面也排在世界前列。在高速公路中,隧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隧道土建构造、机电设备等的正常运转,并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公路隧道的安全性可以体现出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1 公路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隧道养护和管理工作开展不完善 当前,我国公路隧道大部分处于养护和维修阶段。但由于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各地区环境差异明显,导致隧道所通过的山体等因素不同,促使公路养护工作出现了很强的特殊性。由于运营、维修等因素的影响,公路隧道的养护工作存在很多困难,伴随着问题的增加,为很多车辆的正常行使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些时候甚至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在隧道养护和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工作计划,避免整个道路交通出现阻塞。 1.2 交通荷载的剧增问题 交通荷载量的增加是公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公路修建的根本意义所在。随着人们运输需求的提升,车辆的荷载量与日俱增,这对于公路隧道的承载能力提出了很大考验。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由于车辆荷载量的过大,很容易导致主车道出现网裂龟裂等现象。另外,公路隧道工程在公路交通中十分常见,由于光线、视野问题,汽车在经过隧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紧急制动或急速启动现象,这对于公路表面的沥青材料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容易产生剪切变形、塑性累计变形等问题,诱使结构拉力出现。长此以往,对公路隧道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1]。 1.3 政府对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总体来看,我国交通部门对公路建设施工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对公路隧道建

隧道养护细则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 隧道养护细则 编制: 复核: 审核: 成都龙光二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6年0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 第三章隧道养护人员岗位责任 第四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第五章隧道检查与检修 第六章隧道养护工程管理 第七章技术档案管理 第八章超限车辆及危险品通过隧道管理第九章隧道安全与应急处置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隧道(以下称为“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证隧道运行畅通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隧道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高速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保证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保证隧道土建结构、运营期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正常维护以安全运行。 第四条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隧道养护工程师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要实行专职养护制度。 第五条隧道养护工程师、隧道养护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技术人员应分别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隧道土建结构、运营期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技术状况,保障隧道安全运行。 第二章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 第六条本项目设置专职的隧道养护工程师,具体负责本项目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七条高速公路隧道管养单位的隧道养护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㈠熟练掌握本项目隧道技术状况,负责组织隧道的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认真记录和分析检测数据,编制检查报告。做好全线的隧道养护工作,及时掌握全线隧道技术状况。

预防性养护施工组织设计修订稿

预防性养护施工组织设 计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重庆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G212北碚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干线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重庆市干线公路养护工程(G212北碚 段)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重庆市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施工图设计(G212北碚段); 2)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施工规范; 3)我公司对养护工程施工现场和施工条件的调查资料; 4)我公司多年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经验。 2、相关技术规范 1)《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4)《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范》(JTJ 057-94)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9)《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10)《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TG H30-2004) 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67-1999)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

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14)《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规程》(JTG H30-2004) 3、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发挥我单位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3、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4、遵循“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部门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5、遵循GB/T 190001—2000—ISO9001:2000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和由此编制的质量体系文件,优质、高效、重信、守诚的完成既定的质量目标。 三、工程概况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839-33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

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进行检查。 第六条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审核管养单位提出的隧道养护维修工作方案,督促其小修保养工作的开展,考核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作质量。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 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 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 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 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 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

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进行检查。

隧道养护技术(每日一练)

隧道养护技术(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12 题) 1、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采用的方法是()。() ?A,加权求和法 ?B,平均值法 ?C,几何平均值法 ?D,取最差部分技术状况等级方法 正确答案:D 2、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达到()类以上时,需要尽快实施病害处治。() ?A,二 ?B,三 ?C,四 ?D,五 正确答案:C 3、隧道定期检查成果-隧道展示图上不能记录的隧道病害是()。() ?A,衬砌脱空 ?B,裂缝 ?C,混凝土劣化 ?D,渗漏水 正确答案:A 4、机电设施技术状况采用哪一项进行评定()。() ?A,设备完好率 ?B,设备合格率 ?C,设备评分

?D,设备检查资料评分 正确答案:A 5、公路隧道养护等级划分为()级() ?A,二 ?B,三 ?C,四 ?D,五 正确答案:B 6、公路隧道机电设施分为()大类。() ?A,三 ?B,四 ?C,五 ?D,六 正确答案:C 7、一般情况下,隧道应急指挥部设在()。() ?A,隧道现场 ?B,公司驻地 ?C,主线管理站 ?D,监控中心 正确答案:D 8、常用于对隧道土建结构隐蔽工程做质量检测的设备是()。() ?A,裂缝测深仪 ?B,超声波检测仪 ?C,地质雷达

?D,混凝土CT检测仪 正确答案:C 9、机电设施检修不包括哪种形式的检修()。() ?A,应急检修 ?B,定期检修 ?C,经常检修 ?D,分解性检修 正确答案:D 10、其他工程设施技术状况评定类别是()类。() ?A,二 ?B,三 ?C,四 ?D,五 正确答案:B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隧道衬砌加固的常用方法。()() ?A,粘贴钢板(带) ?B,换拱 ?C,嵌入钢拱架 ?D,套拱 正确答案:B 12、土建结构养护范畴不包括()。() ?A,围岩 ?B,洞口联络通道 ?C,洞口边仰坡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 法(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普通干线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新编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03)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农村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第四条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隧道养护管理职责划分 第五条隧道养护管理实行三级负责制。 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也可由本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兼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应设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负责辖区内隧道的检查和保养维修工作。 养护道班(工区)设固定隧道养护工,协助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进行检查。 第六条区县(自治县)交通主管部门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审核管养单位提出的隧道养护维修工作方案,督促其小修保养工作的开展,考核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作质量。 第七条公路管理机构(或管养单位)专职隧道养护工程师(技术员)职责:

隧道管理办法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001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隧道管理办法正式样本

隧道管理办法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总则 1.1 为了提高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水平,保证公路 畅通和隧道运行安全,延长隧道使用寿命,适应公路 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 法》、《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结合隧道发展实 际情况,按照科学、实用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1.2 隧道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 合,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 以及当地水文资料、围岩地质条件、气候、交通量, 采取预防性、经常性的保养和维修措施,使公路隧道 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

1.3公路隧道养护应以机械化养护为主,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隧道养护、维修达到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 1.4 在公路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如不中断交通,必须按照国标1999——5768《公路标志和标线》、部颁《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来进行,保证施工安全。 1.5隧道养护相关人员应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地掌握隧道技术状况,保障公路畅通。 第二章隧道养护制度 2.1实行隧道养护制度的目的是:从实际路况出发,结合技术、经济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

普通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项目施组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我公司将成立本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将挑选施工经验多,管理水平高的优秀行政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 人、副经理1 人、总工程师1 人。下设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材料设备部、质量检测部、财务部、试验室、办公室等七个职能管理部门。根据工程数量,合同工期的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料所描述的天气规律,拟设置3个作业队,分别是沥青封层表处施工队,交安设施施工队。为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见图1.1-1。 图1.1-1 拟为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1.2 总体布置及规划 本项目施工工期紧、难度大,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人员及机械的投入,充分做好施

工组织计划,各分项工程梯次有序,保证工程按期完工。 为避免恶劣气候条件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必须充分利用施工有利季节,投入充足的人、料、机资源,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确保工期。施工中加强监管,严禁随意乱开便道,加强公路施工人员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加强环保意识。 进场后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组建项目经理部,查勘现场,确定经理部临时办公地点和施工组织原则、方案,着手办理施工手续,落实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和施工便道的修筑方案;对施工材料进行调查,确定供货厂家,安排试验设备和其它生产设备进场;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进场,全面施工。 本项目老路病害的修复工作量较大,对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施工设备、施工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配备技术能力高、具有施工经验的精干人员,投入精良设备,做好施工组织,协调好各个工序,施工顺利进行。 1.3 计划工期 计划工期:40日历天 1.4 质量要求 合格 1.5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要求:无任何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详细全面

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

XX隧道管理站

隧道养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第三章隧道检查与评定 第四章隧道清洁维护 第五章隧道保养维修 第六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七章隧道档案管理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一章总则 1.1 隧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隰县隧管站在运营中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保持隧道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依据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山西省交通厅《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山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5-2010)、《高速公路信息监控与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规范》(DB14/T568-2010)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结合我隰县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 1.2 高速公路隧道养护管理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努力提高隧道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1.3 隧道养护部门应高度重视隧道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辖公路隧道及时组织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隧道安全. 1.4 隧道养护部门应加强对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置满足需要的专职养护工程师人员,经常性监督检查隧道养护及管理情况. 第二章隧道养护分级管理制度 2.1公路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监管、管理和养护单位责任 制. -2-

2.1.1 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主管全省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对全省高速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行业监管责任. 2.1.2 管理责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管理任务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所管辖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2.1.3 养护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隧道养护任务的养护管理单元,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派出的机构,负责按照《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具体组织所管辖高速公路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2隧道养护、管理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建立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专职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2.3 隧道养护管理机构应参与隧道有关工程设施的交工和竣工验收,接受、整理和了解隧道竣工资料和工程技术档案,为养护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2.4 隧道日常养护目标: 2.4.1 保持和恢复隧道良好的技术状况,保持隧道外观整洁; 2.4.2 保证隧道内路面平整,衬砌无损坏; 2.4.3 标志、标线及轮廓标等安全设施清晰醒目;洞口、洞身无松动岩石和危石; 2.4.4 人行和车行横洞清洁畅通; 2.4.5 隧道内外排水设施保持良好,排水畅通.

D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指南元月16日

公路沥青路面 预防性养护技术指南 湖北省公路管理局 二OO七年十二月

随着湖北省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管理部门的养护工作量日益增大,传统的“先损坏后维修”的路面养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路面养护工作的需求。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结构强度足够、路面状况尚好时就对路面有计划地采养护措施,以达到保持或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减少路面周期养护费用的目的。其核心理念是在最佳的时间对合适的路面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性养护具有施工方便、施工期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对路面积极采取预防性养护是解决或缓解路面养护压力的有效途径。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预防性养护路况标准、预防性养护措施、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要求。 各单位在指南施工过程中若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请函告省公路局,以便及时修订完善。 主编单位:湖北省公路管理局 参编单位:武汉市公路管理处孝感市公路管理处

1 总则 (1) 2 术语、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3) 3 预防性养护路况标准 (4) 3.1 一般规定 (4) 3.2 预防性养护宏观路况标准 (4) 3.3 预防性养护微观路况标准 (4) 4 预防性养护措施 (9) 4.1 一般规定 (9) 4.2 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的流程 (9) 4.3 预防性养护措施 (10) 5 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 (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确定的流程 (12) 5.3 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 (13) 6 常用预防性养护措施的技术要求 (14) 6.1 一般规定 (14) 6.2 沥青路面的开槽灌养缝 (14) 6.3 同步碎石封层 (15) 6.4 冷补材料应用 (18) 6.5 稀浆封层 (20) 6.6 微表处 (20) 6.7 复合封层 (21) 6.8 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 (21) 6.9沥青再生处治 (21) 6.10雾状封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