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

化学电源
化学电源

化学电源论文

0808030317

刘玉涛

燃料电池发展及应用

刘玉涛0808030317

摘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性能特点,简述了日本、美国和中国燃料电池研究发展状况,展望了燃料电池在电站、微型电源及车辆、航天航空和海洋潜艇动力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健词: 燃料电池、性能、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是继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方式,是电力能源领域的革命性成果,其显著特点是发电效率高,可长时间连续工作,无污染,无噪声,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还具有工作温度低、无烟雾排放、伪装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军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开发新能源须考虑到能源的高效使用和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燃料电池发电效率高,不产生C02等温室气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这一技术。

1燃料电池的特点

燃料电池(Fuel Cell )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连续地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大多数电池包括各种原电池、蓄电池和储备电池等,都只能用于短时间、小范围、低电压、小电流的局部供电,不可能发展成发电设备;而燃料电池却展现特殊的发展前景,其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储存在电极之外,使用时只要连续不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分别供给燃料电极和氧化剂电极,它就可以不断工作,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用作,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主要有氢、甲醇、联氨、甲醛、煤气、丙烷和碳氢化合物等,用作氧化剂的有氧、空气以及氯溴等卤族元素。

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等组成。它的主要优点是:1)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一80%; 2)洁净,无污染,噪音低,隐蔽性强; 3)模块结构,适应不同功率要求,灵活机动; 4)比功率大,比能量高,对负载的适应性能好;5)可实现热、电、纯水联产。

燃料电池的分类,按工作温度可分低温型(低于120摄氏度)、中温型(120一260摄氏度)、高温型( 260-750摄氏度)及超高温型(750一1200摄氏度);按燃料来源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按使用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碱燃料电池(A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型燃料电池。

2燃料电池的种类

2.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离子交换膜,薄膜的表面涂有可以加速反应的催化剂(如白金),其两侧分别供应氢气及氧气。由于PEM燃料电池的唯一液体是水,因此腐蚀问题很小,且操作温度介于80℃一100℃之间,安全上的顾虑较低;其缺点是,作为催化剂的白金价格昂贵。PEMFC是轻型汽车和家庭应用的理想电力能源,它可以替代充电电池。

2. 2碱性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s-AFC)

碱性燃料电池的设i卜y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设公基本相似,但其电解质为稳定的氢氧化钾基质、操作时所需温度并不高,转换效率好,可使用的催化剂种类多且价格便宜,例如银、镍等。但是,在最近各国燃料电池开发中,却无法成为主要开发对象,其原因在于电解质必须是液态,燃料也必须是高纯度的氢才可以了目前,这种电池对于商业化应用来说过于昂贵,其主要为空间研究服务,包括为航天飞机提供动力和饮用水。

2. 3磷酸型燃料电池(Phosphoric Acid Fuel Cel ls-PAFC )

因其使用的电解质为100%浓度的磷酸而得名操作温度大约在150 - 220℃之间,因温度高所以废热可回收再利用。其催化剂为白金,因此,同样面临自金价格昂贵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该燃料电池大都使用在大型发电机组上,而且已商业化生产,但是,成本偏高是其未能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2. 4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MCF'C)

其电解质为碳酸铿或碳酸钾等碱性碳酸盐几在电极方面,无论是燃料电极还是空气电极,都使用具有透气性的多孔质镍操作温度约为600-700℃,因温度相当高,致使在常温下呈现白色固体状的碳酸盐熔解为透明液体,此燃料电池,不需要贵金属当催化剂,因为操作温度高,废热可回收再利用,适用于中央集中型发电厂,目前在日本和意大利已有应用。

2. 5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PI Cell-SOF)

其电解质为氧化锆,因含有少量的氧化钙与氧化忆,稳定度较高,不需要催

化剂。一般而言,此种燃料电池操作温度约为1000℃,废热可回收再利用。液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对目前所有燃料电池都有的硫污染具有最大的耐受性,由于使用固态的电解质,这种电池比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更稳定.其效率约为60%左右,可供用来发电和取暖,同时也具有为车辆提供备用动力的潜力。缺点是构建该型电池的耐高温材料价格昂贵。

2. 6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一种变种,它直接使用甲醇在阳极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氢,然后如同标准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样,氢再与氧反应。这种电池的工作温度为120℃,比标准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略高,其效率大约在40%左右其使用的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但已成功地显示出可以用作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其缺点是当甲醇低温转换为氢和二氧化碳时要比常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要更多的白金催化剂。

2. 7再生型燃料电池(Regenerative Fuel Cells- RFC)

再生型燃料电池的概念相对较新,但全球已有许多研究小组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种电池构建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不需要外部生成氢,而是将燃料电池中生成的水送回到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电解池中分解成氢和氧,然后将其送回到燃料电池目前,这种电池的商业化开发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成本,太阳能利用的稳定性等。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致力于这种电池的研究。

2. 8锌空燃料电池(Zin air Fuel Cells-ZAFC)

利用锌和空气在电解质中的化学反应产生电,锌空燃料电池的最大好处是能量高。与其他燃料电池相比,同样的重量,锌空电池可以运行更长的时间。另外,地球上丰富的锌资源使锌空电池的原材料很便宜它可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和军事领域,前景广阔目前Metallic Power和PowerZinc公司正在致力于锌空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商业化。

2. 9质子陶瓷燃料电池(f'rotonic Ceramic Fuel Cells-PCFC)

这种新型燃料电池的机理是:在高温下陶瓷电解材料具有很高的质子导电率。ProtonetiesInternational Inc.正在致力于这种电池的研究。

3燃料电池的发展状况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燃料电池发展迅速。日本燃料电池的发展基本上由政府计划导向,他们计划2005年之前,开发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可行性试验,2010年普及燃料电池。日本1981年开始进行PAFC基础研究。目前研究

对象已经涵盖PAFC,MCFC,SOFC和PEMFC等4种燃料电池。日本的PAFC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实现商业化。日本政府计划中最新的一种燃料电池PEMFC 开始于1992年,它主要用于车辆、移动式和固定式发电设备。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也正在加紧研制燃料电池。美国计划到2010年燃料电池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到60一80GW,北美、欧洲都在筹划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以实现21世纪交通工具的“零污染”目标。美国研制的微型燃料电池,尺寸和价格与传统的镍福电池相当,但供电时间却是镍锡电池的50倍,而重量只有镍锡电池的一半。

我国燃料电池的研究始于1958年。70年代,形成了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制高潮,主要研制航天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80年代我国燃料电池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处于低潮。进人90年代以来,在国外先进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取得巨大进展,一些产品已进人准商品化阶段的形势影响下,我国又一次掀起了燃料电池研制开发高潮,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可设计2一3MW的PAFC,已成功组装出百瓦、千瓦、5千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PEMFC的研制成为热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燃料电池研究上还是落后很多,MCFC和SOFC的研发工作比美、日等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PAFC在中国还是空白,而在国外已商品化。

4燃料电池的应用

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高效、洁净的新型发电方式之一。由于它解决了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所以它的开发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随着研究开发技术的不断突破,燃料电池在发电站、移动电站、微型电源、动力源等方面展露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4.1发电站

燃料电池主要以氢为燃料。氢可以用地球上存在的无穷尽的水作原料,因此不必担心资源枯竭问题。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因此它又是非常洁净的燃料。电是很难贮存的,但利用电解水的方法来贮存氢燃料可实现大量蓄能。

燃料电池发电站,具有以下特点:

a.效率高。燃料电池是以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直接发电方式,不受朗肯蒸汽循环那样热力设备的制约,也没有大型旋转机械的损失。对负荷响应快,只需较短时间即可启动,几秒钟即可从最低功率达到额定功率。

b.厂址占地面积小,建设工期短。

c.环保问题少。噪音小,无污染,由于采用干式冷却塔,不存在温排水问题。

d..运行质量高。由于电厂接近负荷,从而改善了地区频率偏移和电压波动,

降低了现有变电设备的电流遮断容量。

因而,燃料电池发电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电源的发展方向。日本已于1995年建造11 MW级磷酸型水冷式燃料电池电站。美国政府计划2010年用于城市供电的燃料电池装机容量达30一40 GW。

燃料电池具有模块结构、积木性强、噪音小、维修方便等特点,是军事、野外作业、偏远无电地区等理想的移动电源。8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就致力于PEMFC的军事应用研制开发。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曾为美军制造了两台手提氢氧PEMFC发电机,一台电压为12V,功率800W;另一台电压为24V,功率1KWo 1995年,巴拉德公司为加拿大国防部设计并制造了一台28V , 4kW的甲醇一空气PEM-FC发电机。PEMFC作为便携式电源,主要替代目前常用的普通一次电池和蓄电池,用于未来单兵系统电源,常温下使用的各类仪表和军事通信设备电源等,PEMFC的比能量远远大于普通电池。即便是采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的PEMFC,其系统的重量比能量也是Ni/Cd电池的7倍,Ni/MH电池的4一5倍,Li离子电池的2倍多。中国富原公司目前也开发出一系列PEMFC野外移动电源,功率范围为500~1000W。正在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4.2微型电源

微型燃料电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已为期不远了。微型燃料电池可用作手机电池、照相机、摄影机电池。美国研制的微型燃料电池,以25厚塑料薄膜为其基本容器,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4.3动力源

燃料电池体积小,比功率大,可以冷启动,设计制造容易,安全耐用,在地面车辆、海洋舰艇及航空航天动力源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发展潜力。

4.3.1地面车辆动力源

PEMFC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在室温附近工作,而且启动速度快,能量转化效率高,因此它适宜于车辆动力源。PEMFC用作车辆动力源时,动力性能可与汽油、柴油发动机相比,而且是环境友好的动力源。当以甲醇重整制氢为燃料时,每公里的能耗仅是柴油机的一半。由于燃料电池电动车辆在工作中几乎不向外界散发热量,噪音极小,所以PEM-FC电动车辆不仅机动性好,而且隐身性能强。

PEMFC还可用作坦克动力源。坦克的动力装置采用燃料电池,传动装置采

用电气传动装置。电力动力源将使坦克在整个速度范围实现理想的牵引力,起动加速度快;无转向功率损失;效率高,通过电缆可进行最佳的能量分配。同时可取消变速箱、操纵转向机构等一系列传统的耗能部件。因此,PEMFC将是未来坦克动力的理想选择。

4.3.2海洋舰艇动力源

PEMFC还适宜于用作舰艇动力源。PEMFC用作潜艇AIP推进动力源时,与斯特林发动机、闭式循环柴油机相比,具有效率高、噪音低和红外辐射小时,PEMFC的续航力最大,比斯特林发动机大1倍。德国和加拿大在1996年就制造了PEMFC为动力源的潜艇。

4.3.3航天航空动力源

AFC技术高度发展,已在航天飞行中获得成功应用,并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美国已成功地将培根型AFC用于“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飞行;石棉模型AFC 航天飞机,作为机上主电源。美国一直在进行航天用AFC改进。同时还在开发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拟作为高效储能电池用于空间站和太空开发,代替化学电源。

燃料电池将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所以加强宣传是必要的。要让人们充分认识燃料电池的重要性,从而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燃料电池立项步伐,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创新,使燃料电池成为我国21世纪主要能源之一。

参考文献

1.朱松然.错蓄电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2.俞红敏,衣宝廉,毕可

万,等.重性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

2.张化民,明平文,刑丹敏,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L].当代化工,

2001, 30

3.钟加轮.质子交换膜燃黄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与应用LMJ.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料电池的发展及展望[L].电池工业,1999, 4(1):23-25.

4.PJ. Gellings and H.J.M. Bouwmeester, The CRC Hatui-book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CRC Press Inc., NewY ork, 1997, p.402.

5.T. Setoguchi, M. Sawano, K. Eguchi, et al., Application ofthe stabilized zirconia

thin-film prepared by spray pyroly-sis method to SOFC, Solid State /onics, 40-41(1990),p.502.

6.S.G. Kim, S.P. Y oon, S.W. Nam, et al., Fabric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a

YSZ/YDC composite electrolyte by asol-gel coating method, J. Power Sources, 110(2002),No.l, p.222.

7.Z. Ogumi, Y. Uchimoto, Y. Tsuji, et al., Preparation of thin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

films by vapor-phase electrolyticdeposition, Solid Slate tonics, 58(1992), No.3-4, p.345.

8.K. Hideto, Y. Someya, T. Y oshida, et al., Properties ofNi/1'SZ cermet as anode for

SOFC, Solid State tonics,132(2000), No.3-4, p.253.

9.N.Q. Minh, Solid oxide fuel cell technology-features and applications, Solid

State tonics, 174(2004), No.l-4, p.271.

10.郝德利,韩立明,薛金生,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进展[l].电源技术,2001,

25 (6 ) : 436-440.

11.李瑛,王林山.燃料电池[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林维明.燃料电池系统

LM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

12.衣宝廉.燃料电池—高效、环场友好的发电力一式LM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13.膜燃料电池性能研究[L]J.电源技术,2001, 2

14..葛善海,衣宝廉,供洪峰,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L}J.电化学,1998, 4

(3 ) : 299-306.

15.姚如杰,刘治中,刘晓.燃料电池技术进展[J].能源技术,2001, (6).王宇新.直

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相关研究介绍[J].柴油机,2001,(5).

16.庄耀民.新能源开发方案[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153

17.胡劲松.坦克装甲车辆的未来[J].现代军事,2000,(3).

18.黄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化学电源知识点 (1)

化学电源 一、化学电池: 化学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几大类。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符合某种需要,主要看这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比能量,单位是(W·h)/kg, (W·h)/L),或者输出功率的大小(比功率,W/kg, W/L)以及电池的可储存时间的长短。除特殊情况外,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点能多、功率大、可储存时间长的电池,更适合使用者的需要。化学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在溶液中的正极和负极,使用时将两极用导线接通,就有电流产生,因而获得电能。化学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电能减弱,有的经充电复原又可使用,这样的电池叫蓄电池,如铅蓄电池、银锌电池等;有的不能充电复原,称为原电池,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 二、不同种类的电池: (一)一次电池 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了。一次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制成胶状,不流动,也叫干电池。常用的有普通的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汞电池、镁锰干电池等。 常见的一次电池: (1)普通锌锰干电池 锌锰干电池是最常见的化学电源,分酸性碱性两种。干电池的外壳(锌)是负极,中间的碳棒是正极,在碳棒的周围是细密的石墨和去极化剂MnO2的混合物,在混合物周围再装入以NH4Cl溶液浸润ZnCl2,NH4Cl和淀粉或其他填充物(制成糊状物)。为了避免水的蒸发,干电池用蜡封好。干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 —2e—=Zn2+ 正极:2NH4+ + 2e—+ 2MnO2= 2NH3+Mn2O3+ H2O 总反应:Zn + 2MnO2+ 2NH4+= Mn2O3+ 2NH3+ Zn2++H2O (2)碱性锌锰干电池 负极:Zn +2OH——2e—=Zn(OH)2 正极:2MnO2+2H2O +2e—=2MnOOH +2OH— 总反应:Zn +2MnO2+2H2O=2MnOOH +Zn(OH)2 (3)银一锌电池 电子手表、液晶显示的计算器或一个小型的助听器等所需电流是微安或毫安级的,它们所用的电池体积很小,有“纽扣”电池之称。它们的电极材料是Ag2O和Zn,所以叫银一锌电池。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是: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Ag2O+H2O+2e—=2Ag+2OH-

化学电源教案

化学电源 一、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分析 1.教材及课标相关内容分析 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碱性锌锰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电源的发展以及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 2.学生分析: 前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3.我的思考: 通过视频、学生讨论、交流等方式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二、体现观念建构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会判断电池的优劣。 2.过程与方法: 本设计以开放式教学为指导思想,辅助以视频、讨论、归纳等手段,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化学电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解环境保护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及处理策略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教学难点。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参与收集有关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的材料,视频展示、课堂讨论交流以及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将各类电池的结构特点、反应原理、性能、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主动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进行建构。 四、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整体思路与教学结构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化学电源 优秀教案

化学电源 一、考点、热点回顾 1.了解电池的一般分类,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原理,知道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的应用 3.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重点:掌握几种典型电池的用途和特点。 难点:掌握几种典型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 二、典型例题 【知识网络】 常见化学电源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次电池(以碱性锌锰电池为例) 总反应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2.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总反应为 Pb(s)+PbO2(s)+2H2SO4(aq)放电 2PbSO4(s)+2H2O(l) 充电

(2)二次电池充电时的电极连接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种。 O2发生正极反应。 ②书写电极反应时,注意介质的参与反应。 【知识要点】 几种常见的电池(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干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碱性锌锰电池构成:负极是锌,正极是MnO2,电解质是KOH 负极:Zn+2OH--2e-=Zn(OH)2;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2、二次电池 ①铅蓄电池 放电电极反应: 负极:Pb(s)+SO42-(aq)-2e-=PbSO4(s);

正极: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总反应式: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 充电电极反应: 阳极: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阴极:PbSO4(s)+2e-=Pb(s)+SO42-(aq) 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aq) 2PbSO4(s) +2H2O(l) 总反应方程式:Pb (s)+ PbO2(s) +2H2SO4 ②镍一镉碱性蓄电池 负极:Cd+2OH--2e-=Cd(OH)2; 正极:2NiO(OH)+2H2O+2e-=2Ni(OH)2+2OH- 总反应式:Cd +2NiO(OH)+2H2 O2Ni(OH)2+ Cd(OH)2 3、燃料电池

《化学电源》综合练习

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选择题 1、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电解质为铁氰化钾K3[Fe(CN)6]和亚铁氰化钾K4[Fe(CN)6]的混合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移向催化剂b B.催化剂a表面发生反应:Fe(CN)64――e-=Fe(CN)63- C.Fe(CN)63-在催化剂b表面被氧化 D.电解质溶液中Fe(CN)63-和Fe(CN)64-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2、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动力燃料电池,尿液也能发电。用这种电池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描述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H+ 移向负极 B、该电池用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 C、甲电极反应式为:CO(NH2 )2 +H2O - 6e-= CO2 +N 2 + 6H+ D、电池工作时,理论每有净化1mol CO(NH2 )2,消耗33.6 L O2 3、太阳能电池板面对太阳时,一部分电能直接供给“天宫一号”,一部分电能则储存在电池里,供背离太阳时使用。“天宫一号”使用的是镍氢电池,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其反应方程式为:LaNi5+Ni(OH)2LaNi5H+NiOOH。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镍被还原 B .放电时负极LaNi 5H+OH ——e —=LaNi 5+H 2O C .充电时OH —向阴极移动 D .充电时每消耗lmol Ni(OH)2转移lmol 电子 4、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 钇(Y 2O 3)的氧化锆(Z r O 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 2-。下列对该燃料说 法正确的是( ) A .在熔融电解质中,O 2-由负极移向正极 B .电池的总反应是:2 C 4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O 2 + 4e - = 2O 2- 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 4H 10 + 26e - + 13O 2 = 4CO 2 + 5H 2O 5、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 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 2O 由此可知,该电池 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 A .Cd(OH)2 B .Ni(OH)2 C .Cd D .NiO(OH) 6、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 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 (s )+2MnO 2(s )+H 2O (l ) =Zn (OH )2(s )+Mn 2O 3(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MnO 2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 2+H 2O+2e -→Mn 2O 3+2OH - C .电池工作时,K +移向负极 D .电池工作时,电路中每通过0.1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g 7、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 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 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 3OH + 3O 2 + 4OH — 2CO 32— + 6H 2O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放电 充电

原电池化学电源

考纲要求 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考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 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1)反应原理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 电极材料锌片铜片 电极反应Zn-2e-===Zn2+Cu2++2e-===Cu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由Zn片沿导线流向Cu片 盐桥中 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离子移向 (2) 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深度思考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 (3)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 (4)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 ) (5)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 (6)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 )

常见化学电源

化学学案1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课时)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书写三类电池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普通锌锰电池) 负极(Zn): 正极(C):2NH+4+2e-===2NH3↑+H2↑ 总反应: 特点:a:一次性电池,不可逆。 b:用KOH代替NH4Cl能提高性能,延长寿命。 (2)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又称二次电池,放电时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能转化为能。 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反应,将能转化为能。 ①铅蓄电池:最早使用的电池是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式: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②镍铬电池:体积小,方便携带,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 负极:正极:电解质溶液: ③锂电池:质量小,污染小。 负极: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与干电池和蓄电池的主要区别: 反应物质不是贮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用外加设备不断提供燃料。 所以,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均不参加反应,一般都是或。 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也可以是。 ①氢氧燃料电池 酸性环境:负极: 正极: 总反应式: 碱性或中性环境:负极: 正极: 总反应式:

②甲烷燃料电池:以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负极: 正极: 总反应式: 【课后练习】 1.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皮,以糊状NH 4Cl 和ZnCl 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 2吸收H 2),电极反应式可简化为: Zn -2e -===Zn 2+,2NH +4+2e -===2NH 3↑+H 2↑(NH 3与Zn 2+能生成一种稳定的物质)。 根据上述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Zn 为正极,碳为负极 B .Zn 为负极,碳为正极 C .工作时,电子由碳极经过外电路流向Zn 极 D .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2.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 PbO 2+Pb +2H 2SO 4===2PbSO 4+2H 2O 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PbO 2是电池的负极 B .Pb 是负极 C .PbO 2得电子,被氧化 D .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3.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 a 、 b 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b 极反应是O 2+4OH --4e -===2H 2O C .总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4.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你认为理论上不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B .2H 2+O 2=====点燃 2H 2O C .Mg 3N 2+6H 2O===3Mg(OH)2↓+2NH 3↑ 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5.关于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 B .在干电池中,碳棒只起导电作用,并不参加化学反应 C .镍镉电池不能随意丢弃的主要原因是镍、镉的资源有限,价格昂贵 D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化学电源 6.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NaCl 溶液或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正极反应都为O 2+2H 2O +4e -===4OH - B .以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反应为:Al +3OH --3e -===Al(OH)3↓ C .以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 保持不变 D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高中化学——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教材分析 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以及原电池的原理等理论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化学电池是依据原电池原理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范围的技术产品。本节的教学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和拓展,将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感性体验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化学电池。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电池工业的进步,各种新型的电池层出不穷。教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类电池,如生活中最常用的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二次电池(铅蓄电池)、和在未来有着美好应用前景燃料电池。简介了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同时向学生渗透绿色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 (2)认识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等几类化学电池; (3) 会书写常用化学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初步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电源的结构及电极反应的书写 难点:化学电源的结构及电极反应的书写 四、学情分析 在化学2中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前一节又已经学过原电池的基本内容,知道原电池的定义,形成条件,简单得电极反应等,所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电源的知识。学生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有关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与启发讨论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化学电源

第四章第二节化学电源 主备人:傅晓涛辅备人:高二化学备课组 Ⅰ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的区别。 2、学会书写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的电极反应。 3、理解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4、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掌握三类电池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和适用范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通过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比较深刻地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体会能量守恒的意义。在探究三种电池的基础上,学会利用能源与创造新能源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Ⅱ教学重点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及其应用。 Ⅲ教学难点 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 Ⅳ教学方法 提问:什么是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讲述:化学电源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用了,如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放电后再充电可以使活性物质再生,这类电池可多次重复使用。

(一)化学电源 板书:1、化学电源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思考交流:电池与其他能源相比,其优点有那些? 讲述:能量转化率高、供能稳定、可以制成各种大小和形状、不同容量和电压的电池或电池组,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并可在各种环境下工作。 板书:2、化学电源的优点: (1)能量转换效率高,供能稳定可靠。 (2)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容量和电压的电池和电池组,使用方便。 (3)易维护,可在各种环境下工作。 投影:图4—2 电池及其用途 质疑:面对许多原电池,我们怎样判断其优劣或适合某种需要? 讲述: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输出电能的多少,或输出功率大小以及电池储存时间长短。除特殊情况外,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电能多,功率大储存时间长的电池,更适合电池使用者。 板书:3、原电池的优劣或适合某种需要判断标准: (1)比能量(2)比功率(3)电池的储存时间的长短 展示:几种一次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银锌电池、锂电池等 第三环节: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二)一次电池 讲述: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称,在一般手电筒中使用锌锰干电池,是用锌皮制成的锌筒作负极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作正极,碳棒顶端加一铜帽。在石墨碳棒周围填满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氯化铵和淀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电池顶端用蜡和火漆封口。在石墨周围填充ZnCl2、NH4Cl 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2作去极化剂吸收正极放出的H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即作去极剂,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的迁移速率。 板书:1、碱性锌锰干电池: 负极(锌筒):Zn+2OH—-2e—=Zn(OH)2; 正极(石墨):2MnO2+2H2O+2e-=2MnOOH+2OH- 电池总反应:Zn+2MnO2+2H2O= 2MnOOH+Zn(OH)2 讲述:正极生成的氨被电解质溶液吸收,生成的氢气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水。在使用中锌皮腐蚀,电压逐渐下降,不能重新充电复原,因而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这种电池的电量小,在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气涨或漏液。而今体积更小、性能更好的碱性锌—锰干电池将电解液由中性变为导电性能更好的碱性,负极也由锌片改为锌粉,反应面积成倍增加,使放电电流大幅度提高。 讲清:根据投影讲解结构。优点:比普通锌锰干电池好,比能量和储存时间有所提高,使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是民用电池更新换代产品。 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卡片——银锌电池。 讲述: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质量轻、体积小,是人造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等的电源。常见的钮扣电池也是银锌电池,它用不锈钢制成一个由正极壳和负极盖组成的小圆盒,盒内靠正极盒一端充由Ag2O和少量石墨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盖一端填充锌汞合金作负极活性材料,电解质溶液为KOH浓溶液,溶液两边用羧甲基纤维素作隔膜,将电极与电解质溶液隔开。一粒钮扣电池的电压达159V,安装在电子表里可使用两年之久。

化学电源优秀教案 (2)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二节化学电源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常用电池地构造,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地区别 二、预习内容 阅读书本,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一次电池? 2、什么是二次电池? 3.判断一种电池地优劣地标准是什么? 4、日常生活中电池有那些应用? 如何书写复杂反应地电极反应式? 三、通过预习提出疑惑 疑惑点疑惑内容 一、学习目标 应用原电池原理,进一步学习常见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地工作原理.能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判断:正、负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判断:正、负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 二、学习过程 一、一次电池 1.碱性锌锰电池 电极材料为Zn 和MnO 2 ,电解质是KOH. 总反应式:Zn + 2MnO 2 + 2H 2 O = 2MnOOH + Z n(OH) 2 如何书写复杂反应地电极反应式?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银电池 银锌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质量轻、体积小,是人造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等地电源. 电极材料为Zn 和Ag 2 O,电解质是KOH. 总反应式:Zn + Ag 2 O = ZnO + 2Ag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具有双重功能. 蓄电池放电和充电地总反应式:PbO 2+Pb+2H 2 SO 4 2PbSO 4 ↓+2H 2 O 放电

化学电源的发展

化学电源的发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化学电源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介绍了化学电源的特点、分类,总结电源发展热点,展望了化学电源应用的美好前景。 关键词:化学电源;发展历史;绿色化学电源;展望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消耗能量将急剧增加,而且需要提供能量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化学电源作为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一种装置,不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且可以是再生性能源,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有着其它能源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化学电源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是人类物质文明提高的需要。二者的迅速发展也促进化学电源的生产与研究的迅速发展。 1.化学电源的发展历史 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常见的电池大多是化学电源。它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和日常生活方面均获得广泛应用。 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打电池)是在1800年由意大利人Alessandro V olta发明的。这个电池由铜片和锌片交叠而成,中间隔以浸透盐水的毛呢。电池的发展史由1836年丹尼尔电池的诞生到1859年铅酸电池的发明,至1883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1888年实现了电池的商品化,1899年发明了镍-镉电池,1901年发明了镍-铁电池,进入20世纪后,电池理论和技术处于一度停滞时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池技术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是为了适应重负荷用途的需要,发展了碱性锌锰电池,1951年实现了镍-镉电池的密封化。1958年Harris提出了采用有机电解液作为锂一次电池的电解质,20世纪70年代初期便实现了军用和民用。随后基于环保考虑,研究重点转向蓄电池。镍-镉电池在20世纪初实现商品化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加,铅、镉等有毒金属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可代替传统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的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自然成为有力的候选者之一。1990年前后发明了锂离子电池。1991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1995年发明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为隔膜和电解质)1999年开始商品化。现代社会电池的使用范围已经由40年代的手电筒、收音机、汽车、和摩托车的启动电源发展到现在的40-50种用途。小到从电子表手表、CD唱机、移动电话、MP4、MP5、照相机、摄影机、各种遥控器、剔须刀、手枪钻、儿童玩具等。大到从医院、宾馆、超市、电话交换机等场合的应急电源,电动工具、拖船、拖车、铲车、轮椅车、高尔夫球运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站用电池、导弹、潜艇和鱼雷等军用电池。还有可以满足各种特殊要求的专用电池等。电池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便捷能源。 2.化学电源的特点 (1)能量转换效率高:如果把化学电源与当今人类普遍利用获取电能的手段——火力发电相比较,其功率和规模确实远不及后者;然而就其能量转换效率而言,远远高于火力发电。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100%。因为火力发电属于间接发电,能量转换环节多,受热机卡诺循环的限制,效率很低,约有60~70%的热量白白浪费。而化学电源是直接发电装置,以燃料电池为例,实际效率在60%以上,在考虑能量综合利用时其实际效率高于80%。

化学电源

化学电源论文 0808030317 刘玉涛

燃料电池发展及应用 刘玉涛0808030317 摘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性能特点,简述了日本、美国和中国燃料电池研究发展状况,展望了燃料电池在电站、微型电源及车辆、航天航空和海洋潜艇动力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健词: 燃料电池、性能、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是继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方式,是电力能源领域的革命性成果,其显著特点是发电效率高,可长时间连续工作,无污染,无噪声,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还具有工作温度低、无烟雾排放、伪装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军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开发新能源须考虑到能源的高效使用和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燃料电池发电效率高,不产生C02等温室气体,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这一技术。 1燃料电池的特点 燃料电池(Fuel Cell )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连续地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大多数电池包括各种原电池、蓄电池和储备电池等,都只能用于短时间、小范围、低电压、小电流的局部供电,不可能发展成发电设备;而燃料电池却展现特殊的发展前景,其燃料和氧化剂分别储存在电极之外,使用时只要连续不断地将燃料和氧化剂分别供给燃料电极和氧化剂电极,它就可以不断工作,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用作,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主要有氢、甲醇、联氨、甲醛、煤气、丙烷和碳氢化合物等,用作氧化剂的有氧、空气以及氯溴等卤族元素。 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等组成。它的主要优点是:1)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一80%; 2)洁净,无污染,噪音低,隐蔽性强; 3)模块结构,适应不同功率要求,灵活机动; 4)比功率大,比能量高,对负载的适应性能好;5)可实现热、电、纯水联产。

知识讲解_原电池和化学电源(基础)

高考总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考点梳理】 考点一、原电池的概念 1.能量的转化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2.工作原理 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即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电子转移经过导线,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电子从负极(较活泼金属)流向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碳棒),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动方向 负极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 正极还原性较弱的金属还原反应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以下是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3.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原电池中两极活泼性相差越大,电池电动势就越高。 (2)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电路。 (3)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4)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4.原电池的判断方法 (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池,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 (2)多池相连,但无外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

化学电源练习题标准答案

第二节化学电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答案:B 点拨: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电池,所以A项对。B中,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Zn是负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锌电极)流向正极(铜电极),B项错。 2.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答案:C 点拨:因为锌锰干电池中锌棒为负极,锌棒变细,碳棒不变,A 错;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B错;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C正确;太阳能电池采用硅材料制作,D错。 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

置来,如废铝罐和碳棒、食盐水等材料制作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上述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B .碳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 2+4e -===2O 2- C .碳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 D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的质量会减轻 答案:A 点拨:该电池的负极是Al ,工作时铝将被腐蚀,A 对;正极上O 2得电子,但不会形成O 2-,B 错;碳棒是该电池的正极,与玩具电机正极相连,C 错;碳棒不参与反应,质量不会减轻,D 错。 4.(2012·三明一中高二检测)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H 2+ 2NiO(OH) 放电 充电2Ni(OH)2。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B .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C .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还原 D .电池放电时,H 2在负极放电 答案:A 点拨:电池放电时,Ni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 错,C 对;充电时,H 元素化合价从+1→0,化合价降低,被还原,B 对;放电时,H 元素化合价升高,在负极被氧化,D 对。 5.微型锂碘电池可用于植入某些心脏病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所

化学电源与新能源

新型化学电源与新能源的开发 动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类01班 刘浪学号:20133695 摘要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能源枯竭成为当今世界所秒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势必成为未来的能源主力,而新型化学电源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新型化学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与前景进行论述。 绪论 化学电源是把物质释放出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和其他能源相比有许多优点如能量转换率高,无噪声,少污染,电流、电压、容量可在相当范围内变动,能做成任意大小和形状,可在各种条件下工作,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化学电源无论从构型、种类和应用广度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化学电源是指近年来兴起的突破传统电池结构和设计理念的化学电源,在新能源的发电,储能,回收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必将结合新型化学电源的技术发展进行。 1新型化学电源的含义 新型化学电源是指为适应工业以及航天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绿色电源”的环保需要,先后研制成了多种新型化学电池。这些化学电源一般具有向自重小、体积小、容量大、温度适应范围宽、使用安全、储存期长、维护方便等方面发展的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化学电源有:燃料电池,铁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最新的生物电池等。 2几种重要的新型化学电源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知道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效率比较高均在60%左右。这是燃料电池的一大优势,除此之外,燃料电池还有以下有点:无污染,噪音低,环保;无论输出功率如何,都能保持在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灵活性强,可实现分散式发电。 2.2高铁电池 高铁电池是以合成稳定的高铁酸盐(K2FeO4、BaFeO4等),可作为高铁电池的正极材料来制作能量密度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污染的新型化学电池铁电池。高铁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电池,市场上的民用电池比功率只有60- 135w,而高铁电池可以达到1000w以上,放电电流是普通电池的3-10倍。 高铁电池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还未有那个厂商宣布能将高铁电池大规模应用。但高铁电池比起普通化学电源有着很大的优势:高铁电池放电,如Zn-K2FeO4 , 70%以上的放电时间在1.2-1.5V,具有良好的抗衰减性;原料来源丰富,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金属元素之一;绿色无污染。高铁酸盐放电后的产物为FeOOH或Fe2O3-H2O,无毒无污染,对环境友好。不需要回收。 高铁电池是未来电动汽车车用储能电池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比起现行的钴酸锂电池(特斯拉电动汽车)与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电动汽车),高铁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有较大的优势。 2.3酶电池 酶电池又称酶生物燃料电池,严格来说是燃料电池的一种,但由于其燃料的特殊性和酶的参与,又有别于其他燃料电池。酶电池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 一般酶电池的燃料是糖类。酶电池的阳极由嗜糖酶和介质组成,阴极由释氧酶和介质组成,两极都有一层玻璃纸隔离膜。阳极通过酶氧化反应从糖中分解出电子和氢离子,氢离子通过隔离膜流到阴极,氢离子和电子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通过这一电化学反应过程,电子经过外围电路,产生了电。 由于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所以大大的加快了反应速率,使酶电池具有很高的效率。除此之外,酶电池还有生物相容性好、原料来源广泛、可以用多种天然有机物作为燃料的优点,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它在医疗、航天、环境治理等领域均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病的检测、辅助治疗以及生活垃圾、农作物废物、工业废液的处理等。 3新型化学电源在开发新能源方面的作用 3.1发电方面 传统的发电方式有着发电效率不高,无法适应新型燃料的缺点。新型化学电源通过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大幅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而且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能更好地利用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氢气等新型能源来发电,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新型能源如氢能、生物质能等必将广泛地应用在发电上,而燃料电池和酶电池则是发电技术的不二选择。 3.2储能方面 以高铁电池为代表的高容量电池将会对未来新能源的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重要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它们的利用往往具有时效性和间隔性,而传统的储能方式如抽水储能,保温储能对能源的储存效率和储能时间上都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而新型化学电源凭着优秀的容量,较小的损耗和极长的使用寿命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随着石油的日益枯竭,未来电动汽车必将得到广泛引用,而现在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电池容量不够所导致的续航里程过短,虽然一些公司在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上取得一些突破,但还未从根本上实现电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而新型化学电源技术的发展融入仍是应对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

化学电源应用的研究

化学电源的研究 姓名:郭来 学校:林西一中

化学电源应用的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使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环境友好和清洁、无污染的低碳能源迅速成为国际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和重点。将以新型低碳化学电源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着力开展高性能长寿命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新型关键部件制备技术、智能化电能转化装置集成技术的研发。 【关键词】:化学电池新型化学电源废电池环境污染综合利用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消耗能量将急剧增加,而且需要提供能量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化学电源作为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一种装置,不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且可以是再生性能源,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所以有着其它能源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化学电源的广泛使用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是人类物质文明提高的需要。二者的迅速发展也促进化学电源的生产与研究的迅速发展。 【正文】: 一、化学电源的起源与发展 化学电源又称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常见的电池大多是化学电源。它在国民经 济、科学技术、军事 和日常生活方面均 获得广泛应用。 世界上第一个 电池(伏打电池)是 在1800年由意大利 人Alessandro Volta 发明的。这个电池由 铜片和锌片交叠而 成,中间隔以浸透盐 水的毛呢。电池的发

展史由1836年丹尼尔电池的诞生到1859年铅酸电池的发明,至1883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1888年实现了电池的商品化,1899年发明了镍-镉电池,1901年发明了镍-铁电池,进入20世纪后,电池理论和技术处于一度停滞时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池技术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首先是为了适应重负荷用途的需要,发展了碱性锌锰电池,1951年实现了镍-镉电池的密封化。1958年Harris 提出了采用有机电解液作为锂一次电池的电解质,20世纪70年代初期便实现了军用和民用。随后基于环保考虑,研究重点转向蓄电池。镍-镉电池在20世纪初实现商品化以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加,铅、镉等有毒金属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可代替传统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的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自然成为有力的候选者之一。1990年前后发明了锂离子电池。1991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1995年发明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采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为隔膜和电解质)1999年开始商品化。现代社会电池的使用范围已经由40年代的手电筒、收音机、汽车、和摩托车的启动电源发展到现在的40-50种用途。小到从电子表手表、CD唱机、移动电话、MP4、MP5、照相机、摄影机、各种遥控器、剔须刀、手枪钻、儿童玩具等。大到从医院、宾馆、超市、电话交换机等场合的应急电源,电动工具、拖船、拖车、铲车、轮椅车、高尔夫球运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站用电池、导弹、潜艇和鱼雷等军用电池。还有可以满足各种特殊要求的专用电池等。电池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便捷能源。 二、化学电源的特点 (1)能量转换效率高:如果把化学电源与当今人类普遍利用获取电能的手段——火力发电相比较,其功率和规模确实远不及后者;然而就其能量转换效率而言,远远高于火力发电。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100%。因为火力发电属于间接发电,能量转换环节多,受热机卡诺循环的限制,效率很低,约有60~70%的热量白白浪费。而化学电源是直接发电装置,以燃料电池为例,实际效率在60%以上,在考虑能量综合利用时其实际效率高于80%。 (2)污染相对较少:化学电源与通过直接燃烧石油、天然气、煤气获取能量方式相比,产生的环境污染少,这是它的又一特点。我们知道,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并且正在继续不断地加重着环境污染。石油、

铅酸电池化学电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化学电源设计 设计题目:阀控密封铅酸电池设计 院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过程 1、列出电池零部件及其材料 2、确定单体电池数目 3、确定单体电池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4、根据电池槽的内部尺寸,确定极板和隔膜尺寸,电极片数和隔膜 片数。 5、板栅设计(绘制板栅设计图纸) 6、计算正负极板栅的实体积和空体积 7、计算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用量 8、正负极容量的确定 9、电池容量的验证 10、电解液用量的确定 11、硫酸用量验证 三、参考文献 四、图纸 具体规格要求: 1、中文字体用宋体,英文字体用Times News Roman,字号用小四; 2、绘制板栅图须使用A3绘图纸,规范化制图; 3、其余使用A4打印纸; 4、左侧装订,图纸放在最后一页。 5、绘图要求:(1)单页A4纸上绘出电池的外形和分格立体图草图,标注尺寸。 (2)规范画出正(负)极板栅、横竖筋条与边框的截面形状,规范标注尺寸。 注意:文中的表格需要有表头,图有图标,公式中的物理量有解释。

目录 电动车用阀控铅酸密封电池设计 (6) 1.电池零部件及其材料 (6) 2.确定单体电池数目 (6) 3.单体电池额定容量与实际容量 (6) 4.确定电池参数 (6) 4.1电池单腔内格尺寸设计 (6) 4.2电池极板尺寸设计 (7) 4.3单片正极容量 (7) 4.4单体电池极板数目 (7) 4.5隔膜片数和尺寸 (7) 5.板栅的设计 (8) 5.1板栅筋条的截面形状及板栅的结构 (8) 5.2板栅筋条中心距的计算 (8) 5.3板栅体积的计算 (9) 5.3.1纵筋体积计算 (9) 5.3.2横筋体积计算 (9) 5.3.3板栅边框体积计算 (10) 6.每片板栅实体积与空体积 (10) 6.1每片板栅实体积计算 (10) 6.2每片板栅空体积计算 (10) 7.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用量计算 (10) 7.1铅粉用量计算 (11) 7.2铅膏用量的计算 (11) 8.电解液用量的确定 (12) 9.硫酸用量验证 (13) 参考文献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