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水文地质报告

河南理工水文地质报告
河南理工水文地质报告

目录

前言 (1)

实习的目的任务 (2)

实习过程 (2)

完成工作量统计 (3)

一自然地理及地貌状况 (3)

1.1 气象、水文 (3)

1.2 地形与地貌 (3)

二区域地层 (5)

2.1地层 (5)

三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6)

3.1 地质构造 (6)

3.2. 新构造活动 (6)

3.3. 区域地震活动 (7)

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7)

4.1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7)

4.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8)

4.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9)

4.4地下水资源状况 (10)

五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0)

六高新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腐蚀性 (11)

6.1 含水层组划分及特征 (11)

6.1.1 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 (11)

6.1.2 中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 (11)

6.1.3 深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 (11)

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1)

6.2.1 地下水补给 (11)

6.2.2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及水化学地质特征 (11)

6.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12)

八结论和建议 (12)

前言

2012年9月3日至9月30日,我们地质工程学生进行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实习。此次实习由资环学院王素玲、陈江峰、冯有利、潘结南、刘保民几位老师指导,实习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进行。

实习的目的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和运用所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专业课理论知识分析野外水文地质和工程地址现象。具体包括:

(1)了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操作技能和工作步骤;

(2)掌握观察描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的能力;

(3)掌握整理和编录野外调查资料方法和基本技能;

(4)学会编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编绘基本图件;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在焦作高新区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通过野外调查,了解调查区域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现象,然后对实习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编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编绘潜水等水位线图。

实习过程

九月十二日焦作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参观水文模型

九月十四日灵泉碑,马村演马矿,缝山针参观实习

九月十八日九里沟水文地质实习

九月二十日在焦作市周边进行水文实习

实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二是踏勘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踏勘焦作周边地区的典型水点、有代表性的工程地质现象,从而对整个区域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三是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测绘阶段:东西以塔南路为界将实习区域划分为2个部分,分组分地带对地下水的各天然、人工露头进行全面踏勘、调查研究。最后一个阶段是室内整理,主要任务是对第三阶段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以图和报告的形式阐述。

完成工作量统计

本组实习的填图范围为东至铁匠庄一带,西至塔南路,北至铁路,南至大沙河,踏勘点数量135、统测水位面积70平方公里、测量井点数量126。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实习成果均以图和报告的形式呈现。

一自然地理及地貌状况

1.1 气象、水文

焦作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2.8-15.5°C。7月最热,月均气温为27-28°C;1月最冷,月均气温为-2-2°C。全省无霜期大致在190-230天之间,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大致在600到1200毫米之间。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三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区内河流有丹河、峪河、西石河、三门河、丹河属黄河水系,其余属海河水系。丹河和峪河为常年性河流,其他为季节性河流。流经市区的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普济河、闫河、翁涧河,这三条河流均为排污河。

1.2 地形与地貌

焦作市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由平原与山区两大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

其地貌由北向南依次为:

山区-丘陵区-山前洪积平原-山(扇)前槽交接洼地-郇封岭岗地-沁河河漫滩-黄沁河冲积平原+古黄河河漫滩-青风岭岗地-黄河河漫滩(黄河带状冲积平原)。

根据其特征及成因,全市可划分为山地、山前平原两个一级地貌单元和八个二级地貌单元。

(1)山地:

主要分布于焦作市北部,包括修武县、马村区、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博爱县和沁阳市的北部山地,是太行山脉的一部分。

1构造侵蚀中山

分布于焦作市北部一带,山体呈北东向展布,地面高程大于1000m,地形陡峭,沟谷深切,有似峰林地貌,主要由太古界变质岩及古生界碳酸盐岩组成;

2构造溶蚀低山

分布于沁河口、寨豁西村、子房沟、黑龙王庙一线以北,地面高程500~1000m,山势较陡,断裂构造发育,侵蚀切割严重,地面岩溶发育,岩性以碳酸

盐岩为主,其次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互层;

3构造剥蚀丘陵

分布在孟州西部及太行山前一小部分,地面高程200~500m,山顶部位呈浑圆状,山脊呈圆滑线状,山坡平缓,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

(2)山前平原:

主要分布在焦作市中部和南部广大地区,主体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主要地貌类型包括:山前倾斜平原、沁黄河冲积平原、扇前洼地、岗地和滩地等。

其中,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太行山前五里源、待王、阴庙、西向一线以北,主要为坡积、洪积、冲积扇裙组成,地面高程87~200m,坡降6~10?,组成物质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部分为砂砾石,地势由北西向南东倾斜;沁、黄河冲积平原分布于沁河与黄河之间,以及武陟县东部,由黄河、沁河冲积而成,组成物质为全新统粉土、粉质粘土,地面高程85~110m,地形平坦,坡降2~3?,微向东南倾斜;扇前洼地分布于沁河和大沙河两岸,地面高程在沁河两岸为110~120m,在大沙河岸沿岸为80~98m,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由冲积粉质粘土组成;岗地主要分布于武陟—获嘉一带,为最早的黄河故道,高出两侧地面2~4m,组成物质为粉土、粉细砂夹粘土、粉质粘土薄层;温县一带也呈岗状分布,东西长约35km,南北长约2~3km,组成物质为粉土;滩地分布于黄河河床的两侧,依其高低差异,又分为高、低漫滩,二者高差2~4m,微向河床倾斜,由粉土、粉细砂及粘土组成,见有薄层理。

1.坡洪积斜地

不连续的分布于市区东北部的方庄、薄壁近山前地带,由重力和坡面水流作用堆积而成,粘土、碎石、卵石等组成的坡积物呈倒石堆状或围绕坡麓堆积构成坡积裙,坡积裙相连组成

坡积斜地。

2、冲洪积扇

在丹河、西石河、山门河、子房沟、翁涧河等河流的出山口处,间歇性暂时洪流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冲洪积扇。不同时期,不同河流的洪积扇重叠或相连,呈带状沿太行山前连成一片。组成物质为粉质粘土、粘土、卵砾石等。

3、扇前洼地

分布于铁路线以南至新河间的朱村—于村—墙南—待王一带,为西石河、翁涧河、山门河洪积扇的前缘地带,地形低洼,地面标高95-85m,微向东南倾斜。组成物质以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夹有沙层。

4、交接洼地

分布于新河—大沙河一带,为黄河、沁河的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之间的交接洼地,由粉质粘土、粉细砂土组成。地势低洼,地面标高100-90m,微向东南倾斜。

在山前冲洪积平原中上部,分布有十几座煤矿。采煤引起地表下沉变形,地表形成塌陷坑。据调查,焦作矿区有较大的塌陷坑17个,塌陷面积近70km2。

二区域地层

2.1地层

本区出露有太古界、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溪、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太古界(Ar):出露于山区峪河口、薄壁一带,主要岩性为中等程度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和混合岩,厚度大于1000m

震旦系(Z):分布于山区马鞍山水库一带,与下伏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主要岩性为浅红、紫红色石英状砂岩,厚度100--500m

寒武系(E):出露于丹河、峪河等深切河谷中,与下伏震旦系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总厚度为300--500m,分下中上三统。下统主要为泥灰岩、泥质灰岩、砖红色页岩和砂岩,中统下部为紫红色页岩、砂岩,中上部为深灰色亮晶灰岩、白云岩,上统是中厚层状结晶白云岩。

奥陶系(O):山区广泛出出露于地表,山前倾斜平原区则隐伏于石炭--二叠系地层之下,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总厚度500m,分中统、下统。下统出露于深切河谷两岸,岩性为青灰色细晶白云岩和硅质条带或硅质团块白云岩。中统广泛分布于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除局部埋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外,大部分埋藏于石炭系地层之下,是一套碳酸岩地层,厚度约400m。岩性主要为黑色、灰色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

石炭系(C):山区零星出露,山前平原区则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是一套由灰岩、泥岩、页岩组成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含煤数层,厚70--90m。

二叠系(P):隐伏于山前平原之下。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夹可采煤层。厚度为70--120m。

三叠系(T):未出露。据钻孔揭露,岩性为砂岩、页岩,夹煤层。

第三系(R):未出露。据钻孔资料,下部为砾岩、泥岩、砂岩、灰岩互层,上部是粘土、砂砾石互层。

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更新统。

中更新统(Qal—pl2):零星分布于近山前地带。三部为坡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粉土,含碎石及钙质结合;下部为松散卵砾石、含砾粘土和粉质粘土等。厚20--88m。

上更新统(Q3al--pl):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上。由冲洪积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砂及砂砾石组成,厚5--60m。粉土、粉质粘土中含有钙质结核和小砾石,局部有钙质结核层,柱状节里和大裂隙发育。

全新统(Qal4):分布于南部黄河和沁河冲积平原上,由浅黄色的粉土及砂层组成。厚10--40m。

三区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

3.1 地质构造

本区广泛发育了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形成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的单斜式构造形式,倾角为10°--20°。区内主要构造体系轮廓有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工作区地表多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断裂构造以隐伏构造为主。

东西向构造主要包括凤凰路断层和盘谷寺--新乡断裂,两条断裂规模大,早更新世活动较强烈,并对区域性构造格局和地形、底层分布等有一定控制作用。凤凰岭断裂沿走向大致分为三段,各段活动性略有差异。西石河以西,由近于平行的五条东西向断层组成,断层错断古生界地层,断距小于100m。上更新世以来断层落差为250m,局部见有断裂错断晚更新世--早更新世地层,表明中更新世前断层曾有活动。西石河以西至焦作市北,断裂沿山前向东延伸,在地貌上构成山区和平原自然分界。在焦作市以东的平原区,断层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盘谷寺--新乡断裂(焦作段称朱村村断层)是一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对全区地形地貌、构造格局和地层厚度都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断裂分三段:柏山以西,构成山区与济源盆地的分界线,两侧基岩落差700--1000m,沿断层局部见有破碎带,下盘为下古生界地层,上盘早更新世地层被断层错断,中更新世地层无明显变形迹象。有关地质资料证实,该断层活动时代为N2—Q2。自柏山至修武大高村,断裂隐伏于第四系下。大高村东(称董村断裂)断层两侧沉积地层及构造活动均不同,其南是武陟隆起,其北是修武地堑。据煤田物探资料,该断层自古生界以来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正断层活动特征,新生界地层最大断距达800m。该断层现在仍在活动,沿断裂也曾记录到一些小地震活动。

北东向断裂是本区最发育的构造,规模较大的断裂有九里山断层、马坊泉断层和薄壁断层,规模较小的断层更多,有三十九号断层、王封断层、三号井断层、西仓上断层等。这些北东向断层将焦作西部地层切割成地垒和地堑断块,将焦作东部的地层切割成南升北降的阶梯状断块。

九里山断裂为隐伏正断层,与薄壁断层组成地堑,其间沉积了巨厚的第三席和第四系地层。有关资料显示,该断裂在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早更新世时活动强烈。薄壁断层是区内的一条基底断裂,下盘出露太古界、震旦纪和下古生界地层,上盘为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在晚第三纪时活动比较强烈,近期仍有微弱活动的迹象。1973年10月辉县2级地震和11月修武的2.2级地震与该断裂活动有关。北西向断裂有平陵断裂和武陟断裂,断裂规模和活动性都次于其他方向断裂。

3.2. 新构造活动

本区新构造活动比较活跃,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差异性升降运动,即山区强烈上升,平原区不断下降。基岩山区由于强烈上升,基岩裸露,河谷深切,山坡陡峭,河床堆积物很少,河谷断面多呈V字形。平原区由于长期下降,相

继沉积了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其中上更新统厚度就达500--7000m,最厚达到1000m以上。现代的地壳资料变形表明,不均匀升降活动仍在继续。(2)老构造继承性活动。近期以来,在新地应力场作用下,区内一些断裂,如凤凰岭断层、盘谷寺--新乡断裂、薄壁断层、九里山断层等均继承性活动或复合性活动,物探、地震、卫星照片等方面的资料均明显地显示出断层活动迹象。(3)地震活动比较频繁。

3.3. 区域地震活动

焦作历史地震活动水平较低,自有地震资料记载以来,仅有过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即1587年4月10日在35.3N、113.5E的修武县发生的6级地震,震中距焦作城区26KM,对焦作造成6度烈度的破坏。由于焦作处于河北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和河淮地震带的交接部位,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上的中强震,会对焦作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对焦作造成5度烈度以上破坏的历史地震共有12次,其中造成6度破坏的地震7次。区内现今时常发生小地震,自1970年至今,共记录到ML≥3级地震3次,最大的地震为1979年3月20日修武4.0级地震。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有一定联系,1587年修武51/2级地震发生在北东向马坊泉断裂与东西向朱营断裂交汇处,1979年修武4.0级地震发生在盘谷寺--新乡断裂与平陵断裂的交汇处。

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4.1含水层组及富水性

依据含水介质特征、储水条件、地层时代和含水层富水性,区内含水层可以划分为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组、石炭系薄层灰岩岩溶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组。

1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组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中统灰岩和寒武系中统灰岩,总厚900m,岩溶裂隙发育,富含裂隙岩溶水,是本区最富水的含水层。在北部山区呈裸露型,山前倾斜平原区掩埋于石炭系--二叠和新生界地层之下,呈埋藏型。

岩溶发育程度和含水层富水性与岩性、构造、地形、地貌等条件有关。主干断层包括凤凰岭断层带、朱村断层带、九里山断层带和方庄断层带是岩溶水地下强径流带和富集带,岩石破碎,岩溶发育,裂隙密集,岩溶水沿这些主干断层富集、运动。凤凰岭断层带上分布着数个大型水源地,其中岗庄水源地,在0.05km2的面积上布有50个水源井,取水量超过1.5m3/s。凤凰岭断层与朱村断层之间的焦西矿区、凤凰岭断层与九里山断层相交出来的三角形区域,即演马、韩王、九里山、古汉山一带,在东西向主干构造控制下,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溶发育,并发育有溶洞,富水性强,是岩溶水极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大于3000 m3/d,最大可达16000m3/d。处于该区的演马矿、九里山矿、王封矿等均是大型岩溶水宠水煤矿,常发生大型岩溶水突水事故。方庄断层和九里山断

层相会处附近即冯营、方庄一带,奥陶系灰岩埋深小于5000m,岩溶也比较发育单井出水量1000--3000 m3/d,是岩溶水强富水区。朱村断层以南和焦东矿区的凤凰岭断层以南,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深埋于新生界和石炭--二叠系地层之下,岩溶发育微弱,富水性较差,是弱富水区。北部山区奥陶系灰岩出露于地表,岩溶水水位埋深大,岩溶发育程度和富水性具有不均匀性。

2石炭系薄层灰岩岩溶含水层

石炭系薄层灰岩岩溶水分布于山前冲积平原上的石炭系薄层灰岩中,石炭系有5--11层薄层灰岩,其中第八层灰岩和第二层灰岩分布比较稳定,八灰厚6--10m,二灰厚4--21m,含裂隙岩溶水。八灰和二灰位于大煤之下,距煤层分别是20m和70m,是煤层底板充水含水层,常造成矿井底板突水。石炭系薄层灰岩地表出露很小,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非常有限,仅在近山前及九里山、演马矿一带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条带状接触的区域,接受上部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因此,石炭系薄层灰岩是煤层底板的直接充水层,对煤矿的生产构成威胁,但供水意义不大。

3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组

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含水层主要为砾砂石层或中细砂层,顶板埋深约20--40m。受地质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含水层富水性空间分布不均。

丹河、西石河、三门河等河流的冲洪积扇上,含水层为砂砾石层,厚度20--50m,导水性和渗透性强,补给、径流条件好,富水性最强。单井出水量扇体上部大于5000 m3/d,山体中下部为3000--5000 m3/d。冲洪积平原的扇间区,含水层为砂、砂砾石,连续性差,常呈透镜体状,厚度为10--15m,导水性和渗透性较差,单井出水量1000--3000 m3/d。山前倾斜平原的前缘区,含水层为上更新统中细砂,单层厚度5--10m,富水性差,单井出水量500--1000 m3/d。坡洪积裙区,含水层是坡洪积的碎石和砾石,连续性差,多呈透镜状,局部半胶结,富水性最差,单井出水量小于500 m3/d。

4.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1岩溶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焦作北部太行山区是岩溶水补给区,地表有大面积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地表及地下岩溶发育,且山区大气降水丰富,大气降水入渗是焦作岩溶水重要补给来源之一。丹河常年有水,流经碳酸盐岩分布区,河床渗漏严重,多年平均渗漏量为1.6 m3/s。西石河,三门河和子房沟河流属季节性河流,流经碳酸盐岩分布区,河水在距出山口5--10km地段全部漏失补给地下水。地表水沿河渗漏也是焦作岩溶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图4-1岩溶水接收补给方式剖面示意图

岩溶水在焦作北部、西部接受补给后,由北向南、向东南以水平径流方式向山前排泄区径流汇集。赵庄断层是一条弱导水断层,岩溶水以赵庄断层为界形成水位差达70--200m 的地下水力陡坎。断层北为高水位区,岩溶水水位与大气降水同步变化,丰水期(每年9--10月)水位200--240m ,枯水期(每年3--5月)水位130--160m ,水位升降幅度与降水量大小成正比。断层南是低水位区,岩溶水水位低,水位受大气降水和人工开采的双重影响,年水位变幅小,丰水期水位80--85m 左右,枯水期水位70--80m 年水位变幅10--12m 。近山前地带断裂构造和岩溶发育,岩溶水循环径流交替,条件好,是岩溶水排泄--径流区,也是岩溶水富集区。来自北部山区的岩溶水,沿凤凰岭断层、九里山断层、朱村断层等强导水断裂运动、富集,并形成岩溶水强径流带。区内分支断裂及小构造也十分发育,相互连通,从而使山前地区的岩溶水具有统一流场和相似的水位动态。

天然条件下,岩溶水在九里山残丘南侧的奥灰“天窗”处以泉群形式集中排泄,在目前开采条件下,人工开采和矿井排水是岩溶水主要排泄方式。

2孔隙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孔隙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入渗、农田灌溉水回渗和地下水侧向径流等。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地表植被发育,包气带岩性多为砾石、砂及粉质粘土等,渗透性好,大气降水容易下渗补给空隙地下水。因此,大气降水入渗是孔隙水的重要补给方式之一。市区西部和市区东部农业区多用矿井排水灌溉农田,焦作南部农业区多采用城市污水灌溉农田,矿井水和污水沿渠道渗漏、农田灌溉水回渗也是孔隙水的重要补给方式。人工开采、矿井排水和地下蒸发是孔隙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此外,在灵泉碑和小张庄,孔隙水还以泉和自流井的形式向外排泄。

天然条件下,孔隙水由冲洪积扇上部向扇前缘径流,径流方向与地形坡降方向基本一致。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受矿区长期排水及人工开采影响孔隙水径流状态发生了改变孔隙水分布区出现了水位埋深--含水层疏干区,水位降落漏斗区和水位稳定区。近山前地带,因煤矿长期排水和人工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水位埋深30--60m ,含水层处于疏干--半疏干状态。老城区南部因集中开采已形成空隙水位下降漏斗,漏斗附近孔隙水由漏斗边缘向中心运动。丰收路以南,孔隙水不急于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水位稳定,地下水自西北向东南运动。

4.3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本区岩溶水属于大气降水、地表水溶滤--入渗型,其化学成分是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结果。太行山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地层,岩石化学成分主要是

CaO和MgO,在水和水中CO2共同作用下,碳酸盐岩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等被溶于水中,从而使岩溶水以HCO3-、Ca2+、Mg2+等离子为主,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

市区东部的孔隙水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市区西部的孔隙水水质略差,固形物、硬度和各种离子含量都较东部高,水化学类型为HCO3 SO4—Ca . Mg型;铁路以南的孔隙水因埋藏浅,径流条件不好,并常年接受各种地面污水补给,水质差,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水中各种离子含量较高,固形物含量最高达2313.56mg/l,水化学类型复杂多样,有HCO3 SO4—Ca . Na 型和Cl . HCO3 SO4—Ca . Na型。

4.4地下水资源状况

焦作处于区域岩溶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下水资源由岩溶水和孔隙水组成,以岩溶水资源为主。据河南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写的《焦作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焦作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10.758 m3/s,其中岩溶水为8.09 m3/s,孔隙水为2.668 m3/s。

五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焦作高新区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140m左右,分布的沉积物主要是粉质粘土、粉土、中砂、细砂和粉砂。根据岩土特征和工程地质性质,深度40m之内土层可以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单元土层,自上至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岩性以粉质黏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及少量砂、砖粒、石子等,其特征与物理性质同粉质粘土接近,厚0--0.5m。

(2)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单元:厚6.0--9.0m,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局部夹粉土、粉砂或细砂层,根据力学性质又可分为三个亚层:

a:亚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或黑褐色,可塑--硬塑状,含少量小砾石和蜗牛碎壳,局部相变为粉土,厚度为0.0--3.5m。

b:亚层粉质粘土,黄褐色或黑褐色,可塑--软塑状,局部流塑状,局部夹粉细砂和粘土透镜体,厚2.1--7.4m。

c:亚层粉质粘土,硬塑--可塑状,夹粉砂透镜体,厚0.0--5.9m。

(3)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单元:厚2.2--8.3m,黄褐色,可塑状,局部为流塑或软塑。具有黄色钙质条纹和斑点,含少量钙质结核,夹粉土、粉砂或细砂透镜体。(4)粉质粘土、砂、粉土工程地质单元:以粉质粘土为主,夹细砂、粉土和粘土透镜体,局部地段相变为细砂或粉土层,最大揭露厚度8.7m。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局部为软塑。粉土呈黄褐色,可塑,以透镜体状分布于粉质粘土间。砂层呈黄褐色,中等密实状态,饱水。

(5)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单元:最大揭露厚度18.4m,可塑--硬塑,含少量姜石和蜗牛壳,夹薄层粉土或粉砂透镜体。

(6)粉质粘土夹砂土工程地质单元: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粉砂为黄褐色,饱和,中密。最大揭露厚度为3.8m。

六高新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腐蚀性

6.1 含水层组划分及特征

高新区含水层可划分为三组,即分为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中层—潜水承压含水层;深层—潜水承压含水层三类。

6.1.1 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

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分布于焦武路一线,埋藏较浅,埋深不到一米,地形复杂,此含水层组的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存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属孔隙水。其特征表现如下:①大气降水直接戏其进行补给;②主要通过地面蒸发及人工排泄等方式进行排泄;③其动态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④易受到污染;⑤位置浅无连续隔水层。

6.1.2 中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

中层—潜水承压含水层:分布于塔南路两侧,埋藏较深,埋深大于一米,地形平缓。其特征与浅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基本相似。

6.1.3 深层潜水微承压含水层组

深层—潜水承压含水层:分布于铁匠庄附近。其特征表现为:①具承压性,无自由水面;②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且补给区小于分布区;③动态变化不显着;④埋深大,不易受污染,水质较好。

6.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6.2.1 地下水补给

研究区地下水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高新区的西北方向有高山、低山和丘陵,广泛出露有寒武—奥陶系灰岩,是该区地下水的补给区。

在石灰岩裸露区,地形一般较缓,空隙及岩溶发育,大气降水大多渗入地下,是岩溶水的主要补给地带。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主要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缓,植被发育,能直接吸收大气降水渗入而获得补给,主要形成空隙水。

6.2.2 地下水径流与排泄及水化学地质特征

高新区地下水总体上是由西北向东南径流,地形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地下水总的运动形式以顺层为主,垂直运动只发生在地下水补给区附近。

地下水的排泄在山前平原由于埋深较浅,以蒸发作用为主;而在东南方向则由于朱村断层右盘为隔水盘,使地下水的流向受阻,在其附近则以泉和鱼塘的方式为排泄方式;另外也有部分地下水渗入大沙河,也可作为一种排泄方式。

高新区岩溶水属于大气降水、地表水溶滤—入渗型,其化学成分是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新区西南部和北部的孔隙水水质较好;高新区西部的孔隙水水质略差,固形物硬度和各种离子含量都较东部高;高新区中东部因孔隙水埋藏浅,径流条件

不好,并常年接受各种地面污水入渗补给,水质差,已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水化学类型复杂多样。

6.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当地下水中含有某些成分时,水对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金属等有侵蚀性和腐蚀性。当建筑物经常处于地下水的作用下,应评价地下水的侵蚀性。酸性侵蚀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PH值越低,侵蚀性越强。碳酸性侵蚀是由于碳酸钙在侵蚀性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当水的PH值小于6.8时,有侵蚀性。

由于焦作的石灰岩发育,地下水侵蚀形成岩溶,如:凤凰岭断层带、朱村断层带、九里山断层带和方庄断层带是岩溶水地下径流带和富集带,岩石破碎,岩溶发育,裂隙密集,岩溶水沿这些主干断层富集、运动。

八结论和建议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次大型专业课实习,这次实习为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开始真正的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快乐,为我的大学留下了多彩的一笔。

在学校学院大力支持下,指导老师精心安排,使这次实习得以顺利进行。野外踏勘阶段,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焦作及周边地区的地层、构造、气象等基本情况,在宏观上为我们呈现了实习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后期的水文地质填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学习、实践中我们忙里偷闲,还欣赏了碧水青山的壮美,领略了名泉古寺的神奇,为这次专业实习增添灵动多彩的花絮,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激发了我们投身地质行业的热情。

分组填图阶段是最能锻炼我们实践能力和凸显团队精神的时候。实习期恰逢玉米收获季节,天气很热,每天我们都要冒着大太阳在田间小路上跋涉,在田间地头找机井池塘,虽然很脏很累但是看着一组组的精确数据还是很值得的。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实习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的地质事业之路才刚刚开始,岁月漫漫,前方有很多未知的风雨挫折,但也有绚烂的彩虹,让我们怀着对地质的热爱一路向前……

当然,本次实习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1)实习期间属雨水偏少的季节,然而今年的天气异常,对实习有较大的影响,降雨对野外工作呆了一定的难度,,此外对数据的精度也有一定的影响;(2)实习区位于城乡结合部,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提速,北部实习区不少地方已被硬化,给实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3)南水北调工程抽水,加上近些年大量建筑新建,使有些水井测量水位偏低,虽然面临这些困难,可同学们还是坚决克服,圆满完成这次实习,这必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河南理工大学精密机械课程设计-百分表的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百分表的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 专业班级:测控08-4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长有 河南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 2011-07-01

目录 一、绪论 (3) 1、课程设计的目的 (3) 2、百分表的简介 (4) 3、百分表的读数方法 (4) 4、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 1)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5) 2) 百分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9) 5、百分表的设计意义 (10) 二、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1、百分表的结构原理 (11) 2、百分表的工作原理 (12) 3、百分表的设计条件 (12) 4、百分表的设计要求 (13) 1) 设计要求 (13) 2) 提交的材料 (13) 三、百分表的总体设计和及主要部件的设计 (14) 1、百分表的总体功能设计 (14) 1) 模数及齿数的设计 (14) 2) 传动与显示原理 (15) 2、百分表主要部件的设计 (16) 1) 传动导杆和齿轮2的设计 (16) 2) 游丝的设计 (17) 3) 弹簧的设计 (19) 四、结果的分析和注意事项 (21) 1) 影响百分表测量准确度的因素 (21) 2) 表零位不得用千分尺代替标准样圈调整内径百分 (21) 3) 内径百分表的表头不能随意更换 (22) 五、设计总结 (23) 六、参考文献 (24)

百分表设计 一、绪论 1、课程设计的目的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为实践环节对于整个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完成一项指定任务,更重要的是实际走过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定位为设计者。设计者要进行方案筛选论证,要考虑装配关系,考虑结构工艺性,考虑选材。整个设计采用AutoCAD和Solid works完成,从3D 建模到2D 图纸。我们要求每人拿出至少一张可用于加工的图纸,这样的图纸,仅仅图形表达正确是远远不够的。图纸的尺寸标注要合理,要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正确选择材料,要有技术要求。总之,通过课程设计要使学生知道,设计过程包括那些步骤,能够投放生产的加工图纸是什么样子。其目的是: (1)具体应用、巩固加深和扩大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生产知识,了解精密机械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为以后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 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掌握仪表的设计思路。机械产品设计,一般其主要过程为:(接受)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制装配图-绘制零件图。 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内容: 1)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可靠性及精度要求) 2)注意工艺性(结构合理、简单,经济性,外观要求) 3)熟悉有关规范、标准、手册 设计中涉及到的零件材料、结构等,均需按照有关标准选择;零件的尺寸、公差等亦应符合相关标准;制图也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求同学学习、掌握查阅标准及使用手册的能力。

河南理工大学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报告、课程设计 流水灯

实验一流水灯实验一、实验目的 ⑴简单I/O引脚的输出 ⑵掌握软件延时编程方法 ⑶简单按键输入捕获判断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⑴开机是点亮12发光二极管,闪烁三下 ⑵按照顺时针循环依次点亮发光二极管 ⑶通过任意按键将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改为顺逆时针方式 三、系统硬件设计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void Delay(void) {

unsigned char i,j,k; for(i=10;i>0;i--) for(j=132;j>0;j--) for(k=150;k>0;k--); } Scan_Key() { unsigned char FLAG=0; unsigned char n; n=(L1==0)||(L2==0)||(L3==0); if(n) { FLAG=1;} return FLAG; } main() { unsigned char y,n,s=0,b=1,m=0; unsigned char c=1; unsigned char a[]={0xff,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 char h[]={0xff,0x38,0x34,0x2f,0x1f}; n=Scan_Key(); for(y=0;y<3;y++) //闪烁三次 { P2=0; P3=0; Delay(); Delay(); Delay(); P2=0xff; P3=0xff; Delay(); Delay(); Delay(); } while(1) { while(1) {

河南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考试必备

1,OS: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的首次扩展。 操作系统目标: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操作系统作用: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操作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操作系统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OS功能: 1 处理机管理:作业和进程调度; 2 存储器管理: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 3 设备管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设备无关性; 4 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存取控制; 5 OS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程序接口,用户接口,联机接口,脱机接口,图形接口; 多道批处理系统: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分时系统概念:将一台计算机很好的提供给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实时系统概念:是计算机系统可以立即对用户程序要求或者外部信号作出反应的系统,它可以分为硬实时系统和软实时系统。 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比较(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多路性、独立性): 1 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 2 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3 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进程的概念:是可并发执行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段,在给定数据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河南理工大学道桥概预算课程设计

道路设计几点注意事项:1.路线平面图中应该体现道路的宽度,不能只是一条线;2.路线平面图上还要体现出该段路基是路堤还是路堑,还要显示路基排水的方向;3.每张路线平面图上要有指北针;4.三公路的路不可能没有一条小桥或涵洞,小桥涵要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体现;5.横断面图中的视距台、护坡道、碎落台等不是所有的路段都有的,注意不需要的要进行修改。 许2015/5/21 14:07:37 :路线设计大家经常忽视的小问题,在此提醒大家注意:(1)平面设计中,交点处半径一般取整;(2)变坡点一般要调整到10m整桩位上,采用的竖曲线半径要取整。 第九章碎石挤密桩处理软土地基 9.1 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二级公路,桩号K2+300K2+813段位于乾祐河岸边,地质分~层为(由上而下): (1)耕植土及亚粘土厚1.1-2.1m, ?]=100-200kPa 容许承载力[0?=40 kPa 极限摩阻力0(2)淤泥:灰黑色,流塑一般厚度2.0-7.0m。 ?]=40-50 kPa [-95.1%,容许承载力含水量ω=50.7%0?=10-20 kPa 孔隙比 e=1.6-2.28极限摩阻力,0压缩系数为1.15-2.19MPa-快剪凝聚力为3.2-12 kPa 1 内摩擦角0.10-3.50 (3)砂层:夹有淤泥质土及粘性土。厚1.4-4.6m ??=35-70 kPa ]=100-290 kPa [00(4)淤泥质土:厚2.0-4.6m ??=20-40 kPa ]=60-90 kPa [ 00(5)风化残积亚粘土:厚1.7-6.5m ??=50-80 kPa ]=200-400 kPa [ 00在其天然的环境作用下地基的沉降和路基稳定性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因此需要进行人工加固。 9.2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就地基处理而言,按其原理和做法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排水固结法。利用各种方法使粘土地基的排水固结,从而提高土的强(1 度和减小土的压缩性。)振密、挤密法。采用各种措施,如振动、挤密等,使地基土增密,以2(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置换及拌入法。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土地基中的部分软土,或在3(形成加或向地基中注入化学药液产生胶结作用,松软地基中掺入胶结硬化材料,固体,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量得目的。)加筋法。通过在地基中设强度大的土工聚合物,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4(用。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撰写规范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根据学校相关要求2009年6月修订) 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按统一标准装订,装订的顺序如下: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评阅人评语→毕业设计评定书→毕业设计答辩许可证→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前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2.毕业设计报告(论文)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二)论文摘要 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中外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 2.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3.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4.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三)目录 (四)前言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

河南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篇一:《数据结构》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第四章习题 一、判断题(在正确说法的题后括号中打“√”,错误说法的题后括号中打“×”) 1、KMP算法的特点是在模式匹配时指示主串的指针不会变小。 2、串是一种数据对象和操作都特殊的线性表。 3、只包含空白字符的串称为空串(空白串)。 4、稀疏矩阵压缩存储后,必会(不会)失去随机存取功能。 5、使用三元组表示稀疏矩阵的非零元素能节省存储空间。 6、插入与删除操作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两种操作,因此这两种操作在数

组中 也经常使用。(×) 7、若采用三元组表存储稀疏矩阵,只要把每个元素的行下标和列下标互换(错 的),就完成了对该矩阵的转置运算。(×)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串的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B ) A.串是字符的有限序列B.空串是由空格构成的串(空串是长度为零的串) C.模式匹配是串的一种重要运算D.串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 2.有串S1=’ABCDEFG’,S2 = ’PQRST’,假设函数con返回x和y串的连接串,subs 返回串s的从序号i的字符开始的j 个字符组成的子串,len返回中s的长度,则

con),subs,2))的结果串是( D )。 A.BCDEF B.BCDEFG C.BCPQRST D.CDEFGFG 3、串的长度是指( B ) A.串中所含不同字母的个数B.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 C.串中所含不同字符的个数D.串中所含非空格字符的个数 三、填空题 1、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特殊性表现在_数据元素为字符,操作集也不同__;串的两种最基本的存储方式是_顺序存储_、__ 链式存储_;两个串相等的 充分必要条件是__两串的长度相等且两串中对应位置的字符也相等__。 2、设正文串长度为n,模式串长度为m,则串匹配的KM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_O__。 3、模式串P=‘abaabcac’的next 函数值序列为___。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范文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 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 实训报告说明书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关系数据库基础实训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郭艳明 学号 4110 0131 专业班级计应10-2 年 6 月 17 日

目录 一,系统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数据库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数据库设计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实体、联系、属性及E_R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体、联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图书管理系统E-R图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关系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表设计及表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3)用T-SQL语句创立数据库、创立表以及添加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1,创立数据库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创立表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3,添加数据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现各种查询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6)触发器设计部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用T-SQL语言实现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试卷

河南理工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 《计算机网络》试卷(A卷) 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80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IPv6的地址长度为[ ] A. 48位 B. 64位 C. 96位 D. 128位 2、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 A. 2n-1 B. 2n-1 C. 2n D. 2n 3、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7,在发送过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 ] A. 2个帧 B. 4个帧 C. 6个帧 D. 8个帧 4、DNS完成的映射变换是[ ] A. 域名地址与IP地址 B. 物理地址到IP地址 C. IP地址到物理地址 D. 主机名字到IP地址 5、对于带宽为6MHz的带通信道,若用16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 A. 12×106 B. 24×106 C. 48×106 D. 96×106 6、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 ] A. AM B、FM C、PM C、正交调制 7、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 ] A. 传统电信网 B. 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 C. 有线电视网 D. 卫星通信网 8、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基础是[ ] A. 双绞线技术 B. 光纤技术 C. 冲突检测技术 D. 局域网交换技术 9、ARP请求服务采用的发送方式是[ ] A. 单播 B. 多播 C. 广播 D. 任播 10、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C类地址[ ] A. 127.19.0.23 B. 193.0.25.37 C. 225.21.0.11 D. 170.23.0.1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运输层对等实体之间的通讯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 ]12、A TM的信元长度最小为35字节。 [ ] 13、完成两个对等实体路由选择的是网络层。

河南理工大学小桥涵课程设计

1 1.设计方案拟定 1.1设计基本资料 设计地区:河南信阳 道路等级:普通三级公路 设计洪水频率:根据道路等级确定为4% 设计任务:根据地形图选择合适的涵洞 1.2确定汇水区计算参数 图2-1 已知地形图汇水区资料(比例:1:2000) 1)汇水区面积A :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1:2000的地形图,经cad 软件计算得汇水区面积为20.44A km =。 主河沟长度: 1.12L km = 2)主河沟平均纵坡: 它是表征河沟地形的主要指标,是确定地貌系数?的依据之一,采用公式法计算 ()()()()101 121223233434 2 2 ()=9.5378+9.5+24.5303+24.5+49.5277+(49.5+64.5)162=4.2% 1120Z h l h h l h h l h h l I L ----++++++????= 式中:12,,n h h h L ——主河沟与各等高线相交处的的高程与桥涵位处沟底高程之差(m ); n n l l l ~12~11~0,,-Λ——沿主河沟量的各等高线之间水平距离(m); L——主河沟总长度(m )

2 2.2选择涵洞类型 涵洞类型有石拱涵、石盖板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钢筋混凝土箱涵、倒虹吸管涵波纹管涵、砖拱涵。这些涵洞类型中,石拱涵、石盖板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都只适用于设计流量在10m3/s 以下的河流,结合各类型涵洞特点和设计需求以及达到总造价最低的原则,本次设计需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2.3选择进水口形式 洞口类型有很多,平头式、领圈式等,各种洞口用在不同的位置,其中八字式洞口构造简单,建筑结构美观,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常用于河沟平坦顺直、无明显沟槽,且沟底与涵底高差变化不大的情况,最为常见。结合洞口类型特点和计算资料,本次设计涵洞进出口形式选用八字式洞口。 2.桥涵水文、水力计算 2.1水文计算 桥涵水文计算的方法主要有暴雨推理法、径流形成法、直接类比法、形态调查法,由于本次设计是模拟题,故无法采用形态调查和直接类比法,故应选择暴雨推理法和径流形成法。 2.1.1暴雨推理法 查暴雨等值线图可得,p =90mm/h S 1)用推理公式计算: 根据暴雨递减指数n 值分区图,河南信阳地区属于Ⅲ类分区 汇流时间的计算: 查课本附表1-4得 30.63K =10.15α= 北方公式: 1 0.15 30.630.484K h ατ??==?= 查课本附表1-1,当=τ0.484h ,应取n=0.50 损失参数计算: 查附表1-3 111.0;0.71;K β== 北方公式:11 1.0900.7163.9 p K S μβ==??=

计量地理学实验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计量地理学》实验报告 姓名:袁程 学号: 专业班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4-02 指导教师:郜智方 2017年3月31日 ┄┄┄┄┄┄┄┄┄┄┄┄┄┄┄┄┄┄┄┄┄┄┄┄ 实验成绩: □优秀: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图标美观,结果正确,体会深刻;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良好: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内容完整,图标规范,结果正确,体会较深刻;严格遵守实习纪律,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中等:格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内容较完整,结果正确,有一定体会;能遵守实习纪律,能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及格:格式问题较多,内容基本完整,结果基本正确,有一定体会;能遵守实习纪律,能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不及格:格式问题突出有抄袭现象/不遵守实习纪律/未时上交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一: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作简单的统计处理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4-02班姓名:袁程 一、实验目的:利用Excel和Matlab对数据做简单的统计处理。 二、实验内容 (1)练习在Excel (2)练习在Excel中,对“铅.xls”文件中数据进行分组,求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的操作,并绘制频数分布柱状图和累计频率曲线图; (3)在Matlab中进行简单统计处。

点击界面中选择相应函数即可实现运算,或者在运算格键入“=”后直接输入函数实现。 (4)如果对函数用法不清楚,点击上图中“有关该函数的帮助”查看帮助。在“搜索函数”栏还可以输入汉字查询相关函数。 (5)相关函数:平均值AVERAGE、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极差MAX(:)-MIN(:)、离差平方和DEVSQ、方差VARP、标准差STDEVP、标准差无偏估计(S)STDEV、偏度系数SKEW、峰度系数KURT。 (6)分组可借助COUNTIF函数实现绘制直方图和曲线图,在excel中,点击“插入”——“图表”,然后根据提示完成。 三、实验结果: 1.表一的处理: 点击——选择——在如下界面中选择相应函数即可实现运算,或者在运算格键入“=”后直接输入函数实现。在Excel2010中直接点击 如果对函数用法不清楚,点击上图中“有关该函数的帮助”查看帮助。在“搜索函数”栏还可以输入汉字查询相关函数。 离差(deviation),指每一个地理数据与平均值的差。计算公式为: 计算结果如下: 再依次进行以下统计处理: 平均值AVERAGE、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极差MAX(:)-MIN(:)、离差平方和DEVSQ、方差VARP、标准差STDEVP、标准差无偏估计(S)STDEV、偏度系数SKEW、峰度系数KURT。 2.表“铅”的处理 1.实验步骤 对分组中的所有数据选中,定义一个名字。累计频数的计算:利用公式“=COUNTIF(XS,”<=某值)”实现。依次计算出频数、频率、累计频率,并利用公式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值(AVERAGE)反映了地理数据一般水平。计算方法: 中位数(MEDIAN)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11-02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管壳式换热器简介 (3) 第三章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 (5) 第四章工艺计算 (6) 4.1 物性参数的确定 (6) 4.2核算换热器传热面积 (7) 4.2.1传热量及平均温差 (7) 4.2.2估算传热面积 (9) 第五章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计算 (11) 5.1换热管计算及排布方式 (11) 5.2壳体内径的估算 (13) 5.3进出口连接管直径的计算 (14) 5.4折流板 (14) 第六章换热系数的计算 (20) 6.1管程换热系数 (20) 6.2 壳程换热系数 (20) 第七章需用传热面积 (23) 第八章流动阻力计算 (25) 8.1 管程阻力计算 (25) 8.2 壳程阻力计算 (26) 总结 (28)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煤油冷却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设计用冷却水将煤油由140℃冷却冷却到40℃的管壳式换热器,其处理能力为10t/h,且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0kPa。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备形式:管壳式换热器 2、操作条件 (1)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水介质:入口温度26℃,出口温度40℃

第二章管壳式换热器简介 管壳式换热器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纵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不断上升,管壳式换热器依然在换热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目前各国为提高这类换热器性能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强化传热,提高对苛刻的工艺条件和各类腐蚀介质适应性材料的开发以及向着高温、高压、大型化方向发展所作的结构改进。 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有提高传热系数、扩大传热面积和增大传热温差等方式,其中提高传热系数是强化传热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强化管程传热和壳程传热两个方面得以实现。目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主要有:采用改变传热元件本身的表面形状及表面处理方法,以获得粗糙的表面和扩展表面;用添加内物的方法以增加流体本身的绕流;将传热管表面制成多孔状,使气泡核心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从而提高总传热系数并增加其抗污垢能力;改变管束支撑形式以获得良好的流动分布,充分利用传热面积。 管壳式热交换器(又称列管式热交换器)是在一个圆筒形壳体内设置许多平行管子(称这些平行的管子为管束),让两种流体分别从管内空间(或称管程)和管外空间(或称壳程)流过进行热量交换。 在传热面比较大的管壳式热交换器中,管子根数很多,从而壳体直径比较大,以致它的壳程流通截面大。这是如果流体的容积流量比较小,使得流速很低,因而换热系数不高。为了提高流体的流速,可在管外空间装设与管束平行的纵向隔板或与管束垂直的折流板,使管外流体在壳体内曲折流动多次。因装置纵向隔板而使流体来回流动的次数,称为程数,所以装了纵向隔板,就使热交换器的管外空间成为多程。而当装设折流板时,则不论流体往复交错流动多少次,其管外空间仍以单程对待。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还能适应高温高压的要求。虽然它面临着各种新型热交换器的挑战,但由于它的高度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至今仍然居于优势地位。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流体温度相差较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专业毕业设计刘排过1(同名45143)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建筑专业毕业设计刘排过1(同名45143)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旅馆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着重解决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建筑物与各种细部构造,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 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变形验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本工程为旅馆设计,因地处城市中心交通要道,在总体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场地要求、绿化设施、其它功能要求,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时采用┛型。 总之,适用、安全、经济、使用方便是本设计的原则,两部分空间合理,连接紧凑,主次分明,使建筑空间的舒适度加以提高。 关键词:抗震采光结构桩基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scheme of a hotel building it includes two parts-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ing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I compressively consider the base averment using faction, structure type,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architecture economy and architecture economy and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单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单姓名陈学号 31120700 性别男学制 4年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 专业方 向 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班级道桥12- 入学日期 20120906 毕业日 期 课程名学 分 成绩 课 程 属 考试时 间 课程名学 分 成 绩 课 程 属 考试 时间 军事技能训练(军训) 2. 0良好必修2012-09 专业学科概述Ⅰ0.5良好必修2012-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蕋础 3. 079必修2012-12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1 3.073必修2012-12 高等数学a-1 6. 577必修2012-12 体育与健康1 1.586必修2012-12 军事理论 2. 084必修2012-12 大学计算机基础b 3.568必修2012-12 大学化学 2. 077必修2012-12 大学英语b-1 3.575必修2012-12 合同法 1. 090任选2013-05 创新与灵感 1.094任选2013-05 形势与政策1 1. 085必修2013-06 土木工程制图与CAD 3.089必修2013-06 VB程序设计 4. 081必修2013-06 大学物理b-1 3.590必修2013-06 物理实验b-1 1. 0良好必修2013-06 一年级乒乓球2 1.598必修2013-06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 093选修2013-06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0优秀选修2013-06 线性代数b 2. 562必修2013-06大学英语b-2 4.071必修2013-06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1. 098必修2013-06高等数学a-27.082必修2013-09 土木工程测量 2. 081必修2013-12大学英语b-3 4.073必修2013-12 物理实验b-2 1. 0优秀必修2013-12大学物理b-2 3.574必修2013-12 . 二年级健美操1 1. 592必修2013-12工程测量实习 1.0优秀必修2013-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81必修2013-1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579必修2013-12 灾难电影解析 1. 0良好任选2013-12身边的力学 1.090任选2013-12 数学建模 2. 0良好必修2013-12理论力学a 3.574必修2013-12 土木工程概论 1. 093必修2013-12广告欣赏 1.090任选2014-05 气候变化与人类 1. 079任选2014-0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良好选修2014-06 大学语文b 2. 076必修2014-06艺术导论 2.086选修2014-06 二年级健美操2 1. 580必修2014-06工程经济学 2.074必修2014-06 计算方法与Mat lab 3. 073必修2014-06大学英语b-4 4.077必修2014-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081必修2014-06材料力学a 4.569必修2014-06 建筑材料 2. 575必修2014-06工程基础实训与实践a 2.085必修2014-0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 0良好必修2014-09工程地质 2.086必修2014-11 爆破工程 2. 586必修2014-11土力学 2.589必修2014-1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1. 0优秀必修2014-1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 4.078必修2014-11 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 2. 0优秀必修2014-11道路勘测设计 2.582必修2014-11 工程地质实习 1. 0优秀必修2014-11结构力学(双语) 4.578必修2014-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4. 081必修2015-06桥梁工程 4.086必修2015-06 桥涵水文 1. 086必修2015-06大学英语提高 2.095选修2015-06 地基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 0优秀必修2015-06钢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2.078必修2015-06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2. 0良好必修2015-06岩石力学与工程 2.079必修2015-06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 085必修2015-06钢结构课程设计 1.0良好必修2015-06 建设监理概论 2. 082选修2015-06创业基础与就业指导 2.078必修2015-06 基础工程 2. 080必修2015-06高等结构力学 2.082选修2015-09 --------------------- 方案要求学分:27.5平均学分绩点:3.44己获总学分数:170.5 学院院长签章教务处公章 获得学士学位: 备注: 注:重-重修课程辅-辅修课程缓-缓考缺-缺考弊-作弊或作弊后重修制表人:制表日期: 2015-10-9 第1页共1页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讲解(20210317030411)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讲稿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后的一个必要的带有学术性的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综合与补充。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场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前,每位同学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应独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依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 (一)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该桥梁工程位于焦作市南约9km处的大沙河上,大桥全长500米,主跨120米(实际300 米)、深10余米,工程现已经完工。桥梁跨越结构为4孔(实际为10孔)简支梁,支座间距米。本工程具体位置如下页图1-1所示。 2. 已有测绘成果 在工程范围内(沙河桥北、世纪路与迎宾路交叉口、河南理工大学)有三个GPS空制点,标志保存完好,可以作为控制基准。三个GPS空制点及有关导线点的坐标如下:

为把课程设计有效结合起来,现给出十条桥轴线,测绘1、3班各组按顺序选取奇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测绘2、4班选取偶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桥轴线起止点坐标从AutoCAD 图上量取。 3.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特点 (2)控制网的网形结构 (3)精度估算与技术指标(从桥墩放样的容许误差来估算施工控制网精度) (4)平面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5)高程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4. 桥墩、桥台放样方案 包括精度确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方案实施等。 5. 提交资料 (1)施工控制网平面图、高程线路图 (2)桥墩、桥台设计平面图 图1-1 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原址示意图

河南理工大学无机非专业实验报告

无机非专业实验课 实验报告 专业:无机非金属 班级:无机非 姓名: 学号: 联系电话: 实验一:注浆成型及性能测试 时间:2013年5月20日 实验题目:注浆成型及性能测试(包含相对黏度、泥浆密度等内容)实验目的:泥浆是陶瓷材料在水中的一种悬浮体,为了生产工艺的正常进行,要求泥浆应具备许多物理性质,例如相对黏度,密度.在陶瓷材料的生产中,泥浆黏度与可塑性是泥浆物理化学性能中两个很重要的指标,特别是注浆成型时,将直接影响浇注制品的质量. 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1)掌握泥浆的相对黏度的测试方法以及测量泥浆的密度: (2)熟悉和了解泥浆性能对陶瓷生产工艺的影响; (3)了解泥浆相对黏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工艺上以一定体积的泥浆静置一定时间后从导流孔流出来的时间来表征泥浆的流动度。泥浆的黏度愈大,流动度愈小,则流动性愈差反之则表示流动性好。 泥浆在流动时,其内部存在着摩擦力,内摩擦力的大小一般用黏度的大

小来反映,黏度的倒数就是流动度,用水和泥浆都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流入100毫升的锥形瓶中,记录泥浆的流动时间,就可以知道泥浆相对于水的流动性和黏度,然后记录时间即可. 通常是用同体积的水流出的时间除以该泥浆的流出时间的商值来表示。 泥浆的密度用婆美密度计测量即可. 实验仪器:恩式粘度计、电动搅拌器、婆美比重计、烧杯、 量筒、玻璃棒、秒表、锥形瓶、温度计 实验内容: 1、相对黏度的测定 (1)由温度计测得室温时22摄氏度,调整液面水平,将木塞插入流出管内,并把外锅中装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水,内锅中也装到和外锅 中相同高度的水. (2)把锥形瓶放在仪器下面,然后拔掉塞子,秒表开始计时,测得锥形瓶中水量达到100毫升时所用的时间. (3)同样的方法,泥浆的测定也是如此,每一个实验测试三次求得平均值即可. 2、泥浆密度的测定 用婆美比重计放在泥浆中只要是其悬浮起来读玻璃上的数就可以了。数据处理: 1、用水流入锥形瓶中的时间分别是25秒、25秒、24秒,用泥 浆流入锥形瓶中的时间是100秒、100秒、100秒 相对黏度=泥浆的流入时间/水的流入时间=100/25=4

河南理工大学08-09-2VFP试卷A

河南理工大学 2008-2009 学年第 2 学期 数据库程序设计试卷(A卷) 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70 % 注意: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题1分,共40分) 1.在一个二维表中,行和列分别被称为()。 A) 属性和元组 B) 元组和属性 C) 关系和元组 D) 属性和关系 2.一个仓库里可以存放多个部件,一种部件可以存放于多个仓库,仓库与部件之间是()的联系。 A) 一对一 B) 多对一 C) 一对多 D) 多对多 3.下列关系运算中,不是专门的关系运算的是()。 A)选择 B)差 C)投影 D)连接 4.Visual FoxPro 6.0中表中的空值是用()来表示的。 A)NULL B)0 C).F. D)NO 5.下列数据类型中,不是内存变量数据类型的是()。 A)字符型 B)货币型 C)逻辑型 D)浮点型 6.下列四个选项中,能表示变量的是()。 A)38 B).F. C)'AER' D)SGF 7.表达式2**3+3^2/3*4的值是()。 A)17 B)18 C)19 D)20 8.表达式中“□”表示的是空格,求表达式"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值是()。 A)"技术" B)"计算机技术□□计算机" C)"计算机技术计算机□□" D)"□□计算机技术计算机" 9.在Visual FoxPro 6.0中,图标的中文名称是()。 A)标签 B)编辑框 C)列表框 D)复选框 10.表达式mod(15,-4)的值是()。 A)1 B)-1 C)3 D)-3 11.表达式ROUND(2.15636,2)的值是()。 A)2.2 B)2 C)2.15 D)2.16 12.要修改AS1表单,在命令窗口中使用的命令是()。 A)MODIFY FORM AS1 B)MODIFY FROM AS1 C)MODIFY STRUCTURE AS1 D)MODIFY COMMAND AS1 13.在表单中,指定命令按钮是可见还是隐藏的属性是()。 A)Visible B)Enabled C)Caption D)Autosize 14.如果要在命令语句的尾部加注释信息,应该使用行尾注释语句,其语法格式为()。 A)NOTE [注释内容] B)*[注释内容] C)&&[注释内容] D);[注释内容] 15.要终止当前表单的运行可用的方法是()。 A)RELEASE THISFORM B)THISFORM.RELEASE C)REPLACE THISFORM D)THISFORM.REPLACE 16.在Visual FoxPro 6.0中,使用多个工作区时,语句SELECT 0是指()。 A)选择编号为0的工作区 B)选择无编号工作区 《数据库程序设计》试卷第1页(共6页)

河 南 理 工 大 学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学院、系: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绘工程2013-04 学生姓名:张清兰 指导教师:何荣 成绩: 2016年6 月19日

目录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3) 二、测区概况 (3) 三、测量依据、原则 (5)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和起始数据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平面控制网的布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高程控制网的布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加密控制网的布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上交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经费预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技术方案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 为适应矿山设计、井建施工和矿山生产的需要,必须建立满足大比例尺(1:500)地形测图和矿山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根据统一规划主网、分区分期进行加密控制布网原则,此次控制测量的任务在于: (1)建立新封矿区D级GPS控制网,作为矿区首级平面控制; (2)建立新封矿区三等水准网,作为矿区首级高程控制; (3)设计北旨村井田(面积为25km2)的加密控制方案; (4)提出北旨村井田1:1000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测设方案(不作详细设计)。 二、测区概况 1. 作业区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测区南北临山,山势较为陡峭。测区中部因长期受风蚀作用而形成风化层和黄土覆盖层,出现坡度不大的低山丘陵地带。矿区南部有伏牛山横贯,山势不太陡峭。 矿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3°01′,,北纬34°20'。处于高斯投影6°带第19带。矿区西南边界的直角坐标X=3800公里和Y=19675公里:东北边界的直角坐标为X=3820公里和Y=19695公里。矿区面积为400平方公里。 测区最低高程为230米,北部山区高程达1500米,大部分地区平均高程为400米,颖河东西横贯矿区,但每年有半年以上时间枯涸。矿区范围内70%为耕地,大部分为旱田。 本区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为一座1990年建制的县级市,座落在本测区内,其余地区村庄遍布,多数民族为汉族,少数为回族,近年来,群众觉悟得到提高,社会风尚不断改观。 (2)交通情况 为适应城乡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正在兴修xx铁路支线,目前虽未通车但公路纵横,长途汽车直达郑州、洛阳、千顶山等地。村与村之间尚有可通行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