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0通信基础知识

2004-11-10通信基础知识
2004-11-10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通信与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是人类社会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经济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智力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信息化时代。现代通信系统就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由于人们要进行交换的信息已不再是单一的电话业务,而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多种信息服务,因此现代通信网应是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为适应世界性的政治与经济活动的需要,人们已经建立起世界性的全球通信网,现代通信已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服务。

第一节信号与系统

1.信号

(1)信号传递方式

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人类社会中需要传递的信息可以是声音、文字、图象和数据等。哪么什么是通信呢?通信就是指将带有信息的信号,通过某种系统由发送者给接收者,这种信息的传输过程就是通信。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主要运用的传输方式是电信通信技术,即以电信号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在实际通信中以电的形式来传递信息,首先是在发送端采用传感器将一般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在接收端将收到的电信号还原。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一种与上述通信方式完全不同的

技术----全光通信。全光通信首先是在发送端将各种信息转换成光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再在接收端把光信号还原,即信息的传递是以光传输方式进行的。

1.2 信号的分类

电信号通常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大类。

1.2.1 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电信号的某一参量的取值范围是连续的,因此可有无限多个取值,如话筒电压信号,摄像机所产生的图象电流信号等。

模拟信号通常是时间连续函数,也有时间离散函数的情况,但无论时间是否连续,其取值一定是连续的。最简单的模拟信号如图1.1所示,图1.2为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图1.1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

图1.2时间离散的模拟信号

1.2.2 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电信号的某一参量携带着离散信息,其取值是有限

个数值,如电报信号、数据信号、遥测信令等。如图1.3所示。

图1.3数字信号

2、系统

实现信息转换成信号这一过程的全部技术设备和设施统称为系

统。在通信领域中将实现通信过程的全部技术设备和设施称为通信系

统。

第二节 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通信是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递给在另一个时空的收信者。由于完成

这一信息传递的通信系统的种类繁多,因此它们的具体设备和业务功

能可能各不相同,经过抽象概括,通信流程可以用图1.4所示的基本

模型图来表示。整个流程是由信源、发送变换器、信道

(或传输媒质)、

接收变换器和收信者(信宿)等五部分组成。

图1.4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

1、信源

信源是信息的产生或信息的形成者。根据信源所产生信号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

模拟信源(如电话机和电视摄像机等)输出幅度连续的信号:离散信源(如电传机、计算机等)输出离散的符号序列或文字。模拟信源可通过抽样和量化变换为离散信源。随着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离散信源的种类和数量会愈来愈多。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随着信源和接收着的不同,信息的速率将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例如,一电传打字机的速率为50BIT/S,(速率的含义及单位将在后面介绍),而彩色电视的速率为270MBIT/S。由于信源产生信息的种类和速率不同,因而对传输系统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2、发送变换器

发送变换器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传输媒介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为利于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媒介。变换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需要频率搬移时,调制是常见的变换方式。发送变换器还包括为达到某些特殊要求所进行的各种处理,如多路复用、保密处理和纠错编码处理等。

3、信道

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媒介,信号是经过信道传送到接收变换器的。传输媒介既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无线,二者都有多种物理传输媒介。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必然会引入发送变换器、接收变换器和传输媒介的热噪声和各种干扰和衰落,即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会产生信道噪声。

媒介的固有特性和干扰特性会直接影响变换方式的选取,如通过电导体传播的有线信道和通过自由空间传播的无线信道,其信号变换方式是不同的。不同频段的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的途径、性能和衰减也是不同的。

4、接收变换器

接收变换器的主要作用是将来自信道的带有干扰的发送信号加以处理,并从中提取原始信息,完成发送变换器过程中的逆变换----解调、译码等。对于多路复用信号,还包括多路去复用,实现正确分路。由于接收的信息信号存在噪声和传输损伤,接收变换器还可能包含趋近理想恢复的某些措施和方法。

应当指出,上述的模型是点对点的单向通信系统。对于双向通信,通信双方都要有发送和接收变换器。对于多个用户之间的双向通信,为了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必须要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分发。由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或通信网络来实现。其中交换系统完成不同地址信息的交换,因此交换系统中的每一台交换机组成了通信网络中的各个节点。

5、通信系统

一个实际的通信系统往往由终端设备、传输链路和交换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5.1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主要功能是把待传送的信息和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相互

转换。这就要求有发送传感器来感受信息和接收传感器将信号恢复成能被利用的信息。还应该有处理信号的设备以便能与信道匹配。另外还需要有能产生和识别通信系统内所需的信令信号或规约。对应不同的电信业务有不同的信源和信宿,也就有着不同的变换和反变换设备,因此对应不同的电信业务也就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业务的终端设备就是电话机,传真业务就是传真机,数据业务就是数据终端机等。

5.2 传输链路

传输链路是连接源点和终点的媒介和通路,除对应于通信系统模型中信道部分外,还包括一部分变换和反变换设备。

传输链路的实现方式很多,一种是物理传输媒介本身就是传输链路,如实线和电缆;一种是采用传输设备和物理传输媒介一起形成的传输链路,如载波电路和光通信链路;还有一种是传输设备利用大气传播的传输链路,如微波和卫星通信链路。

5.3 交换设备

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和分配。对不同电信业务网络的转接,交换设备的性能要求也不同。例如:对电话业务网的交换设备的性能,其实时性强。因此目前电话业务网主要采用直接接续通话电路的电路交换方式。

对于主要用于计算机通信的数据业务网,由于数据终端或计算机可有各种不同的速率,为了提高链路利用率,可将流入信息流进行分组、存储,然后再转发到所需链路上去,这种方式叫做分组交换方式。

例如分组交换机就是这种方式进行交换,这种方式可以比较高效地利用传输链路。

第三节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既可以按用途来分,也可以按传输信号的特征来分,还可以按工作方式来分。本节仅对图1.4所示的通信系统模型图所引出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1、按信源分类

按照信源发出消息的物理特征不同可分为电话、电报、数据和图象等通信系统。其中电话通信一般采用公共电话系统中的一个话路或从话路中一部分频带进行传送;电视信号或图象信号可使用多个话路合并为一个信道进行传送。

2、按传输媒介分类

通信系统模型中的信道是指传输信息的媒介或信号的通道。按传输媒介分类,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包括光纤)和无线两大类。目前国际和我国长途通信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光纤通信系统,而电缆通信系统大都用在本地通信系统中。无线信道按照所使用的频段和通信手段可分为短波通信系统、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

3、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

根据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

3.1 模拟通信系统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图1.5所示的是模拟通信

系统的基本组成。在图中用调制器取代图1.4中的发送变换器,用解

调器取代图1.4中的接收变换器。这里的调制器和解调器对信号的变

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着通信质量的优劣。

图1.5 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图 3.2 数字通信系统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如图1.6所示。数字通信系统除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外,还包括信源

编码器、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和同步系统等。

1.6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图 3.

2.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3.2.1.1 信源编码器

信源编码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如果信源

是数据处理设备,还要进行并/串变换,以便进行数据传输。通常的

数字加密也可归并到信源编码器中。收端的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变换。

3.2.1.2信道编码器

信道编码器主要是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由于传输信道内燥声的存在和信道特性不理想造成的码间干扰,通信系统很容易产生传输差错,而信道的线形畸变所造成的码间干扰可通过均衡办法基本消除,因此信道中的燥声是导致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减少这种差错的基本做法是在信码组中按一定规则附加上若干监视码元(或称冗余度码元),使原来不相关的数字信息序列变为相关的新的序列,然后在接收端根据这种相关的规律性来检测或纠正接收序列码组中的误码,提高可靠性,因此信道编码器又称差错控制编码器。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使信道译码器的逆过程。

3.2.1.3同步系统

同步系统用于建立通信系统收、发相对一致的时间关系。只有这样,收端才能确定每位码的起止时间,并确定接收码组的正确对应关系,否则接收端无法恢复发端的信息。因此同步使数字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地、可靠地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步系统性能的好坏。同步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桢同步和网同步四大类。

注:对于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时分多路脉冲调制系统、图象(电视)传输系统和采用相干调制的连续波调制系统也同样存在同步问题。

3.2.2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看,数字通

信系统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3.2.2.1 抗干扰力强,数字通信系统可通过再生中继器消除噪声积累;

3.2.2.2 可采用差错控制技术,从而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3.2.2.3 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如计算机存储和处理,使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组成综合、智能化的数字通信网;

3.2.2.4 数字通信系统可使传输与交换相结合,电话、数据和图象传输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综合业务数字网。

3.2.2.5数字通信系统的器件和设备易于实现集成化、微型化。

然而数字通信系统也存在占用频带宽的缺点,但近年来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宽带通信系统日趋发展成熟,为数字通信提供了足够宽的频带,因而相比之下,此缺点就不显得突出了。

习题:

1.什么是通信?

2.电信号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3.画出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它由哪些设备组成?

4.通信系统的分类?

5..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光纤通信

在讲述光纤通信之前首先介绍一些关于光纤通信的名词和单位。

(1)分贝(dB)是表示光纤衰减的单位。

(2)dBm是以1mW为基准,表示发射光功率、接收光功率等光功率的相对量的单位。

(3)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传输速率通常是以每秒所传输的信息量多少来衡量。信息论中定义信源发生信息量的度量单位是“比特”(bit)。例如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它每秒传输600个二进制码元,它的信息传输速率是600比特/秒(600bit/s)。

(4)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赫兹(Hz)。

第一节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

1、光波波段的划分

光纤通信与电通信的主要差异有两点:一是传输的是光波信号;二是传输光信号的介质是利用光纤。

光波是人们最熟悉的电磁波,其波长在微米级,频率为10 14~1015Hz数量级。

根据电磁波谱可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均属于光波的范畴。目前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范围是在近红外区内,即波长为0.8~1.8μ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和长波长波段,短波长波段是指波长为0.85μm,长波长波段是指1.31μm和1.55μm,这是目前光纤通信所采用的三个实用通信窗口。

2、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波作载波,光纤作传输媒质的通信系统。虽然光纤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和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光发送端机,光接收端机和光纤光缆组成。若通信距离长,还要加光中继器。现以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为例,介绍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图2.1为长距离单向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模型。它包括两个光端机和若干个光中继器(此处只画了一个),以及由光纤构成的光缆线路。

图2.1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模型

2.1光发送端机,光发送端机是电/光转换的光端机。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驱动器和光源。它的功能是把电端机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将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中传输。

2.2光接收端机,光接收端机是光/电转换的端机。它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光检测器和放大电路。它的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现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入电端机。

2.3光纤或光缆,光纤或光缆组成光纤传输线。它的功能是传送

光信号,完成信息传输任务。

2.4光中继器,光中继器主要由光检测器、判决再生和光源组成。它兼有收、发光端机两种功能。光信号经过光纤光缆长距离传输后,光能量被衰减,波形也发生畸变。为保证通信质量,光中继器将收到的微弱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经过判决再生处理,又驱动光源产生光信号,耦合到光纤光缆线路中继续传输。因此,光中继器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两个:一是补偿光衰减,二是矫正波形失真。

第二节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其应用

1、光纤通信的优点。

光纤通信比传统有线电通信具有许多的优点,正因为如此,它才得以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现在从性能和工程两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

1.1传输性能

1.1.1光纤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光纤在0.8~1.8μm波段内的损耗比所有传统的传输线都低,尤其在1.55μm附近,光纤的损耗低到0.2dB/km;而标准的同轴电缆在其工作频带内,损耗高达8~150dB/km.由于光纤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可以延长,一般要比同轴电缆的中继距离长一至二个数量级,如表1

表1

1.1.2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从一般概念可知,通信容量是与载波频率成正比增大的,由于光纤中传输的光频比传统电通信的频率高几个数量级,加上光纤的空分复用和波分,所以光纤通信容量比任何电通信的容量都大许多倍。表2是以数字通信为例并换算成话路数后,各种传输线路通信容量的比较。

表2 *相当于800Mb/s×48芯×4波

1.1.3频率特性好

在工作频带内,光纤对每一频率的损耗几乎是一样的,不象明线或同轴电缆的每公里损耗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光纤通信不需要在中继站和接收站采取幅度均衡措施。

1. 1.4传输质量高

光纤不导电,不受电磁和静电的影响,无串扰,且不易被窃听,所以传输质量高。

1.2工程上的比较

1.2.1光纤体积小,重量轻

现以18芯同缆同轴电缆和同等通信容量的光缆进行比较,如表3:

可见,在同等在同等通信容量下,光缆比同轴电缆小得多,请得多,

因此在工程施工和应用上,光缆比同轴电缆优越得多。比如,在当前市话电缆管道特别紧张而有需扩容的情况下,用体积小的光缆代替电缆,施工特别方便,在飞机、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上,体积和重量受到严格的限制,光纤尤其适用。

1.2.2光纤原料充裕

光前是由90%以上的SiO2二氧化硅等原材料制成的,假设按每年生产100万公里光纤要消耗270吨(每公里27克)二氧化硅材料计算,那么,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掘取10cm厚的土层(设土层含二氧化硅50%),足够我们从事光纤生产390亿年。可见,二氧化硅资源十分丰富。而电缆中的主要原材料铜,估计全世界可开采40年左右便枯竭了。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光纤以它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不导电,无电磁干扰,以及体积小,重量轻,原材料丰富等特点,代替传统的以铜为主要原材料的传输线路是必然的趋势。

当然光纤通信也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在光纤生产过程中光纤表面存在或产生微裂纹,从而使光纤抗拉强度降低;光纤的连接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和仪表;光分路、耦合不方便,光纤弯曲半径不能太小等。光纤通信的这些缺点都可以克服,在实际工作和维护工作中应尽量注意及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2、光纤通信的应用。

由于光纤独特优点,使它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有:

2.1公用电信网局间光纤传输线。由于光纤损耗低,容量大,直

径小,重量轻,敷设容易,所以特别适宜作市内电话中继线及长途干线线路。这是目前光纤通信的主要用途。

2.2光纤局域网。这是一种把计算机和智能终端通过光纤连接起来,实现工厂、办公室、家庭自动化的局部地区数字信息网。由于采用了光纤传输线,不仅能满足这种局域信息量大的要求,而且能有效的防串音、雷击和各种电磁干扰。

2.3光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及光纤用户线。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是要把直接通往千家万户,实现公用信息传输网。

2.4危险环境下的通信线。

2.5公路、铁路、矿山的控制通信线。

2.6电视广播中继线。为了扩大电视广播的复盖区域,常采用电视广播中继,把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经放大后,再从山顶上的发射台转发出去。这种场合特别要避免雷击,为此,采用光纤电视广播中继传输系统最合适。

2.7军事通信系统。军事上应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地方很多,如基地内部通信,导弹有线引导系统,飞机,舰艇内的通信,以及雷达系统等。过去雷达系统采用电缆作为传输线,雷达天线目标大,且距离机房几十米至几百米,容易遭到攻击破坏,造成机毁人亡。而改用光缆作传输线以后,天线与机房可以距离几公里以外,范围大,机房不容易遭到破坏。

3、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光纤通信技术的问世和发展在电信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现

在光纤通信已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平台,其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SDH系统的网络化和高速化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是一个完整严密的传送网技术体制,目前已成为各国核心网的主要传送技术。我国1995年在干线网上就开始全面转向SDH网络。

在网络传输的高速化方面,目前商用系统的速率已从45Mb/s增加到10Gb/s,不少电信实验室已开发出40Gb/s的系统。另外160Gb/s 速率和640Gb/s速率的传输试验也已获成功。

3.2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波分复用系统

目前,时分复用系统的资源已快耗尽,而99%的带宽资源尚未使用,光纤带宽资源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已试验成功1.6Tb/s(160×10Gb/s)WDM(波分复用)系统。在末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实用化的最大光传输容量有可能达到5 Tb/s的程度,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的需要,WDM技术的也必然由长途传输领域向城域网扩展。

第三节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光纤是传输信号的主要介质,因此研究光纤通信首先应对光纤的结构与分类、光纤的传光原理以及光纤的有关特性有所了解。另外,由于在实际的光纤通信线路中,为了保证光纤能在各种敷设条件下和各种环境中常期使用等原因,就必须将光纤构成光缆,这样对常用光

纤的结构也需有一定的了解。以上即是本节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1、光纤的结构

目前通信用的光纤是石英玻璃(二氧化硅)制成的横载面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未经涂覆和套塑的光纤称为裸光纤,由纤芯和包层所组成,如图1.1所示。纤芯的折射率用n1表示,n2表示包层的折射率。为使光纤能够进行光传输,则光必须要n1>n2,这样才可利用光在纤芯与包层界面上的全反射,使光在纤芯中进行传播。图中的2a表示纤芯的直径,2b表示包层的直径。

图1.1 裸光纤截面结构示图

为了保护光纤表面,提高抗拉强度及实用,一般需在裸光纤表面涂覆构成光纤芯线,如图1.2所示。光纤芯线是由纤芯、包层、涂覆层及套塑四部分组成,包层的表面涂覆了一层很薄的涂覆层,涂覆材料为硅酮树脂或聚氨基甲酸乙脂,涂覆层的表面套塑(或称二次涂覆),套塑的原材料一般是尼龙、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塑料。

图1.2 光纤芯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光纤的分类

2.1光纤的分类方法大致有四种,即按套塑类型、光纤传播模式、工作波长和光折射率分布分类。

2.1.1 按光纤的构成材料不同来分:

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石英光纤

多种成分构成的光纤

液体纤芯光纤

以塑料为主要材料的塑料光纤

2.1.2 按光纤折射率分布不同来分:

均匀光纤(阶跃光纤SI)

不均匀光纤(渐变光纤)

W型光纤

2.1.3 按传输总模数不同来分: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2.1.4 按光纤工作波长不同来分:

短波长光纤

长波长光纤

2.2 目前通信光纤常用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光纤折射率的

分布分类,另一种是按传输总模数来分类。

2.2.1 按光纤折射率的分布分类

通常分为阶跃光纤(也称均匀光纤)和渐变光纤(也称非均匀光纤),如图1.3所示。

图1.3光纤纤芯折射率的剖面分布图

A. 阶跃光纤

纤芯的折射率n1和包层的折射率n2都为常数,且n1 >n2,在纤芯和包层界面折射率发生突变,而在纤芯和包层中分别均匀分布的,故称其为阶跃光纤和突变光纤(或称均匀光纤)用SI表示。

B. 渐变光纤

光纤纤芯的折射率沿着纤芯半径的方向按一定规律减小,到纤芯与包层分界处为包层的折射率n2,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按一定几何形状变化(图1.3所示的是呈抛物线型变化的光纤),这种光纤被称为

渐变型和梯度型(或称为非均匀光纤)可用符号GI表示。

2.2.2 按照传输总模数分类

所谓模式是光纤纤芯中电磁场的一种分布形式。根据光纤所能传输总模式数量,可将光纤分成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2.2.2.1 单模光纤(SM)

当光纤中只有一种电磁场分布形式或只能传输一种模式时,称此光纤为单模光纤。

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由于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故无模式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及答案 常识部分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公共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一) 1、自从核战略武器出现以后,各国都加紧研制,到目前为止已有好几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但是几乎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签订了一系列禁核条约,这主要是因为:(C) A、无核国家舆论的压力 B、这些国家爱好和平 C、核武器具有毁灭性,一损俱损 D、经济实力不能支持核军备的扩张 2、用玻璃导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出现什么现象?(A) A、石灰水变得浑浊 B、没有反应 C、石灰水沸腾 D、石灰水呈现淡紫色 3、由于外力的变化,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在其加速度变为零之前:(D) A、物体速度逐渐变慢,接近停止 B、物体保持匀速运动 C、物体速度匀速加快 D、物体速度越来越快,但变化速度减慢 4、迄今为止,科学家所发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一百多亿光

年,他们是如何观测到这么远的天体的呢?(C) A、使用高倍望远镜 B、向太空发射激光信号,然后通过计算其反射回来的时间来估算 C、使用特殊的光学望远镜,通过分析到达地球光线的衰变估算出来的 D、宇航员说的 5、在行政管理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叫做回避原则,父子、夫妻等凡是具有直系或较近的旁系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地区或机关工作,涉及亲属的事件处理要由他人代为执行,实行这一原则的原因不可能包括:(D) A、为了保证公平、公正 B、为了防止家庭腐败 C、为了行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D、为了行政人员专心于工作 6、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指出:人类财富是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而人口则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地球会因发生人口爆炸而灭亡。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发生什么人口爆炸,这主要是因为:(D) A、灾难、瘟疫、战争减缓了人口的增长 B、马尔萨斯的理论是错误的 C、时间还不够长 D、人口增长具有内在约束机制,而且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7、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的国

2020年通信电源基础知识和维护全套复习讲义(重点版)

2020年通信电源基础知识和维护全套复习 讲义(重点版)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也可描述为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力网以及用户组成的整电信局(站)的电源系统由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和接地系统组成,其组成方框示意图如下所示:

1、交流供电系统 交流供电系统由主用交流电源、备用交流电源、高压开关柜、电力降压变压器、低压配电屏、低压电容器屏和交流调压稳压设备及连接馈线组成的供电总体。 主用交流电源均采用市电。为了防备市电停电,采用油机发电机等设备作为备用交流电源。大中型电信局采用1OKV高压市电,经电力变压器降为380V/220V低压后,再供给整流器、不间断电源设备(UPS)、通信设备、空调设备和建筑用电设备等。小型电信局(站)则一般采用低压市电电源。 电力网:是将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各种类型的变电所连接而成的网络。 变、配电所的类型:有室外变电所、室内变电所、地下变电所、移动式变电所、箱式变电所、室外简易型变电所。 2、直流供电系统 在电信局(站)中,一般把交流市电或发电机产生的电力作为输入,经整流后向各种电信设备和二次变换电源设备或装置提供直流电的电源称为直流电源。由整流设备、直流配电设备、蓄电池组、直流

变换器、机架电源设备和相关的配电线路组成的总体称为直流供电系统。 目前高频开关整流器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由于具有小型、轻量、高效、高功率因数和高可靠性等显著优点。高频开关整流器机架的输出功率大,机架上装有监控模块,与计算机相结合属于智能型电源设备。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无酸雾排出,不会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可以和电信设备安装在一起,平时维护比较简便,体积较小,可以立放或卧放工作,蓄电池组可以进行积木式安装,节省占用空间。 3、接地系统 为了实现各种电气设备的零电位点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由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接地体(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组成的地网)引至各种电气设备零电位部位的一切装置组成接地系统,即由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和接地线组成。电信电源按照接地系统的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分设的接地系统和合设的接地系统。 通讯电力系统的组成:答:一般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 电力网:答:是将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和各种类型的变电所连接而成的网络。变、配电所的类型有哪些:答:有室外变电所、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 1、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就是要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①坚持把人民意志和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②依法执政不仅强调党要领导立法,还必须强调党要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实施依法治国。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还需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附: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形式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党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②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③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④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 2、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 (1)观点认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作用是促进祖国统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的作用仅归结为这一点是片面的 (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围绕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团结联合各党派各族群众,为党和政府广集民智,反映社情民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辨题:“开门立法”,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立法权,确保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尚书》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书。《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假托之作。 3、《春秋》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4、《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着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着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6、孔丘与《论语》 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 7、墨翟与《墨子》 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着,是墨家学派的着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8.孟轲与《孟子》 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

2020年通信电源基础知识和维护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范文 2020年通信电源基础知识和维护知识考试题库及 1/ 8

答案(共180题) 2020 年通信电源基础知识和维护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 180 题) 1.电是什么? 答:有负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 电是一种和重要的能源。 2.什么叫电场? 答:带电体形成的场,能传递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什么叫电荷? 答: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 4.什么叫电位? 答:单位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叫做该点的电位。 5.:什么叫电压?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它的基本单位是伏特。 简称伏,符号 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 6.什么叫电流? 答: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叫作电流。 7.什么叫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要受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之为导体的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表示为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 ( k? ),兆欧(m? ) 8.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答:很容易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为导体。 在常态下几乎不能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之为绝缘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9.什么叫电容?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荷能力的大小叫做电容。 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 , 符号为 F, 常用符号还有微法 (MF), 微微法拉 (PF),1F=106MF=1012MMf(PF) 。 10.什么叫电容器? 答: 储存电荷和电能(电位能)的容器的电路元件。 11.什么是电感?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在通过一定数量变化电流的情况下,线圈产生自感电势的能力,称为线圈的电感量。 简称为电感。 它的常用单位为毫利,符号表示为 H,常用单位还有毫亨(MH) 。 1H=103MH 12.电感有什么作用? 答:电感在直流电路中不起什么作用,对突变负载和交流电路起抗拒电流变化的作用。 13.什么是容抗?什么是感抗?什么是电抗?什么是阻抗?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答: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3/ 8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二、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及答案(一)

202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库 及答案(一)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是( ) A.《史记》 B.《春秋》 C.《论语》 D.《汉书》 2.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汉书》 C.《诗歌总集》 D.《尔雅》 3.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 A.《神农本草经》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4.下列哪一样茶不是半发酵的茶?( )1 A.包种茶 B.铁观音 C.冻顶茶 D.龙井茶碧螺春 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A.国家副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6.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下列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合适,因为刘律师有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B.合适,因为刘律师需要代为承担举证责任 C.不合适,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D.不合适,因为刘律师的调查未经人民法院同意 7.下列哪一种菜描述的口味与实际不同?( ) A.四川菜、湖南菜重辛辣 B.江苏菜、浙江菜重鲜嫩 C.广东菜重甜味和变化 D.台湾菜重酸味 8.目前人类已知的最软的石头是( ) A.软玉 B.寿山石 C.钟乳石 D.滑石 9.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军队 B.政党 C.政权 D.思想 10.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 A.75年 B.76年 C.77年 D.78年+ 11.世界银行集团的机构组成不包括( ); d8 d* h;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 ) A.萌芽、酝酿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直流系统基础知识讲解大全

直流系统基础知识讲解大全 直流系统概述 变电站为什么要采用直流系统,与交流系统相比有哪些优势? 1. 电压稳定好,不受电网运行方式和电网故障的影响,单极接地仍可运行。 2. 单套直流系统一般有二路交流输入(自动切换),另有一套蓄电池组,相当于有三个电源供电,供电可靠高。 3. 直流继电器由于无电磁振动、没有交流阻抗,损耗小,可小型化,便于集成。 4. 如用交流电源,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电压会因短路而降低,使二次控制电压也降低,严重时会因电压低而使断路器跳不开! 直流电源系统的作用 1. 直流系统是给信号及远动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事故照明、断路器(开关)分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备。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由蓄电池组继续提供直流电源,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行。 2. 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极为重要,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3. 在系统发生故障,站用电中断的情况下,如果直流电源系统不能可靠地为工作设备提供直流工作电源,将会产生不可估计的损失。 直流电源系统的组成

直流系统包括:交流输入、充电装置、蓄电池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绝缘监测装置等)、放电装置(可选)、母线调压装置(可选)、馈线屏等单元组成。 直流系统结构框图及常用术语 蓄电池组 用电气方式连接起来的两个或多个单体蓄电池。

蓄电池 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 种电化学装置。 充电模块 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的一种换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正常负荷供电及蓄电池的均/浮充功能。 合闸母线 直流电源屏内供断路器操作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直流母线。 控制母线 直流电源屏内供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信号回路等的直流母线。 合闸母线与控制母线的区别是什么? 控制母线提供持续的,较小负荷的直流电源;而合闸母线提供瞬时较大的电源,平时无负荷电流。在合闸时电流较大,会造成母线电压的短时下降。 控母电压一般为220V,合母电压稍高一些,一般为240V。 直流馈线 直流馈线屏至直流小母线和直流分电屏的直流电源电缆。 监控模块 直流系统的充电模块统一受控于一台中央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实现系统的“四遥”功能,这样的系统称为监控模块。 常用术语: 1. 直流标称电压: 是指直流系统中受电设备的直流额定电压。有48 V、110V、220V三个电压等级。 2. 直流额定电压: 是指供电设备的直流额定电压,一般指母线电压。50V、115V、230V 三个电压等级。 3. 直流额定电流: 是指供充电装置输出的直流额定电流。5A、10A、15A、20A、30A、40A、50A、80A、100A、160A、200A、250A、315A、400A。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题库

“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__________ 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 参考答案:A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_______ A:东周 B:后周 C:南宋 D:北宋 参考答案:B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参考答案:B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__________ ; A: 士可忍,孰不可忍 B:是可忍,孰不可忍 C: 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参考答案:D 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________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 参考答案:B

七月七日长生殿,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参考答案:C 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___________ A:湘剧 B:京剧 C:豫剧 D:川剧 参考答案:B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__ A:《警世通言》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西厢记》 参考答案:D “宰相”的“宰”最早指: A:高级官吏J B:官吏统称 C:低级官吏 D:皇帝 参考答案:B 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 A:蛇 B:凤 C:龙 D:虎 参考答案: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是在:____________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参考答案:A 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_____________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参考答案:B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_____________ A: 8 B: 10 C: 12 D: 14 参考答案:B 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___________ A:白鹿书院 B:石鼓书院 C:应天俯书院 D:岳麓书院 参考答案:A 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__________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参考答案:D 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____________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参考答案:B

通信电源基础知识考题

通信电源基础知识考题 1.根据一般经验,当大于( )毫安的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就有可能危及到生命。))10 B)15 C30 D)50A( )V 2.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50 36 30 B)C)45 D)A)( ) 3.通常说的直流联合接地是指A)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并接B)直流工作地,防雷 保护地并接D)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防雷保护C)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并接 地均为单独接地( )4.对于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综合楼或国际电信局等大型局站,其接地 电阻应不大于欧B)3C)5D)10A)15.对于微波中继站或光缆中继 站,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欧 5 D)103 CA)1 B))在使用万用 表测量电压常见的数字式万用表都有两个探头,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黑色的。.6( ) 时,其探头的正确接法为B)黑正红负C)无所谓谁正谁负A)红正黑负 现象来判该电路是导通我们通常通过( )通常都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来判断电路的通断,7. 的 B)万用表会发出咕咕的声音)万用表没有反应A C)万用表的显示屏上会显示一个近似等于零的数值( ) 钳型表常用于测量8.A)电压 B)频率 C)电流 D)电阻 9.空调压缩机的功用是( ) 29 / 291 / 1 A)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高温放热而液化的条件 B)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低 温吸热而汽化的条件 C)吸入工质气体提高压力,造成向高温吸热而汽化的条件的转变冷凝器的 作用是实现气体到液体的转变,而蒸发器的作用是实现( )10. A)液体到气体 B) 气体到固体 C)固体到气体( ) 11Q0的定义是.单位制冷量 A)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蒸发器中所吸收的热量 B)每 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冷凝器中所放出的热量 C)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蒸发器 中所放出的热量 D)每公斤制冷工质完成一次循环在冷凝器中所吸收的热量若系, (34.8KW126000KJ/h)12.某船伙食冷库采用一台回热式单极R12制冷机。起制冷量为摄食度, 排气温度-25摄氏度,压缩机吸气温度为-170统各状态参数为Tk=30摄氏度,T=总0.8,指 示效率为0.8为49摄食度,液体工质温度为27摄食度。又知压缩机输气系数为( ) 0.7。则单位制冷量为效率为6.0 117.0 D)A)30.0 B)147.0 C)( ) 压缩机 有很多种,其中适合于大容量的是13. D)容积式A)往复式B)旋转式C)离心式 ( )14.选择的制冷剂标准化气体温度至少要低于制冷温度的度。C)15B)10 D)20A)5 还要考虑到润15.在选择润滑油时,除了要考虑润滑油的凝固点,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外, ( ) 滑油的C)密度A)纯度B)粘度( ) 膨胀阀为制冷系统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关于对它的描述,错误的是16.A)膨胀阀应保证向蒸 发器送入充足的液体制冷剂,使其全部冷却管盘能充发挥制冷效能,但又不能送入过量,以至 于造成压缩机“液击”B)膨胀阀不能在制冷过程中调节制冷剂流量29 / 292 / 2 C)膨胀阀可以起到对高压液体制冷剂的节流降压作用D)按工作原理分,膨胀阀分为热力膨

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08年公共基础知识热点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

通信电源基础知识

通信电源基础知识 通信电源通常称为通信设备的“心脏”。任何通信设备都离不开电源, 电源设备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的质量。如果电源系统不能可 靠工作,就会造成通信中断或设备损坏,企业就会受至经济损失,服 务质量也不能达到要求。因而掌握电源设备的基本性能,做好电源设 备的维护工作,是每个通信局(所)代办人员的重要职责。 1、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 直流供电系统 接地系统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图 市电 市电油机转换一发电机组 rPS 系列高频开关电源 1. 2直流供电系统 由整流器、蓄电池、直流变换器、直流配电屏等部分组成,我们 采用的直流供电方式是:并联浮充供电,整流输出端通过直流配电屏 与蓄电池并联后对通信设备供电。 在市电正常时,整流器一方面给通 信设备供电,一方面给蓄电池充电,补充电池因局部放电而失去的电 能,同时,蓄电池还具有一定的滤波作用(降低杂音),市电一旦中 断,电池单独给通信设备供电,直至油机发电供电或市电来电为止, 低压交流部份?整流模块*直流配电部份 1 电信设备 蓄电池组 电信设备

这种供电方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效率较高。 1.3接地系统 为了提高通信质量,确保通信设备与人身安全,通信电源的交 流和直流供电系统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根据用途分为: 1、交流接地 2、直流工作接地 3、保护接地 4、防雷接地 5、联合接地 1.4交流接地 电信设备一般由三相交流电供电。为了避免因三相负载不平衡而使各相电压差别过大,三相电源的中性点(如三相变压器和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中性点)者应当直接接地,这种接地称为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线一般称为零线。这种接地方式又称为接零。当变压器的容量在100KVA以下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当变压器的容量在100KVA 以下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Q。 1.5直流工作接地 在直流供电系统中,由于通信设备的需要,蓄电池的组的正极(或直流配电屏正极汇流排)必须接地,这种接地通常称为直流工作接地。 1. 6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为了避免电源设备的金属外壳因绝缘损坏而带电,与带电部分绝缘的金属外壳必须直接接地。这种接地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接地电

公共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文化常识 1、中国苗族以服饰丰富而著称,特别是妇女身上的装饰更多达130多种。吹芦笙、对歌、斗牛是这个民族最有特色的活动。 2、傣族的住处被称为孔雀之乡。 3、中国的“七大古都”中,安阳、洛阳和开封都在河南省。 4、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 5、中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重庆是目前西南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 6、中国猿人“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 7、新疆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8、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9、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10、中国西部柴达木盆地矿藏非常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文化常识(2) 1、云南具有独特热带雨林风光和绚丽少数民族风情的乐土的地方是西双版纳。 2、玉如意和长鼓分别是满族、朝鲜族的吉祥物。 3、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4、中国的水力资源很丰富,在世界上是第一位。 5、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长江和黄河,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墓,是在黄河流经的地区。 6、“金陵”指的是南京。 7、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中国政府中负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简称:国家民委)。 9、中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信仰宗教:藏族(佛教)、回族(伊斯兰教)、哈萨克族(伊斯兰教)。 10、彝族人民医药知识丰富,根据他们的祖传秘方制成的云南白药专治跌打损伤,远近驰名。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文化常识(3) 1、中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 2、黄河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级行政区流过。 3、中国的人口总数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22%。 4、中国国内最早的古人类叫元谋人。 5、中国的历史传说中“五帝”的第一个人是黄帝(其他是颛顼、帝喾、尧、舜)。 6、皇帝发布的文书叫诏书,也叫圣旨。 7、春秋时期的“春秋”这个名字是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了这个时期的历史,由此得名。 8、中国的历史传说中,最早教人捕鱼、畜牧的人是伏羲。 9、因为制作方法不同,茶可分为五种,花茶、红茶、绿茶、乌龙茶和紧压茶。 10、中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文化常识(4)

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常识资料

广义公文:法定公文、专用公文、事务公文 狭义公文:法定公文和专用公文 公文主要特点:法定作者、法定效力、特定体式 公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庄重、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公文种类: 一、按适用范围:(15类)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二、按公文来源:收文、发文 三、按行文方向: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意见可做下平上使用。通知以下行文为主,有时也做平行文发给不相隶属的机关。函偶尔也用于上下级之间询答或联系一般事宜。纪要除了下行外也可上行请求批转或平行送达不相隶属机关起知照作用。) 四、按性质作用: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通联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五、按保密程度:绝密、机密、秘密 六、按办事时限要求:特急件、加急件、平件、紧急文件(特和加的合称) 七、按活动领域: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公文的作用:法规行政约束作用、领导指导作用、联系公务作用、宣传教育作用、沟通信息作用、依据凭证作用 行文规则:控制公文行文对象、行文方向、行文方式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旨在确保公文有序、有效地运行,顺利实现公文的效用 行文主体:依照法律法规成立、能够独立行驶职权、具有独立法律行为能力的组织及其负责人,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各类机构及其负责人 行文依据:作为处理各种公务活动的一种重要工具,制发公文必须始终服务于公务活动的需要,做到行文精简、高效,尽力避免出现文牍主义现象 方式: 一、依据公务需要发文:必须依据各项管理活动的需求来进行写作。对信息的需求是公文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依据职责权限发文:制发公文必须符合自身的职权、地位和身份,不得超越职权发布公文 三、依据工作关系发文:工作关系不同,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便不同 工作关系: 一、领导与被领导:处于同一组织系统的上级单位与下级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二、指导与被指导:处于同一专业系统的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与下级业务主管单位之间存在的 工作关系 三、平级:处于同一组织或同一专业系统中的同级单位之间平行的工作关系 四、不相隶属:不处于同一组织系统和同一专业系统的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 行文对象: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主送机关:受理并负责办理公文内容的主要机关 主送机关应遵循的规则: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一、 1、张衡: (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 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唐868年 的《金刚经》。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了本初子 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民主思想萌芽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4、李时珍,《本草纲目》 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2、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 3、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经济常识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第二部分经济常识 第一章:经济学常识 第一节导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 第二节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一、商品 (一)商品的科学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的意义:有使用价值,商品才能交换。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下列条件下的物没有价值 不耗费劳动而得到的东西; 虽耗费劳动,但没有凝结在商品中; 耗费在无用物上,不被社会承认的劳动。 【练习】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D.使用价值和价值 【真题精选】两种商品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 A.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都是一定量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二者相互依存,共处于商品这个统一体中。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 (3)二者存在对立的一面,相互排斥。 (4)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是“价廉物美”。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地说,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5)商品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凝结为商品价值,如同水是冰的实体,冰是水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常见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常见考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常见考点》的内容,具体内容:政治知识传播是国家和社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理念稳步推进、良好发展的工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分享。: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一、领导方式领导... 政治知识传播是国家和社会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促进国家政治理念稳步推进、良好发展的工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分享。 :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一、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是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的行为模式。领导方式尽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模式化,但是,这种模式化一般都是相对的,不能把它们绝对化、简单化。了解和认识领导方式,并且善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转变领导方式,是实现领导目标、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条件。 (一)领导方式的类型 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因领导工作情况不同、时空条件不同等因素,会有不同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集权式、分权式与均权式。按领导权力的控制和运用方式可以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均权式的领导方式。 集权式领导方式是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团或个人,偏重于运用集权形式推行工作,而不注意授权。集权式只在特定环境下使用才有效。 分权式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决定目标、政策、任务的方向,对下属完成

任务的行为活动不加干预,下属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 均权式领导方式则是领导者掌握一些重大权力,同时适当分权给下属,使下属在其职能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其特点是保持权力平衡,不偏于集权,也不偏于分权。 2.强制命令式、自由放任式与教育激励式。按领导指挥模式可以分为强制命令式、自由放任式与教育激励式的领导方式。 强制命令式的领导方式,注重正式组织结构、组织规章及纪律的作用,通过组织系统,采取命令方式实施领导。用这种方式,领导效率较高,但下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易发挥。 自由放任式的领导方式,不注意权力和规章制度、纪律的作用,对下属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这种方式容易出现混乱和失控的状况。 教育激励式的领导方式,注重思想教育和激励工作,运用灌输、对话、启发、商讨等说服教育的方法和各种激励手段,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下属心悦诚服地领会和接受领导的意图,自觉地为实现特定领导目标而努力。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 3.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按领导活动的侧重点可以分为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的领导方式。 重人式领导方式致力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 重事式领导方式注重组织的目标、任务的完成和领导效率的提高,以事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 人事并重式领导方式则既关心人,也注重工作,做到关心人与关心事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汇总及解答技巧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