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课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教法》

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课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教法》
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课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教法》

教师招聘考试专业课教材小学科学教材教法

目录

第一部分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设计理论(3----- 22)

第二部分小学科学教材教法试题(22 ---- 40)

第一部分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设计理论

一、科学课堂教学的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课的理解

1、科学探究课包括活动式、实验、小制作、观察、社会调查等十几种活动。

2、教学目标中所说的科学探究,就是科学家搞科学研究的一般模式,也要先有问题,再进行预测、制定研究方案,然后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

进行公示(也就是教学时的汇报交流)。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像科

学家搞科学研究一样,遵循这样的研究过程。

(二)科学探究课的七个特征(或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就是对结果的预测。

3、制定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活动。

5、记录数据和现象,搜集整理材料。

6、分析记录内容,得出结论。

7、汇报交流。

(三)科学探究课七个特征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七个特征不一定在每节课上都体现,要根据年级高低、知识内容不同,灵活安排各环节。

2、使用这七个特征时要遵循的原则是,不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科学就掌握好这一目标,而要等学生小学毕业后才形成这样的研究路子,为初中时学习物理、

化学打好基础。如三年级可以不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口头能说出即可;到了四

五年级,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出教学方案;六年级的学生可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

案。

3、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与“生本教育”、“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宗旨是相通的,都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4、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遵守三个必须:必须夯实双基,必须落实三位目标,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5、每节课前,教师都要通过看教材、研究教材和教师用书,把现成的目标

理解成自己的知识,想好让学生掌握什么,培养什么能力,做哪些训练等。

(四)科学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宗旨是根据不通的课型,各有侧重。如:

1、方案的设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猜想与假设。活动引入要简洁明了,不绕弯子,不摆花架子,很快引入新知识教学。活动的题目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而且必须具体、难度小。如果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要进一步分解、提示,使难度降低,具体化也就是教师多提示。

(研究齿轮的作用)

2、小组合作时,分工要明确,并且定期更换,培养每个学生更方面的能力。

3、汇报交流环节。要体现的三维目标,如: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总结

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就是落实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学生说自己是怎么研究的,遇到问题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就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通过做比较、提建议、评价等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小组汇报人汇报的内容包括:(1)小组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必要时再演示一遍。

(2)小组发现的现象,得到的数据。要注意让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不可凭

空捏造。

(3)小组同学分析得到的结论,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地方

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要求和基本原则

1、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要求是:

(1)、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

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①促进全体学生的最佳发展;

②着眼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

③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科学课程还要体现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六大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

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

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2)、整体把握教学活动的结

构包括有:

①课程的目标结构决定教学的活动结构;

②整合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结构要素;

③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同步改革。

(3)、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

养具体是:

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协作的能力;

②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③创设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

(4)、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

征要注意:

①认真研究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学习准备;

②考虑学习活动中情意与认知因素的统一;

③注意学生课程学习心理变化与教学事件的配合。

(5)、辩证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

系特别要处理好:

①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员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

堂的主体。

②教师与课程的关系。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

③书本知识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不仅是书本知识,还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践密切联系,要努力

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2、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要体现的基本原则是:

(1)主体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

律和能力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达到设计的教学目标。

(2)实现多目标原则

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要求达到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科知识

目标,这些目标的达成不是在教学活动中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

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活动设计要考虑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一两个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多个目标。

(3)情感需求原则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需要,要努力创立一个更有利于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环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开放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根据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时间和空间、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要实现这些开放性,教师必须有一个开放的思想。

3、小学科学课程不同课型教学设计的模式

我们进行的教学设计,既可以着眼整体的全程设计,也可以是切入其中的局部设计;既可以是综合设计,也可以是分类设计。

下面将从以下五个角度(前四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后一点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分解,结合实际案例与评说,探讨怎样进行基于不同教学策略或模式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

(一)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为目的的设计

1.基于丰富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

(1)特征

基于资源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书籍、杂志、报纸、多媒体、网络、社区、人),在确定某一问题的学习后,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搜寻信息。

设计应遵循的要求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其具体特征表现为:

①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②学习计划建立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③根据相关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确定和执行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技能;

④大量利用资源;

⑤学习场景丰富多样;

⑥教师利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

⑦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不断地引导、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展;

⑧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开展跨年级、跨学科领域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等。

(2)操作框架

①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或确定一个恰当的问题(专题或主题)。选择的问题要有意义,最好选择对学习者有挑战性的问题、事件或情境,以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把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利用获得的资源能够解决问题。

②确定信息搜集的具体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结束后应达到怎样的目标,要接受怎样的评价,明确搜集信息所应经过的过程及所需要时间。

③确定信息搜集的策略。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进行搜集,怎样记录和保存所搜集的原始信息,怎样用所搜集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④实施搜集过程。在确保学生理解实施搜集的途径下开展搜集活动。搜集活动可以按全班、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可能的答案或有意义的解释。

⑤搜集、评估、组织信息材料。学生应整理所搜集的与问题(主题或专题)相关的信息并确定这些信息的适用性,删除不恰当的信息。在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评估后,对有用信息按一定的方法或形式加以组织。

⑥形成答案并能合理地解释。学生对所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总结,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答案,并能合理地解释,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清楚、圆满的论证。

⑦分析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评价结果。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和发展了哪些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方向和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蚯蚓

F女士的几位三年级的学生在对学校附近的一块空地作实地考察的时候,对蚯蚓发生了兴趣。于是她打电话给当地的自然史博物馆,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看看自己掌握的放养蚯蚓的知识够不够,看看自己关于蚯蚓的知识是否足够用以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F女士从工作人员那里获知,在教室里长时间地放养蚯蚓还是比较容易的,他们告诉她,若是从生物供应公司那儿订购蚯蚓,公司会连同蚯蚓一起送一些蚯蚓卵鞘和幼蚓,所以,孩子们不仅有机会观察成蚓,也能有机会观察蚯蚓卵鞘幼蚓,以及蚯蚓这种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惯。

在为蚯蚓准备它们的生活环境之前,学生在户外进行了实地考察,仔细地研究了他们发现蚯蚓的那些地方的环境。在这次实地考察之后进行了一次讨论,讨论的是在教室里放养蚯蚓的重要问题:学生怎样才能为蚯蚓创造出一种与它们的天然环境极为近似的生存场所来?从外面弄来的一条蚯蚓被放置在一个阳光直射不到的大放养箱里;学生在箱里放上了土、树叶和杂草,箱壁上牢牢搭盖着黑纸。一周之后,在生物供应公司订购的蚯蚓送到了,它们就被放养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中。

F女士已经思考过她想让学生学到些什么,以及她需要给学生哪些帮助和指导。她想让学生了解蚯蚓的一些基本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饲养它们。重要的是不仅要增强学生观察事物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对生物应有的一种责任感。她还觉得,这些三年级的学生是有能力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帮助他们了解蚯蚓的一些生活习性的。

在头两周中,学生开始仔细观察这些蚯蚓,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他们把蚯

蚓长的样子,蚯蚓的爬行方式,以及他们认为蚯蚓正在干什么,都一一做了记录。学生描述蚯蚓的颜色和形体,给蚯蚓称重量,给记录课堂观察数据的大图表填写数据,这些活动都引起学生对蚯蚓的变化过程展开了讨论。他们观察并描述了蚯蚓在土的表面和里面是怎样活动的。对有关蚯蚓的一些问题和想法不断地提了出来。F女士把这些想法都记录在一张图表上,但她还是要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蚯蚓的描述上。然后,F女士把注意力转到学生可能发现的其他问题,以及他们可能会怎样着手去做。记在她的那张图表的许多问题包括:蚯蚓是如何有了幼蚓的?蚯蚓真的喜欢黑暗吗?它们是怎么从松土里钻过的?……

F女士让学生对这些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讨论,然后让他们分成小组,提出他们想要加以探究的问题或题目。当全班同学重新集中在一起时,每个小组都把他们打算进行探究的题目以及他们探究这个题目时可能采取的途径向大家报告一遍。各小组在报告自己打算探究的问题时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讨论。F女士跟学生说,他们应该好好想一想他们的探究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等下次上课的时候他们要向全班同学报告自己的想法。

一周之后,所要进行的探究都得以顺利地进行。第四个小组在试图确定蚯蚓喜欢吃什么东西。这组同学为了查阅有关材料到校图书馆去过两次,现在正准备对蚯蚓试用一些食物。最后两个小组的同学们动手组装一种四壁透明的老式养蚓箱,用以盛放蚯蚓,因为他们很有兴趣观察蚯蚓在土里面到底是在干什么,它们在不同的土壤中都会有什么样的不同行为。

F女士的学生在对蚯蚓的探究中了解了一般动物的基本需要,一种动物(即蚯蚓)的某些构造和功能,动物行为的某些特点,以及动物生活周期。他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又对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回答,相互间还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与体会。他们在户外作了实地观察,也使用了科学教学设备完善的图书馆和教室。

点评:F女士在她可以选用的众多生物中,选择了学生都很熟悉的一种,就是他们已在校园见到过的蚯蚓。她利用社区内的资源——本地一个博物馆,先充实了自己的知识,进行了单元教学的准备工作,她还利用了本校资源——图书馆,从中找到了所需的科学资料,影视、报刊等媒体材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广泛地使用了各种课程资源。她用探究的方式来上这个单元的课。通过对蚯蚓的护理,她使学生懂得了蚯蚓的生活习惯和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学生写下了对蚯蚓的观察笔记,得出了观察结论。他们得到科学研究中交流技能的培养和语言艺术中表达技巧的锤炼,两方面都得到了相互促进。

2.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设计

(1)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含义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P.Ausubel)提出的一个概念。奥苏贝尔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必须既依据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与发现,又依据“接受学习”来得到知识信息。他根据课堂学习中知识的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主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他认为,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认知结构,“新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接受过程,是新旧知识的同化过程,是新知识的潜在意义得以实现的过程”。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

奥苏贝尔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被动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观点毫无根据。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

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是看能否满足“意义学习”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①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材料间有可能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②学习者必须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因此,找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唤起学生的经验积累来同化新知识,是教学设计与实施成败的关键。

[案例] 认识岩石

以下为教学生观察、辨认岩石的方法的教学片段:

A.谈话

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岩石?(让学生充分发言,引导他们从岩石颜色、结构、软硬以及遇酸后的反应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以上特征分别用什么方法观察?(随着学生的发言,在表格各项的上方分别写出相应的观察、实验方法:看——颜色、结构,刻——软硬,滴——遇酸后的反应情况)B.学习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的方法

①讲解:岩石外表的颜色不同,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我们要仔细看看每块岩石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要看看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

②提问:用什么仪器观察岩石的结构,才能看得更清楚些?(用放大镜)

C.学习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岩石的硬度及遇酸后的反应

①提问:用什么方法比较岩石的软硬呢?

②讲解演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给岩石的软硬划分等级,一般可为三级。(出示操作提示)

③讲解演示: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实验方法认识岩石。这个实验要用到一种化学药品,叫盐酸。(出示操作提示)把盐酸滴在岩石的断面上,观察有什么反应。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至3滴,实验完毕后要把岩石冲洗干净。

D. 启发学生思考观察岩石特征的其他方法

提问:除了以上的方法,还能够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观察、辨认岩石的特征?(若学生一时想不起,可提示:在玩石头时,我们用手摸石头表面是否光滑;在认识金属时,我们发现金属有光泽。这些对你认识岩石有无启发?)点评:关于学会鉴别岩石方法、知道五种常见岩石的特征,教师通过“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岩石?”、“以上各方面分别用什么方法观察?”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找出岩石的特征,采用恰当方法来认识这些特征。每当学生面临问题和困惑之时,正是急于想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学生的学习就构成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比如用滴酸的方法鉴别岩石,学生没有相应知识技能作基础,难于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就把方法直接告诉他们;在鉴别岩石硬度和滴酸实验中,教师不但做了示范演示,还采取了“操作提示”的方法作指导。正是教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困难之时的点拨、关键之处的指导、研讨过程的导航等环节的作用,才使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二)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设计

1.基于活动——操作的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依靠学生主体自主的有目的的活动去建构。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活动的核心或目标是:带给孩子的是经历,亲历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师指导下,经过活动——操作后学生可以把知识、技能进行内化。

(2)操作框架

①建立学习目标,激起学习需要。主要是以“问题情境”和“目标任务”来

唤起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②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

③分析活动结果,概括学习所得。

④反思活动过程,促进迁移运用。

[案例]测定物体的温度

老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温度计测水温呢?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探究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上讲台演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台下的学生可叫“暂停”,提出反对意见。

学生自己学会正确的操作方法后,就练习测水温活动比赛:老师要求学生兑一杯固定温度的水。教师出示一个“小脏娃”来激趣:要求给小脏娃兑一杯 42 摄氏度的洗澡水,看谁先兑好小脏娃的洗澡水。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反复练习测定水温的技能。可能有些小组会兑水失败,教师要引导他们找原因。

学会了测量水温,老师进一步问:你们会测体温吗?该怎样测呢?学生经过观察课件,引导他们思考:测量体温跟测水温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这样操作呢?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后,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进行测量体温的活动。

点评: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练习,探究出测量温度的操作方法。

2.基于尝试——发现的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索,使之发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概念、规则或原理,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探究意识,发展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强化学习动机,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2)操作框架

①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②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假设和答案。

③建立假设。

④协助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

⑤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证明结论,对假设和答案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加以检验、补充甚至修改,最终解决问题。

[案例]影子

上午课间操结束以后,教师留下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让学生们随意以自己

喜欢的姿势站好。教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他们看到了影子。教师问他

们影子是什么样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长的、圆的、扁的、方的等等。教师

又问孩子们:谁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学生们有的跑到树后,有的跑到脚下,有的跑到教学楼里。过了一会儿,教师又要求他们不让别人踩住自己的影子,同学们摆

出各种不同的姿势,跑的跑,躲的躲。然后,教师请同学们回到教室,打开投

影机,可是投影没有形成影子。

教师问学生这是为什么,一个学生走上台说:老师,我能让它变成有影子。他把一本书挡在投影机的前面,让书本形成的影子投在黑板上。接下来,教师给

每张桌子放一个手电筒、几个小钉子,然后推出一块活动的小黑板,让学生们自己

动手,进行投影,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提出不同见解和不同疑问进行讨论。最后,让学生表演“皮影戏”。一堂课,短短几十分钟的活动,学生在亲身参

与过程中理解了光、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兴致勃勃,主动

参与,在玩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点评:影子是孩子们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影子的科学知识,老师并没有

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做“藏影子”、“踩影子”的游戏,有了一些体验后,再用实验来尝试着进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并让学生自己揭

示“皮影戏”的道理。自己发现的科学奥秘会让他们终生难忘。

3.基于探索——研究的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

的体验、获得新知识为目的,以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社会责

任心和使命感为目标,引导学生根据社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

体性和创造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开放的真实情境中,探求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与方法,取得具有一定原创性的发现。

(2)操作框架

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研究的内容与方式不同、年级段和学生发展水平有差异,探索——研究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操作程序,其一般步骤是:

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

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

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

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

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搜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

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

②实践体验阶段。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

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③展示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

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展示方式要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

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可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

班汇报,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既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具体体现。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案例]研究滑梯上物体的下滑速度

A.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老师提问:玩过滑梯吗?谈谈你是怎么玩的?研究一下物体在滑梯上下滑的速度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玩滑梯的,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融入学习,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助于发现问题,为形成假设打下基础。)

B.根据问题,进行多种“假设”

分组讨论,对“物体下滑的速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作充分假设,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记录表中“我们的假设”这一栏。然后请部分同学汇报所在组作出的假设。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有选择性地提问:你们是怎么想的或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C.教给方法,为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铺路提问:要研究你们的“假设”,用什

么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怎样做?与学生一起选择一个“假设”来演示如何实验,如何用简单的文字、图形填写实验记录表

D.开放性的实验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实验中,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分组材料有:两张宝丽板坡面,五块积木,几颗围棋子,小块双面胶,记录表一张。

备用材料有:帮助卡片,玻璃球(重量和围棋子基本相等),弯曲的宝丽板坡面,短的宝丽板坡面,一小杯水,一小撮沙等。让学生在20分钟时间里任意选择2个到3个他们小组感兴趣的假设来设计实验,根据实验选择所需要材料进行验证,然后将结果简单地记录在表中。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如果又产生新的假设还可以补充在记录表里。

记录表为学生自行探究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是教师无言的“导”。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准备了一些提示卡,以备活动进行不下去的组使用。在20分钟的时间里,让能找到研究项目的组有活动内容,不能找到研究项目的组也有研究内容,这样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愉快的研究活动中度过20分钟。

实验活动设计为开放式,老师特意让学生按自己所需来领取材料,是因为这种自助餐式的材料供应,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组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有利。

E.交流评价,相互学习

请各个研究小组相互交流,听听别人有什么想法,看看他们做了哪些验证假设的实验,得到了什么结论。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研究、探索中有哪些方面做得好,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想别人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你还有更好的建议,真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做有两

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和恰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二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既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受到启示,参与评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亦可以培养他们学习交流的能力。

点评:这种教法力求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习方法传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使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设计

1.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教学设计

(1)特征

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效果应在情景中评估,重视创设一种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真实的任务”、形成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并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认知、提高能力、发展个性,这是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教学设计的重要特征。

其主要特征是:①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学习科学。②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③在一段相对宽松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了合作的机会。④提供了学生独立探究科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共享的教学情境。

(2)操作框架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确定一些真实任务和日常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的复杂任务整合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方式运用所学知识,明确所学知识是有意义的。

①提供一个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

②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问题。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确定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找到获得

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学会利用与评价有关信息和资料。

④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各自表露自己的想法,使不同观点得以交锋,从而补充、修正、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⑤反思讨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同学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分析彼此的长短处,总结该方法与以前所学的有何不同,预测以前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还能用到。

[案例]围绕三棵树的探究

秋日,在一次课间休息之后,几个五年级学生兴奋地回到教室。他们将科学老师拉到窗前,向外指点着说:“我们发现操场上那几棵树有问题,它们怎么啦?”“什么意思?”老师问道。

学生们指着并排长着的三棵树,一棵树的叶子全掉光了;中间那棵树叶子颜色各异,但主要是黄色;第三棵树树叶茂密苍翠。学生们问道:“为什么这三棵树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它们过去看上去不都是一样的吗?”对此,老师也无法回答。

——表现出好奇,凭现在知识提出问题

老师知道,按照课程计划,她的班级要到本学年晚些时候才学习植物,不过她认为这恰恰是调查植物生长情况的好机会……(略)老师将一张大牛皮纸挂在学生们都能看到的位置上,然后说:“让我们一起列张单子吧!为什么这三棵树会产生差异?我们把所有可能的解释都写在上面。”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臂,提出自己的解释:与光照有关;一定是水太多的缘故;一定是水不够的缘故……

——提出初步的解释或假说

当学生们认为所提出的观点已足够多时,老师便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些观点中,有哪些解释可以进行调查,哪些只是描述。然后,她请每一位同学挑出一个她或他自认为是正确的解释,并据此将学生分成小组制订计划并开展简单的调查活动,以弄清能否找到一些支持他们的解释的证据。……

——设计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

在接下来的三周里,老师专门划拨出科学活动时间,留给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各小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有关树木特性、生长过程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

——通过观察搜集证据

“水”小组决定尽量每隔一小时察看一下地面。他们轮流值日,连续记录观察的结果,有些同学住得离学校比较近,于是负责课后与周末的观察。虽然没有做到每小时都观察记录一次,但他们记录的数据足以向全班同学报告:“没有叶子的那棵树几乎一直泡在水里,中间那棵有时泡在水里,那棵长满绿叶的树周围地面潮湿,但从来没有泡在水里。”

——依据证据进行解释

有一位同学回忆说,几个月前,他妈妈种的天竺葵中有一株的叶子变黄。妈妈告诉他,这是由于水太多的缘故。老师给了“水”组一本小册子,名为《栽培健康植物》,是从当地苗圃找来的。“水”组读了这本小册子后,明白了当植物的根部被水包围时,就无法从周围的空间里吸取空气,等于是被水淹着。基于从观察和小册子中所获取的信息,同学们推断:无叶的树被淹,中间那棵树部分被淹,而第三棵则没有受淹。

——考虑其他的解释

“水”组继续工作,调查水的来源。他们发现,学校管理员每周三次打开草坪洒水系统,由于开放时间过长,过量的水流过草坪,汇集到树旁。又由于地面有点坡度,大部分水流到了植树带的一端来。他们同其他小组一起,向全班同学汇报了调查结果。

随着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得知,有些观察结果和得到的信息不能解释三棵树有差异这一现象——例如调查这三棵树本身是否存在差异的小组所做的工作;有些只能部分支持观察现象——例如认为这些树可能遭受到虫害的小组的工作…

——交流解释

来年同月,同学们看到这三棵树都挂满了绿叶,班上的学生们现在更加坚信

他们得出的结论有效地解释了他们的观察。

——检查解释

点评:同学们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教师适时地把它作为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用研究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多么有意义呀!

2.基于角色模拟的教学设计

(1)特征

就书本知识学习而言,有时创造一种模拟生活原型的情境,让学生承担其中的一个“角色”,推动他们置身于其中去完成“假设的任务”,既可以唤起学生亲近生活的感受和介入生活的积极性,又能在张扬自我“天性”的活动中“内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慧和人格。

这一设计的特征表现为:

①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的接近的教学情境,作为推动学生进入情境的“教学条件”和学习背景;

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担任某个角色,通过学生的角色认知、角色体验和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进入角色;

③重视学生在特定情境的角色活动中内化角色规范、学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含参考答案)

★绝密★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第I 卷选择题(第 1 ~ 45 题)、第II 卷非选择题(第46 ~ 85 题及 书面表达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卷面总分为12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15 分) 从A 、B 、C、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 1. The education of the young is always ________ hot and serious topic. A. a B. an C. the D. / ( ) 2. This year’s Dragon Boat Festival falls ________ the second Wednesday in June. A. in B. on C. at D. for ( ) 3. -- Mum, have you seen my mobile i-phone 5? -- The ________ you bought last week? I ’m afraid I havei n t. ’t seen A. one B. this C. it D. that ( ) 4. Travelers on planes ________ keep their mobile phones on because it is against the law. A. needn ’t B. couldn ’t C. mustn ’t D. won ’ t ( ) 5. -- I can’t find any radix isatidis ( 板蓝根) in the drug store! -- People are crazy! ________ experts say there is no use eating it to prevent H7N9, some people still don ’t believe it. A. Although B. Unless C. As a result D. In order to ( ) 6. -- What took you so long? -- I got lost. I have no ________ of direction. A. feeling B. ability C. knowledge D. sense ( ) 7. -- Bayern finally won the 2013 UEFA Champions League Final! -- Wow, ________! A. how excited the news is B. what an exciting news C. how exciting news D. what exciting news ( ) 8. -- Don ’t talk to anybody about the bad news —________ not your sister Kate. A. hardly B. usually C. especially D. simply ( ) 9. Jack ________ me his dictionary and I have looked up the new words in it. A. borrowed B. kept C. lent D. bought ( ) 10. -- We must act now because time is ________. -- Yes. Let ’s start. A. coming out B. giving out C. running out D. cutting out ( ) 11. -- Why didn ’t you stop him going out? -- Sorry, but I ________ a letter and didn ’t see him go out. A. write B. wrote C. was writing D. have written ( ) 12. In some cities, something ________ to stop the sale of live poultry( 活禽) during the past few weeks. A. will do B. has done C. will be done D. has been done ( ) 13. A new traffic law ________ to force the drivers to obey traffic rules last year. A. is passed B. passes C. had passed D. was passed ( ) 14. -- Are you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Speech Competition? -- ________. It ’s too good a chance to miss. A. No problem B. Thanks a lot C. Never mind D. That’s for sure ( ) 15. --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 Sure. We will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 when we will meet tomorrow morning B. when shall we meet tomorrow morning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page]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age]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态度 〔解析〕C、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定义。 1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解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低级的动机。[page]

201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2(小学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真题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株洲市荷塘区)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黑龙江省)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3.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南昌市)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江苏省)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河南新乡)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6.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株洲市荷塘区)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7.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贵州省)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 D.学习目标 8.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安徽省) A.维果斯基 B.裴斯泰洛齐 C.皮亚杰 D.斯金纳 9.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广州市番禺区)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吉林省)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中小学音乐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2011年中小学音乐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波兰著名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波兰民族风格,他的音乐被比作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2.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是等。 3.聂耳是、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奠基人。他的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中国的传统七声音阶是三种结构形态。 5.中国传统五声音阶调式是、、、、。 6.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是、,作品完成于1959年。 7.舒伯特是著名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交响曲,尤为令人称道的是他毕业还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其代表作有、、、等。 8.《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创作的,为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 9.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原名为,是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0.1934年,旅居欧洲的俄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了中国作品比赛”,当时还是上海国立音专学生的贺绿汀应征写下的钢琴独奏曲,一举夺得头奖。 11.是儿童影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2.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半音的律制,称为。 13.乐曲《百鸟朝凤》是一首独奏曲。 14.民歌就是民间歌曲,大致可分为劳动号子、、小调等三种类型。 15.笛子独奏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了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16.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是“交响乐之父”——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于1781年创作的。 17.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传到祖国各地,举国上下齐欢腾。作者郑路以切身的体会和满腔的热情创作了管乐合奏曲。 18.黄自,江苏川沙人。毕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其主要音乐作品有:清唱剧、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等。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24分) 1.小字组a至小字一组d之间共包含几个半音?() A.五个B.四个 C.三个D.二个 2.下列不属于冼星海黄河组曲的是() A.《黄河船夫区》 B.《黄水谣》 C.《黄河》 D.《黄河颂》 3.下列不是柴可夫斯基的舞曲的是() A.《十月——秋之歌》 B.《四小天鹅》 C.《睡美人》 D.《黑桃皇后》 4.京胡、京二胡、()被成为京剧三大件。 A.阮 B.琵琶 C.月琴 D.柳琴 5.挪威杰出作曲家格里格创作的《培尔· 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是() A.《在山妖的洞窟中》 B.《阿尼特拉舞曲》 C.《奥赛之死》 D.《晨景》 6.在乐谱中,“?”这个记号的意义是() A.从头反复 B.从此处开始反复 C.从记号处开始反复 D.反复结束句 7.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9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杭州市)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多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答案】:A.解析:考查教学的本质.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 动.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哈尔滨市)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答案】:A.解析: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途径包括自主、合作、探究. 3.动机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关系.(长沙市)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型 D.无关 【答案】:C.解析:学习内容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容易受到较高动机水平的干扰.如果高度愤怒和过分高兴时,解答难度问题的效果不佳.对于简单的操作,高度动机效果佳.而一般操作,适宜于中等动机的水平. 4.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黄石市)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答案】:A.解析:考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须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5.以下不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海口市)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境C.控制评价过程D.利用评价结果 【答案】:C.解析:略. 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湘潭市)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答案】:B.解析: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 7.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须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株洲市)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方法与过程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解析:课程设计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九江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观有: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杭洲市)A.教育方针B.教材C.课程标准D.课程

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2.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3.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5.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6. 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7.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学原则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9.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10.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的关系 D.搞好家校联系工作 11. 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12.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13. 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4.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15.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数学).doc

云南省 2009 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 )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号码 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设 M、 N 是非空数集,定义:M N={a+b|a∈M,b∈N},若M={1,2, 3} ,N={4, 5, 6} ,则 M N=() A.{1 ,2,3} ∪{4,5,6} B.{5,5 , 6, 6,7, 7, 8, 8, 9, 9} C.{5 ,6, 7, 8, 9} D.{5 ,7, 9} 2. 函数 y=3x21-x+lg(3x+1)的定义域为() A. ( - ∞,-13 ) B.(-13,13) C.(-13,1) D.(- 13,+ ∞) 3. 函数 y=ax+a-x2 () A.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 B.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C.既是偶函数,又是奇函数 D.既不是偶函数,又不是奇函数 4.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高了 10%,再降低 10%,结果与原价相比() A.相等 B.不能确定 C.提高了

D.降低了 5.若曲线 y=x4 的一条切线 L 与直线 x+4y-8=0 垂直,则 L 的方程为() A.x+4x-5=0 B.4x-y+3=0 C.x+4y+3=0 D.4x-y-3=0 6. 已知: l1 、 l2 是空间两条直线,条件p: 直线 l1 、l2 没有公共点;条件q:直线 l1 、 l2 是平行直线,则p 是 q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试题由中人教育独家提供,任何网站如需转载,均需得到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频道和 中人教育双方的书面许可,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明和小红用“石头、剪子、布”游戏决定谁胜谁负,这个随机事件共有“出石头、 出剪子、出布”三种可能的结果发生 B.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规律性两个特点 C.若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则事件 A 与、与、与 B 也相互独立 D.设 A 为随机事件,则 P(A+)=1,P(A)=0 8.已知 a→=( 3, 4), b→=(sin α,cos α) , 若 a→∥ b→,则 tan α的值为() A.43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与答案(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 A )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 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C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 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 A )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 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D )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B )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 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B.内容 C.方法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 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 C.灵活性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

特岗教师招聘测试小学数学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i是虚数单位,=()。 A. 1+2i B. -1-2i C. 1-2i D. -1+2i 2. 曲线y=x2,x=0,x=2,y=0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3. "|x-1|<2成立"是"x(x-3)<0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8次,命中的环数如下:8、9、10、9、8、7、10、8,这名运动员射击环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 3和8 B. 8和8.5 C. 8.5和9 D. 8和9 5. 如图,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 (-5,3) B. (5,3) C. (5,-3) D. (-5,-3) 7. 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右图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 A. 20 B. 22 C. 24 D. 26 8. 如果高水平的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高。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9.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 课程计划 B. 教学大纲 C. 教科书 D. 课程设计 10.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A. 巩固性谈话 B. 启发性谈话 C. 指导性谈话 D. 交接性谈话 1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 讲授法 B. 练习法 C. 谈话法 D. 讨论法 12. 取得中国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 A. 必须是中国公民 B. 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 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 D. 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3. 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14. 在45、9、5三个数中,()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15. 赵老师将本班学生本次数学月考成绩(取整数)整理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小矩形从左到右分别表示第1~5分数段)。请根据直方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共有()名学生参加本次月考;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容 2.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本质的是()() A.职业理想 B.职业责任 C.职业态度 D.职业技能 3.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作用。()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5.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 D.学校人际关系 6.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A.教育实验观察B.严格控制的观察

C.全结构式观察D.教育现场观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8.主“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9.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0.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物是()() A.市长 B.县长 C.镇长 D.校长 11.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2.()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独立。()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特 D.詹姆斯 13.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下列各组字词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滑稽(jī)洗濯(zhuó)孪(luán)生 B. 梦寐(mèi)称(chèn)职赏赐(cì)嫩(rùn)芽 C. 诀(jué)别什(shí)物笼(lǒng)罩猝(cù)然 D. 厄(è)运虐(nüè)杀炫(xuàn)耀匿(nì)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 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 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 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个是( )。 矛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 A. 《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 B.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C.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 D. 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 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 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 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忽视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②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③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④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 ③①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③④ 6.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 A. 激励式结果 B. 拓展延伸式 C. 比较式结果 D. 悬念式结果 7.下列选项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 A. 趣味性 B. 丰富性 C. 直观性 D. 启发性 8.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 A.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

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复习 一、复习要求(由于招考题目仅为高考知识,所以本内容以均为高考知识点) 1、理解集合及表示法,掌握子集,全集与补集,子集与并集的定义; 2、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熟练地转化四种命题,掌握反证法; 4、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两个命题的充要关 系; 5、学会用定义解题,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等价变换等思想方法。 二、学习指导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中元素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 ①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 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如数集{y|y=x2},表示非负实数集,点集{(x,y)|y=x2}表示开口向上,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3)集合的表示法: 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0,1,2,3,…}; ②描述法。 2、两类关系: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 (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当A?B时,称A是B的子集;当A≠?B时,称A是B的真子集。 3、集合运算 (1)交,并,补,定义:A∩B={x|x∈A且x∈B},A∪B={x|x∈A,或x∈B},C U A={x|x∈U,且x?A},集合U表示全集; (2)运算律,如A∩(B∪C)=(A∩B)∪(A∩C),C U(A∩B)=(C U A)∪(C U B), C U(A∪B)=(C U A)∩(C U B)等。

4、命题: (1)命题分类:真命题与假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形式:p且q,p或q,非p; (3)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且q而言,当q、p为真时,其为真;当p、q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对p或q而言,当p、q均为假时,其为假;当p、q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 (3)四种命题:记“若q则p”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逆命题为“若q则p“,逆否命题为”若非q则非p“。其中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定义:对命题“若p则q”而言,当它是真命题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当它的逆命题为真时,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两种命题均为真时,称p是q的充要条件; (2)在判断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个命题是条件,哪个命题是结论,其次,结论要分四种情况说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看,若记满足条件p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A,满足条件q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B,则当A?B时,p是q的充分条件。B?A时,p是q的必要条件。A=B时,p是q的充要条件; (3)当p和q互为充要时,体现了命题等价转换的思想。 6、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7、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会用集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函数 一、复习要求 7、函数的定义及通性; 2、函数性质的运用。 二、学习指导

2019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和答案(最新完整版)45825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 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

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 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湘潭市)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株洲市荷塘区)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 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江苏省)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4.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株洲市荷塘区)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5.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广州市番禺区) A.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山西省)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广州市)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浙江省)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广东省)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武汉市)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1.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2.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西安市) A.世界观 B.形象思维 C.想象 D.表象 13.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河南新乡)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株洲市荷塘区)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5. 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杭州市)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贵州省) 2. 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______。(海南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