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研究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研究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研究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

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目标成本管理在国内外企业应用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重视。本文着重从目标成本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我国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规范企业成本管理,以期能够为即将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传统成本管理;价值链

TARGET COS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goal of cost management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concerned.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target costs facing challenges, and applied in our countr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upcoming target cos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target cost management;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value chai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I 前言. (1)

1 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1)

1.1 成本的经济实质 (1)

1.2 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2)

1.3 目标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理 (3)

2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3)

2.1 目标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3)

2.1.1 目标成本的预测 (4)

2.1.2 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 (4)

2.2 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考核 (4)

3 中国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时存在问题 (5)

3.1 目标成本管理范围狭隘 (5)

3.2 目标成本管理粗放 (5)

3.3 全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5)

3.4 成本竞争意识有待加强 (6)

3.5 成本管理仅局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 (6)

3.6 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 (6)

3.7 企业不注重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 (7)

4 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7)

4.1 拓宽目标成本管理范围 (7)

4.2 转变目标成本管理方式 (8)

4.3 目标成本管理过程全员化 (8)

4.4 树立成本竞争意识 (8)

4.5 树立全新成本管理理念 (9)

4.6 目标成本管理力求系统化 (9)

4.7 加强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管理 (9)

5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目标管理科学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几十年来为许多国家所采用,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用于企业经济核算,叫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思维和方法对于企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所谓目标成本,就是企业产品生产之前预计控制的成本水平,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目标成本一般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公式是:目标销售收入一目标利润=目标成本。从此可以看出:目标成本改变了传统的做法,以往是先计算成本加上合理利润作为产品售价,即先定计划成本,再定销售价格。而目标成本却按照市场预测情况,以最合理的、最具竞争力的售价和企业要求取得的利润为条件来确定必须达到的成本水平。把成本变成控制对象,改变了过去那种消极被动局面,这是目标成本管理的最大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企业又开始面临一个新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更增强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利用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正是这样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使得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目标成本管理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原有的目标成本管理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1 目标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成本的经济实质

成本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其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生产过程,既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同时又是剩余价值的创造和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指出:“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 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从商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

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对于成本的认识,是我国学术界进行成本研究的指南。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的成本理论为依据,将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成本已不再局限于产品成本,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在内涵上,它打破了C+V的界限,扩展到包括设计成本、战略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等多种成本形态;从外延来看,主要表现为成本应用范围的扩大,从产品生产阶段扩展到产品的设计阶段,从生产者领域扩展到消费者领域。因此,成本在保持其本质特征的前提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1.2 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全面成本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围绕目标成本的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内容进行。即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分析,合理设置成本目标,根据目标成本进行产品设计,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明确成本责任,从而把各部门、各环节直至全体职工连成一个有共同努力方向的纵横协调的责任成本指标体系,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耗费实施严格的全面控制,及时核算成本实际发生额,纠正偏离目标成本的情况,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落实责任,将重要信息及时反馈。通过以上反复循环的过程,最终使目标成本日趋合理,产品成本不断降低。目标成本管理的重点是事前控制,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根据目标,运用价值分析来设计产品,从而使成本得到事先控制,防止某些无增值作业的发生,优化了生产过程,使成本大幅度降低一。所以其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的诸多弊端,变原来单一、滞后、生产型的成本管理为全面、超前、经营决策型的现代化成本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使企业站在战略的高度,以最佳的成本效益比,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目标成本是根据企业的目标利润以及既定的价格等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的,即目标成本=目标收入-目标利润。它对于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成本发展趋势起着一种总体控制作用。目标成本作为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上成本控制和考

核标准,有利于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强制性地促进企业成本水平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通过目标成本的分解,落实控制和考核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面的、综合性管理,以达到实现企业效益目标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1.3 目标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在成本规划时不考虑市场状况,成本管理活动也仅限于企业内部,而没有延伸至整个价值链;另外,成本管理仅仅局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不是在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导向型”的成本管理;传统的成本管理只重视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制造费用等显著的成本项目,忽视了市场需求、工艺与流程的再造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对成本构成的分析不够全面;成本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在成本发生之后对其进行分析,成本管理缺乏主动性和全局性。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价格和目标利润为起点,确定产品的一个容许成本,产品和过程设计被用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目标成本。它在关注内部成本效率的同时,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将成本管理活动延伸到整个价值链;成本削减始于产品与流程设计阶段而非仅仅在产品生产阶段,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考虑在内。

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之间的差异根源在于它们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个“闭式系统”,这种方法忽视了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考虑较少,只有在实际发生的成本与设定的标准之间发生差异时才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努力维持预先设定的标准,而目标成本管理体现了“开式系统”方法。这种方法注重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更多地考虑影响系统运行的相关因素,在实际成本发生之前便采取控制措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标准。

2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2.1 目标成本法在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1.1 目标成本的预测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预测是企业实行成本目标管理的中心环节,这是目标成本法的精髓。具体方法有:

(1)利润-成本预测分析法。通过确定计划期的销售收入和目标利润,根据销售收入、目标利润和应交税金直接挤出目标成本参考值。

目标总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

(2)量本利预测分析法。根据产品销售量、产品销售成本和产品销售利润三者的内在联系,在预测出产品销售数量、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目标利润的基础上,倒挤出产品销售成本,作为预测目标成本。

目标总成本=(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价格)*(1-税率)-目标利润

2.1.2 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

目标成本的分解是指设立的目标成本通过可行性分析后。将其自上而下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逐级分觎,落实到有关的责任中心。其分解方法主要有①按管理层次分解,将目标成本按总厂分厂、车间、班组,个人进行分解。②按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过程分解成本形成每一过程的目标成本。分解后,就要对各部门和个人的成本指标加以责任化,并使这种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利益化、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来促进各部门努力完成成本指标,最终达成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2.2 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考核

目标成本执行惰况考核可用按月考核累计计算方法。成本指标一旦确定下来,一般在一定时期内就不再轻易变动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每个月的成本不可能是均等的。在采用按月考核时,每个月该怎样考核还怎样考核,不讲客观因素的变动,而把累计的完成情况最为是否分配将近的主要依据,既便于操作又比较合理。

3 中国企业应用目标成本管理时存在问题

3.1 目标成本管理范围狭隘

大部分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往往只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而很少分析企业外部价值链;只重视生产环节的目标成本而忽视了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目标成本,这样使得目标成本管理内外部脱节,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投产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开发设计成本,也包括营销成本、服务成本和后勤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3.2 目标成本管理粗放

国内的企业,在目标成本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粗放的现象。大多数考虑的都是看得见的成本,未考虑到隐性成本;强调财务方面的信息,而忽视了非财务方面的信息。然而成本的形成不见得仅仅是劳务及材料等显性成本,更多的是因为管理的粗糙或不科学等造成的浪费与损失即隐性成本。如何认识这些看不见的成本,找出这些提高成本的动因,并加以剔除是我国企业目标成本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3.3 全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企业中,一部分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的事,职工只是为完成成本控制目标而工作,缺乏主动性。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也没有注重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提高人的劳动效率。很多员工在工作中都是被动接受,缺少尊重,缺少建议权利,从而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实际上,员工在企业生产以及各个环节当中都是起主导作用,只要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业绩才能真正上升,在每个环节当中严格执行目标成本,只能适当降低目标成本。企业生

产中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各个环节中的生产成本明显升高。

3.4 成本竞争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自热化,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取得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必须通过分析自己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竞争态势,这就要求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因此必须计算竞争对手的成本。只有通过比较分析竞争对手产品与本企业产品的优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克敌制胜。国内的企业在目标成本管理上普遍存在竞争意识薄弱的现象,优胜劣汰永远是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因此必须积极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争取竞争优势。

3.5 成本管理仅局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

从成本细划到责任成本,到目前为止,我国成本管理无不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然而,现在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查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这个过程,既包括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另一方面,顾客使用该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也应包括在内,因为消费过程的各种情况也是产品竞争力的部分。因此,现代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正是由于观念上的束缚,这些年来,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甚微,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妨碍企业发展。

3.6 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机制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引进和模仿,忽视发明和创新;重视科研成果的研究,忽视生产力的转化;重视生产经营的组织,忽视个人创造性的发展。其结

果只能是在依赖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从挖潜节约的角度去控制和降低成本。而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潜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

3.7 企业不注重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分析

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和利用公司内部与外部之问的相关活动来达成整个公司的策略目的,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它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从项目凋研、产品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销售、运输到售后服务都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进行逐一的作业成本分析,使管理人员对产品成本的生产周期和每一环节的控制方法都有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产品的利润在整个生产周期最大化。在市场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必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却容易陷入下列误区:如管理者较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而忽略对营销成本、服务成本和后勤成本的控制;重视对构成企业运作流程的一个单项活动进行成本分析,而忽视了把握各项活动之问联系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成本;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成本分析的方法过分依赖于会计方法和制度,而对没有纳入会计核算范围的成本行为缺乏分析等等。

4 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4.1 拓宽目标成本管理范围

现代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对象包括整个价值链,不仅要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还应对产品的开发、研究、试制设计、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进行控制。同时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和经销商都是目标成本考虑的范围。通过了解整个行业价值链来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放眼全局,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目标成本的控制。目标成本管理应全面考虑各种潜在机会,分析各种机会成本,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提高企业的盈利。

4.2 转变目标成本管理方式

企业的成本不仅包括人工成本、材料费用、燃料费用、制造费用等有形的成本动因,像产品品质、员工士气、交货时间、市场的开拓、内部结构的调整等都这些隐性成本都与目标成本管理有关。其实,就一个企业而言,一些有形的成本项目往往并不是影响成本最主要因素,而一些未能考虑的因素,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地理位置、产品的复杂性等都会对目标成本的实现产生影响,因而不仅要关注有形的成本因素,还要周全考虑隐性成本。

4.3 目标成本管理过程全员化

目标成本管理之所以强调“全员”,是因为要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极性,上至企业经营者,下至每一位员工都是成本管理者、责任者,成本、费用的降低与每个人有关。因此,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取得他们对目标成本管理的支持,并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让他们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达成目标。同时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4.4 树立成本竞争意识

企业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成本变化情况,分析对方成本变动的原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当产品的质量差别不大时,产品的价格成了顾客考虑的主要因素,谁能以更低的价格卖出产品谁就赢得了市场因此,对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树立起成本的竞争意识,是促使企业产品进行改良的动力之一。

4.5 树立全新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的成本效益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由传统的“节俭”向现代成本效益观念转变,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投入产出分析来指导产品的设计、老产品的改进、售后服务的完善等工作。人是组织的基本单位,目标成本管理要以人为本,强化全员参与,树立起强烈的成本意识,形成“人人参与成本,个个追求效益”的局面。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等成本意识比较薄弱的人员,更要增强成本意识和素质,把经济性和技术性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对目标成本有效的实施有重要的意义。应着力于职工成本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使职工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转化为创造性,并成为一种经常的、持久的行动。

4.6 目标成本管理力求系统化

成本管理首先应实行全员成本管理,上至厂长经理等企业经营者,下至每个员工,都必须树立成本责任意识,明确各自的成本管理目标和责任,建立目标成本考核制度,以保证目标成本顺利实现。其次,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即对企业产品设计、投入、生产、销售、服务等生产的全过程实行成本管理。再次,实行全方位成本管理,要把成本管理放在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来考虑,要充分注意市场变化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和新的要求,使成本管理适应市场,并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在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效益中的作用,向科技进步要效益。

4.7 加强策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管理

企业应该将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成本管理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

5 结论

目标成本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事后考核,使成本有少数人核算到多数人管理,成本管理由核算型变为核算管理型,并将产品成本由传统的事后算账发展到事前控制,为各部门控制成本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已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

目标成本管理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是否真正了解目标成本管理的内容,是否有采用此种方法的愿望。所以他们必须了鹪目标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如何发挥其作用及其优缺点是什么,目标管理是否适合本企业等等。另外,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必须有最高领导亲自做出实行和如何实行决策,并集中精力对成本管理~次全面彻底的分析。

我国工交企业自上世纪8O年代初引进目标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做法,改革原先实行多年的计划成本管理,实践证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近年大力推广的“邯钢经验”,更是目标成本管理方式在新形势下应用的成功典范。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喜人的形势下面,也隐藏着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正确、科学地开展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与时俱进,尽早发现目标成本管理方式的不足,不断对其进行改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企业在使用目标成本管理时均应注意根据自身情况加以修改,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

参考文献

[1]孙慧文.目标成本管理应用探讨[J].冶金财会,2008,(12):30~31

[2]门素梅,宋慧.目标成本管理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72~73

[3]王永连.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在商贸工业,2010,(6):210

[4]张沙沙.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93

[5]吴雪林.目标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3—45.

[6]王琪美.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系统浅析[J].铁道财会,2004,(2):45~47

[7]王玉英.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今日中国论坛,2008,(4):116

[8]吴爱华,许本忠.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几个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3):14~16

[9]邓杰.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09,(1O):62~63

[10]卫先芳.浅谈企业目标成本管理[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5):381~383

[11]南秀玲.浅谈目标成本管理[J].中国铝业,2002,(6):52~53

[12]胡锦.浅谈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13~14

[13]叶青山,张友琪,刘全顺.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安徽财会,

2000,(3):25~26

[14]张勇.浅谈企业目标成本管理[J].江苏商业会计,2006,(5):41~42

[15]解秀琴,王燕.浅谈企业目标成本管理[J].哈尔滨:商业经济,2003,(1):25~26

闫太新.浅议新形势下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J].管理观察,2010,(14):74~75

[16]王金池.试论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财会,2001,(6):30~33

[17]王小培.完善目标成本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审计,2002,(4):36

[18]王雯,崔小龙.我国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浅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8,(1):87~88

[19]冯小玲.新时期目标成本管理思路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5,(10):47

[20]白平彦.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7,(10):24~25

[21]丁长胜.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研究[J].经济师,2005,(1):203

[22]郭向伟,郭顺祥.现在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J].经济论坛,2002,(15):35~36

[23]陈亮.企业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经济师,2005,(10)

[24]于海燕.目标成本管理的探索和应用[J].新疆财会,2006,(5):70~71

[25]黄惠忠.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重点及措施[J].管理论坛,2008,(6):58~59

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是以经济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成本高、盈利少。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下文通过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企业克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 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有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表现在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成本考核之间存在脱节。 有些企业领导只注重生产质量和销售情况,对销售定单、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质量等非常重视,成本管理观念落后,成本管理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却很少从效益角度来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式。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成本管理观念,说起成本管理、挖潜增效,就只会想到对那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表面的那些费用的控制,如采购环节的原材料价格、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而对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不易被“看见”的成本降低途径,则很少考虑,如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等。

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全局观念,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成本核算,只重视生产成本的降低,只重视财务和成本报表,利用报表中的数字去管理成本。这种做法虽然对降低成本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成本核算还是事后控制,对成本没有做到预先控制和发生过程中的控制。 从传统成本管理看来,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而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的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管理方式。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效益。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企业更多地应依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出更大的收益,也即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二、成本管理方法不当,没有形成有效的目标成本指标体系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需要,但是有的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而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并作为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而设定的一种预计成本,它是成本预测与目标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目标成本法在我国已得到较普遍的运用,企业根据市场价格及目标利润形成目标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而企业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却很薄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还处于一种粗放、经验型管理的层次上,还存在成本管理定位不清、成本职责不明、成本管理程序和环节缺失、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成本管理经常处于失控状态等诸多问题,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空间。推行项目成本管理,运用科学的成本计划、控制和分析手段,促进和保障企业正确地核算成本,是建筑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指导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对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对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运用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合同管理等管理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提供指导意见,希望这些研究能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项目管理

目录 引言 (3)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述 (4)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概念 (4)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4) 1.成本管理 (4) 2.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4)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基本理论 (4)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相关因素分析 (5) (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分析 (5) 1.质量管理的目标 (5) 2.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5) 3.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关系分析 (6) 4.对建筑功能设计进行价值分析意义 (6) (二)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因素分析 (7) 1.进度管理的目标 (7) 2.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内容 (7) 3.进度与成本关系分析 (7) 4.如何控制进度成本 (8) 三、项目管理其它要素分析 (8) (一)招投标管理 (8) 1.招投标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8) 2.注重评标工作的实效 (9) (二)合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9) 四、结语 (10) 第2页/共12页

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有限公司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对于企业成本管理而言,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进行改善,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情况显得十分必要。在目前经济市场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者留有一席之地,继而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加大对公司成本管理工作建设以及开展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成本管理理念有些许滞后;成本管理方法未及时;更新预算管理有所欠缺;员工素质问题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及时更新成本管理方法;完善预算管理机制;提高员工专业素养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理念;方法 一、**************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经营范围包括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对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城市燃气产业、车(船)用燃气行业、加气站、加油站的投资;从事天然气综合利用技术咨询服务。 **************有限公司目前采用的还是目标成本法,首先确定成本控制的标准,包括成本计划指标、费用开支标准、费用支出限额、材料消耗定额等,其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督成本的形成过程,经常把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出现差额时,及时而准确地找出原因,为纠正偏差提供数据和信息。最后,定期总结成本控制工作,考核成本指标,分析成本产生偏差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定期修订成本控制标准。不过**************有限公司仍保持着传统的成本观念,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

第三章 SLP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6

?第三章SLP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6-40 ? 3.1 SLP公司简介26 ? 3.2 SLP公司成本核算模式26-32 ? 3.2.1 成本中心26-28 ? 3.2.2 SLP公司的成本核算模式28-31 ? 3.2.3 SLP公司的成本计算模型31-32 ? 3.3 SLP公司的成本管控模式32-37 ? 3.3.1 数字化平台推动精细化管理——产能成本分析系统33-35 ? 3.3.2 预算及目标成本的持续跟踪35-36 ? 3.3.3 预算及目标成本的绩效考核36-37 ? 3.4 SLP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37-39 ? 3.4.1 SLP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取得的成绩37-38 ? 3.4.2 SLP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38-39 ? 3.5 本章小结39-40 ?第四章SLP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可行性分析40-44 ? 4.1 SLP公司需要引入阿米巴经营的原因40-41 ? 4.2 SLP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具备的条件41-43 ? 4.2.1 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41-42 ? 4.2.2 先进的数字化平台42-43 ? 4.3 本章小结43-44 ?第五章SLP公司如何构建阿米巴经营模式44-58 ? 5.1 阿米巴组织划分44-45 ? 5.2 内部交易体系45-48 ? 5.2.1 内部交易的定义45-46 ? 5.2.2 内部交易的确认46-47 ? 5.2.3 内部交易的定价47-48 ? 5.3 建立独立核算管理会计制度48-53 ? 5.3.1 构建内部交易报表48-50 ? 5.3.2 内部交易核算50-52 ? 5.3.3 成本归集及分摊原则52-53 ? 5.4 SLP公司阿米巴经营模拟53-55 ? 5.5 SLP公司实行阿米巴经营的效益分析55-57 ? 5.5.1 阿米巴经营对SLP公司的影响55-56 ? 5.5.2 SLP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56-57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2 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3) 3 南京简爱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6) 4 南京简爱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成本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5 南京简爱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的成本管理改善措施 (15) 结论 (19)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各行各业的改革的也进行着,各种市场经济主体都实现了比较好的并且很飞速的发展。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是新生经济力量,所发挥的功效越来越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都存在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企业管理者必须无时无刻的关注着企业生产成本高低问题。要求公司的管理者必要时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公司的生存主导,要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是企业良好的运营,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故本研究的写作目的即在于以成本管理为立足点,以南京简爱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为例,探究企业的发展前景,寻找、分析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活力。 【关键词】成本管理企业科学发展 1 绪论 1.1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些资源和拓展市场的有效利用,赢得消费

者,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已成为每个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故本研究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以成本控制为出发点探究企业的发展前景,寻找、分析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葆活力。 1.2文献综述 经济学家凯瑟琳娜.斯腾詹和乔.斯腾詹(2012)在《成本管理精要》一书中提出了关于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决策和在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控制中的作用。凯瑟琳娜.斯腾詹认为,企业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好的成本管理有助于决策的成本管理系统必须满足列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支出,为完成组织近期目标和战略规划监控资源耗费,预警财务状况恶化,资源消耗的适用性,明确个人和团队对完成经营目标应负的责任,有助于分析客户、生产过程、产品和地区对赢利性的不同影响,为不同的决策者、管理者提供全景式的组织成本结构信息[1]。 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2012)提出了精神生产成本的概念,是他的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亚当斯密论证了商业操作程序的分工对于生产成本利用的合理性,其结果使生产效率会大大增加,利润也随之增加了[2]。 罗伯特.卡普蓝在(1984)将生产成本管理按照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传统生产成本管理和现代生产成本管理。通常人们将创立的作业成本法后的成本管理称为现代成本管理,以前成为传统成本管理[3]。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天筑集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以巴吉公路项目为例学生姓名:渊 学号:083115116 指导教师:任晓英 专业年级:会计学专业2008级 所在学院和系:财经学院会计与财务管理系 完成日期:2012年6月8日 答辩日期:2012年6月13日

天筑集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以巴吉公路项目为例 摘要 天筑建设集团(以下简称天筑集团)是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一家中型企业,其主要业务是路桥施工、钢结构生产和销售,兼营其他相关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比较好的业绩。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其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本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会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在阐述成本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天筑集团巴吉公路项目的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巴吉公路项目成本管理流程的阐述,并以成本管理各个步骤的资料的分析结论来说明天筑建设集团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降低天筑集团建设成本的具体措施,为天筑集团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施工,成本管理,项目预测,成本控制

THE RESEARCH OF TIAN ZHU BUILD GRO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ST MANAGEMENT ——THE BAJI HIGHWAY PROJECT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IAN ZHU build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IAN ZHU build group) is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with a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ts main business is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sales, in addition to other relevant industry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dustry. Company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ut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lso met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he cos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whether science will become effectiv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key factor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basic theory of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TIAN ZHU he built the cost of highway project group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rough highway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cess he explained, and the cost management of each step of the material for analysis build construction group tomorrow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looking for reducing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group built day specific measures, built for day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虽取得长足进步,却仍然存在若干问题,应执行采用全员成本管理,强化一线统计,并作好产品设计的成本控制。同时还要坚决压缩行政开支,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估算机会成本,寻求满意决策方案,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与大型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虽有结构简单、决策迅速、反应敏捷等优点,但亦存在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带来的先天弱点,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技术进步、资金筹措诸多方面。由于难以形成最佳规模生产,每位员工所创产值偏低,销售及管理费用又往往偏高,导致中小企业获利能力一般低于大企业。而中小企业技术起点相对较低,工艺、设备往往落后,高级专门人才不足,加之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技术更新。 因此,中小企业更应强化成本意识,注重成本管理。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和巩固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已有很大进步。但就成本管理层面考察,仍有一些企业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制约着企业发展壮大。 一、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企业领导成本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分解产品成本时,不是认真按产品设计要求,按零部件工艺流程的成本形成逐个计算,

也不是自下而上逐级填报、汇总,只凭主观印象算大帐,按产品成本切成工时、材料消耗、管理费用等大块分摊;有的认为成本统计只是鸡毛蒜皮之小事,很少过问;还有的认为企业产品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工序少,不值得搞成本统计。凡此种种,自然难以发现成本形成中的问题。 (二)未能及时收集原始成本数据。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或未将系统末端延伸至生产班组,即不是由班组直接将原始数据输入系统,仍然采用填写报表,再由专业人员将报表数据统一汇总或输入微机。有的操作工和班组长不认真填报工时、材料消耗等表格,造成漏报数据和数据失真;有的未能及时随班填报,而是事后补填,由于时过境迁,单凭记忆凑数,很难保证准确;还有的字迹模糊,或将表格沾上油污,致使辨认困难。 (三)统计表格不够科学合理。有的企业印制的统计表格,要么名目繁多,要么容易产生歧义,且不能适应不同产品、不同工序的特点,填报费力,汇总困难,严重者能引起生产人员厌烦甚至反感,产生应付心理,自然影响填报质量。(四)产品设计的成本意识缺位。有的企业尽管采取措施强化成本统计,如分车间独立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材料和工时消耗等等,但效果有限,成本依然上升。其原因在于没有把好产品的设计关,忽视了产品设计阶段各零部件成本的估算统计工作,致使产品一投产就出师不利。 (五)市场营销费用过高。中小企业虽然营销渠道较短,但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产品档

国内外对目标成本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国内外对目标成本管理研究文献分析 满意回答 1成本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确立成本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成本会计理论结构的首要问题。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3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有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其既定的目的”, ... 2. 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 裘卫红文献来自: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3期 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裘卫红$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财务科成本会计在旧中国只是粗具雏形,在新中国才有巨大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我国培育了数代成本管理人才,且其中不乏者,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并不曾在 ... 3. 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李金琛文献来自:商业会计2007年第18期 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成本会计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 ... 4. 关于成本会计理论的若干理解 李冬梅文献来自:今日科苑2007年第16期 本文首先对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又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相关问题作了说明。成本会计;;理论;;认识 ... 5. 浅论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 郭艺侠文献来自: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9期 资本成本会计的普遍运用仍需一定时日,但其有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浅论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郭艺侠$西安经发经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资本成本会计是以现代金融市场和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 ... 6. 成本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袁秀霞文献来自:农业与技术2005年第02期 成本会计目标是成本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会计原则等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影响。3关于成本会计的假设与原则问题3 ... 成本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袁秀霞$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学院!110000成本会计 ... 7.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被引次数:2次 林光侨文献来自: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第06期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林光侨$神华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8. 关于会计主体概念及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的思考(二)

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无疑成为企业领导和业界人士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就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强化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就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究,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业界人士能够关心和重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而促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企业管理提升。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必要性措施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 要性。这些企业通过建立与完善成本管理规范制度、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内部对成本投入有效性的监督管理力度等方法来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力度。这些措施的运用虽然让企业的绩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阶段“成本领先”战略和“低成本竞争”战略已经深 入到各行各业,各企业为了大幅度降低自己的成本,采取从原材料购置、设备选用以及人员安排上进行调整等措施。这些措施的运用,从方向上看似乎是可行的,但实际运用中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首先,一些企业为了一味的降低成本而忽视了经营质量:如对产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夸大产品效用等。其次,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落后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如企业内部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依旧是粗放型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仅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分析成本的效用。 (二)成本管理缺乏针对性 成本管理缺乏针对性是现阶段企业成本管理中比较普 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成本管理人员工作分配不到位,不能确保人尽其责,即一些企业存在垂直管理的现象,所以 在职责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也存在“牛鞭效应”,甚至出现人多职的现象。其次些企业缺乏独立的成本管理部 门,成本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可想而知,财务部门主要是重视数据整理、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等量化的工作,而成本管理工作则往往只是一带而过,或者纸上谈兵。 (三)成本考核和监控力度不够 据调查,现阶段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随意性比较

开题报告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

开题报告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题目XX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 选题类型应用基础型课题来源自选课题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方向) 指导教师职称 姓名年级学号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的加剧,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甚至使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市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这一点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但是目前的存在的状况却是,企业虽然重视成本控制,可是控制的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导致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成本控制的观念落后,对成本控制的目的,范围,方法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二是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大多数企业目前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制造成本法,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却没有被推广。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企业将成本降低至行业平均水平之下,拉开距离才能真正具备竞争优势。不降价竞争,着力提高产品单位利润率从而提高总利润水平和投资回报率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 现代企业具有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而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成本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理念,因

此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应立足于整体的战略目标及企业外部环境,并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企业的竞争战略大体分为成本领先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战略,成本一旦失去控制,企业也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推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方法的创新和实施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研究和实施的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现状的分析,找出企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措施,促进企业提升成本控制能力。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加强,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提升成本控制观 通过对本选题的研究,提高自己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在企业成本控制研究的学术水平。 2本领域研究综述 2.1 国外关于成本控制的研究 泰罗(F.W.Taylor),首次提到了标准成本法,它以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 ; 以此为线索,企业可以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期终,既可通过 定的方法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结合起来,又可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以标准成本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在引入现代行为科学支柱之后,就形成对各责任中心进行责任业绩的责任成本制度和与之相应的责任成本概念。在责任成本制度中,成本按

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

关于企业成本管路问题的研究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怎么使盈利更多更长久,在企业面临价格下跌原材料上涨“两面夹击”的今天,低成本战略无疑是傿走出困境的当务之急,是企业持续经营提升竞争力最根本有效的策略。 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面成本管理是一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长期工作。本文阐述了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利益的关系,并就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1.2 内容概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成本管理的概念、成本管理的目标及成本管理环节成本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成本管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接着介绍了我国目前企业中存在的成本管理的问题,阐明了我国企业成本理论的滞后、观念落后及其它主要的问题如成本管理基础薄弱、陈旧,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分工过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等。并提出了一些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最后列举了宝钢的成本管理模式,先介绍宝钢改革背景,然后是宝钢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及宝钢式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特点等。

1.3 论文的整体结构 表1 论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章节目录主要研究内容 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概述 1.3 论文整体结构 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 景和意义、研究内容、 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2.1 成本管理的概念 2.2 成本管理的目标 2.3 成本管理环节 2.4 成本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简要介绍了成本管理 的知识 3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3.1 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 3.2 我国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3.3 影响成本管理主要因素 3.4 企业有效成本管理的改进 措施 讨论了我国成本管理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 施 4 宝钢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4.1 宝钢改革背景 4.2 宝钢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 体做法 4.3 宝钢式目标成本管理的基 本特点 列举了宝钢实例介绍 它的成本管理 结论结论 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摘要 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及人力等的耗费。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尽可能的提高收益,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是以成本为控制手段,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同时发现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素质,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也越来越完善,但是对成本控制本身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停留在低级的阶段,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还存在着成本控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事前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和考核不力等问题。本文从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着手,结合相关案例,对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成本意识、从战略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等几点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价值链 Abstract Cost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indicator in the process of an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an enterprise, which also reflects

毕业论文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摘要:本文从成本管理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并对在中国存在了很长的时间的以资源 消耗为成本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成本高的财务业绩,利润少,限制了我们国家的企 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的原因: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 题,价值管理与不良利益动机驱动相结合等。这表明我国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已 经无法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注重成本管理,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采 取理论联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图片传统思维模式综合考虑成本管理问题;根据企业的自 身特点来确定的成本管理战略;加强成本控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成本管理 中的作用,最终建立成本管理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本文中,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对当 前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现状;对策 一、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缺陷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许多企业普遍存在成本控制观念落后的现象,表现在成本控制的范围、目的及手 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偏差。很多企业仍将成本控制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 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成本控制的目的局 限于降低成本,很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作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节约方 式,不能通过发生成本效益来实现更大的收益。再就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意 识淡薄,他们在思想上不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有的企业甚至盲目追逐利润,忽视长远 利益,将管理重心转向外部经营,片面地认为有了市场就有了一切,损失浪费情况严 重,甚至不少企业虚盈实亏;有的企业则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对降低成本不屑一 顾。 (二) 成本管理缺乏全面预算,内控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企业虽然明确规定了处理各种职责分工、程序方法和定额标准,但在 管理过程中发现实际与计划的出现偏差后,并没有去调查责任人并找出降低成本途 径。却一味的强调事中控制,忽略成本预算控制环节,缺少事前预测和规划。 (三)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确立失误。 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偏差: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少数管理人员的专 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各车间、部门、班组的职 工只看作生产者,导致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财务,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蓝海战略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研究——以某企业为例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外向型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研究 2 集团化异地经营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 3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 4 某公司的外汇风险研究 5 某公司现金流量管理研究 6 作业成本法在某公司的应用设计 7 某公司人力资本投资及其风险防范研究 8 基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9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10 工行某分行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11 浙江东方光学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12 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 13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14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5 论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16 某服饰公司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 17 我国加工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18 企业存货风险应对策略的研究 19 某食品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敏感性因素的分析研究 20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分析 21 企业财务失败的预警模式研究 2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审计策略分析 2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问题及建议 24 某房地产公司筹资管理策略研究 2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6 关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7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和对策研究 28 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29 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30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31 某煤炭公司体制研究 32 企业纳税筹划失败案例分析研究 33 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研究 34 上市商业银行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模糊评价 35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经济学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医药行业企业为例,从采购、制造和销售三个环节分析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决策和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相关管理行为的总称。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成本管理对整个企业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1.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成本降低的前提条件下,产品售价得而降低,销量得到扩大,企业的经营基础也就相对更加稳固,而这样企业最终就有余力去改进原有产品,提高质量,甚至开展新产品创新计划,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竞争筹码。 2.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强盈利的根本途径。企业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成本管理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降低产品成本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必要任务,企业需要以优良的成本管理来增进企业

其他管理工作的进行。 3.成本管理是反应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成本管理是反应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成本管理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上,企业全部管理活动实际上也是成本活动。 二、医药行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采购阶段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采购成本计划不合理。未能全面调查和分析本期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并且各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无法有效的预测本年度原材料实际需求状况。 (2)采购渠道过于单一。国内原材料市场发展迅速,缺乏足够详细的各大采购渠道信息,因此未能适时做出对应决策。同时由于长期单一渠道固定合作,导致企业采购部门过于呆板,对于开辟新采购渠道缺乏有效的执行力。 2.制造阶段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1)直接材料费用控制不当。生产车间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研究

目标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及存在 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目标成本管理在国内外企业应用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重视。本文着重从目标成本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我国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规范企业成本管理,以期能够为即将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传统成本管理;价值链

TARGET COS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goal of cost management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concerned.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target costs facing challenges, and applied in our country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upcoming target cost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target cost management; traditional cost management;value chain

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1前言 1.1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加强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节约和降低经济主体总成本。经济主体的员工会为经济主体完全尽职尽责、决然不浪费的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他们会为了增加闲暇时间及自身利益而对成本费用节约方案产生敷衍、推脱心理,进而影响成本费用节约方案的推行与实施。如果想要成本费用节约方案顺利进行,那么就必须依靠制度上的约束机制来实现,这种制度上的约束机制在管理上就被称为“内部控制制度”。所以说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一种成本节约制度,它为成本费用节约方案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约束机制。这种机制通过对经济主体内员工工作情况构成的监督,自动形成了资源被节省和成本高效率运行的有效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内部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节约和降低经济主体总成本。 经济主体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达到成本节约的管理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主体作为制度供给主体,对于完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持有何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节约制度的最终走向和变化。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成本与约束成本(加强内部控制投入成本)、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经济主体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课题。而一个以长远利益为主导的理性经济主体一定会实现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离开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成本节约方案是无法真正彻底实施的,它只能是表面性的阶段性的收益。而且该项成本节约方案的净增效益值是微小的,成本费用节约力度也将是微弱的,甚至得不偿失,最终会使成本费用节

约方案流于形式,成为一阵风。追求成本费用节约是经济主体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而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达到成本费用节约的管理方式是经济主体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成本费用控制研究动态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也逐步成为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为此,我国政府对此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如《会计法》明确“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把这一规定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财政部先后颁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之“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一系列用于指导全国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文件,对加强我国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防范财务风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还不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一直没有统一的内控规范。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还需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作指导。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经由财政部会签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先行实施。 一套完善而又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与企业实现预定经营目标相关联,也是企业持续经营、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障。任何一个企业都应当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毕业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3 ABSTRACT..............................................................................................,.. 4 1.前言 (5)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5) 1.1.1 选题的背景 (5) 1.1.2 选题的意义 (5) 1.2 国内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5) 1.2.1 国外研究现状 (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6)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7) 2.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论 (8) 2.1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问题的提出……………………………………………………….... 8. 2.1.1 我国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状…………………………………………….……….... 8. 2.1.2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9) 2.1.3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11) 2.2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 (12) 2.2.1 人力资源成本 (12) 2.2.2 其他相关概念 (13) 2.3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原则 (14) 2.4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内容 (14) 2.4.1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 (14) 2.4.2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 (16) 2.4.3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16) 2.4.4 人力资源成本效益分析 (17) 3.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18) 3.1 人力资源成本的指标体系 (18) 3.1.1人力资源成本总量指标 (18) 3.1.2人力资源成本结构指标 (18) 3.1.3人力资源成本比率型指标 (19) 3.1.4其他补充性指标 (20) 3.2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 (21) 3.2.1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21) 3.2.2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账户处理 (23) 4.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措施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