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初三房山 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初三房山 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初三房山 期末试题及答案

房山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共15分)

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1)—(4)题。

(共7分)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蓝天丽日下,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同志的巨幅彩色画像。城楼檐下8个大红灯笼引人注目,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巨大的“国庆”“1949”“2019”立体字样分.外醒目。

10时整,庆祝大会开始。全体起立,70响礼炮响彻云①,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的升旗区。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

随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②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接着,激荡人心的阅兵持续近80分钟,我国书写着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辉映着面向未来的人民军队的光荣与梦想。它注定再一次成为共和国历程中的高光时刻,永载史册。

(1)依次给材料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氛(fēn) 分(fèn)

B. 氛(fèn) 分(fēn )

C. 氛(fèn) 分(fèn)

D.氛(fēn) 分(fēn)

(2)在材料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宵②憾

B. ①霄②憾

C.①霄②撼

D. ①宵②撼

(3)对材料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书写着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辉映着人民军队面向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B.书写着我国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辉映着人民军队面向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C.书写着我国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辉映着面向未来的人民军队光荣与梦想。

D.辉映着人民军队面向未来的光荣与梦想,书写着我国改革强军的巨大成就。

(4)材料中“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冉”字的第3笔是。(请写笔画名称)(1分)

2.下面是一个同学在“致敬偶像”环节中的演讲词,阅读这段文字,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偶像”是什么【甲】偶像应该是被我们追求和崇拜的对象,应该是能向我们传递前进正能量的群体。从“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的于敏,到“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的袁隆平【乙】从“隐姓埋名30年不曾回家,用一个算盘、一把计算尺,拉开中国核潜艇建造序幕”的黄旭华,到“九死一生,荣立赫赫战功,却深藏功与名60余年”的张富清……他们是国家勋章的获得者,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是我们心中的“超级偶像”!

A.【甲】逗号【乙】逗号

B.【甲】问号【乙】逗号

B.【甲】逗号【乙】分号 D.【甲】问号【乙】分号

3.有一位同学在参观完“壮丽七十载,奋进新时代”的图片展后,把有关内容整理成了一副对联。你认

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嫦娥奔月,蛟龙探海,神州同心①;

北斗穿云,快舟凌空,华夏②谱新篇。

A. ①歌盛世②聚力

B.①歌盛世②富强

C. ①歌繁荣②聚力

D.①歌繁荣②富强

4.学校举办了“诵诗词颂七十华诞,书盛世抒爱国情怀”活动,对以下爱国诗词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满江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律·长征》《出塞》

A.书法作品《满江红》属于草书,笔画连绵,自由飘逸。

B.书法作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属于行书,疏密得体,行云流水。

C.书法作品《七律?长征》属于楷书,形体方正,端庄严谨。

D.书法作品《出塞》属于篆书,体态宽扁,蚕头雁尾。

5.在“歌唱祖国”环节中,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推崇。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歌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①和②,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③着海的忧愁,④海的欢乐。

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涸,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

A.①我的祖国②我③分享④分担

B.①我的祖国②我③分担④分享

C.①我②我的祖国③分享④分担

D.①我②我的祖国③分担④分享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6. ,道阻且右。(《诗经·蒹葭》)(1分)

7.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8.《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安宁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2分)(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第9—10题。(共6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这首诗构思奇特,丰想象富。诗的首联作者仅用一个“①”字,便把守军处境艰难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颈联中的“霜重鼓寒”则写出了战争的②;尾联运用“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③的情感。(3分)

10.陆游曾评价李贺的诗“五色炫耀,光彩夺目,使人不敢熟视”。请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3分)

答:

(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1—13题。(共8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

...的一项是()(2分)A林壑尤.美/怨天尤.人蔚然深秀./一枝独秀.

B名.之者谁/莫名.其妙伛偻提.携/旧事重提.

C饮少辄.醉/浅尝辄.止渐闻.水声/闻.所未闻

D 往来不绝./绝.处逢生杂然前陈./新陈.代谢

1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

...的一项是()(2分)【甲】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泉水之旁,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这便是醉翁亭。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居于秀丽的琅琊山之中,比邻酿泉之水,环境清幽景色美好。

【乙】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翻译:太阳出来,林间的雾气就散了;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变得昏暗了。

理解:这两句写朝暮之景,形成对偶。写景之中又蕴含着逻辑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静态的景物富有动感,丰富了表现力。

【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这句话既与上文的“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又写出了太守由于年纪大了,不胜

13.结合上文内容和下面材料,简要说明“与民同乐”这一思想在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④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⑤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

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⑥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既以亭名。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此指农历四月初二。后文甲子指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指农历四月十四日。⑥忭:高兴,快乐。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区举办了主题为“传承经典,感悟人生”的读书报告会,作为参赛选手,你会推荐哪本书籍?请结合书籍的内容,说明你的推荐理由。(5分)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5-17 题。(共7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如下图所示:

居民增收渠道丰富多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居民收入来源由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等四项收入全面增长转变。2018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59.6%,比1955年降低38.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从无到有;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明显,由1956年的人均23元提高到2018年的2021元。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2%和10.4%,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70年来,。

【材料二】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同时在解决住有所居上发力,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百姓安居乐业。首先就业水平不断提升。据市人力社保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3万人,连续12年保持在40万人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其次居住条件极大改善。2018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3.08平方米和46.26平方米,比1978年分别提高26.38平方米和37.06平方米。另外,社会保障水平显著增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1994年的210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2120元/月,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由1995年的174元/月提高到2018年的1536元/月。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据市民政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680家,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

【材料三】

70年来,北京市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持续发力,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

目标,教育医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百姓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教育优先发展成效显著,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据市教委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有1614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达到134.8万人,是1949年的3.7倍。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据市卫生健康委资料显示,2018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2岁,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居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70年来,北京充分利用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15.根据【材料一】的图表和文字信息,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2分)

答:

16.分析【材料二】中画线语句的作用。(2分)

答:

17.阅读完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答:

(二)阅读《百合花》,完成第18-20题。(共9分)

百合花

茹志鹃

①一九四六年的中秋,部队决定晚上发起总攻。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被分配到各个战斗连队帮助工作。送我去的通讯员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高挑挑的个子,厚实实的肩膀,一张稚气的圆脸。他穿了一身淡淡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的插了几根树枝,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②我们刚到包扎所,卫生员就告诉我们,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哪怕有一二十条棉絮也好。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送我来的那位通讯员帮忙,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③不一会,我就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④“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⑤“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⑥“哪一家?你带我去。”

⑦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

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⑧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⑨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了白色的百合花。

⑩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他已走远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妇也来了。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我不能解除伤员的任何痛苦,只得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脸洗手,有些还得解开他们的衣服,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

?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

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青年人的脸。

(有删改)

18.请你以新媳妇的叙述视角,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成。(3分)

两名战士来我家借被子①我为小战士擦拭身子,缝好了

他肩上的破洞③

19.小说中对同一事物的细节描写多次出现,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

20.这篇小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3分)

(三)阅读《选择做一粒种子》,完成第21—23题。(共6分)

选择做一粒种子

向贤彪

①“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可谓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一

代中国共产党人去奋斗和奉献。

②在革命年代,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掀起冲天的革命浪潮;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名党员也是一粒种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书写平凡中的不朽传奇。正是因为众多扎根泥土的种子默默奉献,才支撑起人民共和国的巍峨大厦。

③种子的本色是质朴。杨善洲以当“草帽书记”为荣耀,李保国以“把自己变为农民,把农民变成自己”为志向,都体现了种子般的质朴和纯粹。他们活得本色,干得本色,让我们读懂了平凡中的伟大、质朴中的辉煌。

④种子的精神是坚韧。无论被风刮到哪里,无论被小鸟衔到哪里,无论面对怎样恶劣的环境,坚韧的种子总会发芽,或结出饱满的果实,或长成参天大树……一部原创话剧《种子的天堂》,讴歌了钟扬种子般的品格,他坚持援藏16年,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16年中,他为“种子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致心脏肥大、血管脆弱,付出了生命健康的代价,可他仍像一粒顽强的种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其背后是情怀与梦想的支撑,是初心铿锵有力的搏动。

⑤种子的品格是奉献。植物界的种子,奉献给人类的是绿荫,是食粮,是果实。像种子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情怀和追求。从“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黄大年;从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的袁隆平,到“多干一点,少拿一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的卢永根,都是种子精神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正如种子一样播撒进了无数人的心田。

⑥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赞叹植物的种子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种子的力量来源于向往阳光的“向上”,更来源于扎根沃土的“向下”。没有土地作根基,没有雨露的滋润,再好的种子也难以发芽生根,更遑论长成参天大树。同样,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只要我们像种子那样,把根深扎于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⑦“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即使卑微的生命,也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即使平凡的人,也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顽强追求的内核;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所以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人民日报》有删改)2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在第⑦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答:

2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引用毛泽东的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B.第②段论述了共产党人在不同时代所发挥的作用。

C.第③-⑤段分别举了杨善洲、钟扬、焦裕禄等人的事例,论述了共产党人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重要性。

D.第⑥段重点论述了种子和土地的关系。

23.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请结合生活实际作简要说明。(2分)

答:

五、写作(4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举行了国家功勋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表彰了那些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代表。这些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平凡成就了伟大。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也会有这样的坚守并有所收获。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展开想象,请以“爬山虎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故事。

爬山虎

和春天一起发芽的

除了三月就是爬山虎

看它柔嫩的藤蔓,透红的卷须

无论风雨,无论云雾

眼睛总是盯着前方

不需云梯,不要缆索

攀登,攀登,攀登

仿佛攀登就是它生活的全部

是要腾上九天剪取云霞

是要蹿上夜空采摘珍珠

(摘自李英《春天的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房山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答案

九年级语文 2020.01

一、积累?运用(共15分)

1.(1)答案:A 评分:本题共2分。

(2)答案:C 评分:本题共2分。

(3)答案:B 评分:本题共2分。

(4)答案:竖评分:本题共1分。

2.答案:D 评分:本题共2分。

3.答案:A 评分:本题共2分。

4.答案:D 评分:本题共2分。

5.答案:B 评分:本题共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4分)

6.答案:溯洄从之评分:本题1分,书写错误不得分。

7.答案:千里共婵娟评分:本题1分,书写错误不得分。

8.答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评分:本题共2分,每空1分,书写错误不得分。

(二)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第9—10题。(共6分)

9.答案示例:①压/摧②艰难/悲壮/环境恶劣③誓死报国/爱国

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第二、三空意思对即可得分。

10.答案示例:诗中用“黑”字写出了敌军黑压压一片,又用“金”字写出了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的情景,用表色彩的词语写出了敌军的来势凶猛,我军战士严阵以待的场面。

评分:本题共3分。选对表现色彩的词语1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出表达效果1分。(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1—13题。(共8分)

11.答案:C 评分:本题共2分。

12.答案:【乙】评分:本题共2分。

13.答案示例:欧阳修的与民同乐具体表现为与民同游,与宾客同宴、同欢、同醉;以民之乐为乐……苏轼的与民同乐表现为久旱之后,天降大雨,百姓喜乐,苏轼也与之喜乐,并且为纪念这一乐事,把所建的之亭命名为喜雨亭。

评分:本题共4分。写出欧阳修与民同乐的行为表现1分,写出欧阳修“乐其乐”的1分。写出苏轼与民同乐的具体事件1分,能写出苏轼以民之乐为乐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4.答案示例:

示例一:我推荐《红岩》这本书,因为《红岩》一书塑造了以江姐、许云峰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描写了许多革命战士意志坚定、为革命献身的场景,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在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日子,我们中学生应该做到铭记历史,并将革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所以我要推荐这本书,希望同学

们学习书中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示例二: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因为我认为作为中学生庆祝中华民族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立志为祖国做贡献。这本书通过一个外国记者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实际情况,读了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那段历史,还走近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伟人,这些都激发了我对先辈的敬爱、对祖国的热爱,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评分:本题共5分。所选书目符合题目要求1分,结合内容2分,推荐理由合理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5-17 题。(共7分)

15.答案示例: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②收入来源更加多元

评分:本题共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6.答案示例:画线句①运用准确的数字,通过比较,②具体地说明了北京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评分:本题共2分。每个要点1分。

17.答案示例:①新中国成立70年来,②首都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③百姓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评分:本题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阅读《百合花》,完成第18-20题。(共9分)

18.答案示例:①我之前舍不得但后来还是借给了他们。

②我到卫生所帮忙,看见了受伤的小战士

③我把百合花的被子献给了小战士。

评分:本题共3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9. 答案示例:

示例一:借到被子时,描写被子“上面撒满了白色百合花”,后来写到新媳妇“把自己那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最后写“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作者对百合花的被子进行多次的细节描写,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而且通过强调“百合花”这一事物,象征了军民之间纯洁美好的情谊。

示例二: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馒头的两次描写,使文章前后呼应。同时第一次对馒头的描写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同志的关心。第二次的描写表现了“我”痛失战友的悲痛心情。

评分:本题共3分,找出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分,结构作用1分。

20.答案示例:

示例一:我最喜欢小战士。他枪筒里插着树枝、野菊花,把馒头给“我”,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这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关爱同志,舍己救人、不畏牺牲为人的精神更是一种美。

示例二:我最喜欢新媳妇。她美丽、淳朴、善良。她不仅把唯一的嫁妆借给了部队,还去卫生所帮忙;她为通讯员擦拭身子,明知通讯员牺牲了还给他缝衣服上的破洞,并将新被子献给通讯员。

评分:本题共3分,结合内容2分,分析品质1分。

(三)阅读《选择做一粒种子》,完成第21—23题。(共6分)

21.答案示例:我们应该选择做一粒质朴、坚韧、奉献的种子。

评分:本题2分。写出做一粒种子1分。具体写出做怎样的种子1分。

22.答案:B 评分:本题共2分。

23.答案示例: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中学生要做一个坚韧的人。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念、意志顽强、持之以恒地努力,直到战胜困难。

评分:本题2分。写出指导意义1分,结合生活实际1分。

五、表达?交流(共4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作文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1.按内容、表达和书写两项分别评出分数,两项得分相加,即为作文的总得分。

2.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3.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从总得分中酌情扣1—5分。

4.作文没有或写错题目的,从实际得分中扣2分。

5.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完整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①② ③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上倾斜 B.实验前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C.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并正放在桌面上 16.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连续发生氯气(Cl2)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后冷凝器中的氯化氮(NCl3)发生多次爆炸。该事件导致多人中毒、伤亡,15万人被疏散,造成 重大损失。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性 ......的是( ) 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B.三氯化氮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三氯化氮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化工厂不应建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初三英语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英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听力选择(满分26分) A)对话理解(共1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 听下面16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项。每段对话读两遍。 1.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rink? A.Black coffee.B.White coffee C.Tea with milk. 2.How long has Jack been in the school? A.For two years.B.Since two months ago.C.Two years ago. 3.How did Alice go to school? A.By bicycle.B.On foot.C.By bus. 4.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a restaurant.B.At a theatre.C.At the station. 5.How much does the man need to borrow to buy the coat? A.$5 B.$10 C.$11. 6.What is David going to do? A.Catch a train home.B.Do his homework.C.Go to apark. 7.What did the man mean? A.He was badly hurt.B.He was safe.C.He couldn’t see. 8.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 evening? A.Rainy.B.Sunny.C.Cloudy. 9.In which month did Tom’s father go to Japan? A.January.B.Febmary.C.March. 10.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Teacher and student.B.Classmates.C.Mother and son. 11.What did the woman do with today’s newspaper? A.Sheuseditto cook. B.She cleaned the doors with it. C.She cleaned the windows with it. 12.What is the man? A.A policeman.B.A writer.C.A robber. 13.Where does the man prefer to live? A.In the city.B.In the country.C.Anywhere。 14.Where did the man meet Jack? A.At the man’s sister’s birthday party.

2020年初三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2020年初三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BC=1,将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 △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弧B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 6 π B . 3 π C . 2π-12 D . 1 2 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中∠BOD 的度数是( ) A .150° B .125° C .110° D .55° 4.若⊙O 的半径为5cm ,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为4cm ,那么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点A 在圆外 B .点A 在圆上 C .点A 在圆内 D .不能确定 5.若将抛物线y=x 2平移,得到新抛物线2 (3)y x =+,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 D .向下平移3个单位 6.“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这个事件是( ) A .确定事件 B .必然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不确定事件 7.如图,某中学计划靠墙围建一个面积为280m 的矩形花圃(墙长为12m ),围栏总长度为28m ,则与墙垂直的边x 为( ) A .4m 或10m B .4m C .10m D .8m

8.以 394 2 c x ±+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是() A.230 x x c --=B.230 x x c +-=C.230 -+= x x c D.230 ++= x x c 9.方程x2=4x的解是() A.x=0B.x1=4,x2=0C.x=4D.x=2 1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下列各式子:①abc>0;② a+b+c>0;③a+c>b;④2a+b=0;⑤?=b2-4ac<0中,成立的式子有( ) A.②④⑤B.②③⑤ C.①②④D.①③④ 11.已知点P(﹣b,2)与点Q(3,2a)关于原点对称点,则a、b的值分别是()A.﹣1、3B.1、﹣3C.﹣1、﹣3D.1、3 12.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1B.m≤1C.m>1D.m<1 二、填空题 13.如图,⊙O的半径OD⊥弦AB于点C,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E,连结EC.若AB=8,CD=2,则EC的长为_______. 14.若把一根长200cm的铁丝分成两部分,分别围成两个正方形,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最小值为_____. 15.如图是抛物线型拱桥,当拱顶离水面2m时,水面宽4m,水面下降2m,水面宽度增加______m.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2016济南槐荫区初三英语期末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测试题(槐荫区期末) 九年级英语(2016.1) II.读音选词根据所给句意和音标,从每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5分) 21. My teacher will get _________ /m?d/ if I don’t do my homework. A. map B. bad C. cap D. mad 22. My friend Anna is wearing a new _________ /k?ut/ today. A. coat B. kite C. cent D. cute 23. The man got really angry when the woman said he was a _________ / fu:l/. A. fall B. fool C. feel D. full 24. They are very lucky to be _________ / ??la?v / after the accident. A. aloud B. alive C. allow D. above 25. Young people usually have more _________ /?en???/ than the old. A. enemy B. society C. energy D. comedy III. 选择填空从每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30分) 26. –Excuse me. Is there a __________ near here? I want to buy a dictionary. –Yes. There’s one on Main Street. A. library B. bookstore C. restroom D. restaurant 27.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Well, i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_________ western countries. A. in B. on C. at D. by 28. –Where is your brother Tom? –I saw _________ reading under that tree. A. his B. him C. her D. hers 29.–How was _________ party last night? –It was great! A. a B. an C. the D. / 30. Alice failed the math test again _________ she had worked very hard. A. if B. so C. because D. although 31. My friend Mike has eight pet animals. He has a rabbit, three dogs and _________ mice. A. one B. two C. four D. five 32. –_________ were you late for school yesterday? –My alarm didn’t go off, and I woke up late. A. Why B. How C. What D. When 33. –Do you like that red sweater, Jane? –No, I don’t. It’s too expensive, and I think it’s ________. A. easy B. ugly C. lazy D. tidy 34. –Do you know how to cook noodles? –First, pour some water into the pot. Next, ________the water. Then put the noodles in the pot. A. burn B. join C. fill D. boil 35.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20201初三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 数 学 2018.1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抛物线()2 12y x =-+的对称轴为 A .1x =- B .1x = C .2x =- D .2x = 2.在△ABC 中,∠C =90°.若AB =3,BC =1,则sin A 的值为 A .1 3 B . C . 3 D .3 3.如图,线段BD ,CE 相交于点A ,DE ∥BC .若AB =4,AD =2,DE =1.5, 则BC 的长为 A .1 B .2 C .3 D .4 4.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00°,得到△ADE .若点D 在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则B ∠的大小为 A .30° B .40° C .50° D .60° 5.如图,△OAB ∽△OCD ,OA :OC =3:2,∠A =α,∠C =β,△OAB 与△OCD 的面积分别是1S 和2S ,△OAB 与△OCD 的周长分别是1C 和2C ,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 32 OB CD = B . 3 2 αβ= C . 12 32 S S = D . 12 32 C C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从(3,4)出发,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周,则点A 不. 经过 E B C D A D E C B A D O A B C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7.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经过点A (4,1),当1y <时,x 的取值 范围是 A .0x <或4x > B .04x << C .4x < D .4x > 8.两个少年在绿茵场上游戏.小红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运动到点B ,小兰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O 逆时针运动一周回到点C ,两人的运动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AC =DB .两人同时开始运动,直到都停止运动时游戏结束,其间他们与点C 的距离y 与时间x (单位:秒)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 .小红的运动路程比小兰的长 B .两人分别在1.09秒和7.49秒的时刻相遇 C .当小红运动到点 D 的时候,小兰已经经过了点D D .在4.84秒时,两人的距离正好等于⊙O 的半径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9.方程220x x -=的根为 . 10.已知∠A 为锐角,且tan 3A = ,那么∠A 的大小是 °. 11.若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12.如图,抛物线2 y ax bx c =++的对称轴为1x =,点P ,点Q 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若点P 的坐标为(4,0),则点Q 的坐标为 . 13.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60°,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 . 14.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PC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点C ,若∠P =60°,P A = 3,则AB 的长为 . 15.在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如图,在一个路口,一辆 长为10m 的大巴车遇红灯后停在距交通信号灯20m 的停止线处,小张驾驶一辆小轿车跟随大巴车行驶.设小张距大巴车尾x m ,若大巴车车顶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0.8m ,红灯下沿高于小张的水平视线3.2m ,若小张能看到整个红灯,则x 的最小值为 . 16.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平面内一点A . 求作:∠A ,使得∠A =30°. 作法:如图, C D A O B

(完整版)初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第二学期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27.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消毒酒精C.白醋D.蔗糖水 28.下列关于氢气的用途中,只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充填探空气球B.作氢能源 C.作火箭燃料D.冶炼金属 29.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N2B.O2C.CO2D.CO 30.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蒸馏水C.汽水D.自来水 32.走进新装修的房屋常有一股异味,利用有关分子的性质解释该现象,最合理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的体积很小 33.下面是几种农作物生长时对土壤要求的最佳pH范围:茶5—5.5;西瓜6;大豆6—7; 甜菜7—7.5。如果某地区经常下酸雨,以上农作物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A.茶B.西瓜C.大豆D.甜菜 34.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白磷、红磷 C.冰、水D.天然气、甲烷 35.欲将20℃时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加入水 C.加入固体硝酸钠D.倒掉一半溶液 36.下列各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铁、铁锈B.石灰石、生石灰 C.熟石灰、氢氧化钙D.纯碱、烧碱 37.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则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A.蓝色B.红色C.紫色D.无色 38.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之比为1:1,

人教版初三英语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精修版)

人教版英语精品资料(精修版) 腾五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英语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 第一部分听力(共四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听句子,选出与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画,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第二节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并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个句子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 A. Father Christmas. B. Last week C. With my family. ()7. A. Why not? B. He isn't ten. C. Yes, I did. ()8. A. Steel. B. In America. C. $34. ()9. A. Yeah. He's creative. B. On the table. C. It is mine. ()10. A. In ten years. B. We can make a plan first. C. I want to be a doctor. 第三节听对话,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正确选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段对话听两遍。(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11. What is the white blouse made of?. A. Cotton. B. Silk. C. Wool. ()12. How much is the blue blouse? A. 200 yuan. B.175 yuan. C. 75 yuan.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3—14小题。 ()13. How soon will the speakers leave their school? A. In one month. B. In two months. C. In three months. ()14. Where does Lucy want to work in the future? A. In a hotel. B. In a hospital. C. In a school.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15—17小题。 ()15.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on Sunday?. A. Go to a park. B. Go to a zoo. C. Go swimming. ()16.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A. Cool. B. Hot. C. Warm. ()17.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on Sunday? A. At 8:00 am. B. At 9:00 am. C. At 10:00 am.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18—20小题。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期中检测题一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烧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2、“分子足球”C60发现之后不久,科学家相继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则N60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金属单质 D.非金属单质 3、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水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D.由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 B.增加绿地面积 C.减少用煤作燃料 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7、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做干电池电极 B.氧气供给呼吸 C.厨房用的铝锅 D.铜用于制造导线 9、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10、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分别取等质量的这两 种物质制取氧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A.高锰酸钾多于氯酸钾 B.氯酸钾多于高锰酸钾 C.两种物质放出氧气的质量相等 D.无法比较 11、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1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蒸馏、煮沸都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液态氢气是蓝色的 C.氢气难溶于水 D.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4 14、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 Hg B.氖气 Ne2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铁 FeCl2 16、下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初三数学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将9 608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9 608×106 B 、960.8×105 C 、96.08×104 D 、9.608×103 2、如图,在△ABC 中,DE ∥BC ,AD:DB = 2:3 则DE:BC 的值为( ) A.1:3 B .2:3 C.1:2 D.2:5 3、将抛物线y=2x 2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抛物线y=2(x+3)2+4 ( ). A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B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4.在Rt ⊿ABC 中,∠C=90°,∠B=30°, sinA 的值为( ). A 、 1 B 、 23 C 、 22 D 、 2 1 5、在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的是( ) A .2y x = B .31y x =-+ C .2 y x = D .1 y x = 6.如图,若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BD=58°, 则∠BCD 的度数为 ( ) (A) 32° (B) 58° (C)64° (D) 116° A B D E D O

7.如图,⊙O的半径OC垂直于弦AB,垂足为D,OA=22, ∠B=22.5°,AB的长为() A.2 B.4 C.22D.42 8.如图1,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动点P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匀速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线段OP的长为y,如果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20B.24C.48D.60 二、填空题(本题共2分,每小题16分) 9.分解因式:24 m n n -=. 10.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5:3,则面积比是_________. 11.已知:如图,在高2m,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米 12.请写出一个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y x 3 4 O O C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It’s time since we met last . A. one and half month’s B. one and a half months C. one and half months’ D. one and a half months’ ( )2. of four buses will take you to the station . We can take of them . A. Any ; every B. None ; any C. All ; any D. Neither ; none ( )3. Two weeks is not enough for me to finish the work . I need week . A. the other B. a third C. the third D. other ( )4. A young man glasses came the office . He had an old bag his arm . A. without ; in ; in B. with ; into ; under C. in ; out of ; under D. with ; in ; on ( )5.Not only I but also Tom and Jack _____ interested in English because it _____ useful. A. is, is B. is, are C. are, is D. are, are ( )6. I found the baby as soon as he had heard his mother . A. angrily B. happily C. sadly D. pleased ( )7. The young man was hit by a truck . he was not hurt . A. Lucky ; bad B. Luckily ; terrible C. Luckily ; badly D. Lucky ; badly ( )8. As we all know ,Columbus America and Edison light bulbs. A. discovered ; invented B. invented ; discovered C. discovered ; discovered D. invented ; invented ( )9. Jack,please help me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A. put off B. put up C. put into D. put on ( )10. —I have bought a new watch . —Where and when you it ? A. did ; buy B. do ; buy C. have ; bought D. will ; buy ( )11. Computers in everyday life in this country before long .

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图所示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前开关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 I.打开K1,通入N2一段时间,点燃酒精灯; Ⅱ.关闭K1,打开K2,通入O2,观察现象; Ⅲ…. 针对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由步骤Ⅱ可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步骤Ⅲ,若将装置B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不能验证燃烧的另一条件 D.本实验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红磷在通入氮气时不燃烧,通入氧气时燃烧 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 A.x=2 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C.c不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2+2O 2点燃 CO 2+H 2O+CO 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 燃烧的条件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氧气验满 5.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 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6.已知:22Mg OH M O (gO+H ) ,CaCO 3 高温 CaO+CO 2↑。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 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 O ,若40A ∠=?,则C ∠=( ) A .110? B .120? C .135? D .140? 2.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的是( ) A .x 2+1=0 B .x 2+2x +1=0 C .x 2+2x +3=0 D .x 2+2x -3=0 3.如图,矩形ABCD 中,3AB =,8BC =,点P 为矩形内一动点,且满足 PBC PCD ∠=∠,则线段PD 的最小值为( ) A .5 B .1 C .2 D .3 4.若将半径为24cm 的半圆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 ( ) A .3cm B .6cm C .12cm D .24cm 5.如图,在△ABC 中,DE ∥BC ,若DE =2,BC =6,则 ADE ABC 的面积 的面积 =( ) A . 13 B . 14 C . 16 D . 19 6.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抛掷6次都是正面朝上,则抛掷第7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小于 12 B .等于 12 C .大于 12 D .无法确定 7.已知Rt △ABC 中,∠C=900,AC=2,BC=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sin 3 B = ; B .2cos 3 B = ; C .2tan 3 B = ; D .以上都不对;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EC=3:1,连接AE 交BD 于点F ,则△DEF 的面积与△BAF 的面积之比为( ) A .3:4 B .9:16 C .9:1 D .3:1 9.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5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A .8 B .9 C .10 D .11 10.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 A .(﹣1,2) B .(﹣1,﹣2) C .(1,﹣2) D .(1,2) 11.下列对于二次函数y =﹣x 2+x 图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开口向上 B .对称轴是y 轴 C .有最低点 D .在对称轴右侧的部分从左往右是下降的 12.“一般的,如果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那么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P 21”参考上述教材中的话,判断方程x 2﹣2x =1 x ﹣2实数根的情况是 ( ) A .有三个实数根 B .有两个实数根 C .有一个实数根 D .无实数根 13.如图物体由两个圆锥组成,其主视图中,90,105A ABC ??∠=∠=.若上面圆锥的侧面积为1,则下面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2 B 3 C . 32 D 2 14.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直线x =﹣1,下列结论:①b 2>4ac ;②2a+b =0;③a+b+c >0;④若B(﹣5,y 1)、C(﹣1,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结论是( )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40分) 123% 4567891011\ 12 13141516171819| 20 >>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 2.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铜丝弯曲 3.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镁条 B. 红磷 C. 木炭 D. 铁丝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Fe D. Al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化铜 B. 空气 C. 氢气 D. 氯化钾 < 6. 称量固体药品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温度计 7.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8.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①② ③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A.B.C.D. 10.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都是无色无味气体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12.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 A.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可使水变成燃油 C.普通的水由“大师”点化便成为“圣水”,饮之可逢凶化吉 《 D.原子弹的爆炸,是利用了原子核变化时放出的巨大能量 1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15.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初三英语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英语 本试卷共四大题,12页,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 号、姓名、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東,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法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从1~15各题 所给的A、 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Xian Xinghai was a very famous musician in China. He wrote one of the greatest pieces of music of the 20th century. In his short life he wrote-1 300 songs and an opera. Xian was bom in Panyu, Guangdong, China in 1905. Because his father died before he was born, Xian moved from place to place with-2 mother. He began learning to play_ 3 violin when he was 20 years old. In the beginning, his violin was cheap and badly made that he_ 5 not play it well. His friends laughed at him. Xian did not stop 6 and soon showed his talent. In 1934,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Chinese students_7 studied in a special music school in Paris. Before he 8 , Xian became the schools best student 9 won several prizes for his talents. In 1935, he returned to China and helped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army. Later, he came to Yan'an 10 music at a college. 11 there were no pianos in Yan'an at that time Xian still wrote 12 of his most important music there, , his most famous work. including The Yellow Ri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