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交通部分技术导则

控规交通部分技术导则
控规交通部分技术导则

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交通部分)

技术导则研究(征求意见稿)

1 城市道路

1.1 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应与用地功能布局相协调,路网密度合理,道路功能明确,充分考虑人行过街的便利性、舒适性,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用地开发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2 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特殊道路五类。

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大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两侧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组团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对向车行道之间宜设中间分隔带。主干路两侧不宜设臵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特殊道路:一般指城市支路和次干道的特殊连接线、小区路、厂区路等,解决局部区域或特定环境的服务交通。

各等级道路设计车速

路网密度应保证道路通行能力与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相协调。在根据上位专业规划确定快速路和重要干道布局基础上,对特定功能地区的次干路、支路路网密度提出设计要求如下表规定。

道路网密度指标(千米/平方千米)

(一)对于工业用地等路网密度较低的区域,如需调整用地性质,路网密度应按调整后的用地性质匹配设臵。

(二)由城市道路围合的居住用地地块面积一般不宜超过3公顷,最大不应超过5公顷;由城市道路围合的商业用地地块面积一般不宜超过2公顷,最大不应超过3公顷。

(三)规划道路不得随意取消,确需取消的,应进行专题论证。

1.4 道路红线宽度

(一)红线宽度

城市快速路红线宽度为54米、64米、132米(高速公路转换为快速路),双向6-10车道;

主干路红线宽度采用40米、44米,双向6-8车道;

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6米、32米、36米,双向4-6车道;

支路红线宽度为16米,22米,双向2车道。

(二)桥梁和隧道的车道数与相应的道路等级相匹配。

1.5 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和路侧带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外侧指道路边缘一侧,内侧指道路中线一侧。

各级道路典型断面形式:(单位:米)

注:该类型断面适用于由高速公路转换成的城市快速路

快速路断面示意图(一)

快速路断面示意图(二)

快速路断面示意图(三)

主干路断面示意图(一)

主干路断面示意图(二)

主干路断面示意图(三)

次干路断面示意图(一)

次干路断面示意图—居住区(二)

次干路断面示意图—工业区(三)

支路断面示意图—居住区(一)

支路断面示意图—居住区(二)

支路断面示意图—工业区(三)

1.9 平纵断面设计指标

各级城市道路平纵断面相关设计指标应当符合《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中规定。

1.10交叉口类型

(一)交叉口按交通组织方式分为立体交叉口、平面交叉口两大类。

(1)立体交叉口分类:

立A类—枢纽立交:各方向均为连续流,且基本无交织(如全定向、半定向、定向-半定向组合型匝道的立交);

立B类—集散立交:各方向为连续流,部分车流有交织(如苜蓿形、混合型、三岔喇叭形和梨形匝道的立交);

立C类—简单立交:主要方向为连续流,次要方向为间断流(如菱形立交、主要方向上跨或下穿立交)。

(2)平面交叉口分类:

平A类——渠化展宽交叉口;

平B类——不展宽交叉口;

平C类——干路中心隔离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简称右进右出交叉口);

(二)按相关道路分类的各类交叉口,需根据其交通功能,选择适用的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的交叉口。

交叉口类型选择

注:城市道路与公路相交的交叉口,一级公路可视为主干道,二、三级公路可视为次干道,四级公路可视为支路,依照与之相交的城市道路各种类型的交叉口选型。

(三)新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原则上不应规划环形交叉口;对于规划控制、尚未建设的环形交叉口,应取消转盘,并进行渠化完善。

(四)平面交叉口的展宽渠化、信号灯以及立体交叉口的设臵应结合道路网

和交通组织综合考虑。

(五)交叉口的选择除考虑相交道路的等级外,还应考虑相交道路的通行能力,与交叉口通行能力相匹配,以及保证道路交叉口等级的连续性。

1.11 快速路开口

快速路出入口间距应能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中规定。

1.12平面交叉口转弯半径

平面交叉口转弯半径规划控制值(米)

相交道路性质快速路主干路

快速路——

主干路—20-25

次干路——

支路——

1.13 平面交叉口展宽

(一)平面渠化展宽交叉口控制要求:

交叉口进口道

注:公交停靠站设臵按一个车道考虑,重要地区可按两车道考虑。

(二)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展宽段车道宽度宜为3.0-3.25米。进口道展宽段宽度应根据原有车道宽度进行测算(展宽后总宽度与原车道总宽度差值)。

(三)当路段单向两车道或双向三车道时,进口道拓宽至三车道;当路段单向三车道时,进口道拓宽至四或五车道。

2 地面公共交通

2.1公交站场布局应与交通枢纽、轨道车站、人流集中区域相衔接,整合规划,集约利用土地。

2.2 公交首末站

公交首末站主要结合新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区进行配建,配建标准为每万人1000平方米,具体建设标准为:人口在1-2万(或建筑面积在30-60万平方米),配臵2000-3000平方米左右的公交首末站一处;人口在2-4万(或建筑面积在60-90万平方米),配臵2000平方米左右的公交首末站两处。

2.3 公交停靠站

(一)公交停靠站形式

快速路和主干路上应设臵带隔离设施的港湾式停靠站,(分隔带0.5米,停车带宽7米);在次干路上宜设臵带隔离设施的港湾式停靠站,宽度不应小于7.5米,如条件受限,可采用划线式停靠站,划线式停靠站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米。

主干路上的港湾式停靠站站台长度最小60-80米,次干路最小40-60米。 人行过街设施应结合公交停靠站设臵。

带隔离设施的港湾式停靠站设臵示意图

(二)公交停靠站间距

路段上公交停靠站间距应为300-500米。具体间距大小应根据建设强度、客流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在商业中心区,应增设辅站,公交停靠站与辅站站间距不

左转公交车流和非公交车流

行人过街视线宜受公交

之间形成的冲突点

公交停靠站

行人过街视线易受公交遮挡,存在安全隐患

龙湖交叉口

大于50米。

公交停靠站主辅站设臵示意图

路段上的公交停靠站上下行应在平面上错开设臵,错开距离应不小于30米,且不应大于80米。

公交停靠站错开设臵示意图

(三)公交停靠站位臵

平面交叉口处的公交停靠站应设臵在交叉口出口道,出口道设臵有困难时,可将停靠右转公交线路的停靠站设在进口道。

公交停靠站设臵在交叉口出口道时,公交停靠站应设在距对向停车线不小于20米处。

出口道公交停靠站的设臵示意图

特殊情况下公交停靠站设臵在交叉口进口道时,当进口道展宽时,停靠站应设在展宽段之后至少15米处;进口道右侧没有展宽时,停靠站应在停车线之后40-60米处。

进口道展宽情况下公交停靠站的设臵示意图

进口道不展宽情况下公交停靠站的设臵示意图

控规编制时应按下列要求划定轨道设施保护线范围:

(一)地下区间线,轨道中心线两侧各56米;地下车站,轨道中心线两侧各66米。

(二)地面和高架区间线,轨道中心线两侧各36米;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轨道中心线两侧各42米。

(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构)筑物结构物外边线外侧10米内。

(四)对于左右线分离的轨道线路:地下区间线,轨道左右线中心线两侧各53米;地下车站,轨道左右线中心线两侧各59米;地面和高架区间线,轨道左右线中心线两侧各33米;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轨道左右线中心线两侧各39米。

3.3 轨道车站与其他设施的衔接

(一)结合每个轨道车站均应规划设臵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与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应紧密衔接。

(二)轨道车站周边1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应预留与轨道车站连通的地上或地下人行通道。

(三)轨道车站的步行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6米。

(四)公交首末站应结合轨道车站进行布臵。未布臵公交首末站的轨道车站附近应规划控制1-2对公交停靠站,轨道车站与公交停靠站距离宜控制在50米以内。

(五)轨道车站周边200米范围内,建议用地强度可以适当提高。

4 慢行系统

4.1 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一)人行过街设施应根据道路等级、流量选择不同的设施类别,应结合人流密集区域、轨道车站以及公交停靠站设臵。

(二)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必须采用人行立体过街设施。过街设施应尽量采用最短距离设臵,避免行人绕行,间距宜为400-700米。

(三)所有平面交叉口均应设臵人行平面过街设施,在主干路和次干路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250-300米。

(四)人行过街设施应结合商业设施用地统一考虑,区级以上商业中心主次干道上人行过街设施间距宜为100-200米。

(五)人行天桥的宽度不得小于3.5米,天桥下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4.8米。人行地下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4米,净高不得小于2.5米。在地下通道两侧布设商业设施的,人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5米。

(六)人行过街系统应充分与轨道车站通道、出入口及公交停靠站相结合。

4.2 步行通道

(一)在商业中心区,应建立人车分离的步行系统。在步行街内应规划贯穿各个方向的通道,并且通道应连续,并在标高上相互衔接,尽可能避免行人的反

复上下。

中心商业区步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0米,一般区域步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5米。商业街区的公交停靠站距离街区的主要步行通廊距离不得超过50米。

(二)居住小区内部应形成多方向通达的步行系统,居住小区内任意一点到达最近城市道路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150米。

(三)应重视轨道车站周边地块的人行通道规划布局,以方便人流与轨道车站的衔接。

4.3 自行车交通

(一)原则上自行车交通应与机动车交通分离。自行车道可与人行道并建,设臵时人行道宜在自行车道外侧。

(二)自行车道路双向行驶的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米。

5 静态交通

5.1城市机动车停车位应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

5.2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应结合大型商业设施、大型公共建筑、交通换乘枢纽等进行设臵。对于旧城区配建停车位不足的情况,可规划公共停车场作为补充。

5.3 物流园区、仓储区、工业区及专业批发市场等应设臵专用货运停车场。

5.4 在规划确定的停车换乘枢纽地区,应配建大型公共停车场。

6 地块

6.1 建筑基地开口

(一)快速路两侧原则上不得设臵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特殊情况如需设臵时,应在快速路两侧增加辅道,将出入口设臵在辅道上。

(二)在道路交叉口用地,地块的大小划分和布局应充分考虑建筑基地出入口设臵的可行性。建筑基地出入口与一般平面交叉口的距离,主次干路从道路红线转角切点起算应当大于70米,支路应大于50米。

(三)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应在基地周边等级最低的道路上设臵。如需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开设多个机动车出入口的,应根据道路等级,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设臵。

6.2 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

(一)临街建筑应按以下标准在道路红线的基础上退让:

临支路后退不小于2米;临次干路后退不小于3米;临主干路后退不小于5米;临高架道路、立交后退不小于10米。

(二)特殊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按以下标准执行:

高层建筑计算高度大于60米时,主楼退让道路红线:临支路后退不小于3米;临次干路后退不小于5米;临主干路后退不小于7米。

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星级旅馆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规划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8米。

7 地下空间

7.1 地下轨道车站

(一)地下轨道车站应根据车站附近未来交通需求及发展趋势,预留人行过街设施等设施用地。

(二)与地下轨道车站相连接的地下街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室的标高宜与车站站厅层标高相衔接,如因特别需要而出现较大落差,应设臵自动人行道。

7.2 人行地道

(一)人行地道宜连接附近主要交通站点,纳入整体交通系统。

(二)人行地道的长度不宜超过100米。

7.3 地下停车场(库)

地下停车场(库)宜与临近地下空间设施整合设臵,并与相邻地下停车场(库)之间连通,互相衔接。

7.4 地下街

(一)地下街应与地铁车站、铁路车站及公交枢纽等公共交通设施充分衔接。

(二)地下街内部各部分面积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商业设施总面积不宜超过交通设施总面积。

(三)当地下街含有地下车库时,车库宜布臵在人行通道及商业设施的下层。

中规院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中规院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1 总则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3 修建性详细规划 4 附则 附录:详细规划各阶段规划成果图图面深度比较 l 总则 l.0.1 为了使我院所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程序规范化,加强编制工作的技术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措施。 1.0.2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1.0.3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近期建设或开发地区的各类用地进行详细划分,确定其使用性质、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区内部的市政公用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联系,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字串7 (2) 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主要确定各类建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配置,并根据建筑和绿化的空间布局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各项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1.0.4 本技术措施的运用范围可以是整片的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也可以是单独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市中心或区中心、干道和道路两侧的沿街地段、城市广场、车站、游乐场、商业中心或步行街、工业区或综合区、校园、旅游渡假区以及大型的体育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等。 1.0.5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须遵循《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遵守有关城市规划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本措施如与上述要求有抵触时,应以国家规定为准。 1.0.6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相协调,体现其意图,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历史、自然环境及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准确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功能、经济、环境、景观等要素。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合理安排(以改善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 字串7 l.0.7 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有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和技术经济论证,要有群众参与(征询当地居民和单位的意见。 2 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原则应以用地的控制和管理为重点,以实施总体规划的意图为目的,强化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衔接:编制工作要在具有完备的基础资料条件下进行。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形体环境,又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因素,选择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内容,运用控制的手段,确定城市或开发区未来的建设目标, 2.1 编制程序 2.1.1 组织负责编制该规划项目的工作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配备相关各专业技术人员。 2.1.2 收集和分析现状基础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和核对现状图。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1.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1.1.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开发设计平台”使整个项目技术架构上更加合理,更容易获得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采用Java语言开发,符合J2EE规范; ?应用服务器支持各种主流应用服务器,包括BEA Weblogic、IBM Webphere、Tomcat等; ?数据交换和配置采用XML技术;

?数据库支持各种主流数据库,包括Oracle、SqlServer、Sybase、MySql 等; ?由于采用Java技术,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Linux、Unix等; ?客户端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IE6以上浏览器; ?开发工具主要采用Eclipse。 1.1. 2.采用B/S多层结构 该项目基于J2EE技术平台,采用XML数据总线技术、MVC设计模式和SOA 框架,将各种服务包装为松散耦合的模块,通过在XML数据包中加入标签数据(元数据)的方法实现了调用接口的弹性,从而面向最终用户和开发商提供了一个随需应变的企业级应用和开发设计平台。 在技术路线上,采用组件化技术和基于BROWER/APPSERVER/DBSERVER的三层应用架构模型,以B/S方式实现。数据外部数据交换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可靠、稳定、及时的交换,各个应用终端采用客户端浏览器的方式根据不同权限进行数据的查询、增加等操作。 整个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在体系结构中,客户(请求信息)、程序(处理请求)和数据(被操作)被隔离。多层结构是个更灵活的体系结构,它把显示逻辑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这就意味着业务代码是独立的,可以不关心怎样显示和在哪里显示。业务逻辑层处于中间层,不需要关心由哪种类型的

大唐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 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规范集团公司环保设施改造工作管理,指导企业确定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方案,确保各项烟气污染物治理设备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编制依据 GB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保部2013 年第14 号)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14]2093 号) 关于印发《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536 号) 《火电厂烟气治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环保部2014 年第18 号)《火电厂除尘工程技术规范》(环保部2014 年第17 号)燃煤电厂除尘技术路线指导意见(中电联2014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燃煤发电企业烟尘排放控制指导意见(试行)(2014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脱硫设施建设与生产管理办法(181 号〔2013 〕)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脱硝改造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办法(95 号〔2013 〕)中国大

唐集团公司燃煤发电企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指导意见(试行)(2011 ) 第三条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实施后,在干基准氧含量6% 的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10mg/m 3、35 mg/m 3、50 mg/m 3。特殊地区烟尘排放浓度限值为5mg/m 3。 第四条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单机容量 300MW 及以上燃煤机组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其它机组可参照本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章改造原则 第五条企业需结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需求,合理制定烟气污染排放目标。 第六条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需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充分诊断分析,结合环保设施实际运行状况、现场条件,并综合考虑引风机扩容、烟道优化降低阻力及烟气冷却器回收烟气余热等技术的实施和应用,经过充分技术经济比较后,制定系统化改造方案。 第七条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方案应统筹考虑低氮燃烧器、脱硝、除尘、脱硫、烟囱等设施的协同影响关系,充分发挥各环保设施对污染物的协同脱除能力,在满足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环保设施经济高效运行。 第八条超低排放改造应充分挖掘管理减排的潜力,优先考虑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杂谈】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在哪里2011年03月29日18:14:56 ——吐血整理ABBS论坛话题“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区别在哪里”讨论精华,共提取了42个网友论点。 正文:(小辄儿) 现在国内的控规处在很尴尬的地位:做吧,不实施;不做吧,有关部门又要求必须有这个步骤..... 现在的城市设计是火的发紫,国内出现了百家争鸣,群花齐放的喜人场面.....肉多人更多,这块市场竞争好像有点惨烈。国内现在的城市设计并没有成熟的体系,谁都想把自己的东西作为以后的范本,可是本人觉得城市设计的规范化与“统一”化还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锤炼与实际的验证以后才可能形成稳定的局面。百家争鸣的时间应该是有一个适度长的时间段,这样才能形成真正成熟的良好体系。那么试问:城市设计有可能取代现在在实际实施中并不受重视的控规吗?控规走了这么多年,到底该走向何方?怎么样发展控规才能更有实际意义?而城市设计又该走向何方才能更有生命力?城市设计与控规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对于城市 设计与控规,我们该引发怎样的思考?欢迎大家来讨论。 讨论: 一、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控规是控规。两个范畴。不过,在国内,现在城市设计越来越象控规;控规也越来越象城市设计。没有办法,个搞各的吧。 二、其实这是一个国家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问题,关键是控规究竟应当控制什么,我认为应当因地制宜,但是,控规毕竟是控规,和城市设计不一样, 三、控规应当突出其法规性规定性,城市设计应当突出概念,突出创意,但是缺一不可。 四、城市设计应当是控规之后的“设计”阶段,控规是理性的,而城市设计却是感性的。 五、这个规纳比较,有某些道理,但不太准确。(或者说,相当的不准确) 。首先,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目前我们的规划法中,并没有城市设计的地位。但是,对於控规,是有说法的。有几个途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我建立大家有机会去考察一下控规和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其次,再看一看目前我们是怎么作控规的,怎么作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方法有什么区别。 第三,由於我国目前还没有对城市设计在规划系统中给予明确的地位,所以建议看看国外的情况。 以上提供一个思路。关于城市设计,我知道大家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以前,现在,都认同这样一种观点: 1。城市设计是平行与规划的一个系统。按照JONATHAN 、BARBETTE等人的说法,城市设计是贯彻规划全过程的。不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德某个阶段。好像如FH 所说,是控规后的设计阶段(请问,这和国内通常所说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有什么区别);

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1.采用的方法和技术路线1.1.1.项目技术路线描述 “开发设计平台”使整个项目技术架构上更加合理,更容易获得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路线如下: 采用Java语言开发,符合J2EE规范; 应用服务器支持各种主流应用服务器,包括BEA Weblogic、IBM Webphere、Tomcat 等; 数据交换和配置采用XML技术; 数据库支持各种主流数据库,包括Oracle、SqlServer、Sybase、MySql等; 由于采用Java技术,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Linux、Unix等; 客户端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IE6以上浏览器; 开发工具主要采用Eclipse。 1.1. 2.采用B/S多层结构 该项目基于J2EE技术平台,采用XML数据总线技术、MVC设计模式和SOA框架,将各种服务包装为松散耦合的模块,通过在XML数据包中加入标签数据(元数据)的方法实现了调用接口的弹性,从而面向最终用户和开发商提供了一个随需应变的企业级应用和开发设计平台。 在技术路线上,采用组件化技术和基于BROWER/APPSERVER/DBSERVER的三层应用架构模型,以B/S方式实现。数据外部数据交换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可靠、稳定、及时的交换,各个应用终端采用客户端浏览器的方式根据不同权限进行数据的查询、增加等操作。 整个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在体系结构中,客户(请求信息)、程序(处理请

求)和数据(被操作)被隔离。多层结构是个更灵活的体系结构,它把显示逻辑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这就意味着业务代码是独立的,可以不关心怎样显示和在哪里显示。业务逻辑层处于中间层,不需要关心由哪种类型的客户来显示数据,也可以与后端系统保持相对独立性,有利于系统扩展。多层结构中安全性也更易于实现,因为应用程序已经同客户隔离。 在一个多层次系统中,每一级都支持应用程序的一个独立部分。应用客户机完成描述逻辑,应用服务器完成业务处理逻辑。在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每一个客户机只向应用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通讯和竞争。每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是由该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共享的,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业务处理,同时当修订业务处理而产生变化时,能极大地简化变化的实现。数据服务器负责管理和优化同时并发的数据存取。

中规院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1总则 2控制性详细规划 3修建性详细规划 4附则 附录:详细规划各阶段规划成果图图面深度比较 l总则 l.0.1为了使我院所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程序规范化,加强编制工作的技术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措施。 1.0.2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1.0.3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近期建设或开发地区的各类用地进行详细划分,确定其使用性质、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区内部的市政公用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联系,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导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主要确定各类建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配置,并根据建筑和绿化的空间布局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各项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1.0.4本技术措施的运用范围可以是整片的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也可以是单独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市中心或区中心、干道和道路两侧的沿街地段、城市广场、车站、游乐场、商业中心或步行街、工业区或综合区、校园、旅游渡假区以及大型的体育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等。1.0.5编制城市详细规划须遵循《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遵守有关城市规划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本措施如与上述要求有抵触时,应以国家规定为准。 1.0.6编制城市详细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相协调,体现其意图,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历史、自然环境及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准确的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功能、经济、环境、景观等要素。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在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要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合理安排.以改善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

软件项目技术路线

软件项目技术路线 篇一: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纵观全球大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技术发展路线,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步从vb、.NET向J2EE java全面迁移,迄今为止,所有的集团客户和高端政府机关在大型软件系统技术的选择上,几乎清一色的选择JAVA品台,而且面向集团化的大型软件系统定位的企业,如九思软件、东软集团,也统统在此路线上完成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 在国外,JAVA技术已成为解决大型应用的事实标准,符合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则是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企业应用的中间核心平台。因其具有易移植性,广开放性、强安全性和支持快速开发等特性,成为面向对象开发组织应用的首选平台。参照文档如下:基于J2EE应用服务器支持EJB组件开发技术,包括消息队列、负载均衡机制和交易管理等。支持中大型网站和中大型组织应用等需要大规模跨平台、网络计算的领域。软件构造有几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XML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构件技术、网络化应用。其中Java 因为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易开发、好维护、很强的网络使用性等, 而成为主流环境。J2EE是企业级应用的标准。 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并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机制。使之具有重用的能力,并集成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式及灵活的事务控制。 J2EE应用程序由组件构成。一个J2EE组件是自包含的,与其相关的语气它组件通信的类及文件集成到J2EE应用程序的功能软件单元。J2EE规范定义了下面一些组件:1)、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客户程序及小程序。 2)、运行于服务器网络的Servlet&Jsp组件。 3)、运行于服务端的企业逻辑组件。 J2EE组件用Java语言编写,通过相同的方法编译。J2EE组件与标准Jav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J2EE组件集成到了应用程序中,与J2EE规范兼容,并部署到负责运行、管理的J2EE服务器上。 基于J2EE企业级应用服务器的结构 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是基于Web Services 的新一代应用服务器。在设计上突出了XML的应用,比如XML在本地化的存储及各种处理;通过SOAP与.NET及通过IIOP 与CORBA的连接等。 Web Server 基于对本系统需求的深入分析,我们建议采用B/A/D应用模式,这样,这样,跨系统平台、性能优异的Web Server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 Servlets 是网络化的组件, 被应用于网络服务器的功能的扩展。它从客户主机(如: 浏览器)得到命令和要求,并将内容反馈给主机,实现从HTML界面传递到网络商务系列。无论如何, Servlets是不必要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上的,它们可被作为普通的命令要求组件,Servlets 更适合于实现简单要求的需要,并且不需要应用软件服务器的管理。 JSP与Servlets非常相似。事实上, 它们的最大区别是JSP为非纯Java代码, 更易于感知。如果希望看到并感觉到配置是与其它配置分开的, 并且易于维护, 可以使用JSP,JSP 擅长于此,它们易于被编写及维护。 XML 当前,对XML的技术应用如火如荼,在我们的系统解决方案中,XML技术的应用也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技术架构必须提供对XML技术强大支持。

达国IV排放标准三条技术路线

达到国IV排放标准柴油车有三条技术路线 中国汽车报2007-2-28 9:02:05 2007年1月1日起,北京开始对轻型柴油车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轻型车率先实施国Ⅳ是一个信号,表明重型车实施国Ⅳ标准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远。 对柴油车实现欧Ⅳ(等同于国Ⅳ)排放,现在公认比较成熟、能够实现重型柴油车欧Ⅳ排放的技术路线有三种:EGR+POC(废气再循环+微粒催化氧化器)、EGR+DPF(废气再循环+微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由于柴油机工作的特点,使微粒和氮氧化物两种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生成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在排放标准达到欧Ⅳ之前,开发设计人员在控制柴油机燃烧时,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达到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都不超过限值。但排放标准提升到欧Ⅳ之后,则需要机内控制结合机外后处理方式才能达标。 EGR+POC和EGR+DPF这两种技术路线,是采用控制燃烧温度等手段在机内减少氮氧化物生成,再利用POC(微粒催化氧化器)或DPF(微粒捕集器)对生成的微粒进行后处理。SCR技术是通过强化发动机机内燃烧来降低微粒的生成,然后利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机外催化氧化。 从技术特点看,EGR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但需要改动原有欧Ⅲ发动机的结构,增加废气再循环系统。由于引入温度很高的废气,增加了整个发动机的热负荷,不仅对发动机进气过程的冷却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整个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也需要提高。同时,由于需要控制氮氧化物生成,对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对发动机效率和经济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后处理方面,DPF通过采用微孔吸附性材料对废气中的微粒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微粒的含量。但捕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堵住,这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再生方式是通过装在车上的再生控制装置向捕集器内喷射少量燃油,将捕集器内积攒的微粒物质烧掉。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安装微粒捕集器的同时,还必须加装相应的再生控制系统,除行驶之外还需要额外的燃油用于微粒捕集器再生。此外,微粒捕集器对燃油的含硫量有严格要求,而且再生后的微粒捕集器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POC主要通过催化氧化方式降低废气中微粒的含量。这种后处理装置与DPF和SCR相比,产品体积最小,而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燃油进行再生。但相比DPF,POC降低废气中微粒含量的能力较差。如果要达到与DPF同样的排放效果,则要求发动机内生成的微粒总量较低,增加了发动机控制的难度。除要求发动机的喷油压力更高,严格控制燃油含硫量外,对产生微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润滑油的稳定性和杂质含量的要求也更苛刻。 SCR技术在机内燃烧过程中不处理氮氧化物,而是通过强化燃烧降低微粒的生成。使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比采用EGR技术的发动机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上要好,节油所带来的费用节省与使用的尿素溶液费用相当。与欧Ⅲ车型用车成本也基本相同,动力性能还得到优化。SCR 技术由于仅优化燃烧过程和加装后处理装置,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设备,对原有欧Ⅲ发动机

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1 范围 本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内容和程序。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即构成本导则的条文,与本导则同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 号)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 ●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大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人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50万人的城市。 小城市:指城市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人的城市。 快速路、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城市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是城市的交通干路,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道路网体系,广泛连接城市各区,集散主干路交通的功能。 支路:是住宅及工业区或其他类型地区的交通路径,为连接次干路与街坊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项目交通流量:也称项目生成交通量,是建设工程生成或吸引的交通负荷增量。 非项目交通量:也称背景交通量。除建设工程自身和研究区域内计划审批的其他建设工程生成的交通量会影响目标年的交通系统状况外,研究区域外的变化同样会产生影响。非项目交通包含两部分:(1)过境交通,即所有通过研究区域且起止点均在研究区域外的交通出行;(2)其他项目交通,即研究区域内其他项目产生的交通,起点或终点在研究区域内。 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包括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个阶段。 4 总则 4.1 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交通影响评价( Traffic Impact Evaluate 简称TIE)是通过定量分析预测建设工程开发后对周围相关交通设施及路网的影响度,定性或定量评价建设工程开发并投入使用后对交通通行、交通安全、交通环境等的影响效应,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减小建设工程对周边交通负荷的影响,评价建设工程出入口、基地总平面

20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继续教育试卷答卷92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2009年8月()在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C.《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2.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包括: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B.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C.辨析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 D.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3.《环评法》规定,对于(),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的篇章或者说明。 A.指导性规划 B.综合性规划 C.综合性和指导性规划 D.规划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4.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A.影响最大化 B.影响忽视 C.影响预防 D.影响加大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5.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要求编写规划实施后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一些比较重要、实施后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规划,用“()”的形式。 A.篇章 B.说明 C.篇章或者说明 D.报告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战略环评的核心目标是将环境影响量化,识别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预测其影响的()和(),并且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A.范围 B.规模 C.大小 D.强度 E.面积 用户答案:[AD] 得分:8.00 2.战略环评必须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具体是指:战略决策通过指导、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其所涉及的复杂系统;和()。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纵观全球大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技术发展路线,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步从vb、.NET向J2EE java全面迁移,迄今为止,所有的集团客户和高端政府机关在大型软件系统技术的选择上,几乎清一色的选择JAVA品台,而且面向集团化的大型软件系统定位的企业,如九思软件、东软集团,也统统在此路线上完成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 在国外,JAVA技术已成为解决大型应用的事实标准,符合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则是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企业应用的中间核心平台。因其具有易移植性,广开放性、强安全性和支持快速开发等特性,成为面向对象开发组织应用的首选平台。参照文档如下: 基于J2EE应用服务器支持EJB组件开发技术,包括消息队列、负载均衡机制和交易管理等。支持中大型网站和中大型组织应用等需要大规模跨平台、网络计算的领域。 软件构造有几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XML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构件技术、网络化应用。其中Java 因为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易开发、好维护、很强的网络使用性等, 而成为主流环境。 J2EE是企业级应用的标准。 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并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机制。使之具有重用的能力,并集成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式及灵活的事务控制。 J2EE应用程序由组件构成。一个J2EE组件是自包含的,与其相关的语气它组件通信的类及文件集成到J2EE应用程序的功能软件单元。J2EE规范定义了下面一些组件: 1)、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客户程序及小程序。 2)、运行于服务器网络的Servlet&Jsp组件。 3)、运行于服务端的企业逻辑组件。 J2EE组件用Java语言编写,通过相同的方法编译。J2EE组件与标准Jav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J2EE组件集成到了应用程序中,与J2EE规范兼容,并部署到负责运行、管理的J2EE 服务器上。 基于J2EE企业级应用服务器的结构 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是基于Web Services 的新一代应用服务器。在设计上突出了XML的应用,比如XML在本地化的存储及各种处理;通过SOAP与 .NET及通过IIOP 与CORBA的连接等。

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厦门海沧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时间:2011-02-23 来源:中国城乡规划行业信息网作者: 于立:生态城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体化发展规划总平面及鸟瞰图大全 谁该为交通拥堵埋单?世界遗产资料大集合(权威版)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 控制轴线

海沧新城鸟瞰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起止时间:1999.3-2003.6 中规院2001年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李金卫张颖 主要参加人:席继宁谢竞华刘泉董志海周冬元刘敏

设计导则 夜景

一、项目概况 海沧新城位于厦门市本岛西部,隔西海域与本岛相望。本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景观地位独特。规划总面积约 9.0平方公里。由于其现状已建用地较少,大部分为滩涂虾池、农田村庄以及刚刚填完的平地,因此为新城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规划空间。 二、总体定位 海沧新城是厦门市环西海域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厦门市的副中心,是海沧台商投资区的行政、文化、金融、商业中心。 总平面

三、规划构思及布局 海沧新城在总体布局上以分区规划路网为基础,以内湖为中心,以“水”为主题,通过内湖、水景公园等的设置,使海沧新城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21世纪的“新水城”。其空间结构为“一核、二区、三片、九中心”。在设计中,通过历史、现代、自然3条主轴线和若干条副轴线的建立,将新城与厦门本岛、新城内不同片区、不同风格的建筑和空间联系起来,创造出既风格多样又和谐统一的空间景观形态及完整的开敞空间体系,体现新城“天人合一”的宏伟气势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新城内建筑高度控制是滨海地区较低,中心区较高,并布置了三个高层建筑集中区,形成“众星拱月”之势。海沧新城由内湖周围地区和滨海绿带两部分组成。其中滨海绿带位于海沧新城东侧,南北长约 7公里,包括海沧大桥游览码头、水景公园、体育公园、海滨休闲及会展区、自然资源与科学博物馆、四季景观雕塑园和嵩屿码头广场七个园区。 四、创新与特色 1.通过内湖的设置,将防洪防潮、减少土方工程需要与营造独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环境巧妙结合,在新城中形成山水结合,湖海共存、自然与人工景观相互融合的独特景观。 2.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规同时进行,在宏观层面整体控制并保留一定弹性,在中观、微观层面上严格控制细致入微,保证城市总体设计的理念、原则能逐步实现,保证理想蓝图的最终完成。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建设用地:899.1公顷。 其中: 居住用地:261.07公顷;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成果与深度要求 1、规划用地的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 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主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情况。 2、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 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现状图、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 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2)人口现状 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 (3)建筑物现状 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 (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现状 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建筑)类型、位置、等级、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分布等情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1:2000) 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的位置; 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标明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位置、等级、规模,以及主要控制指标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 (1)道路交通规划图 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型、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并以温州民科基地控规中心区地块规划修改为实例,探讨基于城市设计的控规局部调整的主要规划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1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认知 1.1定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干预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刘宛,2000)。是以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为主要对象,以对象的宜人性和性质性为目标,以人性化为原则,以系统方法为途径的一种用于相关规划设计及其行政管理领域的思维方式、设计法则以及专项规划设计。 1.2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中,控规是总体规划目标与任务的具体落实,同时也是修规及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在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控规在城市开发区强度和环境容量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控制和指导作用。但是,控规难以确保城市品质问题,即难以把握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方面的系统优化问题,包括基于城市或片区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城市形体、城市文化、城市生

态等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城市设计的价值在于城市整体性或系统优化,控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吸纳城市设计的成果来完善自己。城市设计比控规更能够系统、整体地把握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但是在国家法定的规划设计体系中没有城市设计,城市设计难以得到实施,如果将城市设计成果转换为法定的控规成果来进行实施,这应该是积极而有效地。 1.3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方法 从我国现行控规和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工作性质来看,两者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关联性,控规需要拟定城市设计要点。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完善或优化先做的控规。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反馈到控规的方法是对影响城市品质的城市设计的刚 性内容纳入控规,对控规成果中必要的内容进行修改,按照程序上报审批。 2 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笔者作为一名参与温州民科基地控规中心区地块规划修改工作的规划管理者,结合该规划对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进行浅析。 城市发展是一个受到多元因素制约的过程,控规局部调整的产生,除了控规编制自身的技术原因之外,还涉及经济、社会、制度、现实发展状况等原因。根据需要,后开展的城市设计要对控规成果进行调整,主要目的是从优化城市品质角度对控规中缺乏系统或整体性的规划内容进得修正和添加。包括建设用地性质调整,主要是公

控规交通部分技术导则

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交通部分) 技术导则研究(征求意见稿) 1 城市道路 1.1 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应与用地功能布局相协调,路网密度合理,道路功能明确,充分考虑人行过街的便利性、舒适性,体现城市道路交通对用地开发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2 道路分级 城市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特殊道路五类。 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大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部控制或部分控制。两侧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组团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对向车行道之间宜设中间分隔带。主干路两侧不宜设臵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特殊道路:一般指城市支路和次干道的特殊连接线、小区路、厂区路等,解决局部区域或特定环境的服务交通。 各等级道路设计车速 路网密度应保证道路通行能力与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相协调。在根据上位专业规划确定快速路和重要干道布局基础上,对特定功能地区的次干路、支路路网密度提出设计要求如下表规定。 道路网密度指标(千米/平方千米)

(一)对于工业用地等路网密度较低的区域,如需调整用地性质,路网密度应按调整后的用地性质匹配设臵。 (二)由城市道路围合的居住用地地块面积一般不宜超过3公顷,最大不应超过5公顷;由城市道路围合的商业用地地块面积一般不宜超过2公顷,最大不应超过3公顷。 (三)规划道路不得随意取消,确需取消的,应进行专题论证。 1.4 道路红线宽度 (一)红线宽度 城市快速路红线宽度为54米、64米、132米(高速公路转换为快速路),双向6-10车道; 主干路红线宽度采用40米、44米,双向6-8车道; 次干路红线宽度为26米、32米、36米,双向4-6车道; 支路红线宽度为16米,22米,双向2车道。 (二)桥梁和隧道的车道数与相应的道路等级相匹配。 1.5 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和路侧带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中规院详细规划细则1

中规院城市详细规划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1总则 2控制性详细规划 3修建性详细规划 4附则 附录:详细规划各阶段规划成果图图面深度比较

l 总则 1.0.1为了使我院所编制的城市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程序规范化,加强编 工作的技术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措施。 1.0.2 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各项 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 计。 1.0.3 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 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规划管理而编制的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近期建设或开发地区的各类用地进行详细划分,确定其使用性质、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区内部的市政公用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联系,提出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导下编 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主要确定各类建筑、各项基础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配置,并根据建筑和绿化的空间布局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为各项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1.0.4 本技术措施的运用范围可以是整片的新区开发或旧区改建,也可以是单独 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市中心或区中心、干道和道路两侧的沿街地段、城市广场、车站、游乐场、商业中心或步行街、工业区或综合区、校园、旅游渡假区以及大型的体育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等。 1.0.5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须遵循《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各项规划原则,遵守有关 城市规划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本措施如与上述要求有抵触时,应以国家规定为准。 1.0.6 编制城市详细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相协调,体现其意图,对 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历史、自然环境及现状情况进行深入细

柴油车达到国IV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

2007年1月1日起,北京开始对轻型柴油车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轻型车率先实施国Ⅳ是一个信号,表明重型车实施国Ⅳ标准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远。 对柴油车实现欧Ⅳ(等同于国Ⅳ)排放,现在公认比较成熟、能够实现重型柴油车欧Ⅳ排放的技术路线有三种:EGR+POC(废气再循环+微粒催化氧化器)、EGR+DPF(废气再循环+微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 由于柴油机工作的特点,使微粒和氮氧化物两种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生成出现了此消彼长的现象。在排放标准达到欧Ⅳ之前,开发设计人员在控制柴油机燃烧时,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达到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都不超过限值。但排放标准提升到欧Ⅳ之后,则需要机内控制结合机外后处理方式才能达标。 EGR+POC和EGR+DPF这两种技术路线,是采用控制燃烧温度等手段在机内减少氮氧化物生成,再利用POC(微粒催化氧化器)或DPF(微粒捕集器)对生成的微粒进行后处理。SCR技术是通过强化发动机机内燃烧来降低微粒的生成,然后利用尿素溶液对氮氧化物进行机外催化氧化。 从技术特点看,EGR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但需要改动原有欧Ⅲ发动机的结构,增加废气再循环系统。由于引入温度很高的废气,增加了整个发动机的热负荷,不仅对发动机进气过程的冷却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整个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也需要提高。同时,由于需要控制氮氧化物生成,对燃烧过程的最高温度和持续时间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因此对发动机效率和经济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后处理方面,DPF通过采用微孔吸附性材料对废气中的微粒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微粒的含量。但捕集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堵住,这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再生方式是通过装在车上的再生控制装置向捕集器内喷射少量燃油,将捕集器内积攒的微粒物质烧掉。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安装微粒捕集器的同时,还必须加装相应的再生控制系统,除行驶之外还需要额外的燃油用于微粒捕集器再生。此外,微粒捕集器对燃油的含硫量有严格要求,而且再生后的微粒捕集器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POC主要通过催化氧化方式降低废气中微粒的含量。这种后处理装置与DPF和SCR相比,产品体积最小,而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燃油进行再生。但相比DPF,POC降低废气中微粒含量的能力较差。如果要达到与DPF同样的排放效果,则要求发动机内生成的微粒总量较低,增加了发动机控制的难度。除要求发动机的喷油压力更高,严格控制燃油含硫量外,对产生微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润滑油的稳定性和杂质含量的要求也更苛刻。 SCR技术在机内燃烧过程中不处理氮氧化物,而是通过强化燃烧降低微粒的生成。使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比采用EGR技术的发动机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上要好,节油所带来的费用节省与使用的尿素溶液费用相当。与欧Ⅲ车型用车成本也基本相同,动力性能还得到优化。SCR技术由于仅优化燃烧过程和加装后处理装置,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设备,对原有欧Ⅲ发动机的改动较小,升级的可行性也更高。业内专家认为SCR技术是实现欧Ⅴ、欧Ⅵ排放的最佳技术方案。 SCR技术的最大缺点是需要在车上增加催化剂储存箱和催化反应器,而且需要加油站等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