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唯物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研究生学位课程试卷

专业方向

考试科目第学期研究生姓名学号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从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一脉相传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继承;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阶段性特征。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实践的推进,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增长不同于发展,经济发展不同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共识,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我们党在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发展的认识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造的思想结晶,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前提的,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丰富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理论来源。梳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渊源,对于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从生产力发展理论看第一要义是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继承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坚持了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

人类历史就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根本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的社会活动,这种生产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形式即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才能进行。人们的物质生活直接取决于生产力的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形式,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反映他们的生产关系。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表明在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要义中,发展是首要和决定性的因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执政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富国强民都无从谈起。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思想。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取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以生产力状况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生产力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历史的和现实的生产力状况是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尺度。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发展等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受生产力的发展的制约。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多领域的发展终究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生产力尺度是一种客体性尺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共产党历来把是否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标准和

要求。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先进生产力,从根本上反映了人民

群众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科学发展观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和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胡锦涛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作基础,其中物质条件始终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地发展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生产力标准具体化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作为前提,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现实的人”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主体能力以及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提升过程。人在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本性等的内在尺度,影响、改变自然界的运动方式和存在形式,使其发生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变化,同时也提升着自身的主体能力,优化着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过程。

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当前人类问题的正确方法,坚持发展进步的正确观念。发展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最高的价值取向,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的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到党的执政全局。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人的发展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我们要在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强调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正当性和不可剥夺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高度统一。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二、从群众史观看以人为本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核心价值的继承,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当代形态,是我们党谋发展、促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工作路线。以人为本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根本执政理念,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深刻理解以人为本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对于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基石。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创造着社会生活本身,推动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重视人的作用,将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还科学地阐明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以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将人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本”强调人是社会之本,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体。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就是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依托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注重人民群

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中的根本之本。

三、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全面协调可持续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以往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从实践出发,阐发了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组成的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的各部分视作互相交织整合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运动的、不断新陈代谢的复杂系统。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体现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要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继承与丰富。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把社会看作是一个全面和谐的有机整体,要建构与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真正使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必须以与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自然环境等因素组成的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也揭示了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同构性、自组织性、开放

性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要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整体的、系统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社会有机体理论重要的思维基础,也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全面发展的思维基础。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在规划和指导社会发展时,要着眼于各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握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将不同领域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规划和布局社会发展,从宏观上统筹和协调社会的发展,形成整体性发展格局。社会的全面发展还要求根据社会结构内部的有机联系,正确把握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成协调统一的发展格局。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发展观一脉相承,既坚持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又依据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中国当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坚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推进中,还突出强调社会建设问题,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丰富并发展了对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阐明了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和相互作用的协调关系。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要素之间保持优化组合,才能维持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从而有序的稳定结构来促进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必须是在其他要素的交互作用下才能实现,否则生产力的发展就要遇到严重的障碍,这种交互作用就是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社会有机体理论除了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还包括其他的重大的协调关系理论。人的生产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存在的相互协调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的生产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存在的相互协调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四、从历史合力理论看统筹兼顾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合力论认为历史进程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的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其必然性并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的过程,历史进

程有着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表现形式,历史是群众合力与个体合力的统一创造的。统筹兼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协调好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以人为本的本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理论的继承。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定数量的个人存在及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数量个人存在和生产劳动,就没有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个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改进旧的生产工具,研制新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又引起上层建筑或快或慢的变革,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统筹兼顾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的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国民经济发展中各方面关系以及把本国经济发展同外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思想。统筹兼顾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重大关系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思想。它不仅要协调好社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还包含着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

历史合力论认为,社会有机体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构成的具体的社会,这些构成要素同时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应的“力”,其中的经济力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决定社会历史进程。但经济力并非历史的唯一动力,它总是要通过与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的相互联系和凭借许多中介环节发挥其最终决定性作用。科学发展观强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合力论中的历史合力的具体内涵。从历史合力论的角度来说,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兼顾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统筹兼顾社会发展的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社会力,统筹兼顾社会发展的自然力与社会力,统筹兼顾社会发展的内部力与外部力。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使得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都有所增长,要处理好工业、农业等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贸易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历史合力论认为,历史正是从许多单个人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最终结果是由无数交错的力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造成的,并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集团、派别、人群单独造成的。“交互作用”是“历史合力论”的核心,既指历史客体因素之间的错和综合,又指历史主体各种不同力量和意志之间的相

互作用。由于历史主体以历史客体为自己活动的基础和对象,实质上还包括历史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历史形成中的思想动机背后都包含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诸多原因,但归根到底是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的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在人类社会中,不同个人和群体对自身有利的利益的维护和争取使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是“基于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利益冲突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中央和地方以及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善于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既要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又要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一方面,局部要服从全局;另一方面,全局要关照局部,要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也要考虑长远发展,以长远的发展目标统帅阶段性发展目标,使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长远目标的完成。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既要追求、实现、维护保障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集体利益,又要兼顾各个阶层、各个方面以及个人正当合理的利益关切。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调节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吸收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关于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群众史观、历史合力论、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哲学前提,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方法论和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丰富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十四大以来党的重要文献(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赵小芒:《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成果》[M].北京:人民出社2006年版.

【6】李崇富,李建平:《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4-3-1. 【8】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4-4-5. 【9】刘海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J].《才智》,2008年第01期. 【10】关丽娜:《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11】吕振波:《试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08期.

【12】郑又贤:《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03期.

【13】林琼斌:《论科学发展观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ll 期.

【14】柏春林:《科学发展观--标志党的统筹兼顾方法论形成》[J].《理论月刊》2006年第6期.

【15】王锡伟,张教和:《统筹兼顾方法的哲学解读》[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03期.

【16】冷小丰,刘浩林:《论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关联》[J].《哲学研究》2007年第06期.

【17】常宗耀:《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三探》I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18】王善:《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