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论文

安全工程论文
安全工程论文

学号fy053指导老师杨秋祥

浅议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

明确发展思路,引领公司安全管理新前沿

摘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把各项基础工作认真进行模块化的管理,固化做事的方法和程序,并在基层单位进行引导式的推广,上下一体,同步推进,才能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明确思路、引领安全管理新前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前言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近几年,我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0余万人,经济损失占GDP的2%左右,损失巨大,令人痛心。事实证明,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近年来,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安全事故为中心任务,着力破解影响安全发展难题,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行为规范、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大力夯实基础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公司安全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部门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推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科学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管理工作的

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安全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乃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造成的。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别说很好地驾驭它、使用它,完好的装备也可能遭到破坏。每一名职工如果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装置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运用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来讲是极其必要的。

1 明确管理思路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只有思路清晰,才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网络,并使网络发挥出管理的奇效。

1)在安全管理上以安全标准化体系为纲领,以六大原则、六大模块为依托,以严格纠察为主要手段,以应知应会、危险辨识为突破口,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和日常隐患排查整改,紧紧围绕余总提出的“四化一追究”(制度化、规范化、表格化、简洁化,认真落实责任追究)的方针进行落实,不断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2)推行模块化安全管理,让安全环保管理变得轻松、简洁、受控。每个单位要善于将三大主版块(工艺、设备、安全)管理进行细分,将日常的工作事务进行分门别类设定所有的模块,将模块的具体工作责任到人,制定工作标准和要求,确定完成的时间,最终实现持久的管理模式。

2 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精诚团结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是华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团队建设绩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利益。要打造高绩效的团队,首先就要制定明确并富有挑战性目标,通过赋能授权让组织成员互相尊重,并且愿意帮助别人;团队的每一位管理人员将沟通作为工作的一个部分,当某个成员不在的时候会主动补位。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我们制定出安全管理团队明确地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准化团队;营造严肃、活泼、团结、高效、阳光、和谐的氛围。我们倡导“态度是红线、用心、用脑、用情”管理方法,执行“四不行动纲领”,落实六个零管理(开会不落实等于零,安排不检查等于零,预案

不演练等于零,培训不考试等于零,问题不解决等于零,责任不追究等于零),始终让部门的精细化管理走在各个科室工作的全面,争取工作的最大的主动性。

3 不断激励员工,塑造阳光文化,通过绩效管理赢得员工的微笑

团队中的所有人员要努力做到认同和接受是第一步,通过有效的沟通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配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工作起来更加愉快、更加高效。将绩效考核上升到绩效管理的层次,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评,不断发现车间内部存在的基础管理问题,并在实践中及时加以改进。

对于基层员工,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工作,改变“以强制性的手段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安全管理工作方式,将“激励是创新的源泉,效果是处罚的几十倍”的企业文化得到有效地落实。针对安全管理工作不正常的现象,转变思路,将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细分,分清是能力问题、态度问题、责任心问题,还是原则问题。能力问题要培训,态度问题要进行谈心,责任心问题就要进行提高责任心的交流,但对危及到安全的原则性问题坚持必须考核。

4 持久地运用系统工作方法

坚持“谁主管、谁有绝对的发言权”;落实“部门要求为准,车间自主管理为主、部门建议为辅”的安全管理思路;部门推行“首问负责制”着力解决别人反映的问题;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方式,解决好“做什么、由谁做、达到什么标准(如何做和时间要求)”的问题,理顺“动口、动手、动脑”的关系。

5 抓好事故苗头管理不放松,剖析问题找出根源和症结并适时加以改进

针对在生产中基层单位出现的管理问题,积极召集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小范围的交流会,部门划片监管的人员每周必须与基层负责人进行交流,形成固化的工作内容,充分运用好“两个做在前”的工作法,即科室管理把服务做在考核的前面,车间管理把工作做在检查的前面。积极主动地搞好协调与沟通交流,减少隔阂及不和谐音符。同时认真吸取同行业事故教训,做好举一反三工作,有效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6 始终坚持隐患排查和整改不放松,不断形成一种固化的PDCA管理模式

对照工作绩效汇总表,事先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和表格,每天对照《划片监管单位事项落实反馈表》、每周和每月对照检查重点,带队持久地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坚持做到“三定”抓整改、抓《隐患整改回执单》、抓复查,在内部形成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相结合的闭环安全管理模式,努力确保隐患整改落实达到100%。仪表车间适时借鉴部门的管理模式,将隐患项目纳入班长的考评内容,制定《班长日常重点巡回检查内容提示表》,指导班长搞好日常巡回隐患排查,通过此方式也促进了岗位仪表工的日常隐患自查自改。

7 善于运用台帐管理,重视档案分析工作

台帐记录的目的不是应付各级职能部门的检查,而要成为今后安全管理工作的借鉴和参考,为此部门制定安全环保部《数据化管理汇总表》,从11个方面进行管理数据的统计,每月进行一次更新,用数据对安全工作阶段性的成果进行评价。

8 培训是永远的主旋律,知识就是管理效率

通过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系统思考的能力,有效避免安全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的盲目性。在培训上抓住重点的人群,调查需求细分不同的层次,针对需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培训计划。部门内部的教育培训方式多样,新进学员、部门成员都有固定的学习培训计划。紧紧围绕《部门安全员工作实务手册》的内容,从部门理念、工作事务和固化管理方面进行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同时培训的目的,也营造了一种竞争激励的工作氛围。

9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管理例会,统一思想,解决各个层次的管理问题,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基础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

80%的矛盾来自沟通不够,针对考核,部门及时与违章违纪者进行谈话、交流。通过换位思考,通过心与心的沟通,从思想上达成共识,消除了彼此之间的

隔阂,最终卸掉了心理负担和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10 坚持谏言管理不放松,广开言路,不断形成全员管理的安全氛围

公司通过15处固定设置的安全谏言箱、安全谏言表、基层安全员月度工作总结“合理化建议”固定栏和安全技师建议栏等多种形式,定期收集安全生产的谏言,经过现场评审之后在内部网上进行公示,对采纳的建议进行及时的奖励,收到良好的效果。谏言的上报和奖励必须把握好六个原则:首先反映的问题一定是车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其次是需各个部门协调、涉及安全的问题;第三管理中的焦点、难点问题;第四规范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合理化建议;第五部门安排的事车间落实较有创意的结果;最后必须是被部门采纳的建议。

11建立绩效考核竞争机制,认真落实责任追究,不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部门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完善,逐渐形成日清月结工作绩效汇总表、日清日结工作日志表、具体工作检查落实表、个人工作每旬小结表、督办工作每旬评价表和未完事项持续跟踪表六个层次的表格化管理模式。通过表格化的管理不断推动整个部门绩效的完成。坚持过失管理不放松,责任追究抓落实。过失管理尽管针对本次事件来说是事后的安全管理,但对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安全工作,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来说又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

12 全面推行安全管理网络建设和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监管员、安全技师、特检员、班组长、团队管理人员、部门划片监管安全员构成公司完善的安全监管网络,监管网络体系中成员对照各自的职责进行正常运作,及时解决了基层单位的实际困难,对不正常的现象进行及时纠正。部门推行对新建项目及危险性大的检修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参与式监管。从施工检修、验收、并系统置换、开车全程参与制定相关安全方案,全程跟踪监管,使得以上检修项目的全过程得到全面受控。

13为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生产,确保夜间及管理空档期间的安全受控,坚持推行

常年值班制度

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问题,落实“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的要求,安全环保部坚持执行常年值班制度,每天中午、晚上各安排一名部内人员值班,确保值班期间各类安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实现全天候的安全监管。

二、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背后有许多血的教训,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它是尊重科学的。遵守它,会得到安全的回报;违背它,会遭到事故的惩罚。全面贯彻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企业铁的纪律,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的保证。

2.实现“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通俗地讲,“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或装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其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手段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操作者发生操作或使用错误,由于设备或装置本身存在的安全性能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本质安全”是科学的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是安全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

3.将安全系统工程融入安全管理

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预测、评价和控制危险。预测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实际中常见的有:

(1)危险性预先分析

它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考虑不周造成损失。

(2)安全检查表

它主要是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事先制定要检查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随意性,减少漏项。

(3)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它主是分析系统或各个组成部分,查出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影响,从而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4)事故树分析

它是表示导致灾害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及逻辑关系图,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5)事件树分析

它是从初始事故出发考察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找出最严重的后果,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

(6)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以事故预测为基础,通过分析掌握系统中薄弱环节和潜在危险,从而制定控制措施。

4.注重实际,注重实效,强化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工作搞不好,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常规性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安全讨论、安全活动、厂报、黑板报的作用,全面强化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并通过切合实际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坚持预防为主,先期治理,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5.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作业

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以人为本。马克思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职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适当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果,但效果不佳。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根据各级安全责任制,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数额必须大或较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体现“全方位”管理。

6.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安全工作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位领导的事,是各个部门、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职工出了问题,发生了事故都会影响一个企业。因此,安全工作是全员的。

一个企业由多个部门组成,这些部门共同维系着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各个部门都有承担安全责任生产的责任,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强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它强调安全管理应该上全方位的。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从一个新系统的规划、设计阶段起,就要开始安全工作,并且要一直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内,直到报废为止。在特定组织实施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监测、识别、评价并控制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因此,安全工作是全过程的。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不可断断续续、时紧时松。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一思想体现了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天候的。

7.实施安全目标管理

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生产企业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

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一致,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

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8.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5个方面。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简单地说,该系统就是通过建立以安全部门为信息处理中心,各危险岗位和各专业部门为终端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从而由安全信息反馈来推进对隐患的不断检查、整改和监控,形成闭环管理。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等。因此,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提高职工的安全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领导科学

2人力资源管理

3改革与开放

4管理观察

5搞好煤矿安全管理落实具体改革措施6

(完整版)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生姓名: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属系(部): 二〇一五年十月

前言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麦地掌煤矿通风系统设计。是在麦地掌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其它相关原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参考《煤矿开采学》、《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在辅导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心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受益非浅。此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国家煤炭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遵照采矿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在收集、整理、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设计的。 通过本次设计,我看到了许多以往自己欠缺的地方,提高了综合能力,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本人的初次设计,错误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本次设计的指导老师为老师,同时还得到了田取珍、曲民强、丰建荣、王开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宝贵意见,为了帮助我们顺利、正确地完成毕业设计,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学生:

摘要 本次设计是开采麦地掌煤矿02、6、8#煤层,煤层厚度分别为 3.3m、1.86m、2.14m,煤层间距分别为60m、40m。据井田外围资料调查该井田为高瓦斯矿井,上组煤瓦斯涌出量平均为14.24m3/t,下组煤为35.22 m3/t。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然倾向等级为不易自燃。根据矿井涌水量预测,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55m3/d,涌水量最大时为1600 m3/d。 本井田位于清徐县城北约10km处,其间有清徐~古交公路相通。清徐县城距太原市约40km,其间有307国道相通。井田内地形虽较复杂,但村与村之间均有简易公路相联,可通行卡车。所以工业广场的位置位于陈家坪附近,采用立井开拓,主、副立井及风井的断面分别为33.2m2、19.625 m2、19.625 m2。开拓方案一为从陈家平附近向北开掘东运输、轨道、回风大巷至北部井田边界,然后再从陈家坪向西开拓南运输、轨道大巷,再向北掘进西运输、轨道、回风大巷。方案二是在陈家坪的南侧掘进运输、轨道和回风大巷,然后在井田西侧掘进西运输、轨道、回风大巷至北部边界。方案一、二的工业广场都位于陈家坪附近。根据比较开拓工程量可视为相同,但在技术上方案二出现反向运输,且工作面推进方向太长,设备要求高,所以选择开拓方案一。开拓方案一划分为四个盘区,整个井田划分为38个条带,首采区定为中央一盘区,盘区储量为20.4Mt 。 矿井达产时的首采工作面位于一号盘区,该盘区划分为11个条带,工作面长度为180m,推进长度为1950m,回采工艺采用后退式、综采一次性采全高机械化采煤法,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采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采用抽出式通风,矿井总风量为102m3/s困难时期和容易时期的风阻分别为1277P a、2413 P a。通风机的型号为FBCDZ-10-NO30D,其风量范围为54-184m3/s,风压范围为1200-3690 P a。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Abstract Colliery accident frequently coming up is a vital difficult problem with which our work of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is face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and analyze its reason, we propose som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nstruct our safety work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prevent the colliery accident happening.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our safety in colliery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 most of miners’ personal security. It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for the causes of colliery accident and its prevention job. It contain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correlative with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its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concentrates on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nsider correlative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It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 one part, we find the law and reasons about five kinds of disastrous accident happening. So we propos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against all kinds of dangerous condition. In two parts, we research into our coun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 of colliery safety restraining colliery accident, and then we can provide good countermeasure. In three parts, on the base of summarizing colliery disaster and its prevention technology, we further analyze the deep reason of colliery disaster accident. And then we propose ensuring a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 of colliery disaster preventing.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精品

本科学生学年论文

摘要 安全和企业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安全经济效益如何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都已成为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安全经济效益的规律、安全的最优投入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了安全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重要性,用安全功能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表述安全经济活动的规律,根据边际投资分析方法得出安全效益的最佳投入点。并针对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安全生产,经济效益,数学模型,平衡点

Security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nterprise ABSTRACT What’s the relationship of safety and economy? How cost-effective enterprise security impact of the economic benefits? By the ways of safety and economics , in this paper we will do research on the law of economic security and optimal security investment and so on. It includes the contents and results as follows :connecting with our country’safety actuality , it analyzed the security of th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Function with the safety of the cost fun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some of the security laws of economic activity . Investment Analysis from the marginal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to produce the best safety in point. Armed at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in safety field and the problems in safety management , it gave some davise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roduction safety, Economic benefits, Mathematical model, Equilibrium point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5)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 二、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6) (一)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6) (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7)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9) (四)瓦斯喷出及其预防 (11) (五)小结 (12) 三、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12) (一)煤尘爆炸条件 (122) (二)煤尘爆炸的过程 (13) (三)煤尘爆炸的特征 (13) (四)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13) (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4) (六)小结 (15) 四、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15)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15)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16) 4.3小结 (17) 五、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7) (一)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7) (二)煤矿水灾事故类型 (18) (三)煤矿水灾事故原因 (18) (四)矿井水灾防治对策 (200) 六、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 (21) (一)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22) (三)小结 (23) 七、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4) (一)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 (24) (二)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27) (三)政策和措施建议 (31) 致谢 (35)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某施工现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也在大规模的进行。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形势严峻,事故高发。本文以邵阳市双新花园工程项目为分析对象,先后介绍了该项目的工程概况和施工现场人、物、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现状,并主要对桩基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及现场临时用电进行危险因素辨识,针对该项目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事故树对其进行危险性分析和探讨,最后将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结合,从安全管理、安全安教育和环境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确保项目施工作业活动的安全开展。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分析;安全控制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var iou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also being large-scale carried around the country. But for various reasons lead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very grim and high accident. In this article, a new pair of Shaoyang City Garden project as the analysis object, successively introduced the engineering outline of th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site, conten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security situation, and mainly to the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Scaffold Engineer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emplate Engineering and Site Temporary Electricity power for the risk factors identification, according to risk factors existed in this project, the paper uses operation risk assessment method and accident for the risk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inally combining the results with the actual, taking corresponding safety control measures reduces the happening of the accident to ensure personal property security and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 aspects.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ituation;Hazard Analysis;The fault tree analysis;Safety control measures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 试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如何让从业人员更乐于接受安全管理 精细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分析 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魏家峁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综治安全管理 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采油厂安全管理文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究责任心和执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试论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采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之我见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安全管理“八法”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 LGD危险品安全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探讨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试论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安全管理重在提升安全素质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应用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思考 安全管理对现代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浅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 新时期构建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热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批次、层次、专业 校外学习中心 学生姓名学号 一、设计(论文)题目XX公司XX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XXX有限公司属私营企业,公司主要进行商品液氨的采购、运输、贮存、灌装业务。充装站计划定员6人,包括站长1名,技术员1名,灌装工人3名,门卫1名,不包括行政及搬运人员。企业主要设备有50m3液氨储罐2台、400kg氨瓶50个和200kg氨瓶150个。 备注:以上设计内容学生根据所设计的实际情况,按学院要求完善选择的设计题目,变更以上横线的内容,并将变更后的文档在选题确定后主动提交给指导教师,以方便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四、达到的技术指标及要求(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内容如下) (1)目录 (2)摘要 (3)安全评价依据的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目录(第1章) (4)收集的文件、资料目录(第2章) (5)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第3章) (6)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分析(第4章) (7)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分析(第5章) (8)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过程(第6章) (9)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第7章) (10)建议和结论(第8章) (11)设计小结 (12)参考文献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安全系统工程》教材 2.《安全评价》教材 3.设计指导书 六、格式要求 大小设置 设计说明书采用A 4 上边距:2.5cm 下边距:2.5cm 左边距:2.0cm 右边据:1.5cm 行距:1.5倍 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字,宋体,一级标题使用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宋体,加粗。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章节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格式为: 1… 1.1… 1.1.1…(最多不超过3层) 页码: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位于每页页底中部。 指导教师_ 下发日期_ 附:毕业设计平台进度安排表

最新安全专业设计实例

安全专业设计实例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金竹山公司一平硐24采区通风设计与防火 作者武靖 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 学号0801020327 指导教师罗文柯 二〇一二年月日

湖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教研室)系(教研室) 主任:周荣义(签名)2012年3月12日 学生姓名:武靖学号:0801020327专业:安全工程 1学生设计题目及专题:金竹山公司一平硐24采区通风设计与防火 2学生设计时间:自2012年3月18日开始至2012年6月18日止 3学生设计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 ⑴设计所用资源:学校图书馆和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料室技术资料及毕业实习单位收集的技术信息资源。 ⑵主要的参考资料包括:《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4-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2011年10月)》、《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标准号 MT/634-1996)、矿井生产现状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其它资料(如气象、恒温带温度、温度梯度、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爆炸指数等相关资料。 4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绪论:

(2)矿井及采区概况:一平硐矿井概况、24采区概况,采掘工作面现状,瓦斯及地温情况 (3)24采区通风设计:24采区通风系统确定、24采区需风量计算、采区通风阻力及总风阻。 (4)24采区内通风构筑物设计:对24采区内调节风窗、风门等进行设计。(5)24采区局部防突设计:石门揭煤局部防突措施设计、煤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设计、采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设计、安全防护措施。 (6)安全技术措施:石门揭煤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采、掘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应急救援及其原则、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突出事故报告程序和现场保护、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 ⑴论文要求:本论文以WORD形式打印出,文字要求:5-6万字,须有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全部列出作者、题名、期刊名(出版社)、年卷期以及页码等。 ⑵论文排版的格式:严格按照《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的格式进行。 ⑶图纸要求:24采区通风系统图、24采区通风网络图、通风构筑物设计图、防突钻孔设计图等。 6发题时间:2012年03月12日

安全工程专业安全评价毕业论文

安全工程专业安全评 价毕业论文 1引言 煤矿灾害和事故,在工业生产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煤矿灾害和事故的发生原因,可概括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失误)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物通常是指井巷(采面)的设计与施工,矿山机械设备、矿山安全设施与生产环境等,在人与物这两大因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占了主要地位。安全与生产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安全寓于生产之中,要生产就会有安全问题,就是要求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广西南丹发生“7.17”特大透水事故死亡81人;綦江县石壕镇万隆煤矿发生“10.28”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4人的特大事故;新建煤矿发生“11.14”煤与瓦斯突出死亡49人的特大事故;这些无疑再次给安全事故的预防敲起警钟,需要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人、物、环境和管理,专家们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分析,发现伤亡事故中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于是,他们提出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规章制度像路标一样指示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如何实现安全生产,是保证每位企业职工安全的前提和条件,它在消除人为因素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煤矿安全规程》第三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众所周知,煤矿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通三防”的事故隐患。

因此,“一通三防”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重大恶性瓦斯煤尘爆炸还在严重的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如何减少和消除“一通三防”事故隐患,减少和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切实把防止重大瓦斯煤尘事故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工作。为此,2004年3月—6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便于分类指导和监督管理,我对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评价。 2安全评价 2.1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2.1.1安全评价的目的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系统地从设计、制造、运行、储运和维修等全过程进行安全控制。 通过安全评价找出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清楚引起系统灾害的工程技术状况,论证安全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在设计之前进行评价,可以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时,可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以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措施。系统建成以后的运转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在于了解系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2)对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建立使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评价工程中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分布部位,数目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程度,预测以及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和措施等,决策者可根据评价结果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3)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的规定进行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系统实行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 (4)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资料

设计总说明 本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一般部分为吕家坨八矿新井设计,全篇共分为十个部分:矿区概述及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带区式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矿井通风与安全和设计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江氏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矿井平均走向长度约为4.48km,平均倾斜长度约为3.4 km,面积25.86平方公里。本井田内的可采煤层有7层煤、8层煤,厚度分别为3 m、2 m,总厚度为5 m。倾角平均为8度,为缓倾斜中厚煤层。井田内工业储量1.927×108t,可采储量1.4564×108t。 吕家坨八矿年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69年。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的开拓方式:第一水平标高-1230 m。矿井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矿井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全矿井的产量,长度250 m,煤在运输大巷的运输采用皮带运输。矿井的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 专题部分为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煤与瓦斯共采是为解决我国煤层瓦斯赋存的低压力、低渗透性和低饱和性等特点导致的开采难题而提出的新技术体系, 其目的是实现煤炭与瓦斯双能源的共同开采。文章在介绍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的基础上, 分析了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的核心问题, 指出了实现煤与瓦斯共采需要解决的三大关键理论问题, 并简要介绍了国内煤与瓦斯共采研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最后对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开拓方式;立井;两水平;走向长壁;综采;采区式;煤与瓦斯共采;关键理论问题;研究现状

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esign The design includes two parts : the general part and special subject part. The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for lvjiatuo mine,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10 sections : Overview of mine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Mine realm and reserves, mine system design and production, mine exploration, mining area roadway layout, mining method, Underground transport, upgrading mine, and mine ventilation and mine safety technology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The lvjiatuo coalfield locates in the city of tangshan in hebei Province. The average strike length of the coalfield is 4.48 km. The inclination length of the coalfield is 3.4 km with an area of 25.86 square kilometers. There are two coal seams in this coalfield, No.7 coal seam, No.8 down coal seam . Their thickness are 3 m、2 m and the total thickness is 5 m. The average angle is 8 degrees, belongs to gently inclined medium thickness seam. The industrial reserve is 192 Mt, the workable reserve is 145Mt. The annual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lvjiatuo mine is 1.5Mt/a and the service life is 69 years. Using vertical two levels of extending the deep dark mining exploitation: the first level elevation, the upper -850 m on stage; The second level elevation, vertical -1500 m high blast-caused stage. Using to longwall mine coal comprehensive mechanized. It make a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to meet the whole mine production, the coal face is 250m, the transport equipment in the main entry is conveyor of belt.The Mine ventilation mode adopted the mining district type. The special part is Research of coal and gas co- mining. Techno logy system of coal and gas co- mining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mining issues caus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 f coal seam gas, such as low pressure,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saturation, whose purpose is to achieve the common mining o f coal and gas1 Its key issue is analyzed on the based of introduction of coal and gas co- mining techno logy system, and the three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1M ain achievements o f coal and gas co- mining is introduced in briefly, Application prospects o f coal and gas co- mining techno logy system is forecast. Keywords:Pioneering way; vertical shaft ; Two levels; The long wall; Mechanized; Mining district type; coal and g as co-mining; key theoretical issue; research status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 目录 前言 摘要 1.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理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交通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矿区的自然地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井田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地质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煤层与煤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储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储量等级的圈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矿井地质储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矿井可采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煤尘及自然发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矿井瓦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煤尘爆炸性及地温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煤层自燃倾向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井田开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作制度、服务年限及合理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矿井服务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合理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井田内再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井田划分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安全毕业论文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题目论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和班组管理 学生姓名:韩冲 专业班级:安管1331 指导教师:陈秀珍

论建筑施工安全控制和班组管理 建设工程由于规模较大,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在施工过程中,投入人员、工具及设备多,作业交叉和流动,而且分散于施工现场的各个部位,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和防范措施复杂、多样化,使得安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大、控制面广,从而决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要用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加以消除和控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强制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班组人员的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得到保障。 1.1 监理对安全工作的控制 1.1.1 监理安全工作的主要内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公布与施行,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履行监理安全责任的内容。 不仅要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控制,而且要对施工安全生产进行相应的 管理,促进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临时用电方案的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重视安全隐患的整改和处理,使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标准施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根据该条例的规定,监理安全控制的重点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1)审查有关方案与专项安全技术措施;(2)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部门报告;(3)执行国家、行业或地方的强制性标准。 1.1.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该条例对监理工作和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编制监理规划与监理细则时,一定要反映安全方面的工作内容,建立安全处理机制和 责任,强化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具体的人员分工及明确职责,把安全管理纳入日常监理工作中,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重点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监理人员在巡视或检查后详细记录有关安全检查方面的内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监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1)安全技术措施审查制度;(2)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3)严重安全隐患报告制度;(4)执行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监理制度。 1..1.3 施工安全控制措施对策 按建筑施工的特点,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产生的易发性及其规律性,把人的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通过归类比较,可以

安全工程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建筑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文化 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系别: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专业:安全工程 姓名:张军 学号: 032408158 指导教师:蔡宝森 河南城建学院 2012年 3 月 12 日

河南城建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题目建筑企业职业卫生安全文化建设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系别环境与市政工程系专业安全工程班级0324081学号58 学生姓名张军指导教师蔡宝森发放日期2012年 3月 12日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第一章绪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广泛应用于经济生产活动中,其带来的职业卫生安全问题也愈来不可忽视。在我国,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GDP产值,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同时,我国从事建筑业的主要是文化素质不高的民工群体,由于自身因素,民工在职业卫生安全保护方面意识淡薄,不注意健康检查,一旦患上职业病,不仅使自身遭受疾病的困扰,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只有创造合理的劳动工作条件,才能使所有从事劳动的人员在体格、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章职业卫生及我国职业卫生现状概述 2.1职业卫生的概念 职业卫生研究的是人类从事各种职业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其中包括劳动环境对劳动者的、健康的影响及防治职业性危害的对策。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某些因素。例如石粉过筛时产生的粉尘;油漆工在刷漆或喷漆时散发出来的苯、甲苯、二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放射科在透视或摄片过程中接触到的X射线等,都称之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叫生产性有害因素。 2.2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第一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1998年,职业卫生监管主要由劳动卫生部门负责;第二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劳动部承担的职业卫生监察职能,交由卫生部承担;第三阶段:2003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国家生产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将卫生部承担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划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在建筑企业方面,我国与2006年颁布实施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了建设项目中,公布了可能产生严重,对职业病危害的与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做了具体评价。 2.2.1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研制和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的有关标准与法规 从1954年第一次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开始,50多年来,中央及各省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发了近500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解决防尘防毒、职业病待遇、劳动卫生管理、各种职业病防治技术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50年代,国家规定了14种职业病,1987年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的规定》规定规定了九类99中职业病。1999年首批颁布有毒物质职业接触生物限值6种,监测指标8个。标准化研究也与国际接轨,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