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

下面是出guo 为大家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国鼎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 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 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

鼎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由同学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小说、电视剧导入到历史上的三国: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有没有看过?你对里面那些人物印象最深刻?(诸葛亮、曹操。。。。。。)

教师讲述:《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反映了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历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2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

代。

新课探究

一、群雄逐鹿说战争

( 一) 官渡之战分析官渡之战前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曹操力量的发展壮大,视频展示官渡之战的经过,说明战争* 。探讨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

1 、官渡之战前的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结合曹操的《蒿里行》进行阐述。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干政,皇室衰落,黄巾起义,军阀割据,战争不断,就如曹操的《蒿里行》所描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老百姓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太平。

2 、官渡之战曹操的势力发展壮大起来之后,与黄河以北袁绍发生了冲突,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公元200年,袁绍率10 万大军南下,进攻曹操,曹操只有3、4 万军队,敌强我弱,曹操该怎么打呢?他采纳了谁的策略?

(1) 让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观看视频《官渡之战》,请学生简单复述官渡之战的历史典故。

(2) ) 出示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归纳官渡之战的经过、结果和影响

200 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双方交战互有胜负。后来,曹操采纳降将许攸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大败袁军。袁绍带领数百骑兵狼狈逃回河北。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3) 探讨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原因曹操招贤纳士,善听正确意见;袁绍

骄傲轻敌.

(4) 探讨曹操实力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 “挟天子以令诸侯”

(2) 重视人才,招贤纳士

经济上:(1) 招募流亡农民垦荒

(2) 组织兵士耕田(屯田)

过渡:统一北方T统一天下(课件展示《观沧海》)

师生互动:曹操写过一首诗《观沧海》,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一起来欣赏《观沧海》,并跟随它一起朗读。

1 、从诗中体现出曹操在统一北方后,还有怎样的雄心壮志?(这首诗是曹操追赶袁绍的残余力量,来到渤海之滨写的,他登上碣石山,登高望远,面对茫茫大海,有感而发。它表现了曹操胸怀天下的英雄气概)

2 、要实现他的雄心壮志,有什么障碍吗?(刘备、孙权)

( 二) 赤壁之战

1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公元208年,曹操率20 万大军南下,当时南方的刘备与孙权,

敌强我弱,该怎么打呢?

2 、赤壁之战的经过

播放视频《赤壁之战》,让学生感受激烈的战争场面; 并结合《赤壁之战》的动画讲解,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时间、地

点、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有关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教师引导总结。

3 、探讨: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失败? 孙刘联军: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客观,官兵北方;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4 、归纳、比较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5 、以史为鉴:不要骄傲,善于借鉴和采纳别人的建议,做事要有恰当的方法。

二、三分天下话三国

赤壁之战,曹操打败,逃回北方,公元220 年,曹操病逝。同一年,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灭亡,魏国建立,都城在洛阳。

1 、三国鼎立的形成动画展示三国鼎立的形成。

列出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强调魏国代汉,曹操是

东汉末年人,不是三国的。

2 、三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图片展示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区分三国发展各有特色。

3 、合作探究:从东汉末年的混战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虽是三分天下,但却实现了局部的统一,有利于当地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来说,是* 进步。

三、浪花淘尽论英雄以曹操为例,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1 、从《三国演义》里对曹操,到名人眼里的曹操,到你眼里的曹操,最后老师总结。帮助学生辨别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

2 、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进行评价。课后小结

以板书梳理本课内容,作为小结。

板书

教学目标

(1) 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张衡,张仲景等淡泊名利崇尚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以评价曹操为突破方

法) 。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同学们看你手中的课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造纸术

是我

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的文化成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

揭示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

【自主学习( 或预习)】

1. 请说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 纸最早发明于何时? 谁改进了造纸术?

3. 秦汉时期的数学专著是什么

4 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是什么谁发明的?有什么地位?

5.. 张仲景和华佗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师:督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自主探究,完成问题。

生:(1) 依据问题快速阅读并标注课文,发现疑难问题。

(2) 学生小组内相互质疑释疑。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讨论探究交流,难点突破。

问题1:纸在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思考得

出:龟甲、青铜器、丝帛、竹木简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不易推广等特点

三、三国鼎立形成

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魏国220 年曹丕洛阳蜀国221 年刘备成都

吴国222 年孙权建业

三个实力相当的政权,但现在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为了战胜对方,都在自己的领土里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

国名经济发展

魏国

蜀国

吴国

强调:三国鼎立局面的开始形成是220 年曹丕建魏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是222 年孙权建吴

【拓展提升】成语典故与人物

1 、人物连线

曹操诸葛亮

刘备许攸

孙权周瑜

2 、东汉末—三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空城计等等

课后小结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曹操不愧为东汉末年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以我们学习了历史后要注意区别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对待历史要求真,求实。感谢大家的合作!

下课!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