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设计性实验

电学设计性实验
电学设计性实验

1

电学设计性实验

一、电学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

1、加强对实验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列表法、图象法、等效法、模拟法,转换法,放大法,替代法、半偏法、伏安法、伏伏法、安安法等)的归纳,这样在新的实验情景下,才能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克服思维定势影响,加强对已掌握的实验原理的理解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训练,才能在新情境下进行迁移应用;

3、树立创新意识,对教材中的实验要想方设法从其他途径去完成。

特别提醒:处理设计性实验问题,离不开理论分析与计算,高考中出现的电学设计性实验题,都可以从理论上去分析与探究。只要我们思路开阔,思维灵活,设计性实验并不可怕。 三、电学设计性实验题精选

1. 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长约为60cm ,电阻大约为6

Ω,横截面如图所示。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的外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管线的外径为_________mm ; ②现有如下器材

A .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约0.1Ω)

B .电流表(量程3A ,内阻约0.03Ω)

C .电压表(量程3V ,内阻约3k Ω)

D .滑动变阻器(1750Ω,0.3 A)

E .滑动变阻器(15Ω,3A)

F .蓄电池(6V ,内阻很小)

G .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要进一步精确测量金属管线样品的阻值,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只填代号字母)。 ③请将如图所示的实际测量电路补充完整。 ④已知金属管线样品材料的电阻率为 ,通过多次测量得出金属管线的电阻为R ,金属管线的外径为d ,要想求得金属管线内形状不规则的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 ,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计算中空部分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 = 。

2. 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电路。要求操作简便,又尽可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金属丝L(已知其长度为L0,直径为D,电阻小于50 Ω);

电流表A1(量程为10 mA,内阻r1=40 Ω);

电流表A2(量程为500 μA,内阻r2=750 Ω);

电压表V(量程为10 V,内阻为10 kΩ);

保护电阻R1(阻值为100 Ω);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20 Ω);

电池E(电动势为1.5 V,内阻很小);

开关S及导线若干。

(1)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出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则表达式ρ=_______ _。

3. 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1”、“×10”或“×

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c),结果为_____Ω。

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d)完成实物图(e)中的连线。

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_____

端滑动。

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

_____间多测几组数据(请填写“ab”、“bc”、“cd”、“de”或“ef”)

图(d)

图(e)

2

3

4. 在测量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同学们连接的电路中有四个错误电路,如图所示。 电

源内阻不计

,导线连接良好。若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 ,在向右端滑动触

头过程中,会分别出现如下四种现象:a .电珠L 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b .电珠L 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大;c .电珠L 开始不亮;后来忽然发光;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 线圈烧断;d .电珠L 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与上述abcd 四种现象对应的电 路序号为( )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②①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④③ 5.某同学在探究规格为“6V ,3W ”的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①在小电珠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电珠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直流电压10V B .直流电流5mA C .欧姆× 100 D .欧姆× 1

②该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图中R 为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Ω,额定电流1.0A ),L 为待测小电珠,○V 为电压表(量程6V ,内阻20k Ω),○A 为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1Ω),E 为电源(电动势8V ,内阻不计),S 为开关。

Ⅰ.在实验过程中,开关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最__端;(填“左”或“右”)

Ⅱ.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无故障,但闭和开关S 后,无论如何调节滑片P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总是调不到零,其原因是_____点至_____点的导线没有连接好;(图甲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接线点,并用数字标记,空格中请填写图甲中的数字,如“2点至3点”的导线) Ⅲ.该同学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则小电珠的电阻值随工作电压的增大而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⑴将电阻箱接入a 、b 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 ′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 与R 的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 关系图象。

②③④

4

⑵用待测电阻R x 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 。利用⑴。 ⑶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⑴中测绘的U-R 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换接在a 、b 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⑴中测绘的U-R 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7.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 x ,现备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量程100μA ,内阻约2kΩ); B. 电流表(量程500μA ,内阻约300Ω); C. 电压表(量程15V ,内阻约100kΩ); D. 电压表(量程50V ,内阻约500kΩ); E. 直流电源(20V ,允许最大电流1A );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 ); G .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__;电压表应_________。(

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现要测量某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其内阻在5Ω~8Ω之间,可选用的器材如下: A .待测电流表A (量程10 mA );

B .电压表V 1(量程0.3 V ,内阻约500Ω);

C .电压表V 2(量程3 V ,内阻约3 kΩ);

D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电阻l0Ω);

E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电阻500Ω);

F .定值电阻R 3(阻值10Ω);

G .电源E (电动势3 V );

H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要求测量结果尽可能精确且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能从零开始调节。 ①器材应选用 (填器材序号字母); ②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符号; ③电流表A 内阻的表达式为R A = ,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为: 。 9.电流表A 1的量程为0~200μA 、内电阻约为500Ω,现要测其内阻,除若干开关、导线之外还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A 2:与A 1规格相同;滑动变阻器R 1:阻值0~20Ω

电阻箱R 2:阻值0~9999Ω; 保护电阻R 3:3k Ω 电源:电动势E 约1.5V 、内电阻r 约2Ω

(1) 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部分测量电路,在此基础

5

上请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实验可以完成。

(2) 电路完成后,依你所选方案写出测量电流表A 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

10.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 V 的电压表 A .量程为1 V 、内阻大约为1 kΩ的电压表V 1 B .量程为2 V 、内阻大约为2 kΩ的电压表V 2 C .量程为3 V 、内阻为3 kΩ的电压表V 3

选择电压表________串联________kΩ的电阻可以改装成量程为9 V 的电压表。

② 利用一个电阻箱、一只开关、若干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此表用符号V 1、V 2或V 3与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且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

③根据以上实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0 V 时、电阻箱的阻值为15.0 Ω;电压表示数为2.00 V 时,电阻箱的阻值为40.0 Ω,则电源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Ω。

11.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定值电阻R x :阻值约500Ω ;

B.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00 Ω

C.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

D.电阻箱R 3:最大阻值999.9 Ω

E.电阻箱R 4:最大阻值99.99 Ω;

F.电流表A :量程3mA,内阻约50Ω G .电源E :电动势约为3V ,内阻很小但不可忽略 H.单刀双掷开关S 及导线若干

某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利用该电路较精确地既测出了待测电阻

x R 的电阻(约500Ω),又测出了电源E 的电动势。

①在他设计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电阻箱应选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②测量电源电动势的主要步骤是:

将开关掷向b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

调节电阻箱的旋钮,使A 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某一适当位置;

读出电路稳定后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记为R )和A 表的示数(记为I );

保持_________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调节_________,使A 表的指针指到表盘上另一适当位置;

读出电路稳定后_________接入电路的电阻值(记为R ′)和A 表的示数(记为I ′),用所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的电源电动势的表达式是E =_________。

6

12.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V ,内阻约为2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 0

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 、15V 两个量程)两块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500m A ) 滑动变阻器A (0~20Ω,3A ) 滑动变阻器B (0~200Ω,0.2A )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想在完成学生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 0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

U 1、U 2、I 分别表示电表V 1、V 2、A 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 1、U 2、I 的一系列值。其后他在两张坐标纸上各作了一个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了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 0的阻值。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电压表V 1接入电路时应选择的量程是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器材代号“A ”或“B ”); (2)在画出图线时,用来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用来计算定值电阻R 0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U 1、U 2、I ”或由它们组成的算式) (3)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 0的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13.晓玲实验小组认为用一只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和电阻箱,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比常规的伏安法更准确。若电流表内阻阻值为R A ,则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是:

A .将电阻箱阻值R 调到最大,闭合S 后观察电流表示数,然后_____________,使电流表中的示数指到某两个恰当的值,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1、R 2及对应的电流I 1、I 2;

B .根据以上的数据及_________________定律,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 与内阻r 。该方程组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玲她们现在手头只有一个电流表,只知其

内阻很小,却不知具体阻值。为了测出该电流表

的内阻(0.6A 量程),她们找来了如图乙所示两节干电池等实验器材。请你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能测出电流表内阻的电路。注意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起限流作用,开关闭合前其阻值应_________。

14.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

电源电动势E 及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 (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 1,待测电阻R 2,电流表A (量程为0.6A ,内阻不计),电阻箱R (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

图甲

_

图乙

7

(1)测电阻R 1的阻值,请将下面的操作步骤补充完整: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 1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 2。则电阻R 1的表达式为R 1= 。

(2)测得电阻R 1=2.0Ω后,继续测电源电动

势E 和电阻R 2的阻值。做法是:闭合S 1,将S 2切换到b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1/I -R 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 =____V ,电阻R 2=___Ω。

15.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 ①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U-I 图像。

②根据所画U-I 图像,可求得电流I =0.20A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_W 。(保留两位有效数)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 。(R x 阻值未知)

16. 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 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 1内阻r 1的电 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G 1 (0~5mA ,内阻约300Ω),

②电流表G 2 (0~10mA ,内阻约100Ω), ③定值电阻R 1 (300Ω),④定值电阻R 2 (10Ω),

⑤滑动变阻器R 3 (0~1000Ω),⑥滑动变阻器R 4

(0~20Ω), ⑦干电池(1.5V ), ⑧电键S 及导线若干。 ⑴定值电阻应选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⑵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⑶补全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______;

Ω

3.0

b

2 R /A

A B C

D

待测电流表

8

②闭合电键S ,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 1,G 2的读数I 1,I 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I 2为纵坐标,I 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⑷根据I 2-I 1图线的斜率k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17.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

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

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 的电流表,电

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

⑴仪器连线如图l 所示(a 和b 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 为_________(填“红”或“黑”)色;

⑵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 ),(b ),(c )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mA ,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Ω:

表头

的量程为I g =600μA

,内阻为R g ,

18. 图1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是标准电流表,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I =60mA 。完成下列填空。

(1)图1中分流电阻R p 的阻值应为 (用I g 、R g 和I 表示)。

(2)在电表改装完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读出流过电

mA

μA

mA mA 1

图2(a )

图2(b )

图2(c )

图2

m 0 10

20

3

4

50 60

9

流表的电流为_______mA 。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 P 的电流为_______mA (保留1位小数)。

电学实验答案

1.① 1.125±0.001 ② A ;E ③ 如图 ④管线长度L ;

R

L d ρ-

4

π2

2. 解析:(1)如图所示

(2)

2

022112

4)

(I L r I r I D -π

(式中I 1为电流表A 1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2的示数).

3.【答案】①×1、7.5 ②如图所示③a ,b ④ab 【解析】①小电珠(2.5V ,0.6W )对应电

阻为2

2

2.5

10.40.6

U

R P

=

=

Ω=Ω,电阻十

几欧,所以选“×1”档。②电流表的电阻也就几欧,与电压表几千欧相比,小电珠算小电阻,所以电压表必须外接,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开始逐渐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与电压采用分压接法。③从a 端开始,电压为零,向b 端移动,对小电珠所加电压逐渐变大。④ab 之间电流增加了0.122A ,其它段电流增加了0.03A 左右,所以需要在ab 之间将电流分为

0.030A 、0.060A 、0.090A ,分别测出相应的电压值。

4. A 【解析】在①中伏特表和安培表的连接是错误的,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 后电珠L 不亮,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电珠L 逐渐变亮,由于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是b ;在②中安培表连接错误,应该连接在干路上,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通过电珠的电流太小,电珠L 不亮,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电珠后来忽然发光,由于大部分电流流过电流表造成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线圈烧断,是c ;在③中伏特表和安培表应该互换位置,由于伏特表串联造成电珠L 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是a ;在④中安培表使电珠短路,电珠L 始终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是d 。即①②③④分别对应bcad 。正确的是A 。

5.①D ②Ⅰ.左;Ⅱ. 1 点至 5 点(或 5 点至 1 点);Ⅲ.增大

10

【解析】

①根据电珠的规格标称值可算出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2 Ω,测电阻选欧姆挡并选×1挡。 ②开关闭合前,应保证灯泡电压不能太大,要有实验安全意识,调滑片在最左端使灯泡电压从零开始实验。电表示数总调不到零,是由于电源总是对电表供电,滑动变阻器串联在了电路中,1点和5点间没有接好,连成了限流式接法,这也是限流式与分压式接法的最显著区别。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随着电压的增大,曲线斜率减小,电阻增大。

6. 【答案】(1)见右下图;(2)20(19~21都算对);(3)偏小;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0V 。

【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出U -R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2)根据U -R 关系图象,电压表示数为2.00V 时,R x 的阻值为20Ω,读取19~21Ω可以。 (3)因为电压表示数''

1ER E U IR r R R r R R

==

=++++

,当电

池的内阻r 增大时,同一个R ,则电压表读数将变小,按原来的U -R 图象,则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偏小。要使电压表读数为1.50V ,因为电池内阻r 增大,应该把滑动变阻器阻值R ’调小,以至于使R ′+r 不变。

7.【答案】 B C 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 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8. 【答案】①ABDEFGH ;②电路如图;③R A = U

I -R 3,电压表读数U 、电流表读数I )

【解析】①由于待测电流表内阻较小,且量程较小,即使给待测电流表串联上定值电阻R 3,二者两端的总电压也不能超过I m (R A + R 3)=0.01×(10+8)V =0.18V ,所以电压表应选B ;根据电压表的示数能从零开始调节的要求,可知滑动变阻器需要连成分压式,则应选总电阻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即选D ;为使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且保护电表不被烧毁,

需用滑动变阻器R 2作为保护电阻,即选E ;为了使电压表B 的示数能超过其量程的1/3,需要给电流表串联一个调节电阻R 3,即F 。②本题由于要测电流表内阻,所以应采用内接;根据电压表的示数能从零开始调节的要求,滑动变阻器应连成分压式。③根据电路可得电流表A 内阻的表达式为R A =U

I -R 3,其中U 为电压表读数、I 为电流表

读数。

9. 【解析】(1)完成电路如图

(2)测量电流表A 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

11

①将变阻器R 1的滑动端移到左端,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②闭合开关S 1、S ,调节变阻器,使两电流表指针有较大的偏转,记录电流表A 2的示数I 。③断开S 1,保持S 闭合、R 1

不变,再闭合S 2,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A 2的示数再次为I 。读出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 2,R 2的大小为电流表A 1内电阻r 。即r=R 2。 (另法:①将变阻器R 1的滑动端移到左端。②闭合开关S 1、S 2、S ,调节变阻器、电阻箱,使两电流表指针有较大的偏转,记录电流表A 1的示数I 1、电流表A 2的示数I 2、电阻箱的示数R 2。③设r 为电流表A 1的内电阻,计算如下:1222121

1

()

I R R I I r I I r

I -==

-

10. 【答案】 ①V 3或C 6 ②如图所示

③7.5 10

【解析】 ①要改装成9 V 的电压表,必须在原电压表上串联一固定电阻,题中给出三种电压表,只有C 的电阻是确定值,所以应选电

压表C ,串联电阻R =3×9-3

3 kΩ=6 k Ω.②电路图如图所示。③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

路端电压应为电压表示数的3倍,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4.5=E -4.515r ,6=E -6

40,

解得E =7.5 V ,r =10 Ω.

11. 【答案】①B D ②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的旋钮 电阻箱

()II R R I I

''-'-

【解析】①本实验采用替代法测定待测电阻x R 的电阻,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应能够调节到x R 的电阻值,所以电阻箱应选用D ;电流表A 的量程为3m A ,电路中的电流应不大于3m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应不小于500Ω,滑动变阻器应选B 。

②本实验测电动势的原理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变,只能通过调节电阻箱改变电流测多组数据。设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R ,电源内阻为r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0()E I R R r =++,0()E I R R r ''=++解得()II R R E I I

''-=

'-。

12. 【答案】(1)5V A (2)U 1 I U 1-U 2 I (3)大于

【解析】待测电动势4V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5V ,滑动变阻器调节范围较大且便于操作,应选择0~20Ω的滑动变阻器A ;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线应为路端电压U 1与干路电流I 的关系图线,计算定值电阻R 0的图线应为R 0两端的电压(U 1-U 2)与电流I

的关系图线;

12

R 0两端的电压(U 1-U 2)没有误差,电流表示数比R 0的实际电流偏小,故R 0的测量值偏大。 13. 【答案】再调节电阻箱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1A E I R R r =++ ()22A E I R R r =++ 连线如图; 最大

【解析】A .应调节电阻箱连入电路的电阻;B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方程()11A E I R R r =++,()22A E I R R r =++。

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变阻器电阻丝端使用右接线柱,电压表应使用3V 量程,实物连线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连

入电路的阻值应最大。

14.【答案】(1)将S 2切换到b ,调

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r 1-r 2 (2)1.5 1.0

【解析】(1)将S 2切换到b ,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因电路中电流I 相同,两次测量时电路电阻相等,所以R 1=r 1-r 2 。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12()E I R R R =++,解得12

11R R R I

E

E

+=

?+

,根据图

线斜率得电源电动势E =1.5V ,由纵轴截距得R 2=1.0Ω。

15. ①如图所示;②0.37(或0.36);③BC

16. (1)③,⑥;(2)如图;(3)①将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

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 1、G 2读数I 1、I 2;(4)r 1=(k -1)R 1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的电路实验。(1)电流表G 2满偏时为10m A 电流,电流表G 1满偏时电流5m A ,故为了更好地匹配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同时达到适当的偏转角度,应使用定值电阻分流5m A ,根据并联电阻的分流规律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与电流表G 1内阻相同时效果最好,即选用R 1=300Ω的定值电阻③;滑动变阻器作为分压式接法,应选用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方便调节,即

13

选用⑥滑动变阻器R 4。(2)直接根据电路图链接实物图,先将电源的正极连接到滑动变阻器的绕线右下角的接线柱上,然后将左下角的接线柱与电键左端相连,将电键右端与电源负极相连,这样形成主干路,然后再连接支路,注意电表的正负极。(3)①实验前要保护电路,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至最左端;③为了得到多组数据,在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下相应的G 1、G 2读数I 1、I 2;(4)电流表G 1两端的电压等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 1=(I 2-I 1)R 1,电流表的内阻r 1=

U 1I 1=(I 2-I 1)R 1I 1=I 2I 1R 1-R 1,令I 2

I 1

=k ,则电流表G 1的内阻r 1=(k -1)R 1。 17. 【答案】(1)黑(2)14.0、53.0、4.6 (3)102 (4)1.54

【解析】(1)根据所有电器“红进黑出”的一般原则,对多用电表来说,电流从红表笔进入多用电表,电流从黑表笔从多用电表流出,由于设计电路图中a 表笔接在电流表的正极,故电流经过多用电表从a 表笔流出,故a 表笔为多用电表的黑表笔。(2)欧姆表读数为R =14.0Ω;电流表读数为I =50mA +

10mA

10

×3.0=53.0mA ;电阻箱读数为:4×1Ω+6×0.1Ω=4.6Ω。(3)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考虑到多用电表表头的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表头偏转的格数与表盘总格数之比为26:50,而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外电路电流表示数为I =53.0m A ,设表笔短接时通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I 0,则2650=I

I 0,解得I 0=102mA 。(4)

设多用电表内阻为r ,已知外电路电阻为R =14Ω,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E =I (r +R ),多用电表两表笔短接时:E =I 0r ,联立解得多用电表内的电池电动势E =1.54V 。 18. (1)

g

g g I I R I - (2)49.5 49.0【解析】(1)电流表改装,

3

116099

1

1

60010

g P g g g

R R R R I I -=

=

=--?

(2)由图示可得,电流表读数为49.5mA ,实际流经表头的电流为500μA 即0.5mA ,此时流过分流电阻R P 的电流为(49.5-0.5)mA=49.0mA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

高中电学实验第一讲:电阻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一、伏安法测电阻 1、电路原理 “伏安法”就是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I,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 U/I 的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如果电表为理想电表,即 R V=∞,R A=0用图一(甲)和图一(乙)两种接法测出的电阻相等。但实际测量中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于无穷大、电流表也有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如何分析其误差并选用合适的电路进行测量呢? 若将图一(甲)所示电路称电流表外接法,(乙)所示电路为电流表内接法,则“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和电路选择方法可总结为四个字:“大内小外”。 2、误差分析 (1)、电流表外接法

由于电表为非理想电表,考虑电表的内阻,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电压表的测量值 U 为ab间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是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故:R测 = U/I = Rab = (Rv∥R)= (Rv×R)/(Rv+R) < R(电阻的真实值) 可以看出,此时 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 Rv 的分流作用,其相对误差为δ外= ΔR/R = (R-R测)/R = R/(Rv+R) ( 2)、电流表内接法 其等效电路如图三所示,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 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 故:R测 = U/I = RA+R > R 此时R测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RA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δ内= ΔR/R = (R测-R)/R = RA/R 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即" 大内";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小外”。 3、电路的选择 (一)比值比较法

浅析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

浅析高考中的设计性实验题 山东省沂源县教研室郑继义(邮编256100)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试题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目标,明确提出“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 从近几年物理实验题来看,试题在电学实验的考查方面,已经涉及了设计性实验的考查。怎样应对设计性实验题呢,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试题作简要分析。 一、近几年出现的设计性实验题 1、设计实验电路:根据给出的器材和实验提出的目的要求, 选出器材、画出或补全实验电路。 例1. 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千欧~50千欧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待测电压表V(量程3V) (量程200μA ) 电流表A 1 (量程5mA) 电流表A 2 电流表A (量程0.6A) 3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 电源ε(电动势4V) 电键K。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和电键及其连线已画出)。 该题就是利用课本上的实验器材、原理而非课本原实验的设计性实验新题。课本上有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但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对考生来说却是个新问题,要想解决测电压表内阻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电压表读数的本质有正确的理解(电压表测量的是本身两个接头间的电压,亦即加在其内阻两端的电压),对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非常熟悉,并结合题目所给的器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 例2. 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器材(代号)规格 电流表() 电流表() 电压表(V) 电阻() 滑动变阻器()电池(E) 电键(K) 导线若干量程10mA,内阻待测(约)量程500μA,内阻 量程10V,内阻 阻值约,作保护电阻用 总阻值约 电动势1.5V,内阻很小 (1)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则所用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性实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班级: 题目:

设计性实验撰写说明 正文:正文内容层次序号为: 1、1.1、1.1.1 2、2.1、2.1.1……。 1、选题背景: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设计理念):说明设计原理(理念)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论述:对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 6、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说明书(报告)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用A4纸打印并右侧装订。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性实验 一、通过设计性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法及步骤: 对系统设计方法可以从“拿到题目”到“进行分析”再到“确定解决方案”最后到“具体系统的设计的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启发。让学生掌握对不同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和基本思想,从工程角度对待设计题目,尽量做到全面认识理解工程实际与实验室环境的区别,逐步引入工程思想,提高学生设计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和掌握被控制对象的特性; 2、选择合理的传感器(量程、精度等); 3、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接口的设计(存储器、键盘、显示); 4、制定先进的、合理的控制算法; 5、结合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对软件进行设计; 6、画出系统硬件、软件框图; 7、系统调试。 二、具体完成成品要求: 1、对传感器、A/D、D/A、中央处理器、显示、键盘、存储器的选型大小等; 2、实现系统硬件原理图用Protel或Proteus、MATLAB软件(框图)仿真设计; 3、达到课题要求的各项功能指标; 4、系统设计文字说明书; 5、按照学号循环向下作以下7个题目。 三、系统控制框图: 控制系统硬件框图

高考物理电学设计性实验

高中物理巧学妙解王 第二章 高频热点剖析 ---179--- 十九、定值电阻在电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巧用 设计性物理实验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新亮点,也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点之一;它要求学生对课本实验原理、方法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能正确使用实验中用过的仪器,并能正确运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方法综合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设计性实验主要以电路设计为主.电路设计经常要用到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如何使用往往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鉴于此,本专题将对电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特别是定值电阻在其中的巧用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相应问题归类分析。 一. 基本原则 1. 安全性:保证不损坏实验器材。 2. 精确性:电表指针偏转要明显,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并测得多组数据。 3. 方便性:在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选用的电路和器材应便于操作,所得的实验数据便于处理。(又称可“操作性”) 以上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另外有一个附加要求,即在同时满足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省器材,节约能源。(在平时练习中,若题目无特别说明,一般不予以考虑。) 二. 基本思想 1. 分压、限流电路的选择 根据分压、限流电路的特点和制约电路的几种因素,有以下选择: (1)若负载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因滑动变阻器限流作用弱,如果采用限流电路,电表指针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改变后偏转不明显,无法测得多组数据,故应采用分压电路。 (2)如果负载电阻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差不大,分压、限流电路都可。 (3)若要求负载上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连续变化,须用分压电路。 (4)两种电路均可的情况下,若要求电源消耗功率小,须用限流电路。(证明从略) 2. 其它设计思想 (5)若知道电压表的量程和阻值,则电压表兼有电流表的功能。 (6)若知道电流表的量程和阻值,则电流表兼有电压表的功能。 (7)根据电压表的构造可知,可以用电流表和电阻串联作电压表使用 涉及知识: 1.伏安法测电阻 2. 半偏法测电阻 3.电流表电阻的测量 4.电压表电阻的测量 5.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6.电表的改装 一、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 定值电阻作为保护电阻,是定值电阻最常见的应用,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题目的设计原理,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必要的估算,确定好保护电阻在电路中的位置. 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利用定值电阻的这种作用,可以用定值电阻来保护电表、待 测元件、电源、滑动变阻器等器材的使用安全,这种做 法遵循的是电学实验中的“安全性原则”. 【例1】测量电源B 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4.5V ,r 约为1.5Ω). 实验器材:量程3V 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0.5A 的电流表A (具有一定内阻);定值电阻4R =Ω;滑动变阻器'R ;电键K ;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1I 时,电压表读数为1U ;当电流表读数为2I 时,电压表读数为2U ,则可以求出E = ,r = .(用1212I I U U 、、、及R 表示) 〖解析〗(1)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压表用来测路端电压,电流表用来测干路中的总电流.当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电流表的量程) 0.5A 时,路端电压最小值为 (4.50.5 1.5)U E Ir =-=-?V 3.75=V ,大于电压表量程,故电压表不能直接用于测量路端电压.若将题中的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便组成一个等效电源.等效电源的内阻为R r +,最小路端电压为 '()[4.50.5(4 1.5)]U E I R r =-+=-+V 1.75=V , 小于电压表量程,故可以保证测量的安全.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11()E U I R r =++,22()E U I R r =++,两式联立解得: 211221I U I U E I I -= -,1221 U U r R I I -=-- 【例2】利用下面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1A 的内阻1r ,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出多组数据. A.电流表1()A 量程0~10mA 、内阻1r 待测(约40Ω); B.电流表2()A 量程0~500μA 、内阻2750Ωr =; C.电压表()V 量程0~10V 、内阻3=10k Ωr ; D.定值电阻1()R 阻值约100Ω、做保护电阻用; E.滑动变阻器2()R 总阻值约为50Ω; F.电源()E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G.开关()S 、导线若干. (1)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1r ,则所用的表达式为1r = ,说明式中各符号的意义. 〖解析〗 由1A 的量程和内阻值可知,其两端的最大电压大约为30101040V 0.4V U -=??=<10V .为便于测量的精确度尽可能高,10V 的电压表不能选用,要测量1A 的内阻值1r ,由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必须知道它两端的电压1U 和其中的电流1I ,而电流1I 可由其读数读出,把电流表2A 和电流表1A 并联起来,电流表2A 的读数为2I ,则22I r 即为电流表1A 两端的电压,在这里电流表2A 当作 图 1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知识讲解

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一、伏安法测电阻及拓展 1.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试设计一个测量阻值约为15k Ω的电阻的电路。要求方法简捷,R X 两端电压能从0开始变化,要求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 电流表A 1:量程1mA 内阻约50Ω; 电流表A 2:量程300A μ 内阻约300Ω 电流表A 3:量程100A μ 内阻约500Ω;电压表V 1:量程10V 内阻约15K Ω 固定电阻:R 0=9990Ω; 电流表G :I g =300A μ、R g =10Ω。 滑动变阻器R 1: 阻值约50Ω;额定电流为1A 滑动变阻器R 2: 阻值约100K Ω 额定电流为0.001A 电池组:E=3V ;内阻小但不可忽略; 开关,导线若干 2. 两块电压表测电阻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 电压表V 1,量程为1.5V ,内阻r 1=750Ω; 电压表V 2,量程为5V ,内阻r 2=2500Ω; 滑线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 ,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3 1 ,试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 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 1的读数用U 1表示,电压表V 2的读数用U 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 的公式为R x =_________________。 3. 两块电流表测电阻 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 1) 量程100mA ,内阻r 1待测(约40Ω) 电流表(A 2) 量程500uA ,内阻r 2=750Ω 电压表(V ) 量程10V ,内阻r 3=10k Ω 电阻(R 1) 阻值约100Ω,作保护电阻用 滑动变阻器(R 2) 总阻值约50Ω 电池(E ) 电动势1.5V ,内阻很小 开关(K ) 导线若干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1,则所用的表达式r 1=____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电池E ,电动势约10V ,内阻约1Ω 电流表A 1,量程300mA ,内阻r 1约为5Ω 电流表A 2,量程10A ,内阻r 2约为0.2Ω 电流表A 3,量程250mA ,内阻r 3约为5Ω 电阻箱R 0,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0Ω,开关及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1所示电路测定图中电流表A 的内阻 (1)在所给的三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定其电阻?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简要写出按电路图的主要连接方法. A A ′ R 1 R 0

高中物理-突破电学设计性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物理-突破电学设计性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电学设计性实验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很高.不少学生面对这类题感到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做到“三个明确”“三个选择”,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明确题目的要求 认真审清题意,看清题目的要求.即审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测定什么物理量,验证、探究什么物理规律,或者要求设计达到何种标准的电路等. 二、明确实验原理 解决设计型实验题的关键在于选择实验原理.如果实验需要测定某些电学量,应弄清待测物理量可通过哪些规律、公式求得,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联系,可用哪些物理量定量地表示,用何种方法测定相关量,进而得出待求量. 三、明确设计电路的原则 设计电路一般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精确性、方便性”原则,兼顾“运用仪器少,耗电少”等三条原则.1.安全性原则 选用仪器组成电路,首先要保证实验正常进行.例如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得超过其量程,滑动变阻器、被测电阻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等. 2.精确性、方便性原则 “精确”是指选用仪器组成实验电路时要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提高精确度.例如所用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应有较大的偏转,一般应使指针偏转在满刻度的1/3以上,以减小因读数引起的偶然误差.“方便”是指实验中便于调节控制,便于读数.例如应根据电路可能出现的电流、电压范围选择滑动变阻器.对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如果滑片稍有移动就使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则不宜采用.对于滑动变阻器,还要权衡用分压式电路还是限流式电路. 3.运用仪器少,耗电少原则 在达到实验目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注意运用的仪器尽量少和节约电能.例如控制电路有限流式与分压式两种调节电路,若这两种调节电路均能满足要求,从消耗功率小,节约电能的角度,则应选用限流式电路. 四、控制电路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选用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的依据: 1.负载电阻电压要求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续可调,应选分压电路. 2.若负载电阻的阻值R 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应选分压电路. 3.若负载电阻的阻值R x小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或相差不多,且没有要求电压从零可调,应选限流电路.4.两种电路均可时限流电路优先,因为限流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小. 五、测量电路的选择 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电路,如图所示.可根据阻值比较法或试触法选择. 六、实验器材的选择 1.安全因素 通过电源、电表、电阻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电流. 2.误差因素 选择电表时,保证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其量程.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度的 1 3~ 2 3);使用欧姆表选挡时让指针尽可能在中值刻度附近. 3.便于操作 选滑动变阻器时,在满足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可选阻值较小的. 4.关注实验的实际要求. [“伏伏法”测电阻](2016·陕西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A.待测电阻R x,阻值约为600 Ω B.电源E,电动势约为6.0 V,内阻可忽略不计 C.毫伏表V1,量程为0~500 mV,内阻r1=1 000 Ω D.电压表V2,量程为0~6 V,内阻r2约为6 kΩ E.电流表A,量程为0~0.6 A,内阻r3约为1 Ω F.定值电阻R0,R0=60 Ω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习题大全(含答案)

电学实验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先用伏安法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用米尺测出该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mm。 (2)实验时,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开关、若干导线和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 V,内阻10 k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 C.电流表0~0.6A,内阻0.05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E.滑动变阻器,0~10 F.滑动变阻器,0~100 ①要较准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某同学进行如下几步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同学把金属丝放于螺旋测微器两测量杆间,测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 。 (2)欧姆表粗测电阻,他先选择欧姆×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还需进行的步骤是。 A.换为×1档,重新测量 B.换为×100档,重新测量 C.换为×1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D.换为×100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室提供的滑变阻值为0~2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为了测量电阻误差较小,且电路便于调节,下列备选电路中,应该选择。 3.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经典)

电学实验(经典)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电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知识 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包括变形如电表内阻的测量)、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电阻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实验。它们所用到的原理公式为: Ir U E I U R +== ,。 可见,对于电路中电压U 及电流I 的测量是实验的关键所在,但这两个量的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法却多种多样,在此往往也是高考试题的着力点之处。 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1)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2)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 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3)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4)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1)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2)选择滑动变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大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是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3)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熟悉实验原理,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总之,最优选择的原则是:方法误差尽可能小;间接测定值尽可能有较多的有效数字位数,直接测定值的测量使误差尽可能小,且不超过仪表的量程;实现较大范围的灵敏调节;在大功率装置(电路)中尽可能节省能量;在小功率电路里,在不超过用电器额定值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电流、电压值,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

普通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 实验题目:简单显微镜的设计 班级:物理学2011级(2)班 学号:2011433175 姓名:唐洁 指导教师:陈广萍 凯里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 年3月

简单显微镜的设计 要求: 1.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光学系统及放大原理,以及视觉放大率等概念; 2. 学会按一定的原理自行组装仪器的技能及调节光路的方法; 3. 学会测量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4. 简单显微镜的放大率为31.8; 5. 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为24cm ,即光学间隔为1 6.6cm 。 序 言 显微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且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因此,了解并 掌握它的构造原理和调整方法,了解并掌握其放大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不仅有助于加 深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也有助于正确使用其他光学仪器。 一、实验原理 (一)、光学仪器的视觉放大率 显微镜被用于观测微小的物体,望远镜被用于观测远处的目标,它们的作用都是 将被观测的物体对人眼的张角(视角)加以放大。显然,同一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与 物体离人眼的距离有关。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处相距为 0.05~0.07mm 的两点。此时,这两点对人眼所张的视角约为/1,称为最小分辨角。当 微小物体(或远处物体)对人眼所张视角小于此最小分辨角时,人眼将无法分辨,因而 需借助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来增大物体对人眼所张的视角。这是 助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它们的放大能力可用视觉放大率Γ表示,其定义为 w w tan tan / =Γ (1) 式中,w 为明视距离处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w 为通过光学仪器观察时在明视距离 处的成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二)、显微镜及其视觉放大率 最简单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的。其中,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 长。它的光路如图所示,图中的o L 为物镜(焦点在o F 和/o F ),其焦距为o f ;e L 为目镜, 其焦距为e f 。将长度为1y 的被观测物AB 放在o L 的焦距外且接近焦点o F 处,物体通过 物镜成一放大的倒立实像//B A (其长度为2y )。此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经过目镜放

电学设计性实验应做好的三个选择

电学设计性实验应做好的三个选择 一、控制电路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选用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的依据 a .负载电阻电压要求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读可调,应选分压电路. b .若负载电阻的阻值Rx 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 ,应选分压电路. c .若负载电阻的阻值Rx 小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 或相差不多,且没有要求电压从零可调,应选限流电路. d .两种电路均可时限流电路优先,因为限流电路总功率小。 e .特殊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测量电路的选择 倍率比较法: 当R X <V A R R 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测量结果:R 测<R 真 当R X >V A R R 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结果:R 测>R 真 三、实验器材的选择 ⑴安全因素:通过电源、电表、电阻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电流. ⑵误差因素:选择电表时,保证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其量程.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度的1/3 ~ 2/3之间);使用欧姆表选档时让指针尽可能在中值刻度附近 ⑶便于操作:选滑动变阻器时,要考虑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其电压调节范围,又要操作方便. (4)实验的实际要求 例题:有一个电阻Rx,其阻值大约为10Ω,要测量其阻值.请选择适当的器材, 合理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源E (电动势为4.5V ,内阻不计) 电压表V 1(量程为5V ,内阻为10K Ω) 电压表V 2(量程为3V ,内阻为6K Ω) 电流表A 1(量程为300mA ,内阻为4Ω) 电流表A 2(量程为500mA ,内阻为2Ω) 滑动变阻器R 1 (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5A) 滑动变阻器R 2 (最大阻值500Ω,额定电流0.5A ) 开关和若干导线 变化1:有一小灯泡(4.5V 2W), 要描绘其伏安特性图线.请选择适当的器材, 合理设计,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源E (电动势为4.5V ,内阻不计) 电压表V 1(量程为5V ,内阻为10K Ω) 电压表V 2(量程为3V ,内阻为6K Ω) 电流表A 1(量程为300mA ,内阻为4Ω) 电流表A 2(量程为500mA ,内阻为2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5A) 滑动变阻器R 2 (最大阻值500Ω,额定电流0.5A ) 开关和若干导线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各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会正确地选择分析各种实验所需的器材、线路,正确地进行测量以及数据运算。 3、能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实验线路,并选择器材、连接实验线路及测量数据。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合理地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说明教学中的问题: 电学实验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器材的选择、测量电路的选择、控制电路的选择。 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做好以下五个步骤, (1)选择好合适的实验原理。 (2)设计好合适的电路。 (3)选择好规格合适的实验仪器。 (4)选择好电流表的合理接法。 (5)选择好滑动变阻器的合理接法。 正确地选译议器和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和“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要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具体内容为: 一、选择好合适的实验原理。 (1)、利用所学知识,寻找所测物理量与其他量的关系,每一种关系即为一种实验原理。例1、给你一只电阻,例2、你有哪些方法知道其电阻? 分析本题实际上是要寻找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 方法一:利用欧姆定律:R= 方法二:利用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规律:= 方法三、利用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I1R1=I2R2 方法四、若是色环电阻,可以利用色环的规定辨认其阻值。 ---------- (2)、根据题目给定条件,选择某一合适原理 如例1中,若给定的器材是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等,则用其中的方法一。若给定的器材是变阻箱、电压表、电源等,则先考虑其中的方法二。。。。。。 实验室有如下一些器材,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定某一未知电阻的阻值。 A、待测电阻(阻值约几百欧左右) B、电源E(内阻不可忽略)

2021-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7 电学设计性实验的处理分组训练(含解析)

2021-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7 电学设计性实验的处理分组训 练(含解析) 1.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元件 R (6 V 2.5 W)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能够多次测量并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实1 验室备有以下器材: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A,内阻R g=10 Ω) C.电流表A(0~0.6 A,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R(0~20 Ω,5 A) E.滑动变阻器R(0~200 Ω,1 A) F.定值电阻R0(阻值1 990 Ω) G.开关与导线若干 (1)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设计出测量电子元件R1的伏安特性曲线的 电路原理图(R1可用表示).(画在虚线框内) (2)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序号) (3)将上述电子元件R1和另一电子元件R2接入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它们的伏 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5中Oa、Ob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6.0 V,内阻忽略不计.调 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子元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此时电子元件R1

的阻值为________Ω,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4 图5 【答案】(1)如图所示 (2)D (3)10 4.0 【解析】由电子元件功率可知待测电子元件电阻小,根据本题条件应选用外接法,因缺少电压表,应把电流表G改装为电压表,因要描绘伏安特性曲线,且要求能够多次测量并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采取分压接法,且选用D. 2.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图象问题归纳

电学实验图象问题归纳 物理图象是物理知识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图象提取物理信息解决物理问题是近几年高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对于图象获取信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看轴二看点三看斜率四看线五看截距六看面(积)。在电学实验中对图象的考查尤为突出。 一.I U 图象 此类图象主要看斜率和图线交点的物理意义 例1.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V ,内阻1Ω)、电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1)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 -I 图象如图a 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图a ,在图b 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3)若某次连接时,把AB 间的导线误接在AC 之间,合上电键,任意移动滑片发现都不能使小灯泡完全熄灭,则此时的电路中,小灯泡可能获得的最小功率是 W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答案:(1)增大……2分 (2)如图……3分(3)0.32W (0.30~0.34都对)…… U 图a A B C - + 图b U 图a A B C - +

二.I I -图象 此类图象多为I U -图象的变式,需认清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例2.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V 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G (滿偏电流10mA ,内阻10Ω) B .电流表A (0~0.6 A ~3A ,内阻未知) C .滑动变阻器R 0(0~100Ω,1A ) D .定值电阻R (阻值990Ω) E .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 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2)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I 2图线(I 1为电流表G 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 ,内阻r = Ω。 答案:图略,10.02 , 1.02 三. R U 1 1-图象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出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例3.某同学利用DIS ,定值电阻0R 、电阻箱1R 等实验器材测量电池a 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外电路的总电阻阻值R ,用电压传感器测得端电压U ,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2所示的1/1/U R -关系图线a ,重复上述实验方法测量电池b 的电动势和内阻,得到图2中的图线b.

电学设计实验的规律总结

十堰市一中2010级培优班物理辅导 第二讲:电学设计实验总结 高二物理组:李秀学 2011、10、27 一、一个中心 物理电学实验考查形式多样,题型变化多端,但几乎所有题型都围绕一个核心,即测电阻,如测定值电阻的电阻、电源的内阻、表头的内阻等。 二、两个基本点 在各种实验考查中,解决问题的最终落点多在于测量电路的选择和供电电路的选择上。 (一)、测量电路的选择 电流表接入的方式有两种,即外接法和内接法,无论采用哪种接法,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都会存在系统误差。为了减少误差,常常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选择电路: 1、临界值计算法:取临界电阻V A R R R .0=,与之比较: 如被测电阻x R 比临界电阻大则内接法,测量值为A x R R R +=测,测量值偏大; 如被测电阻x R 比临界电阻小则则外接法,测量值为x V x V R R R R R += 测,测量值偏小; 如被测电阻x R 与临界电阻接近则内外均可。 把以上内容记成口诀:“大内大、小外小”。 2、试触法 在x R 、A R 、V R 均未知的情况下,可采用试触法,如图,将 电键分别接触a 、b 两点,电流表和电压表计数分别为:a I 、b I 、a U 、b U 。 当b b a I I I ->a b a U U U -时,选用内接法;b b a I I I -<a b a U U U -,选用外接法。 (二)供电电路的的选择: 分压器:结构简单,节能……限流器:电压调节范围大…… 选择方法可能从下面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若负载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分压式;若负载阻值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相差不多,则分压、限流均可。 (2)、若要求负载上的电压或者电流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必须用分压电路。 (3)两种均可的情况下,若要求电源消耗功率小,则必须用限流式电路。 三、设计电路的三条原则 1、安全性; 2、精确性; 3、方便性; 四、四个基本实验 1、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2、描绘电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伏安法、电流表或者电压表与电阻箱结合……) 4、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①、测电压;②、测电流; ③、测电阻:红正黑负、中值附近、大小小大、换档调零…… ④、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五、定值电阻的五种应用 1、用于改装电表或扩大已有电表的量程 常见情况:①、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②、扩大电流表量程;③、扩大电压表量程。 例1、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 5V ,内阻小于1Ω) ; 电流表G(满偏电流 1 . 5 mA ,内阻R G=20Ω); 电流表A ( 0—0.6A ,内阻0.1Ω); 滑动变阻器R1 (0—20Ω,10A ); 滑动变阻器R2 ( 0—100Ω,1A ); 定值电阻R3=980n ,开关,导线若干。 请你画出利用本题所提供的器材而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精选(含标准答案)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

————————————————————————————————作者:————————————————————————————————日期:

1、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老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小明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1所示.R0为已知阻值的电阻,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I;当s1、s2 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1. (1)请你写出小明同学测R x的表达式.R x= (2)小红设计了一种不同于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请你将图3中的器材按图2电路连接起来(用笔连线表示导线),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右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比较两个电路图,请你说一说小红设计的电路的优点. 2、(1)在验证欧姆定律实验中,所连接的电路如甲图所示,当E、F间接入的电阻R0保持不变时,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读出三组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可探究出:当电阻一定是,电流与电压成比.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再依次将E、F间的电阻R0换成定值电阻R1、R2,且R2>R1>R0,要使E、F间的电压表示数保持U 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选填“A”、“B”)端移动,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将E、F间的电阻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3.8V”的小灯泡.在乙图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A”、“B”)端移动,灯泡L逐渐变亮,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电流表的示数逐渐(选填“变大”、“变小”),通过比较还发现,在灯泡逐渐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在增大,造成这一比值增大的原因是.当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小灯泡的电功率为W.最后归纳时,老师告诉同学们,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它并联在电路中时,只有极小的电流通过电压表,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是用上述方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假如考虑了电流通过电压表

专题 电学重要实验的创新设计

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 与数据处理 益阳市十六中贺禹祥 ◇◆考情分析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70%的实验题目是电学实验,而电学实验中电路实验又占了很大的分量。因为电学实验容易出灵活题,从其他知识出灵活性题目比从电学实验中出灵活题要难一些。所以考试中围绕电学出题的几率高。题目以设计性实验和仪器选择类实验题为主,如2009年广东、江苏、山东、宁夏等高考试卷,都有电学实验题出现。 ◇◆复习指导 电学实验都是在基础知识之上,巧妙结合电路特点综合命制而成的。所以在复习时要掌握好基本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具体要做到:一、掌握电学基本原理,熟练应用伏安法测电阻,灵活处理电流表的接法,熟练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二、熟悉仪器的选择依据,灵活选择实验仪器。注意从安全性、精确性和方便性这三个方面考虑。 三、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把《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实验亲手做一遍,提高 动手能力。四、立足教材,适度扩展。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实验加以改造和翻新是近几年高考电学实验题的主要形式,在复习时要展开开放式的讨论和研究,激发创新精神。 一、实验原理的迁移及电路设计 例1: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 若图甲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一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 B 、R 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 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 B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 提供的器材如下: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 值R =150Ω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与探究题例析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与探究题例析 双凤中学周永红 苏科版物理教材已经不再设有独立的实验章节,取而代之的是“活动”这一呈现形式。据笔者统计,苏科版教材中电学部分安排有这样的“活动”34个(其中第13章11个,第14章8个,第15章6个,第16章9个),另外,在九下的教材中还有三个引导式的实验,分别是:“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第13页)”;“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呢?(第44页)”;“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第49页)”。 在上述的这些“活动(或实验)”中,有认识仪器作用的,如“活动13.5 观察电流表”;有介绍仪器用法的,如“活动14.4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有作引出物理概念之用的,如“活动16.1 认识磁体”。但更多的活动则是以探究为目的,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认识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渗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等等。 把问题的归宿落脚在中考上,在电学实验与探究的考查方面,我想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以下三个问题。 一、电学实验考什么? 1.考实验原理:如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____,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是____。 2.考实验器材:包括①基本实验(即教材中的常规实验)所需要的器材②因某一仪器欠缺而改进后的实 验所需器材③提供足量的器材供你选择 3.考电路图的设计和电路的连接:包括画电路图、连接或者补画电路、电路纠错等等。 4.考实验操作过程:如步骤的重排,遗漏步骤的补充,错误步骤的修正,操作细节的考查以及实验步骤 的概括, 5.考实验所运用的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的思想、等效替代的思想、转化思想等等 6.考数据处理与结论归纳 二、电学实验怎么考? 从考题涉及的知识点看,可以是单一的实验考查,也可以是几个实验的巧妙融合;可以是蜻蜓点水式的点一到为止,也可能是对同一实验的层层推进式的考查,还可以是要求运用所学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归纳新的结论的拓展性测试。从题目出现的形式上看,可以是填空,也可以是选择的形式;可以是问答的形式,还可以是方案设计或者对结论的合理猜测。从取材的手段来看,可以是用教材中原来的实验,也可以是对实验探究中常见问题的单独检测;可以是对教材原有实验的改编,还可能是教材中或常见练习中几个实验的融合。 三、为什么电学实验中以“测量电阻”和“测量电功率”这两个实验为最重要? 这是因为这两个实验比较全面地覆盖了电学部分基本知识点――从基本概念到重要原理、规律,从单一仪器的作用到多种仪器的同时使用,从实验手段到思想方法,从知识运用到思维拓展等等。总之,电学里的这两个实验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研究总是的“方法论”思想,对我们今后继续学习物理甚至走上工作岗位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为了帮助同学对电学实验与探究问题的考查有真切的感受,我们来看下面的几道例题。 例1.小明同学测量2.5V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图: ⑴小明实验的方法名称叫______ ⑵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⑶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 线上打“×”,若没有发现错误,闭合开关,会出现现 象.在图中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⑷改正错误的连接后,小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则第1次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为;分析表一中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