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基础+阅读)

六年级期末复习专题

◎基础巩固◎

〖字音字形〗

1、下列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棱(1éng)角气慨静影沉璧

B、边塞(sài) 挣扎人声顶沸

C、模(mó)样崭新栩栩如生

D、闷(mēn)热幼稚惟妙惟肖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在括号里。

(1)倔强.(jiàng qiáng)()

(2)调.遣(tiáo diào)()

(3)店铺.(pù pū)()

3、下面带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怔.(zhēng)住粘.(zhān)贴油脂.(zhǐ) 平衡.(hén)

B.倔.(juè)强耳畔.(bàn) 鸟瞰.(càn) 宅.(zhái)地

C.惬.(qiè)意碧霄.(xiāo) 茁.(zhuó)壮谨.(jǐn)慎

4、下面带点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咳潄.忧愉.褪.色陨.石

B.怡.然横.卧炙.热澄.净

C.瞠.目结舌横七坚.八同心胁.力千钓.一发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枣.园(zǎo)呐.喊(là)怔.住(zhèng)

B.哀悼.(diào)针灸.(jiǔ)倔.强(jué)

C.模.样(mú)参差.(cī)琴弦.(xián)

6、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拾.(shé)级而上病菌.(jùn)舌苔.(tǎi)

B、琴弦(xián)似.(sì)乎相形见绌.(chù)

C、花骨(gū)镊.(niē)子棱.(lēng)角

7、下面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A、兢兢业业清翠挺拔跋山涉水

B、凤毛麟角负荆请罪燕雀之志

C、委婉连绵如怨如诉涣然一新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C.崭新(zhǎn)鸟瞰(gǎn)殷切(yīn)动人心弦(xián)9、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蕴涵辨论怜悯苟延残喘

B.葱笼眷恋隐瞒魂飞魄散

C.魅力弘扬坚韧委婉连绵

〖词语辨析〗

1、下面成语对应的历史人物有误的一组是( )

A、负荆请罪(蔺相如) 完璧归赵(廉颇)

B、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C、大器晚成(马援) 望梅止渴(曹操)

D、杯弓蛇影(乐广) 三人成虎(庞葱)

2、下列字或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走(奔跑)马观花远斤(斧子)成风短兵(土兵)相接

B、幼学之年—10岁弱冠之年—20岁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

C、桑梓—故乡鸿雁—书信桃李—学生布衣—平民

D、“演讲”“讲演”意思相同“代替”“替代”意思相同

“故事”“事故”意思不同“写书”“书写”意思不同

3、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永远②永恒③遥远④久远

叔叔随考察队到( )寒冷的南极去考察了

你雪中送炭帮助我度过难关,我们全家( )不会忘记你的思情

恐龙在地球上的存在已经是很( )的事情了

创造美好的生活是人类( )的追求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4、下列句子中成语或歇后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火情就是命令,消防士奋不顾身地奔向火场。

B、每年春天,从全国各地到武汉大学赏樱花的人络绎不绝。

C、张甲和李乙都是武林高手,他们两人对决,真可谓关公门前要大刀啊。

D、叔叔是名魁梧的建筑工人,但他心细,肯动脑筋,参与了多项技术革新,工友们称赞他“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师傅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B.他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很出色,把这个角色演得栩栩如生。

C.货柜上摆满了瓷器、玉雕、字画,品种繁多,真是鳞次栉比。

6、选择词语填空。

(1)战士们顽强战斗,击溃了敌人几次的猖狂进攻。(继续连续陆续)

(2)王老师的家里极其简单。(陈列陈设排列)

(3)他遇事冷静,考虑问题特别。(精致精确精细精密)

(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了。(隔离隔绝隔断)

7、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的意思是于说话,说起话来很生动,让人爱听。

B.“草枯流眼疾”中的“眼疾”的意思是眼睛有疾病。

C.“买椟还珠”指买下盒子,把盒子中的珍珠送给了别人。比喻财大气粗,有钱任性。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A.就算

..再加一倍的价钱,还.是可以买到这个小礼物。

B.张玉玉不仅

..是班上中队委,还.是我们的小队长.

C.今天中午是.去吃盖浇饭还是

..去吃东北饺子?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操.千曲而后晓声(拿着)

B.忽过

..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急速经过)

C.往者

..不可谏(过去的人)

10、跟词语“咄咄逼人”“侃侃而谈”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愣头愣脑神头鬼脸傻头傻脑

B、美不胜收时不再来妙不可言

C、喋喋不休闷闷不乐翩翩起舞

11、不全是描绘同类事物的一组词是( )

A、铮铮作响余音袅袅响彻云霄

B、动人心弦恍然大悟感人肺腑

C、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12、和例词感情色彩属于一类的一项是( )

A、例:张冠李戴同类词:指鹿为马囫囵吞枣

B、例:酒足饭饱同类词:饱经风霜一饱眼福

C、例:行侠仗义同类词:义正词严忘恩负义

〖句子练习〗

1、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百折不挠,终于取得真经。

B.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我爱读书”,同学们都积极参加。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B.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C.话音落地,伙件们立刻爆发出一阵笑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从大家环保意识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后,武汉的夏天再也不是火炉了。

B、快放学了,教室里人声鼎沸,吵吵嚷嚷的声音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C、鲁智深想人这所想,急人之所急,不愧为梁山好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B.对学校的情况,李老师非常熟悉。

C.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撕在屋上,地上,

枯草上。

B、我们的母亲是花岗岩大山。这是几块花岗岩小卵石齐声所说的。

C、我的不桃树啊。我该怎么感谢你?你到底还有一个花骨朵呢。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

B.“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像偏偏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跃起、投篮;跃起、投篮,一个人投得满头大汗。

B.“学习就怕认真。”张老师说:“再试试吧,态度决定一切。”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8、习近平总书记曾借鉴过这样一句名言(),来告诫我们要回望历史,认真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A.签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B.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

C.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9、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

A、山外青山楼个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绿遍山野白满川,子归声里雨如烟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用“一丝不苟”练习造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陈老师对工作一向都是一丝不苟,对我们要求很严。

B、同学们尊敬这个班长,因为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对待同学一丝不苟。

C、这件工艺雕刻行非常精细,每个纹路都清清楚楚,一丝不苟。

11、和例句的句式一样的选项是( )

例:愿世上人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

A.可是,我更喜欢的,还是那只田螺。

B.这些故事必须用特殊的语言才能读出来。

C.让我们也来学习这种语言吧。

12、下列四个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二泉映月》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当然会使我国人民喜爱。

B、《二泉映月》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不能不使我国人民喜爱。

C、《二泉映月》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怎样能使我国人民喜爱?

D、《二泉映月》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怎能不使我国人民喜爱!

13、与例句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语句是()

例句:我恋着西山、昆明湖、长城。

A、我恋着西山、昆明湖,恋着那雄伟绵延的长城。

B、西山、昆明湖、长城是我朝思梦想的故乡美景。

C、怎么能说我恋着西山、昆明湖、长城呢?

14、下列句子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一项是()

A.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B.谁说唐东杰布不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C.难道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15、下列兔子没有用到修辞手法的是()

A、天上一个火球,地上一个篮球。

B、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温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C、回家的路上,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执刀而立。

16、下面没有用到数字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A、为了让井冈山变得更快,党派来了许多好儿女。

B、作者将浩大繁复的场面妥帖地置于长不过两丈,高不过一尺的画面上。

C、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

17、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发现高军在书上留下了不少写写画画的痕迹。她怎么批评高军,才会显得委婉呢?正确的选项是()

A、你看书可真认真,书上作了好多旁批啊!不知道后面的同学能不能看清被旁包围的原文?

B、难道你不知道不应该在借的书上乱涂乱画吗?

C、这是你画的吗?你为什么要在上面画啊?

18、将下列语句按一定顺序组成一段话,正确的选项是()

①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②湖的周围是连绵不断的山峰。

③大大小小鱼儿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间游动,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④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⑤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影于湖面。

A.⑤④②①③B.②④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

19、将下列语句按一定顺序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这是一种矮小的、漂亮的树,它的枝下垂着,叶子闪闪发亮。

②椭圆形的、橙黄色的果实也不是结在枝头,而是结在树上。

③在西双版纳,我们看到了可可树,也就是巧克力树。

④可是这种小花凋谢以后,却能结出大果实。

⑤巧克力树开着又细又弱的花。

A.⑤①④②③B.③⑤④②①C.③①⑤④②

20、“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这句放到文中哪个括号中最合适?这个括号的序号是()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A)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B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C)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21、给下面一段话分层,正确的选项是()

①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②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旋转的沟纹,从头转尾,越来越密。④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A、①②/ 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课外阅读◎

【一】语文老师的帽子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趣。他,大约四五十岁,身穿一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慈祥

..的脸上强装着严.肃.的样子。最叫人好笑的是,这么热的天,他却戴着一顶黄军帽。

这一天,第二节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静得出奇。语文老师诧异地着了我们一眼,走上讲台,一低头,这才发现讲台上放着一幅画。这时,我们都哄堂大笑起来,那画上的内容我们早知道了:一个光头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旁边写着:请老师拿下帽子。语文老师低头看着画。我们笑了一阵都停下来,

屏住气等待着他大发雷霆,然后拂袖而去。可是,他看了画竞笑了起来:“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头,那我就遵命了,可看了之后,你们须用文字把我的头描写下来。”说完,他真的脱下帽子。

呀,这叫什么头啊!一个疤挨着一个疤,像癞蛤蟆的疙瘩一样……大家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替我们解了心中的谜。

原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年轻时也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乌黑的,还带着自然弯曲呢。一次家属区失火,为救出邻居家的孩子,他冲进熊熊大火。当他抱出孩子时,一头昏倒在地。头上乌黑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燎泡……以后,语文老师就长年累月地戴着帽子。

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们都低下了头,隐隐地感到不安与内疚

..起

..,上次那幅画的作者刘东抽泣来……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1)慈祥()(2)严肃()(3)内疚()(4)抽泣()

2. 刘东画的那幅画是什么内容?

3.“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替我们解了心中的谜。”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头上乌黑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燎泡……

5.你认为语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6.文章以“语文老师的帽子”为题目有何好处?

【二】丑石(节选)

贾平凹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

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q ián)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石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光滑,可以供来浣

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阴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喝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那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小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 “丑石”的丑,体现在哪些方面?

2.“我”对“丑石”的认识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变化?

3.谈谈你对“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句话的理解。

【三】豆地鸟语

暮春四月,正是点豆种瓜的季节,走在乡村的阡陌之间,看到农人荷锄背篓的身影,不禁又想起儿时豆地守鸟的日子。

那时,家里从生产队分得三分傍山沿的边角地,为了多一份收成,母亲便从未让那地歇息过,刚收完一垄白菜,又适时地点上黄豆。在我的记忆中,山里鸟雀特别多,黄豆刚种下去,它们便成群结队的飞来偷嘴。父亲扎的茅草人不但赶不走偷嘴的鸟儿,反成了他们栖息的好场所。无奈,父亲便要我和五岁的弟弟去做茅草人的工作。

四月的雨水特别多,隔三叉五便是一天一地的雨雾。常常是天刚蒙蒙亮,我和弟弟便戴笠披蓑的搬了小板凳,扛了竹梆子,到豆地守鸟去。

守鸟是一种最无聊的活儿,但在我的童稚的心中,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差。眉心有着一道白痕的画眉,头上顶着高高的花冠、拖了长长尾巴的柘雀,绿背的黄茑[niǎo],红嘴的相思,斜飞的鹧鸪,直落的云雀,无不让我着迷。就是守鸟的过程,也充满了无限刺激。每当有一两只鸟儿飞落地头,我便遽然敲起竹梆,那“邦邦”的闷响,吓得它们昏头转向,落荒而逃。我的心中便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得胜的喜悦。也有应接不暇的时候。大胆的鸟儿,简直就是明火执仗的飞贼,刚吓走了东头的麻雀,西头又落下一群斑鸠,任你竹梆敲破,也丝毫动摇不了与你争食的决心,这时,最有效的办法是放下竹梆,挥舞了竹丫去追打,它们才不得不暂时避让。

其实,鸟雀是最知趣的。它们与你打了一场游击战,见收获甚微,便不再与你逗闹,乖乖地栖到地边的树枝上,吸啄食属于自己的美餐。吃饱了,再竞相亮开歌喉,招朋引伴。虽然,我那时并不理解“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的含义,更不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嘤鸣矣,求其友声”的鸟类情感,但啁啾的鸟语,仍使我纯洁的童心产生不尽的暇思。

母亲常说,鸟类也有自己的语言,只是凡人听不懂罢了,可我总觉得听懂了它们的喜悦与惆怅,

听懂了“割麦栽禾”的欢欣,听懂了“不如归去”的无奈,听懂了“行不得也哥哥”的哀婉。可是,还来不及让你细细品味个中三味,就在鸟呦呦的当儿,黄豆便从泥土中伸出了细长的脖子,豆地守鸟的光景也便结束了。

1、“豆地鸟语”中的“鸟语”指鸟叫,将短文中模拟鸟叫的词语写下来。

2、“眉心有着一道白痕的画眉,头上顶着高高的花冠、拖了长长尾巴的柘雀,绿背的黄茑,红嘴的相思,斜飞的鹧鸪,直落的云雀,无不让我着迷。”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并抓住特点从鸟雀的样子、颜色和进行了描写。

3、“父亲便要我和五岁的弟弟去做茅草人应该做的工作”,“茅草人应做的工作”是

;我和弟弟去做”是因为。

4、“守鸟是一种最无聊的活儿”,但为什么“在我童稚的心中,却是一份美差”?

5、“但啁啾的鸟语,仍使我纯洁的童心产生不尽的暇思。”联系短文回答“我”产生了哪

些遐思?这些遐思是怎么产生的?

6、读了这篇短文,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接触自然参与劳动的快乐,此外你还有什么其他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