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09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精品】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每个人都要补碘

D.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2.下列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溶液中:Cu2+、NH4+、C1-、SO42-

B.常温下pH=1的溶液中:NO3-、K+、Na+、I-

C.在1mol·L-1的KMnO4酸性溶液中:K+、SO32-、SO42-、C1-

D.0.1mol/L的A1C13溶液中:Na+、HCO3-、NO3-、Fe2+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

B.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析出的黄色沉淀易溶于乙醇

D.X与Z属于同一主族,X与Y属于同一周期

4.下列实验的现象和原因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KIO3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2O+2e-=2OH-+H2↑

B.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K+,其迁移方向是从右到左

C.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pH增大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KIO3生成

6.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已知:C(s)+2H2(g)=CH4(g) △H1K1C(s)+O2(g) =CO2(g) △H2K2;C(s)+1

2

O2(g)

=CO(g) △H3K3;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H K(其中△H为焓变,K为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H3-2△H2-△H1

B.K=2K3-K2-K1

C.若平衡时c(CH4):c(CO2):c(CO):c(H2)=1:1:1:1,则K一定等于1(mol/L)2 D.减小压强可增大CH4(g)和CO2(g)的平衡转化率

二、多选题

7.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4N A

D.密闭容器中,2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原子总数为8N A

三、工业流程题

8.钴被誉为战略物资,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以水钴矿(主要成分为

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12O3、MnO等)制取钴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1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出过程、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NaC1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Na2CO3调pH至5.2”,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萃取剂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填代号)。

A.1.0~1.5 B.2.0~2.5 C.3.0~3.5 D.4.0~4.5

(5)“沉钴”时生成Co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空气中焙烧CoCO3生成Co x O y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4.82g,CO2的体积为1.344L(标准状况),则Co x O 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有机推断题

9.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E形成的一种简单离子能支持“将E排在VIIA族”这一观点,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与D可以按原子个数比2:1、1:1形成两种化合物X、Y,区别X、Y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与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Z与X、Y中的一种电子总数相同且能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化学式表示)

(3)请画出化合物F2B2的电子式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4)将A、C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该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_________(填“A”或“C”),写出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10.水合肼(N2H4·H2O)是无色、有强还原性的液体,实验室制各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1O=Na2CO3+N2H4·H2O+NaCl 据此,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1:制备NaC1O溶液。已知:3NaC1O NaC1+NaC1O3

(1)用烧碱固体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填字母)。A.容量瓶B.烧杯C.移液管D.玻璃棒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若装置C中出现堵塞,玻璃管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B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以下,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步骤2:制取水合肼。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2NaC1O=N2↑+3H2O+2NaC1)。

(3)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A”或“B”);

A.NaOH和NaC1O混合溶液B.CO(NH2)2溶液

步骤3:肼的性质分析与测定。

(4)水合肼与氨水性质相似,属于二元弱碱。水合肼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正盐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

(5)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氮气。称取馏分0.3000g,加水配成加20.00mL溶液,一定条件下用0.1500mol/L的I2溶液滴定。

①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六、原理综合题

11.资源化利用CO具有重要意义。

(1)CO可设计成燃料电池,熔融Li2CO3和Na2CO3的混合物作为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氧化剂是含CO2的O2,工作时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同时制得副产物氢气,装置如图所示(电极均为石墨电极)。该装置中应选用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2)CO是高炉炼铁的重要还原剂,炼铁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I. Fe2O3(s)+3C(s) 2Fe(s)+3CO(g)

II. Fe2O3(s)+3CO(g) 2Fe(s)+3CO2(g)

III. C(s)+CO2(g) 2CO(g)

试计算,试计算,X=_________。

T1℃时,向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I,反应达到平衡后,在t1时刻改变某条件,v(逆)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保持温度、体积不变,使用催化剂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

c.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d.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CO

(3)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体积可变的恒压(P总)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2与足量的碳发生反应III,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T℃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2v正(CO2)=v正(CO)

c.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e.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一半并维持体积不变,再次达平衡时压强小于原平衡的2倍

③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反应III在T℃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设总压强为P总,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A正确;

B.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所以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B正确;

C.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缺少碘元素,因此不是每个人都要补碘,C 错误;

D.水溶性漆是以水作稀释剂、不含有机溶剂的涂料,不含苯、甲苯等有机物,油性油漆是以有机物为稀释剂且含苯、甲苯等物质,苯、甲苯等有机物污染环境,所以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A

【解析】

【详解】

A.选项中的离子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错误;

B.常温下pH=1的溶液显酸性,在该溶液中,H+、NO3-、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SO3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Al3+、HCO3-会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B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W为N;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Na;由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盐为Na2S2O3,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O,Z为S,以此来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N,X为O,Y为Na,Z为S。

A.S2-有3个电子层,O2-、Na+、N3-具有2个电子层,由于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W>X>Y,A错误;

B.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X>W,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B正确;

C.Z是S元素,S单质不能溶于水,微溶于酒精,容易溶于CS2,所以该说法不合理,C错误;

D.O、S是同一主族的元素,O是第二周期元素,Na是第三周期元素,两种元素不在同一周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关系,把握元素的性质、原子序数、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

4.C

【解析】

【详解】

A.金属铝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氢气,不会产生Al(OH)3沉淀,A错误;

B.金属铜加入浓硝酸中,二者发生反应,产生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不产生SO2,B错误;

C.将洁净的铜丝插入高温硫蒸气中,二者反应产生黑色的Cu2S,因此看到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C正确;

D.向碳酸钠固体上滴加少量盐酸,先反应产生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立即与盐酸再反应,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会看到有气体放出,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A

【解析】

【分析】

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由阳极区向阴极区移动,据此解答。

A.根据装置图可知惰性电极b 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阴极。阴极上阳离子放电,由于溶液中离子放电能力H +>Na +,所以发生反应:2H 2O+2e -=2OH -+H 2↑,A 正确;

B.由于阴极上溶液的H +不断放电,所以阴极区阳离子浓度降低,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主要为K +,其迁移方向是从左到右,B 错误;

C.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反应I 2-10e -+12OH -=2IO 3-+6H 2O ,阳极区c(OH -)逐渐降低,溶液的pH 减小,C 错误;

D.根据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可知:每转移10mol 电子,反应产生2mol KIO 3,则转移1mol 电子时,产生0.2mol 的KIO 3,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

【点睛】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涉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离子移动方向、溶液酸碱性判断及有关计算。掌握电解原理同时充分利用题干信息是本题解答关键。

6.D

【解析】

【详解】

A.①C(s)+2H 2(g)=CH 4(g) △H 1 ②C(s)+O 2(g) =CO 2(g) △H 2 ③C(s)+12

O 2(g) =CO(g) △H 3 将方程式2×③-①-②可得CH 4(g)+CO 2(g)=2CO(g)+2H 2(g) △H=2△H 3-△H 1-△H 2,A 错误;

B.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可得K 1=()

()422c CH c H ;K 2=()()22c CO c O ;K 3=()()122c CO c O ;K=

()()()()222234212

c CO c H K =c CH c CO K K ,B 错误; C.若平衡时c(CH 4):c(CO 2):c(CO):c(H 2)=1:1:1:1,假设每种物质的浓度都是x ,则

K=22

2x x x

=2x ,若x=1,则K=1,若x=2,则K=4,所以K 不一定为1(mol/L)2,C 错误; D.由于反应CH 4(g)+CO 2(g)=2CO(g)+2H 2(g)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减小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增大CH 4(g)和CO 2(g)的平衡转化率,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

【详解】

A.常温常压下,一个P4中含有6个P-P键,124g P4中即1mol,含P-P键数目为6N A,A错误;

B.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Fe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电子转移数为3N A,B正确;

C.标准状况下,甲烷、乙烯的分子式分别为CH4、C2H4,且均为气体,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即0.5mol,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C错误;

D.密闭容器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mol SO2和1mol O2催化反应后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前的原子总数,为8N A,D正确;

答案为BD。

【点睛】

Fe与过量硝酸反应,则生成的为Fe3+,1molFe失去3mol电子。

8.Co2O3+SO32-+4H+=2Co2++SO42-+2H2O ClO3-+6Fe2++6H+= Cl-+6Fe3++3H2O

Fe(OH)3、Al(OH)3除去滤液中的Mn2+ C Co2++2HCO3-=CoCO3↓+H2O+CO2↑

Co3O4

【分析】

含钴废料中加入盐酸和亚硫酸钠,可得CoCl2、AlCl3、FeCl2,加入NaClO3,可得到FeCl3,然后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Cl2,向该溶液中加入萃取剂分离出Mn2+,然后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CoCO3沉淀:

(1)水钴矿进行预处理时,Na2SO3是还原剂,还原Co3+;

(2)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

(3) 加入Na2CO3调pH至5.2,可得到Fe(OH)3、Al(OH)3沉淀;

(4)根据不同的pH对金属阳离子Mn2+、Co2+的萃取率的不同选择;

(5)利用复分解反应得到反应的方程式;

(6)计算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根据CoCO3的化学式可以确定Co原子数目,再根据Co x O y的质量确定O原子物质的量,计算Co、O原子数目之比确定化学式。

【详解】

(1)水钴矿用HCl、Na2SO3进行预处理时,Na2SO3是还原剂,还原Co3+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3+SO32-+4H+=2Co2++SO42-+2H2O;

(2)NaClO3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

++3H2O;

(3)加Na2CO3调pH至5.2时,Al3+能与CO32-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Fe3+能与CO32-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Fe(OH)3沉淀和CO2气体,所以沉淀成分为:

Fe(OH)3、Al(OH)3;

(4)Al3+、Fe3+形成Fe(OH)3、Al Fe(OH)3沉淀析出,根据流程图可知,此时溶液中存在

Mn2+、Co2+离子,加入萃取剂调节溶液的pH至3.0~3.5时就可以将Mn2+萃取出来,剩余的溶液中含有Co2+离子;

(5)向含有Co2+的溶液中加入NH4HCO3,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CoCO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2HCO3-=CoCO3↓+H2O+CO2↑;

(6) 在空气中焙烧CoCO3生成Co x O y和CO2,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为

n(CO2)=1.344L÷22.4L/mol=0.06mol,由Co、C原子比例关系,可知Co原子物质的量为

0.06mol,则Co x O y中O原子物质的量为n(O)=4.82g-0.06mol59g/mol

16g/mol

=0.08mol,故Co x O y

中Co、O原子数目之比=0.06mol:0.08mol=3:4,则Co x O y的化学式为Co3O4。

【点睛】

本题通过CoCl2?6H2O制取工艺的流程,考查了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理解工艺流程图、明确实验操作与设计及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大。

9.第四周期第VIII族分别取两种液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冒出的是H2O2H2O2+H2S=S↓+2H2O 离子键、共价键 A 2Al+2OH-+6H2O=2[Al(OH)4]-+3H2↑ (或2Al+2OH-+2H2O=2AlO2-+3H2↑)

【详解】

A在第三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A是Al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

5

则B是S元素;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C能形成两种氯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35.5,则C是Fe元素;D与B同主族,且通常状况下D没有正化合价,则D是O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IA族,有人认为将其排在VIIA族也有一定道理,则E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E是H元素;F与B同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A或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反应,则F是Na元素。

(1) C元素是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E是H元素,形成的一种简单离子能支持“将E排在VIIA族”这一观点,是因为H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变为K层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E与D可以按原子个数比2:1、1:1形成两种化合物X、Y分别是H2O、H2O2,可利用H2O2的不稳定性来区别X、Y这两种物质,实验方法是分别取两种液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大量气泡冒出的是H2O2;E与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Z是H2S,与X、Y 中的一种电子总数相同的是H2O2,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2+H2S=S↓+2H2O;

(3)化合物F2B2是Na2S2,该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其电子式是

(4)A是Al,C是Fe,F是Na,将A、C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由于Al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所以Al为负极,Fe

为正极;在电流回路中,阴离子的移动方向与电子一致,由于Al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失去电子,电子沿外电路向Fe移动,则该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Al电极,即向A电极移动,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6H2O=2[Al(OH)4]-+3H2↑ ,或写为

2Al+2OH-+2H2O=2AlO2-+3H2↑。

10.BD MnO2+4H++2Cl-=Mn2++Cl2↑+2H2O 液面上升防止NaClO分解为NaCl

和NaClO3,影响水合肼的产率 A N2H6Cl2N2H4·H2O+2I2=N2↑+4HI+H2O 25.0%

【解析】

【分析】

装置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装置B中玻璃管a

的作用为平衡压强,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NaClO,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以下,防止NaClO(歧化)分解为氯酸钠和氯化钠,装置C进行尾气处理。

(1)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选用仪器;

(2)B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NaClO;B中玻璃管a的作用平衡压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为了提高NaClO的产率,需对A中产生的Cl2进行净化,由已知信息可知,在反应极易发生副反应,B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30℃以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副反应的发

生,提高水合肼的产率;

(3) 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过量的NaClO氧化确定仪器A中试剂;

(4)模拟NH3与HCl反应产生的盐书写水合肼与HCl反应产生的盐的化学式;

(5) ①利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结合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①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

(1)配制30%NaO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质量,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合理选项为BD;

(2)装置A中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

Mn2++Cl2↑+2H2O;若C中发生堵塞时,B中气体压强增大,B中液体进入长玻璃管中,使长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若温度升高时,次氯酸钠容易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酸钠和氯化钠,导致物质不纯,所以冰水浴温度需要在30℃以下,其主要目的是防止NaClO(歧化)分解为氯酸钠和氯化钠,影响水合肼的产率;

(3)在三颈烧瓶发生反应:CO(NH2)2+2NaOH+NaC1O=Na2CO3+N2H4·H2O+NaCl ,N2H4?H2O 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过量的NaClO氧化,所以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和NaC1O;

(4)水合肼属于二元弱碱,水合肼与盐酸产生的盐为N2H6Cl2;

(5)①水合肼具有还原性,其被I2氧化的方程式为N2H4·H2O+2I2=N2↑+4HI+H2O;

②设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根据反应方程式:

N2H4?H2O + 2I2 = N2↑ + 4HI + H2O

50g 2mol

0.3000g×a 0.020L×0.15mol/L

50g:0.3000g×a=2mol:0.020L×0.15mol/L,解得:a=25%。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制备实验、物质含量测定等知识,明确实验目的为解答关键,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知识迁移应用。11.O2+2CO2+4e-=CO32-阳NO2-e-+H2O=NO3-+2H++172 cd 25% cd 0.5P总

【详解】

(1)在负极上CO放电,CO失电子结合CO32-生成CO2:CO-2e-+CO32-=2CO2;正极上CO2放

电,CO2结合O2得到电子生成CO32-,电极反应式为:O2+2CO2+4e-=2CO32-;电解时,左室中电极上H+放电生成H2,则左室为阴极室,右室为阳极室,阳极上通入的是氮氧化物,生成的硝酸,阳极发生的反应为:NO2-e-+H2O=NO3-+2H+,右室中阳离子浓度增大,左室中水电离产生的H+放电,附近溶液的阳离子浓度降低,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的阳离子由右室进入左室,所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2)( I-II)÷3可得:C(s)+CO 2(g) 2CO(g) △H=+172kJ/mol;

a.保持温度、体积不变,使用催化剂,可以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平衡不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比原来的逆反应速率大,a错误;

b.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常数改变,CO浓度不会回到原平衡状态,b错误;

c.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O决定化学平衡常数,最终CO浓度仍然回到原平衡状态,c正确;d.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充入CO,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不改变化学平衡常数,CO决定化学平衡常数,最终CO浓度仍然回到原平衡状态,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3)①反应III为:C(s)+CO 2(g)2CO(g)

起始(mol) 1 0

转化(mol) x 2x

平衡(mol) 1-x 2x

1 1

x

x

-

+

=60%,可得x=

1

4

,所以CO2的转化率为25%;

②a.由于反应混合物不全为气体,所以若气体密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

b.由于方程式中CO2、CO的系数比为1:2,所以任何时刻都存在2v正(CO2)=v正(CO),b正确;

c.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相当于CO2增大的多,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错误;

d.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惰性气体,由于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v正、v逆均不变,平衡不移动,d错误;

e.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一半并维持体积不变,由于体积减小导致物质的浓度

都增大,体系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再次达平衡时压强小于原平衡的2倍,e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d;

③对于反应III,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在T℃时CO占总压强的1

2

,所以若用平衡分压代替

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

()

2

2

11

p?p

p CO1

22

==

1

p CO2

p

2

????

? ?

????

??

?

??

总总

p(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